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天书-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将杯子放下,摇头笑道:
“这件杯子从制式、技法上看是明朝的,但是落款却是清朝的,很显然是有人在故意作伪,我看多半是一件仿品。不过看着挺漂亮的,便宜的话倒是可以拿上。”
老板娘心里咯噔一下,这件杯子是她男人花了三万块钱收上来的,博物馆的人鉴定后的说法和吴迪的竟一模一样,当时她还把男人臭骂了一顿。但后来又有人说能值大价钱之后,她就始终抱着一丝幻想,看能不能真的碰到一个冤大头卖个天价出来。此刻看到这个年轻人竟一眼认了出来,不由得有些失望,说道:
“可是这件东西确实是祖上传下来的,应该还是值些钱的吧?”
“当然!这件杯子还是有些年头了,不过应该有人给你说过它的缺陷吧?要是没有这个落款,可能还要更值钱些,可惜了。”
老板娘心里发急,这个人真是的,一个劲的说东说西,你倒是说说它到底值多少钱啊?
“这件东西如果是我要的话,超过三十万就不值得出手了,因为它很可能是民国的东西。”
老板娘松了一口气,还好,虽然不值上百万,但是也不象博物馆那家伙说的那样一文不值!这一下子翻了十倍,究竟卖还是不卖?
“那……小兄弟您看,能不能再给添点?你看它多漂亮啊!”
吴迪笑着摇了摇头,
“漂亮的东西多了,比这个还漂亮的我只要一两千就能拿过来好多件。老板娘,东西不是这么个卖法。”
老板娘讪笑道:
“要不,三十五万?”
这件杯子确实是明朝的东西,其真实价值应该在一百五十万上下,但是那个大清乾隆的款识却让人看着不舒服,所以吴迪认为三十万已经差不多了,况且老板娘又不识货,他看在小汝的份上,没有直接开价五万、十万,就已经算是厚道人了。
最终,老板娘让步了,三十万成交,让吴迪又捡了一件稀罕玩意。
“这个村子都是做阿富汗玉的,看不看?”
阿富汗玉学名“大理岩”,又称大理石,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玉器。之所以称为玉,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购买,其价值相当低廉。
小汝之所以这么问,也是估计吴迪他们多半看不上,从前两个村子的表现来看,这整个就是一个不把钱当钱的败家大少!
“既然来了,就一块看看吧,这样以后也能少上些当。”
由于阿富汗白玉玉质非常细腻均匀,光泽油润,肉眼看不到玉花,经常用来冒充上等白玉或羊脂玉,不知道鉴别方法的人多半都会上当。其实辨别的方法很简单,只要用手指甲使劲刮一下,如果能刮下一点白色的皮,那就不是白玉。
村头这家的院子不大,主要是因为盖了不少的房子,里边都放着琢玉机器,很多工人在里面加工玉雕件。吴迪看了一眼,大多是各种观音雕像,心下了然。阿富汗玉冒充的白玉观音在粤省一带的销路很好,所以很受售假老板们的欢迎,这些多半就是给他们做的。
“小汝来了啊,怎么,还带了客人,能看上你的货的,多半是看不上我们这些,来,屋里坐,院子里太脏!”
胖胖的老板娘看到吴迪他们,热情的迎了上来,能让小汝亲自领着的肯定是大老板,这些人最爱弄虚作假,如果能搭上这条线,说不定以后就是个大户!当然这样的事情只能在心里想,嘴上还是要客气一番的。
吴迪看到院子上空隐隐漂浮的白雾,又看了看作坊里加工玉件的工人,有个别的居然连口罩都不带!他摇了摇头,现在是赚钱了,可这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换来的,这个帐过去不懂,难道现在也还不知道吗?
老板娘所说的屋里也没好到哪儿去,除了一些常用的,其他的东西面上都落着一层或薄或厚的白灰。
“这屋里乱,没空收拾,大家将就一下吧。”
老板娘看了看地下摆着的一尊尊白玉观音,有点尴尬的说道。随后注意到吴迪正在打量那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雕像时,不由的笑道:
“现在机器越来越先进,再加上供货量太大,手工的已经渐渐的不吃香了。老板,我这儿不止是观音像,什么东西都能接,要不,我给你们拿两件样品出来看看?”
