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天书-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迪比划了一个三字,
“三千万!所以我就发财了。”
饭桌上的人齐齐抽了口凉气,半晌,吴迪老妈一筷子敲在吴迪头上,骂道:
“你也长能耐了,忽悠你老妈呢!这么大个厂子,一年才几千万产值,一幅画,值三千万?金子做的?”
“别打岔,金子做的才值几个钱?什么画?我们听说过没有?”
还是老爸淡定。
“石涛的山水图,确实值三千万。后来我就找了个人学古玩,工作也辞了。”
“你可别让人骗了!”
“妈,钱都给了,谁骗谁啊?”
“不行,把钱交上来,看看你,有点钱就烧包,买那么贵的车不说,还买了那么多的酒,谁喝得起?”
“那都是干妈送的好不好?”
天底下的老妈果真都一样,都想没收儿子的钱。
李煜吃完饭就直奔火车站,他的任务是保证吴迪安全到家。吴迪也不强留,约好回京城喝酒,就送他走了。回来一看,满屋的东西已经各归其位,老妈老爸老妹正襟危坐,准备三堂会审吴迪。
一下午就在闲扯中度过,老妈的腰也不疼了,老爸的午觉也不睡了,老妹的作业也不做了,一家人沉浸在吴迪发财的消息中,生怕转过眼就变成了一场美梦。
吃过晚饭,吴迪照常把两个穿开裆裤的朋友喊了出来,胖一点的叫朱子明,瘦一点的叫庞宽,加上吴迪,当年号称“压马路的吴胖猪”。因为他们的保留节目就是光着膀子、提着酒瓶压马路。
三个人从小学开始同学,初中过后,庞宽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考上县里的高中,最后上了一个不入流的大学学财务,毕业回厂当出纳。
国营的厂子搞了一次破产,赖掉了银行的债务,然后通过买断、下岗、内退分流了大批的职工,最后只通过入股的方式留下了一千多人。庞宽现在就在新厂当出纳,手里握着现金,哪个单位报账都要找他,小曰子过得还比较舒坦。就是工资只有一千多块,平常小礼品倒是没少捞。
朱子明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吴迪的同学,大学学的机械制造,无奈实在不是那块材料,进厂半年就跳出来了,转行做快速消费品,卖百事可乐。收入比起厂里的同龄人,高了一大截。
三人见面,照例开始压马路。灌了一口啤酒,庞宽问吴迪:
“你家楼下的那辆路虎是你小子开回来的?”
“借的!”
“靠,骗鬼,新路虎借你开?你给我也借一个去。”
“给,钥匙给你,拿走随便开。”
“我说你小子是不是抢银行了?前一段时间还听你老妈说在京城不挣钱,准备把你弄回来找对象呢!”
“呵呵,倒腾古玩捡了个大漏,挣了点钱。”
“什么意思?捡漏?”
“就是别人不认识东西,低价卖给我,我高价卖出去,赚差价。”
“赚了多少?”
吴迪笑笑,竖起了一根手指,
“一百万?”
朱子明比较保守,
“一边去,赚一百万买一百多万的车,不会是一千万吧?”
庞宽到底是搞财务的,见过大钱,吴迪笑道:
“然也!”
“靠,一千万,一千万到底是多少钱?我怎么觉得有点晕?”
“晕,再整两瓶就不晕了,赶快整完换嘉士伯,靠,喝这玉都啤酒不带劲。”
“瞧你那点出息,一会儿上我家搬箱茅台去!”
“真的假的,我可不想让吴婶把我赶出去!”
“让这小子搬下来,我们再搬走。”
“喝糊涂了吧你,躲着吴婶,你这不是纯粹找菜吗?”
“那你说怎么办?”
“让他小子重新买啊!你傻啊你。”
“我靠,就是,我还要花姑娘。”
“对,把车开上泡小妹妹去!一个人整俩,一个抱着玩,一个放那儿看!”


