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官人-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想帮忙,那现在就是一个最最重大的任务。你要是帮我送信,那就帮我解决了大问题!”
姜小岚嘟嘟嘴:“你少哄我,不就是送个口信儿么?这算什么重大任务?”
李权脸色一版,正色道:“这还不算重大任务?那我都不知道什么任务才重大了!你知不知道其中的关系?这个口信可关系到朝廷什么时候能接到消息,关系到整个大庆的命运,天下没有比这任务还要重大的了!只要你完成好了,不单是帮了我,以后说不定还能把姜小岚的名字载入史册呢!”
姜小岚被李权这么一唬,表情立即也跟着严峻起来:“真真真……真有这么厉害?”
“当然!”
姜小岚兴奋地一挥拳头:“好!太好了!这事儿就交给我去办!”
说服姜小岚之后,李权又对她详细地讲了传话内容,用了两个时辰的时间,终于让姜小岚一字不落地背下,终于放心地让她往碧洲去。
现在,天已黑尽,碧洲的风比夷州更温和,也不觉得寒冷。三人再夜色中改变了方向,从小道朝群山接近。
姜英楠口中的小道其实就是以前再碧溪村追击山匪时的通往臧风山的那条路。先抵达臧风山,再到姜英楠现在的山寨,最后再到边防驻地。此行是个漫长的过程,足足耗时十余日,一路走得极慢,但这样可以瞒过所有白莲教眼线。
三人一路风尘仆仆,因为山中匪人全去隘口驻守了,群山之中除野兽之外看不到半点儿动静,冷清得可怕。
好不容易回到了姜英楠的山寨,山寨中依然空空如也,里面留下的东西没有任何变动,很显然,羽蒙没有来过。
见此情形,李权更加担心,几乎不作休整,三人就忘边防驻地去。
又过了两日,三人重新回到了黄沙漫天的夷洲。
这是一日正午,烈日当空,沙石纷飞,只有零星的秃鹫在空中盘旋。
秃鹫不是大庆和大华的产物,它们来自西域,所以在夷洲并不常见。李权见到它们还是在白莲教进攻丘陵之后,当时它们正在吃士兵的尸体,凄惨的景象记忆犹新。
但是,再这么靠近碧洲的地方也能看见它们,李权感觉有些不正常。
风刮得很猛,其中还带着各种各样的味道,血腥气极重!
虽早就确定战争已结束,但闻到血腥气的瞬间,所有人都不禁一颤。
三人相互看了看,没有多说,继续往丘陵城的方向走。
此去还有半日到一日的路程,随着三人不断地靠近,风中的血腥气越发明显,空中乃至停留地面的秃鹫也越来越多,萧瑟的气氛实在难掩,三人都被这古怪的气氛压得不想说话。
到了夜里,风突然停了,月色下,视野尽头终于出现了丘陵城的影子。
李权兴奋地加快脚步,就在这瞬间,李权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险些跌倒。仔细一看,赫然就是具白莲教教众的尸体!
黄沙已快要将他掩埋,白色的衣衫只有一角露在外面,血迹已经找不到了,而更可怕的是,他整个人的腹腔已被掏空,想来应该秃鹫所为,身体其他部位的肉没有腐烂,却是在这燥热的天气和狂躁的风沙下被吹干,就像是一块脱水的腌肉,干硬犹如石头!
这样的尸体说实话还不是太吓人,但如果发现四面八方全是这样的尸体,那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
。。。
第690章 :追责
风停了,但半空中还有极细的尘埃在飘荡,视线朦胧。
远方,丘陵城模糊的影子似孤独的守望者静静地一动不动,低沉、压抑。
黄沙落下,为地面满布的尸体着上新装,减少了那么一点点的凄凉。
从李权发现第一具尸体开始,越来越多的尸体出现在三人眼中。放眼望去,在夜色中依然能发现尸体到处都是,黄沙还遮蔽了一部分,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在夜里,又没有这么多黄沙作掩盖,出现在三人眼中的会是怎样一番情形。
所有人心里都“咯噔”一下,没法估计这里发生了怎样的战斗,更没法想象黄沙中埋葬着多少这样的尸体。
李权三人都不想去看,赶紧加快脚步,同时又更加小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丘陵城接近。
不知是不是夜深,一路过来都没看到清理战场的士兵,也可能是没打算清理战场。战死此处的士兵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这里的气候环境也不会让尸体腐烂,所以,很可能将这些尸体抛弃在此,让他们自身自灭。
现在,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丘陵城此时在谁的掌握之中?
