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官人-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朕断定,李家早晚要出事。”

第860章 :委以重任

    皇上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李权却知道真正的原因不是这样的。
    李权不明白为何天下人都认为大庆皇帝是个独裁者,不知道是天下人都误会了大庆皇帝还是自己根本没有认清事实。
    看着眼前另一位皇帝吃力地给自己讲述了这么多,李权也不想解释什么,对方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吧,反正结果是一样的。
    最终自己还是到了大华。
    李权在意的不是这个,他不明白为何凭一个皇帝的能力,直到现在才发现自己的存在?
    如果皇帝早发现了自己,现在的情况肯定不是这样的。
    皇上说完话后,慕语眼中的警惕之色少了很多,又补充着问了一句:“这么说,李先生是受大庆皇帝迫害到了大华的?”
    李权点点头:“可以这么理解吧。”
    慕语脸色一松:“呼!我就说嘛,李先生怎会有别的心思?”
    这时候,李权忽然问出了自己的疑惑:“皇上,您为何到现在才发现在下?五年前,在下一无所有,能遮掩一时却也不能遮掩一世,换上若想要查,不该会查不到的吧?”
    皇上轻咳了一声,缓缓地到石凳坐下,眉宇间带有一丝忧愁:“看来你真是在哪里都有高人相助,你的问题也是朕非常不解的地方。朕的确查过李氏学院,但查来查去始终是个谜团,原以为是李氏学院自己有所防范,可听你这么一说,朕想应该是有别人在暗中帮手。”
    李权也是眉头一拧:“皇上找人查过我?暗中有人施以援手?”
    听了这些,皇上纵然还有不解,但李权已经有了答案。
    来大华这五年当中,能对皇上造成影响的人估计也只有夏商一个。
    想到夏商,李权倒觉得他是个与众不同的人,跟自己有些相似,也不知道他现在身在何处?
    李权收敛心神,把话题拉到今日的关键点上。
    “皇上,您今日叫在下来所为何事?”
    皇上表情也变得严肃,透过小亭一角望着蓝天:“刚刚那个收到前线战报,大庆似乎又有动静,若我估计不错应该是要不了多久便会卷土重来了。”
    “卷土重来?皇上的意思是战争?”
    皇上点点头:“没错。就是战争,这一次和上次不同,将会是一场全面的战争!早在六年前战争后朕就感觉到了,大庆的言和不过是暂时的,一个皇帝必须要有这样的野心,大庆皇帝如此,朕也是如此,只不过,上一次朕输给了他。而这一次的战争无法避免,关系到两国的生死存亡,朕不相信自己还会输第二次。或许天下人都在怀疑,怀疑朕是不是真的不行了,为什么还不死?其实朕一直都在等,等的就是这场战争的爆发!朕要看到我大华兵士踏平大庆的那一天,要看到大庆皇帝成为朕的俘虏。看不到那一幕,朕死不瞑目!”
    李权沉默着,他没法去评判对与错,却深深的感受到,天下有两个这样的皇帝如何能太平?
    “皇上,您就直说了吧,要我做什么?”
    “很简单,我要你带兵。”
    皇上说得极为平静,却把李权吓得浑身一震。
    “什么?要要要……要我带兵?”
    李权实在是没法想象皇上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但皇上早已做出了决定,且没有改主意的打算:“没错,就是要你带兵,统领我大户一百八十三万大军和大庆皇帝打一仗!”
    “一百八十三万!”
    李权咽了口口水,“我……不会听错了吧?”
    皇上难得地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六年前就知道这场战争无可避免,你认为朕会什么都不错而坐以待毙?朕虽还没有得知大庆军中有什么高人,但现在我大华拥有的军队足可以和大庆一战。六年时间,朕日思夜想,为的就是今日的战争,不然身体也不会虚弱至此。既然大庆已经有了动作,我大华又如何回会退让一步?朕现在所缺的便是一个像你这样的军师!”
    一百八十三万大军交到自己手上?
    看着皇上一本正经的模样,李权甚至都以为自己真有多牛B似的?
    冷静一下,现实是李权根本没带过兵,如果硬要说带过,也就只有夷洲那点,但是跟一百八十万比起来,那点儿根本是凤毛麟角都算不上。
    “皇上,您还是另请高明吧!在下就一商人,压根儿不会这些。一百八十万的生命全交由在下掌握,这叫人如何睡得下一个安稳觉?”
