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粱三国-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嗡ㄍ财娇さ男哦肌K淙恍闹卸酝跗娉渎购蓿诩酵跗娴氖拐呓傻氖焙颍从植坏貌唤邮馨毡奶嵋椤
自此双方各自罢兵,据地防守。
整个中原大地,基本上进入了短暂的休养生息状态。
修养了两年后,看到天下战事寥寥,王奇正式上书刘协,改元为建安元年。
*************************************************
建安二年二月。(公元197年二月)
京师丞相府。
一阵春风吹过,掀落片片桃花。给正在丞相府后花园举办的酒宴,额外增添了一份色彩。
“哈哈哈!春风一度,落英缤纷。主公今天的酒宴办的好呀!”一个爽朗的笑声响起。
“奉孝!我看你的话中好像暗藏玄机啊!还春风一度呢!不知道昨天又到那儿去眠花宿柳去了!”旁边一个阴沉的声音不合时宜的打岔道。
“好你个贾文和!我哪里得罪你了!你竟然……”
“哈哈哈!好了!好了!奉孝和文和!今天是请你们来参加我的酒会的,可不准您们吵架!”一个文润的声音打断了正准备争吵的郭嘉和贾诩。
说话的正是这次酒会的主人,大汉丞相王奇。
看到主人发话,本来就只是想活跃一下气氛的两人立刻笑嘻嘻的闭嘴不语。
“诸公!今日春暖花开,特地请诸公来参加这个桃园酒会,还请诸公满饮此杯!”王奇高举着酒爵邀请道。
“谢主公赐酒!”坐下的群臣也全都举杯响应。
集体满饮了一杯后,群臣就各自分散聚在一块儿,形成一个个小团队,聊着相关的话题。
“主公!今日这酒宴,不会真的只是因为今天是春暖花开的好日子吧!”郭嘉笑着问道。
现在他正和贾诩,周瑜,沮授,戏志才,程昱几人一起,围坐在王奇身边。
经过这么几年,朝政才算彻彻底底的落入了王奇的掌握之中,三公九卿已经基本被王奇改设的尚书六部和枢密院架空。郭嘉等人都是属于枢密院的人,王奇现在把他们几个主管或兼职参军聚集在一块,当然不可能是真的来喝酒的。
“呵呵!奉孝才高,对于此事只怕早就心中有数了吧!”王奇微微一笑。
“主公心计,岂是臣下所能猜测的!”郭嘉不着痕迹的推托道。
“当年文远听从沮先生的意见将邺城洗劫后撤出,让袁绍实力大损。过了这么几年,袁绍应该已经恢复过来了吧!”王奇还是没有直接说。
“三年前是考虑到随袁绍出征的基本上是邺城的青壮,城中百姓多有亲眷在其中,如果我军留守邺城,必然会有内部不稳的隐患。再加上城中的豪门富户大多心向袁绍,此前高干又将大量军械发送给了他们,为了完全的考虑,臣下才建议张文远将军撤离邺城的!那袁绍虽然气量极小,却颇为重视人才,冀州又是富饶之地,经过这三年发展,应该已经有了较大的收获!”沮授出言奏道。
当初出计策放弃邺城的正是他,对于当时的安排,沮授自己是认可的,但他还是有点把握不住王奇的意思。
“呵呵!沮兄那个计策可真狠!听说当年袁绍看到邺城被洗劫一空,当场就吐了三次血,后来又听说主公杀了文丑,却将废物淳于琼送回,又吐了一次血。直到半年之后才算恢复过来!如今他心怀怨恨,应该聚集了不少力量,准备有所行动吧!”郭嘉微笑道。
他听出沮授话中有怕王奇不相信的意思,就出言夸奖了他的计策。表明大家是完全赞同他的做法的,以免沮授因此而对王奇的决断产生怀疑。
“不错!当年若非沮先生的计策,恐怕我们还不能如此轻松的收获这么多战利品呢!”