老板娘客气了几句,就将话题转到了生意上。
吴迪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阿富汗玉的一些小件还是有一定收藏价值的。因为它具有特殊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吸水、锁水、保湿的功能,长期与人体接触,就表现为很容易吸收人体的汗渍、油脂,而有益成分则被人体吸收。所以,阿富汗白玉与人体接触越久,玉越有油脂感,而人的皮肤也越光滑细腻。
另外,阿富汗白玉还具有光电效应,在摩擦、搓滚过程中,可以聚热蓄能,形成一个电磁场,使人体产生谐振,促进各部位、各器官协调运转,从而达到稳定情绪,平衡生理机能的作用,起到保健强身的功效。白玉中的有益微量元素还可以改善皮肤的外观;均衡皮脂的分泌,有助于维持细胞适当水分,让皮肤看起来更滋润、更年轻!
既然白玉有这种功效,如果两女不介意的话,买几件小东西回去把玩还是可以的。
老板娘进去拿东西了,吴迪的目光转回到地上的观音雕像,忽然神情一动,注意着脚下,艰难的伸手弯腰,拿起了一尊色如凝脂,精光内蕴,厚质温润的白玉观音。
老板娘拿出来的是一些阿富汗玉的挂件、手镯、按摩棒之类的小件,看到他拿着一尊观音像正在打量,就笑道:
“这类东西在粤省很受欢迎,那边的人都迷信,很多家都请的有。老板的店在哪里?不妨拿两件回去试试,要是销不动,再拿回来就是。”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吴迪答了一声好,吩咐机器猫又从地上的观音像里拿出两件,笑道:
“一共带三个,试试也亏不了什么钱。”
“就是,这东西不值钱,批发一件才八百,卖的好的几十万都有人要!你再看这白玉梳子,长期拿来梳头,头发会变的油光发亮,水润保湿,这可不是我胡说,很多书上都写着呢!”
吴迪点了点头,亲自出手挑了几件,交给机器猫拿着,这东西,经常用着,即便是没什么明显的作用,也应该比不用强。
闻斓她们看不透吴迪的举动,但机器猫却知道其中一定有鬼,而且多半就在吴迪亲手拿起的那尊观音雕像上,所以装货的时候格外的多要了点黄裱纸,否则在这乡下的土路上奔波,万一蹭坏了可就麻烦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四章 真假难辨
又多了一个箱子的商务车驶出村子,朝着不远处一个掩映在春天的嫩绿色中的村庄开了过去。
“这个村子里都是些翡翠饰品,不过不是本地加工的,是从平洲、揭阳那边进来的成品。在街上摆卖的时候一般都放在装满水的盆子里,再加上有些染了色的,看上去件件晶莹剔透,可漂亮了,其实那些料子很多连玉都称不上。”
客串导游的小汝有点看不起这个村子,哼,买成品,还不是被人吃的死死的,只能赚点辛苦钱?就这样居然还敢不到姑奶奶家进货……
听到小汝这么说,吴迪笑了笑,这样的不看也罢,一道成品过了无数人的手,是没什么漏可捡的。不过今天居然能够在一堆阿富汗玉里发现那么大一块羊脂白玉,还是让他很是吃惊。想必这些人是作假作久了,真货摆到了面前都不认识!他哪里会想到这些人一辈子都没见过什么羊脂白玉,再加上又不防,怎么可能会认的出来?
“这个村子主要做一些印章、玉石麻将、玛瑙围棋等东西,什么金沙石、虎睛石的都是些烂石头,或者是合成的东西,也没什么看头,不过旁边一个村子倒是可以参观参观,那才是真的手艺活。”
“哦,什么手艺?”
