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当王爷-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句话正说到刘宠的心坎中去了,贾诩的意思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宠早就这么想了,之前将献帝迎接到鲁阳也就是有那种心思。
  可虽然他现在实力大涨,但如果现在就那么做了的话,会不会引起诸侯蜂起攻之,那还是很难说的事情。在讨伐张绣之前,对于之后的行动,他就和徐庶有过交流,对于要不要这么做也没有定论。这次叫贾诩过来,一则是看看他这个人,二则是想看看他对这件事的看法。
  “可诸侯环视,如果有人反对。又该如何去做呢?”刘宠抛出了自己地问题。
  贾诩心中一喜,看来自己这句话正好搔到了刘宠地痒处了,听刘宠这么问,他不慌不忙道:“鲁阳虽然近在咫尺,虽然主公安排了几路人马监视,但毕竟不在掌控之中,要是有人起了心思,和朝中的一些人勾结的话。说不定主公一番苦心就要付诸东流了,所以在诩看来,还是尽早将天子接到身边为好,而且鲁阳城小,作为一国之都,的确是小了点。”
  “难道还有人想要劫持天子不成?”
  “主公,这其中的好处,想必看得出地人也不少,所以此事一定是宜早不宜迟。当尽快行动为好。”贾诩肯定道。
  “哈哈!文和真不愧是老成谋国之人,能得文和相助,如虎添翼尔!”刘宠高兴道。
  “殿下如进兵鲁阳,诩在朝中还有些人脉,愿为殿下前驱,为殿下扫平障碍!”贾诩乘热打铁,能不能得到刘宠地信任,就看这次了。
  其实要不要贾诩去朝中并没有太多关系,以刘宠的实力。大军一到,说句接天子地话,还有谁不听,但要是真这么做了,那刘宠的名声也就和董卓什么地一样了。所以这迁都的话。还是需要朝廷那边自己说出来比较好。
  “来人,去请元直来!”刘宠向身边的卫士说道。有了贾诩的建议,是时候决断了。巩固了后方之后。刘宠已经有实力做一些以前想做,但没做成地事情了。
  “是!”
  徐庶住的地方和县衙并不远,没过多久的样子,他就到了。
  “参见殿下!”虽然很受刘宠的重用,但礼数方面,徐庶还是十分注意,就算是刘宠说过他很多次了,他还是如此,让刘宠也没有办法,只能由他去了。
  “元直,我给你引荐一下,这就是文和先生。”刘宠拉着徐庶和贾诩见礼。
  “文和兄!”
  “元直!”
  两人虽然不是旧识,但也是闻名久矣,如今见面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
  “殿下叫我过来,不仅仅是为了见文和的吧!”打完招呼,徐庶就开口问道。
  “哈哈!元直还真是直来直去呀!刚才我和文和说起迎接天子的事情,这才叫你过来的。”刘宠大笑道,得到贾诩,他手下的文臣又多了一个老谋深算地角色,这比起刚开始的时候来,真是天壤之别,难怪他要高兴了。
  “殿下下定决心了吗?”徐庶显然早有准备,开口问道。
  “嗯!文和先去联络朝臣,说服天子,咱们率领大军随后出发,务必将天子接到项城!”刘宠肯定道。
  “如此,还请主公尽快通知骆相,让他在项城做好准备,还有和各处诸侯交界的地方也要加强戒备,以防有人乘机向我进攻,另外项城的几营兵马也要尽早进行准备。”徐庶略一沉吟,就开始了针对性的部署。
  “好!元直,南阳乃是我军腹背之地,又和刘表相邻,你以为何人镇守为好?”刘宠问道。
  “陈到将军乃是忠勇之人,有勇有谋,手下一万汝南郡兵也训练妥当,不如以他为南阳太守,防备刘表袁术!”徐庶建议道。
  “嗯!那就以陈到为南阳太守,黄绍为汝南太守,张飞为汝南尉,即刻发令!”
  “是!主公!”

第一百五十章 迁都
  欢迎大家访问!
