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董卓霸三国-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济与众将打好招呼之后,自是领着家属,前往西凉调换成廉不提。
我的招贤令快马加鞭送到了大汉的各个角落。
颖川书院依着颖水而建,环境十分幽雅,是个让人修身养性的好地方。这是一座文学儒雅之士的殿堂。
这里也是天下文学之士向往的地方,一般的将军与官员到达这里,都要下马(下轿)步行,不敢任意放肆。这里可是以前朝中大官退休后,安老的地方。谁又敢在这里放肆!
大汉发生的什么事情,都会第一时刻传到这里,让在校老师与学生点评。
我在洛阳发生的事情,自然也传到了这里。在校师生之中的有学之士,只用4个字评价我——一代枭雄!
我发出的招贤榜自然也贴到了颖川书院,除了个别真的很想当官的学士,其余的人都不怎么看好我。
这日,全院发出了通告,到大厅集合。当众人到达之时,一名颖川书院的老师喊道:“此乃是儒学大宗师蔡邕,蔡伯喈的手书,众人且听之。”
连我的招贤令,学院都没有全体通知。反而蔡邕的手书,却全院通报,可见蔡邕在学者之中地位!
“蔡邕,蔡伯喈问候颖川全体师生:
自黄巾之乱起,大汉百姓民不聊生,官员贪污成性。多有流民往司隶而来。
何也?只因司隶有他们的一片可耕之地,一片温饱之地。何人有此能也?大汉的士族官员?不,只有丞相董卓!
董卓、字仲颖,西凉陇西人也,平生战功无数,一手大锤,打遍天下无敌手。
最有价值的数场战争,乃是与羌族之战、黄巾之战、西域之战。这些事迹,应该是颖川学者耳熟能详的事情了。
董卓如今已是占领凉、雍、司隶三州的一方诸侯,手下战将无数,帐下将士数十万。如此强大的实力,难道众位学者,不心动焉?董卓手下缺少文学之士,这里不正是你们一展所长的地方吗?
虽然董卓却是有许多缺点:好色、任人唯亲、杀戮过多、与士族为敌等等。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他仍是一个明主。
何去何从,我想众学士自己心中已经有了想法。蔡邕不再多言。
蔡邕、蔡伯喈在此问候。”
众学士在大厅之下议论纷纷,各有各的说法。
台上的老师说道:“据最新消息,蔡邕之女,蔡琰,现在只怕已经是董卓的夫人了。”
大厅之下顿时炸开了锅:“怪不得为董卓说了这么多的好话呢?原来他们之间有这层关系!”
“本来还想去的呢,现在还要再考虑考虑了。”
“董卓与天下士族为敌,那还不是找死!”这是一名士族子弟。
“······”众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宿舍,继续讨论自己的问题了。
颖川出院的一位老师叹道:“只怕董卓还真有可能是天下之主也。”
“现在形势尚未明。董卓虽是占据天时——挟天子而令诸侯。地利——虎牢、汜水关之险。但是天下英雄过多,董卓只要一个失误,他的董家王朝就会彻底覆灭。”
“确如你之前所说,天下大势还不能确定也。说不准又跳出来一个英雄,与董卓对抗呢。”
“······”
一个衣服满是补丁的文士,他的腰间别着一把佩剑。他想了片刻,说道:“董卓的事迹天下皆知,蔡邕之语倒不是胡言。只是董卓杀戮之气过重,不然不失为明主也。”他叹了口气,又回到了房间之中,继续阅读着手中的书卷。对其他人所说的事情,全然不放在心里。
两个年纪很是年轻的学士走在一起,没有言语,慢慢的回到了自己的宿舍。他们的身材很是单薄,但是却掩藏不了一双热火的眼睛。
其中一人说道:“我知道你要到董卓那边去。”
另一人一边收拾衣服,一边说道:“你也和我一起去吗?”
