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炼金手札-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炼金手札
作者:宅在家里的猫
从西方《魔界》谈中国奇幻文化简史
更新时间2011…11…11 15:09:13 字数:5727
西方的奇幻很容易就打开中国的市场,而中国的武侠却很难跻身西方的文化圈,这种现象很值得国人思考。经济强势造就文化强势当然是一大原因,但是,这恐怕也与两种题材的区别有着必然的关系。
对西方奇幻小说或影视有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它更强调想象空间乃至是创造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相比武侠,这种小说更需要想象力。如果非要寻找和它们相像的作品,中国的《西游记》、《封神演义》无疑要比《水浒传》、金庸武侠等更具资格。这些相像的“因子”甚至大有渊源。
首先,它们都取材自神话传说。西方奇幻小说源自古希腊、罗马、北欧神话,中国神魔小说源头是上古神话传说、魏晋志怪。众所周知,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包括创世、造人、洪水、英雄等等方面,都存在着惊人的相似。那由这些相似的源头所衍生出来的“支流”,自然也不会太过大相径庭。
其次,他们都富含宇宙、自然、宗教、种族、民俗等方面的内容。《魔戒》有中土世界,《西游记》有四大部州;西方奇幻有宗教信仰,东方神魔也有三教纷争;西方有魔法,东方有法术;西方有魔杖,东方有桃木剑;西方有哈比族、精灵族,东方有小人国、君子国;西方有兽人树人,东方也有动植物修炼成精。
总之,这些表面上看似不同的东西,实际上完全是系出同源。而这样的作品,之所以能够风行世界各地,原因也在于世界各地早就蕴含着类似丰富多彩的文化土壤,它们的碰撞自然会闪现出耀眼的火花。
相较而下,武侠文化无疑更像是我们所“独有”的东西,它想在没有武侠文化底蕴的地方立足,终归是天方夜谭。
但是神魔仙侠不同,如果奇幻魔幻可以风行世界,那么和它们精神相类的神魔仙侠没有理由会默默无闻。而看到奇幻魔幻的走红,国人也不必自卑,因为我们同样拥有甚至更深厚的奇幻文化底蕴,我们也不必去写道格拉斯、甘道夫等蹩脚的西方人名,要坚信中国奇幻文化的魅力,要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下面简单梳理一下中国奇幻文化的源流。
(一)上古神话传说
上古神话传说的产生,基本上是源自人类对于未知自然现象的“合理”解释以及对于过往“英雄”的崇拜和美好想象。
上古神话传说大致可以分为创世、始祖、洪水、战争、发明创造等几种类别。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钻木取火、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皇帝战蚩尤、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穆天子传等,是这些神话传说的主要内容。
这些神话传说中的主角,有人有神,甚至人神混杂,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都已被“人格化”,被赋予很多美好或丑陋的东西。
这些素材散见于《山海经》、《穆天子传》、《淮南子》、《三五历记》、《拾遗记》等著作中,是后世奇幻文化的最初源头。
(二)以“中国第一奇书”《山海经》为代表的地理博物著作
说《山海经》是中国第一奇书,当不为过。首先,它的成书过程以及作者至今还是谜,有说是大禹和伯益,有说是战国末年才成书,作者所处的地点也不能确定;其次,它里面所记载的内容,令今天的人都感到一头雾水、匪夷所思,再加上原本图文并存的《山海图》的遗失,更是让人无从下手。在国人想当然的以为它是记载中国的山水地理的时候,又有美国人实地考证出它居然也记载着美洲的很多山脉和沟壑。能知道的是,它在汉武帝的时候“畅销”了一把,成为一时显学。
《山海经》共十八卷,分为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五藏山经,记载了东南西北中五大山系的山水、矿产、动植物等等,内容丰富驳杂。今人王红旗夫妇按照五藏山经的内容费时多年绘制出了一幅42平米(高5。4米,长7。8米)的《帝禹山河图》,气势庞大,恢弘无比,观之即可体悟《山海经》的魅力。
