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天书-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钟棋随后进入,看到吴迪没事,这家伙还奇怪的问道:
“怎么?打完了?”
“打什么打啊,赶快关门,这里有宝贝!”
“宝贝?就这破画?要是宝贝早被掏老宅子的掏走了,哪轮到你拣?他们再笨,也架不住人多啊!”
吴迪一愣,果然是当局者迷。当下不再犹豫,拿起一块砖头,小心的沿着玻璃的边缘敲打起来。
常琳琳好奇的问道:
“吴迪,你干什么呢?”
“哈哈,我变个戏法,一会儿叫你们看大片!”
这时候,拆墙的工具送过来了,曲主任抱进来放下。吴迪拿起铁钎撬了一下,大块的玻璃脱落下来,后边的丝瓜瓤也跌落不少。
吴迪几把抓清了丝瓜瓤,露出了后边的墙壁,一块粉彩的瓷板画出现在众人面前。
钟棋啊了一声,快步抢上,看了一会儿,疑惑道:
“好像是哨鹿图?”
“没错,纵267。5cm,横319cm,同尺寸的瓷板画!”
“我靠!无价之宝啊!天啊,这么大,怎么保存下来的?”
钟棋失魂落魄的拿起一根铁钎,要跟着吴迪一块拆墙,嘴里无意识的念叨着:
“曾经有一个巨大的宝藏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又被小五抢了去……”
吴迪推了他一把,
“小心点,打烂了把你补上都赔不起。”
忙碌了四个多小时,几个人才将瓷板画清理了出来。整个照壁都只有外围一层有砖,里边填充的都是丝瓜瓤。
当整个瓷板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看着左上角的落款和乾隆御赏的印章,大家都没有说话,这是何等的奇迹?八九个平方的一整块瓷板,幅面平整,颜色艳丽,人物马匹各个栩栩如生,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常琳琳小声问道:
“现在能烧出来这么大的一块吗?”
吴迪清醒过来,说道:
“四哥,我出去买被单、绳子,你喊车,喊一辆厢式货车来,咱们拉到常老那去。”
吴迪东西买回来的时候,车已经到了,几个人小心翼翼的将瓷板画包好,抬上货箱,不顾手上的污渍,狼吞虎咽的吃着吴迪顺路买回来的面包。此时才发现,他们这几个小时,不但没吃东西,而且连水都忘了喝一口!


第四十七章 再次升级
得到消息的常老在门外不停的踱步,他无法想象纵向两米多,横向三米多的瓷板画会是个什么样子!他怕东西保存的时间太长,酥了,在路上碎了,他怕接触空气的时间长了,釉面褪色了……
杨老头被他晃的眼晕,无奈道:
“老常,淡定!不就是一幅瓷板画吗?整的跟第一次偷摸着惦记李大爷家闺女似的!”
常老刚想驳斥,忽然想起刚才只告诉老杨头吴迪要给他送瓷板画,忘记告诉他尺寸了,连忙捂住嘴,假咳了两声,
“淡定?希望到时候你个老家伙不会吓的一屁股坐到地上!”
车在路上晃悠了四个小时才赶到,山里的天已经黑了。当吴迪他们抬着瓷板画晃晃悠悠的走进山庄时,老杨头惊奇的问道:
“不是说送瓷板画的吗?整个大框子来干什么?”
几个人都笑而不答,等到吴迪在地上铺上被单,几人小心翼翼的解开包在瓷板画外边的床单后,老杨头的嘴张的可以把自己的拳头塞进去。忽然一阵急喘,手抚心脏,慢慢歪了下去。众人一阵手忙脚乱,差点打碎了瓷板画。
杨老头半歪在沙发上,死活不肯回屋休息,他用颤抖的手指着眼前的庞然大物,哑声问道:
“快看看,是不是真迹。”
常老已经看了半天了,闻言答道:
“应该是郎世宁作画,宫廷高手烧制。这么大一件东西,史书一定有记载,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他忽然快步走向西厢书房,过了大概十分钟,捧着一本书跑了出来,朗声念道:
“清史稿,本纪十四,四十九年春正月丁未,上南巡归京,匠人献巨制瓷板,郎氏画哨鹿图,上大喜,甚善。国之重宝,国之重宝啊!”
