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草头兵-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禁聒噪起来,虽然不敢对杨戈此举有什么不满,但话里行间,却是针对谢映登和逸尘居士而来。
    不过胡刀等人都是骁果军的老人,等杨戈介绍了两人身份来历后,顿时观感为之一变。
    在骁果军中,胡刀谢英超王伯当,这三人被誉为骁果三虎将。尤其是谢英超的口才了得,小伙长的也很不错,在骁果军中的人缘最是不错。既然来的人是谢英超的堂兄,那自然也是自己人了。连带着对那个老道逸尘居士也有了些好感。没过一会,新来的两人已是与诸多将领混到了一起,张口闭口兄弟长兄弟短的,显然已经接纳了两人的贸然到来。
    “映登,老早以前就听英超说起你的大名,他的枪法也是受你指点不少方有此成就。呵呵,怎么今日到了我北海郡?”
    “将军,我一向在外游历。前段时间回到家中,听王三叔说起,才知道英超跟随将军加入骁果军,心中自然为他高兴。前几日正好家中有事情要处理,就到了洛阳,顺便也探望一下英超老弟。与英超老弟攀谈许久,话里行间对将军可是推崇备至啊。左右家中没事,映登就来拜访将军,也好寻个出路。不知将军可否收留?”
    谢映登嘴上说的甚是客气,但语调却隐隐有些傲气,杨戈自然听得出来,当即呵呵笑道:“不敢不敢,有谢兄弟的加入,我骁果军如虎添翼,哈哈,当浮一大白”
    杨戈意兴风发,端起一个大碗,就要与谢映登满饮此杯。
    两人正要碰杯饮尽,不料旁边的逸尘居士突然笑着调侃道:“将军,你这可不怎么厚道啊。”
    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自己身上,老道不慌不忙的说道:“听闻将军手中有酿酒奇方,所酿烈酒世所罕闻,这等美酒,方是待客之道啊。”
    杨戈不禁哈哈大笑道:“居士有所不知,这烈酒虽好,但却不宜在军中饮用。是故我骁果军中,是不能喝这烈酒的。还望两位海涵一二。”
    逸尘居士满脸恍然,连连点头道:“将军果然带的好兵,老道受教了。”
    这时候,旁边的谢映登早就将那大碗美酒一饮而尽,听到逸尘居士的话,不禁笑呵呵的说道:“魏老道,怎么样,你现在可决定好了,是留下来还是继续往终南山一行?”
    杨戈本来脸带微笑,听着谢映登与逸尘居士对话。但耳边传来的‘魏老道’三个字,却是让他为之一振。
    魏老道?这段历史上有姓魏的道士么?杨戈也有些怀疑,不禁脱口道:“居士原来姓魏,还不知大名是?”
    逸尘居士笑了笑,继续道:“老道姓魏名征,自小出家为道,旁人都叫我逸尘子。”
    老道姓魏名征?这几个字吐露出来,顿时引来了杨戈一阵发呆。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啊,怎么这些历史名人一个个的往外蹦,今天这魏征与谢映登居然组团来投靠自己,莫非这王八之气终于开始发作了么?