《山海经》是《山海图》的图片说明文字。《山海图》据说是大禹铸九鼎时刻在鼎上的,以便更好得治理天下。因此,无论《山海经》的真实与否,它作为地理博物著作是毫无疑问的。而在志怪小说中,地理博物也是一门独立的分类。《穆天子传》、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张华的《博物志》,前秦王嘉的《拾遗记》,都属于这一类。
它们所记载的内容更多是对自然、地理、天文、历史的认识,尤其是在自然地理方面,和其他的志怪小说明显不同,《山海经》有无数的山水,《十洲记》记载海内有十洲三岛,《博物志》有很多未知地名,这些内容已经无法考证,但它反映了当时人类对自己所处的世界的认知。从中也可以推测,这些著作的产生时间,要比《搜神记》等志怪小说要早一些。
(如果把这些著作看作是虚构的话,那它们不就是异常精彩的架空小说么?对于今天写手们的启发和作用,地理博物著作明显要比其他的志怪传奇大得多。)
历代对于《山海经》的文体归属争论颇多,有历史地理,有巫术宗教,有医药矿产,有民族民俗,甚至还看作是科技书。其中历史地理著作,是较为中肯的论断。《山海经》因为其丰富多维的内容,影响了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以文学而论,后世无论传奇、小说还是诗词,都从中汲取了无数的营养。清代小说《镜花缘》里面的海外诸国尽数取自《山海经》,《诛仙》里面的黑水玄蛇、黄鸟和夔,也是出自《山海经》的记载。
至于《十洲记》,对于后世道家的洞天福地理论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启发。
(三)以《搜神记》为代表的魏晋六朝志怪小说
魏晋六朝是奇幻文化和素材积累和沉淀的时期,主要表现是志怪小说的盛行乃至泛滥。这一时期佛教西来,和中国的道教相互交融,再加上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鬼神风气,使得宗教、鬼神、怪异成为志怪小说的主要内容。这和之前的地理博物著作有着明显不同,而“想象力”,显然是不如了。
“志怪”二字,最早出现在“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庄子的想象力很了不起,“庄周梦蝶”就非常富有奇幻色彩。墨家也有《明鬼》一篇,富含鬼神思想,这些都对后世志怪小说的产生极有影响,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鬼神思想已经较为常见。有人从秦简《墓主记》推测志怪小说秦时即已出现,从而将志怪小说的历史提前到战国末期,也未尝没有道理,只是学术上还没有承认。
年代确定最早的志怪小说是曹丕的《列异传》,但已散佚。最有名的志怪小说,非干宝的《搜神记》莫属。(树下野狐的小说也取名为《搜神记》,其实几乎是两码事。)
干宝,283-351,字令升,新蔡人,时任晋散骑常侍。他撰写的《搜神记》共三十卷,今本二十卷,但确定已非原文。今本中每一卷都有分类,大致每一卷记载着同一个类别的故事,都是社会上比较离奇古怪的故事“实录”。魏晋志怪小说的故事,几乎不出《搜神记》的分类范畴。
在《搜神记原序》中,干宝提出了几个观点,很值得今人思考。一是“闻见之难,由来尚矣”,干宝说正史的记载往往都有不同,对于真实性的确认,实在是难上加难,因此怎么能说他写的东西就一定不是真的呢?这无疑是干宝在替自己辩解,但这也是那个时代所有志怪小说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就是他们记载的东西,究竟真实性如何。因此有些“认真”的作家会在文后写上“等待那些大有见识的人,来验证这些灵异的事到底真假如何”(“俟诸宏博,验斯灵异焉”——《拾遗记》),这些都反映了作家自身的迷茫。但干宝在真实性探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所存者大,所失者小”,认为存在的意义更大。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志怪小说记载的故事真假如何,今天的人都很清楚,但这些即算是假的故事,也能让我们看的津津有味,如果仅仅是因为它们是假的,就放弃记录或创作,恐怕人类的文化就要失去多半了吧?
当然,干宝还是认可他笔下的故事都是真的,这是当时创作观念的限制。但“存而不论”,干宝还是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最重要的是,甘宝似乎已经触摸了小说的娱乐功能,他最后说到“幸将来好事之士,录其根本,有以游心寓目,而无忧焉”,意思是说侥幸将来以后,会有一些好奇心强的人来看这本书,从而获得消遣、忘却烦恼。干宝所说的,不就是我们今天这些嗷嗷待哺的广大奇幻读者么?而《搜神记》,也成为后世传奇、神魔鬼怪、仙侠小说的营养宝库,不正说明了它存在的“真正”意义么?