另一人笑了数声,正视着他,说道:“我确实承认董卓是一个枭雄,但是他却只有很小的机率一统天下!”
“若是加上你的才华,难道一统天下还很难吗?”这人平静的问道。
“我自喻才华过人,但是还没有到逆天的地步。”
这人停了下来,问道:“说说看你的想法。”
“关键之处,还在士族!士族的能力太大了!人才,钱粮,这些对于一个霸主来说是缺一不可的,但是董卓却不善加利用,反而将其铲除。此不智之处也。”
“这点我也承认。不过董卓已经取得了大量的钱财了,不是吗?”他只是淡淡的说道。
“此乃是一时,却不是一世也。不过董卓此招确实阴险。”他继续说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董卓攻取其他地区的时候,不仅当地的诸侯会奋起反抗,连治下的士族也会奋力相助。如此,攻取领土,难上加难矣。”
“哈哈······”这人笑了起来,说道:“奉孝,你乃是士族之人,不知我等贫苦百姓之愿也。固然,攻取诸侯的土地甚难,但是士族想要攻取董卓之地,难的却是百倍不止!”!~!
..
第一百五十节 许攸觐见
这个叫志才的男子,眼中精光一闪,说道:“没有一个普通百姓愿意受士族的欺辱,他们只想安安稳稳的生活。wWw;而董卓的领地内就能实现他们的愿望,若是有人想破坏他们的生活,便会有百倍于士族的力量相助于董卓。”
他的眼睛瞬间回复了平淡,继续收拾着包裹。
这个奉孝的男子略有所思,叹道:“志才,董卓若是有你相助,说不得就会实现他的愿望。”
“非也,董卓能有今日,手下绝非没有谋略出众之士。我此去,只不过是锦上添花也。”他看向了奉孝,伸出了右手,说道,“他日战场之上,若为其主,奉孝可不能手软也。”
“啪”两掌相交,奉孝说道:“定不会让你失望!”
志才,慢慢离开了书院,背影在远处越来越模糊,直到再也不能看清。奉孝叹道:“志才,希望董卓不会令你失望吧······而我也该准备去访问明主了。”(他们的字都出来了,三国迷都知道了吧)
我的招贤令来到了冀州,冀州的甄家对我的命令当然是时刻放行。
冀州的一对兄弟见之,面色丑陋的一人大喜道:“大哥,我们的机会来了。”
他旁边站着的一人却是英俊不凡,他大笑道:“二弟,以我俩打遍冀州无敌手的勇力。做个将军,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两人各自提上自己的兵器,大声喊道:“参军,建功立业去了!”(后文介绍,不过你们也猜到了吧)
兖州之地的才人,像满宠、吕虔等人还在观望。毕竟董卓实力强大不假,但是士族也不是吃素的。董卓与士族之间大战一触即发,说不得董卓就战败了呢?他们还得为自己考虑考虑的。
还有更多的人则根本不看好我。他们都是士族之人,虽然他们只是寒士,但是也是士族,对我残杀洛阳士族之事,有着深深的芥蒂!
一个治国能与诸葛亮比肩的人物,被世人称为一代名相的——顾雍。
顾雍——关于顾雍这个人,看官你可能没有听说过,其实这也并非罗老先生对他有什么偏见,他不出名也不是偶然的,因为他不是一个贪功好利之人,即使处在高台上,顾雍也一样一尘不染,不与其他人争功,更不贪污枉法。历史是公正的,这样品德高尚的一个人,我们后世人当然不能就这样把他给忘掉。
此时,顾雍以弱冠之年,却被州郡官吏表举推荐,担任合肥长。(治理一块小地方的官)。突然接到他恩师蔡邕的亲笔信,细读一番,马上回到族中,找到了他的父亲,将此书信交与他的父亲查看。
他父亲知道他的儿子是一个有抱负的人,问道:“元叹,(顾雍的字)不知你的想法如何?”
