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粱三国-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先生!现今天子已经在我的保护之下,对于今后该怎么做,先生有何高见?”
解决了招募问题,接下来就是考较才能的时候了。
“主公大才!就不必李儒多言了,现在迎帝回京,以天子之命号令天下,即使有所反对,也不回有人愿意抢先出头,但天子在上党时已经失去对诸侯的控制,主公想要用天的命令来让他们听从,那却也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应该赶快安定朝廷内部,控制朝政,再借用的天子的名义,尽量的扩大实际控制范围,用关中之地为根本,待时机成熟,再以讨伐不臣为名,平定中原!至于江南西蜀这些地方,只要中原一定,十几年间就可扫平!”李儒温声道。
挟天子以令诸侯!李儒的长远规划并没什么新意。王奇也能理解,它的专长就是在阴谋暗算和勾心斗角上,长远谋略确实不是他所擅长的事情。
再好好的和李儒谈了谈朝中现在的人事情况,了解基本的派系,询问了一下对这些大臣的意见,王奇就结束了和李儒的这次会谈。
第二天,汉帝刘协正式主持了在怀县的朝会。
朝臣在王奇率军来到以后,大都穿上了好点的衣服,就算没有合规格的朝服,大致还能穿上同品级的官服。到是刘协,他穿的还是那一身稍微有点破旧的帝服,没办法,皇帝规格的衣服可不是随便哪里就能有的,别说王奇没有,就算有,他也不敢拿出来。这次又是带兵出征,匆忙中那里还能给人做衣服,一切只能等回到洛阳再说了。
先由王奇对着天子跪下,口称:
“臣王奇奉诏前来,现已击败吕布,恭请天子还都!”
满朝的公卿大臣们都齐呼“万岁!”,有激动者,甚至相拥痛哭,感觉能在吕布手下活下来,简直像死里逃生一样。
刘协年仅十一岁,在董卓和吕布手中还没这样毫无顾忌的主持过朝会呢。被群臣的激动所感染,想想自己终于可以完完全全的做回天子,再不用吃冷饭,穿破衣了,也忍不住留下了激动的泪水,竟然忘了叫王奇平身。
王奇跪在底下,心头暗骂刘协不懂事。偷偷朝跪坐在一旁的张辽使个眼色。
张辽会意,马上出列道:
“陛下!左将军救驾有功,应该对其有所封赏!”
“恩!”刘协对王奇的印象还不错,一则是当初王允给他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感觉他的儿子应该不会差,再则看到昨天王奇不顾征程疲劳,还先来探望自己,就觉得对方是一个忠心臣子。只是他年纪太小,并没有亲自封赏的经验,只得求助的看向这位率先进城来救自己的将军:
“那卿以为朕该如何封赏王将军!”
“左将军乃是当世大才,文治武功,无人能及,臣以为可以拜左将军为相国!”张辽不慌不忙道。
满朝公卿一阵哗然,虽然当初让王奇来救驾的主意就是他们想的,但他们也只是把王奇当枪使,哪能真正的将权力交给王奇呢,马上就有人准备出来反对了。
只是他们的行动慢了一点,只听一个声音道:
“此事不妥,臣下年纪尚青,相国一职,万万担当不起!”