如果还在边防军的控制下,李权三人这么靠近自然不会有问题,但是,如果丘陵城已经被白莲教控制,这么贸贸然接近,一旦被发现,后果就没法预料了。
李权对边防军没报太大的希望,毕竟白莲教的人数优势太大,而且还有一个实力深不可测的圣后在,丘陵城中的五万将士应该是凶多吉少了。
一点点地接近,,丘陵城的样子越来越清晰,空气中的血腥味也达到了顶点。地上全是尸体,已经没有空地给三人落脚了,每一步都要踩着尸体过去。
但是,李权的目光很快被城墙上的旗帜所吸引。
“庆”!
挂的是大庆旗帜!难道说这里还在魏忠的掌握中?
李权想了想,,觉得任谁都不会拿旗帜开玩笑,想来应该不会有错。可为了保险起见,王三麻自告奋勇地决定先去探探情况。
片刻后,王三麻去而复返,兴奋的告诉李权他想的没有错,丘陵城的确守住了!
一路过来,李权早已精疲力尽,听到这样的消息,,仿佛被冷水泼了一身,精神为之一振,兴奋地挥了挥拳头!
“太好了!快过去!”
……
……
李权心中层冷静地分析过,丘陵守下的机会微乎其微,潜意识中来此看一眼主要是为了确认一下。按照他的计划,来此确认五万将士全部阵亡之后,自己就立即返回京城,将此事上报朝廷。可怎么也没想到,重回丘陵,却发现丘陵城还在边防军的控制当中!
李权的计划乱了,但李权宁肯更乱,只要还有人活着就好!
进入丘陵城,魏忠带着一众将领出来迎接。
城中,火光点点,闪动间,火焰忽大忽小极不稳定,仿佛空气中暴虐气氛还未消散。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肃杀之气极重,眼神中看不到半点得胜后的喜悦。相反,每个人都阴沉沉的,显然是还未从大战后恢复过来。
表情阴森的背后,可以看出每个人都嫉妒虚弱,好似连一句话都懒得多说。魏忠见到李权也只是微微一拱手而已。
迎接李权的将领中还包括了羽蒙,他右肩缠着绷带,但精神还算好,主动回到了李权队伍中。王三麻在身后小声询问羽蒙的情况,而李权则准备向魏忠询问。
魏忠摆摆手:“总督大人,今日天色已晚,我等将士还需要好好休息,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再者,很多情况雨蒙将军都知道,总督大人若有疑问询问他便是。”
李权看到了魏忠眼中深深的倦意,很理解地点点头。
各自回营帐休息了,李权等人在一间小屋中询问战斗情况。
从愚蒙口中得知,和白莲教的战斗出奇的惨烈,那一战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白莲教像疯了一样不断发动攻击,要不是城中将士怀着必死的决心抵抗,丘陵城早已被攻下了。现在,五万将士还剩七千余人,当所有人都下定决心决定战死的时候,白莲教突然退军了。
至于白莲教为什么突然撤退,没有人清楚,也不知白莲教在这一战中损失了多少兵力。
李权很奇怪,为什么圣后没有出手,心说如果圣后出手的话,就算城中五万将士如何不要命也是徒劳的。从羽蒙的描述来看,白莲教此次进攻并没有出动什么凡人无法抗衡的厉害角色。
“哎!”李权叹了口气。
都是些似是而非的消息,其中没什么有用的讯息,知道这些也没什么好的,只要丘陵城守住了就好,不单单是留下了一些火种,而且又能为朝廷争取至少一个月的时间。
第二天,魏忠又要跟李权一起商量接下来的行动。城中七千将士何去何从成了很要命的问题。
照李权的意思就是连夜弃城,然后从深山中退入碧州。因为丘陵已经守不住了,下次白莲教来犯,这七千将士必当丧命于此。而且,这些边防将士给朝廷拖延的时间已经够多,就算现在退走,也不会有人说什么擅离职守。相反,这些将士都是天下的大英雄。
可是,李权的提议却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李权忽略了一点,士兵也都是人,他们也都是有感情的。这份感情不仅仅是对这片土地这座城池,,还有那死去的四万多将士,那些都是他们的兄弟。一战之后,他们忽然失去了四万多兄弟,这份伤痛不是别人能够理解的。
兄弟们为守护这片土地这座城池而死,而现在要让他们抛弃兄弟们用生命换来的丘陵城,这样的要求不论是谁都没法接受。
将士有将士的考虑,而李权也有自己的打算。
两者之中,无疑是李权更加冷静,所以他更清楚将士们的决定是错误的!