“孩儿愿意到董卓军中效力!”顾雍直接了当的说道。
“元叹,你也应该知道董卓马上与士族大战了,何不等此战之后,再定夺去留?”
“孩儿又怎能不知?但是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此时去才是最好的时机!”顾雍自信道。
“你就知道董卓与士族大战,能胜焉?”他父亲疑惑的问道。
顾雍说道:“若是我手中有30万将士,携有虎牢、汜水关之险,士族得用100万将士的性命才能取得胜利。父亲您说,士族有一百万大军吗?再者,孩儿并不擅长军事,而董卓本身就是天下闻名的勇将,身旁的战将无数,西凉铁骑功名赫赫。只要不出现意外,此战董卓必胜!”
他的父亲叹了口气,说道:“也并不是父亲对董卓有偏见,而是我顾家乃是江东豪门,远离洛阳不说,他董卓对洛阳士族残害如此,又怎么能容忍我们顾家呢?”
“父亲有所不知,我已经与扬州牧刘繇有一面之缘。但是孩儿看得出,此人虽是皇室中人,有些威望,但是却无什本事。不过数年,扬州定被他人夺去。孩儿此去董卓处,虽对家族没有什么帮助。但是在此乃乱世之中,孩儿能在关键之时,解除家族之危也。”
顾雍见他的父亲仍在沉思之中,下跪道:“父亲,扬州之地有才之人众多,多孩儿一个不多,少孩儿一个也没人会在意,不如让孩儿出去闯荡一番。上不负父母的养育之恩,下不负恩师的教导之情。”
顾雍的父亲见此,也只得无奈的同意了。
袁术看到我的招贤令,大笑道:“董卓竟然会想到此等办法?看来董卓技穷矣!”
袁术真的该大笑,所有的士族都对董卓恨之入骨,但是他却对我很是“看好”,常常在心中暗赞:董卓,我要怎么谢你呢?把司隶的士族赶了出来。好啊,就是要全部赶出来。
只是可惜啊,竟然有7成来到了我的南阳之地。给我带来了大量的钱财与人才,像朝廷之中的官员,侍中周瑟,校尉伍琼、议郎何顒等等,数不胜数,还有善于治理地方的司马孚、司马朗,自己的实力可谓大增。若是有一个皇帝,自己都能组成一个朝廷了。
各地的豪门,他们家中的家奴就有数千,兵力不足之时,嘿嘿,借用一下,也无关紧要······
要是这么算来,袁术他还真的要好好的感谢,我这个士族之中人人憎恨的屠夫了。
身旁的主簿李丰说道:“主公,丰为主公举荐一位英才。”
“是谁?”袁术疑惑道。
“许攸、许子远。”
袁术lou出了一丝冷笑,这个许攸,当年可是和袁绍一伙的,完全和自己作对的家伙。现在自己实力强劲了,就来投kao我?哼,看我怎么羞辱于你!
袁术佯装大喜道:“原来是许攸,传言他可是大才也。李丰,还不快传?”
眼见许攸已经跨入了大门,袁术闭着眼睛坐在座位之上,完全是一脸休息、不理许攸的模样。
许攸也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不过现在袁术是所有诸侯之中最强的。他为了出人头地,自然要想尽办法留在袁术的身边。
许攸一见袁术的模样,心中虽然还是有些芥蒂,不过为了自己的将来,马上变成了笑脸,下拜道:“小人许攸参见袁大人。”
袁术迷糊的张开了双眼,说道:“这不是子远吗?都怪袁某日理万机,一时不察,竟然睡着了。”
许攸赞道:“袁大人果然是英明之主也。”
袁术佯装疑惑的问道:“子远不是常年与我大哥,和孟德为伍吗?怎么今日到了这里来了?”
