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董卓霸三国-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合,此时的乐进已是疲惫的连战刀也握不起来了,双脚也跪在地上,双手在不停的抖动都说明了他已经到达了极限,但是倔强的他还在咬紧牙关,不断的使劲,不断地想要站起来,但是颤浮的双脚无法支撑超过负荷的重量,又跪倒在了地上,站起来,他还在站起来,又一次站了起来,不过这次连他的身体也倒在演武台上。众将与我都目不转睛的看着他,欣赏他的无畏,欣赏他的坚强。
我站起来为他鼓掌,“啪啪”的声音在寂静的演武台上响起,马上响起了剧烈的掌声。旁边早有士兵将其搀扶到我的旁边坐下。
典韦到我的身边说道:“主公,此人武艺不俗,甚有膂力。”
我点点头向乐进说道:“文谦,恭喜你通过了典韦将军的考验。明日可拿着本将的将令到高顺将军那边领3000部将。”
乐进马上高兴地说道:“谢将军成全。”
“本将还想给文谦将军取个响亮的外号,以后乐将军出征,闻其外号而丧胆。正如本将给典韦将军取的古之恶来一般,如何?”我看着虚弱无力的乐进。
“将军尽管取之,小人无有不从。”
“拼命三郎。希望乐将军以后也有这样的勇气与毅力。”
“谢将军,哦,不,谢主公成全。”乐进激动地说。(乐进在三国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因遇曹操而得官,但是此人乃是文武双全的人,只是老罗写三国时,一贯用如是手法是:把某名将写成白痴以衬托另一人。如皇甫嵩、公孙瓒等人,而乐进也是其中之一。)!~!
..
第三十节 克星
华雄见我给乐进取了个牛哄哄的外号,马上向我说道:“主公,末将武艺不比文谦差。Www;那末将取什么外号。”
我向来对忠心于我的将领疼爱有加:“不如叫······”看着他期盼的眼神,我笑道:“不如叫拼命四郎好了。”
华雄一听,马上摇头:“恩,这个不好,这样岂不是我成了文谦的小弟。主公再为我取个好点的。”
我突然想到一人,对华雄说道:“华将军,不知你的大刀有多重?”
华雄自豪的说:“末将的大刀重64斤。”
我微微摇了摇头说道:“64斤便粘粘自得,不说典韦将军的双戟重80斤,本将的长锤更是重达200斤。汝怎可如此狂妄自大。”
华雄的头马上低了下去,怯怯的说道:“末将知错了,再者末将也比不过主公与典将军。”
我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说:“本将听闻幽州有一将使得是81斤重的大刀,且刀法迅猛无比,本将看他的刀法还在你之上,你要特别注意。”
“主公,这人是谁?”华雄有些着急的问。
“此人身长九尺余,面如重枣,唇若抹朱,丹凤眼,卧蚕眉,性关名羽,字云长,勇猛异常。其结拜兄弟三人,刘备、关羽、张飞。刘备最大,关羽次之,张飞为弟,关羽和张飞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与典韦将军相若。本将征讨张角之时见过此三人,”(的确见过,不过那是我已经胜了,也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庞德在旁边问道:“主公,刘备有如此无双勇士的兄弟,不知其能是否更甚其弟?”
“刘备此人本将亦是有点疑惑,文不能治国,武不能安邦,本将亦不知其有何才能?”
华雄大呼:“明珠暗投矣。”
我向华雄解释道:“此人能收服如此二将,说明此人定有些能耐,不可小视。天下有能之士众多,众将不可小视也。”
“诺。”
“我等在此说话倒把张绣给忘了。”接着对张绣说道,“接下来就要看你的武力了。”
“定不让将军失望。”
“典将军,请。”张绣一抱拳。
“无需如此,来吧。典某也想看看枪王的传人的武艺。”
此时张绣的脑中回忆起老师童渊的话:绣儿,汝的武艺并不算得上一流,虽出手刁钻,但是力量不足,若是遇上一员武艺大成,兵器并非是过重的武将,必输无疑,但是遇上一位以力举千斤,且兵器过重,武艺大开大阀的战将,却是有赢的几率,十招,在十招之内出奇招,方可得胜。不然等对手熟知你的武艺之后亦是必败无疑,切忌,切忌······
典韦的武器重八十斤,刚刚与乐进的比武的过程也说明他确实是力举千斤的武将。他的招式是······有机会,能赢!
