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振秦-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婴在暗夜里独处之时也会暗暗揣摩:这历史潮流好比浩荡的大河,奔腾不息。自己身在期间,利用凭空多出来的两千年阅历,给这条河水挖了一条旁支。
    凭着那本在这个时空里不知啊还有没有机会面世的《史记》,自己在秦始皇死讯传到咸阳之前,力挽狂澜,拯救了父亲扶苏,蒙恬蒙毅的性命。
    而偏居西北一隅的自己正在试图用不可能被外人理解的学识,来为自己营造出有礼的局面,用以挽救秦朝行将覆灭的宿命……
    只是不知道自己的苦心孤诣到后来会不会得到相应的报偿。
    自从那日反出咸阳,历史就被自己重新编辑了一个剧本。
    作为这个全新剧本的始作俑者,子婴暗暗起誓:既然自己身为秦室的正统,就一定要使秦室复兴。让大秦自始皇起,二世,三世以至千秋万世……
    ※※※
    咸阳,夜,月朗星稀,丞相府,书房
    李斯静静坐在堆满公文案牍的案几后,那双平素里深邃有神的双眸此刻略显黯淡无光。他左手托腮,右手在案几上不由自主地轻轻扣着。他出神地盯着那案几上冒着缕缕黑烟的灯盏,染霜的双眉在额头正中凝成了一个“几”字。
    书房的门“吱呀”一声被轻轻打开,从门外盈盈走进一个白色的倩影。这名身着秦人贵族少女服饰的女子身段柔美,一双美目亮如点漆,曝露在华服外的肌肤晶莹如玉,皓白如雪。那张让人不敢逼视的脸秀丽绝俗,如新月清晕,又好似花树堆雪。
    少女见李斯困坐愁城,不由得心中一酸。她低首轻轻掩上书房门,回身款款朝李斯走来。她缓步走到李斯案几前,在李斯的手边坐定。她抿了抿嘴唇,用那动人而坚定的眼神看着满面愁容的李斯。
    李斯被这静谧的夜色中稍显突兀的房门闭合声拉回到现实。他捋了捋雪白的长髯,对着坐在自己下首的少女,布满憔悴之色的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他柔声道:“云儿,你怎么还不去歇息?”
    少女微微欠身,对李斯道了个万福。她面带一抹灿若繁星的笑容,应道:“我看见爷爷书房的灯还亮着,特地来看看您。您不好好歇息,我也睡不着呀。”
    李斯微微叹了口气,又点了点头。他略微舒展开紧皱的双眉,眼神中泛起无限的慈祥。他轻声对白衣少女道:“青梅睡下了吗?”
    白衣少女见李斯的情绪有些许好转,也欲顺水推舟。
    她挽起袖口轻掩温润如玉的双唇,低声咯咯一笑道:“妹妹一早就睡下了。这些天可把她累坏了。她跟着巧娘学了这么长时间的女红,手被缝衣针刺破了好些回。虽然不见有什么长进,但府里上下都说她转了性。能耐着性子认真研习女红这么久,实在是不容易。今天她在绣房里忙了一整天,累得腰酸背疼,却一声苦都不喊。我现在也很钦佩她的这份定力呢。”
    李斯闻言也不禁莞尔,难得地舒心一笑,道:“这小妮子真的是长大了,心事也重了。为了她的子婴哥哥,她居然能下这么大的决心。难得啊,难得。”此言甫一出口,李斯心中有些异样。他面色渐趋凝重,双眉又渐渐凝了起来。