其实袁术又怎么不知道袁绍的去向。当他听到袁绍被董卓关起来以后,他整整高兴了一天,一天到晚都是咧开嘴,笑个不停,还大骂蠢货。倒是把手下们吓坏了。
“本初被董屠夫关了起来,曹操现在也是待罪之身。诶······”许攸重重一叹。
袁术见此,也是微微“叹息”道:“真是苦了我大哥了。”又向许攸问道,“不知子远此来是为何也?”
许攸马上抛开忧虑,自信一笑,说道:“特有惊世之策向袁大人献上!”
袁术微微一愣,不喜不悲,只是淡淡的说道:“莫又不是那种随意被董卓识破的小计吧。孟德可是把子远在洛阳的计策说得一清二楚啊。”
许攸眼中闪过一丝厉芒,立刻又隐去,笑道:“计谋分阴谋与阳谋,阴谋不行,只得换阳谋了。此计可助袁大人成霸王之业也。不过袁大人既然不想听,子远就此告辞了。”说着转身就向外走去。
“慢着!”袁术心中大惊,成霸王之业,若是真的能成功,那么自己多年的皇帝梦,岂不是······
许攸听见他的话,停下了脚步,嘴角xian起了一丝笑意。只要能引起他的注意,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袁术一来到汝南,就派人占领了汝南。马上又招兵买马,招到孙坚,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与荆州刺史王睿,自己独占南阳,隐隐有向整个荆州扩张的趋势······
这些都是他回到南阳之后打听到的,既然袁术有这样的举动,也就有称霸的野心。那么成霸王之业,岂不是符合他的心意?许攸lou出自信的笑容。!~!
..
第一百五十一节 群雄讨董
袁术摆正了自己的态度,向许攸说道:“子远莫急,你好不容易老一趟,怎么这么快就走?来,先坐。wwW;”
袁术连忙道,“来人,没看见有贵客在吗?还不看茶!”
许攸回身拜道:“谢袁大人。”施施然的坐到座椅之上,正是袁术的下位。
侍女很快为其奉了上一碗茗茶。
许攸端起精致的茶碗,轻轻吹了口气,浅浅地饮了一口香茶,而后非常享受地闭上双眼。片刻后,许攸睁开眼睛,叹道:“茶香醇厚,余味悠长。好茶!”
袁术笑道:“子远果然是有学之士。这乃是一处幽香之地所产的香茶,每年也只有数斤这样的好茶。”
许攸目光深邃,似乎若有所思,沉吟片刻后,淡笑说道:“既然袁大人如此看得起小人,小人又怎能不倾囊相授?”
袁术大喜过望,说道:“子远先生快快说来。”
“如此,袁大人请细细倾听。”许攸清了清嗓子,说道,“自黄巾以来,豪杰并起,董卓趁阉党与大将军何进之机,进入洛阳。依kao十万铁骑,杀死并州刺史丁原,遂称霸于朝廷之上,又携战胜之威胁迫与杀害洛阳的士族。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其手中以握三州,将士数十万。试问天下间,何人还是其对手?不过董卓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与士族为敌!既然是士族的敌人,又何尝不是整个大汉的敌人呢?
今袁大人乃四世三公之后,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威信著于四海,总揽天下英雄。手中握有大汉最富裕的两大郡,帐下有大军20余万。大人若是登高一呼,率天下群雄而攻董卓,洛阳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大人者乎?
诚如是,天下群雄又有何人再敢与大人相抗也,到时其等皆为阶下之臣也,如此,霸业还难成否?”
“好!听子远一席话,果然令公路茅塞顿开。”袁术听的心花怒放,恨不得立刻率军杀向洛阳,做他心驰神往的皇帝梦来。
袁术身旁的李丰也是大喜道:“主公,此计可行。子远果然不愧是大才也。”
只有许攸心中有难言之隐:虎牢与汜水关是这么好攻进的么?不过这可不关他什么事了,他可没说要怎么攻进虎牢与汜水关。虽然他不怎么看好这一战,不过天下能人智士众多,就要看他们的表现了。
袁术大喝道:“起矫诏,伐董卓!”