张绣lou出了自信的神色,看的众将疑惑不已,忙问张济究竟张绣有何能耐,张济也是迷糊不已,他是见过张绣武艺的,在他看来虽然他侄子的武艺还算说得过去,但是和典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张绣在脑中在回想一遍,信心大增,大喝:“典将军,看枪!”说着便枪头一转,挽出数朵枪花,直朝典韦胸口而去。
典韦大呼:“来的好!”用左戟一挡,但是张绣的枪头已经到典韦的右边去了,典韦自然是再用右戟来挡,但是仍然没有听见枪与戟的相撞声,原来张绣的长枪已经回到了自己的手中。典韦大惊:好一个快枪。回想起自己老师的话,如今你的武艺,天下能胜你的人寥寥可数,绝对不超过5个人,但是有一种武功却是你的克星,那种武功就叫做“快”,性命攸关,莫要轻敌!!!
典韦大喜过望,数年来从来没有一人可以作为自己的对手(我不在其内,我也没空),今天第一次有了兴奋的感觉,大吼:”就让某见识张壮士的快枪。”
说着便向张绣冲了过去,举戟便斩,但是奈何手中的戟短,又是张绣的枪头先到,忙用戟去隔开,不想张绣此招乃是虚招,一晃已经到了典韦大腿边,典韦只得又将兵器转到腿旁,奈何张绣的兵器长,且速度极快,典韦完全跟不上张绣的进攻,只得被动的防守。典韦首次感觉到他的短武器的弱势,旁边的将领也是大开眼界。一旁的张济可是笑的春光灿烂,他从来没想到他的侄子能把董卓众多将领中最厉害的典韦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一点脾气也没有。没想到在童渊处学的“花架子”还是很管用的。(这并非是马战,马战就是两个样子了。)
典韦盯着张绣道:“不想童渊有此徒儿,他该值得庆贺了。”
“某在老师处不出3回合必败。”张绣此语说的斩钉截铁,绝对不会有半点谎言。
典韦虽然对军事不懂,但是对武艺可很是有研究。自己的武艺天下少有不假,但是却完全拿张绣没有办法,要在3回合之内打败张绣,典韦慢慢的回想自己与张绣的战斗······没有碰撞,此人速度有余,力量不足。只需逼其与我的鉄戟相撞,必定可胜。(其实有速度的都多少有点力气的,但是这点力气在典韦面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主意一想定,双戟舞得风雨不透向张绣处狂奔而去,见张绣果然“大惊”,大喜,更是勇猛向前,本来张绣并没有什么好办法,长兵器易攻,短兵器易防,若是典韦一直这么防下去他也没有什么办法,但是现在他在急速的运动之中,必然不能护及全身,这是机会便来了······
张绣见典韦急速而来,先来了数个虚枪,但是典韦并没有做出太大的防御动作,因为典韦知道,他的武器就算与他的武器“轻轻”相碰都不敢。待到典韦离张绣一米的距离,典韦右手戟猛然向张绣脖颈刺去,谁知张绣在典韦与乐进一战中早已知晓典韦的进攻方式,头一低,身子一转,大吼:“回马枪。”长枪正好对准了典韦右边的空当。众将在一旁大呼:住手!我也是异常紧张,从没想过典韦在单挑中遇到危险。张济的脸可是有些煞白了,若是典韦死了,他的侄子必死无疑,连他的一家老小都可能因此受害。
典韦在关键时刻急中生智将左手戟扔向自己的右身侧,正中长枪,因而弹开了长枪,也躲过了一截。!~!
..
第三十一节 董卓其人
二人听见我的大吼也立马停了下来,到我面前下跪。wwW;我杀气迸发,直向张绣涌去。旁边的张济连忙解释道:“主公,张绣定不是故意为之。请······”但是他看见我凌厉的眼神,硬生生的把话退了回去。
我冷冷的说道:“此战若是稍有不慎,典韦定然受到重伤,你最好给本将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后果不言而喻。
典韦在旁边也向张绣辩解道:“主公,此乃末将无能所致,并不关张绣的事,再者,张绣亦无杀我之意?”
“哦,怎么说?”
“张绣在出招之前,已经大吼告知末将他要出绝招了。且张绣最后一招并无用力,不然也不会被末将一戟挑开,末将当时身体已经失去平衡,左手戟并无威力,这样亦能挑开长枪。足以说明张绣并无杀末将之意。”典韦对这些武艺有关的话语,说的可是有条有理。
我收回了全身的杀气,向张绣说道:“果真如此?”