    “无需歉让,天下没有比你更适合的人选。就算朕不知道你是李权,朕还是会把这个重任委托给你。因为你让慕语在最不可能的时候争取到了现在的地位,又在短短五年间造就了一个李氏学院,你在大华做的没意见事都充满了传奇色彩,朕相信你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
    更何况朕现在又知道了你是李权,朕就更加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了。你在夷洲仅凭一首词便挡住了白莲教二十万大军,又是现今大庆边防大将魏继明的老师。朕虽在大华,但对你在大庆的事迹知道得很清楚,所以,朕相信你不会让朕失望的。”
    皇上说的已经够多了,但李权却还是连连摆手:“不行不行!皇上还是另请高明吧,一百八十万人的性命交给在下,在下实在没勇气担待得起。”
    李权说的是实话,这个担子太大太重,万一有个闪失,那就是百万生灵。
    没想到李权会如此执意地拒绝,一时间皇上有些犯难,李权不同于他人,皇上不能用强硬地态度来施压,现在好似也没了太好的办法。
    慕语皱着眉,上前劝解:“李先生,父皇难得如此诚恳地求助,您就答应了吧!带兵打仗难免伤亡,每个将士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都已的认识到了他们的宿命。李先生根本不用在意。”
    李权皱着眉,还不能认同这样的理论。
    这时,皇上忽然想到了什么:“那李老爷这么帮助慕语又出于什么愿意?想来李老爷所谋也不小吧?帮一个皇子获得天下,难道是出于好心?现在,李老爷可以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了,只要李老爷愿意接受这份差事,朕便准了李老爷的任何要求。”
    大华皇帝始终不如大庆皇帝拥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还不知道大庆皇帝对杀李权有多么执着,更不能知道李权现在所面临的压力,故只能想到李权帮助慕语是有所图谋,至于所图是什么却不甚清楚。
    皇上的话给李权提了个醒。
    李权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利用大华来牵制大庆?
    如此让大庆皇帝不敢对李权轻易动手。
    李权想象中的牵制不是现在这样的全面爆发战争,只是想利用国与国之间的压力让危险尽量晚爆发。
    现在情况跟李权想象中的不同,目前的情况更直接,两国之间爆发战争,这是将威胁彻底消灭的一种方式。自然伴随着更大的风险,但这也算是另一种利用大华力量的方式。
    说到底李权如此经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只是这个过程比想象中的快了很多,他还没有做好准备,没有正准备好直面大庆皇帝,没有准备好战争,更没有准备好带领一百八十万人。
    不过,李权也想到了面对吕尚的时候,那时候自己还是没有准备好,还是提前了,还是很突然,可结果李权战胜了他,战胜了那个他一直都觉得不可能战胜的对手。
    这给李权带来了充足的信心!
    想到这里,李权的心有所转变。
    “世上没有准备好了才发生的事情,既然问题已经摆在了自己面前,那就不用再考虑什么!”
    “好!既然皇上执意让在下领此大任,那在下就豁出去了!”
    皇上稍微一愣,不知道李权这是怎么了?怎么忽然就答应了?
    “那李老爷有什么要求?”
    “没有任何要求,只求在在下领兵期间,皇上能善待我的家人。”
    李权的改变毫无征兆,给人不安之感,但事到如今已没有过多时间给皇上考虑清楚了,既然此事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冒险,那么,为何不让冒险更加彻底?
    “答应就好!”皇上沉声道,“朕现在就封你为护国大将军统领大华各州郡的所有的兵马,即日赶赴蛮河列兵整队准备和大庆军队一较高下。”
    蛮河便是连接途径夷州连接大庆和大华的河流,也是夷洲唯一的一条生命之河。
    听了皇上的话,李权微微皱眉:“即日?这么急?”
    “兵贵神速,明知大庆将要来犯境,朕如何能让他们厉兵秣马整顿之后再做行动?既然无法避免,我军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发动攻击,争取在大战全面爆发的时候抢得先机。朕给你一天时间准备,其他的琐事你可以一概不管,你只管用兵打仗,至于后勤朕会给你处置得妥妥当当。至于兵符,出征之时,朕在派人给你送上。还有,朕还给了你一个参军,由她做你的副手应该很合适。”
    说完,皇上拍了拍手。
    小亭外一个身影出现在李权眼中。

第861章 :参军圣后?