这年12月,也就是公元189年12月,袁术向天下群雄发出了矫诏。
也是这日,延续了近一个月的好天气宣告终结。从清晨开始,天色突然间变的阴沉下来,浓厚的乌云逐渐布满了天空。到了中午时分,昏暗的天空中飘飘扬扬地下起雪来。似乎着也显示一场大战的到来。
卢植与皇甫嵩出关之后,不知该何去何从,只得先找到了四世三公的山阳太守袁遗,并将所有的事情告知。正在袁遗大惊之时,他就接到了袁术的矫诏,皇甫嵩一看大喜,只是卢植心中有些顾虑。
待皇甫嵩与卢植下去休息的时候,卢植对皇甫嵩说道:“义真(皇甫嵩字),既然讨董之事已经成矣,卢某也要回涿郡养老了。”
皇甫嵩大惊道:“子干乃是大汉的栋梁,而讨董之事才刚刚起步,(卢植字)怎能就此离去焉?”
卢植自嘲得说道:“董卓所言并没有错,今日的大汉,早已非汉武帝时期的大汉。自黄巾之乱起,大汉没有一天的安宁过。接下来也是我等能够左右的时代了。豪杰并起,逐鹿天下之举已然不可避免。”
卢植轻笑着向皇甫嵩问道:“若你是一方诸侯,你见董卓如此强大的实力,你会怎么样?”
皇甫嵩沉思片刻,震惊道:“董卓如此强大的实力,足以威胁自己。只有将他消灭,自己才有争霸天下的机会!”
卢植苦笑道:“正如义真所言,现在的情势就是这么回事。卢某在路上亦是一直寻思这件事情,无奈也只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皇甫嵩亦是陷入了沉思。卢植道:“为何我不与其他诸侯一起讨伐董卓,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袁术此人。”
皇甫嵩疑惑道:“袁术此人怎么了,只是有些率性而为,不是什么大的过错吧?”
卢植眉头紧皱,有着深深的忧虑,摇摇头叹道:“不,袁术此人骄奢淫逸,自大傲慢,现在他又是除董卓之外,最大的诸侯。若是被他率领群雄攻入洛阳,加上他四世三公的名声,他还会将皇上放在眼内?只怕做出来的事情,相比董卓,反而更甚之也。”卢植马上轻笑道,“不过董卓是要谢谢他了,就凭袁术的才能也能攻进虎牢与汜水关?那么董卓数十年的军旅生涯也就白混了。”
皇甫嵩大惊道:“你是说董卓此战必胜?”
“若是袁术为群雄统帅,几乎没有可能战胜董卓也。”卢植对皇甫嵩说道,“不要太过悲观,天下英雄多矣。董卓此时虽然占据了三州,但是风头太足,一直是众诸侯的打击的对象。反而是中原之地,若是有能一统,足以对抗董卓矣。”
“子干如此说,义真夜就放心了。”皇甫嵩笑道,“子干也不要回老家了,幽州之地甚是危险,不如与我一起前往颖川书院,与众人一起静看天下的变化,如何?”
“也好,看看天下究竟会花落谁家!”卢植在心中叹道:是否还会出现一个皇室饿宗亲,挽救大局呢?
曹操于陈留得闻矫诏,大喜,终于可以明目张胆的征兵了。他想着这样的日子都快想疯了。马山向父亲询问:“父亲,孩儿欲散尽家资,招募义兵。”
父亲踌躇道:“家中虽有些资产,但恐资少,不能成事。此间卫弘,其家巨富。若得相助,大事可成。”
曹操马上前往卫家,言明厉害。卫家欣然相允。
是日清晨,有兄弟二人各引三千余人,来投曹操。乃夏侯兄弟是也。不数日,又有族中曹仁与曹洪二人引千余将士,来助曹操。卫家尽出家财,置办衣甲锦旗。
曹操手中此时有将士万余,尽数教与其四人训练。
刘备在平原县中,也得知了这件事情,向二位义弟说道:“今袁术发出矫诏,要天下英雄擒贼也。”
关羽丹凤眼中金光一闪,说道:“此乃是大哥立功之机,扬名天下之时也。”
张飞叫道:“就是与那个,比我等早一步消灭张角的董卓?”