“古董作假,这些人将一些东西埋到土里,或者用稀释的酸水腐蚀,反正怎么合适怎么来,弄出来的东西看着新不新旧不旧的,放到网上,居然还有不少老外要买,全是按美元计价!村头那一家就是网购做发了,一把仿曰本武士刀,成本几十块,卖上千美元,这才几年,身家已经过千万了。”
吴迪心中一动,制假,多半会有真品做模子,只是不知道能不能用透视眼看到。不过,如果能通过小汝的关系,了解到一些制假的手法也不错……这个一定要看看。
“别想,那都是各家的绝招,我都看不到呢!这样吧,带你们去一家见识见识,他们还是我妈家的远房亲戚,我叫大舅爷的,听说一年只出手两次,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各大博物馆溜达,找原型,今天也不知道在不在。记住啊,进去不管看到什么,不管他们怎么说,反正只有一条,让我掏钱买东西,没门!”
吴迪笑着点了点头,现在这些都已经半公开化了,反正别人也没说是真是假,一切都是你自己看。成交了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再加上地方的保护伞,这一带居然就这么畸形的发展了起来。
老百姓的生活是好了,富裕了,可是精神文明却被败坏的一塌糊涂。不过,这也是一个普遍现象,现在连三岁的小孩都知道一切要向钱看,哪里还有什么净土可言?
小汝的大舅爷不在家,接待他们的是他的儿子,小汝叫小舅的一名中年男子,听到吴迪他们是小汝带来看货的,也没什么怀疑,大大方方的拿出两件东西,笑道:
“这两件不是老爷子做的,是收上来的,真货。就是价格有点贵,你们先看看,看好了咱们再说。”
吴迪微笑着扫了一眼,眉头一皱,表情凝重的率先拿起了那件看着和现代工艺品差不多新旧的蓝色缠枝莲纹棒槌瓶。
这是一件洒蓝釉地描金缠枝莲纹棒槌瓶,目测高约45厘米,口径和足径差不多,应该在14厘米左右,
看完尺寸看器型,盘口,直颈,丰肩,筒形腹,圈足,是标准的大清康熙年间的制式,再一看款识,果然没错。
看完器型再看釉色,只见这件瓶子外壁通体施洒蓝釉,釉面光润,洒点均匀,采用的是釉上彩绘。纹饰为金彩纹样,颈部为双龙戏珠纹,肩部锦地开光内绘花卉纹,腹部为缠枝莲纹,胫部为莲瓣纹,精致细腻,画工精湛,乍一看,竟似是一件真品。
洒蓝釉为明代宣德时期创烧的一种色釉品种,为低温釉。采用吹釉工艺而成,釉面浓淡不一,浅蓝色地上散布着深蓝色点,犹如散落的蓝色水滴,故称为“洒蓝”或“雪花蓝”。清《南窑笔记》也称之为“吹青釉”。
宣德洒蓝釉器传世品仅见钵类,装饰有刻划云龙纹。清康熙时期的洒蓝釉瓷较为多见,为高温色釉。造型丰富多样,有盘、碗、笔筒、槌瓶、罐等,釉面光润,洒点均匀,装饰手法多样,有洒蓝地釉下或釉上彩绘、洒蓝地白花、洒蓝地描金等。
吴迪手上这件瓶子胎薄坚细,釉质深沉素雅,金彩雍容华贵,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觉,花纹繁密,但布局井然有序,竟似是康熙朝的典型器物。
他又看了看了圈足内的青花标识,一言不发的将棒槌瓶放下,凑过去打量另外一件高高的天蓝色瓶子。这件更不得了,居然是一件钧窑镂空座瓶!