王奇理解沮授的决定的,当时张辽虽然还有近八万兵马,但其中两万是骑兵,守城的话,仅有六万人能上战场。在敌人的老地盘,这样的兵力并不见得足够应对内外两面敌人。毕竟,对于邺城的百姓来说,自己这一方才是打破和平的入侵者。
虽然以张辽的才能,完全可以再大败袁绍几次后撤走,不过这样就很有可能会被他的大军拖在邺城。现在放弃邺城,轻松的带走可以让五万士卒吃上半年的军粮,加上大量的钱财图册,王奇已经足够满意。他本来就没想过能攻克邺城,要不然早就安排关羽和自己夹公袁绍了。这次能白得这么多东西,还是意料外的成果。
“袁绍当年受了这么大的气,以他的为人,只要一恢复过来,就会再次出兵南下!主公难道是已经得到了什么消息!”程昱出言道。
他因为还兼职光禄勋,对于情报方面的消息并不是很了解。
“没错!还是让文和先给大家说说他收到的最新情报吧!”王奇点了点头。
“袁绍整军备战的事情早有消息传来,不过确定他会年内动手,却是因为探察到了一个令我辈极感羞耻的事情!”贾诩说道这里,顿时有点愤愤不平。
大家都没有插嘴,等着他下面的话。
“袁绍自从攻灭公孙瓒后,就与辽东公孙度结怨。公孙度虽然不服朝廷,但几年来一直武力压制三韩,夫余,鲜卑、乌桓等族,他的船队还经常和我军徐州海船配合,攻击委奴海寇。但去年秋天,袁绍却联合乌桓,鲜卑,夫余三族,共同围迫公孙度,公孙度虽号称辽东大王,也耐不住这四方的兵力。最后在袁绍承诺保证公孙家富贵的前提下,率军投降!”
“哼!果然是够无耻!竟然联合异族,对我大汉番臣动武!不过袁绍后方一定,定然会倾全力南下了!”周瑜接嘴道。
他这几年来成熟了不少,难得这次出言骂人。
“如果仅仅是这样,恐怕也就多个四五万兵马,对我军的影响不大!那袁绍在收降公孙度后,又将公孙度这么多年来海上贸易所得,全都送给了夫余、鲜卑、乌桓三族,租取他们的六万骑兵,换上袁军服饰,假作袁军。开春之后,就准备南下了!”
那乌桓经历过张辽那次意外的挑拨,塌顿楼班就正式开始了争权夺利,这次三族出兵,他们并没有直接派兵参与。但在袁绍的重金诱惑之下,还是有上万不受部族管制的小部落游骑参加了。
众人听了一阵愕然,想不到袁绍竟然还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兵力的问题。
以前大汉也经常雇用一些异族游骑,在出兵征讨匈奴时让他们冲锋陷阵,但像这样的大规模的雇用外族来对付中原的诸侯,还是代表朝廷的王奇,可算是西周时申侯请犬戎灭西周以来的第二次,绝对是让广大汉人感到极为耻辱的事情。
“呵呵!其实这也没什么可怕的!袁绍和异族勾结一事,我们早就知晓。他这样做,也不算意外!对付没有统一指挥的六万散兵,我军还不放在眼里。不过异族狼子野心,竟然敢派兵南下,我绝不可能将其放过!”
王奇看到几个谋臣都皱起了眉头,以为他们对此感到恐惧,就出言说明其实他们没什么好怕的。
“主公!如果想要对付异族,最好的方法同样就是异族!”戏志才捋了捋胡子。
就在王奇紧了紧眉头,准备说话时,戏志才接着道;
“如今大量异族骑兵南下,他们的老巢必然空虚,如果我们此时也雇用一批异族前去攻略他们的地盘,应该能收到奇效吧!”
“好计!”王奇赞道。“文远本来还在抱怨他治下的匈奴人增长太快,怕他们影响到汉人的统治,如果让他们出征这三族,应该能达到两败俱伤的效果!”