丘陵不过是一座孤城,没有百姓,没有良田,什么都没有!之前之所以要固守此城是为了据险而守,是为了生存。而现在,七千将士无法再利用丘陵城而谋得生机,那自然要果断地放弃。因为只有人活着才是希望!
之前有五万人,想要耳走山道而离开夷洲是不可能的,因为动静太大,肯定要被敌人半路截杀。而现在只有七千人了,只要一路上小心点儿,悄悄进入深山不是不可能。这么好的脱身机会岂能因一时激愤而放弃?
李权软硬兼施,执意要让所有人都退走。可将士们依旧要留在城中固守,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这黄沙里。
这样的矛盾短时间内还不能解决,但李权不想就此放弃,一天不行还有两天,终有一日能将他们说动的!
……
……
就在李权绞尽脑汁想要说动丘陵城中将士们离开的时候,,白莲教大军终于撤回了上官柔儿驻守的隘口!
终于是退军了,然这跟上官柔儿预想中既然不同。
“遇袭遇袭!现在好了,敌人呢?”大帐中,圣后愤怒的咆哮激起阵阵劲风,吹得整个帐篷跟胀气气球一样,感觉随时有可能爆炸!
帐中只有几名女人,却都是武功不凡的女人。她们在江湖上都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但此时却唯唯诺诺地不敢喘一喘气。
大帐中间,一身银甲的上官柔儿跪在地上,低着头,汗如雨下。
没人见过圣后发过这么大的火。
圣后盯着上官柔儿,阴冷的目光像是盯着死人一样。而这样的眼神,上官柔儿也感受得到,正因为能够感受,她此时的心一片冰凉。她想到了李权,她知道,如果自己在李权身边犯下同样的错误,那个男人一定不会这么严厉的呵斥自己。
“上官柔儿!你知不知道?因为你的一封求援信,让本座作出了错误判断,让我数万将士葬身丘陵城下!这么大的罪过你担待地起么?”
正如圣后所言,上官柔儿的一封信让她一错再错!先是误以为丘陵城中空虚,对丘陵展开强攻。强攻不下后又开始怀疑,觉得丘陵边防军根本不止五万,要不然怎会有一支奇兵突然攻打隘口?僵持的时候,圣后就开始担心,担心还没攻下丘陵,而后方隘口被突破。所以不得不攻到一半又撤军。
现在,白莲教部队终于回来了,可此处哪像受到过半点儿攻击的样子?
这可是战争,容不得半点儿问题。上官柔儿的行为可说是弥天大罪,也不管圣后会如此发火。
两侧的人之中,一名中年妇人跪在了地上,连连求情:“圣后娘娘,柔儿她一定事出有因。不然她绝不会犯下此等大罪!求圣后娘娘给柔儿一个机会,让她将事情说清楚。”
圣后怒道:“本座没一掌将之劈死就是等她把事情说清楚。要不然,她现在已经是个死人了!”
“谢娘娘。”中年妇人惶恐地扣头,然后跑到上官柔儿身边,“柔儿!你还傻愣着干嘛?快点儿把事情说清楚啊!不然圣后真的会杀了你的!”
上官柔儿低着的眉头轻轻一跳,侧脸看向妇人:“师父,圣后娘娘真的会杀了我?”
。。。
第691章 :又一封求援信
上官柔儿语气有些不对,身边的师父微微一愣,诧异地看了上官柔儿的一眼,正哟询问什么,上官柔儿却先开口道:“回圣后,此事的确事出有因。李权层混在军中。”
“李权?”圣后微微一愣,“又是那个李权!他中毒之后一直躲躲藏藏,,为何能混入我军中?”
上官柔儿达到:“这个属下不知。但他跟属下打赌,说若我发一封求援信,且看圣后是否撤军。我赌撤军,他赌不撤军。如果我赢了,他就加入白莲教,成为白莲教的助力。若我输了,我就跟他一起脱离白莲教。而结果……”
“荒唐!真是太荒唐了!”上官柔儿的师父都忍不住大叫起来,“柔儿呐!这可是战争!怎能如此儿戏?”
圣后忽然抬起手打断道:“柔儿,你什么时候把我留在你体内封印解开了?”
“恩?”场中所有人都为之一愣。
目光落在上官柔儿身上。上官柔儿低着头,小声道:“淮海郡之时。”
“你为何不说?”