    白衣少女初听闻李斯口中“子婴”二字之时,粉嫩无瑕的玉容上不禁泛起了一抹动人的粉红色,嘴角也荡漾起少女情动时迷人的笑意。在稍稍走神之后,她就注意到李斯那重归凝重的神情。那动人娇颜上的那一粉红迅速褪去,转而也变成了凝重之色。
    白衣少女稍稍思虑了一番,用颇为慎重的口吻对李斯道:“爷爷……”
    李斯摆了摆手,道:“雪云,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
    白衣少女那双孕育日月精华的秀美双眸此刻正透着无比的镇定与果敢,她以十分坚定口吻说道:“爷爷,我也知道您想说什么。但是我心中的一些看法,必须要告诉您。我认为您必须抛弃‘于己无关,置身事外’这种不切实际的念头。您必须下定决心与掌控河套军的扶苏太子联手收拾残局,重整大秦。只有这样才能保我李家世代富贵。”
    李斯听得此言,神色为之大变。虽然类似的话在他与顿错——那个冒死潜入咸阳的子婴说客——下完那盘惊心动魄的围棋之后,就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但这些话从自己这个乖孙女口中说出,对李斯所产生的震撼力可想而知。
    在李斯心中,他面前这个神色坚毅的少女平素里是咸阳城内王公贵族的公子哥们朝思暮想的才貌双全的佳丽;待人接物时是一个知书达理、娇俏可人的懂事小女孩;在自己面前是一个从来来不会忤逆自己心意的乖孙女。她此时此刻竟口吐此等锐利的言辞,可见今日的情势在她眼中已是相当地非常。
    这雪云本是当朝皇帝胡亥觊觎许久的目标。胡亥刚刚把皇帝宝座暖热,就迫不及待地请李斯进宫商议将雪云纳为妃嫔的事宜。李斯出于巩固李家的权势地位的考量,对胡亥纳雪云为妃倒也是乐见其成。
    但在雪云从李斯口中得知胡亥的算计之后,她表现出了丞相府上下平日里很难察觉到的刚烈——她不哭不闹,只是将自己关在房中绝食抗争。她一心求死,而且意志甚坚。
    李斯护犊情深,见雪云心意决绝,颇为不忍,只好托辞向胡亥推掉了这门亲事。
    而推掉这门亲事的理由早就被雪云想好:对外宣称因始皇刚刚驾崩,身为朝廷重臣,李家上下服丧三年。胡亥闻言暗恨不已,但由于他这皇位来路不正,为了让天下信服自己是秦始皇认定的接班人,不得不做出了让步,这也算默许了雪云反抗的成功。!~!
    ..
第二十章 李斯决断
    而推掉这门亲事的理由早就被雪云想好:对外宣称因始皇刚刚驾崩,身为朝廷重臣,李家上下服丧三年。。胡亥闻言暗恨不已,但由于他这皇位来路不正,为了让天下信服自己是秦始皇认定的接班人,不得不做出了让步,这也算默许了雪云反抗的成功。
    经历此次抗婚事件以后,李斯明白:在雪云这看似柔弱的外表之下,其实蕴藏着无比坚强的决心。加上她平时就保险处原本聪慧过人的头脑,见解独到的眼光和让人叹服的分析。李斯就决定着意培养有着李家第三代长女地位的雪云,为李家富贵长久出谋划策的能力。
    不待李斯继续迟疑,雪云坚定地说道:“当今天下有四股势力——关东的农民军,关东原六国的贵族,秦帝胡亥和身居西北一隅的扶苏。关东陈胜吴广的张楚军声势浩大,其先锋周文已攻到关中戏地。但这些人只是一帮粗鄙不文的泥腿子,虽然其一时之间兴盛勃发,但其灭亡也必将是转瞬而已。所谓关东原六国的贵族,并不足为患。想我大秦当年灭六国势如破竹。即便这六国重建,又焉能挡住大秦锐士的雷霆一击?”