第三十八章 惊天神作
第二天,老爸上班去了,老妈办了病退,每天除了做饭就是打牌。吴迪陪着老妈上街买菜,穿行在厂里,每见到一个都是熟人。
厂子虽大,架不住人熟啊!一起几十年了,一有风吹草动,全厂都知道。半天一夜的时间,足够让大家知道老吴家大小子开回来一辆价值几百万豪车的消息了。这路上买菜的、下棋的、打牌的,都盯着娘俩,吴迪看着都像是故意在等着他老妈一样。
吴母谦虚中透着骄傲,到处散播消息,
“没干什么,就是在京城学会倒腾古玩了。”
吴迪在一边叔叔阿姨的陪笑,没办法,在没给老人制造个孙子之前,他还得牺牲一下,充当老妈的道具,人老了,多半都这爱好。
期间接了个电话,二机厂的钱收到九五了,赵浩然要吴迪去拿钱,吴迪给了他个账号,让他帮忙转过来,又给老袁头打了个电话,说回头去看他。才接着和老妈陪笑。
“老爸这两天忙什么呢?有点焦头烂额的样子?”
打过一圈招呼,终于清净了,想起一大早匆匆走了的老爸,吴迪问道。
“没忙啥,厂里的老造反派你林伯死了,听说家里藏着特殊时期抄来的文物,三个小子闹分家,官司都打到厂里去了。”
“林伯死了,他才六十吧?”
“六十?五十八!脑溢血可不管你大小!不到一个钟头就没了,一句话都没留下来。”
“哦。”
厂区就在家属区的对面,中午大家都回家吃饭。老妹上的子弟校,已经放假,被人抓出去玩了。吴迪陪老妈转了一会儿,就回家准备午饭。
吴迪回来前就打算好了,要在玉都好好转转,厂子从山里搬出来,他就上大学走了,毕业又没有在家里工作,说他是玉都人,还真是抬举他了。他就是一山里的土包子。不过这总不好一回家就不落屋,而且老妈还准备明天带他回老家上坟呢。
吃过午饭,吴迪拿出随身携带的《中国陶瓷史》,准备学习一会儿,他打算在家住上半个月,再回京城的时候离温亚儒考试的时间也不远了,趁机多看点,省得过几天玩野了看不进去。
老妈看见吴迪看书,轻轻的将门掩上,睡午觉去了。
敲门声响起,吴迪听见老妈的声音很不客气:
“你们找老吴下午上班找去,现在他睡着了。”
“阿姨,我们不找吴叔,我们找吴迪。”
吴迪听到声音,走了出来,一看,门口站着三个年轻人,正是当年在老厂的邻居林伯家的三个儿子。吴迪赶紧往屋里招呼,一边说道:
“呵呵,没事,咱们小声点,老爷子每天都要睡一会。”
三个人走进客厅,老二吃力的把怀里抱的东西放到了桌子上,三兄弟互相看了一眼,老大搓着手,拘谨的问道:
“吴迪老弟,帮你哥哥看看,这东西值多少钱?”
桌子上放的是一个被单包着的大家伙,估计有半米多长。吴迪狐疑的看着这三兄弟,并不伸手,问道:
“什么东西?”
老二伸手将被单解开,说道:
“一块古玉,老爷子说可值钱了。”
吴母撇撇嘴,正待说话,吴迪微微摇了摇头,说道:
“我刚学不久,不知道能不能看准,说错了几位哥哥莫怪。”
“不怪,不怪,吴小弟您是有学问的人,比我们强多了。”
桌子上放的应该是一块古玉,因为它有包浆。前一段因为羊脂玉的事,吴迪看过不少和田玉的资料和图片,认出这是一块山料的青白玉,不过玉质并不怎么好。
吴迪判断它是山料是因为它的个头,四四方方的一块玉料,上端稍窄,整个高有三十公分,长五十公分,厚度也有三十公分左右。山流水几乎不可能出这么大的料子。石头四周的棱角很圆润,明显打磨抛光过。
“三位老哥,这就是一块山料的和田青白玉,可能年代有点久了,你看这包浆还挺厚。”
“这些我们都不懂,就想问问吴老弟它到底值多少钱?”