张绣马上回道:“将军,确如典将军所说一般。典将军勇不可挡,小人若想取胜,只此一条路可走。”
旁边的庞德也说道:“主公,张绣若想取胜亦只此一条路可选。”
张济也是附和的说道:“主公,张绣绝无伤典将军之意,末将愿以性命担保。”
我严肃的说道:“张绣,今日你亦通过了考验,但本将需要告知于你,你若是你是典韦的敌人,早已身死矣,想问为何,去问你叔父便可。”
我看向众将:“本将今日并非偏袒典韦,乃是因为你等皆为本将爱将,本将亦不想部下失和。明白。”
“末将明白。”
“乐进、张绣听令,封你二人为校尉,可领本将文书到高顺处领部将三千,若是能通过贾诩贾文和的考验,日后独领一军亦不是梦想。”
“谢主公成全。”
我笑着对典韦说道:“不知子满对今日之战有何感想?”
“末将惭愧,末将小看天下人矣。”典韦可是有点脸红。
“众将,典韦与张绣一战乃是一个最好的典范,天下英雄众多,不可轻敌也。”
“末将明白。”众将齐呼。
“典韦,当庞德满20岁时,当是汝之劲敌也。”
庞德在一旁抱拳道:“末将不敢。”
典韦和庞德早就比试过武艺,连声说:“当得,当得。”
“本将有此众将真乃本将之福也,来,众将不醉不归,干······”
“干······”
张济将军府中。
张绣连忙问张济:“典韦有何能也?尽然可置我于死地焉?”
张济不慌不忙的说道:“呵呵,侄儿小看典韦了,能成为主公的贴身护卫,自然有其特殊的本领。”
这可把张绣急的:“叔父还不快说?”
张济有些恼怒的说道:“你如此毛躁,明日去贾诩处定然讨不了好去。当大将要稳重。”
张绣连忙坐下,平静一下自己的心情,问道:“叔父请说。”
看的张济连连点头说:“这样才有大将得风采,今日典韦你也见到了,你叔父我不是其5合之敌,真可谓是勇不可挡,百万人中取其项上首级的勇士,现今军中无人时其对手,他更有一手好手戟,见其腰间小手戟否?”张济见其点头继续说道:“可十米之内取人性命,每发必中,像你这点膂力怎会敌得过典韦的手戟?”
张绣沉默了,他已经按照他师父的做了,但是敌人太强了。他又问:“不知庞德是何人也?”
“说起这庞德还有联系到一段故事······”张济把马腾的事情详详细细的向张绣说了一遍。张绣一听大惊:“15岁便可与成廉将军战成平手。今年只有16岁!”(在军中他早已问过了各个将领的武艺,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庞德这样的年轻,他自己今年已经20岁了。)
“此事军中尽知,不仅如此,此人富有谋略,不然主公岂会让其独领一军焉?”
张绣感叹道:“不想董卓军中尽有如此英雄人物。”
张济若有所思的说:“不知侄儿对董卓有何感想?”
“董卓此人还算是一个明主。”张绣若有所思说道。
“还算是?哼!你太小看董卓了。”张济有些生气的说。
“叔父何故如此?”张绣疑惑的说。
“有才之人最怕的是什么?”张济严厉的问。
“为才之人最怕的······”张绣在思索了一会儿,说:“投kao无门!”
“不错,你叔父略通武艺与谋略,在家乡只是一介小吏,被董卓找出,并加以重任,这便是其才也。”
张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你可知典韦等人出身?告之于你,典韦,成廉乃是游侠,华雄,徐荣,樊稠,贾诩与我皆是小吏,庞德是董卓用马腾一家人的性命与前程换来的,高顺更是不堪,只是一介马夫而已,你看现今如何?”
张绣骇然!!!
“现今典韦是董卓的贴身侍卫,华雄与樊稠各领军数千维护凉州治安,(基本是个闲职)高顺训练士卒,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董卓称之为“能”。成廉与我各自有部将5000,徐荣为统帅亦是领军5000。贾诩被主公称为智谋无双。现为主公主簿。其中权力最大的其小婿李儒与高顺。”
“李儒此人如何?”
“李儒此人便是助董卓得凉州刺史的最大的功臣,此人亦是极富谋略,只在贾诩之下,且此人对治理地方也有所得。在未是董卓小婿之前,也不过是一介寒士而已。”听的张绣只有不断地感叹。
“你知董卓的武艺否?”