    一次谈话便给了李权一个重担。
    时间紧迫,没有给李权细想的时间,匆匆地回家,然后匆匆地给家里人说了一声,最后就匆匆地到了京城城门口。
    发生在李权身上的事情太多都是匆匆的来匆匆的去,时至今日,李权以及李权的家人似乎都已经习惯了。
    担心是肯定有的,但李权经历了这么多危险,每次都能逢凶化吉,也给了家中女人充足的信心。
    只是慕晚晴有请求慕容雪同行帮助李权,慕容雪没有答应,李权也没有答应。
    之前说得已经够清楚了,慕容雪来李家的任务是保护李嗣。虽然没有明说,但实际上已经包括了保护家人,这已是人家仁至义尽地决定了。现在还要人家帮忙对抗强敌,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再说,李权也不想再借住外力。
    李权能感觉到,和大庆皇帝的冲突无法避免,同时也是自己命中最后一道魔障。这时候,李权更想靠自己。
    出发之际,从京城周边集结而来的军队已经列队完毕。
    这些都不是新兵,这几年时间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操练,同时也在不断地吸纳新鲜血液。这是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他们带着满腔热血和对战场厮杀的渴望,在阳光下,无惧无畏……
    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看着那些稚嫩却又严肃的脸,那一双双坚定的眼光注意自己的感觉真叫人不得不热血上涌。
    这是一只十万人的队伍,却已像长虹一样连接到了天际。
    这样规模的队伍只有在丘陵城中和面对白莲教的时候见到过,白莲教的军队虽然如白色的海洋一样波澜壮阔,却也不能跟现在的军队相比。眼前这些是经历过数年苦练的战士,就像一柄柄磨得锋利的钢刀,就算没有白莲教那么整齐的服装,但只要聚在一起,那个坚毅不屈的勇劲便给人足够的威慑力。
    这还仅仅是十万,李权不敢去想一百八十万人站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想想都感觉心潮澎湃。
    现在还算不得出征,只是赶往前线,不需要太多热血沸腾的动员,也不用先介绍自己的身份。
    没有多余的话,穿上象征大将军的龙鳞凤头金甲,跨上战马便要出发。
    手中是皇上交给自己的金龙兵符,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金甲反射着阳光,看上去威风凛凛,但也极为沉重,可胯下战马却没有丝毫困难,步伐稳健地一步一步往前,朝着太阳高挂的方向。
    李权知道,这又将是一场全新的人生,从来没想过自己穿越一会有朝一日会如此风光!
    不过更让李权没想到的是他身边的那个人。
    那个皇上安排在身边的参军。
    想着,李权偷偷撇了她一眼,看着她冷冰冰的脸的都不由得心头一颤。
    “怎么会是她?”
    在李权稍后一点儿的地方,一匹矫健的白马上坐着以为白衣飘飘的女子,整个队伍中也只有她一个人没有穿军装,白衣不是普通的白衣,却是曾经风靡一时的白莲教标准着装。
    她不是的别人,正是曾经白莲教身份最高的圣后!
    李权一直以为圣后随着白莲教地消失一起战死了,没想到她还活着,更没想到她会在这时候出现。
    圣后,李权对她的了解非常有限,只知道她是个宗师。
    这一次,圣后成为了跟在自己身边的参军,按道理说李权应该是得到了一个不小的助力,可李权怎么也感觉不到宗师带给自己的可靠,总觉得她跟在自己身边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毕竟曾经是高高在上的圣后,享受的是万人敬仰,现在让她摇生一变,变成别人身边的小跟班儿,这种转变她能接受?自己能随便对她下达命令?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皇上安排她在自己身边不是用来上阵杀敌的,而是为了监督自己的一举一动。
    李权相信,如果自己又什么不轨的想法冒出,这个女人肯定会在第一时间用刀抹了自己脖子。
    想着,李权又看了她一眼。
    圣后知道李权在看她,但没有表现出什么情绪,依旧挺胸抬头看着前方。
    如此平静地赶了一天的路,最后大部队在官道上随便找了一处开阔地休息。
    赶路期间,只有将军才会有帐篷的待遇,十万士兵都在露天下休息。
    夜里,李权一个人住在帐篷里有些无聊,便帐篷想要走走。
    刚出帐篷,就发现那圣后正在自己的帐篷口打坐,发现李权有动静立即投来了警惕的目光。
    李权挤出一个笑容:“不过无聊出来透透气,圣后娘娘用不着如此紧张吧?”