    哈哈,这可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都是位列凌烟阁上的大人物。如今都跑到了我杨戈手中,这李唐的墙角,可是被自己挖了不少啊。
    “原来是魏征魏先生,久仰久仰。我骁果军中文事颇多,正需要先生这样的大才,不知道我骁果军有没有这种荣幸,请魏先生与我等共进退。”
    杨戈自然不肯放过这等好事,直截了当的开口询问他们的意思。其态度自然是非常之好,如今的杨戈可不是等闲小辈,在此时此刻,论起各自的盛名,杨戈的名气可是要比这两位大了许多。
    见到杨戈并没有什么架子,也没有任何盛气凌人的嚣张气焰,两人最后的顾虑也荡然无存,当即表态为骁果军效力。
    魏征虽然身为道士,但这时代的道士可跟现代不太一样。
    在古代出家当道士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穷人可入道,富者也可入道;道可以为仕,仕也可以成道,许多高官名仕就是道士出身。就连李世民、忽必烈康熙等千古一帝们,也曾在道场上混过差事,挂过名誉的师啊爷啊什么的。所以说,在古代当个道士是件光彩事儿。
    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区别,出家的叫道士,不出家的称居士。但在隋朝时,所谓出家做道士是指离家出走,不是指现在的不娶妻室,与现在的“出家”意思大不相同。真正把道士和居士加以区分严格规定的,是金元(朝)时期全真道兴起之后的事情。
    而魏征的道士身份更是如此,道士身份不过是他的一层掩护罢了。
    这道士类属于宗教,自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始,道教就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组织存在于社会。它有严密的社会组织结构,拥有类似于现在党派组织的社会地位,它是社会动荡时期不可多得也不可缺少的政治活动家的社会基础、政治基础以及立足之地。
    所以魏征出家做道士,这目的可不怎么纯洁,也是以道士的身份作为政治跳板,走出小家,步入了轰轰烈烈的隋朝末年的社会改革的斗争运动。真实地讲,魏征出家做道士,不是宗教信仰理念的驱动,而是个人政治前途命运的驱动,是一种政治资本的需要。
    所以,当杨戈邀请魏征加入骁果军时,这位老道自然欣欣然加入。他来到北海郡,可不是贸贸然而来的。还在洛阳一家道观之时,他偶遇了疯道人,无意中从疯道人口中得知,现在的少年显贵杨戈居然还曾经从疯道人手中学艺,这份香火情是不可避免的。从那时起,魏征就有了一些想法,平日更是有意无意的收集一些关于杨戈,关于北海郡的资料,以作日后大用。
    来投北海郡的路上,魏征居然又碰到了老熟人谢映登。早年当道士时候,经常在天下游历,与谢映登也比较熟悉,知道他武艺高强,乃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两人攀谈起来,竟然发觉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北海郡的杨戈而来。
    两人当场表态愿意追随,杨戈喜出望外,言谈举止上就不免对二人的本事有些夸大。谢映登还好说,毕竟是谢英超的堂兄,不看僧面看佛面,自然对谢映登热情的很。不过对于魏征这个老道,这些将领可就没什么好话了。
    面对胡刀等人的挑衅,魏征并不以为意,反而是笑语相迎,倒显得胡刀这帮人不够大度。
    又喝了几杯后,杨戈笑呵呵的对众人道:“各位,目前山东地面上匪患初步平息,剩余的贼匪也纷纷躲了起来,我骁果军下一步应该如何走法,还请各位发表自己的看法。”
    随着杨戈的发话,诸多将领也不客气,你一言我一语的,七嘴八舌说的很是热闹。不过这些人都是武将,说了半天也没说到什么点子上。
    杨戈环顾左右,并没有听到什么有价值性的内容,不由皱起了眉头。恰在这时,他注意到魏征的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了一丝笑意。不由得心中一动,就问道:“魏先生,可是有了什么主意么?不妨说来听听。”
    魏征笑呵呵的道:“将军手上的队伍乃是骁果军,调离本地陪驾出征更是天经地义,绝对容不得半分后退。但是看将军在北海郡的所作所为,却又表达了另一层意思,不知将军自己又是如何打算的呢?”
    杨戈稍有些沉默,随即苦笑着说道:“魏先生说的没错,不过这世上本就没有两全其美之事。这北海郡,果真是难以割舍啊。”
    魏征笑呵呵的道:“将军手上的队伍乃是骁果军,调离本地陪驾出征更是天经地义,绝对容不得半分后退。但是看将军在北海郡的所作所为,却又表达了另一层意思,不知将军自己又是如何打算的呢?”
