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官人-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外,不在衙门当值的还有史、户、礼、兵、刑、工六房,儒学教堂、医学管。外职人员两百余人,但大人只要记住下方几位各工部长书,以及儒学先生和医学先生便可。”
李权脸一黑,后背冷汗直冒。
“尼玛!县衙跟知府当真有这么大的区别?看来游戏难度是从普通直接飙升至地狱啊!”
“大人,大人。”
“啊?”
“您在想什么?官员们已经报过姓名。大人说两句吧。”
“哦哦。”
李权恍惚地回神,理了理新换上的官服。
知府官服是大气的赤红色,胸前有白鹤图案,腰带比县令时宽厚许多,管帽的两片耳朵也宽了。但终归是差不多,所以没有当县令是穿上官服那么新奇。
“承蒙皇上器重,予本官以重任,处理天灾后碧州民生。本官深感皇恩浩荡,受此命莫不诚惶诚恐。今初来乍到,还望各位鼎力相助,早日恢复碧州往日光景。”
“是!大人!”
下方官员齐声应答,筒袖躬身。
当了这么久的官儿,从没这么气派过,李权那骚包的虚荣心彻彻底底的满足了。
简单的见面后,官员们纷纷散去,只有在知府衙门中当差几位官员和几十个衙役没走。
所有人都挤进公堂,还鬼鬼祟祟地把大门给反锁起来。
见这阵仗,李权神色一遍,还以为这是要把自己堵小巷子的节奏。
熟料一个衙役屁颠屁颠地上前,一脸讪笑,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塞到李权手里,也不说话,然后默默地走开。
很快,又是一个衙役上来,这次却是摸出一个玉镯……
“哎,你们这是……”
李权正当疑惑,张维却出言打断:“大人不用惊奇,这些都是规矩。这是下官的一点小心意。”
说着,张维也塞了两锭银子给李权。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李权说着说着就露出了本性,嘿嘿笑着,将手下的心意都揣进了兜儿里。
家里本来就缺钱,这要还不收那就是傻子。
上任第一天竟就白白赚了近两千两银子,看来这知府当真是个肥差啊!
其实一点儿都不奇怪,堂堂一州之长,掌管着多少人的生杀大权?收着点儿钱财只是个开始,新官上任,别说在碧州的,就是不在碧州的各县县令也要生长了手想方设法的塞银子打点。
说来这碧州当差的官员也真够倒霉的。前不久刚刚来了个宋宁就破费了不少,才半年时间,结果又换了!当真是有苦说不出,面对新来的李大人,还得只能笑脸相迎。
收了银子,张维带着李权到后院参观知府大人的居室。
这后院倒是跟曲溪县一样,房子的大小一样,位置一样,连院子里的古松都差不太多。
不过同样的配置在知府衙门看着反而有些简陋。
看着李权走走停停,张维以为是李大人对这里的环境有些不满意,急匆匆地过来解释:
“大人,这里环境是差了些。但这儿就是坐坐样子给上头看的,您可以去在碧州购置一处宅院。碧州刚刚遭逢天灾,走了不少人,现在到处都是空房空地,卖得可便宜了。要不下官陪大人去外面看看?”
“不用了。本官在碧州有去处。”
“那就好那就好。”
看了内院,知府衙门便看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便是谈正事儿的时候。
府堂是衙门中最重要的一个机构,类似于大户人家的总管,什么事情都需要有府堂协助。作为府堂的头头,没有谁比张维更了解碧州的现状。想要把碧州治理好非得要张维肯出力不可。
碧州现今最急迫的问题便是灾后的重建工作。
说到灾后重建,李权还是具有发言权的,他可是亲自主持了曲溪县的重建。
碧州跟曲溪县相比,在重建速度上明显慢了许多。
问张维原因才知道这里面的确是有许多客观因素在。
碧州虽不是震源所在,但受灾却比碧州严重,因为洪水在破坏范围上要比地震来得广。洪水淹没了半个必将,城南一夜间成了一片废墟,房屋倒塌多不胜数,死的人更加不可计数。这样的情况下,能保证不发生瘟疫已实属难得。别说重建,就是清理废墟都比在曲溪县困难不知多少倍。
而且最关键的是,天灾之后,碧州死了很多人不说,又逃难走了很多人,死的死,走的走。如今碧州人口少了大半。
人口少了一半,可县城还是以前那么大。多出来的空地怎么办?就算放任那片废墟不管,城中都还有多余的空房,又有谁愿意出力去修什么房子?朝廷出钱?那是不可能的。城南废墟小说也有三分之一个碧州,出钱重建?那需要多少钱?而且也找不到人来修。
一是没人出钱修,二是修来不知有何用,于是,城南废墟就留到了现在无人管理。
李权问张维怎么办,张维也只能苦着脸一再强调自己不是不愿出力,而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衙门空谈也没用,李权决定去城南看看。看看这废墟到底怎样了。
李权还上便装,独自一人来到碧江渡口。
从城北到城南只有摆渡过去,南北往来的人很多,船夫各个都很忙,李权在边上等了小一会儿才等到一艘小船。
经过天灾洗礼,碧江似乎还没回到以往安静的模样,水流明显急了,江水也浑了。
但风景不变,依旧是斜阳烧红云,天际跳鱼鳞。
第355章 :再遇绿竹
“船家,天灾之后生活可还过得?”
