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作不合-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早事发后,内卫和大理寺便联手排查,显然是要找出可能提前得到‘夏俨将于今晨出现在沧浪亭’这消息的人,”夜行指了指自己,“我,是前天夜里在王崇欢家房顶上听到这个消息的。”
赵荞如梦初醒,瞪大了眼指指自己,语气麻木:“而我,是昨日下午听你说的。”
凡能提前知道这个消息的人,都有在沧浪亭设伏的嫌疑,这是明摆着的逻辑。
虽说夜行不是等闲之辈,未必会在王崇欢那里留下什么蛛丝马迹,可凡事就怕万一。
“这要是被内卫和大理寺查到什么把柄再找上门来盘问,那场面可就难看了,”赵荞无奈又担心,“得,咱俩这就去大理寺自陈清白吧。”
夜行猛点头:“我就是想说这个。要禀殿下与王妃殿下知道么?”
“不用特意去禀,他俩正事还忙不完呢,等他们晚上回府时再说吧。”定下心神后,赵荞也不慌了。
她命人唤了阮结香来,本打算叫阮结香去贺渊那头说一声。
转念一想,今日夏俨出了事,内卫会同大理寺在查凶嫌,想必贺渊又身先士卒去了,这会儿肯定不在家中,于是又作罢。
既是大理寺与内卫联手在查,也不至于就冤了谁。她没做过就是没做过,该说的说清楚就是,没什么好怕的。
她倒是有些担心夏俨,也不知究竟伤成什么样了。
第85章
近来京中大小案件接连发生,大理寺上下个个都像停不下来的陀螺; 众官各司其职忙得团团转; 早已忘了“申时散值”这回事; 连大理寺少卿秦惊蛰都时常亲审案犯或研判卷宗到深夜。
今早又得到夏俨遇袭的消息,这就更是火上浇油,忙得秦惊蛰一整天都没来得及吃上饭。
当赵荞被带进她的办事厅时; 她正在啃着饼翻阅卷宗。
秦惊蛰年少时与赵荞的母亲孟贞乃是州府庠学同窗; 这些年因她职务之故需避嫌; 与信王府私下来往并不频密,但也勉强可说是看着赵荞长大的。
她疏懒靠向椅背,轻抬眉梢端详了赵荞一番后,啃着饼边漫不经心地笑问:“闯什么祸了?”
大理寺少卿秦惊蛰素有“玉面罗刹”的诨号,审案追凶雷霆铁腕,却天生一张引人注目的芙蓉冷面。如今虽已非青春少艾的年岁; 可那份骨子里透出的冷艳却更显凛凛风华。
赵荞垂眸尴尬笑,利落坦白:“夏俨不是遭人设伏袭击了么?听说内卫与大理寺正在排查可能提前得知‘夏俨今早会出现在沧浪亭’这消息的人。我怕到时被大理寺找上门反而难堪,就想着还是主动来说清楚为好。昨日下午我就知这消息了。但他遇袭不关我事!”
秦惊蛰先是愣了愣; 旋即轻哼:“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既是来坦白的,赵荞也不卖关子,一五一十从头说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那文稿许多捕风捉影之处,我疑心是哪个同行想砸我招牌害我落个‘造谣罪’,心中不踏实,便叫人去查。先是叫我手底下的小当家查; 可我担心小飞笨拙被对方察觉,就又另派了府中的夜行去。因这文稿是由王崇欢居中牵线来的,所以夜行便跟着王崇欢循线去探。前天晚上夜行听见王崇欢和夏俨谈话,才知那‘友松先生’竟是夏俨,也听见了他俩提到今早会在沧浪亭与王舒大人斗琴的事,回来禀了我,这就知道了。”
其实秦惊蛰目前已大致锁定了设伏袭击夏俨的主谋嫌犯,而且赵荞又来得通透敞亮,所有细节全都说得合情合理,她对赵荞的话自没什么怀疑。
于是她将最后一小块饼咽了,拍拍手上碎屑:“既知是大理寺与内卫联手排查,怎没去找内卫林大人或贺大人坦白?林大人毕竟是你堂嫂,贺大人与你又是一对儿,任他俩中的谁都会替你兜着些。你倒胆大,竟到我这儿来自投罗网?私闯他人宅邸刺探消息,不怕我将你抓起来?”