却是王奇冷眼看到公卿大臣们的反应,主动出来谦让。
他本来也没准备真的要当相国,让张辽这样说,只不过是漫天要价,顺便再看看朝臣们的反应,到洛阳后好安排这些人的去向。
他这么一说,公卿大臣们到反而不好再说什么了。人家救了自己,现在已经在谦让了,自己难道还能再当面训斥嘛。
“这个!”刘协听了张辽的话就是一愣,他虽然年幼,但也知道相国可不能乱拜,再听到王奇主动推辞,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杨太尉!你是老臣,你觉得该如何封赏王将军!”刘协只得转求杨彪。
第一百廿二章 迎帝回京
杨彪听到刘协的问话,心中也有点为难。
当初就是他提议请王奇来救驾的,王杨两家也算是世交,与情与理,自己都应该尽可能的帮助王奇获得更高的封赏。只是看今天的情形,那个匈奴中郎将似乎和王奇是一伙的,如果他刚才要求封王奇为相国,其实就是王奇本人的意思的话,那自己就是厚着这张老脸,也得忘恩负义一番了。
“陛下!老臣觉得这件事还是先问问王大人的意思才好,看看王大人想要什么封赏!”杨彪不慌不忙的对刘协答道。
还是先探探王奇的口风,也许是自己多疑了。毕竟,王允这样的忠臣,应该不大可能养出一个像董卓一样的奸臣。
“哦!对了,孤还没问问王将军的意思呢。王将军,你想要孤怎么封赏你呢?”刘协乖巧的问道。
王奇听了杨彪的话,就知道他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当第二个董卓,虽然现在天子和公卿全都在自己掌握之中,但河内毕竟不是自己的地盘,如果做的太过分的话,难保不出意外。
“陛下!臣来救援天子和公卿,那是臣的本分,那里敢要什么封赏!只是臣的先父,为国尽忠,清除董卓,却徒遭李郭害死,前次吕布已经以陛下之命前去吊唁,如果陛下真想封赏的话,还请陛下将封赏追赠先父!”王奇跪伏在地,声音已经有点哽咽。
王奇这么一说,那些公卿大臣们的脸上就有点好看了,不少人都参加了王允主持的行动,现在王允已经死了,自己却还在算计着他的儿子,心里自然觉得有点难堪,只是面上却还得配合着露出一片哀伤。尤其是太尉杨彪,太傅黄琬和太仆韩融等人,当日他们都参加了王允的行动,现在众人都得封高官,而王允却已身死,到真的觉得有点悲泣。
天子刘协听到王奇这样说,也是十分悲伤。当日王允杀董卓一事,他的印象到并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想想当初十常侍之乱,王允在夜间抱着自己和皇兄回京这件事,顿时也感到十分哀伤。那个白胡子老头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好了。
王奇这一张感情牌打对了!
“好!当初王司徒两次救驾,现在又王将军再次救驾,王氏一门三次救汉室于危难之中,实在是莫大的功劳,孤决定追封王司徒为相国!王将军拜为大将军!”刘协激动的道。
那幼稚的小脸上竟然露除了一丝王者气质,让人不敢正视。
此时的刘协并没有能力行使真正的权力,但并不妨碍他拥有这样的权力。虽然不能下这个命令,但既然下了,那还是得算数的。杨彪和其他的几个大臣都感到有点无奈,先是董卓摄政,后来又是吕布专权,刘协并没有真正的管理过政务。刚刚赶走了吕布,但以刘协的年龄,却并不适合直接掌管朝政,按照大臣们的意思,接下来的政务应该是由他们掌管了,那知道这边摄政的人选还没安排,那边刚进城的周瑜就以安全为由,将天子单独安置了。
对他们来说,今天朝会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把摄政的事情定下来,那想到刘协一时激动,还没问他们的看法,就已经把王奇拜为大将军了,不管今天有几个大臣们能摄政,这个位比三公的大将军,无疑将是摄政大臣中的一个实权人物。
既然已经成了事实,杨彪等人也不准备这件事情上纠缠,再次向刘协跪奏道:
“陛下,现今非常时期,朝政繁杂,还请陛下任命一二大臣暂摄政务,以辅佐陛下处理国事!”
“陛下!如今吕布远遁,尚未捕获,此事还是还都之后再议为好!”王奇连忙出奏道。
现在可不能让杨彪他们分权,在河内是不能拿他们怎么样的。到了京师洛阳,一切就由不得他们了。
听到王奇这样说,杨彪到对自己先前的看法有点不好意思,此时如果群臣摄政,最大的获益者应该就是王奇了,但王奇竟然推托摄政,看来他还是真心效忠朝廷的呀。
群臣见状,自然不敢再上奏了。
“好!既然这样,那就请大将军赶快会送孤回京!”刘协兴奋的道。
这儿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和洛阳的繁华根本不能相比,要是回到了洛阳,自己一定要好好的玩一玩。
“陛下!”正当刘协在卫士的示意下准备宣布退朝时,一个大臣又出列奏道:“董卓和吕布的同党李儒,鸩杀少帝,绢杀太后,犯下亘古未有之大罪,还请陛下下旨将此人处死!”