    杨戈稍有些沉默,随即苦笑着说道:“魏先生说的没错,不过这世上本就没有两全其美之事。这北海郡,果真是难以割舍啊。”
    其实杨戈这话说的颇有些水分的。当日他与李靖等人也曾经详谈过,对这其中的道道也很是明白。要想完全留下来,基本上不可能。但要是有一个名头,留下来一部分人马,这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此时听魏征提起,不由得又勾起了自己的心事,只听得耳边传来了魏征抑扬顿挫的声音。
    “将军,若想名正言顺的留下一只队伍,倒也不难。无非是编入了我们大隋水军一队,听说将军与水军大总管来护儿有旧,这点小事情恐怕难不倒将军。其实,若现在有一只贼兵出没其中的话,正所谓养寇以自重,这道理恐怕将军也是明白其中的道道吧。”
    杨戈眉毛一挑,对魏征所说的甚是赞同。来护儿那边,他早就开始行动了。下营港一旦建成,势必要在那边开设水军,其统领自然就是王伯当与乐进两人。尤其是乐进,经过一系列的接触后,对骁果军也有了浓重的认同感。这么一来,倒是省了杨戈不少手脚。
    对于来护儿以及公子来整而言,这乐进充当了下营港水军统领,无疑对他们来家来说,自然是件好事。甚至当杨戈提出自己的要求后,来护儿满口应承下来,允许杨戈借用自己水军大总管的名义,留了一部分骁果军下来,确保北海郡以及周边的郡县不失。
    此外,魏征提出的养寇以自重。其实杨戈在最初的时候抱着的正是这般想法,所以才让郭方预轻易不要暴露身份,带着一干贼匪龟缩在一处隐秘地方,等着杨戈的命令。
    前些日子张金称孙安祖火并,这四处的贼兵都有些惴惴不安,生怕自己也遭到了孙安祖的厄运。而郭方预呢,还是一如既往的约束着手下,同时暗中派人与杨戈联系,请示下一步具体应该怎么办?
    自从听说骁果军可能会调离北海郡后,杨戈就动了心思,吩咐郭方预一定要制造出一些麻烦出来。当然,这些麻烦是足够说明是个**烦了,这就可以证明杨戈这支骁果军留在北海郡的重要性了。
    而这一点,正是杨戈最为需要的。所以说,杨戈对于魏征所言,那是绝对表示一百个赞同的。
    不过接下来魏征又说起了一事,让杨戈甚是吃惊非小,不知道魏征是不是已经看出了自己的企图。

第283章 再见黑油
    第283章 再见黑油
    (多谢书友11o226213513656 的月票支持,又增添了不少码字的动力。)
    “将军,如今山东地方不靖,各处匪患层出不穷。这各级郡县官府徐图自保,多与贼兵有些勾结。这北海郡通联东西,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好地方。不过,还有一处,其重要性并不下于北海郡,那便是临近的高密郡了。将军何不取之?”
    魏征端着酒杯侃侃而言,这些话声音虽低,但是听在杨戈耳中,却宛若晴天霹雳一般。
    身为骁果军主将,坐镇地方本就是理所当然,但若是不告而取,这要是被人寻个由头,这恐怕就是大事了。魏征如此直言不讳的说将出来,杨戈心中砰砰直跳,竟无语应对。
    其实魏征提到的高密郡,杨戈这次已经受张须陀所叮嘱,可以光明正大的入驻高密郡。但这消息他还没通报给手下,其用意自然是想好好筹划一番,力图将高密郡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没想到的是,这心事却是被魏征说了出来。好像是戳到了自己心中的秘密,自然有些意外。
    在座的将领也都不是鲁莽之辈,在北海郡呆的时日也不短了,自然对高密郡的重要性明白的很。此时见魏征说了出来,不由得互相眼神交流,对这老道魏征的评价可就高了不少。
    其中以胡刀为首的几名将领,耐不住性子的说道:“将军,这高密郡的确事关重大,莫不如让我带上些兄弟前去走上一遭,嘿嘿,说不定那个郡守早就吓得尿裤子了。哈哈”
    顿时堂内哄堂大笑。杨戈也笑了,看看胡刀,又看看魏征,心中浮起了一个主意,遂试探着问道:“道长,若是让你做主,你需要多少骁果军,能拿下高密郡?”