除了《搜神记》,比较有名的志怪小说还有很多,基本上可分为鬼神、怪异、宗教(主要指道教和佛教)等类别,以下说几部。
《汉武洞冥记》,汉代郭宪著。内容如题,“洞心于道教,使冥迹之奥,昭然若著,故曰洞冥记”,书共有四卷,专记鬼道冥界之事。
《列仙传》,西汉刘向著,《神仙传》、《抱朴子》,晋葛洪著,这三部记载了历代神仙的故事,是道家修炼成仙的代表作。不知道今天写修真类小说的写手们有没有看过这些资料。
《幽明录》,南朝宋刘义庆(即《世说新语》作者)著,其中幽明二字分别代表鬼怪和神仙世界,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很少采用旧籍记载,多为晋宋新出的故事。他还创作了《宣验记》,是佛教色彩很浓厚的志怪小说。
《后搜神记》,托名陶渊明著。著名的《桃花源记》即出自此书。
正史也有涉及,班固的《汉书-五行志》便是一部志怪百科全书。可见,故事的真实性的确不是最重要的。
其他还有梁人任昉的《述异记》,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晋荀氏的《灵鬼志》、颜之推的《冤魂志》等等。很多小说已经散佚,鲁迅先生的《古小说钩沉》中有专门的辑录。
(四)唐传奇和宋总集
小说发展到唐代已经完全趋向成熟,奇幻小说自然也不例外。唐传奇中不仅有很多武侠小说,奇幻小说的比重更大。最早的唐传奇《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和《游仙窟》便属于奇幻小说的范畴。其他比较有名的如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沈既济的《枕中记》,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都是佼佼之作。
这些小说已经不仅仅是记录和堆砌奇幻素材,而是对利用奇幻素材来传达离奇之美、抒发心中感悟。“上承六朝志怪之余风”,是说它们的素材乃是启发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下开有唐藻丽之新体”,是说唐传奇已经自成一家,成为优秀的小说。武侠写手在推崇《虬髯客传》、《红线传》和《聂隐娘》的时候,奇幻写手们也可以拿出《南柯太守传》等小说来一较高下。其实《聂隐娘》中的剪纸为驴,就有些奇幻气息。
宋代是话本小说的天下,但这期间出了几部奇幻志怪文化的总集,一是李昉主编的《太平广记》,一是洪迈所编的《夷坚志》。前者共五百卷,目录十卷,专收野史传记和小说。其中以鬼神志怪比重最大。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太平广记的好处有二,一是从六朝到宋初的小说几乎全收在内,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以不必别买许多书。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类一类的分得很清楚,聚得很多,可以使我们看到厌而又厌,对于现在谈狐鬼的太平广记的子孙,再没有拜读的勇气。”但我想,那些致力于奇幻写作并想闹腾点名堂出来的写手们,是不能不看的。
《夷坚志》题名出自《列子-汤问》:“《山海经》为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意思是《山海经》是夷坚听说后记载下来的。洪迈以此为书名,可见是以夷坚自谓,也是把《夷坚志》比作《山海经》。原书四百二十卷,今散佚已多。内容繁浩富杂,而且“搜集众书所成者,其出于一人之手而卷帙遂有《太平广记》十之七八者,唯有此书。”但也有人评价该书“贪多务得,不免妄诞”。
不管如何,《太平广记》和《夷坚志》一起,是中国古代奇幻志怪文化发展到顶峰的产物。
(五)明清神魔小说和笔记
明清是小说走向长篇成熟的年代,作为神魔小说的代表,《西游记》也在四大奇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从此开创神魔小说的先河。从承上来说,《西游记》主要继承的是上古神话和六朝志怪中的宗教素材,尤其是佛教和道教的世界架构:佛教有西方如来、观音和龙王阎王,道教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十万天兵等。行文过程中多数崇佛抑道。
而和《西游记》并立的《封神演义》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味的崇道抑佛,甚至把佛教看成是老子入胡后创立的。它写的三教之争是人道、释教和阐教,这时还没有佛教。
同样以道教或佛教为素材根基世界的小说数不胜数,比较有名的包括《绿野仙踪》、《镜花缘》、《东游记(上洞八仙传)》、《西游补》、《平妖传》、《禅真逸(后)史》、《女仙外史》、《东度记》、《三宝太监西游记》以及两部宗教著作《历代神仙通鉴》和《三教搜神大全》。这些都是围绕佛道的神仙世界而展开的。现在的修真小说,基本上不出这个范畴。