“属下觉得说了也无甚意义。”
圣后眉头紧皱:“没意义?没意义的结果就是造成你今日犯下如此重罪的根源!那李权是何等奸猾之人?你与他打赌?若非你记起前事,顾念旧情,岂会跟他多言?当初叫你见他就杀为何不听?”
上官柔儿没有解释后面,只对前面的赌局说了一句:“属下原以为圣后见我危急定会撤军相救,那时,我教就会得到一个强援,丘陵城改日再取也无甚关系。只可惜……呵呵,是我太天真了。”
圣后注意到上官柔儿的情绪变化,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听你这口气,此事你还怨本座?”
“属下不敢。”
圣后沉默了,表情出奇地难看。
上官柔儿的师父脸色大变,赶紧到:“圣后娘娘,柔儿她也是被男人迷了心窍,况且她如此做也是为了我教长远所想,,恳请圣后娘娘绕柔儿一命。”
“杀她?这当然不会,此时正直用人之际,柔儿的实力正好能在先进的战斗中产生奇效。”
上官柔儿的师父长舒一口气,没来得及谢恩,就听圣后话音一转!
“不过,照柔儿现在的状态肯定是不行的。多余的情感只能成为累赘!现在的局面,本座只要会杀敌的将领就够了!来人,将上官柔儿压下!”
上官柔儿听圣后说了许多皆不为所动,唯独这最后一句话让她升起不详的预感。不是怕被压下,而是那句“多余的情感只能成为累赘”!有过被抹掉记忆经历的上官柔儿反应极其敏锐。
“难道圣后要故技重施?”
上官柔儿感觉圣后又要抹去自己的记忆,而且听那口气,好像不会像上次那么简单,这次恐怕会抹掉所有的记忆!
“你……你要干什么?”
上官柔儿忽然起身,一脸警惕后退了两步。
“放肆!”
一声大吼,一股磅礴如云海翻滚的气浪朝上官柔儿涌来。上官柔儿只觉自己像被压了块千斤巨石,让人不得不蹲下身!
上官柔儿的脸涨得通红,努力地坚持着,但脚步已经动不得分毫。
上官柔儿可说是白莲教核心势力中唯一的小辈,白莲教的将来只有靠她,一边看这的几人犹豫之后终于站出来。
“圣后娘娘手下留情!柔儿是我教唯一的希望了,还望您念在她年少无知绕了她这一回。柔儿也是女人,也要经历****,这不是人能阻止的。倒不如吸取这一次的教训,让她顺其自然吧。柔儿没有跟着李权走,证明她的心还是向着白莲教的。”
圣后的眼神在众人身上扫过一遍,上官柔儿身上的压力陡然一松,站直身子的同时,冷汗瞬间湿了后背。
“还不谢谢圣后娘娘?”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就算心有不甘,但上官柔儿还是恭敬的施礼。
圣后冷冷地没有再看,把头转到一边:“上官柔儿将军一职罢免,在帐中面壁思过一月。同时,立即手书一信向李权求援,就说,圣后要将其军法处置。写好之后由慕容冰潜入丘陵城交到李权手上!”
圣后的意思很明显,可以不追究上官柔儿的责任,前提是上官柔儿必须配合将李权诱来此处。
听到这样的条件,上官柔儿倒是很平静,笑着摇了摇头:“圣后娘娘,李权他不会傻乎乎来送死的,而且您也太高看了我在他心中的地位,我……”
话未说话,圣后却似有深意地看了上官柔儿一眼:“这些你不用操心,不管姓李的来不来,你只要配合就行了。”
……
……
夜里,一个孤零零的营帐外站着不下二十名守卫。营帐内狭小的空间里,一盏油灯闪着微光,火下不过一寸的位置,白纸已被烤得发干,纸上空荡荡的没有一个字。
上官柔儿坐在桌边,毛笔几起几落,却总是在墨盘边。
一封简简单单的求救信竟然上官柔儿想破了头。
紧皱的眉头让上官柔儿美丽的脸变得有些僵硬,几乎都忘了什么叫放松。
这封求援信是肯定要写的,这是圣后最大的退让。但是,这封信要怎么写?其中的还有很大的学问。
李权用一封求援信让圣后损兵折将,而圣后也想用一封求援信让李权自投罗网。这是李权和圣后之间的第一次交锋,前半场,李权获得大胜,而这后半场,圣后便要找回场子。上官柔儿夹在中间不过一个传话者,看似无甚用处,其实也扮演者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上官柔儿心中,她自然很想利用这次机会来试试李权,看他到底会不会为了自己而涉险?但是,此次冒的险太大了,她又不想李权来送死。
在这种矛盾中,写一个字都觉得很困难。
想了很久,上官柔儿最终还是下定决心不要让李权来。
那么,这封求援信就必须让李权看出是个圈套,而又不能被圣后看出信中漏洞。
“只能让李权知道,不能被圣后发觉……”上官柔儿咬着笔杆子,一遍又一遍地摇头。
正想着,外面传来了圣后冷漠地声音:“还没写好?”