    李斯听闻雪云的分析不禁捋着长髯,微微点头,以示赞许。
    雪云见李斯颔首,颇受鼓舞,继续说道:“再说胡亥。胡亥只不过是个窃据高位的一个提线木偶。真正的操纵者是那阴险小人赵高。这些年来,您与赵高同殿为臣,赵高何种品性您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前些天他借故除掉了右丞相冯去疾和其子御史大夫冯劫,而今朝中惟一能与其抗衡的势力只剩下我们李家。在朝中,胡亥自然是偏听赵高,倘若我们现在仍然继续“骑墙”,在外无强援的情况之下,我们李家势必被赵高蚕食绞杀。”
    李斯闻言,心中一震。他本欲制止雪云这番不臣之论,但想到事实本是如此,便低首苦思,不再言语。
    雪云见自己点到了李斯的痛处,心中颇感振奋。于是精神为之一震,说道:“通过刚才的分析,可知这天下四大势力之中,这关东张楚军、六国贵族、胡亥皆不能依仗。我们所能借重的势力惟有扶苏。”
    李斯听闻,蓦地将头抬起,眼神重现那让人敬畏的深邃。
    雪云察觉自己的言谈,引起了李斯的兴致,颇为欣慰。
    她用一双美目直视李斯,缓缓说道:“成大事者,需得天时地利人和。扶苏麾下的振秦军乃是扶苏、蒙恬拓边是训练出的精锐之师。这批部队曾和塞外的匈奴人交手,并战而胜之。他们也和王离手下二十万长城守备军周旋了一年有余。前些时候,子婴更是以2000骑兵大破王离偏将罗成礼麾下的10000余人。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之强,可见一斑。此可谓人和。”
    雪云眨了眨眼睛,继续说道:“扶苏的振秦军地处西北,进可攻略咸阳,退可远遁大漠。进退自如,此可谓地利。另外,扶苏太子本是天下正统,其人素有贤名。倘若扶苏出面振臂一呼,在攻城略地之时,恐怕有不少地方会直接放弃抵抗,转而归顺。此可谓天时。”
    “扶苏的振秦军得天时地利人和,与扶苏合作才能保住我李家富贵绵长。”雪云朗声总结道。
    李斯听完雪云这番慷慨陈词,细细品味了一番。他对雪云幽然问道:“你的分析很透彻。但我想知道,这其中掺杂了多少你个人的情感?”
    雪云脸上因难平的心绪而泛起的红色,在此时又加深了一层:“我不否认我对子婴哥哥有私心。但听完我这番说辞,您也该有了定论。这天下间究竟是哪种势力值得我们李家去支持效忠。”
    李斯微微叹息一声,似有难言之隐。
    雪云何等聪慧,马上明了了李斯这一叹之中的具体含义:“扶苏太子错失皇位,与爷爷的关系的确很大。他日倘若扶苏进入咸阳,登极为帝,或许会翻这旧账。但我们也有应对之策,我们可以请扶苏立下凭据,保证进入咸阳之后,他不追究往事,保我李氏一族永享富贵。”
    李斯谨慎地点了点头,道:“扶苏为人宽厚,向来言而有信。倘若他能立下既往不咎的凭据,我们倒是可以在他身上下些功夫。”
    雪云听闻此言,知道自己已经说动李斯,不由得心中一喜。她面上那抹激动的红潮渐渐褪去,神态举止又复归淡定从容的本色……
    送走雪云之后,李斯纵情舒地了个懒腰,好似卸下一副千斤的重担。他缓缓站起,捶了捶有些酸麻的腰,推开了书房的一扇窗户。一阵清凉的风扑面而来。
    李斯背负双手,举头看着那轮当空的皓月。
    李斯心中暗自感慨:自己所生诸子都资质平平,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倒是自己长子李由所生的这一对孪生姐妹,很值得高看一眼。而这身为姐姐的雪云更是天资聪颖,见识不凡。这丫头博闻强识,口才了得,思维敏捷,善解人意,富有主见。
    倘若这雪云是个男孩子,自己大可放心地将维护李家尊荣的重担交付她手中。到那时自己大概可以放心地颐养天年,和三五好友在山中品酒下棋。不闻不问世间的杀伐喧嚣该多好!可惜啊,可惜……
    李斯想到此处,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世间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我只要能在瞑目之前保住李家的富贵就行了。其余的就由儿孙们自己把握去吧。或许那个被雪云和青梅都高看一眼的子婴真的有本事呢?”
    晚风袭来,吹动了李斯耳后的银鬓。李斯捋了捋长髯,心中想:这两个丫头都对那个与她们一起玩着长大的子婴很有好感。这子婴在十来岁前基本上是个资质平平的公子哥,但据说在一场大病之后就有了异于常人的洞察力。
    最诡异的是,他竟然在胡亥令扶苏自杀的诏书下达前就说动了蒙毅杀出咸阳,一路逃奔河套,与扶苏、蒙恬领兵割据自立。莫非冥冥中,那子婴真的有天命在身?”!~!