  鲁阳位于伏牛山东麓,只不过是一座弹丸小城,自从刘宠建议献帝停驻与此之后,这个小城也渐渐地有了一些人气,毕竟是天子所在,各地往来的人物不绝于道,加上又有刘宠大军的支持,关中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军阀也不敢造次前来捣乱,着实让献帝和一些朝臣们过了几天舒心的日子。''
  在鲁阳城中最繁华的所在就是献帝所在的行宫了,当然这个行宫比起长安的宫室来,只能称之为破房子,但比起洛阳那些由篱笆扎成的草屋来说,那就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今天献帝的行宫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就是贾诩。
  “微臣参加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贾诩拜倒在地,行参拜大礼。
  对于贾诩,献帝还是十分感激的,毕竟要不是他,那自己还有没有命在,那都是一个未知数了。
  “贾卿家快快请起!”
  “谢陛下!”闻言,贾诩连忙起身,抬头望去,献帝的个子高了一些,脸上也有了血色,想来虽然这鲁阳比较小,但物资还是供应充足,身体也逐渐强壮了一些。
  “去岁一别,一晃就是一年过去了,卿家还是风采如昔呀!”献帝感叹道。
  “都是托陛下的洪福!”贾诩客气道。
  “听闻卿家已经投入陈王麾下,不知是真是假?”献帝声音有了虚弱。想起刘宠地实力和那些驻扎在鲁阳左近的兵马,他就是一阵发虚。可又能怎么样呢?他现在的命令顶多也就是可以在这鲁阳有效,出了这里。根本就没有人搭理。不止是刘宠,袁绍,曹操。刘表等等诸侯,哪个又把自己放在眼里呢?
  “是地,陛下,承蒙陈王殿下看重,老臣敢不效力!”贾诩回答道。刘宠召见他之后,采纳了他的谋划,决定将献帝和朝廷迁到自己治下的项城去,既然献了这个计策,贾诩自告奋勇地担当了劝说地责任。
  “嗯,如此甚好。甚好…”献帝心中发苦,但嘴里却不敢说出来,也许这正是末世天子的悲哀吧!脸色也有些发沉,暗淡了下来。时至今日,他也只能是抱着过一天是一天的想法过了,只要不是如李郭两人那么对待自己,他也就心满意足了。要知道,当被他们扣押的时候,自己可是连想要吃顿饱饭都不行的了。如今至少是吃得饱,穿得暖了。
  见到献帝黯然的神色,贾诩也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可又有什么办法呢?现在可不是天子大权在握的时代了,实力都掌握在诸侯手里。自己想要保全性命也只能是依附诸侯而生了。想到此处。贾诩想起了自己此行的任务,开口道:“启禀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献帝正在伤神,突然听到贾诩这么说。知道肯定是刘宠的意思,也只得强打精神,张口问道:“贾卿家有何事启奏!”
  “陛下,鲁阳乃是弹丸小城,民生凋敝,民不过数千,城小易攻难守,实在难作为国都之地,所以臣斗胆请陛下令择一地作为都城。”贾诩尽量说得柔和婉转一点,好让献帝有个接受的过程,不至于太过刺激他地神经。
  “什么?迁都?”虽然贾诩不想刺激献帝的神经,但献帝还是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给震惊了。这才过几天安稳日子,不用那么担惊受怕,就又要折腾了,怎么能让他不惊!贾诩所说的理由或许表面上看是那么回事,但实际上的情况,献帝也不是一点也不知道。
  迁都迁到哪里去!还不是迁入到刘宠的势力范围之内的大城去,那么自己岂不是又和以前一样,羊入虎口了吗?