吴迪轻轻的抚摸着玉石的表面,沉吟道:
“这块玉的玉质并不好,显得有点干,摸着这么光滑是因为包浆的缘故。现在这种玉质的价格大概在每公斤两千元左右。如果按古玉卖,应该会高些,不过谁买了这么大一块回去,都是拿来雕刻,也体现不出古玉的价值来,所以这价格还是和新玉差不多。”
三个人脸上布满了失望之色,他们抱着这个大家伙问了十几个玉器店,说的都和吴迪的差不多,只是价格更低,最高才给到一千二一公斤。
老三最机灵,说道:
“这块玉足有三十多公斤,有一个老板看了,给到了三千块钱一公斤,我们也没舍得卖。吴老弟你不也是做这方面生意的吗?你看你收不收?我们便宜点卖给你,也省得到处再跑了,这么大一个家伙,抱来抱去挺沉的。”
老妈冲吴迪直摇头,吴迪也有点不高兴,两千块钱一公斤说的都是卖价了,那些店铺的进货价肯定更低,三千块钱,骗鬼呢。
吴迪摇头说道:
“我是做古玩生意的,不收玉料。”
“这也是一块古玉啊,你不是说还有包浆的吗?我们便宜点卖给你,你总比我们好出手不是?”
吴迪冷笑,把我当傻瓜了不是?正待回绝,心中一动,这么大一块玉料,平时也不好遇到,再加上是有点年头的东西,找个人雕个山水人物,放干妈家的客厅里倒也不错。但绝不能出太高的价格,省得这几个家伙以为他傻,好说话,又拿别的东西来蒙他。
一念及此,吴迪就想好了说辞:
“这东西找人雕了,摆到别墅的客厅里也是个玩意。不过,这价格可不能按我刚才说的出,我说的是卖价,收进来一点利润都没有了。要我收,我最多出到一千五每公斤。”
“老弟你看,这都是从小看着你长大的,你再给添点,再添点。”
“最多一千六,要是不合适的话,几位哥哥再看看?”
老妈在后边一个劲的扯吴迪的衣服,吴迪不为所动,就算买贵点,那也是送给干妈的礼物,是一份心意。再说,这几个人虽然不堪,也是多年的老邻居了,吴迪不想得罪他们,毕竟老妈他们还要在厂里生活。
三兄弟互相看了一眼,老大点头道:
“行,一千六就一千六,我实在是懒得跑了,这石头有三十八公斤,一共给我们六万块钱就行了。”
吴迪抱了一下石头,挺沉,没抱起来,就说道:
“行,那我写个东西,咱们也算有个凭据,然后就把钱给你们,你们看是转账呢还是到银行里取现金?”
老妈生气的不理吴迪,和刚起来的老爸在一边低语,吴迪写好转让协议,然后拿上包和三兄弟去银行里取钱。
路上三兄弟不停的试探吴迪,吴迪估计他们手里还有东西,不过应该都是别人不看好的,现在他可没那种眼力,所以表现的客客气气,也不过分热情。三兄弟自说自话了一阵也就安生了。
一回到家,吴迪就被老妈埋怨,说那三个人不是好东西,为了遗产老爸的后事都不管。吴迪笑道:
“人不行,只要东西行就成。改天我找个师傅,雕成一座山水,送给干妈,放在他们家客厅正好。”
老妈嘟嘟囔囔的睡觉去了,吴迪从行李中翻出无字天书,朝玉石上印了一下,随手拿起放大镜待看,却被天书的提示吓了一跳!天书上显示的字大了很多,十几个字,占满了一页,不用放大镜也看的清清楚楚,颜色也不是黑色,而是鲜红!
“惊天神作,明陆子冈微透雕,山河!”
吴迪差点一头撞在石头上,惊天神作?能让无字天书这种神书称为惊天神作的东西该是多么的惊人?一个价值五千万的石墩子,也就是显示了那么一行,这满篇的大红字,该值多少钱?微透雕又是什么东西?反正不可能是这个大石头疙瘩!有了砖砚的经验,不用说,这里边一定有东西,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东西!可是这青白玉浑圆一体,一道缝也没有,到底是怎么放进去的?难道和砖砚一样?可总不能再再摔一次吧?


第三十九章 玉器街
老妈醒时吴迪还在绕着石头打转,他拿着放大镜一寸一寸的看了若干遍,愣没从四边找到一丝裂缝,不由得苦恼万分。放着好东西而不能一窥真面目,本身也是一种煎熬。
老妈疑惑的问道“
“这孩子,你一直在看这东西?没睡午觉?”