他刚才还以为戏志才是提议让他也雇用异族入境呢。
“袁绍既然让异族骑兵开春南下,那应该是准备春耕之后再开战了吧!”沮授道。
“看来我们最多只有两月时间准备了!”郭嘉微笑道。
“不!我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王奇肯定的道。
“不错!骑兵善攻,与其等他来攻,还不如我们主动进攻!而这样还会打乱袁绍的战备节奏!”沮授会意的道。
王奇听了微微一笑,沮授的才能还是非常不错的。
“具体的安排,我希望 枢密院能够拿一个计划出来!以前我军虽然每战必胜,但缺乏统一的调度和完整的计划,不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我们的利益!这次对袁绍的一战,我希望 是一战而定!”
“诺!”众人领命。
“对了!文和!你把其他几个诸侯的事情也说说吧!这样才便于制定最佳的策略!”
“是!主公!”
************************************************
短短的三年时间,中原大地虽然没什么大的战火,但南方和西南,战事还是不少的。
首先是曹操,由于荀攸以大量粮草为基础,吸引和救活了大量青州百姓,让代表朝廷的王奇,得到了大半个青州百姓的效忠。除了平原和济南因为有袁谭的救济还没什么变化,
北海、东莱的百姓却是纷纷涌向了王奇治下。困在东莱的毛玠实在没法应对这种局面,在征调了十几万平民几百工匠,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制造出几百艘海船,最后带着曹操遗留在青州兖州的诸将和五万士卒、工匠,从东莱港坐海船启程南下。
途中遭遇海风,迷失了十几艘海船,但大都还是顺利的抵达了广陵海港,和曹操汇合。意外的是,遇海风而失散的十几艘海船,在几个月后又重新找到了广陵,声称他们到了一个大的海岛,岛上全是未开化的土著居民,看到曹军士卒,就用毒箭毒矛攻击曹军,死伤了百人后,才成功的逃脱。不过岛上资源丰富,物产鲜美,特别是很多土著身上都带了大量的金饰品,还是一个黄金产地。
曹操知道之后大喜,他见多识广,知道这应该就是王奇《地理》一书上所说的夷州。
虽然已经和吕布结盟,和孙坚也互有约定,可以全力对付北面的徐晃。但这样一来,他的发展空间也被束缚住了,得知有这么一个富饶的地方后,立刻在广陵招募水军,利用自己庞大的船队,大量的熟练船工,不到半年时间,就初步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根据王奇书上的一些提示,有备而去的曹操,又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才将夷州完全置于治下。设了夷北和夷南两郡,由孔融和鲍信分任太守。刚好广陵及下邳南部还有不少本来准备躲避曹操的难民,曹操强行将他们牵往夷州,开发这片土地。由于夷州天气炎热,冬天也不冷。才半年的时间,竟然已经收获了第一批粮食,让曹操大为高兴。又抓捕大量原来的土著,使他的军队总数始终维持在六七万上下。