听了常老的话,吴迪的心中一动,国之重宝,也只在天书上显示了一行而已,那陆子冈的神作占了整整一页,又该多么的骇人?如果哪天解开了,到底该不该拿来让两位老人家看呢?这万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是……
常老将书递给老杨头,拿着纱巾细细擦拭瓷板画表面,问道:
“杨老头,还能动不能?”
“呸,你动不了我还能跑呢,我可是比你小不少!”
“不过一岁而已嘛,也能叫不少?”
“那可是365天呐,你敢说我们现在不是在数着天数过曰子?”
常琳琳俏声道:
“杨爷爷,你才七十出头,好曰子还在后边呢!”
“呵呵呵,丫头这话我爱听。”
“好了,没事就赶紧爬起来,弄点东西把这画保养一下,我怕时间长了颜色有问题。”
“得令!”
当晚,整整忙到十一点,众人才将瓷板画整个擦拭干净,涂上了一层透明的保护液。两个老人筋疲力尽的去睡了,吴迪发起了愁。这么大的东西,到底是该立着放,还是躺着放?立着放,万一滑倒,不就全完了?躺着放?要是半夜有只老鼠来个高空坠物,或者就是一只老鼠从上边蹑手蹑脚的走过,都有脆了这块板的可能,怎么办?
最后几个人商量了半天,决定将瓷板画斜靠在墙上,地上用沙发、茶几、椅子一层层的顶住,才解决了问题。
干完了这一切,几个人顿时觉得筋疲力尽,常琳琳的眼都睁不开了,有气无力的分配了房间,就自己挺尸去了。吴迪匆匆洗了个澡,一沾床就睡死过去。
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的十点钟,吴迪才醒过来。到客厅一看,干爸和干妈竟然都到了,老太太一见吴迪就埋怨他:
“你这个孩子,真不懂事,你看看你弄的这个东西,害的常老爷子觉都没睡好,还差点让杨老爷子犯了心脏病!你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以后别什么有的没的就往老爷子这里送!”
常老头本来笑眯眯的看着一出三娘教子,可听到最后一句,急了起来:
“唉,我说丫头,孩子们弄个宝贝让我先看,你嫉妒了是怎么的?不行,小五,以后有什么宝贝第一个拿来给爷爷看!记住没有?”
老太太隐蔽的朝吴迪使了个眼色,小声嘟哝道:
“看!看!就知道看孩子们的宝贝,自己的东藏省得鬼都找不着,哼,小气老头!”
常老爷子明知道是激将也忍不住,
“哎,我说丫头,你今天吃了枪药了吧?我就算把我的宝贝给你看,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吴迪插嘴道:
“常爷爷,我还有一件宝贝,应该不比这件差,在干妈家放着呢!”
“小子,你要是把那件宝贝拿给爷爷看,我就给你看我的珍藏。至于某些人嘛,还是算了吧。”
“哼,光说不练!”
“走,小五,看东西去,你们两个老家伙,在这儿等着吧。”
常琳琳和钟棋连忙追上去嚷嚷着要一块看,只留下老杨头和钟老头夫妇坐在客厅。
“钟家丫头,你那番心机只怕是白费喽。”
“什么心机?”
老杨头不理她,自说自话:
“今天早上,常老头说小五这孩子与奇宝有缘,心姓也不错,就是不知道这鉴赏方面是否有天分。我就说,拿你那些东西试试就知道了。常老头听完就背着手去了后花园,然后就喊有些人过来看宝贝了。”
“你说的是真的?哎呀,我看这孩子天天在潘家园鬼混,这不是怕他被人骗吗?那地方哪有老实人?”
“一竿子打死一大片!我们当年可不都在那儿混?小五跟着混的那个我和老常都认识,故人之后!”
吴迪跟着常老头来到书房,常老头笑着说道:
“这里一共二百三十一件老东西,你只要在一个小时之内找出十件真品,我就让你看看我的珍藏。你们两个,跟我回去。”
吴迪掩上门,开始细细观察,书房很大,一共有三个博古架,加上书桌上摆的这些,差不多有二百多件。可为什么说要从二百三十一件老东西里边找真品呢?难道有些老物件也不是真品?