    魏征先是一愣,随即又恢复了淡淡的口吻,道:“将军,魏征只需要三百名骁果,另外请谢映登老弟相陪,必当为将军拿下高密郡。”
    “哦,这么有把握?高密郡虽然只是个下等县,但其城墙牢固程度,比起郓城也是不遑多让的。单单凭借这三百名骁果,这牛皮吹的也太大了吧。”
    胡刀等将领脸上不禁纷纷露出了嘲讽怀疑的表情,他们自然是不相信魏征能做到此事。要是换了他们几个能打的,而且懂得特种作战的么,这还差不多。但是看着魏征那弱不禁风的道士风采,怎么也没能看出来这家伙是从何处得来的这般信心。
    魏征却不置可否,将眼神紧紧地盯住了杨戈,要看看这位主将大人会如何作答。
    杨戈也凝神看着对面魏征的眼神,略微对峙了一刹那间,就淡淡的道:“既然如此,魏征谢映登听令。就拨给你们三百骁果。明日一早就赶赴高密郡,倒要看看道长心胸中,是否真的藏有锦绣文章。”
    魏征与谢映登万万没想到,方才他不过这么简单的几句玩笑话,杨戈就当场拍板让他带队。刚加入骁果军就有了机会,这种好事可是难得一见的。当即兴奋的不能自己,连忙躬身领命。
    胡刀等人听得目瞪口呆,正想劝阻杨戈收回成命。却看到自家将军又说道:“各位,其实张大人早就对我说过,希望我骁果军的势力能将高密郡也覆盖到里面。呵呵,道长倒是省了一番功夫。此去最大的困难,并非攻取高密,而是如何将高密牢牢的握在我骁果军手中,道长你可明白?”
    魏征朗声笑道:“既然有这等前提,若是还不能顺利拿下高密郡,我可真再没面目来见将军了。多则半月,少则十天,我必为将军带来好消息。”
    次日一早,魏征与谢映登两人,率领三百名骁果就上路直奔高密郡而去。望着这些人马远离的背影,胡刀不解的问道:“将军,为何要让这两人带队?莫非将军觉得我骁果军中,已无人可用了么?”
    杨戈没好气的给了他一巴掌,道:“胡子,除了长孙无忌,剩下的可都是武将,你们哪一个愿意留守高密,为我骁果军看守家业?”
    胡刀还没反应过来,旁边李靖已是拱手道贺:“恭喜将军,这魏老道胸中大有文章,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是能顺利收服高密郡,这份能耐,看守高密郡自然是绰绰有余了。”
    杨戈点点头,目视洛阳方向,微微叹了口气道:“这陪王伴驾的差事,并不是那么好办的。若是长孙无忌与魏老道能为我们骁果军守下这一片基业,日后我们行事再无后顾之忧了。”说道这里,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对胡刀说道:“胡子,即日起,挑选一些人出来,派在长孙无忌与魏老道身边,他们都是文人,比不了我们武人。这安危还是要多加小心的。”
    胡刀这时候也明白了杨戈心中所想,他自然知道这北海郡和高密郡的重要性,因此郑重其事的答应下来。
    李靖又道:“将军,还有一事恐怕我们也要提前做一些准备了。圣上要征伐高句丽,水军必然出行,来大总管自然会亲自率军出征。届时这东莱郡可就空了,将军可有什么打算?”