“我要是去找他俩,您知道后只怕要怀疑我心中有鬼了,到时反而无谓节外生枝,”赵荞坦诚浅笑,语气笃定,“至于怕不怕您将我抓起来么,您不会的。若是私闯官员宅邸刺探消息,那我确实是要处牢狱的。可王崇欢是王舒大人的侄子,不是官员,我的人未危及屋主,也无盗窃财物之举,按律只处罚金。”
“是我大意了。忘记你名下的说书班子会向百姓讲解律法案例,你对《民律》也算通晓,轻易唬不着你,”秦惊蛰眼底泛起温和笑意,“京中都说你任性妄为,可我瞧着,这些年你无论做什么其实都心中有数,总能将事情堪堪按在自己能兜住的那条线上。可把你机灵坏了,啊?”
见她这般态度,赵荞心知这就算大事化小了,便也松弛下来,笑眼弯弯。“派了人私自去别家宅子听壁脚,这事确实我不对。您只管按律判,罚金我认的。”
秦惊蛰无奈轻笑,摇摇头,“出了这道门就别再提这事了。虽是小过错,可若在这个节骨眼上传出去,对你可是大大地不利。”
赵荞略有些惊讶:“多谢秦大人!可是,您为什么会……”
“放你这一马算我‘枉法’,却非‘徇私’,而是‘徇公’,”秦惊蛰含笑睨她,“前几日神武大将军府已就军务革新之事向陛下递了折子,朝中各部大致达成共识。若无意外,钟离瑛将军即将启用你做临时神机总教头,这对你来说是个极好的机会。这时你身上若再添一桩板上钉钉的小差错,闹不好明日就有人将你这马上到手的机会给搅黄了。”
原本总共三个候选,这会儿夏俨躺在太医院,慕映琸在火器使用的技法上又不如赵荞,心性里也少了几分强势锐意,并非三人中最理想的人选。
若此时赵荞被人揪住小辫子攻击打压,那钟离瑛苦心筹谋数年的军务革新就要困在第一步了。
朝中之事,水至清则无鱼。秦惊蛰虽以执法严厉刚直著称,可毕竟也在大理寺少卿任上已有七八年,岂会是那种全然不顾大局、半点不知变通的死倔?
“早前你协助岁行舟私自行‘希夷巫术’的事可还悬着没判,南郊刺客案后陛下虽未再提让你重返泉山禁足的话,却也没说这事就此揭过。如今你既是钟离将军在军务革新上的关键第一步,犯的又只是小过错,若我对你白纸黑字做出判罚,让你有了会被人攻击的把柄,导致钟离将军一时无人可用,那我才要成千古罪人了。”
秦惊蛰想了想,又叮嘱一句:“这事别让你嫂子知道啊,回头她若弹劾我,我可辩不过她。”
赵荞的嫂子徐静书是都御史府绣衣御史,监督京官及宗亲、贵胄言行,是个看起来甜甜软软,卯起来却连自家夫婿都敢弹劾的狠角色。
赵荞严肃做出封口的动作:“得令。”
*****
“诶对了,你对坊间各种门道都熟悉,你帮我琢磨个事,”秦惊蛰以食指轻点下巴,望着桌上一堆卷宗,眉心微蹙,“在近来这样的局面下,若一家子人在京中凭空消失,得是走什么暗道黑门才能办到?”
从两个月前刺客暗杀岁行舟未遂,牵扯出松原派出大批刺客潜入京中这个惊人消息;接着南郊刺客案,拿下樊承业的母亲及女儿樊琇这俩幕后主使与从犯,又得知了她们背后还有一位藏得更深的暗桩;紧跟着内卫又在夏俨进京当天解决了三名刺客,证实了樊老太与樊琇的供词,幕后那人手上确实还有可动用的人手。
总之这些事接二连三,内卫、皇城司、大理寺不敢松懈,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城中搜查。城门卫也加强了对出入人等的身份名牒稽核。
按说这几个月京中盘查可谓频密细致,很难有人能做到毫无痕迹地离京。
可偏就这么奇怪,有一家人,举家老小凭空不见了。
“不是全家人同时不见,就每天少一两个,到昨日才彻底人去屋空,就只剩一个在书院念书的小姑娘。你说,他们会不会是买通了三教九流的暗中门道出的城?”