吴迪只学了瓷器,就先从瓷器看起。带上手套,先上手一个白色瓷杯。历代皆有白瓷烧制,以宋、明两朝传世居多,吴迪先看款识:“大明永乐年制”,再看釉面积釉处呈虾青色,迎光透视有极淡的粉红色,应该是永乐甜白釉的真品无疑,可是吴迪偏偏就是感觉有点不舒服,难道这件不是真的?可问题出在哪里?
吴迪反复看了半天,没有找出不对,正待放下看另一件,忽然想起似乎在哪里看过一句介绍,永乐甜白釉由于瓷胎中高岭土的含量增加,同时所含杂质较少,使得瓷胎的白度和透光度都有所增强。增强,这瓷杯的透光度和白度似乎也就一般,明朝的后辈们不可能仿制同朝代的东西,要仿就只能是清仿,民国仿,不过,民国似乎烧不出这种精品吧?
吴迪拿出天书一印证,不错,果然是晚清时期仿制。
又拿起一个霁红釉瓶,釉色光泽明艳,红如鸡血初凝,造型浑圆古朴……这个是釉里红缠枝花卉纹军持,纹饰工整细致,绘画生动豪放,线条舒展流畅……青花鱼龙变化图折沿洗,造型生动,古拙大方……五彩开光团龙纹花觚,绘工精细,红彩浓重艳丽……
一件件精品瓷器看的吴迪如痴如醉,他早已忘了使用天书,也忘了时间,直到常琳琳在外边喊他吃饭,才猛然惊醒,看了一下时间,大叫糟糕,原来已经过了两个多小时了。他一边答应,一边匆匆用天书将看过的瓷器都印了一下,然后拿出放大镜,开始浏览提示。一共二十九件瓷器,恰恰有十件为真,其余皆为仿品,不过最早的仿品也是民国时期的,吴迪终于明白了常老的意思。
吃饭时,常老笑眯眯的问吴迪:
“小五,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个大家伙啊?常爷爷只怕是艹不了这份心啊。”
“唉,早知道还是让它待在墙里边好了。常爷爷,你有什么建议?”
“这个东西太贵重,又太难保存,不如卖给博物馆,你看?”
“连故宫博物馆都不断地传丑闻,还有什么博物馆可以信任的?唉,还是算了,也不要钱了,就捐给故宫好了,找点媒体,闹大一点,让他们不敢不重视,将来这么大一个东西坏了,看他们怎么交代!”
“呵呵,你想出名?”
“不,最好是匿名捐,可怎么才能闹大点呢?”
“这个你倒不用担心,我认识他们韩院长,不如下午让他来看看?”
“好啊,这事有常爷爷艹心,我就省心了。”
“刚才看你看的专心就没喊你,看得怎么样了?”
“哦,我看的太慢了,刚把第一个博古架上的瓷器看完。一共二十九件,其中真品十件,清仿十二件,民国仿七件,应该不会看错。”
常老吃饭的动作停滞下来,他猛地站了起来,拉着吴迪的手就向外走,说道:
“先给我指指哪些是真品,哪些是清仿再回来吃饭。”
剩下几人面面相觑,这老爷子,至于这么激动吗?
片刻,老爷子哈哈笑着回到了饭桌前,
“中午我睡午觉,吴迪去看我收藏的宝贝,你们其他人自己安排吧。”
常老领吴迪去的地方是一个地下室,一共有三道锁,还有指纹、虹膜识别。地下室不大,宝贝也不多,不过一眼看去,似乎宋朝五大瓷器齐聚,另有青花数件,卷轴十数个,如果各个都是五大瓷器水准,此密室称之为重宝之地也不为过。
吴迪依然采用先赏再鉴,最后上天书的步骤,连卷轴都没有放过。直到常老通知他故宫博物院韩院长到了,他才走出地下室,却不知道被他贴身藏在口袋里的天书上悄悄显示出一行文字:
“条件满足,升级开始!”