  “是的,陛下,陈国境内的项城未经战火,又是腹心之地,陈王殿下有意请陛下移架项城,好早晚请安,卫护陛下左右!”贾诩道。这话虽然不是那么容易说出口,但要说地肯定要说,只能再当一次恶人了。
  听到贾诩这么说,献帝的脸上充满了愤怒,但一想到陈王刘宠手里的那么多兵马,不光擒杀了吕布,招降了张绣,据说就连曹操那么强的实力,也没有在他手上落下好去,自己除了顶了一个天子的称号外,手下也就是国舅董承那千把人,根本就连给刘宠塞牙缝也不够,当下也只能强压怒气,回道:“迁都之事,太过于重大,还需要和朝臣们从长计议。”
  “陛下,陈王招降张绣,引军班师,正要来拜见陛下!”贾诩在下面不咸不淡地说道,好像是说一件风马牛不相及地事情一般。
  威胁,赤裸裸地威胁,献帝心里怒极,本来他以为贾诩还是忠于王室地人,没想到却是这副样子,要不是他曾经在长安给自己说过几句好话,又有陈王的背景地话,他现在就恨不得叫人把他给杖毙了。
  “朕知道了!”献帝答道,意兴阑珊,再也不想多说什么,拂袖而去。
  当天夜里,献帝召董承,钟繇等大臣议事,半夜未决,谁也不知道他们商谈了一些什么。不过大家知道的是第二天,献帝就颁布地迁都的诏书,决议迁都项城。了。”刘宠笑着对徐庶说道。
  “嗯!殿下,虽然陛下答应迁都,但这一路上咱们也要早做准备,以防有人起觊觎之心。”徐庶谏道。
  “觊觎之心?大军重重,难道还有人强抢不成?”刘宠觉得徐庶有此小题大做了,从鲁阳到项城,几乎全在自己境内行军,难道还有人想虎口拔牙,从自己的大军中把献帝给劫走不成?
  “防人之心不可无,殿下,咱们虽然兵马齐备,但大多数都是步兵,如果有一支铁骑出奇不意从半路杀出,这仓促之下,还是有些危险。张绣手中虽有几千骑兵,但他新附不久,这等大事,还是小心为妙,请殿下速调张辽和徐晃两部骑兵在中途接应为好。”徐庶谨慎道。
  张绣归降之后,手下还有六千左右的骑兵,刘宠将他们编为一营,仍以张绣为主将,至于原来的那些步兵,经过挑选之后,一万人归于陈到麾下,其余的则编为屯田兵。这次前往鲁阳,张绣的六千骑兵也是随行,所以徐庶才有此一说。
  “嗯,军师说得也有道理,但也不必把全部骑兵都调过来了,这样吧!就调徐晃一营骑兵前来就好,张辽所部还是在项城机动,作为后备。”刘宠想了一下,决定道。
  “是!”听刘宠这么说,徐庶也不再坚持,毕竟加上张绣的骑兵,有九千骑兵,还有两万多步兵,境内的郡兵还有几万,随时可以支援,除非敌人有数万人强攻而来,都是怡然不惧了。兴平四年十一月一日,刘宠率大军到达鲁阳,迎接献帝和朝中公卿数人。在大军的保护下,献帝一行徐徐向项城而行。
  经过半个多月的跋涉,数万大军保护着献帝终于到达了项城。
  从这一天开始,项城作为大汉新的国都迈入了历史的舞台。
  当献帝的车架缓缓驶入项城之内的时候,在道路的两旁,早已挤满了闻讯赶来的百姓,能够一睹天颜,这可是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有一次的机会,这些百姓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早早地来到了左近,等候着天子车架的到来。
  “来了!”不知谁大喊了一声,顿时百姓们的人头涌动,纷纷向着城门的方向望去。
  “别挤!”“别挤!”“冲撞了殿下的车架,小心你的狗头!”维持秩序的兵士大声地喝骂着,将手中的长枪横了过来,奋力地维持着秩序。
  不过让百姓们失望的是一直到车队走过这条大街,他们也没能见到天子长什么模样,一路之上,车架上的布幔根本就没有打开过。
  这是刘宠的要求,对于皇权在普通老百姓脑中的影响,他还是不敢低估,如果让献帝得到百姓的拥戴,那他以后又如何自处,所以只能如此了。
  项城虽然比鲁阳大了很多,但以前也没有宫室,接到刘宠的命令之后,骆俊忙了数天,总算是临时找了一处大的宅子,作为宫室所在的地方,一番整备之后,倒也有了几分皇宫的气象。
  献帝进驻之后,董承的一千卫士就接管了这里,虽然已经落入了刘宠手中,但只要看到宫内的守卫还在国舅手中,献帝就安心了几分,而刘宠好像也不在意,只是在宫室周围又加了一道守卫力量,名义上也是为了保护献帝的安全,但加了这道岗位之后,如果有什么人想要去见献帝,那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而宫室里的人想要出来,也是同样的情形。