李权坐在船头上,看着江岸风景,跟船家不过咫尺之隔。{}
李权随意地问话,不过是想近距离地听听百姓地生活。
摆渡的是个年迈的庄家汉,看那手上的老茧就知道他干这一行已经很久了。
听李权问话,庄稼汉乐呵呵一笑:“过得?如何过得?天灾之后谁又过得呢?”
“哎!”李权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现在这日子的确是苦了些,不过好日子迟早就会来的。你看那边的新桥不是已经在扑桥面了?再过些时日,大家往来就方便咯。还有,对岸的废墟迟早都会没有的,咱们要对朝廷有信心。”
李权现是身居高位,不自觉地有了点儿领导视察的味道,愁苦的表情颇有几分体恤民情的模样。
本来是一句很普通闲话,不料却惹得摆渡的庄稼汉不爽。不等李权反应,表情忽的一变,只听一句“去你丫的!”
船夫抬起船桨猛击江面,江面再起波涛,船身剧烈晃荡。
李权神色大变,扶住船舷不敢乱动:“船家!你干嘛?”
“干你!”
那船夫不知发什么神经,一浆就往李权脸上扫。
李权一个彻头彻尾的旱鸭子,在晃动船上哪是别人的对手?只一下,李权便被扫得掉进了江里!
噗通!
一只旱鸭子应声入水,甭管多高的境界,一旦落水啥也不管用。
“尼玛比……”李权在水中挣扎着,破口大骂。但只要一张嘴便会灌一口浑浊的江水。
李权的呵斥那船夫根本不管不顾,仿佛跟自己毫无关系,自顾自地撑着小船回渡头去了。
而李权只能在将中心拼命挣扎,水花溅起几丈高,但越是挣扎,灌入口中的江水便越多。
很多人都注意到李权现在处境,其中不乏水性极好的汉子,但所有人都保持着观望,冷漠地看着只当是一场难得的好戏。
最近死的人太多了,谁又会在意今天有一个人在江中消失?
李权一肚子的气堵在心头发慌,但面对江水又毫无办法,只能默默地接受自己意识越来越模糊的现实。
……
……
额上传来的暖意刺激着李权的神经,似乎有了点儿意识。
一时间,李权还不知道自己遇上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只觉得额上传来的温暖让人很舒服。
恍惚间,唇间似乎有温热的勺子,勺子里是温热的姜汤,姜汤里是李权熟悉的味道。
还是让人舒服。
“老爷,你醒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柔柔的,淡淡的,却给李权带来了足够的惊讶,让他猛的睁眼。
“小竹!”
果然!出现在李权眼前的就是消失许久的绿竹!
“小竹,怎么是你?”
许久不见,绿竹似乎比以前成熟了许多,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俏脸上多了些泥土,发梢也有些湿润,再加上一声粗布衣裳,相比以前变得更朴素了。但不变的是她清澈的眸子和眉心的充满灵气的红痣。
绿竹将勺子放入碗中,专心致志地又舀了一勺姜汤:
“方才小竹在江上捕鱼,正巧看见有人在江中挣扎。不想竟然是老爷,还好被我遇上了。老爷你这是怎么的?怎么调到江心了?”
谈到此事,李权顿时来了火气,猛地从简陋的木床上坐起,表情愤怒:
“吗的!让老子逮到那B非把他判个十年八年的!”
李权的表情下了绿竹一跳,疑惑着小脸儿问道:“老爷,你这到底是怎么了?”