    ..
第二十一章 公主玉婉
    沛县,正午,县衙大堂。;
    大堂之上,一名身着青色长袍,县官模样打扮的中年男子坐在大堂正中的案几之后。此人脖子甚长,额头高耸,那只大鼻子特别地引人注目,两腮及颔下的长须修饰的十分得体。
    两名打扮妖冶妖冶的年轻女子跪坐着依偎在那县官模样男子的身旁。二姝面带媚笑,曲意逢迎,频频劝酒。
    那中年男子口中哼唱着不知名的小调之时不忘左拥右抱。那男子上下其手,惹的怀中的两女娇喘微微,惊呼连连。那男子深觉快慰,几杯小酒下肚,已然面红耳赤,恍惚间已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眩晕感。
    那男子眯缝着眼睛,心中暗爽:相面的说老子是天子之相,贵不可言。改天老子要是能当皇帝,更多醇酒在握,更多美女在怀,岂不是要比今天更爽快?
    正在这男子无限畅想之时,大堂外疾步走来一灰袍男子。这男子五十上下,身材高大,但碍于岁月的侵蚀,稍稍有些许佝偻。那下颌蓄着一捧花白的胡子,脸上写满了忠厚诚实。这种人物走在大街上,稍不注意就会被路人当成和善可亲的“邻家大叔”。
    “邻家大叔”走到那县官面前,完全无视县官身旁那二名衣着暴露,神态诱人的欢场女子,他俯首一揖及地,朗声道:“见过主公。启禀主公,按照您的吩咐,那名神秘女子的身份已经确认。而且,我们已经知晓那女子的住地。一旦有需要,我们立刻就可以把她请到我军大营。”
    那县官闻言,精神为之一震。他面带喜色,对身旁的二女道:“你们暂且退下,我和萧何先生有事要谈。”
    二女闻言,脸上无不泛着酸意。一女娇嗔道:“哟,我们老爷又有新相好上门啦。我们姐妹今后可该怎么办啊。”
    另一女子用自己胸前丰硕的本钱在男子怀中蹭了几下,嗲声嗲气地娇吟道:“是啊,是啊。老爷真花心呢。我不依。”
    那县官哈哈一笑,左右双手轻抚双姝涂着厚厚脂粉的脸,对二人道:“只要是女人,老子通吃。来一个,收一个。俺刘邦是出了名的喜新不厌旧。我收你们时,你们吕大姐都没有半分怨言,你们吃哪门子醋呢。听话,先下去。我晚上再找你们闹。”
    说毕,刘邦在其中两女丰臀上各拍了一记,挥手示意她们退下。两女轻哼一声,各自风情万种地白了刘邦一眼,互相搀扶着,摇曳生姿地走出县衙大堂。
    刘邦看着二女绰约的背影,咽了一通口水。然后,面色为之一正,他朝萧何正色道:“老萧,具体怎么个情况,你且说说。来,坐下谈。”
    萧何向刘邦拱手再施一礼:“谢主公。”而后,他一撩长袍前摆,在案几前刘邦的右手坐下。
    萧何整了整衣襟,向刘邦拱手道:“主公,根据我派出去的人传回的消息。那女子的确如传言,正是嬴政的女儿,名叫玉婉儿。她是嬴政生前最为疼爱的公主,那年因在盛宴上无意损毁了重要礼器,按秦律理当处斩。但是因为嬴政很是疼爱这个公主,就连夜派人送其出宫。后来,她辗转流落到齐地月郡。虽然被贬,但因其身份尊贵,仍享受秦室公主优待。如今,她成了秦始皇死后除胡亥与扶苏之外,唯一幸存的遗孤。”
    “那小娘子长相如何?可曾嫁人?”刘邦瞪大了眼睛向萧何问道,口吻中颇有轻薄之意。
    萧何闻言,不由得干咳两声:“那玉婉公主相貌颇为周正,但她出宫后嫁给了一个叫范无病的富商。”
    “妈的。嫁了人了,老子也要给抢过来。老子还没尝过像秦国公主这样的高等货是啥滋味呢。”刘邦兀自嘟哝着。
    听得此言,萧何不由得暗暗苦笑:咱们主公一听见女人,尤其是漂亮女人就特别来精神。
    萧何微微笑道:“这个暂且不提。改日,我就派人去请玉婉公主,也就是范夫人到我军大营来。与她商议我们前些天定下的策略。”
    刘邦点点头道:“说的是,既然她的身份已经确认,就找准机会早点把人给我弄过来。具体怎么借她这显要的身份为我们以后做大事铺路,就全权由你老萧负责了。”
    萧何心想:主公虽然贪恋美色,但大事面前从不糊涂,真是一代英杰。他不由得心中一热,道:“主公,我还有一事禀报,是关于这玉婉公主的夫君——范无病范先生的。”
    刘邦听闻,颇感无趣。他不由得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顺便抹了抹微醺的双眼,淡淡问道:“她家男人有什么蹊跷?”