话音刚落,迎面一阵冷风吹来,上官柔儿桌上的灯火一阵摇曳。圣后进来了,冷冷的看着上官柔儿。
上官柔儿犯下的错不是轻易能够磨平的,圣后没法控制自己冷意。
圣后的眼神冷,上官柔儿的心更冷。她抬头看了看圣后,解释道:“李权狡诈非常,任何一点儿疏忽也会被他看出,要让他看不出这是个圈套,非得仔细琢磨才行。”
圣后点点头:“若你一开始便知道这些,现在就不会犯下这样的错!”
……
……
数日后
丘陵城。
“都看看你们这熊样儿!以为死守在这里就是忠魂烈骨?***粮食都没了!你们这么牛,有种不吃不喝呀?敌人没有来,自己先饿死在城里,老子就看你们有什么脸面去见地下的兄弟?”
城中,李权义愤填膺地对着几千将士破口大骂,声音之大,震得人耳膜隐隐作痛。
今日,几千将士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丘陵城中的粮食没了!
粮食不是被吃光的,而是因为昨夜遭了贼,或者说昨夜发生了怪事儿!一夜之间,丘陵城中的粮食忽然不见了,就像凭空消失的一样,只留下不足众人一周的存粮。
这当真是天下奇事,丘陵城的存量足够七千人坚持一两年的,可不知为何,一夜之间全没了,又没有没火烧过的痕迹,将士们调查之后也没有半点儿发现。
有人说是撞了鬼,这种无稽之谈在此刻竟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同,因为这太不能理解了。
粮食是一切的根本,现在粮食像长了翅膀飞走了,将士们就要面临断粮的危险。没有朝廷的物资补寄,不出一月,这里的人都要被活活饿死。
这里的将士不怕战死,但要说饿死可就有人不愿意了!因为被饿死的话,传出去还不被人笑话死?九泉之下也没脸见人呐!
李权总算找到了事情的突破口,乘此机会好好的奚落这些家伙一番,把他们各个都说得面红耳赤,叫人好不过瘾。
更关键的是,被奚落之后,它们还不得不跟着李权一起弃城。
现在,表面上看着李权是怒不可遏,可内心却是乐开了花。
“老子真是天才,这种法子都能想出来!”
美滋滋的,李权转头朝王三麻抛了个媚眼,看得王三麻一阵激灵。接着,又转过头,恢复那种凶神恶煞地神色,吼道:
“以后谁都不准再屁话了!半日休整时间,今夜三更,全军弃城走山路入碧州!”
“是。”
“是……”
稀稀落落地应了一声,将士们颓丧到了极点,以这样的姿态离开夷洲,实在不怎么光彩。
人群渐渐散了,李权感觉喉咙火辣辣地疼,这些天为让这群老黄牛改变主意可说用尽了心思和口水,,到了最后才不得不用损招。
原以为可以圆满地离开夷洲了,谁料就在三更前一刻,一封信送到了李权面前!
。。。
第692章 :黄昏
三更将至,李权简单地收拾了一下,正准备带队出发。踏出门的一刻,感觉一道冷风从耳边擦过,回头一看,身边房梁上一柄小巧的匕首静静的插着,匕首上的信很快吸引了李权的注意。
李权猫着身子再房檐下看了两眼,,除了沉沉的夜幕什么都没有。
这里可是丘陵城,是谁能在这么多守军的眼皮下神不知鬼不觉地送信?
带着疑惑,李权去下匕首重回屋中。
“李郎救我!求援信一事,圣后追责,欲将我军法处置。五日后行刑,柔儿命悬一线,悔不与李郎离去,四下无人相助,只有求李郎设法救我!”
信中内容极少,却让李权脸色大变,几乎就要转身冲出去。
李权自己都很奇怪,也不知什么时候,上官柔儿在自己心中变得这么重要了?
李权甩了甩头,强迫自己镇定,乍眼一看便感觉这封信有问题。这只是一种感觉,因为信中的称呼就让李权感觉别扭。
“李郎?”