  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是刘宠把天子给软禁起来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人在屋檐子,如何不低头,面对实力远远大于自己的刘宠,献帝也只好把这些苦楚给咽进了肚子里。
  而除了几个极端忠诚于献帝的人外,其他的人也慢慢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往刘宠那里跑得也更勤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 议事
  兴平四年十二月十二日,迁都项城之后的献帝,封刘宠为摄政王,从此政令全出摄政王府,天子只不过是一个摆设了,而取得了摄政王的名义之后,刘宠也着手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项城王府之中,刘宠正召集手下两大谋臣商议事情。经过献帝一事之后,加上从前就对贾诩的了解,刘宠任命他为副军师,和徐庶一起为自己出谋划策。
  “殿下,天子已经尽在掌握之中,如今我有大义在手,兵马齐备,粮草充足,是时候奉天子而讨不臣之人了。”徐庶建言道。
  从南阳回来之后,刘宠对手下的兵力再次进行了调整和扩充,仿造汉初的军制,再次建立了南北两军,其中南军由下属各地抽调郡兵充任,负责项城的安全和宫室的守备,这和以前的南军职责差不多,由刘宠的亲信大将张平任主将,而北军则有所不同,并不设立统军大将,只是在北军的名义下设置了六营,三营步兵,三营骑军,其中步兵为万人一营,骑兵为五千人一营,步兵分别为:虎贲营,由原来的虎贲卫扩充而来,主将典韦;武贲营,前身是原来的武贲卫,主将许诸;磐石营,由原来的李博营扩充而来,主将李博。骑兵三营,分别是飞龙骑,主将徐晃;飞熊骑,主将张辽;西凉骑,主将张绣。这是刘宠的中军主力,另外还在卧牛堡编有学生军一营,主将为钟离;其余各地太守郡尉手下还有多少不一的郡兵,其中以小沛的真达,汝南的张飞,南阳的陈到三人手下兵力最为雄厚,各有万人,另外还有臧霸的泰山兵以及屯田兵。民兵等。现在的刘宠地治下,实行的是战时的计划体制,各种生产都是围绕着充实军备进行的,全境上下唯有耕战二字,基本上多余的粮食和钱财都是用来养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诸侯纷争,只有强大的兵力才能在这乱世之中存活下去。并取得更进一步的本钱。
  徐庶所说地正是刘宠所想,现在兵力充沛,武将谋臣众多,加上经过新式训练之后的兵士。就算是面对曹操他也不是像以前那么战战兢兢了。只是这第一个目标肯定不是曹操,身边还有那些弱小的需要征服。想到此处,刘宠向徐庶问道:“元直以为这第一个目标是哪个呢?”
  “袁术!淮南袁术横征暴敛,兵力在之前和我军作战中损耗颇多,手下的大将更是损失不少,是我们极好地一个目标,而且最近有些传言过来,说袁术此人居然想要称帝,此等乱臣贼子自然是人人得而诛之,还请主公早下决心。”徐庶请命道。
  对于徐庶的建议。刘宠不置可否,目光瞄向了右手处的贾诩,只见他似乎有所动,对于徐庶的建议也没有马上附和,好像有什么想说一样,当下问道:“文和,你以为呢?”
  听刘宠这么问,贾诩也知道这是考校自己,但如果贸然说出和徐庶不同的意见。是不是会给刘宠争权夺利,哗众取宠的印象呢?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现在既然刘宠都已经问道了,也只能硬着头皮道:“主公,我以为现在就讨伐袁术。时机还未到来。理由如下,第一袁术虽有异志。但还没有反迹,如我们贸然兴兵。江东孙策本就是袁术的部将,加上刘表,唇亡齿寒之下,两人很可能出兵相助,如果此时北方的袁绍和曹操联手,那我豫州危矣!二则,我军新编不久,虽然有新式训练之法,但将士只见熟悉和训练并不十分充足,此时出兵,很可能达不到效果。所以我不赞成此时兴兵。”
  看来贾诩对于此事已经考虑很久,但兵马齐备,虽然训练时间不长,但也可以以战代练,要不然这么多地粮食养起来的军队,不用来作战的话,岂不是太过于浪费了吗?想到此处,刘宠接着道:“那以文和之见,我军该如何动作呢?”