赵荞歪着头想了想:“最近出入盘查这么严,城外北军也加了哨卡,三教九流都猜到事情不简单,谁敢惹火烧身?近来全都消停得很,即便是有门道也不会卖给谁过路。我估计,您说的这家人根本就还在城中。”
“我也这么想,可总查不到踪迹。你说他们还能往哪儿藏?客栈、酒肆、茶楼,以及赌坊、青楼都搜过,没有。”
“您说的这家人,在资财方面可拮据?”赵荞问。
“从前较为显赫的高官之家,虽已没落了几年,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拮据不至于。”秦惊蛰答。
赵荞捏了捏自己突然泛红的耳垂:“哦。那小倌馆搜过吗?”
“这种时候会帮他举家藏身的,该是他平日常去的相熟店家才对吧?”秦惊蛰瞠目,“可那家主是个男的,去小倌馆做什么?”
青楼中挂牌迎客的是女子,小倌馆的则是男子。
“虽小倌馆的恩客多是女子。但我也听说有些人男女不拘,都可以的,”赵荞声音小了下去,尴尴尬尬地红着脸笑,“又或者,平常他去青楼寻欢,他夫人就去小倌馆作乐,那谁知道呢。反正你们去查时别漏了后院地下暗室,寻常小倌馆都有至少三五间,很隐秘,设施齐备、通风良好,只要有人每日送吃送喝,在里头藏个十天半月都不在话下。若你们不向掌柜挑明,他们不会主动暴露自家有这地方的。”
秦惊蛰平素洁身自好,对坊间这些事没什么了解。听赵荞这么一说,可算大开眼界又醍醐灌顶了。
“那人的夫人早几年就被他气得过世了。之前我只想着他向来好色,便让人着重查青楼,没往小倌馆去想。还是你见多识广啊,多谢。待我抓住这人,定要在陛下面前为你请功。”
“不不不不用客气!秦大人您千万别往外瞎说,我都是听别人讲的,可没亲自去过啊!”
什么“见多识广”?!她没“见”过,只是听说而已啊。
这要被贺渊知道了,她怕是跳进醋坛子里也洗不清!
*****
七月初二,神武大将军钟离瑛请赵荞前往将军府,正式谈定由赵荞担任为期半年的神机总教头一职。
同日下午,大理寺官员在皇城司卫戍协助下,于城北双槐巷某家颇具规模的小倌馆后院地下暗室中,顺利擒获此前凭空消失的陈寻一家。
七月初三午后,贺渊到信王府接了赵荞,陪她前往内城面圣。
贺渊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其实是很疲惫的。
他上了马车刚坐稳眼皮就有些发沉,却又不愿错过在路上与她独处的这点时光,便顺口说了这事,权当提神了。
赵荞惊讶了片刻,喃声脱口:“樊家老太提到的‘背后那位’,竟是陈寻?!”