刘备愤怒道:“正是此贼,此贼将皇上的权利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欺天罔地,祸乱宫禁,杀害士族,亲信阉党······其所犯的罪过,无一不是诛九族的大罪!”
张飞大喝道:“如此还等什么!马上提兵出战,让我等前去会会董卓老贼!”
刘备叹息道:“可是备只是一地县令,人微言轻,只怕袁术未要我等参加也。”
“什么?我等乃是为大义而来,他还不让我等参加?是何道理!”张飞铜陵眼大睁,面lou凶相,大有大杀一阵的气势!
刘备无奈的叹了口气,没有言语。
关羽陷入了沉思,没有多久就想到了计策,说道:“闻大哥有一同窗好友,乃是北平太守公孙瓒。当他前去讨董之时,我等何不加入其军,也好一显我三兄弟的威武。”
刘备大喜道:“就依云长之计!”
张飞委屈道:“还要投kao别人···要是依着俺的性子,自己独领一军,就杀的董卓人仰马翻的。”
矫诏所到之地,各自xian起一片风雨。豫州刺史、兖州刺史,渤海太守王匡(被我调过去的),陈留太守等等数十人,不一而足。各自起兵,多则三万,少则万余。
年关将近了,他们起兵也得在过完年之后了。!~!
..
第一百五十二节 群雄讨董之前序
“主公,末将在西凉还没有出战,不如就由末将与华将军率铁骑数万,为主公先拔头筹!”说话的正是守卫凉州的成廉。WWw、
我颔首微笑,示意众人坐下后,说道:“大战在即,怎么会没有争斗焉?你等稍安勿躁!”我向李儒问道,“儒具体有何人参加也?”
“有,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山阳太守,东郡太守等等,还有一些偏远之地的诸侯,儒现在还不得而知。”
我笑道:“均是些只懂儒学的文人,打仗还想赢我等争战数十年的战将,简直是找死啊!哈哈~~”
众将俱是笑了起来。
贾诩向我报道:“主公,汜水关传来消息。有二人,想要投奔主公,建功立业,其自称是颜良、文丑,在冀州之地再无敌手。乐进将军与其中一人大战,只撑了35回合。”
“果然是骁勇之将也,连乐进也只撑了35回合。看来可与庞德、徐晃将军一较长短也。”我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我心中暗喜,现在袁绍不在冀州,他们就混不下去了,只得来找我了。
众将直贺道:“恭喜主公再得良将!”
我笑道:“呵呵···依本相看,未必是良将也,多半是猛将也。”
贾诩继续说道:“主公,在汜水关还有一人自称是蔡邕的弟子,顾雍。现正由士兵保护,往洛阳而来。与颜良、文丑不日就会赶到洛阳。”
我大喝道:“好!本相得此人如得一州也!”看着他们疑惑的眼神,我笑道:“据蔡邕所言,此人极其擅长内政。而本相欠缺的不就是内政之士吗?”
众将齐喝道:“恭喜主公。”
贾诩说道:“主公,还有不少的有学之士正向洛阳赶来。其中有不少是颖川出院出来的学士。”
“哦,不想好事还有一起来的。”我暗自嘀咕道。马上向贾诩说道:“务必好生接待,照其能力,安排职位,不可有半点舞弊也。”
“诩明白。”
我向众人说道:“众将先好好的过一个新年,等过完新年之后,再出去大杀一阵。”
“末将等全听主公安排!”