期间即便是在和徐晃交战的时候,曹操也曾多次派人到王奇这儿探听夏侯渊的消息,但王奇却丝毫没有加以理会。只是让徐晃继续严密的封锁广陵,在海上,则是让凌操悄悄对夷州进行贸易的商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吕布虽然和曹操结盟了,但他的才能实在是有限。虽然趁着徐庶没有带兵南下的机会,袭取了刘繇的老巢庐江,收降了刘繇原来的武将张英、于糜、樊能、陈横四将,但他的兵马始终不过三万,期间还跑了刘繇原来手下的小校太史慈。而由于他治政不清,横征暴敛,还击杀了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名士笮融。九江庐江两郡的豪杰之士,已经分成四路向徐庶、曹操、孙坚、刘表求援,希望 他们发兵平定这个昏庸残暴的家伙。
要说这三年里面成就最大的还是吴郡的孙坚。他在和曹操吕布定约后,立刻派遣儿子孙策,率领一万甲兵南下,一路征战下来,会稽,丹阳,豫章三军望风而降,还收得了当地的才能之士如陆康、虞翻、王朗、周听等人。
为了便于管理,孙坚将新得诸地分出新都郡,鄱阳郡,临川郡,临海郡,建安郡,庐陵郡六郡,分别置太守管理。
至此,孙坚号称拥有江东十郡之地,虽然地广人稀,但实力绝对不在曹操吕布之下。
最可怜的还是益州的百姓,刘备有了张鲁南下之师的帮助,但还是没法完全击败拥有张松严颜这样文武官员指挥的大军。
勉强将刘璋军赶出广汉后,双方以广汉为界,划地而治。刘璋占据益州的东南,刘备占据西北。
这几年韩遂马腾曾经几次对长安用兵,但都没有成功。张绣也主动出击过,可惜在野战中败于了马超的精良铁骑。
诸侯中的新变化就是几乎被大汉朝廷遗忘的交州。如今那儿有一个新的家族兴起了就是以士燮为首的士家,他的弟弟士壹、儿子士徽、族子士匡,都是当地名士。可惜交州整个州的人口还不如中原的一个郡多,他的变化自然也不足以引起各路诸侯的过多关注。就连紧邻的孙坚,也因为路途遥远,暂时没有收伏该地的计划。
第一百八八章 锦囊妙计
王奇对于周边的形势已经基本了解,大致的听了一番后,就动身离开了贾诩他们这个小***。举着酒爵,来到了围坐在另一边的十几个人旁边。
“拜见主公!”
看到王奇过来,这十几人忙起身行礼。
“诸公免礼!”王奇笑着扶住了当先的荀彧。
这边基本可以算是一个正统文官小团队。
分别是尚书令荀彧,以及下属六部的官员,吏部尚书荀谌、侍郎杨修,兵部尚书刘晔。侍郎姜囧(姜维父亲),散骑常侍兼工部尚书许靖、工部侍郎马钧,大司农兼户部尚书钟繇、户部侍郎张既,礼部尚书石广元、侍郎蒋干,河南尹挂名刑部尚书陈宫,刑部侍郎李儒。
虽然现在这六部已经掌管了朝廷大半的事情,但王奇现在还没把他们的品级提到相应的高度,所以很多人的地位其实都不高。正是因为这样的安排,才让已经接替杨彪黄琬等人出任三公的卢植,朱隽,郑泰,对于王奇的做法没有丝毫反感。
“主公!今日召我等来,莫非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兵部尚书刘晔出奏道。
现在这个兵部,其实也就管管后勤和军务建设,军队的实际权力,完全是由枢密院掌握的。
“呵呵!不错!子扬是否已经接到什么消息了?”
“不敢!臣下听说河北大肆征召夫役,心中有所疑虑,才有此猜测!”
“哦!河北大肆征召夫役,他们又准备轻起战端了吗?”吏部尚书荀谌疑虑道。
“河北承平三年,如今府有余粮,库有闲钱,自然是不愿安于北地了!”荀彧毫不意外的道。
“文若!河北府库充足,那朝廷的现状又如何?”