那个藏得极深的幕后暗桩竟是老不修陈寻,这让她意外,细想想又似乎在情理之中。
陈寻年轻时是武德帝跟前重要的智囊臣属,也曾与一众功勋名臣们共同为驱逐外敌、收复故土山河而尽心尽力,更参与了《大周律》的草拟,武德元年起任礼部尚书,也算开国功臣之一。
不过,在武德四年时任储君的昭宁帝主持清理“京官违律私纳后院人”积弊时,陈寻晚节不保,倒台了。
彼时他是礼部尚书,三等京官,按律最多只能有两名伴侣。
可他府中被查出共有五名与他无婚姻之名却有婚姻之实的“后院人”,其中有一位还是年岁不满十五的小女孩,这又犯了“童婚”重罪。
因此他毫无争议地被罢官、褫夺一切荣封、罚没部分家财,并服了半年苦役。
拼搏半生挣来的一切全都付诸东流,煊赫荣光就此灰飞烟灭,他对昭宁帝的恨可想而知。因此,他会与意欲裂土自立的松原邱黄两家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倒也合乎情理。
倒台后的陈寻在京中混日子,有时流连声色之所,有时去茶楼酒肆赌个棋局,表面看来还算消停。
毕竟他已无官无封,私下里再是浪荡堕落不修德,只要没违律犯禁,朝廷也管不过来。
再者昭宁帝本也没想对他做太绝,见他破罐子破摔,就没再搭理他了。
因他年轻时也曾于国有功,朝中不少人或念旧交、或碍于情面不想被人指戳为拜高踩低之辈,便还是与他保持着不远不近的来往。
陈寻此人当年能参与《大周律》的初拟,又能稳坐礼部尚书之位,确实是有几分本事的。
就凭这些不远不近的来往,时不时去别家府上赴个宴,或请别人到自己宅中吃个饭听个曲儿,就总能从众人不经意的闲谈中捋出许多重要消息。
“钟离将军寿宴那日,陈寻先后向夏俨与王舒大人发出了过府小酌的邀约。就凭他们二人不约而同婉拒了六月卅日这个日期,便猜出了他们二人约在这日斗琴,”贺渊无奈笑叹,“因他当时是分别找这两人说的,起先谁也没留意到其中关联,还是秦大人反复比对王舒大人与夏俨的问询卷宗才看出异样。”
陈寻在多年前与夏俨的父母有些交道,此次夏俨进京,他以长辈之姿邀请夏俨过府小酌,夏俨便没伤他脸面,认真与他商定好日期。
而太乐令王舒最早还是由陈寻举荐入仕的,自也不能做得太凉薄。
这就给他钻了空子。
“可他又怎么预先知道地点是东郊沧浪亭呢?”赵荞顺手挠着贺渊的下巴,冥思苦想。
贺渊将后脑勺抵在车壁上,眯起眼,像只被顺毛到通体舒畅的大猫。“因为夏俨与王舒大人斗琴的主旨是‘庙堂雅音’,王舒大人提前三日就叫人在沧浪亭摆了礼阵拜‘雅音琴祖’。”
陈寻当初可是礼部尚书,对这些繁缛讲究理当烂熟于心。
既打定主意要借王、夏二人斗琴时击杀夏俨,那提前派人盯着王舒,看他在哪里拜琴祖就能确定地点了。
“咳,我早就说做人不要这么多破讲究吧,”赵荞笑了笑,又道,“诶对了,夏俨的伤势如何,救过来了么?”
贺渊哼哼道:“他就手臂上挨了一刀,失血过多有些虚弱才躺了两日,本来也没多大事。韩灵都不稀罕亲自替他治。”
“外头不是疯传当日埋伏了十来个刺客么?夏俨到场时王舒大人与随从还没到,他身边就一个贴身护卫与两名琴童,竟只手臂上挨了一刀?他的护卫这么能打?”赵荞好奇极了。
“能打个鬼。夏俨身上有赵渭送他的飞针暗器盒子罢了。就是之前去南郊时,你带着却没派上用场的那种盒子。”
“那我家老三对他真是恩同再造,承恩侯府该给老三立个长生牌位,”赵荞笑到一半,忽然又不高兴了,“既他和我三弟交情不错,他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写一篇胡编乱造的文稿陷害我的归音堂?”
赵渭对自己做的东西宝贝得很,不会轻易送给不相干的人,该是真心将夏俨当做朋友的。
这夏俨怎么回事?转头就来坑朋友的亲姐姐。
“嗯?!”贺渊倏地睁开眼,“他写了什么陷害你的归音堂?”
这事贺渊全然不知情。
“祁红那里应该有留底,回头你跟我去柳条巷看看就知道了。气得我差点喷火。看我不找机会拿麻袋套住他的头揍一顿!”