清代出现的文言鬼狐小说《聊斋志异》是一个异数。它的主要素材世界却只集中在鬼怪和狐狸等的身上,神仙已经很少见。但这个异数只是相对《西游》、《封神》等神魔小说的,不难看出,《聊斋志异》和六朝志怪、宋总集是一脉相承的。
在这期间,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和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奇幻文化笔记类的典范。
(六)开千古未有之奇观的仙侠巨著《蜀山剑侠传》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武侠”红遍天下的热潮中,有一部作品出类拔萃,矫矫不群,睥睨天下,傲然独立。可是只要了解奇幻文化的人都知道,那部小说怎么也不能算是武侠小说,它只能是仙侠,或者说是,奇幻。
《蜀山奇侠传》的创作,和《魔戒》的创作,几乎处于同时,但是这东西方的两部巨著却绽放出截然不同的艺术色彩,或许是有文化隔膜吧,对魔戒,虽然也感慨它的气势恢宏,但总没有一种植根于内心深处的文化亲切感,但是对于《蜀山》,一切都是那么的亲近和喜爱。
《蜀山》虽然长篇巨著,虽然包罗万象,虽然无奇不有,但是,它也不是无迹可寻,整体来说,《蜀山》继承的是唐代剑仙的“飞剑之术”和神魔小说的素材世界,包括神魔斗法(《蜀山》中是正邪斗法)、名山洞天福地宝物(《蜀山》和《封神》一样,人物都是什么山什么洞什么法宝,要说新的,就是多了个门派)、珍奇异兽、武器丹药等等。还珠楼主虽然天赋奇才,想象力超人,但他是自小受传统志怪传奇神魔文化熏陶的,他也不可能超脱这个文化范畴。
客观而论,《蜀山》并不是一流上乘之作,不然不会到今天看者寥寥,但不能否认的是,它是一座丰富异常的奇幻宝藏。金庸等武侠作家们借鉴的东西虽然数不胜数,但毕竟像是隔靴挠痒。而奇幻写手们,如果你们不想看或者看不懂《太平广记》,至少《蜀山》是一定要看的。
写到《蜀山剑侠传》,中国奇幻文化的历史几乎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在今天这个时代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奇幻可能都是通俗文学的主流,我们当然希望奇幻文学也可以诞生出像金庸、古龙那样的大师级人物,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富含中华文化的奇幻文学,而不是有着文化隔阂的西式奇幻。当然,并不是西方的不好,我相信,西方同样有着悠久深厚的奇幻文化传统,同样值得借鉴。
新书求包养
更新时间2013…1…8 21:35:36 字数:145
嗯,猫猫在偷懒了数月后终于复活了~
新书《植培师》新鲜出炉,同样是异界玄幻类。各种打滚卖萌求包养!
书名:《植培师》
简介:这是一个亡灵不时拜访的世界,
这也是一个魔法与剑的世界,
为了更好地生存,
西维亚的目标是——
植树种草,绿化全世界!
植培师
001 母丧
更新时间2011…11…11 15:09:59 字数:2130
“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于他人的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我是如此祈求着她能够在我的生命中存留得更长些,就在我反复祈祷之时却万没料想,原来这一切却只是上天开的一个莫大玩笑。
——摘录自《泰瑞莎炼金手札》
☆☆☆
迪玛卡镇如同帝国无数个百年千年来未曾更改过地名、行政区域的小镇一样,平凡得一塌糊涂,除了还算肥沃的土壤,除了还算温和舒适的气候,便没有其它任何的特色,小镇居民们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正是金秋时节,走出镇区,迎面可见的便是成片成片的田垄,金黄的麦穗迎风飘扬着,承载着丰收的希望,时近黄昏,忙碌了一整天的农夫们三三两两从田间地头走出,神态轻松自在,纵然天上下着毛毛细雨,也丝毫不影响他们劳动了一天后终于可以休息的愉悦心情。
天色已暗,两名比大部队慢上许多的农妇绕上缓坡,深一脚浅一脚地想从近路赶抄回小镇,才爬到半坡,迎风的雨夹带着淡淡花香便已扑面而来,略一恍神,两人第一眼便看见花田另一头的缓坡上蹲坐着的一个小小人影——不过七八岁的年纪,也不知已经在这样的濛濛细雨中坐了多久了,亚麻长裙早已湿搭搭地粘在身上,勾勒出单薄的肩背,黑色的长发也被打湿了,重重地压着,使得原本就不大的脸蛋越发小得可怜,小小的人儿整个蜷成一团,大眼无神地望着三色铃花田,乍一看,就好像一只落水的小猫小狗一般,令人格外心疼。
“泰瑞莎小姐这是怎么了?看这样子该是淋了好久了吧,蕾妮夫人怎么也不管管?”不知是怕惊着小女孩还是被诡异的气氛吓着,发问的农妇声音压得低低地,显得有几分沉闷。
话才出口,同行的农妇忙使劲儿地扯了扯她的衣襟,作了个噤声的手势,一边拖着她快步绕开花田,远远避着女孩,一边压低着嗓音,像是在说悄悄话一般嘀咕着:“你还不知道吧,蕾妮夫人昨天去了,葬礼之后,泰瑞莎小姐就一直坐在那儿,谁劝也不理,都坐了有一天多了!”