    杨戈摇摇头道:“这事情倒是不急。正如你所说,来护儿与周法尚二人,必定出征无疑。到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切都还很难说的。还是等些日子,一切都有了定论再说也不迟。”
    只是一周的时间,从高密郡已是传来了消息:魏征与谢映登已经获得了郡守的支持,将所属郡丁整编完毕,从那三百名骁果中抽出了数十人之多,充作教官,整日训练那些郡丁。杨戈不禁放下心来,手上有了兵马,那就万无一失了。
    同时间到达的还有一则消息。前些日子张须陀递上去的请功折子有了回应,当今圣上杨广见到奏章,龙颜大悦,当即让虞世基拟旨,对张须陀与杨戈等人大加封赏。更是让杨戈感到意外的是,杨广一时高兴,竟是金口玉言,给张须陀与杨戈分别赏赐了爵位。
    张须陀被封为齐郡县男,而杨戈则被封为都昌县男。虽然同为县男的爵位,而且并非实封,只是个虚封,并没有享有所封地的租税收入。但这爵位对于杨戈而言,却是无比的重要。这意味着他再不是北海郡的过客,而是实打实的以北海郡作为他的根基。这份归属感,是旁的赏赐所代替不了的。甚至以此为借口,杨戈可以光明正大的留下部分人手,并插手当地事务的处理。
    距离济阴郡大战已经过去了一月多,这段日子以来,山东地面上风平浪静,似乎所有贼匪都被吓破了胆子,很少出来抢掠附近郡县,除了偶尔有些不开眼的盗匪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之外,竟是无比的祥和安静。
    但朝堂之上却是骤起波澜,杨广再次发布了征讨高句丽的敕书。一时间朝堂内外议论纷纷,对此杨广毫不在意。但是他也明白,这几年来他可是一直没什么消停,这天底下的老百姓自然也被折腾的够呛。为了安抚人心,杨广宣布大赦天下。但无论如何,征讨高句丽这件事儿,他是一定要做的,不打败高句丽,他死不瞑目。
    第二次征讨高句丽的消息传到了北海郡,杨戈心知肚明,恐怕没有几天能留在北海郡了。果然,不到一周的时间,从洛阳方向传来了调令,要求杨戈带着骁果军在四月中旬务必赶到涿郡,延期不到者必有重罚。
    消息传开,北海郡顿时陷入了一片恐慌。这些日子以来,骁果军在北海郡高密郡的表现有目共睹。非但没有什么贼兵敢来袭扰周边郡县,连带着下营港的建设完毕,这北海郡老百姓又多了一条财路。与之前相比,骁果军的到来无疑成了北海郡百姓心目中的守护神。
    但是若骁果军撤离了北海郡,那谁也不敢保证,那些四处逃窜的贼匪不会卷土重来? 包括那些世家豪族在内,以王家梅家为首,都在骁果军身上投了重注,此时自然隐隐有些担忧。
    不过,等次日杨戈将这些世家豪族的当家人召集到县衙后,摒弃他人,密谈了一个时辰左右,再出来之时,一个个的脸色已经不复忧虑,而是喜笑颜开的离开了县衙。有他们的榜样,这北海郡百姓的惶恐也慢慢的平息了下去。与此同时,有一则消息开始传播开来。
    杨将军将亲自率领大部分骁果军北上征伐高句丽。但还有一部分骁果,却是以各种各样的借口理由留了下来,一并交到了王伯当手中。再加上两个郡县的郡丁,兵力也不算少。王伯当主持陆上军队,而乐进则负责海上水军。两人内外联系,形成了北海郡高密郡的基本武装力量。
    而政事方面,经过杨戈与裴世矩的沟通,轻轻巧巧的给魏征谋了一个高密县的官位,与长孙无忌两人把持两郡事务。因为有王家河梅家的鼎力支持,两人很快就将这两郡的势力尽数掌握在手中,至于郡守等人,早已被架空安心养老而已。
    杨戈与李靖胡刀则是整日操练军队。他们又从各个郡县郡丁当中挑选了不少精壮的汉子,补充到了骁果军中,始终保持着总兵力三千的规模。
    这一日,杨戈难得没有到操场上操练兵丁,而是留在了县衙内与萧炎说话。