“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亲热了?”李权百思不得其解,又细细地将信看了一遍。
信的内容很短,一眼就能看完,除去称呼不说,信中内容依旧让人觉得别扭。
李权思考着,他知道上官柔儿是个聪明人,只有在自己面前会时不时地犯傻,但写这封信的时候应该很清醒。如果情况真如信中说的那般危急,信中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废话。
没错!这么简短的信中依旧有很多废话。
信中有用的内容只有四个字:“李郎救我。”
仅仅只要这四个字都够了!因为李权能猜到上官柔儿出了什么事,也能猜到只有上官柔儿才会跟自己发求救信。任何人置身此事中,只要听到上官柔儿出事,必然会想到是赌局之后,圣后发怒,不肯饶恕上官柔儿。在生命危急的情况下,上官柔儿觉没时间去写这些废话。由此可见,上官柔儿是在很冷静的情况下写下这封信的。
上官柔儿何等聪明?怎会不明白其中道理?怎会将李权能猜到的事情强调一遍?就算要强调因为何事,那也是要发生了李权预料之外的变故才会在信中说明,因为这样才符合逻辑。这道理,上官柔儿肯定是知道的,但她还是说了是因为求援信惹恼了圣后。
“这绝不是什么废话!柔儿肯定有她的用意!”
李权眉头深锁,外面忽然传来了士兵的催促声:“总督大人,您准备好没有?兄弟们已经准备就绪了。”
“等等!再给我一点儿时间。”
屋外安静了,李权继续思考。
“称呼有问题,强调事件也有问题,甚至连后面的五日期限也有问题!难道……”李权眼睛一亮,“难道柔儿故意写出这么多漏洞是为了我发现?目的就是让我知道其中的问题,让我起疑,让我不去?可是她为什么要绕这些弯子?”
想到这里,李权豁然开朗,上官柔儿信中传达的意思他全明白了。
“白莲教以柔儿为饵诱我过去自投罗网!”
但是,李权眉头并未因此而舒展。因为其中还有一层意思,柔儿现在处境不好,不然也不会绕这么大的弯子。
“先生,时候差不多了,咱们该动身了。”
这一次是魏继明亲自来请。李权应了一声,赶紧走了出去。
今夜又有风沙,吹得李权睁不开眼,但城中集结完毕的几千将士却魏然不动,所有人都轻装而行。
风沙是好事,更容易隐蔽己方行动。
李权走到城门口,面对一众将士,低声道:“所有人都不准出声,咱们走!”
走了!终于要走了!几千将士迈出了离开丘陵的第一步。李权可以没太多感觉,但对将士们却是一种难言的割舍。这片黄沙陪着他们度过了大半生,包含着太多回忆,现在突然要走了,也不知多少人望着土墙上战斗留下的痕迹默默叹息。渐渐地,走远了,回头时再也看不到一点儿城墙的影子,队伍的气氛低迷,不少人在风沙中摇摇晃晃。
李权的表情和将士们一样,但想的事情却截然不同。姜英楠以为他是舍不得丘陵,上来安慰了两句。
李权摆摆手没说什么,带着队伍继续走在前方。
经过将近一日的赶路,几千人的队伍终于到了山林脚下。没有停顿,队伍直接进入山中,在一个不知名的大山谷里起锅造饭。
眼看里夷州越来越远,李权心里是越发地烦躁不安,一次次回望,总觉得自己若这么走了……
“你好像有心事?”耳边忽然传来姜英楠的声音。
李权皱了皱眉,起身看着上官柔儿所在的隘口位置。那里视野有限,,山谷雾气弥漫,之后黄昏落日的微光。
“英楠。”李权开口了,语气出奇地沉重,“你将他们带回碧洲吧?”
“恩?”姜英楠一愣,随即点点头,然后才意识到李权这话还有别的意思,“你呢?你要怎样?”
“去救一个人!”
“上官柔儿?”
李权一惊:“你怎么知道?”
姜英楠没有解释,激动地一把抓住李权手臂:“你疯了?!”
李权笑了笑,显得很平静:“我没疯。我已经想清楚了,上次的赌局已经你也知道,不管怎么说也是我利用了她。现在她被责难,我如何能见死不救?”
姜英楠看这李权,表情僵硬,低声道:“你怎么知道她的近况?”
李权回过头,看向姜英楠:“我就是知道。”
“你不能去!”姜英楠的表情异常坚定,“你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