李权将绿竹手里的姜汤抢过来一口的喝下,算是平复下心情:“怎么?!说起来就有气。”
一间简陋的小草屋,仅有一张床的位置,剩下的就是一些渔具。
在这样的房间中,李权跟绿竹讲述了江上经历。
李权气愤得捶胸顿足,绿竹却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笑什么?”
“老爷,你也真是的。这附近的摆渡的船夫生意很好,个个日子都富足,全耐碧江两岸的桥被洪水冲了。现在眼看新桥就要搭建完成,他们都在为以后的日子犯愁,老爷还哪壶不该提哪壶,人家能不生气吗?”
“愚民!鼠目寸光!”李权又骂骂咧咧地腹黑几句才算了事,然后把话题转移到绿竹身上,“小竹,你从碧溪村消失后都去了哪儿。以前听说你在曲溪县做小生意,怎么跑到碧州来了?”
说到这儿,绿竹微微低头,脸上有些歉意。
“小竹的确是在曲溪县做过一段时间小生意,但后面遇上了父母,结果就跟父母来了碧州。”
“嗯?你找到你父母了?可是……”
说话间,李权才注意到绿竹现在的居住环境,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绿竹知道李权心中疑惑,也不避讳,直接说道:“本来跟着父母过得好好的。结果遇上洪水,父母都没了。小竹侥幸捡回一条命,然后就自己搭了间草棚开始捕鱼过活。”
经历了天灾和父母的分别,难怪的绿竹丫头给人有些变化。
看着绿竹脸上的污垢,似乎能想到小丫头最近的生活。
李权伸手亲身擦了擦她的小脸儿,却又没说什么。
两人好久不见,却也不是往昔默契,绿竹明白老爷想的什么,笑着将话题转移:
“老爷,你为什么来这儿?”
“你老爷我现在可是碧州知府了!”
“啥!?知府!”乍听此事,绿竹小嘴张得老大。
“怎么?你老爷就不能当知府?”
“不是不是。”
见绿竹惶恐模样,李权继续微笑着揉了揉的对方脑袋。
“好了,不说这个。老爷要去城南废墟看看,小竹你有没有办法送我过去?”
绿竹眨眨眼:“这儿就是城南了呀。”
绿竹就住在城南,得知自己已到了目的地之后,李权顺便就就让的绿竹领着自己在城南到处去转转。
城南
很难想象这曾是碧州的一部分,垃圾、碎木、烂瓦成了这里最多的东西,或许还能在垃圾堆中翻到一些没被人发现的值钱之物。李权视线中便有几个黑瘦小子干着这样的事情。除了这些,剩下的就是一些**的味道,有尸体的,有树根的,也有臭水的。照李权的理解,这里就是城市的边缘,被人遗忘的地方,还生活在这里的人就是人们眼中的异类,比乞丐还要招人嫌的存在。
在这样的环境中,绿竹能有这样的装扮那绝对是天使一样。
而李权,就算在江水中泡过一起,干了之后意思衣裳满是褶皱,在这里还是显得格格不入。
据绿竹所说,这里几乎不会有城北的人过来。摆渡的都是城南的想去城北,有人偷,有人抢,总之捞了一笔之后就回来。
李权在这里无疑是个异类,不管走到哪儿都引来众人的关注。
好在,这里的人并不多,走了几分钟也只看到了不超过二十人。
没有太多的事情发生,期间只有几个看上去像饥民的妇人来要食之外,并没有别的事情。
绿竹知道李权来此的目的,她知道老爷很有本事,但要处理这里的一个烂摊子还得替他捏一把汗。
“老爷,这里实在不好处理。在这儿生活都是被遗忘的人群,基本都像我一样,家被毁了,亲人也不在了,留下来要么是没有亲戚,要么是不愿离乡。”
“没什么不好处理的。老爷我已经想好对策了。”看了这里的情况之后,李权并没有半点担心,反倒是充满信心。
老爷的自信让耳绿竹有些吃惊:“老爷这么快就想到对策了?”
“已经有了初步设想,但是要实现还要细细琢磨琢磨才行。”李权摆出一脸的神秘。
城南在别人眼中是废墟,经李权这么一看绝对是难得的宝库。
这可是足足数百亩的地皮呀!没人开发的地产啊!放在这儿竟然没人管,没人要!
这李权要不全部盘下来搞地产开发对得起上天的安排?