    其实这时候萧炎的存在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骁果军中自然是早就当萧炎是他们将军的正牌夫人。而洛阳城里的那些大人物,其实也是心知肚明,但却是谁也不将这层纸捅破。甚至于萧炎的二哥萧楷还暗中托人送了一些日常家用之物,这到底是萧楷自己的意思,还是萧瑀的安排,都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正因为这些变化,萧炎的心情也慢慢的好了起来。
    不过杨戈此次北上,萧炎却没有办法跟随,只能留在了北海郡。好在现在她又多了一个女伴,就是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无悔。
    原本长孙兄妹都借住在舅舅高士廉的家中。但长孙无忌后来察觉到自己的这个舅舅心思可不怎么纯,竟是存了将长孙无悔与豪门世家联姻的念头。这对于长孙无忌而言,是最为痛恨的事情。后来他跟随杨戈之后,就将妹子接了出来,安置在杨戈的郎将府中。
    这次长孙无忌当上了都昌县,按照他与杨戈私下交谈,明白这里也是骁果军的重点看护区域,更是存了定居的想法。正好萧炎也在北海郡,为了便于照顾小妹,就索性将长孙无悔接了过来,与萧炎做个伴。
    与长孙无悔一起前来的,还有几个少年男女,却是费青奴专门派了过来,其用意自然是为了讨萧炎的欢心。
    女的自然就是管家彭有德的女儿彭雪雁,还有两名少年,一个是花二,另一个正是杨戈曾经教导过的刀子。
    这几个少年男女来到都昌县,县衙内顿时欢快了不少,连带着萧炎脸上的笑容也比以前绽放了许多。对于这些点滴的变化,杨戈自然清楚,不禁对费青奴的用心感到格外的满意。
    杨戈端坐在座椅上,与萧炎正在一起说笑,突然小丫头彭雪雁匆匆走了进来,说外面有人来报,城外来了一队人马,看服色似乎是从草原而来,还押解着两辆大车,不知是什么东西,口口声声说道是大人草原上的旧识,请大人出去相见。
    杨戈不禁好奇,想当日草原一行,可是认了不少旧识,这又是谁呢,居然来到了这里。当即与萧炎又调侃了两句后,施施然走了出去。还没到城门口,就听到了外面似乎传来一阵喊叫声,好像很是热闹。
    到了外面,杨戈这才明白过来。原来等在外面的的确是老熟人了,居然是回纥部的木兰公主,陪在她旁边的除了回纥部的勇士外,还有十多人,却是当日收服的那些契丹马匪,他们并非专门护送木兰公主,而是奉了魏所男之命,给杨戈送了一份密信。碰巧的是,这时候一阵风恰好领着一队人从外面返回,撞上了这些旧识,自然是格外的高兴。
    一阵风现在已经改了名字,叫做风万里。自从决定跟随杨戈后,风万里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经常黏在李靖身旁,请他为自己教授一些技艺。训练起来更是无比的刻苦,很快就从亲兵队中脱颖而出,如今也是一名旅帅了。
    杨戈见到木兰公主居然也来了,不禁愕然。再往后看,那两辆马车上不知装的什么东西,竟是无比的沉重,马车车辙的印痕颇深。
    木兰兴致勃勃的向杨戈招收示意,在众目睽睽下,杨戈来到了木兰的马车旁边,笑呵呵的道:“木兰公主,怎么这么有雅兴来我中原逛逛啊?”
    木兰抿嘴一笑道:“杨大人,木兰这次前来,可是为了你的嘱咐而奔波受累的,大人可别忘了木兰的这番心意才对。”
    哦,为了我的嘱咐?杨戈不禁有些诧异,不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
    “杨大人,莫非你忘了那黑油的事情?今天我可是不辞万里,给你带了不少的黑油而来,你应该怎么谢我呢?”