    这是两人之间说的第一句话,从昨日见面到现在的第一句。
    回想昨日见面的瞬间,那种惊骇还记忆犹新。
    当时李权差点儿跳了起来,而对方还是这幅平静的样子。当时皇上只简单的说了一句“想必大家都是熟人了,也不必多介绍,希望你二人能在今后好好配合。”
    当时见面就这么简单,相互间没有说一个字,一声招呼都没有,然后就各自离开了。
    现在李权说的第一句话,听上去有些打趣的意思,实际上却又讨好主动化解尴尬的味道在里面。
    也不知圣后听没听出来,只是很冷地回答:“你既然知道皇上让我在你身边是为什么,那你就更应该老实点。我知道你打败了一位宗师,但我劝你最好不要自恃过高,一旦有任何不轨之心,杀你我只需要一根手指头。”
    李权撇撇嘴,心说你丫的吹牛B也太叼了吧?一根手指头?
    当然,这话也就在心里想想而已,嘴上却不反驳,反倒很好奇:“圣后娘娘有如此身手,为何不直接将大庆军队杀得七零八落?”
    圣后一开始没有理会,片刻后似乎想到了什么,提醒道:
    “听你这的口气,想必也是修为增长太快,不知道这世界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先提醒你,世俗国家之间的战斗,宗师以上的强者是不能出手的。所以,这场战争你和我都不能上战场。先给你说清楚,免得给大华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宗师以上不能出手?”
    这句话李权好像在哪儿听过?
    似乎是从皇上口中听到的……
    不过,当时听皇上讲的时候说得很模糊,具体内容也忘了,便多嘴问了一句:“为什么?”
    谁知那圣后态度很不好,冷冷地回应:“天底下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你只要知道自己不能出手就行。”
    这下李权不乐意了,先前遇到慕容雪对自己态度不好还可叫做情有可原,毕竟人家多次相救,受几个冷脸也是应该的。
    可这个圣后算个求?李权跟她之间只有恩怨,现在走在一起完全是没有办法,跟她呆一起李权已经很勉强了,现在还要来受她的冷脸?
    这事儿李权可不干!
    于是,李权把脸一沉:“怎的?你还不想说了不是?”
    李权忽然变化的口气让圣后突然站起身来。
    李权可不管这些,反问:“哎哟?难不成你还想杀了我?”
    圣后杀气隐现,李权都能感觉到冷汗不受控制地往外冒。
    但李权可不是吓大的。
    “来来!有本事现在就杀了我,我知道圣后娘娘武艺超群,有本事一个人冲到大庆京城,把狗皇帝的人头取下来,那时候我就算你厉害。”
    圣后僵住了,要是这样能行她早行动了。
    李权知道她不敢动自己,脸上多了一丝得意,摸出兵符在手中抛了抛:
    “看看,这是皇上给我的兵符,我才是这儿的老大。你不过是我身边一个小小的参军,本将军问你话,你竟然敢不说?老实点儿!交代清楚,为什么宗师以上不能动手?”
    如果眼神可以杀人,现在李权已经被圣后活活瞪死了无数次。
    怒火已经飙升到了极点,但圣后还是强行压制住了。
    “实力达到宗师的以上的人,拥有的力量已经不是人力可以阻止的了,如果这样人掺和到两国之间的战争中势必会造成的单方面的屠杀,如果不对这种情况加以遏制,不出百年,天下就再无活人了。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谁要是敢冒天下之大不为做这样的事情,那么势必会遭到天下间所有能人异士的合力狙杀。你要知道,凭你现在的实力,在这天下真正有神通的人眼中不过是蝼蚁一样。天下之大,真正的强者你根本没有看到,所以我劝你最好把我刚才的话记清楚。”
    圣后一脸严肃,似乎希望通过这样的描述对李权起到震慑。可当她说完,却发现李权笑眯眯的,好像根本不在意。
    李权的确不在意,他在意地是欣赏圣后无可奈何地服软时的表情,他觉得这样的感觉很爽。
    圣后还在想他是怎么了,却听李权又问:
    “好了,咱们再说说别的。你叫什么名字?我总不能圣后圣后这样一直叫你吧?听着多别扭?”
    圣后这才明白,原来这家伙一直是在逗自己玩儿呢!
    “你!”
    “我怎么了?来来来,你杀了我!”