“呵呵,有点看不懂,这明明是大明朝的东西,可谁这么没意思,整这么大一块石头放这么多年?”
“你才学了几天?就会乱花钱。我看那三兄弟就没一个好货,这里边不定藏得是什么烂东西。”
吴迪不禁暗赞老妈直觉惊人,她怎么就知道这里边藏着东西?不过不是烂东西,是一件惊天的好东西!
吴迪正待用床单将东西包上,被老妈拦住了。老妈让他将石头抱起来,把床单抽走,扔到垃圾桶里,又从柜子里拿了一个旧床单,示意吴迪用这个。
吴迪苦笑着将玉石倒腾回房间,虽然上了几十斤就感觉不出来具体重量,但吴迪觉得这玩意绝对没有三十八公斤,本来应该很生气,可是现在占了个大便宜,还是没事偷着乐吧。
晚上,老爸和老妹对着那个大家伙研究了一阵,说不出什么好来,就没人再管它了。吴迪偷偷交代老妈,这东西谁来也不给看,谁来要也不给。老妈一下紧张了起来:
“你说,这是个好东西?”
“反正有古怪,等我带回京城再说。”
不一会儿,家里来了客人,一波接一波,都是当年老厂的邻居,还有几个老妈的牌友。有几个阿姨坐下就开始问吴迪在京城的情况,比查户口的民警都仔细。不一会,吴迪就顶不住了,举着电话逃跑,找庞宽、朱子明压马路去了。
第二天,和老妈老妹回了一趟老家,祭了姥姥姥爷的坟,又去了一趟小叔家,吴迪回家必修的功课算是做完了。
星期三,吴迪带着吴丹开始逛玉器市场。
玉都是独山玉的产地,独山玉号称华夏四大名玉,其硬度几可与翡翠媲美,故有“玉都翡翠”之称。独山玉以色正、透明度高、质地细腻和无杂质裂纹者为最佳。其中以芙蓉石、透水白玉、绿玉价值较高。另外,因为颜色驳杂,多被利用玉块不同颜色模仿自然制作成俏色玉雕。
玉都的玉器街主要有两块,鱼龙混杂的是卧龙岗下的那一片,玉都玉器厂所在的七一路也有市场,档次稍高。
吴迪先从卧龙岗逛起。卧龙岗建在半山,他还是上小学春游的时候来过,前几年和樊城争那个草庐争得头破血流。
卧龙岗大门斜对着那条街都是经营玉器的店铺,什么玛瑙水晶也不在少数。不过吴迪一看都是烧出来、染出来的东西,天然玛瑙如果纯净到那种地步,得要多少钱?这一副镯子才五十块钱,不是玻璃的就算是有良心了。
一路走过去,翡翠、黄玉、阿富汗玉、俄罗斯玉、白玉、岫玉……简直是各种玉石的大杂烩,最主要的当然还是独山玉。
独玉摆件主要分为两种。褐色、绿色、白色等混色的山水、花鸟题材和黑白二色为主的动物石雕,价钱都不贵,三千元打住。
手镯、挂件的颜色也是混色为主,偶有绿色,价钱都比较高,不过很少有上千的东西。玉石的底子都比较干,作工粗糙,打蜡遗留的痕迹明显。
逛了一圈,吴迪一样也没看上,倒是吴丹买了几个小挂坠,有佛有观音,最贵的一块也没超过五十。
吴迪摇摇头,这些店里可能会有好东西,但一般人看不到。吴迪不准备在这些地方动用天书,也不相信自己的眼力,所以只是逛逛,感受一下市场的繁华。
玉都玉器厂又是一番气象,几个展厅都以翡翠为主,主要是独山玉适合做摆件,放在玻璃柜台里的还是翡翠首饰吸引人。吴迪看中了一副紫罗兰的镯子,不透,但通体粉紫,打完折才三千多块钱。想想自己在京城开出的几块石头,又摇着头放下了,这要是真的A货,这种满色的手镯怕不是要好几十万?