王奇本来以为这件事会被他们疏忽掉了,想不到竟然还是出来了,只得示意张辽出来。
“那李儒百死不足与惜,只是前日他以天子和众公卿为挟,才不得不答应饶他性命,如今如果再要追究,恐失信与人!”张辽不温不火的道。
他本人也不喜欢李儒这样的人,但听说这些大臣们竟然出尔反尔的要求处死李儒,反倒对这些大臣更反感了。
“这个……”刘协很为难,要按他脾气,当然是直接将李儒处死了,但张辽说的也比较有道理,自己并不想让人说自己这个天子是出尔反尔的人。
他还比较聪明,从刚才杨彪他们的话中,知道此时的自己还不能完全的行使自己权力,所以准备先问问众公卿大臣的意见。
“大将军以为该如何处理李儒此人?”
很明显,现在刚刚被任命为大将军的王奇已经在他心目中有了重要的地位,成为他最重要的依靠。
“陛下!既然当初答应绕李儒性命,陛下和张将军再追究的确有失信之虑,但臣并没有答应。那李儒所行之事的确天怒人怨,决不能再留在朝中,臣以为看在他投降的份上,赐鸩酒处死即可!”王奇恭敬的道。
他这样既照顾了天子的颜面,又顾及了公卿的感情,当然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群臣立刻觉得王奇是站在他们一边的,天子也觉得可以。到并没有怀疑会王奇会动手脚,毕竟说起来李儒勉强还算是王奇的仇人呢。
当王奇把喝了曼陀萝酒,丝毫没有反应的李儒抬给群臣看的时候,群臣只是叫太医鉴定一下,知道他没脉搏就算了,根本没仔细检查。(为了今后便于称呼,李儒就不改名了!大家知道有这么假死一事就行!)
再商量了一下回都事宜,封张辽为镇北将军,列侯,对太尉杨彪等人也进行了封赏,朝会就算是散了。
王奇推托掉上前示好的小官,只是向王允的昔日好友杨彪黄琬等人告了一下罪,表示现在忙着去处理回京事宜,等有空再去拜访,就匆匆的带着手下的众将离开了。
有件比较重要的事情王奇必须要处理,赵云虽说是自己的结义兄弟,但当初他可是全力支持刘备的,不知道他的政见是不是也和刘备的相同。
具体的行军事宜自然由黄忠关羽他们处理,王奇粗略的交待了一番,就回到自己的临时的驻地。
“看来那些大臣对二哥并不是很信任呀!”周瑜和赵云并未能参加朝会,听到王奇的叙说,自然也有一番看法。
“哼!这那是信不信任的问题,当初诏我救驾,也只是想利用我!如果我今天表现的稍微差强人意一点,他们现在就应该忙着拉拢我手头的那些将领了!”王奇不客气的道。
“这是为何?”赵云对于阴谋诡计不在行。
“那些大臣还不是想做第二个董卓!”周瑜是完全的站在王奇这一边的。
“呵呵!当董卓到不一定,想当霍光到是真的!”王奇笑道。
这些大臣只是好权,并没有称帝的野心。
赵云武艺高强,对于王周两人的话却是不太理解,但他也算是个直性子的人,直接道:
“二弟!不管怎么样,愚兄永远站在你这一边,今后只要有什么用的着愚兄的,你尽管下令好了!”
“好!我们三兄弟一条心,看那帮老东西能拿我们何?”王奇还没说话,周瑜就抢先说了。
“好兄弟!”