    萧何见惯刘邦这旁人看起来很是无礼的举动,倒是见惯不怪。他面上微露笑意,说道:“主公可知,那玉婉公主的夫君范无病乃是春秋时陶朱公范蠡的直系后人?这范氏家族虽然在这几百年间历经几起几落,于今实力远胜当年陶朱公。而这范无病正是范氏家族的族长啊。”
    刘邦听到此语,不禁眼中放光。他两眼滴溜一转,喃喃道:“娘的,你的意思是这范家现在有大把的钱,咱们应该在他身上敲敲竹杠?”
    萧何面含笑意,点了点头,以示赞同。
    刘邦身子微微向后一仰,吁了一口气,盘算道:“现在咱们是在陈胜手下扛着扶苏太子和楚国项燕的两面大旗起事。一旦陈胜打不开局面,那咱们就把他一脚踢开。咱们打起‘玉婉公主’的旗号,另起炉灶。”
    刘邦搔了搔发髻,继续道:“玉婉公主的名号是个幌子,旗号随我变,争天下的目的不变。我觉得那娘们现在倒不怎么重要了,他男人——如果把那个范……范无病大财神给争取过来。让他服服帖帖地用他的家产给咱们打造武器,置办粮草,收买人心。有了玉婉公主的名号和范大财主的金钱,老子办大事就容易了。”
    萧何向刘邦伸出大拇指,赞道:“主公高见!”!~!
    ..
第二十二章 范蠡后人
    清晨,扶苏城,玄甲军队部
    肃容守卫在玄甲军队部门口的卫士们眼见三骑迤逦而来,他们定睛一看,原来是玄甲军的头三号人物子婴、陆甲和董先驾到。!卫士们忙整理军容,向三位大人物行执戈礼。
    子婴三人在门口处翻身下马,将缰绳交予卫士。三人略一点头,向卫士们回礼,信步向队部内走去。
    跟在子婴身后的陆甲,面带坏笑,低声道:“公子,那女刺客滋味尝起来如何?是不是特别的火辣?”
    子婴心知陆甲指的是被囚禁在水牢内的赵高刺客云薇,他站定回首,笑着抬手向陆甲头盔上敲了一记:“那娘们,老子没碰。老子把她给放了。你小子见了美女就眼冒贼光。这是队部,你正经点行不?”
    董先嘿嘿一笑,道:“陆哥眼放贼光没用。他只能是有贼心,没贼胆。咱们陆大嫂可不是善茬儿。公子,改天咱们去陆哥家,把这些日子以来搜集的陆哥经典言论上报嫂子。请嫂子定夺。您看如何?”