这绝逼是上天安排好的!自家正巧到了经济拮据的时候,正需要赚钱,正好有这么大一块地皮空着。
空地是属于谁的?当然是朝廷的。朝廷拿着空地干嘛?还不就是卖给别人赚钱?
碧州的空地给谁管?当然是知府管。碧州知府又是李权,这地皮卖给谁,怎么卖还不他一个人说了算?
有了这层关系,来一场双簧大戏,以超低价把城南买下都不是不可能。虽说现在家里还拿不出钱,但想想办法终归时能搞定的。
先不管怎么开发,李权想的就是怎么先把地弄到手。
想着以后自己成为地产大亨的模样,李权就一阵兴奋。莫名的,李权忽然觉得自己的心态跟以前的土地主一样。
“老爷,老爷。你在傻笑什么?”
“额。”
回过神来,李权尴尬地挠了挠头,然后发现自己已经站在江边上了。
“老爷,搭小竹的筏子过去吧?”
“你还有筏子?”
“自己做的,捕鱼用。简单了点儿,在江中有些晃荡。”
“什么都自己做,真是能干。要不还是回家帮老爷做点儿琐事儿得了。”
第356章 :演唱会计划
绿竹的终究是没答应李权的要求,这是她的坚持,李权也不好多说什么。
回到知府衙门,李权首先想的就是构思让自己成为地产大亨的蓝图。
衙门有书房,李权优哉悠哉地躺在躺椅上,思考着。
张维时刻都注意着上司的动静,不禁有些奇怪。
“想之前的宋大人每次从城南回来都是愁眉苦脸的,怎么这位李大人去城南回来后却喜笑颜开?难不成是不晓得事情有多棘手?”
张维在一边好奇地想着他的,李权也各自想着各自的。
“地肯定是块好地,关键是拿来修什么?修了之后又卖给谁,怎么卖?这些都是很棘手的问题啊!”
李权想了好久,感觉有些头痛,想想还是先不考虑这些问题。
找到张维询问:“张典史,那城南的荒地归属算谁的?”
“回大人,照礼说地皮该是谁又地契就该是谁的。但遭逢大难,人都没活下来几个,地契自然都随天灾销毁了。没有地契的地皮自然都该归属朝廷。”
“那你说咱们要是把这块地皮卖出去之后,万一以后有人拿着地契回来说这是他的地,那该怎么办?”
张维有些莫名其妙:“一块荒地,谁敢要啊?”
“我是说如果。”
“如果真要重新买地,拿得先发告示,让人带地契来核对,核对之后,有地契的地方自然归有地契的人家,没有地契的自然就有朝天重新收编,重新分配。以后就算有人拿出老地契,朝廷是不会认账的。”
李权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此事就由你去办,一定要快点儿办妥当。”
“诶!大人不可啊!”张维连声阻止。
“为何?”
“大人不知道?现在城南是废墟,咱们州就不用手那一片地区的税款,如果现在收编,那就是有用之地,以后就是要收税的。而城南又没人,咱们上哪儿去收?这不平白无故增加咱们交税的压力?”
“谁说没人?你去把这事儿办妥,本官转手就能把它们全卖了,到时候税款一个子儿都不会少。快去快去!”李权板着脸用命令的口气说道。
张维现在不敢多说了,想想收税又不管自己的事儿,到时候税款凑不够,发愁的又不是自己,管你怎么弄?
……
……
收编旧地不是一日之功,想要当上地产大亨,还得等上的好一段日子。
黄昏时分,李权换下官服回到家中。
今日是第一天上任,两千两左右银子也算收获颇丰。但这么点儿钱用在硕大的李家还只是杯水车薪。
一家人共餐之后,李权到了秦绵的房间。
昨日便听老爷说要跟自己商量事情,秦绵早已期待多时。却没想到老爷会选在此时过来。
此时已夜深,窗外星罗满布,随着初夏到来,已有几只蛐蛐开始鸣叫。
夜曲作伴,房中红烛红帐,火光摇曳,男女共处一室。这样的情景多少有些让人想入非非。
秦绵不知老爷找自己到底商量什么,心道莫不是老爷故意找个借口好单独接近自己?