贺渊重新闭上眼,唇角扬起,嗓音低低带笑:“好。不必你亲自动手,有我呢。”
“嗯,”赵荞开怀点头,话锋一转,“那他又为什么要故意甩掉内卫的暗中保护?作天作地,差点丢了小命。”
她说着这话时脑中转着念,自就停了手,指尖轻抵在贺渊下颌处半晌没再动作。
贺渊徐徐睁开一只眼觑她,仿佛不满她没继续挠。
那模样让赵荞看得心中发笑,试探地又挠两下,果然见他重新闭上眼,一副惬意到随时可以滚两圈的样子。
这人可有意思,还真当自己是大猫了?
赵荞咬着唇乐不可支,稳了稳气息后佯装无事地催促道:“喂,问你话呢。”
“之前问过,他没说。今日他也奉诏面圣,或许陛下问他才会说吧,”贺渊顿了顿,又嘀咕一句,“秦大人也要面圣,说要替你请功。你帮她做什么事了?”
赵荞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秦大人又是怎么回事?!说了不用客气,怎么就这么坚定执着非要替她请功?
“逸之哥哥,我突然有些失忆。”
什么小倌馆?什么后院地下暗室?没说过,不清楚,不承认。
第86章
这是贺渊印象中赵荞第三次唤自己“逸之哥哥”。
人,是会长记性的。
正所谓“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鉴于前两次她这么唤都是有所企图的; 这回贺渊听了非但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警惕,连连追问她究竟帮助秦大人做了什么。
赵荞情急之下自也没能编出个像样的托词; 只好东拉西扯耍赖皮。
“欸你这人怎么回事?不爱听我叫逸之哥哥是吧?那你说让我叫你什么你才高兴?不然; 往后都我叫你‘大兄弟’?”
连珠炮似地发问; 东拉西扯转移话题,气死人不偿命的提议,撒泼打滚于无形,是赵小泼皮惯用的伎俩没错了。
贺渊愈发狐疑地半眯了眼,眉心微拢,严肃启口:“你……唔!”
才开口就被亲了; 真叫人猝不及防。
成功以偷亲封了他口的赵荞笑眯眯歪着头,冲他轻夹眼尾抛了个毫无风情的媚眼儿:“我甜吗?”
这什么流氓问题?竟想以如此拙劣而敷衍的美人计蒙混过关,真是太瞧不起他的定力了。
贺渊以舌尖抵了抵腮; 嗤之以鼻:“不要以为……唔?”
又被亲了。
赵荞笑得见牙不见眼:“甜吗?”
“小流氓赵大春,我告诉你……嗯。”
竟接连亲上来三次,这回还很故意地吮抿了他的下唇才退开。
很笨拙的招惹挑逗,很少见的主动热情,愈发显得欲盖弥彰了!
贺渊加倍狐疑又莫名忐忑地瞪着她,心中跳得砰砰砰。
赵荞不屈不挠三度发问:“就问你我甜不甜,很难回答吗?”
似能拧出蜜来的笑容; 娇娇嗔嗔的嗓音,用力过猛而倍显笨拙的故作风流媚态,这副模样的赵荞真是平日里打着灯笼也瞧不见的。
激烈的血脉偾张掺杂着些微的意乱情迷,这使贺渊心跳得更加厉害,先时还坚如磐石的定力此刻已经软趴趴没了骨头。
他喉间滚了好几滚,清了清嗓子,低哑笑音里满是纵容的妥协:“甜。所以呢?”
赵荞满意地点点头,拍拍他的肩:“所以,待会儿你若听到些什么奇怪的事,记得靠我近些。”
这样你心里大概就不会酸得太厉害……吧?