紧紧的握着两人的手,王奇还有什么话好说的。
有了这样的兄弟,刀山火海又有何可惧,如果自己真的称王称帝,这两兄弟就是自己的丞相和将军。
本来还准备花点心思来说服赵云,现在根本没什么问题了,王奇按功封赏,将赵云拜为中郎将,周瑜授予记室参军的头衔(王奇新置)。就直接去准备回京事宜了。
有了汉帝和一班公卿大臣,行走起来就是麻烦。
王奇又不敢学吕布,用兵士来驱赶他们,最后足足花了五天的时间,才将整队人马拉回了京师洛阳。这还是刘协急着回京,才能这么早到达,要是真按照杨彪他们的走法,估计还要花上几天时间。
京师的陈宫早就得到了王奇的指示,刘协的车驾还没到洛阳了,他就已经正式通知洛阳的市民“河南尹,大将军王奇已经击败吕布,将会迎天子回京师。”
所以在车驾到京时,来迎接的除了洛阳的守军和一众官员,还有满城的平民百姓。
这一则是陈宫故意加以宣传,再则也是那些豪门富户大多是从外地迁来的,对从没看过皇帝的他们来说,天子还是一件很新奇的事物,这次出迎,更多的是抱着一种看新奇事物的心情,用现代的话说,就像是去动物园看猴子。
作为大将军,同时也是整支军队的统帅,王奇当然时走在车驾前面了。
只是当王奇骑着爪黄飞点,身穿灵犀宝甲,气质高贵的出现在城门口的时候,在贾诩安排的某些人带头下,迎接的平民以为王奇就是天子,齐声高呼“万岁!”而王奇听到平民们这样欢呼,竟然还笑着对他们挥了挥手。
高贵的气质,英俊的面容,温和的态度。实在是民众心目中最佳的王者形象。王奇这个充满亲和力的动作,再次引起了他们的一阵高呼。
跟在王奇身边的群臣立时变了脸色,有人忍不住就要开口质问王奇了。
“哈哈哈!平民无知,竟然如此欢呼诸公和王奇!”王奇笑道。
他这么说,意思是你们可是和我一起承受这欢呼的,大家听过就算了,如果真要追究,你们也是和我站在一起的,可分不清到底呼的是谁,肯定也要连带着负责。
这些大臣都深谙官场之道,几天的共同行军,已经让大部分人都投向王奇这一边,见状立刻不说话了。而少数几个正直的臣子,当然听出了王奇话中的意思,心中有气,却也只得唯唯诺诺。
“哼!这洛阳令是如何办事的,竟然会出此疏漏,应该问斩!”一个大臣犹自不甘的道。
王奇转眼看去,发现是国戚董承,心中顿时有几分生气,他这样做,本来只是想借此机会来在平民中树立一个英伟君主的形象,接下来就是该安排破衣烂衫、乳臭未干得刘协出场,两相对比,天子的威望大降,而自己的威望则会大升。
“董将军此言差矣,那不过是平民无知之言,所谓防民之口甚与防川,洛阳令又怎能去管!”王奇淡淡的道。
早就知道他不是一个安定分子,想不到这么快就忍不住了。
“哼!”董承冷哼了一声,抢先打马进城去了。
也不知道城中的豪宅不知道有没有被乱兵劫掠,如果被被劫掠,到时再找那洛阳令算账,反正洛阳令负责京城京城事务,现在皇亲的家中遭劫,他这个洛阳令自然得负责。我惹不起王奇这个大将军,难道还真惹不起洛阳令嘛!