    陆甲扶正被子婴敲歪的头盔,听闻董先此言,不由得老脸一红:“做兄弟的,哪有你这样背后捅刀子的。在你嫂子面前得多说我好话。公子你看,这里最不仗义、最没正经、最违背玄甲军‘视战友为手足’原则的就是老董。”
    董先听得陆甲如此抢白,瞅见收起笑意的子婴望向自己的眼神中略带异样神采,忙将身子向后一闪,他扶着头盔啜嗫道:“公子,这是老陆先挑起的话头,与我无关哈。”
    子婴故意面色一沉,向董先道:“改天去老陆家蹭饭,顺便对陆大嫂说说老陆的坏话……嗯,董先,你这个提议真的很有可行性。”说毕,哈哈大笑。
    董先听闻此言,面露得色。对着陆甲窃笑不已。只有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的陆甲兀自苦笑。
    陆甲轻咳一声,迅速转换话题,试图扳回这二对一的劣势:“公子,那女刺客身手了得。您就这么把她给放了。咸阳,她肯定是回不去了。关东那么乱,她也去不得。为今,只能留在我们这里。她要是再动什么心思,可怎么办?”
    董先收起笑容,点头附和:“陆哥说的有理。”
    子婴淡淡道:“我已经对她做了了解。她是个苦命孩子,自幼被赵高收养。赵高派人训练她做死士,给她灌输了许多残忍的思想。我是把她释放了,但是她的行动仅限于在城中我名下的悦来客栈,我让她在那里观察了解正常人的生活。等到她想明白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的时候,再来找我说出她今后的去留。在这期间会有人严密监控她,监控她的人也是我们军中的高手。她倒是闹不出什么大乱子了。”
    “原来一切尽在公子的掌控之中,属下叹服。”陆甲忙不迭地向子婴施礼致意。
    正说话间,一名士兵走到前来,向一一三人施礼后,向子婴道:“启禀公子,情报组张长官带了一位客人在您的办公室恭候。”
    陆甲向那士兵使了个眼色,士兵恍然领悟,补充道:“属下按照前几日陆队长布置下的命令,认真地盘查过来人,来客身上没有携带任何武器,据信也不会功夫。”
    子婴不以为然:道“不至于这么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
    董先点了点头,对陆甲道:“现在是非常时期,谨慎一点总是好的。陆队长做得对,为了公子的安全。再怎么做都不过分。”
    子婴咧嘴一笑:“那好吧,有劳陆队长操心。我且去会会这张组长要引荐的贵客。”……
    与二人寒暄一番,互相施礼完毕之后,子婴端坐在自己称作“办公室”里的案几后。他下首坐着两人,均是服饰考究,一副富商的派头。
    子婴认得张什。那张什身形高大消瘦,貌不惊人。他年纪不过四十,但面容早已显露出沧桑之色。
    这张什以贩马起家,他的生意主要是将秦国的丝绸贩往西域;再从西域引进良种马,倒卖给秦军。在扶苏、蒙氏兄弟在河套割据自立以后,他就迅速把贸易对象转向河套军——现称振秦军。
    对于商人来说,对国家的忠诚,远不及对金钱的忠诚。在商言商,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张什的举动虽然让河套军得到了实惠,但张什身上这种商人本色也让蒙氏兄弟颇为不齿。当初子婴任命张什为情报组副组长,遭到蒙氏兄弟的强力反对,并不为奇。
    张什——扶苏城著名的“消息灵通人士”和马贩子——对子婴拱手道:“公子,这位就是范无病范先生。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天南地北都有他的买卖。他是我生意上的朋友。这次来河套,是特意来求见公子您的。”
    那范无病也向子婴拱手致意:“公子风采夺人。今日一会,果然闻名不如见面。”
    子婴闻言,不由得眉头一跳。心中盘算道:莫非此人就是鲍二呈送来的情报中,那个富可敌国的范氏族长,鼎鼎大名的陶朱公范蠡的后人——范无病?
    子婴定了定神,再次细细打量起此人。这范无病三十来岁,身材适中,看得出此人保养的很好,一眼瞧去,就可知此人是个风度翩翩的富商大贾。
    范无病周身打扮得颇为考究,但又不是那种过分张扬的类型,他举手投足间有种高雅的气质。套用一句子婴后世记忆里的话来说:这范无病就是个年轻有为,事业有成的大老板。
    子婴隐去炯炯有神的目光,对范无病回了一礼。淡淡道:“我一介赳赳武夫,缘何被范先生高看一眼呢?范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范无病微微一笑:“公子过谦了。在下想听听公子对这天下大势的看法。”
    子婴心中暗忖:这老范真有意思。一个生意人,不开门见山地说自己想做什么买卖,反倒问我对天下大势的看法。既然你喜欢听,我就给你摆摆事实,讲讲道理呗。!~!