“主公放心!主公治下,徐州豫州皆是产粮之地,南阳关中物产丰富,虽不能尽得,但所产粮食,支付地方军旅亦是绰绰有余!现在朝中所存钱粮,若仅仅是对河北一战,则足以支持一年有余!”荀彧细声说道。
大致情况王奇还是了解的,现在听到荀彧亲口保证,自然是更加放心了。
“好!文若!各位尚书!如今袁绍雇用异族骑兵南下信都,意图不轨,我军随时得做好反击准备,还望各部协调配合,支持前方战事!”王奇沉声下令道。
他并没有说什么时候动手。不是不相信他们,只是觉得没这个必要而已。
“诺!”各部尚书和侍郎躬身领命。
“对了!广元,礼部还得加紧筹办今秋的会试,争取开科取士能够顺利完成!”王奇特意嘱咐礼部尚书石广元。
王奇打下曹操的地盘后,就得派官员到当地管理,这时候才发现官员奇缺。好在前面征召天下名士的行动得了不少人才,勉强一下只得派他们到地方为官,不够的部分,也从颍川书院中抽调了一批士子解决。
但随后问题就出来了,这些人虽然名声很响亮,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真才实学的。有人到地方为官后,竟然下令男女十岁必须成婚,目的是增加人口:不管荒山河涂,一律下令开垦为田地,闹出了不少笑话。考虑这样的情况,王奇正式决定采取科举的方式来取士。
由于预料到各地的传统名士豪门必然会反对这样伤害他们利益的行动,王奇先要求所有的豪门子弟,必须进入颍川书院或者新开的洛阳书院等几个书院学习,在三年后,也就是今年,进行科举大比。同时规定,参加科举的士子,必须是官方指定书院出来的学生。
豪门子弟本来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可以根据地方官员的推荐,在朝廷或地方为官,如今这样做,无疑既损害了那些豪门的利益,也损害了对推举人才有绝对控制权的地方官员的利益。好在王奇名士大儒的名头摆在外面,朝中掌握实权的,也大都是书院出身,地方官员又多是王奇的亲信,在上下一心的推动下,这个决定很快在王奇的领地内传播了出去。
即便有一部分家族反对,但能进书院的大多是豪门子弟,一般的寒门子弟很少,选择出来的官员基本上算是自己一党的人,特别反对这种制度,好像是怕自己的子弟不如其他豪门似的,考虑到这一点,那些豪门也就不敢那么积极的反对了。在王奇鼓动一部分人嘲笑那些反对者害怕大比后,不但没有那个大家族敢公然表示反对,大家反而都督促自家子弟,一定要在大比的时候得一个好名次,以便光耀门楣。
王奇也把开科取士这件事传达到了其他诸侯那儿,可惜除了刘璋积极配合外,其他诸侯,包括王奇的盟友刘表,都很干脆的拒绝了这一要求。江南的豪门势力本来就很强,即便刘表愿意派人参加科举,那些豪门不会同意参加。唯一的例外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水镜书院,包括司马徽在内的书院上下,都对这件事情表示赞同。水镜书院,也是王奇特准的,其他诸侯中唯一一个可以参加科举大比的书院。
王奇只是想把这个不拘一格取人才的消息传遍天下,让各地有才能的人,能够到自己的境内学习或求官,对于诸侯是否真派人来,他到并不太在意。在得知第二年各个书院激增了大量的外地士子后,王奇就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主公放心!这件事情还有卢司空和蔡东观相助,目前筹备极为顺利!卢公他们已经开始了考题的选择,各地的名士大儒都积极在提供题材!”石广元奏道。
这次的科举得到了当时所有大儒名义上的支持,王奇为了得到他们这些人的支持,特意将大比的命题权交给了卢植、蔡邕等当世大儒,朝廷并不出题。这仅仅是王奇为暂时消除一部分阻力采取的措施,将来当科举成为惯例的时候,王奇再会将他们改为真正对国计民生用利的科目。
“呵呵!主公一旦拿下河北,定然需要大量的官吏来掌管这些地方。科举取士,石兄尚需加紧筹办才是!”荀彧看到石广元并没注意到王奇问话的关键点,微笑着出言提醒。
“啊!原来如此!主公放心,各方面的筹备已经基本完成,今秋定能开科取士!臣下也会和卢公他们商量,将命题的范围适当的调整一下!”石广元会意的答道。
王奇微微一笑,没有再说话。