  “有两件事可以做,第一件就是派人经略关中,关中虽然残破,但土地富饶,良田万顷,想当年秦据关中而得天下,高祖也是据有关中之后,依靠关中的钱粮才战胜项羽的,所以关中绝对不能放弃,要派得力之人前往经营;第二件事就是从和淮南相邻的地方撤出大军,布置到北方,主公再暗派细作,传播流言,这样袁术没有了威胁,自然就有心行那谋逆大事,到时候主公号召天下诸侯共讨之,可立霸王之业也。”贾诩答道,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
  刘宠现在才真得觉得这贾诩不是浪得虚名之辈了,这两件事都是十分紧要的,关中沃野千里,经过这些年的战乱,地确很残破,但底子还在,而且关中之地也分为数个大大小小的军阀占据,没有人统一,如果假以时日,有人统一关中之地的话,那就会成为心腹大患。而引诱袁术称帝的方法也十分的高明,不用被动地等待。
  “文和此策妙极!请主公早做安排!”听到贾诩地建议,徐庶并没有什么不自在,到底年纪要轻一些,有些事情就未免操之过急,他和贾诩正好形成互补。
  “嗯,这经略关中地人选,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从和淮南边境撤军很好办,但这经略关中地人选倒不是那么好找的。
  “这个人要熟悉关中地事务,又和关中各军阀有一定的关系,还要能让人放心,没有太大的野心……嗯……”徐庶边沉吟,边把这个人选的条件说了出来。
  “文和,这个建议是你提的,可有好的人选?”刘宠转向贾诩,既然他已经想到此处,肯定已经有了人选,其实这个人选,刘宠也是心里有数,他要不知道的话,就回忆一下三国就知道了,要是贾诩所说的也是那个人的话,看来就错不了了。
  “尚书仆射钟元常可当此任!”贾诩推荐道。
  “哈哈!文和所说正和孤意!”刘宠笑道。

第一百五十二章 改元
  回到三国当王爷第一百五十二章改元
  殿下。钟繇西进关中。可将政事尽赋于他。但军事方请殿下另选大将。关中军阀林立。元常孤身前往。还需武为辅。”徐庶在一旁补充道。
  刘宠想了一会。的徐庶说的很有道理:“元直所言甚是。颍川太守剑乃是府上老人。甚是忠心。可命他统颍川郡兵马辅助钟繇西进。还有。为了让袁术放心。可让葛坡守邵飞接替虞剑之职。领颍川太守。”
  剑和邵飞是刘宠下最初的几个将领之一。这几年在的方为巩固刘宠的统治也立下了一定的功劳。这次提升也在意料之中。
  “是。!我有一事想请殿下考虑。”议完出兵关中的事情。徐庶又提道。
  “元直有何事要我虑的?”刘宠奇怪道。现在各司其职。内政方面应该没有大事才对。
  “再过就是新年了。城又是新都。臣建议殿下劝陛下改元。并大赦天下。”徐庶建议道。
  “改元?”刘宠将光转向一旁贾诩。只见他眉头耸动。看来也是有些意动。
  “新都当有新气象。臣附议!”贾同意道。
  到手下两大谋臣都已经统一意见。刘宠知道这改元应该是势在必行了。贾诩说也对新都也该有新气象。想那历史上曹操一把天子掌握在手不就改元建安了吗?自己应该建议皇上将年号改成什么好呢?
  “那两位看改什么年号为好呢?”宠询问道。徐庶看来是早有准备。刘刚问。他就答道:“我大汉百废待兴。需要建设的的方很多。不如就叫建安。建设安康。殿下以为如何?”说完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刘宠。
  “建安。建设安康。名字倒是不错不过怎么和曹操那时候一样?”刘宠心想。没有立刻答应。
  “不如叫建兴。建设兴旺。预示着大汉在殿下的建设下重新兴盛。”贾诩也提出了不同意见。
  一听贾诩的提议。刘宠眼前一亮。一拍大腿:“好。就叫建兴!我辈当以建设大兴盛大汉为己任!”
  徐庶今天不知道是怎么了。见到刘宠高兴。后续的事情也是一件接一件。
  只见他又接着奏道:“殿下。臣还有一事请殿下早做决断以免招致非议。”
  刘宠被徐庶搞的没有办法。心说这家伙怎么没完了。莫非是那件事被他知道了?但也只准道:“元直咱们相交多年有什么就直说!”