*****
时节正当伏天,近来散朝后昭宁帝都不愿闷在勤政殿,改往清凉消暑的承露殿处理其余事务。
承露殿不像前头勤政殿有殿前纠察御史当值,也无朝史官随时在旁执笔记录帝王言行细节,昭宁帝自是松弛许多,近前只留两名侍者照应茶点及琐事,批阅奏章累了时就与帝君在承露殿四下寻些消遣偷会儿懒,仿佛回到年少时。
未时近尾,大理寺少卿秦惊蛰面圣结束,才离开没多久,宫侍便领着赵荞与贺渊进了承露殿。
听说秦惊蛰已经走了,赵荞心中巨石落下大半,笑容满面地跟随侍者绕过风荷曲廊,一路行至“熏凉馆”。
这熏凉馆建在地面之下,原是藏冰地库,内里深掘有两口冰井,也供藏酒及四时诸果等。武德二年扩建为熏凉馆,成了盛夏时躲避酷辣天日的最好消遣处。
从步下石阶初始,便有凉意扑面而来。拾级下得越深,那凉意愈发痛快透骨,先时在外头被晒到发烫的发肤在此刻得了极致安抚,通身内外无不舒爽。
下完一百零八级石阶,绕过八柱琉璃盘龙壁,再穿一垂花拱门,便进了熏凉馆的主厅。
此处虽建在地面之下却并不显阴暗,明珠与无烟的鲛膏烛火照得四下灿亮,又无蝉鸣杂音乱耳,初初置身其间很容易有恍惚感。
不知今夕何夕,不辨天上人间。
引路侍者低声对赵荞与贺渊道:“二位稍候,待……”
话还没说完,里头就传来昭襄帝君苏放的声音:“外头是阿荞到了还是夏俨到了?”
侍者赶忙急走至门前,躬身执礼:“回帝君,是二姑娘与贺大人到了。”
想是苏放回头去问过了昭宁帝,片刻后才道:“进来吧。”
二人入内,就见苏放长身斜倚在柱旁,单手托着个水晶盘,盘中盛着这时节早就不该有的莓果,水灵灵红艳欲滴,瞧着十分新鲜可口。
苏放本生了张谪仙般的脸,今日又着一袭宽袖大摆的月白冰丝袍,更添飘飘闲逸。
明明是这么个仿佛喝露水咽云团为生的相貌,此刻站没站相、端着盘果子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居然诡异地不显违和。
“免礼免礼,躲这儿来就是为了不拘束,”苏放赶在二人执礼前随意摆摆手,“阿荞进去吧,陛下等你好一会儿了。贺渊你先留这儿。”
说罢以脚尖轻点地面,自在得像个被宠坏的邻家大哥。
内城里的侍者们早已习惯这样的帝君陛下,贺渊在御前当值数年,对苏放私下里的各种面貌自也不陌生。
人前还能撑着庄重的帝君气派,人后就活像个金丝笼娇养的小郎君。
都是陛下惯的。
*****
内间,昭宁帝与赵荞坐在八仙桌旁享用着冰鲜瓜果,时不时凑近喁喁,音量不大,但皇帝陛下的愉悦是溢于言表的。
很显然,“揪出了陈寻这个隐患极大的暗桩”这个喜讯让昭宁帝身心愉悦,私下里比平日里更随和几分。
两人吃着瓜果喝着冰饮,气氛和乐随意,若是不知情的人瞧见,绝不会以为这是在面圣。
“接下来你要做的事,钟离将军同你说清楚了吧?有把握吗?”
“都清楚。陛下放心,若没有把握我也不敢接这重任,”赵荞道,“钟离将军说了,本月下旬各军府挑选的人就能在京聚齐,到时我就开始教。只是还需陛下定夺场地问题。”
昭宁帝对此早有定见:“雁鸣山武科讲堂。京郊不扰民,武科讲堂的学子也可在旁观摩。国子学武科学政沐青霜也有意借此机会评估,看看今后有无必要在各州府武科学子们的日常武器操演中加入火器使用的课程。”
“谨遵陛下谕令。”赵荞脆生生笑应。
“你天生不能识字,又不曾习武,此事成后也不便让你入朝,”昭宁帝直截了当地将话挑明了,“但若你将这事办成,大功一件,封官虽不行,封爵却绝不委屈你。”
赵荞笑吟吟道:“陛下这话说得叫我惶恐了,这能委屈我什么?本就不是做官的料。”
“这回可不像年初那次顺口吹牛,”昭宁帝以掌拍桌,金口玉言,“只要年底冬神祭典之前你将事办得漂漂亮亮,真给你封个二等公主爵。”
“提前谢陛下隆恩。那就斗胆请陛下拨冗吩咐宗正寺,可以开始筹备我的封爵典仪了。”赵荞毫不含糊,也无畏缩,浅笑从容。
没什么好谦虚客套的,这差事她一定会办得让所有人心服口服,这二等公主爵就是她囊中物!