    木兰笑语如花,嘻嘻笑着说出原委。而杨戈却是一脸的无奈,对这个木兰千里迢迢的一番好意哭笑不得。这种黑油就是古代的原油,其用处自然是功能多多。而目前对于杨戈来说,最有用的地方无疑是这黑油的军事功效。
    杨戈前世参观博物馆时,曾经见过一种叫做猛火油柜的军事利器。
    “猛火油柜”实质上是一个以液压油缸作为主体机构组成的火焰泵。在古代城邑攻防作战中显示了巨大威力。《吴越备史》记载,后梁贞明五年(919年),在后梁与后唐作战中出现了以铁筒喷发火油的喷火器。“猛火油柜”到了宋代是城守战和水战中的利器。如“敌来攻城,在大壕内及傅城上颇众”或者“以冲车等进”时,守军可于踏空板放猛火油,中人皆糜烂,水不能灭,杀伤力较大;水战时则可烧浮桥和战舰。
    对猛火油柜运用最为成熟的是宋朝。宋朝在京城汴梁设立了军器监,是专门制造武器的机构,下设十一作(即工场),其中就有猛火油一作。猛火油一般用于防御特别是守城战役中,《续资治通鉴》记载:“修楼橹,挂毡幕,安炮座,设弩床,运砖石,施燎炬,垂櫑木,备火油,凡防守之具毕备。”康誉之所著的《昨梦录》记载,北宋时期,西北边域“皆掘地做大池,纵横丈余,以蓄猛火油”,用来防御外族的侵扰。
    不过后来由于火药在中国的成熟发展,猛火油柜并没有在战争中像希腊火对于西方世界那样的作用。正因为此,在火器日益发达的明清时期,已经鲜见对猛火油柜的记载了。
    但是对于此时的杨戈来说,若是能研制出猛火油柜,或者是其他类似的火焰**器,自然是举世无双的杀人利器了。早在草原上,杨戈听闻回纥部有这种裸露的天然原油,就萌生了这个念头。
    但他并没有想到,木兰公主居然还记得这事情,千里迢迢的给他送了过来。但这个送过来的时机,却是让杨戈感觉到有些尴尬。此时已是阳春三月,距离涿郡回合已经只有一个来月了。恐怕再拖延上几天,他们就该出发了。这个时候送来了黑油,还得另外找地方存放,这倒变成个麻烦事了。
    不过这种情绪可不能带到脸上。杨戈笑呵呵的吩咐一声,让手下小心翼翼的将那两辆大车赶了进去,寻觅一个偏僻的所在好生看管。待布置妥当后,杨戈将木兰公主领到了县衙,交予萧炎安排。至于那些随行的回纥部勇士以及那些马匪,自然交给了一阵风,也就是现在的风万里安排妥当。
    诸事安排好后,杨戈回到自己房间,将魏所男送来的密信打开。
    魏所男可谓是杨戈在草原上的最后一招了。当日离开草原时,给他留下了数十名精锐骁果再加上数百名马匪,这些力量若只是属于一个部落,那并不算什么。但现在这区区五百人不到的队伍,却是代表着大隋,更确切的是代表杨戈的利益。草原胡人最重的是承诺与利益,回纥部和仆骨部是杨戈的生意伙伴,这几个月来光是从烈酒上面获得的利益就让整个部落都为之心动,对杨戈的代言人魏所男自然是待为上宾。
    随着铁勒九姓的崛起,草原上的势力重新开始洗牌。始毕可汗已经不复当日的荣光,仅仅是凭借着手中的残余金狼军,勉强保持着对阿史那咄苾和阿史那艾利佛的优势。一时间草原上竟是出奇的静寂,各方势力暗地里动着手脚,但明面上却是一团和气。
    在密信中,魏所男提到一事,引起了杨戈的重视。那就是原本在阿尔泰山一带的薛延陀部,在夷男王子的带领下,居然跨过了鄂尔浑河流域,其活动的空间一步步往南扩展。这般举动要不是得到了突厥人的默许,根本不可能出现。尤其是在铁勒九姓联盟成立之后,突厥人更是将铁勒人视作生平大敌,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又怎么可能让薛延陀部的人来压缩突厥人的生存空间呢?
    在密信中,魏所男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根据种种迹象表明,薛延陀部极有可能与阿史那咄苾结成了同盟,具体他们想要做些什么,却不怎么清楚。短期内草原必无大碍,但时间久了,恐怕还会生变。请杨戈及早在草原上布局,以防生乱。
    杨戈看完密信后,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