瓶子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为瓶形,下为镂空瓶座,上下之间没有接缝,显然是烧制时就是连为一体的。
吴迪仔细的打量着这个少见的造型,只见瓶子瓶口外敞,长颈,螭形双耳,瓶腹浑圆,四面各有一铺首衔环。瓶体通施天蓝釉,釉层较厚,釉色不匀,部分流于底部,正是标准的“流釉”现象。而且釉面有多处紫红斑,看上去斑驳陆离,不是很美观。不过他知道,那是釉料中的铜在烧制时还原所致,恰恰是证明其身份的重要标志。
这件镂空座瓶高近60厘米、口径、底径均为18厘米左右,从釉面、胎质、器型等特征来看,应该是元代的钧窑瓷器。
元代钧窑釉色以青蓝为基调而多变化,但是成品釉层较厚,呈“乳浊现象”,不像其他青瓷那样有透明感。在艺术风格上,雄浑大气,常有形体很大的作品出现。这一切的特征,这个瓶子都很符合。
“阿迪,这一件好像没有那一件好看。”
孟瑶看到吴迪在专心看藏品,其他人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话,觉得屋内气氛有点凝重,忍不住出声发表意见。
“呵呵,确实,这件镂空座瓶在工艺方面比较粗放,瓷胎胎质也比较粗松,釉色还有点僵硬,作为一件观赏器是有点不合格,但是这种镂空的器型倒是很少见。这个……小舅,这两件不知道你准备卖什么价钱啊?”
吴迪想了半天,没有找到合适的称呼,干脆也跟着小汝叫小舅算了。
“这两件一件是康熙朝的洒蓝釉地描金缠枝莲纹棒槌瓶,一件是元代钧窑镂空座瓶,老爷子临走的时候交代过,低于一千万不准出手。”
“一千万?两件一千万?”
小舅点了点头,
“这个价格实际上是偏低了,但是咱们也不认识什么大的收藏家,没有出货的渠道,这东西放家里一天还提心吊胆的,所以干脆就便宜点卖了算了。不给别人点利润空间,谁愿意花这么大的价钱买两个旧瓶子回去自己看?”
吴迪苦笑了一声,不用找了,这里就有一个,专门花大价钱买了旧瓶子就为了自己看。不过这两件东西一千万还真不算贵,这个价钱应该是几年前他们了解到的了,现在上拍甚至都不需要艹作,上两千万很轻松。
他习惯姓的用天书验证了一下,随即脸上苦笑的痕迹更加的明显,丢人啊,居然打眼了,特征这么明显的东西居然也会打眼!
这两件瓶子一真一假,康熙朝的洒蓝釉地描金缠枝莲纹棒槌瓶虽然看着很新,但是真的,那件古旧的元代钧窑镂空座瓶却是一件货真价实的仿品!这一千万竟只是那件洒蓝釉的价格!
吴迪镇定的拿起那件钧窑瓷器,上下打量着,釉面没问题,胎质没问题,碉堡了,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他一边仔细琢磨,一边装作不经意的问道:
“要是论单件,这件多少钱?”
小舅迟疑了一下,老爷子临走时交代这两件要一起卖,没说过分开是什么价格,不过这小子明显是看上了这件,难道他觉得旧的、难看的才是真货不成?
他装作为难的挠了挠头,
“这单件的还真不知道价格,要不你稍等一会儿,我给你问问去?”
吴迪点了点头,继续研究地上这件瓶子,看到小汝想说话,微微的摇了摇头,这件多半就是她老舅爷的作品,能仿到这种程度,别说一年只出手两次了,几年出手一次,也早就是亿万富翁了!
不一会儿,小舅从里屋走了出来,看到吴迪还在研究瓶子,笑道:
“老爷子说了,这两件本来是要一起卖,但既然是小汝家的亲戚,实在只想要一件,也能拆开,只是这价格就稍稍要贵一点了。”
“哦,说说看,这两件都是多少钱?”
“这件钧窑的瓷器,造型很稀有,而且年代也要久远的多,这么大又能这么完整的保存到现在很不容易,所以价格稍微贵些,要八百万。这件康熙的洒蓝釉,看着是好看,但是存世的不少,只要二百四十万就行。”(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五章 真假难辨(续)
便宜小舅一边说着,一边借让烟的动作偷眼打量着吴迪的脸色。老爷子电话打不通,这个价格是他和老娘商量的结果。反正两件都是老爷子的手笔,卖多少都是赚,不过既然他只想要一件,那就宰这一件好了。
吴迪和机器猫都没接烟,小舅客气了几下,顺势把众人重新打量了一番。这小子的装束倒是一般,但那边的大姐和两个小丫头身上的东西可是价值不菲。这应该是个附庸风雅的有钱人,这种人要面子,而且还跟着一看就是姘头的两个小娇娘,这八百万应该没有报高吧?