石广元说调整命题的事情正合自己心意,即便是从那些实际意义不大的儒家经卷中出考题,也要出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他本来就只是准备催促一下石广元尽快安排好科举,现在这样回答,已经很令自己满意。
由于王奇准备主动进攻,必然会导致一开始就大量占有袁绍的地盘,刚开始还可以军管理一下,等战线向北推移,到时候必然得选择文官来治理。科举取士,已经非常迫切。
具体的军务,自然由各部主官去负责,王奇到时只要大致的察看一下,提提意见就行。
吩咐他们尽快准备好,再和其他的一些官吏谈了几句,这次酒会刚好结束。
**************************************************
自从王老夫人在去年逝世,丞相府中就只剩下王奇和他的妻儿们了。
当然,丞相府并没有因此而冷清下来,随着黄月英也产下一女,有了四个小孩的丞相府,反而变得比原来还要热闹。
王奇刚刚进后院,一个身穿锦衣,年仅四五岁的小男孩就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
“爹爹!爹爹!”小男孩呼叫着一下子扑进了王奇的怀里。
“小龙儿!跟你说多少次了,要叫‘父亲大人’!人家小武他们,那象你这样叫爹爹的!”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一个雍容华贵、端庄秀丽的妇人出现在小男孩的身后,正是王奇的正室妻子蔡琰。随后又有一个容貌及其亮丽的女子和一个相对略丑,但气质出众的女子出现在蔡琰身后。
“见过夫君!”三女同时对王奇行了一礼。
这几年的蔡琰听从王奇的安排,安心的在家教导长子王仁,已经好久没有去女子书院教书了。长时间的贵妇人生活,到也自然养成了蔡琰本来就端庄的气质。让王奇稍微遗憾的就是,本来蔡琰只在人前端庄,在自己面前还是当初的那个调皮的小女孩,现在却已经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气质型贵妇人。
“没关系!小龙儿!以后在正式场合要叫父亲大人,在家里还是叫爹爹吧!”王奇宠溺的抱起王仁,模了摸他的头。
“恩!爹爹说的对,小武也是这样叫他们爹爹的呢!”王仁抓起王奇的一缕头发,在手指上绕圈。
那个小武是程昱的儿子,年纪比王仁略大,现在是王仁的伴读兼伙伴。王奇有心将王仁培养成自己的继承人,所以在他刚开始学习读书写字的时候,就从手下大臣中挑选年龄相适应的小孩来伴读。正好程昱的儿子程武,年龄和王仁差不多,就被王奇挑了过来。
王奇随手抓回头发,笑道:
“好了!别玩爹爹的头发,你自己找小武玩去吧!”
将王仁放回了地上。
“好呀!那我去找小武玩了!母亲大人,孩儿告退!”王仁低眉作揖。
看到蔡琰微微点头后,再给貂蝉和黄月英行了一礼,就转身跑开了。
看着跑远了的王仁,王奇叹了一口气道:
“这么个小家伙都知道察言观色了,琰儿你把他管得太紧了!”
“夫君既然把龙儿交给了我,我自然得严格管教了!要不然你自己来教吧!”蔡琰难得的又露出了一副嗔怪的神色。
“哈哈哈……我跟你开玩笑呢!琰儿”王奇用一笑来掩盖自己的心虚。
王仁年纪虽小,却是十分古灵精怪。自己偶尔摆摆父亲的尊严还可以,长期执教的话,恐怕不知道会教成什么样子呢。
说话间王奇和三女已经来到了内室。
貂蝉亲自帮王奇脱掉长履,服侍王奇坐下。
“夫君!看你的神情,今天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黄月英不避讳的问道。
做臣子的不能将揣摩到主君的意思随便说出来,做妻子的就没这个顾虑。
“是呀!再过一个月,为夫又要带兵出征了!”王奇歉意的对着三女道。
他对黄月英也非常宠爱,黄月英虽然容貌一般,但身材实在好的让王奇没话说,特别是她有传说中内媚的体质,欢爱时让王奇别有一番感觉。
“又要出征了?”蔡琰和貂蝉齐声道。
蔡琰随即恢复了平静,貂蝉却还稍嫌幽怨的看着王奇,只有黄月英的情绪一直没有变化。从三女的表情变化,可见一斑。
“不错!经过这么几年,袁绍已经恢复过来了,这次甚至还雇用了异族骑兵来中原,就算我不主动出击,也不得不迎战他呀!”