我在自己的房间外,就听着蔡琰说道:“姐姐,我想在年关的时候,回去看看的我父母。”
莎莉儿说道:“这个我可做不了主的,要问夫君的。”
“可是,可是夫君若是不答应呢,姐姐可要为我求求夫君的。”蔡琰装作可怜模样。
我跨门而入,说道:“夫君什么时候说过不答应了?”
莎莉儿也是说道:“夫君,我也想出去看看别人过年的。”
我大声说道:“你不成,你肚子中还有一个数月大的孩子呢?”
莎莉儿委屈的说道:“可是我也好想出去看看的,外面好热闹的。”
我无奈的用了制胜法宝:“若是母亲能答应的话,我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莎莉儿撅嘴的瞟了我一眼,不再说话了。
貂蝉也用可怜的语气,向我怯怯的说道:“夫君,我连外面都没出去过,我也想和琰儿一起到外面看看的。”
我无奈的说道:“叫典韦派千人保护你们,只准在马车里偷偷的看,不准抛头lou面。”
“恩。”貂蝉高兴的飞舞起来。
“夫,夫君,妾身想要回宫看看我的皇子,望夫君能够同意。”何真两眼希冀的看着我。
我笑道:“人之常青也,夫君又怎会不同意焉?”我向张宁说道:“你可否也要出去?”
张宁扑到我的怀里,低腻道:“夫君乃是堂堂丞相,府中怎么可以没有寻欢的女子呢?”
我将张宁横抱而起,大嘴一口吻在她的樱唇上,说道:“陪夫君休息去吧。”
在众女的调笑声中,我与张宁在床上开始了翻滚······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整个洛阳城。城中百姓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并将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避晦逢祥。从夜里三更时分直至清晨,城中的鞭炮之声便不绝于耳。
而此时,城里街道上人来人往,一片繁荣景象。所有行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会心的笑容。
百姓都讨论着这一年的收成,商人在诉说着这一年卖出了多少的货物···他们喜悦的神色,看来今年,谁的效益都不错。
一辆华丽的马车,从大道之上行进,马车两旁各有500将士随身护卫,一个相貌丑陋的大汉就站在马车的旁边,身上漆黑的铠甲,背后两把大戟,显得那样的威武。
百姓不自觉的让出了一条道路,让马车在大道之上行走。
马车之中,两个身裹纯白貂裘披风的美少妇微微的探出头来,明亮如夏日繁星的美目滴溜溜的直转,看着往日无缘一见的热闹场面。
马车最后停在了蔡邕的府上,里面蹦出来一只可爱的小燕子,欢欢喜喜的赶向了自己的家。
蔡邕与其夫人见女儿回来了,寻常问短的好好的问候了一番。不过见女儿这么开心,他们二老也就放心了。
连貂蝉到他们府上做客都不知道了,最后还是蔡琰向他们说明,他们才醒悟过来。
她们就在蔡邕府上快乐的吃了一顿饭,又回到了我的府上,全家一起吃了一次年夜饭,安安心心的过了一个好年。
相比西北三州舒适的过年,而关外的诸侯可就有得忙了。大战在即,得准备粮草,整顿军纪,与家中的妻儿离别等等。
不过离我较近的袁术,他可不需要准备这么多,他此时正做着皇帝的美梦呢:攻克洛阳,取得兵权,群雄匍匐在自己的脚下。皇帝见此只得缮位,自己便是大汉的帝王,后人称之为,雄才大略较之三皇五帝,更甚之的开国皇帝······!~!
..
第一百五十二节 群雄讨董之中序
年关过后数日,顾雍与颜良、文丑都相继而来。wwW、
对于颜良、文丑我自是好生安慰一番,并叫其到高顺将军处为一副将。
顾雍对我也只有一个要求,若是家族有什么危机,还望我给其一个安生的地方。我自是满口答应,并叫其治理司隶一地。
不想数日之后,贾诩给我介绍了一位大才: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