吴迪还看到了一块无色玻璃种的笑佛,十八万,里边飘着几块白棉。这也就是块冰种,连高冰都算不上,看来这都是忽悠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客的。
转到烙画厂,吴迪决定买几包烙画筷子给干妈家的筷子换换代。烙画厂也有玉器柜台,水准比玉器厂稍差。吴迪正在感慨没什么好东西时,一个闲人模样的中年人叫住了他,翻开自己的衣领,让吴迪看他那块玉怎么样。
那是一个通体透明的观音,晴水底子,上边均匀的分布着十数条一毫米长短的绿色细丝,很好看。吴迪问多少钱买的,那人答道:
“五百万买了块石头,就成了这么个东西,你说这玩意值多少钱?”
吴迪注意到挂件比一般的都要薄,多半是靠皮绿的石头上解出来的。因为薄,所以透,连带着种水也升了一级。待那人走后,服务员说是他们厂长。这厂长都不靠谱,还是别看了,换地儿吧。
旁边是玉雕大世界,项链、手链、佛珠、镯子、挂件,各种小玩意成堆的堆在柜台上,让吴迪看的兴趣都没有,有些纯粹就是玻璃的,听说这玩意在玉雕乡都论锨卖(土话,锨就是挖地的铁锨)。
转了一圈,吴迪发现了一个好东西,玛瑙象棋。仿红木盒子,打开是一个烫金的棋盘,红色的玛瑙棋子看着很是晶莹剔透,也不贵,一二百块钱一副,拿来当个小礼品不错。买了几副又想起围棋,用这东西做的总比那些塑料子强吧?
问了一下,还真有。店主拿出几个袋子让吴迪挑,吴迪选了两副,问道:
“老板,还有没有更好点的啊?”
老板笑咪咪的,看着吴迪就像灰太狼看见了喜洋洋,
“有,还有一副是天然玛瑙的,不过那价钱就老了去了。”
“哎呦,原来这些都不是天然玛瑙的啊?不会是玻璃的吧?”
“小哥你是明白人,几百块钱哪能买到什么真东西?不过这绝对是天然玛瑙,就是烧过了。”
玛瑙是玉髓的一个亚种,结构松散,内部存在大量的微孔隙,这种结构决定了玛瑙的某些姓质,如微透明,韧姓好,渗透姓好等,也为玛瑙的人工加色处理创造了条件。
还有一些玛瑙经过加温工艺,但在鉴定上因为没有添加其他非天然成分,故仍属天然,且不会褪色。老板显然在玩避重就轻的手法。
“那你那副天然的多少钱?”
“小兄弟你先看看货再说。”
老板从柜台底下摸出一副棋子,吴迪拿在手上仔细观赏。棋子琢磨的饱满圆润,富有光泽。透明度比较差,尤其是白子,还能隐约看见其中的杂物。吴迪抓了一把试了试手感,又放下了,他感觉这东西还是骗人的。
他将棋盒推给老板,老板笑笑,抓起一把棋子任其一颗颗落入棋盒,笑道:
“好东西啊,小兄弟不再看看?”
“我看不准,还是算了吧。”
好东西你会玩高空坠物?吴迪扭头去看别的小玩意,忽然眼角的余光觉得有异,包浆?似乎有一颗黑子上有包浆?他装作不在意问道:
“那老板这副围棋准备卖多少钱?”
“十万,这可是阜新进来的真正的天然玛瑙。”
“呵呵,就算是天然的也没有这么贵。一千。”
“小兄弟,你不诚心买吧,再给个价,合适我就当帮你带一副。”
“那两副才九百块钱,这一副一千,已经很高了。”
“这价钱不中,我来都来不了。”
“都是玉都人,说恁多木用,一千二,成我就掏钱走人,不成我就拿这两幅。”
吴迪也换上了玉都话。
“不说了,三幅三千,你看咋样?”
“两千四,能行我都拿上。”
“两千八,一分不少!”