“真的?蕾妮夫人可是好人啊,可惜了……”
“唉,病了这么些年,这回去了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昨天,可是神甫大人带着人亲自葬了,呶,就葬在那个小白屋子里头,听说咧,人还特意弄了个大冰窟窿给藏着,和咱们埋地里头的习惯可大不一样哩。”
“咋能一样?那可是贵族,家里有权有势地,和咱们这些泥腿子混成一样了,还咋活?”
……
渐起的山风夹着细雨轻轻扑到女孩的面前,斜飞的雨丝打在眼睑上,令她不自觉地眨了眨眼……这样的本能反应就好像触动了什么开关一样,已经呆坐了一天多的女孩突然动了——
修长而纤细的手脚慢慢松动,不过,由于固定一个姿势已经太久太久,女孩的动作僵硬而不自然,撑动两下,最后没能控制住地向侧面栽倒,摔在湿软的草地上。
这一摔倒像是惊回了她的魂儿一般,女孩木了一整天的脸终于有了动静——她不自觉地扁了扁嘴,双眼紧紧地闭了起来,一双手慢慢盖在眼前,用力地压着,指缝渗出的却不知是雨还是泪,混成一气滑下脸庞,青白的唇轻轻颤抖着、蠕动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样的呼唤——
“妈妈……妈妈……”
低低哑哑的嗓音不断在雨中回旋着,没两下便被风声扯散……
☆☆☆
泰瑞莎坐在长长的木板凳上,微微低着头,望着阳光中轻轻飞扬的尘埃发着呆,有一下没一下地听着身边两位大人的寒暄,直到有人轻声唤起她的名字,她才慢慢抬起头来,大眼无神地望着出声的人——那是迪玛卡小镇上唯一的牧师,已经为这个小镇服务了二十多年,是仅次于镇长以外,最受小镇居民崇敬的人。
老牧师神色安详地摸了摸泰瑞莎的发顶,温吞着声介绍着自个人身边高大英挺的男人:“泰瑞莎,这位是亚摩斯-奥布里翁伯爵大人,你母亲的挚友,按照布伦托夫人的遗嘱,他将成为你的临时监护人。”
泰瑞莎抬眼望去,只见这位伯爵大人是一位长得极硬朗的男人,冷硬的面部曲线让人望而生畏,不过,当他意识到她在打量他的时候,一向严肃惯了的面容却努力柔和下来,甚至还露出了一抹亲切的笑容——从笑容的生硬程度来看,显然,他并不经常露出这样的表情。
感受到他的善意,泰瑞莎也露出一个小小的笑容,唤道:“亚摩斯叔叔。”
因之前哭得狠了,糯糯的嗓音中依旧带着几分嘶哑。亚摩斯听着,眼底闪过一分心疼,抬手揉了揉泰瑞莎的小脑袋,然后牵起她的手,向门外走去。
泰瑞莎望了望门外停靠的双驾马车,抬起头来略略打量了一下亚摩斯的侧面,难得主动出声问道:“亚摩斯叔叔,我们要去哪?”