  徐庶并没有马上说出来。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贾诩好像有些难以启齿。
  贾诩不愧是老狐狸。知道徐庶所说的可能是刘宠的隐秘之事。连忙告退道:“殿下。臣先行告退。”
  刘宠见到徐庶那架势。就知道十有**是东窗事了。这等隐秘之事。能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个人知道为好。赶忙答应道:“文和先去忙吧!有什么事情。我再召你相谈!”
  目送着贾诩的身影离开大殿。方才无奈道:“元直。这下你可以说了吧!”
  “殿下。那蔡和蝉您打算如何处置?两人都是寡居之人。殿下如何能将其隐入府中。没有名份。就臣看来。两人都是克夫之人。殿下还是尽速将两人送走为妙。”这件事情刘宠有一半是被冤枉了。另一半倒是他己起了私心。冤枉的一半是蔡。刘宠征讨张绣回来之后。才发现被王妃邓蔓儿给接进了王府之中。作为男人。左拥右抱那是每个人的梦想。何况是那么美的一个人呢。加上蔡和他几番接触。也有了些意思。所以刘宠也就默认了。不过对于蝉来说。就是刘宠主动的了。刘宠想貂蝉那么美的一个女人。在家。孤零零的一个人。如何过的下去。不如接到王府。自己再慢慢和她培养培养感情。以后的事情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于是让真达派人将貂蝉以女婢的名义化名叫做任红昌。也一起送了过来。
  只是不知道怎么被庶给知道了。
  天的良心。刘宠只是很爱慕这个历史上的大美女。担任护花使者的。并没有搞霸王硬上弓的事情。
  “这个。这个送走就不必要吧!元直。难道你也相信什么克夫之说么?”刘宠难堪道。这主公真难当啊
  “臣自是不信。殿下大业未成。曹操。袁绍。孙策等虎视眈。就沉迷于二女的美色之中。覆亡之期不远矣!”徐庶劝谏道。
  “咳!咳!”刘宠被徐庶一句话呛的。心说自己能是沉溺于美色的人吗不过徐庶说的也有些道理。这段时间这么顺利。自己是有些放松了。看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自己是要紧一点了。
  想到此处。刘宠站了起来。拉住庶。感激道:“元直忠言逆耳。孤定牢记在心。不过蔡和不过二弱女子。孤也不是因女色而废事之人。就留她们在府中吧!”
  听刘宠这么说。徐庶知道想要赶两女是不可能了。只的道:“留与不留。乃是殿下的家事。臣哪敢做主。不过既然留下。不如就纳入府中。也省的有其他人知道了。以此来诋毁殿下。”
  “好。好!”刘宠乐开了花。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徐庶才告辞而去。刘宠也总算松了口气。
  兴元年一月一日。新年的第一天。刘宠上奏献帝。请求改年号为建兴。并大赦天下。
  献帝这时候已经被刘宠软禁。只是个傀儡了。自然是刘宠说什么是什么。只答应。刘宠又以国舅董承护送献帝东归。劳苦功高。请献帝封国舅董承为太尉。剥夺了董承的兵权。并以自己的嫡系王方为光禄勋。执掌宫内禁卫。并虎贲和武贲两营中挑选千名卫士充任禁卫。保护献帝。
  通过改元和调整宫禁卫两件事情。献帝还能管理到的的方也就是内宫那一亩三分的了。他最后的一点武装力量也被刘宠所瓦解……摄政王刘宠将蔡和貂蝉两女纳入王府之中。并为蔡之父蔡恢复了名誉。

天下归一(全书完)
  建兴元年,在刘宠改元之后,袁术也在寿春称帝,国号为“成”,不过成国并没有存在多久,同年就被刘宠和各诸侯联军所灭,袁术也在悲苦中死去。但有了袁术的榜样,其他诸侯的野心也一样膨胀起来,大汉朝彻底陷入了四分五裂,军阀混战的时代……
  建兴十年,经过十年的征战,刘宠终于再次统一了天下,在天下一统的当年,献帝也让出了皇帝的宝座,将皇位传给了刘宠,结束了自己数年的傀儡生涯,并被封为安乐公,永享太平。
  自此汉朝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直又过了数百年,天下再次混乱为止。
  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切皆有定数!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