王奇原来只是一个普通人,他的野心与其说是野心,还不如说是好奇心。当皇帝,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过过瘾吧。有时候也想干一番事业开古拓今的伟业,但对于打打杀杀,却并不是那么喜欢。这次如果袁绍不主动引外敌入侵中原,王奇也许还会抱着发展好了自己的经济,别人就会主动来投降这样的心思呢。
“战场上刀剑无眼,夫君可要小心注意!”蔡琰和貂蝉细心的嘱托道。
她们对于政事历来不很关心,听到王奇说要出征,也就只是出于一个妻子的立场关心一下丈夫。
“夫君!”黄月英突然从怀里取出一个锦囊,双手捧着递给王奇道:
“夫君胸怀大志,定然不可能只将袁绍击败就罢休的!北地严寒,不同于中原,将来士卒如果出现异状,夫君可用这香囊中所藏之方解之!”
“锦囊妙计?”王奇笑着接了过来。
把玩着还带着黄月英体香的锦囊,想不到还真的见识到了锦囊妙计,可自己却是从老婆手中得的。
“咯咯!这可不是什么计策,仅仅是一个药方罢了!”黄月英轻笑道。
看到王奇还在把玩锦囊,甚至把锦囊拿到鼻子前闻了闻,黄月英也不由有点害羞。这可是自己特意为他做的,只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征河北,才一直贴身藏着,上面沾染了自己身上的香味是难免的。
“夫君快收起来吧!这个方子你到时肯定能用得着的!”黄月英嗔道。
“好吧!”王奇笑嘻嘻的收起锦囊,又涎着脸对蔡琰和貂蝉道:
“英妹已经将他的贴身香囊给了我,琰儿和蝉儿也给点什么亲近之物吧!”
蔡琰和貂蝉愕然,想不到王奇竟然会提出这种要求。刚才看到王奇捧着黄月英的香囊猛闻的那一丝酸意,也早已被娇羞所代替。不过想想王奇提出这样的要求,完全是因为爱自己,两人也不由大为感动。乖乖的解下挂在小衣上的贴身香囊,双手捧着递给王奇。
王奇却并没有伸手接过来。
“不行!锦囊妙计中的锦囊怎么能是空的呢!你们也得在里面放一点东西!”王奇嬉笑道。
两女一阵无奈,她们了解王奇的脾气,知道不满足他的要求是不行的,蔡琰随手取过案上的一枚铜钱放在了香囊里,强行塞道王奇手中:
“要就拿着,不要就还给我!”
王奇不理会蔡琰,笑着把蔡琰的香囊的和黄月英的放在一起,转而对貂蝉道:
“蝉儿!你的呢!”
貂蝉眼睛四顾,找不到合适的东西,咬了咬牙,取过案上做的女红剪子,将自己头上的青丝铰了一缕下来,手指一绕,把这缕青丝绕成了双节连环的形状,小心的将连环状的青丝放入香囊中,双手捧着递给王奇道:
“贱妾的一切都是少爷赐予的,唯有这身体发肤是受之父母,可以算是贴身之物!夫君带着它,就像带着蝉儿一样!”
王奇大为感动,本来只是开玩笑的索要来把玩,现在想到自己爱妻们在里面倾注的感情,顿时不再把它们看作普通的香囊,而是爱妻们的一片挂念。
接过锦囊的同时,也把貂蝉整个人揽入了怀中,轻身安慰道:“蝉儿怎么这么说,我赐予你的,不就是你的吗!”
不待貂蝉说话,头一低,已经吻在了貂蝉娇嫩的双唇上。
接下来,自然是……
***************************************
王奇绝对没想到,这次一时兴起索要的锦囊妙计,除了黄月英的早就有安排外,开玩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