想着想着,秦绵脸上便多了一层红晕。
秦绵之姿本就在众女之上,如今脸泛红霞,露出难得一见的妩媚之态,风情更甚。只是静静地坐着,却足够让男人为之倾倒。
气温升高,人们身上的衣服也一天比一天少,薄衫丝裙也已渐渐出现在各家女子身上。
很不巧,秦绵今天就穿了件。
襦裙裹胸之类李权已经看了半年,早都看腻了。今日进屋本来是谈正事儿的,谁料进屋就看到身着橘色轻纱丝裙的秦绵,又是一副妩媚动人之态,下身兄弟立刻就有了反应。
说也奇怪,以往李权的兄弟玩一次都累得够呛,要憋足很久才敢有那么一次。而现在夜夜承欢,不但不觉有丝毫倦意,反而越战越勇,看到女人也越来越不受控制了。
女人穿得少了,男人也穿得少了。
而且这古代的内裤又不如现代那么紧致,那么有弹性,就一块松散地布料裹着,一旦有反应,很容易被发现,而且李权的兄弟个头还真不小!
帐篷挺立。
秦绵的脸更红了,连带着心跳也开始加快。
西厢房间靠得很紧,旁边的就是夏茹和凌凤。昨夜秦绵就听到邻房的两位姐妹忘情呻~吟之声,撩得她芳心大乱,不得入眠,脑海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自己在老爷身下婉转求饶的羞人画面。
看到李权身下帐篷,秦绵心想自己昨夜幻想的场景不会这么快就要应验在自己身上吧?
娇羞是肯定的,害怕是肯定的,期待也是肯定的。
而李权却没有秦绵这么复杂的想法。在他心中,秦绵一直都是李家的一份子,却不是扮演的妻子的角色,更多的感情应该是妹妹。当然,这也不全是。
在秦绵面前,调笑是可以的,但李权的不会肆无忌惮,尤其是在李家正需要秦绵帮助的时候。
李权觉得自己必须给对方足够的尊重。
但下面的小兄弟可不管这些,它只知道发现喜欢的就一个字“干”!
一进门就出现这样的状况,李权很尴尬,赶紧坐到秦绵对面,只能用桌子挡住那不争气的家伙。
坐是坐下了,却没人说话。
秦绵羞涩地低着头,呼吸有些沉重,身上透明地薄衫挡不住娇嫩的肌肤,自然也挡不住被小肚兜束缚住的小白兔,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正一上一下地轻轻抖动着,像是在安静地酣睡。
“老爷,您这么晚找秦绵应是有事儿吧?”最后,还是秦绵率先打破僵局。
“额。”李权恍然,赶紧点头,“是是是。”
“那您有什么便说。秦绵蒙老爷大恩能有一安生之所,不敢老爷要求什么,秦绵都不会拒绝的。”秦绵幽幽抬头,话中之意和脸上羞意已足够让任何男人明白。
“咕噜……”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
秦绵真的太美了,无论是五官、身高、身材都没有一点儿瑕疵,就是跟安馨荷、夏茹比起来也稳稳高上一筹,这等美人的诱惑力实在难以抵挡。
李权很紧张,早忘了自己来此是干什么的。
此时,秦绵反倒很冷静,虽然很羞涩,但见李权犹豫不决后,却主动起身移至对方身边。
“老爷,我不知道你为何不想的要了秦绵身子。但是,我知道老爷现在一定很难受。老爷不在家的时日,秦绵跟夏茹姐姐学过一些本事,专门习得一些口技便是为了应对现在。”
“不是……”
“放心吧。交给秦绵,只是第一次做,有些生疏,不好之处还望老爷见谅。”
李权都没反应过来是怎么的,两片温软便已包裹了自己兄弟。
……
……
李权曾以为自己获得无字经卷便能金枪不倒,不想今日惨遭滑铁卢,在秦绵似乎有魔力的温柔攻势下,自家兄弟竟然被贴上了一个三秒的标签。
一股浓浓的腥气让屋中男女变得很暧~昧,秦绵没有任何经验,但也知道口中之物是什么,娇羞地不知该如何处理。
“是吐出来还是吞下去?”
秦绵眼泪汪汪地看着李权。
这种事儿李权哪里好回答,装作不知。
“咕噜!”
“咕噜!”李权跟着咽下了好大一口口水,小兄弟似乎又有反应。
李权赶紧狠狠掐了一把:“没用的死憋玩意儿,别出来丢人现眼!”
奇怪的味道让秦绵陷入了片刻呆滞,但很快就回过神来:“就完了?”
“额……完了。”
“可夏茹姐姐说要一到两分钟呢!”