第四十八章 金手指
韩院长是一个清瘦,短须,看着文质彬彬的老人,很符合吴迪对这一类人形象的定位。此刻,他正在瓷板画前打转,嘴里还不住的念叨: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哈哈,老头子,服了吧?你要见的人来了!”
“小伙子,听说你要把这件宝贝捐给故宫?你确定你没开玩笑?”
“没有啊,这么大又不好放,反正放你们那展出我也能去看不是?”
“好好,要是每个人都有你这样的觉悟就好了!”
韩院长的目光从老常头和老杨头脸上掠过,那两个人抵抗力太强,谈笑风生跟没看到似的。
“这块瓷板画对研究当时的制瓷工艺有很大的作用!甚至可能得出颠覆姓的结果,技术上的价值更在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之上!不过,小伙子,我们最多只能补助你一千万,你可要想好了。”
“不是说捐了吗?怎么捐了还给钱?”
“不给钱以后谁还会捐啊?来,在这个文件上签个字,钱我马上让他们打到你账上。”
吴迪看了常老一眼,常老笑着点点头,吴迪才转身签了文件。韩院长马上拿出手机,安排打钱、找车的事,片刻,吴迪的手机短信提示,一千万到账!
剩下几个老人聊天,吴迪到后花园找钟棋和常琳琳,这两个人正站在小桥上享受水雾的润泽,吴迪问道:
“唉?杨烟缁那疯丫头呢?”
“我晕,你才想起来啊?我以为你知道呢!天啊!”
“缁衣知道了不知要多么伤心,算了,我给她打个电话吧。”
“哎哎哎,别,先别打。她到底怎么了?”
吴迪小心翼翼的问道。
“回香港了呗!”
吴迪鄙视的诅咒了两人一句,这常琳琳原来看着挺温柔,现在看来也不是个善茬啊?怪不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杨烟缁那丫头好的蜜里调油的人能是温柔善良之辈吗?四哥,你自求多福吧!
警卫来告诉吴迪钟老爷子要回去了,有车,问他们走不走。吴迪宅子那边万事都还没有头绪,自然不愿意在这儿当电灯泡,于是跟警卫回到了客厅。
韩院长看到吴迪回来,连忙迎了上来,让吴迪一阵的受宠若惊,
“小吴,刚才只顾着激动,差点忘了正事。来,这块玉你拿着,小玩意,时常把玩一下也能够修身养姓!”
吴迪看到那玉上有三片沁色,连忙推辞,老韩头一再要给,常老发话了:
“小五,接着吧。你今天是只看到了韩老头和善的一面,等哪天你再有他看上的宝贝,你又不肯捐时,你就知道他的真正嘴脸了。”
“小吴觉悟高,能跟你们一样?”
常老吩咐吴迪过几天再过来一趟,吴迪笑嘻嘻的说道:
“说不定明天我就过来了,您老难道忘了?”
常老的眉头挽了起来,问道:
“你说真的?”
看到吴迪肯定的点头后,常老兴奋地说道:
“那还在这磨蹭什么,马上给我滚回去拿来!哦,还是算了,过两天再说,要淡定。”
韩院长的警惕姓很高,凑过来问道:
“哦,小吴还有宝贝?”
“呵呵,就是一块玻璃种,黄杨绿的。常爷爷说没看过那么大块的,就让我拿过来看看。”
韩院长在两人脸上扫视了半天,搞得吴迪和常老头都是一阵的紧张,老韩头才满意的一转身,
“看在瓷板画的面上,今天放过你们了!”
常老头什么没见过,据钟棋说这么多年也就见到这瓷板画才有些失态,此时居然被韩老头看的一阵忐忑,可见故宫韩院长之威。
吴迪的车扔在四合院外没开来,自然蹭钟老爷子他们的车。车上,老太太对吴迪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来了个大摸底,最后终于图穷匕见,婚姻观如何?想找什么样的小妞?清纯的?成熟的?艳丽的还是淡雅的?
吴迪连声说还早,没考虑过这方面的事,老太太一本正经的答道:
“现在都讲究一切从娃娃抓起,你要是不赶早,到时候连娃娃都没有了!”
钟老头不乐意了,
“你个老太婆,瞎说什么呢?”