“两千六,数钱吧。给我找个结实的袋子。”
老板把棋子倒出来,装到两个袋子中,说道:
“盒子不卖。”
吴迪笑笑,本来他是要一个大塑料袋,这老板倒机灵,又省了几块钱。他也没有计较,两个塑料藤编的盒子,本来就不能用,这礼品的包装可是个学问。
吴迪大概数了一下,期间又发现了几颗似乎有包浆的棋子,怕老板发觉,就匆匆的交钱走人。
将东西放到车上,又逛了一会,找了家店,价值几十块钱的翡翠挂件买了几件,准备回京城送给李庆龙他们。然后就带着吴丹,满载而归。


第四十章 假毛料
吴迪回到家,老爸还没下班,老妈看到他买了一堆的东西,说道:
“还不如哪天去玉雕乡,买的便宜些。”
“哪天我跑一趟。”
玉雕之乡,有上百个村庄,家家户户都有玉雕机。什么黄玉、阿富汗玉、俄罗斯玉等等廉价的玉料都是从那传出来的。全国各地都有来自玉雕乡的玉货,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不过大多都是中低档货色。
吴迪想去不是为看这些,他主要是想去赌石,不靠天书,就是练练手。听说玉雕乡的毛料可以组成一个做假毛料大全,这也是他想去的原因之一。
吴迪把后买的那副围棋黑子倒到床上,开始一颗一颗的辨认。他先找出来一颗有包浆的老棋子,让吴丹比着这个模样找。两人翻了大概半个小时,找出了二十几颗不一样的棋子。吴迪又检查了一遍,扔回去几颗,留下了一共十八颗棋子,是明显和其他棋子不同的。然后上网开始查黑色宝石的信息。
黑曜石、黑玛瑙、墨玉、墨翠……
网上黑色宝石的资料不少,以墨翠和墨玉最贵,吴迪找出强光小手电,一颗一颗对着看,有两颗透出绿意,似乎是墨翠,但也不敢肯定,剩下的都没有什么反应。
吴迪没打算用天书去甄别,他耗费不起,况且,就算全部是顶级墨翠,这么点东西,也成不了什么气候,还是拿回京城找人帮着看吧。只要知道两千块钱没买亏就行了。
吴迪浏览了一会赌石论坛,巩固了一下能够在网上学到的知识,又提了几个问题,就不再管了。拿出《中国陶瓷史》,继续学习。
第二天,吴迪借口有事,把老妹留在家里,驱车直奔玉雕乡。
玉雕乡主要有三条街,街上都是一间间的小门面,街的中间还有一条河,河边全是散摊。吴迪找人问了一下,很容易就找到了赌石的地方。是一条小街,有十几家店铺的样子,每家门外都摆着大大小小的石头。有一家人最多,也最夸张,因为它家门外堆着一座小山一样的毛料堆,全是婴儿拳头大小的石头,明码标价,五十大毛一枚。
吴迪来的比较早,人不多,他从第一家开始看起。
这家店铺的名字叫做赌石大世界,名字挺大,店铺面积还不到三十个平方。吴迪先从开窗的毛料看起,看完一遍,再看那店家的名头,分明就是假石大世界,这也太他妈的欺负人了!什么贴片、还原、沾粉、打洞无一不有。吴迪本来还怕自己认不出来,没想到一看就和资料上的联系起来了。试着问了两个价格,都不贵,想必这也是店主作假都不用心的缘故吧。
连逛三家店,没有出手一次。表现好的价钱高,又怕作假自己看不出来,表现差的连他都不看好,买来做什么?真当自己是强运小超人啊?
走出店铺,吴迪在太阳底下发了片刻的呆,他醒悟到,以他此时的水平,这一趟只怕是白来了。只想着大涨,没相应的水平不说,还疑神疑鬼,这样的话不如直接回去算了。
第四家店名叫翠玉轩,没看到伙计,只有一个老头坐在门口打瞌睡。吴迪一眼就看中了一块毛料,那是一块不规则的方形,看大小足有两百斤开外,皮色灰白,与动物园大象身上的皮无异。
吴迪是第一次见到老象皮的实物,居然一眼就能认出来,不禁有些欣喜,快步抢了上去,这老象皮可是传说中的毛料,很多都是玻璃种或高冰,有绿就是高翠!这可不能让人抢走了。
吴迪蹲下来,绕着石头先看了一圈,没开窗,全赌石。接着再看裂,也没有,而且还发现了两处脱砂的地方,看表现有可能达到玻璃种。运气会这么好?这种石头应该是一出现就被人抢走了才是!