    ..
第二十三章 说动富商
    子婴轻咳一声,道:“很显然,这天下局势一片混乱,好比一盘正处乱局之中的围棋,但关键的也就那么几处。、QunabEN、coM抛开北在方与东胡相持的匈奴不论,这盘正处乱局之中的围棋的关键之处在关东,岭南,咸阳,河套四地。”
    “关东的局势最为混乱。在那里陈胜吴广的张楚军正如火如荼,其大将周文已经率军攻进函谷关,兵至戏地。但其势头必将被遏制,因为据我所掌握的情报,胡亥已经令少府章邯率在骊山修筑宫殿的囚徒二十余万人反击。与这帮亡命之徒比起来,那周文属下的几十万农夫简直是不堪一击。”
    子婴饮了一口茶,道:“周文被赶出函谷关已是指日可待。一旦周文被轰出关外,章邯必将率军尾随掩杀。章邯是个个将才,对付陈吴二贼绰绰有余。我听闻陈胜此人心胸狭窄。别人只可以与其共患难,但不可与其共富贵。据我得到的消息,陈胜和吴广已经产生了矛盾,陈胜封吴广为‘假王’,令他领兵策应攻入函谷关的周文大军。敌将不睦,此天佑我大秦,章邯扑灭关东匪患可望就在半年之内。”
    “再说岭南。闽越将军任嚣和其副将南海将军赵佗已成割据之势。任嚣已身染重病,命不久矣,其权力必将转移到赵佗手上。赵佗此人很有才华,但其并无争霸天下的野心。他很有可能率领南征百越的50万秦军割据岭南自立为王。既然赵佗并吞天下的大志,此处可略去不谈。”
    座下的张什和范无病,听着子婴的侃侃而谈,不禁大觉有趣。范无病心道:这子婴看起来年纪大约不及弱冠,但见识谈吐竟如此不凡。子婴大约仅仅在这河套一带活动,但竟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甚至远在岭南,任嚣病重的消息都知道。真是人不可貌相。
    子婴向范无病瞥了一眼,从他的表情之中读到了赞许之色。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这咸阳城内有两股势力:以胡亥、赵高为一方,以李斯为一方。但不久之后,一切就将推倒重来。具体如何变化,我等权且冷眼旁观。但现在就可以知晓的结果是——最后得利的只有我振秦军。”
    “至于河套倒是这盘乱局中的非常之处。这里的局势一目了然:我父扶苏已经被推举为振秦军大将军。我军志在杀回咸阳,讨伐无道昏君,诛灭败坏朝纲的奸臣赵高。因而,我振秦军的口号是‘伐无道,诛奸佞’。我军旗下有精兵五万,由两位能征善战、勇武无比的蒙将军统帅,声威不可小视。”
    “况且我父扶苏声名在外,以仁德著称。我父立下“伐无道,诛奸佞”的誓约,登高一呼,必然应者云集。另外,我玄甲军在振秦军中独树一帜,我也是个上马能征惯战的人。我若说不久以后我军即将兵临咸阳城下,我父扶苏即将正位为帝,重续秦室正统。范先生应该不能将此语当作笑谈。我要说的就是这么多了。”
    范无病淡淡一笑:“岂敢将公子的肺腑之言当作笑谈。我范某听闻公子一席话,茅塞顿开。原来这天下大势早已在公子手中掌握。”
    “掌握谈不上,只是我的消息也是很灵通罢了。”子婴此语倒不是自谦,而是事实。
    范无病听毕,心中泛起一股无来由的激动。他略带颤声地问道:“敢问公子,如何评价吕不韦先生?”
    子婴听到此言,此人的来意约莫猜到了几分。他大感有趣,略一沉吟,微微一笑道:“吕不韦是不世出的商业奇才,他将囤积居奇的手段运用到炉火纯青。可惜……范先生可知在大秦谈论吕不韦仍是一种禁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