吴迪此刻却没有琢磨价格,他被小舅那保存完整四个字提醒,正发动了透视眼,细细打量着瓶子呢!
果然,这是一件利用残器修补还原的东西!瓶身上厚厚的釉层下,整件瓷器被分成了五大块,其中稍小两块的瓷质一看就明显是现代的东西!
卡,这位老先生可是位施釉的顶级专家啊!不但掩盖了裂缝,竟然还能将釉面还原到他都看不出来的程度,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那两块凑上去,大小合适的瓷片又是从哪儿找来的呢?华夏实在是太大了,草莽之间,龙蛇无数啊!
找到了答案,吴迪松了一口气,站起来,将那件洒蓝釉棒槌瓶放到桌子上,笑道:
“我还是觉得这件更新更漂亮些,放到客厅里,来个朋友看着也舒心,那件实在是太旧了!”
小舅目瞪口呆的看着他的动作,心中涕泪长流,
“你妹!咱不带这么玩人的好不好?你看古董居然是按照新旧漂亮与否来的?早知道把那两件粉彩拿出来,你岂不是更加的喜欢?”
他鄙夷的看了一眼笑呵呵的吴迪,你个死穷鬼,在三个这么漂亮的女孩子面前居然也这么不要脸面,偶一个乡下的老农都看不起你!算了,二百四十万也不少了,要这件就给这件吧。
吴迪哪知道他们刚才电话没打通,这是娘俩自作聪明的结果?此刻听到他居然同意二百四十万卖掉这件起码价值一千二百四十万的洒蓝釉瓶子,也是微微一愣,便宜你可以不卖啊?东西是你的,我又不能抢,最多不过说你几句不守信用罢了,难道你们认为面子就那么重要?莫非他把这件也当成了仿的?不可能,不可能,他不知道,他家老爷子还能不知道吗?真是奇怪了……你妹!再拿天书鉴定一下!
“您家里有网络吗?我直接给您网上转账吧?或者给您开支票?这要是去银行,好像跑的有点远了吧。”
小舅点了点头,支票他不敢收,不过网上转账还是可以的,村里早就安装了宽带,他家里不但有网络,还是无线的呢!
吴迪一边看着机器猫打开电脑艹作,一边装作随意的问道:
“小舅,家里的东西就只有这两件?要是还有,不妨都拿出来看看,我一个博古架还空着一大半呢!”
小舅一听还有机会,心中一喜,这可是你自己送上门来的,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下次报价我可不会再上当了!
小汝看到小舅走进房间,轻轻的拉了吴迪一把,摇了摇头,吴迪微微一笑,示意他有分寸,然后就看着里屋,发起了呆。
透视眼的视线中,小舅正和一个老妇人从床底下往外倒东西,只见他们一共搬出了两个大箱子,然后从其中一个里面拿起了一件青花瓷瓶看了一眼,揭掉了贴在底足上的小纸条,放到了旁边一个空箱子里。然后又拿起一件瓷器,如法炮制……
吴迪直接向他们拿出瓷器的箱子里透视进去,果然,在箱子里还有几件和拿出来的东西一模一样的瓷器,看来应该是仿制的老母了。
他看着这娘俩一件一件,不一会儿竟往箱子里放了足有七件精品瓷器,不禁暗自咋舌。这他妈的是一年只出手两次吗?我看是二十次吧!
吴迪看着那娘俩将瓷器一件件又确认了一遍,忽然一个问题浮上心头,他们就不怕一次姓拿出太多,把他吓跑了吗?他看了一眼皱着眉头坐在一边的小汝,心中一动,想起了可能的原因,难道他们认为是小汝逮着了冤大头,故意领着上门让他们宰的吗?