“去塞凡提斯,”亚摩斯说出目的地之后顿了一下,怕是担心泰瑞莎不理解,又补充道,“你母亲希望你能到圣爱尔柏塔上学,那里也是你母亲曾经的母校。”
圣爱尔柏塔……泰瑞莎听着,低下头来,咬了咬唇,咽下哀伤,是啊,这是母亲的希望,就在她临终前也依旧念叨着圣爱尔柏塔,因为母亲就是在那里认识父亲的……
努力甩甩头,甩去悲伤,泰瑞莎紧跟着亚摩斯的步伐出了门,上了马车,当平稳的马车终于开动之后,她仍旧控制不住冲动地拉开窗帘,趴在车窗边,远远眺望着小镇西北的小山坡,在那里,成片的三色铃花田烂漫得盛开着,而在花田的包围之中,一座洁白的低矮石屋孤独地立着——那是盛放母亲冰棺的石屋,那是母亲的墓……
马车走得很慢,像是为了体贴泰瑞莎的心情一般,可是,再慢也有离开的时候,当小屋最后消失在视线之中的时候,泰瑞莎只能紧紧攥着拳,在心底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
她会再回来的……
总有一天,她会带着那个母亲至死也惦记的消息,惦记的人一起回来的……
002 热情的贝蒂婶婶
更新时间2011…11…11 15:10:38 字数:2187
塞凡提斯城东,一座被枫叶林包围的美丽庄园如同娴静的淑女一般,依偎在一湾小湖边,纯白的铁艺大门上缠绕着青绿的藤蔓,正值深秋时节,藤蔓上盛开着一朵朵紫红色小花,青色与紫红色的纠缠越发衬出纯白大门的优雅与精致。
午后时分本是庄园最安静的时候,可是这一天,庄园却异乎寻常地热闹——它们的女主人从一大清早开始便在各处招呼着,一会催促一下厨房,一会检查一下卧室,一会在大门前张望……整个人就像是忙转不停的陀螺一般,似乎希望用这样的忙碌来缓解等待的焦虑。
就在这样的絮絮叨叨中,时间走到了下午四时左右,一辆风尘仆仆的双驾马车一路小跑地绕过美丽的小湖泊,停在了主楼门前。殷勤的仆人们快快地递上楼梯,车门还没完全打开,庄园的女主人便拎着裙摆当先跑到了车门前,正好与下车的男人撞了个正着。
“小心,”亚摩斯揽住险些撞入怀中的妻子,神情颇为无奈。
“哎,怎么是你?小泰丝呢?我们可爱的小泰丝呢?”贝蒂推了推丈夫,没好气地质问着,亚摩斯无奈,只能让开身去,露出了身后的小女孩。
泰瑞莎微微仰着小脑袋望着亚摩斯怀中的贝蒂,心中回想着母亲对这位挚友的形容——热情奔放、开朗活泼,就算是一大把年纪了,偶尔还会带着几分孩子气的率真。
想着想着,泰瑞莎自然不免对贝蒂产生出几分亲近来,小小的红唇也配合着露出一丝清浅的笑意——
泰瑞莎五官多像她的母亲,本就精致如画,再加上刚刚露出的这么一抹怯生生的笑容,整个人就像是晨光下初绽的清荷一般,越发得惹人怜爱,贝蒂一见泰瑞莎这副娇娇俏俏的小模样,整颗心便柔得化成了一滩水,当即蹲下身来,长臂一环,将她揽入怀中,又是亲又是摸又是揉地,一边还心肝宝贝儿一般地叫着,那股子热情劲儿真真是吓了泰瑞莎好大一跳!
有些傻眼的泰瑞莎只怔怔地唤了一声“贝蒂婶婶”,便呆站在那儿,不知道该如何反应——早知道她是热情的,却不知道竟然热情到这种程度……
好容易亲热够了,贝蒂这才松开泰瑞莎,双手捧了她的小脸,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心疼地说:“赶了这几天路,泰丝一定累了吧,走,婶婶带你去休息。”
说话间,贝蒂便拉着泰瑞莎的小手,带着她向主屋走去,一边走还不忘一边继续念叨着:“之前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风格,所以房间没怎么多收拾,过两天有空了,我们一起好好设计设计……”
一大一小两名女性就这样旁若无人地走了,只留下被妻子“抛弃”的亚摩斯在原地苦笑摇头……
☆☆☆
一夜好眠,当晨光还未照入室内的时候,泰瑞莎就醒了,睁开眼,借着朦朦胧胧的光,她看见头顶的重重纱帐,它们提醒着她,此时,她并不是睡在已经陪伴了她四五年的原木大床上,而是睡在华美精致的古典四柱床之中。坐起身来,环目而望,典雅的梳妆台、华贵的组合沙发、精巧的小壁炉再再都提醒着自己,此乡为异乡。
浅浅地叹息一声,泰瑞莎爬下大床,赤着脚,踩着柔软的地毯,走到窗边,掩开一角窗帘,只见天边刚刚升起的一轮红日正挂在树梢之上——看这时间,不过才早晨六七点罢了,比她往常的正常作息时间要提高了大约两个小时。
盯着天边还不算刺眼的红日呆了一阵,直到身子有些微凉,她才合上窗帘回过身,才一转身,视线恰好停留在披着浅粉帷帐的四柱大床上,眼前不由得一阵恍忽,只觉得这张四柱大床与记忆中的某个场景慢慢重合在了一起——
面色惨白,痛苦难耐的产妇;奔波忙碌不得安息的仆佣;不断释放魔法生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