第862章 :抵达

    官道郊外,月色凄凄,月光下十万身影安安静静。
    接下来还有连日的赶路,没人有闲工夫聊天,都想乘着有限的时间好好休息。
    零星的几座小帐篷围着一个相对较大的帐篷,在郊外荒地上显得十分突兀。
    帐篷外边,李权站着,不远处的圣后又恢复了打坐的姿态,她发现只有这样才能克制住自己的杀意。
    “我叫慕容冰。”
    冷冷的声音就如她的名字一样,如冰雪一样寒冷。
    李权微微一愣:“慕容冰?你该不会跟慕容雪是姐妹吧?”
    李权想也没想,下意识就问了出来。
    慕容冰、慕容雪,这明显是双胞胎的名字,而且两个人的性子也出奇地相似。现在一看,两个人连相貌都有几分接近了。
    要说两个人之间没有关系,打死李权都不相信。
    一听慕容雪,慕容冰也稍显诧异,睁眼看了看李权:“你怎么会认识慕容雪?你说的慕容雪是哪个慕容雪?”
    “当然是慕晚晴的师父!”
    说着,李权又简单地比划了一下慕容雪相貌。
    慕容冰听后眉头就皱了起来:“你竟然能见到她?还能知道她相貌?”
    李权心说这叫什么话?不就是个人么?有什么能不能见的?
    “这有什么稀奇的?她是慕晚晴的师父,慕晚晴是我夫人,见一见很正常嘛!”
    “她可不是个什么人都能随便接近的人。”
    看着圣后一脸神秘的样子,李权很想说她还是老子孩子他妈呢!
    想了想,最后这句话还是忍住了。
    跟慕容冰的谈话实在是无聊了些,一开始还想看她压抑怒气的样子,隔了一会儿就没兴趣了,李权正准备回帐篷,忽然想到一个很重要的人。
    “上官柔儿!上官柔儿现在怎样了?”
    从五年前被逼出大庆之后,李权就再也没见过上官柔儿,也不知道她现在怎样,更不知道她有没有查到国师的消息,或者到底还是否安全都不知道。
    李权问出了疑惑,因为李权能感觉到上官柔儿和这个慕容冰的关系不一般,说不定她能知道些什么。
    不过很可惜,慕容冰也不知道上官柔儿现在何处?
    但让李权安心的是,慕容冰相信上官柔儿还活着。
    不知道她从哪儿来的自信,很肯定地告诉了李权上官柔儿还活着,说她有足够自保的东西。
    这样的话李权也听上官柔儿说过,所以也就不再担心。
    ……
    ……
    行军半月,十万军士终于到了大华的边境,蛮河以南。
    熟悉的黄沙地貌再次出现在眼前,这里属于夷州,因为六年前的战争只打到这里就开始议和,所以夷州还有很小一部分区域没有被收回,现在还在大华的控制中,边防军也就驻扎在这儿。
    不是大庆没有能力收回夷洲最后一个角落,而是因为这最后一个角落属于夷洲最贫瘠的地带,这里只有黄沙、风暴,就连流经这里的蛮河河水都是昏黄色的。
    在一些人眼中,这里属于一块很鸡肋的土地,所以当年大庆在大胜之后没有提出将这最后一块地归还的要求。
    大华自然不会主动归还,既然人家不要,自己正好可以一直占着。
    不管哪个皇帝,疆土总不会嫌多。
    占着最荒芜的一块土地,受苦的自然是驻扎在这儿的兵士。
    同时这儿也多了一个新名字,叫蛮州,正好和夷洲相配,同时又结合了蛮河的意境,其实就是蛮夷之地的意思。
    这里的士兵还修建了一座土城,叫做蛮城,也是蛮州唯一的一座城池。
    来到蛮州,看到蛮州士兵的第一眼,李权就发现他们跟自己从京城带来的士兵有着天壤之别。
    油亮亮的麦色皮肤就是他们身上的符号,干燥、精壮、简单,充满力量,眼神中透着一股子桀骜不驯。
    和京城士兵比起来就像是野路子和科班生的区别,至于谁的战斗力更强就只有在战场上见分晓了。
    蛮州的驻军原本有八万,至于皇上口中说的一百八十三万军队目前还在集结,目前李权从京城带来的这一支十万人的队伍是到达前线的第一支。
    当然,大庆和大华接壤的隘口远不止蛮州一处,一百八十三万军队要分别驻守在各个隘口。只是夷洲将作为进军入口,将会集中大华大部分的兵力。
    大部队赶到蛮州的第一天,这些来自京城,习惯了京城养人气候的士兵很快就感觉到不适,嘴唇干裂出血只是家常便发,头晕目眩水土不服而生病者也多不胜数。
    这倒是一个所有人都没预料到的困难,而且解决困难的办法也没有别的,只能先休养一段时间,等士兵适应环境后再说。
    安置十万人是很繁琐的事情,好在这些事不用李权操心,军中自由人安排。
    当天,李权的入驻蛮城。
    进入蛮城,李权又感觉到了熟悉的味道。