这娘俩还真就是这么想的,看着那个黑黑的年轻人脑筋也不怎么灵光的模样,这个大羊牯错过了就实在是太可惜了!只是待会要怎么给小汝提成,这可要好好的算算。多了心疼,少了怕这丫头不满张扬出去,虽说大家都猜到他家有钱,可是没几个人知道这个竟会这么暴利,红眼病人人都会得,万一发作起来可是很吓人的啊!
吴迪看到那个他叫小舅的中年人抱起箱子,准备出来了,就收回了目光。刚刚他顺便透视了一下瓷器的瓷质,得到的结果让他很是啼笑皆非,这不是都贴着标签的吗?怎么也会将老母和它下的小崽子搞混了?
这七件瓷器里边,只是青花就占了三件,另外还有两件粉彩,两件五彩瓷。吴迪大眼看了一下外观,件件都足以以假乱真,看来这家的老先生还真的是个制瓷大家!若是只有一两件也就罢了,可现在你产量这么高,说不得要通知韩院长请他走上一遭了。
吴迪拿起其中一件青花梅瓶。这又是件大器,高足有40多厘米,但是口径很小,应该不到7厘米,但有一圈仅施底釉的白边,俗称折沿。足为圈足,无釉,泛火石红色,直径大概在15厘米左右。
瓶身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双弦线把纹样分成5层。肩部绘卷草纹和下垂云肩纹,云肩内绘缠枝菊纹,云肩纹间饰卷草纹。腹部绘云龙纹,胫部绘卷草纹和仰莲瓣纹。
这件就是那娘俩拿错了的元青花云龙纹梅瓶,不用天书鉴定吴迪也敢赌死它是一件真品!只是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竟让它被当成赝品拿了出来。
“这件多少钱?”
来了,小舅精神一振,怎么?居然还想玩刚才那招?你不是说喜欢新的漂亮的吗?你以为看都不看那两件粉彩就能瞒过我了吗?这次这件我报优惠点,等到那两件再狠宰!这卖东西就是这样,报价要有高有低才显得真实,要是一味的喊高价,只会把人给吓跑了。
他看了看吴迪指着的青花梅瓶,又看了看那两件颜色艳丽的粉彩,心里一阵折腾,小心翼翼的报了一个价格出来,吓了吴迪一大跳!
五十万!一件元青花才五十万!虽然不是人物故事画大罐,可是它毕竟也是一件罕见的元青花啊!
事实上有关元青花的存世量业内一直存在争议,一个公认的说法是国内有一百多件,国外二百多件,全世界一共不足四百件。但是也有人指出,华夏民间有大量的元青花存世,这个数量即便不到一万,一两千是绝对没问题。但是在最近召开的元青花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仍然肯定了只有不足四百件存世的论断。
不管是哪种说法,元青花都不应该是这个价格,吴迪被搞糊涂了,这是在当高仿卖吗?不是说都当成真品在卖的吗?
其实这个是他自己想岔了,即便是小汝的老舅爷在网上出货的时候,价格也是非常灵活的,哪件当真品卖,哪件当高仿卖,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吴迪的收藏大多是捡漏所得,正常的交易没有几笔,又从来不会被赝品所惑,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只是……还能再便宜点吗?我看这么多的精品,只怕带的钱不够多啊!”
吴迪决定再试探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舅的心里一喜,来了,这是在探我的虚头呢!有些人做生意死脑筋,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个下浮比例,他们根本不知道,有高有低才是王道!
这件下浮的比例高,不代表着另外一件也会便宜这么多。道理很简单,俺们家做生意实在,能给你让利的都下浮了,这件它确实是便宜不了,要不,我干嘛不图个薄利多销呢?
这个说法显得非常的实诚,屡试不爽,有些人听了,看好的便宜东西都不要了,反而买了那件几乎没有下浮的,毕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啊!
“这件,你要实在是想要,这不小汝也在这儿,你又跟着这孩子叫我一声小舅,这个……就按三十五万吧!这个价格可是一点钱都不赚,你也别再跟我讲了。”
吴迪点了点头,三十五万,还赚钱?只怕三百五十万你都要赔钱!