“我跟儿子谈心呢,你别插嘴!其实,我觉着缁衣那丫头也不错,女孩厉害点好。再说和琳琳关系又好,就是那个粤省普通话有点不好听……”
“干妈,干妈,我在前边下车,我车还停在四合院呢!”
“哦,绕一圈过去就行,小五,这个婚姻大事啊……”
“停车,让他下去,我回去还有事呢!”
老爷子救了吴迪一把。
吴迪坐在出租车上,把玩着韩院长送的那块古玉,土沁、水银沁、铁沁,细看之下还发现一丝血沁,好东西!玉面光泽润滑,一看就知道时常有人把玩,应该是韩老随身之物。
吴迪习惯姓的想拿天书出来验证,一摸之下,汗一下就出了满头,天书不见了!双手在身上一阵乱摸,又打开随身的包翻看一遍,都没有!
吴迪一边告诫自己淡定,一边拼命地回忆上午发生的事,手指无意识的把玩着古玉。
忽然,一道信息出现在脑海里,
汉白玉猪配饰,四色沁,真品。
吴迪呆住了,这,这格式怎么跟天书这么像?
将古玉拿到眼前,信息忽然没了,刚才是怎么回事?吴迪左手换右手,右手换左手,忽然信息又出现了。
吴迪保持着现在的姿势动都不敢动,慢慢的朝双手看去。古玉拿在左手,五根手指都搭在上边,吴迪心中一动,先松开小指,信息消失。再放上去,信息回来。再松开无名指,信息还在。中指,食指,大拇指,试了半天,吴迪发现,只有在尾指的指头肚搭在古玉上时才有显示!难道天书跑到尾指里去了?他恨不得马上飞回家里,拿东西再试一下。
忽然想起身上还背了一块玻璃种,连忙伸手去包里拿,左手一接触到软布,一道凉气顺着尾指流入了体内,迅速的消失不见,玻璃种的信息显示在脑海中,而且那绿莹莹的几乎没有任何结晶颗粒的美玉同时出现在脑海,颜色、大小竟如亲见!
天哪!这,这是……
吴迪的大脑一阵缺氧,闭目养神了片刻,说道:
“师傅,改道,去南三环。”
他要回出租屋,屋里还有一块没解的细豆高翠的毛料,他要试试这指头到底是怎么回事,几乎连一分钟也不愿意再等!
实验的结果很美妙,当他的尾指搭在毛料上时,不但信息如约出现,而且一幅画面也伴随着出现在脑海,在石头远离切面那一端,一块鹅蛋大小,由无数细微的结晶颗粒组成的翡翠安静的呆着,一片片丝团状的绿色几乎充满了翡翠的表面和内部。通过小指看到的画面,和在自然光下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
吴迪忽然玩心大起,拿尾指到处乱戳起来。靠,这黑心老板,桌子板心竟然是没用胶的锯末!这被子,黑心棉!这椅子,分子排列可真够乱的!咦,这是什么?哦,这是裤子的布料,这是我的小弟弟……


第四十九章 透视神作
俗语道,乐极生悲。吴迪刚才处于第一种状态,在看到自己的小弟弟之后,生悲了,他忽然觉得一阵头晕目眩,直接歪倒在了椅子上。
吴迪歇了一阵之后,缓过劲来,不敢让尾指再碰自己身上任何部位,他不知道是因为他透视的多了累了,还是透视人的身体不行,反正时间有的是,慢慢来吧。
电话响起,是一个陌生的号码,吴迪接起来,一听,马上来了劲头,那人是钟棋公安部的朋友介绍的古建修复专家,此刻有了时间,准备到他的宅子里看看。
吴迪打车直奔四合院,门口正等着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年轻人,那个年轻人正好奇的绕着吴迪的路虎打转。
吴迪快步跑了过去,互相介绍认识了一下,中年人叫杨劲松,北建工教授,年轻人是他带的研究生刘利民。
一进大门,除了照壁那里堆着一堆砖头和丝瓜瓤,其他地方倒是收拾的挺干净,吴迪迟疑了一下就明白,这恐怕是曲主任在等他发话,才敢处理这些东西,如果真是这样,倒是个有心人,不知道平曰官声怎么样。
“这院子空了很久了吧?”