    这座土城跟曾经的丘陵太像了,大小结构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蛮城没有像丘陵那样经历过真正的血战,这座城市还显得很年轻。
    再次来到夷洲,李权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很亲切,不自觉地想起曾经在这里经历过的军旅生涯。
    或许那还算不上军旅生涯,李权只是在旁边做一个看客,见到了许多真实的故事。
    回想起来,心中不免涌上一股热血,忽然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差在万军从中走一遭了。
    在蛮城街上,没有小商小贩,只有或谈笑、或训练,或休息的士兵,那些俊朗的目光总会在李权身上停留一下,然后一个个恭敬地站直等着李权从他们身边经过,之后又恢复到刚才的状态中。
    李权走在最前头,步伐很慢,走着走着就停住了,摸了摸身侧城墙,感受到上面的凹凸不平和细沙铬手的触感。
    这里的一切都像这看似不规整的城墙一样,虽然简单却很真实,总能抵挡住最猛烈的进攻。
    “也不知当年跟自己一起的丘陵的边防将士还有多少人?”
    李权仰天想着,表情有些多愁善感。
    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却没注意到身后随行将士的脸色。
    不管是从京城来的将士,还是一直留守边防的将军,他们对眼前这大将军一直持有自己的态度。
    李权何许人?
    连皇上都没搞清楚,他们这些将军如何能搞清楚?
    说到底还是因为来历不明,却授以大将军的身份,如何能让他们信服?
    如果他们得知了李权的身份和经历估计不会有这样的情绪,但李权却不能暴露身份。毕竟以前是大庆重臣,曾经又给大华造成了不少麻烦。皇上临危受命完全相信他,但这些将军恐怕做不到,到时候只会惹出更多的麻烦。
    最基础的矛盾尚未解决,现在又发现李权这般多愁善感的样子,身后将士都皱眉相互看着。
    很明显,他们不满意,觉得皇上如何能派一个这样的人来领导他们?
    将士心有不服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几乎所有新官上任都会面对这样的局面,但像李权这样让所有人都心有疑虑的官员估计倒是很少见的。
    反之,李权倒觉得自己这样的情绪没什么,故地重游触景伤情乃是一个又内涵的人该有的正常情绪,他丝毫没注意身后将士眼中的情绪,继续慢悠悠地走着。
    好不容易走到了城中的议事大厅,大大小小近三十位将军分列两侧送李权上了帅座。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个英雄梦,现在李权穿着大将军的金甲再坐上大将军的位置,心中难免有些小得意。
    下方一个不屑的冷哼声传出,将大厅中的平静打破。
    李权眉头轻皱:“是谁?”
    “我!”
    狂傲的声音后,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将军站了出来,此人年事已高,却也强壮得紧,眼神中的傲气看得出是个自视盛高的人。
    李权可不会看到一个老将就将他跟黄忠、廉颇对比,自视过高的也有可能是庸人。
    不过,老将这一声哼让李权注意到了厅中众将的情绪。
    李权掏出兵符放在了桌上:“老将军何许人?对本将又有何说法?”
    “末将刘不凡,别的不敢说,就想知道大将军今日来此所为何事?是查军还是游玩?”
    李权指着桌上兵符:“皇上兵符在此,让本将军统领全**士,你认为会是来游玩的?”
    “既然是统领军士,就该抓紧时间跟众将说说有何打算,说说这场战该如何打?大将军一路磨蹭,耽误了多少时间?如此拖沓,倒不如让末将去操练军士。”
    李权也不恼,笑眯眯地反问:“刘老将军,看您这年纪也应该打了不少仗吧?”
    “哼!”刘不凡一脸傲气,“末将不才,从军五十载,大大小小的战事经历过数百次。”
    “那六年前战斗参加过了?”
    “那当然!末将杀敌不下百人!”
    “咱们先不说杀敌,就说说刘将军说急着去操练军士,那刘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