“听闻董卓年轻是便勇冠三军,一柄200斤大锤无人可挡。”
“你到西凉陇西临遥问当地的百姓,便会听说这样的一件事情,董卓7岁求母练武!”
“7岁开始练武!”
“7岁练武并不是最重要的,记得当地百姓说,他母亲不同意他练武,他便整整在地上跪了3个时辰,那时候可是寒冬。今日乐进的表现和当年董卓一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张绣沉默了,他7岁的时候会想到这些么?他扪心自问。
张济在爆出了一句:“典韦曾言不是主公的对手。对付你便向你老师对付你一般不会超过3回合。”
张绣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又疑惑的问道:“如此,为何今日指责于我要杀害典韦。”
张济翻白眼的看向他的侄子:“若是董卓觉得你要杀典韦,你与你叔父我还能活着回来?只是作为主公需要提点提点你而已。”
“你看见董卓的兵器了吗?”
“侄儿没有看见他的大锤。”
张济略带感慨的说:“说出来你定然不信,董卓之使用长锤只是为了更方便的杀人,这是他为了上战场特地训练的。”
“练锤只是为了上战场。”今天董卓给了他太多的感叹。
“董卓对许多武器都有涉猎,更有一手好箭法,这数百人可作证,曾射中马腾的樱盔,但是你叔父却觉得这也不是董卓最擅长的。”
“那什么是他最擅长的?”
“他随身佩戴的佩剑,这也是你叔父的猜测而已,尚未证实。但是**不离十。因为这把佩剑从你叔父见董卓开始,便一直见到,从未有过意外。”
张绣也是点头说道:“这的确是,侄儿也见到了。”
张济严肃地说道:“千万不要在董卓处耍小花招。董卓可是从小兵一步一步过来的,什么事情都了解的清清楚楚。”
“叔父放心,侄儿定不会乱来的。”
张济说完了叮嘱的话语,有些自嘲说道:“其实你的叔父差不多是众将领中最没用的一个了。”
“叔父何必如此妄自菲薄。”张绣有些疑惑。
“妄自菲薄?呵呵,叔父文不比徐荣、贾诩,与成廉、庞德相若,武艺更是几乎垫底。你若是在不给叔父争口气,怎叫叔父在其他将领面前抬头?”
“侄儿定不负叔父所望。”!~!
..
第三十二节 轩辕心经
“其实叔父比华雄等人强上多矣,那些人尽是武夫,不通半点谋略。Www!”
张济在旁边提醒道:“在外面窃不可如此说。”
“侄儿明白。”
张济有些自得的说:“叔父也就有这点本事才可在军中站稳脚跟,不然早就像郭汜等人一般,只能做个千夫长。”张济看向张绣:”明日到贾诩处,定要好好表现自己,是做先锋,还是做主将,就看你的明日的表现了。”
“贾诩处是否可以······”张绣有些小心问道,不想被张济在头上重重的敲了一下,骂道:“叔父为了什么要你到西凉来,啊?若是你明日这样做,说不得会立马被赶出西凉,叫你叔父在他人面前怎么抬头!”
“叔父我知错了。”张绣怯怯的说。张济叹道:“贾诩此人喜怒不形于色,除了对董卓恭敬些,对其他人都是千年不变的神情。你若是贿赂他,他或许不会赶你,但是董卓极为信任此人,军事上的事情几乎都是由他和董卓商议,若是在商议谁上战场,你如此行为,他岂会向董卓推荐你?”
“侄儿明白了。”
张济要笑不笑的看向张绣:“你可知为何叔父一力促成你进西凉?”
“不知也。”
张济笑了起来:“叔父说一件事你便明白了,董卓有大军超过150000,去掉守军,还余80000,这是今年的士兵数目,黄巾之战得战俘190000余,抽其一半兵丁,明年的士兵至少还会增加80000余。”
“董卓想造反吗?尽然藏有如此多的士兵!”张绣大惊,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叔父怎么会让我到他的手下来呢?疑惑的看着张济悠然的神情。
张济笑道:“这便是董卓厉害的地方了,那些训练好的士兵都种田了,有战事之时,他们便是现成的大军。此事大将皆知。皇上?皇上安能知晓这些种田的百姓是兵焉?”