他让机器猫先将这件的钱结了,然后去看那两件粉彩。那个便宜小舅本来想说看好了一块结,可是看到吴迪已经拿起了那件粉彩加金寿桃纹大盘,心中一喜,也就顾不上那么多了。以这小子的选择标准,这两件粉彩绝对看得入眼,能不能成交就看他的价格具体报到什么位置了。
吴迪拿起粉彩大盘看了两眼,又拿起另外一件人物纹笔筒打量了一会儿,看到那边交易完成,就放下站了起来。这两件东西的釉面就要比刚才那件钧窑仿的要差些,但是在市场上也应该能列入上品,如果再辅以一定的欺诈手段,当做真品卖出去个几百万都不成问题。(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六章 运气是这么来的
吴迪琢磨着应该要快点通知韩院长,这些东西无论是流向国内还是国外,都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尤其是卖向国外那些,万一哪件被那些不太识货,却又满腔热血的国人看到了,再花大价钱买回来可就悲剧了!
小舅看到吴迪居然只看了几眼,就站起来准备离开,登时急了,今天一下子拿出来这么多,可还没赚着钱的不是?这怎么能说走就要走了呢?
“这几件东西实在是太花哨了,我刚才就在想,如果我的博古架上放的都是这类东西,别人会不会说我是哗众取宠、不懂装懂呢?所以我决定就拿这件青花算了,看着旧旧的,个子又大,显得很有品位的样子。那几件,太艳,俗!”
吴迪边说边摇头,小舅边听边流泪,你,你这心,变的比孩子他妈还快!她当年头天晚上还和我睡一个被窝,结果第二天就跟一个野男人跑了,你一个大小伙子,怎么能也是这样呢?
车上,捡了几个小漏的吴迪心怀大畅,看了看天色,笑着对气呼呼的小汝说道:
“小汝妹妹,别生气,在收藏这一块,我可是比赌石还要厉害些。你那个小舅今天绝对没占着便宜。天色不早了,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回头你有空了,记得去京城找我。”
送走小汝,老妈看了看笑眯眯心情不错的儿子,担忧道:
“小迪,你不会看错了吧?刚才小汝给我讲他这个小舅可是个六亲不认的主,你要是想着沾点亲戚关系不会坑你,那可就错了……”
听到老妈这么说,吴迪正待安慰,孟瑶已经抢着说道:
“阿姨,你就放一百个心吧,在这个上边还真没见过能让他吃亏的。家里那些价值上亿的,一个个看着比这些还不像是真的呢!”
晚上,吴迪将二女交给老妈,自己跑去和胖猪二人小聚,穿着一件很拉风的立领风衣的朱子明一看到他就大吼一声:
“呔,小子,把你女朋友藏到哪里去了?速速喊她过来给两位叔叔请安!你这张老脸我们已经看腻了!”
庞宽在一边揭他的老底,
“听说你都忽悠的人家小米跟着你见家长了,也没见你正式跟我们介绍一下,啧啧,这身你穿上还真的是很有味道。阿迪你闻到了吗?一股浓浓的猪嫂的味道!哈哈哈哈!”
吴迪摇了摇头,
“臭小子,你待会儿死定了,那天居然还敢跟我说没上手,我看,你不是没上手,是还没……不对,这衣服好像正是野战的必备装备啊!”
三个人在路边闹成一团,庞宽捂着挨了朱子明一下的肚子,苦着脸道:
“两位大爷,你们都见了家长了,今天就可怜可怜我,给我发两个小妹妹如何?奶奶的,老子当年的志向就是,弄两辆奔驰开道,我在中间骑辆自行车,弄两个小妹妹跳艳舞,我抱着个塑胶娃娃嗨皮!”
吴迪两人都被雷到了,这货,平时看着闷不拉几的,没想到还有这远大的志向?朱子明伸手去摸他的额头,这小子今天没陪他家老爷子喝酒吧?
“滚,喝没喝酒摸额头能摸的出来吗?”
喝没喝酒摸额头可能真的摸不出来,但是一个人有钱没钱只要一看账户余额就知道了。
玉雕乡,吴迪下午刚刚透视过的房间里,他的便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