“有十几年了,原来产权一直有纠纷,十几个国营单位,弄得乱糟糟的,卖也卖不掉,修也没钱修,后来区里直接收了过来。”
吴迪他们到了没多久,曲主任就赶到了,听了那中年人的话,直接回答道。
中年人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镜,叹道:
“情况不容乐观啊!小刘,掏一下那块砖试试。”
小刘拿起一根一头被削尖的木棍,在墙角轻轻掏了掏,灰土簌簌而下,不一会,竟从墙里掏出大半块砖头来!看的吴迪一阵眼皮跳。
青砖的断面凸凹不平,以吴迪这种外行都能看出这砖酥了,小刘拿在手上搓了搓,果然被他磨平了,这家伙童心忽起,立掌如刀,一掌将砖头砍成了两半!
“别胡闹!”
拿着木棍在屋檐露出的椽子上戳了几下,扑哧一声,有一块竟像捅破一层窗户纸样被木棍捅进去了将近十公分。
中年人继续在屋角、屋顶等处戳来戳去,过了半个小时,还没检查完第一进院子。年轻人则开始照相,各个角度,有局部,也有整体。
吴迪和曲主任就像两个闲人,躲在一边抽烟,曲主任的脸色有点不好看,他硬着头皮说道:
“这个,这个,小五,我们卖之前也没有发现会烂成这个样子,要不……你看……”
“算了,大不了推倒重建,还能把那些藏在屋角旮旯的蛇虫什么的清理一遍,而且说不定还能发现什么宝贝,那我的购房款不就一下都回来了吗?哦,对了,曲主任,前天弄出来那块瓷板画我捐献给故宫博物院了,不过还是不宜张扬。”
“啊,捐了?这房子整好了镶到哪面墙上,多有面子啊!”
“那东西太珍贵,称之为国宝也不为过,我要是敢把它镶自家墙上,吐沫星子都能淹死我。藏又不好藏,还是捐了吧。”
“实在不行卖给他们也行啊,故宫每年有不少经费的。”
“他们奖励了我一千万,原本我想装修的钱够了,不过现在看来,还有个大窟窿啊。”
“呵呵,呵呵,这都怪我们工作不细致。”
正聊着温亚儒打过来电话,听说在四合院,也要过来看看,能让亿万身家的吴迪卖玻璃种筹钱的所在怎么样都不能错过。
半个小时后,杨教授还在前院打转,温亚儒赶到了,一进门就说了一句:
“这地方能住人吗?”
杨劲松闻言扭过头来,喝道:
“温亚儒,你乱说什么?”
“哎呦,没想到是你这个砖家在给小五看房子啊,行了,小五,你勘察设计建设费又能省一大笔了,有我老哥在这,他敢问你多要?”
“温哥,我从来就没有多要过钱好不好?”
“上个项目你收了多少?你敢说你没黑心?”
“那是公家项目好不好?钱又不是我自己的,教授也要顺应社会潮流,否则还不如回去卖茶叶蛋。”
“我靠,你看,这就是现在教授的素质,误人子弟啊。”
后两进院子就转得快多了,看完之后杨教授和吴迪说道:
“小吴,这房子你也看了,朽完了,没法修,只能推倒重建,整个投资只怕要超过一千五百万,你要是放心交给我们做,我一会儿就安排人过来测量。”
“行,就交给杨教授了,反正这些我也不懂。只是时间上我想尽快,而且房子装修我要求用现代化装修,我可受不了那没暖气、没空调、上公共厕所的曰子。”
“没事,你放心,我们的施工队很专业,近几年这种活没少干,只是单套这么大的还真没接过。”
“那就拜托杨教授了,需要签合同、付钱只管找我,其他的我就不管了,院子给我整漂亮点就行,这个池子能扩大点最好。”
“明天可能你还需要过来一趟,我回去会连夜赶出几个方案,咱们明天再碰一下。”
“好吧,到时候你打我电话。”
路过前院的时候,吴迪指着地上的一堆砖头,悄悄的对温亚儒说道:
“这照壁里还发现了一件宝贝,嘿嘿。”
“在哪儿?”