“可是······”
“可是什么,黄巾之乱后,朝廷再无管治地方之力,只要是有识之人皆知,天下即将大乱,而董卓早已准备妥当,只待天下之大乱也。”
张绣恍然大悟,连忙点头。
“数年之后,董卓便有铁骑150000余,徐荣自然是统帅,高顺,成廉,庞德也是其中之一的大将,叔父武艺不精,恐怖能胜任,但是你一定要得到这个大将之职。以慰叔父之心。”张济郑重的向张绣说道。
“请叔父放心,侄儿定能成为主将。”张绣自己在老师童渊之处早已学过兵法,他有这个自信。
明日张绣与乐进自去贾诩处不提。(贾诩做我的主簿可是很舒服的,给他点事情做。)
我回到了府中,来到李儒处,来“看望”李儒,正见他和李肃正在整理凉州的事务,李儒见我来放下了手中的书卷,说道:“不知主公来,儒失礼也。”李肃也在一旁敬礼。
“呵呵,是本将太懒惰了,将凉州所有的事务都交于李儒处理。”我不好意思的说道。
“主公将事物交与儒是对儒的信任。”我无语,就像我打了你,还说我给你面子一般。
“本将决定在西凉办一所专门学习治理地方的学院,多招收一些寒士进入学习,到时可帮本将治理地方,而儒亦不需要如此辛苦了。”我看向李儒。
“儒亦是想此举久矣,儒这就派人去办。”李儒做事还是这样急匆匆的。
“慢着,本将此来还有事情麻烦儒。”说着我把从那卷金色纸上踏下的不认识字拿了出来(字的顺序有颠倒),交给了李儒。李儒一看大惊:“主公,此乃是上古文字也。”李儒在细细一看道:“儒只识一二成也,不如去找贾诩,贾诩博通古今,定然比儒了解的多。”我一想也对。不想旁边的李肃说道:“主公,末将对上古文字略有研究,不如交于末将处理,不出一月,定当给主公回复。”
我一看是李肃知道,忙说:“若是此事办妥,本将定不会亏待于你。”
李肃兴奋的说:“定不让主公失望。”
我先请教了他金色书卷的第一页的数十个字,李肃果然知晓并一一指出其含义。我大喜过望,立马赏赐了李肃百两黄金。李肃不知道我要这些上古文字干什么,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好运来了,其实李肃也知道自己的学问不好,所以就想走偏门,去认识些别人不知道的上古文字(对现在人而言就是考古专家),不想今日发挥了大用。
我自然是兴匆匆的回到我的密室,这里只有我一个人能够进入,按照李肃所说字的含义,大约看出了这些字的内容:轩辕心经,为轩辕黄帝所创,使轩辕黄帝在蛮荒之中力克众敌,成为人类领袖。然不忍此心经无传人,就写太平天书三卷,助人摆拖世间疾苦,而轩辕心经藏于第三卷之末,要得心经需烧毁第三卷太平天书才可。望所得心经之人心地向善,助人类摆拖痛苦。轩辕黄帝拜首。
我一看大悟,原来要烧了太平天书才能得到,可是太平天书作用巨大,张角得此而拉起了黄巾军,其用处超乎人的想象,若是有人得到了也不忍心烧啊。这个轩辕黄帝实在是厉害,传是往下传了,可是没人练。!~!
..
第三十三节 说教
既然得到了轩辕心经,自然是要好好的练习,不想第一页是序章,既然这样,我只能在等一个月,静候李肃的消息了。wWw、
来日,贾诩向我禀告了乐进和张绣的谋略状况,我大惊,不想会是这样的结果。我马上叫来了张济和乐进。(为何不叫张绣后文有)
先叫乐进到我的府中,看见他龙行虎步的进来,显然昨天的伤势已经痊愈了。
“主公,乐进到。请主公吩咐。”乐进单腿下跪,低头说道。
“不知文谦将军对贾诩的问话感觉如何?”
“贾诩果然是智谋无双,末将不是他的对手。”
“不知文谦对自己的回答有多少把握可通过贾诩这关?”
“末将只有3层把握。”乐进显然并不看好自己。
“呵呵,文谦将军自谦了,文和说,凭将军现有之才已可自领一军,但是文和怕你无多少战场经历,命先到徐荣处为部将3年,3年后便让你自领一军。”
“谢主公。”
“是你自己的能力赢得了他人的认可,不用谢本将。告知于你,徐荣整军甚是严厉。”
“谢主公提醒。”
“拿着将令出去吧。”我回过头对典韦说,“叫张济进来。”
乐进躬身出去了,但是此时的乐进内心是极不平静,不过是三年的时间,三年之后就终于要成为自领一军的主将了,到时就可以领兵出征了,真是该谢谢主公,让我得到了新生。相信“拼命三郎”一词一定可以名扬天下。想到此又向我的府邸拜了拜。该去把这个消息告诉远在兖州的老母亲,接她过来享福。
“主公,末将张济,请问主公有何吩咐?”张济早就奇怪,他是和乐进一起来的,本来应该是他侄子张绣来才对。难道其中有问题,可是张绣说他答得很好啊。
“不知张济将军相不相信贾诩的评论?”