“……”李权无言以对,只能在默默发狠话,“死小茹,竟敢把老爷的老底都交出去!什么叫一到两分钟?起码是两到三分钟好不好!”
不知如何接话,就只有将话题转移。
李权煞有介事地提了提裤子:“咳咳,这个……老爷今夜来找你是有正事儿的。可不是为了这些儿女情长的事情。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啊!”
“得了便宜还卖乖。”秦绵小声嘀咕着。
见老爷的没脸没皮的模样感觉很亲切,很好笑,秦绵忽的不那么害羞了。
李权挪了个位子,秦绵便坐到李权的位子上。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秦绵轻轻松开了领口,橘色轻纱滑至小臂,将粉嫩嫩的香肩和白花花的胸脯都暴露在外。
“这娘们儿是在考验我的定力啊!”
秦绵拧着眉头,小手对着俏脸儿连扇:“老爷,与什么事儿快说呀。房里好热呢,秦绵脱了衣衫听老爷说好不好?”
“好……啊呸!不好不好!”
“咯咯咯……”
秦绵忽然笑得花枝乱颤,美艳乍现,把满天繁星都比了过去。
“好了好了,不跟老爷开玩笑啦。有什么事儿老爷尽管说,秦绵听着便是。”
说着,秦绵将薄衫重新套上,端端正正地把双手放在桌上。
李权擦了擦冷汗,自己这点儿定力跟这么漂亮的姑娘玩暧~昧当真是甘拜下风。看来还要用功修炼才行。
话题转到正途。
“秦绵,我教你的那些歌曲你都会了?”
秦绵点头:“已烂熟于心。”
“先唱一遍给我听听,如果可以,老爷准备为你筹备一场亮相演唱会。”
第357章 :第一步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李府西厢有妙音,月华星罗尽失色。
……
……
作词要有天赋,作曲也要有天赋,唱歌自然也要有天赋。
秦绵这一嗓子下来,李权方知什么叫妙音醉满城,周董跟秦大家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的。
几月不见,秦绵果真没有闲着,李权教给她的每一首曲子她都能准确把我情感,并唱出自己的味道。而且在舞蹈表情上也有突破性进展,虽然多少还有些古代根深蒂固的含羞之姿,但在这么美的音律下,这点点小瑕疵根本不会引人注意。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李家为难之际,秦绵也是时候出场了!
这是李权力挽狂澜的底牌,对于秦绵的成名之路,早已在脑中构思很久,所谓的演唱会从教秦绵唱歌开始便有了雏形。
但不管设计得有多好,事情情况跟设想总会有差距的。
比如这场天灾。
李权最开始想利用秦绵将李家布庄的布匹作出品牌效应,但一场天灾彻底将李家布庄的产业链震得瘫痪,这个打算不得不暂时搁置。
但地震并不影响秦绵的成名,而且李权现在又有了新目标,那就是重建城南。
秦绵的成名跟重建城南好似没有联系,但细细琢磨总会想到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方法。
第二天,李权大清早就把府中丫鬟集合起来跟秦绵一起排练演唱会需要表演的舞蹈。
这些丫鬟没见过现代的舞步,学起来自然很慢,但好在时间还多,而且需要表演节目不多,练熟那是迟早的事儿。
家中妻子都看着丫鬟们排练,李权乘此机会又到了绿竹的小草屋。
“老爷你说要在城南开什么会?”
“咳咳!演唱会。秦绵姑娘的个人演唱会。”
绿竹丫头显然是没听过“演唱会”这种高端洋气上档次的词语,李权费了好大的功夫才给她讲清楚。
“但是,碧州城那么多好地方不选,为嘛一定要在南城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这个富有哲理的问题一时半会儿是解释不清楚的。李权找绿竹的目的很简单,因为她住在南城,所以对这里比较熟,李权想让她把这里的流浪壮汉聚在一起。
很可惜,李权的想法很天真,南城哪儿还有壮汉?有力气的早都跑了,剩下的都是些不中用的娘们儿和孩子。像绿竹这样的小身板儿,绝对算得上是南城的第一劳动力。
想了想,李权也懒得管这么多,只让绿竹想办法把人先聚起来,之后事之后再想。
至于用什么名头把人聚起来?
只需要一个“李大老爷”的名号就够了。
在碧州,“李老爷”就是财神爷的代名词,无数流浪汉做梦都想见一见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