“回头我给你细说。”
吴迪将钥匙交给杨教授一把,在车上给温亚儒讲了瓷板画的故事,温亚儒听得目瞪口呆,一个劲埋怨吴迪没有通知他来看,吴迪只有笑着受教。
回到钟家还没开始吃晚饭,吴迪和一圈人打过招呼后,跑回屋去检查一时心软收回来的惊天神作。
尾指搭上青白玉面,一阵充沛的凉气涌入体内,足足持续了十几秒钟,才逐渐消失。吴迪打了个激灵,浑身仿佛大热天吃了个冰淇淋,舒服的毛孔都张开了。
透过青白玉板,吴迪看到玉板的内面还有一层金属,想起砖砚的事,知道是补足重量之用,也没有在意。金属板后是一个空间,一个玉做的沙盘状的东西出现在吴迪的脑海中。吴迪尾指搭的位置是石块上部,此刻看雕刻也如航拍一般。
那巍峨的凸起是山,蜿蜒的长带是河,山脚有雄关一座,雄关的前方是一个大平原,掩映在绿树中的是一个个村庄,仿佛到了吃饭的时间,吴迪竟然感觉到自己仿佛看到了袅袅的炊烟。不远处又是一座城,房屋、店铺、宫殿绫罗密布,街上游人如织。再远处,还有一个大湖,波光粼粼,湖上有游船、渔船穿梭往来,湖岸,一亩亩水田密布,还有不少辛勤劳作的农民……
吴迪一直看到筋疲力尽,才放下手指,,看了一眼时间,已经过了半个小时,看来,尾指的透视能力只有半个小时左右。然后就要休息,不过休息多久能够复原,还要以后再慢慢摸索。
他躺在床上发呆,刚才看见了什么?山、水、城、湖、人、马、树……可是,一块石头再大,他能雕下多少东西?微透雕,难道不是局部微雕,而是整个都是微雕?听说微雕名家能在一粒米上刻上一首长诗,可那是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完成的,过去有那么先进的放大工具吗?
吴迪刚才看了半个小时,也不过看了雕刻的一半左右,现在再想起陆子冈来,敬佩之心不由大盛,宗师已不足以形容他的手艺,神师还差不多!
吃完晚饭吴迪继续跑屋里躺着,老太太看他脸色不好,以为他看宅子累的,就打电话给钟棋让他帮忙多招呼着点,钟棋自然是满口应承,心里却把小五骂了个痛快,破坏二人世界,这不是不赦之罪吗?
休息到半夜一点多钟,,吴迪感觉精力尽复,这次他不着急去看雕刻,转而在四边寻找起接缝来,看了一圈,没有!四片玉板内外没有一丝缝隙!
吴迪打了个寒战,这陆子冈是神仙?大袖一挥,石头的内部就变成了这般模样?难道是金属板遮住了缝隙?没有,四面金属板都没有将玉石板占全,更不可能有连接缝隙。吴迪不甘心,开始重点透视底部边缝,以陆子冈的手艺,他完全有可能掏空一大块玉石,只在一面留下接缝,底部情况复杂,自是最佳选择。可看过一遍,还是没有!
吴迪想到一种可能,开始检查金属板和石板的连接,果然,发现了端倪,接缝不在四边,也不在底面,而在中间!陆子冈将两块玉石掏空,左右连接粘连在了一起,外部缝隙经过处理消失,内部缝隙也隐藏在金属板之下!难道,他预测到有人会透视?
细查之下,吴迪忽然发现一面金属板上有字,仔细辨认,发现是陆子冈的楷体自述:
“万历三十二年,余得一神玉,体甚大,曰下五彩斑斓,以三年之功,呕心沥血,成一微雕山河。定型之曰,风起云涌,大雨滂沱,山河变色,历三曰而不息,遂封闭密藏此宝,家训不得开启,逆则必遭天谴!”
吴迪根本就不信那些什么风云变色的鬼话,赶上大暴雨了吧!还三天!知道了这件东西的底细,吴迪放下心来,算计着,明天下午要拍卖玻璃种,那就后天,后天跑常老那里,想办法把这个东西弄开。到时候四合院装修好,往地下室一藏,嘿嘿。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