听到此,张济的心就凉了,肯定有问题。“贾诩一向秉持有方,末将自然是相信的。”
“本将是怕他年轻气盛,接受不了,一走了之,本将才特意和张济将军相谈。”
“多谢主公体谅。”
“文和与本将说,张绣此人熟读兵书不假,但是只知道生搬硬套,不知变通,便如赵括一般,纸上谈兵客尔。”
“末将,末将······”张济被我一通话说的完全蒙了。
“不如将张绣交与徐荣,跟从徐荣将军学习兵法,更要学习实践兵法。纸上谈兵与一代名将的区别只在于会不会灵活运用兵法尔。便以三年为准,三年之后再向文和请教。”
“末将替张绣谢谢主公。”张济现在一颗心是定了下来。不过他在回去的路上越想越气,年轻气盛,接受不了,一走了之!!!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真敢这样,真要是,我不······
张济回到府中,略显平静地对张绣说道:“主公说,张绣此人如赵括一般,只是一个纸上谈兵之徒尔。”
张绣大怒:“我张绣只是个纸上谈兵之徒,如此将军不做也罢。”他没看见他的叔父脸色变的铁青。还对张济说道:“天下之大不信没有我容身之地,难道偏偏要安在凉州这片贫瘠土地上。”
只听见一声嘶吼:“来人!拿本将的枪来,本将要亲自宰了这个逆子。”张济说着还把周围的家具往张绣身上砸去。
“叔父,你这是怎么了?难到我说错了,我武艺不俗,熟读兵书,赵括之徒怎可与我相比?”张绣大声辩解道。
张济用杀人的眼神死死的盯着张绣,喃喃的道:“武艺不俗?熟读兵书?哈哈······”张济大笑了起来,渐渐的笑声变小,隐隐有了哭声,“不想我张家有此不孝儿,列祖列宗,孩儿无能,没有教导好次逆子。列祖列祖赎罪。”
门外的侍卫见里面有些动静,却有不敢进来,只是隐隐听见了哭声。
张绣见此大急:“叔父,你这是怎么了。”
张济大吼:“逆子,还不跪下?”张绣从没见到他的叔父这个子样,只得乖乖的跪下。
张济深呼了一口气,将我所说的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张绣,张绣大惊,不想自己的举动与董卓说的极为相似。也开始回想自己回答贾诩的问题是否有问题。
张济语重心长的说:“叔父不想你在战场上像赵括般遗臭万年。明日到徐荣处学习领军、训练、整队、兵法等等,若是再自以为是,叔父亲自斩了你,以免败坏了张家的名声。”
“侄儿明白了。”张绣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每月向我报告学习所得,若是让我听见你在军营闯祸,看本将不亲自打断你的腿。”张济严厉的道。
“侄儿定然努力学习。不教叔父失望。”张绣郑重的道。张济听到此气才算小了下去。
可是他的府中传出男人的哭声早已传出府外,第二天他刚出门,没事做的华雄,樊稠早就等候着他了,不想见他眼中还是有些血丝,华雄马上问其缘故,张济支支吾吾说是,灰尘吹到了眼睛里了,樊稠马上问曰,昨天听见府中有男人的哭声,不知是何故?张济马上狡辩说这定是有人污蔑。可是华雄等人可不信,最后搞得众将皆知,成为众将调戏张济的话题。张绣听闻对张济极为愧疚,以后的日子里学习更为认真,倒是小有成就。!~!
..
第三十四节 西凉学府
自从我当上了凉州刺史之后,董家在凉州的威望日盛,加之凉州本是尚武之地,自然有许多武人前来投kao,众多投kao的习武之人在短短数月之间便来了千余,且是是各个都是有自己的一手绝活,神箭手,暗器,投标枪等等不一而足。WWw!
我把他们武艺比较“正常”的在军中当个小官,那些有特殊绝活的人组成一军用来解决军队所不能完成的事情,比如暗杀,暗中保护重要的人物等等。有数个武艺出众的壮士,枪法和刀法实在不同凡响,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