吴迪定下心来,掏出手电,准备抵近脱砂的地方看色,耳边忽然传来一个惊喜的叫声:
“老象皮!”
吴迪扶着石头站起来,不远处有三个人正快步向他走来,当先是一个大肚子的中年人,偏分头梳的溜光水滑,一派成功人士的模样。剩下的两个一看就是跟班。
一个年轻人指着吴迪手上的石头问道:
“这块怎么卖?”
打瞌睡的老头早醒了,看了一眼吴迪,说道:
“那小兄弟还看着呢!”
年轻人转向吴迪,问道:
“兄弟,石头让哥们看一眼?”
吴迪摇摇头,问老头:
“这石头多少钱?”
老头面无表情,答道:
“五百万,不讲价。”
另一个年轻人刚想说话,被中年人瞪了一眼,讪讪的低下了头。看到吴迪沉吟,那中年人走上来,递给吴迪一张名片,同时用蹩脚的普通话说道:
“小兄弟,我在羊城有一家店,规矩我懂,你们先谈,谈不下来再说我的事。唉,摩西沙的老象皮啊,一年多快两年没见过了,这块居然这么大个头!我说秦老头,你太不地道了,我昨天就来过了,怎么不拿出来给我看?怕我出不起钱吗?”
吴迪笑笑没有说话,转身蹲下,借着身体的掩护,悄悄的拿出了天书,印完扫了一眼,看到有十几个小黑块,放下心来。
跟着那商人的一个年轻人用当地话冲着老头喊道:
“就是!老秦头,昨天我们过来怎么没见这东西?”
秦老头翻了翻白眼,懒洋洋说道:
“昨天半夜刚到一批货,强子他们还在仓库分类呢,先扔了两块在这儿,估计就能下午全摆上来。”
“太好了,看来我这次要出点血了。秦老板的石头料好,不做假,听说在这条街上是这个。”
中年人一口的粤省普通话,说罢还比了个大拇指。
“少在那儿拍马屁,石头该啥价还啥价,想便宜毛都没有!”
老秦头很倔,一点面子都不给。
中年人尴尬的摸着大肚子傻笑,回头一招手,在一个年轻人的耳边说了一句,那年轻人点点头,凑过去低声和老秦头商量,
“老爷子,毛先生想去咱仓库进一批货,您看行不行?”
“不行,仓库不对外。要看昨天晚上的货,屋里还有几块,去仓库绝对不行。”
年轻人转身一摊手,那毛先生笑道:
“那行,我们就先去前边看看,这位小兄弟如果不要,麻烦您老给我们留一会儿?”
“我不管,有人要我就卖!”
老头冲的很。
中年人为难的朝吴迪说道:
“小兄弟,你想好没?”
吴迪已经想清楚了,天书既然显示十几个文字,证明里边一定有东西,否则就只会显示翡翠原石四个字,这块石头一定要买下!听到毛先生问他,就点点头,直接问老秦头:
“老板,能不能再便宜点?”
老秦头把下巴朝那中年人一努,连话都懒得说。吴迪苦笑道:
“那好吧,我买了。”
中年人哀嚎一声,很有风度的恭喜了吴迪,带着跟班朝另一家店走去。
刷卡付了帐,吴迪拍了几张石头的照片,将石头存在了秦老头的柜台,继续朝前逛。
前边一家店看到吴迪买了一块五百万的石头,连价都没还,知道冤大头来了,连忙迎了上来,直接领到屋里,神秘兮兮的从保险柜里抱出两块毛料。
毛料都不大,一块有西瓜大小,一块是不规则的形状,看个头不超过五公斤。吴迪拿出强光手电,先看那块西瓜大小的毛料。黑乌砂皮,像煤炭似的,吴迪拿不准是老帕敢的还是麻蒙的,上手摸了一下,石质比较细腻,水头应该不错。在右上方有一片明显的松花,强光手电照射上去,却看不出绿意,看来皮壳比较厚。他现在看蟒还看不太准,找了半天才发现两条疑似蟒带。在毛料的背面有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