“不愧我赵家姑娘,就该是这般气魄!”昭宁帝满意地对她竖起大拇指。
接着,昭宁帝又细问了赵荞需要哪些准备与协助,又提了些建议与期许,这事就算拍板定下。
*****
吃了两片瓜果后,昭宁帝接过侍者递上来的巾子擦手,随口笑道:“说起来,这些年你在坊间也不算全然瞎胡混。上午秦少卿已来禀过,这回顺利抓住陈寻全靠你给提的醒,她为你请功呢。说说,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是秦大人客气,其实我没帮上什么,只是她问起,我就顺口答了几句便宜话而已,哪就全靠我了?”赵荞哭笑不得,“再说,岁行舟那件事尚无定论,我这还戴罪论处呢,要什么都显脸大,还是别提了。”
“她堂堂大理寺少卿,同你个小姑娘家家有什么好客气自谦的?这功劳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你才别自谦吧。好生想想要点什么,想好了再来回话。”
“是,谢陛下。”
赵荞真想跪求她赶紧打住,换个话题。这事儿再说下去,“小倌馆”就该蹦出来了!贺渊与帝君就在屏风那头,听得见的!
待会儿若闹出“陛下亲口掀翻贺大人醋坛子”这种绝世逸闻,那可就真精彩了。
果不其然,昭宁帝下一个问题就是:“你是怎么想到陈寻会带着家人躲在小倌馆呢?”
背后的屏风侧边立刻闪现出帝君苏放兴致勃勃的脸。
他很不见外,接连朝这头的赵荞抛来三个直击魂核的拷问:“阿荞,陈寻那老贼以往当真常去小倌馆?他当真是男女皆可?你是怎么知道小倌馆后院有地下暗室的?”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皇帝陛下从不让人失望。帝君陛下也从不让人失望。
赵荞回头就瞥见苏放身后的贺渊正幽幽看向自己,顿觉整个右半身沁凉加倍。
这对没见过世面的天家夫妇!
多大仇?!要夸就夸,要问就问,但不必一直围绕着“小倌馆”这主题发问吧?!
可皇帝陛下与帝君陛下都还满眼期待地等着自己的答案,赵荞只能强行按捺住腹诽咆哮,硬着头皮尴尬笑:“我常在坊间走动,有些事听得多了就……”
“信你是听来的才有鬼。据说你教给秦大人的那几句黑话切口很好使,双槐巷那些小倌馆掌柜原本都是敷衍着想蒙混过关,听了那黑话切口后就态度大改了。如此地头蛇般的气派,想来你时常与这些人打交道才对。”昭宁帝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赵荞倏地闭目,遮住险些就甩出去的一对喷火大白眼。
非要把人往绝路上逼是吧?!皇帝陛下了不起啊?!聪明了不起啊?!
是,皇帝陛下了不起,聪明的皇帝陛下更了不起。真叫人头大。
深深吐纳数口凉气后,赵荞竹筒倒豆子般细细道:“我那归音堂对坊间消息和江湖传闻搜集得多,三教九流有时会辗转找上门买些他们想知道的消息。但我大多时候不收他们钱财,只让他们用别的消息来交换,这样长年累月下来,我就能了解许多事了。但都是我手下的小当家们同他们接洽,我没有亲自出面过,哪会有交道呢?”
“原来如此。”昭宁帝颔首。
身后那道幽幽冷冷的目光似也回暖,赵荞总算心神稍缓。
七分真三分虚,总算混过关,可把她给机灵坏了。
*****
昭宁帝与帝君到熏凉馆躲懒偷闲已将近一个时辰,也该回上头去继续批阅奏折了。
不过昭宁帝今日兴致颇好,唤了赵荞与自己并肩走在前,边上台阶边问着对坊间的许多好奇。
赵荞自是有问必答,闲聊着就渐渐松了戒备。
堂姐妹二人越说越激动,一时竟不记得背后还跟着两位呢。
“早年在钦州时有个叫曾华的富商,他家中就养着两个小倌出身的小郎君。听说那俩小郎君总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