王奇看到董承打马离开,也就不再说什么,和众大臣一起来到车驾前,请天子接见欢迎的官员和百姓。
刘协一路行来鞍马劳顿,眼看洛阳快到了,就好好的睡了一觉,睡梦之中被一阵“万岁”声吵醒,心中就有几分不舒服。听到王奇和杨彪他们要求自己出去见见百姓,虽然满心不愿,但还是睡眼朦胧的出来接见。
正在大呼万岁的平民看到自己心目中的天子,和几个大臣一起护着一个衣衫褴褛睡眼朦胧的帝服少年出来,才知道刚才叫错了,那个形象极差的才是天子。
看到天子的样子和心目中的形象相差太远了,心中不由得有点失望。
人群中贾诩委派的一些人员立刻趁机说明,刚才那个形貌英伟的青年,就是救了洛阳的大将军。而那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则是被董卓立为皇帝的天子。当初洛阳被李郭攻破,就是这个天子,不顾百姓安危,和吕布一起跑到上党去了。
在这些有心人的鼓动下,当刘协傻笑着看向人群时,除了陈宫率领的一群洛阳官员及时行礼,围观的百姓几乎都没什么表示。甚至有人看向刘协的目光还不怎么友好。
“尔等还不拜见天子!”太尉杨彪看了大怒。
这帮百姓实在是太无法无天了,竟然敢直面天子而不跪。
“万岁!”百姓毕竟是百姓,在周围士兵的威压下,还是乖乖的跪了下去。
只是这么一来,本来热热闹闹的欢迎仪式就弄得有点冷清了。
草草的结束接见,在王奇手下士卒的护卫下,众公卿大臣和王奇一起护卫着刘协回到了已经修缮一新的皇宫之中。
当初为了更好的赈济灾民,陈宫大量的招募人员修缮宫室,此时的皇宫,甚至比十常侍之乱时还要显得华丽漂亮。
对于这样的宫室,公卿大臣们当然无话可说了。有时候,衡量一个臣子是否忠心,这样的小细节很重要,看到王奇准备的这么好,很多大臣都觉得王奇实在是个忠心的臣子。因为城门口的事情而产生的不满,也消散了几分。
劳顿了一天,自然也不能立即进行朝会,将天子安排进宫,由王奇的精锐部队把守皇宫,公卿大臣和王奇就各自回府了。
“恭喜主公!今天洛阳百姓的表现,那可真是民心所向呀!”
在王奇的府中,贾诩率先向王奇道贺道。
“呵呵呵!什么民心所向呀!愚民最好糊弄,今天你能糊弄他们,他日别人也能糊弄呀!”王奇微笑道。
白天万民齐呼万岁时,他的确觉得很舒服。那种万人臣服的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呀。
“唉!文和耍的好把戏!却让我来背黑锅!”陈宫佯作气愤的道。
自从陈宫请任洛阳后,王奇就已经相信陈宫是真心效忠,正式接纳他进入了自己的小***中。这次参与会议的人不多,也就周瑜、贾诩、陈宫、赵云、李儒等寥寥数人。典韦已经被王奇任命为禁卫中郎将,负责皇宫内外的事务,护卫在王奇身旁的只剩下许褚。
“哈哈!公台兄这次守住洛阳,功劳极大,主公定然会好好的封赏与你!背一下黑锅也是值得的!”贾诩嬉笑道。
“好了!别再说笑了!我们还是谈一谈明日的朝会吧!”王奇正色道。
“上次在河内,杨彪等人就已经提出过要暂摄政务,到时公卿执政,定然会任命一些亲信来担任军职,此事该如何是好?”王奇准备先听听意见。
其实在河内时已经和李儒周瑜他们商量的差不多了,现在主要是听贾诩和陈宫两人的意见。有些事情,只有在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后才好进行。
第一百廿三章 先当权臣
“那就要看主公是想当霍光,还是想当王莽了!”贾诩眯着眼睛捋了捋胡须。
陈宫本来正在思考该怎么回答,听到贾诩的话却是微微皱了皱眉。
他并不是那些死忠汉室的人,在他心中,除了想结束乱世安定天下外,更想的是做一番事业。不管王奇是成为霍光,还是成为王莽,作为他的重要的谋臣,绝对会成为一个名流史册的人。只是现在贾诩直接说出来,就显得有点过于直白了,让一个本来尊重汉室的人听到,多少有几分不舒服。
“主公心怀天下,怎能去和霍光、王莽作比!”陈宫说出的话让人听上去像是在拍王奇的马屁。
王奇和贾诩听了当然是微微一愣,陈宫素来耿直,绝不是这种人呀。
一看陈宫那微皱的眉头,顿时明白过来,两人相视一笑。
“唉!若是有人能比我更快的平定乱世,我到也愿意落个清闲!只是现在天子暗弱,朝臣无能,诸侯只顾自己私利,真正能为天下大事考虑的又有几人呢!”王奇叹道。
这在一定程度上,还真代表了他的真实意思。虽然很想过皇帝那种万人之上的生活,但想想今后繁重的政务,和各种各样的繁琐事情,有时候心里还更喜欢过清闲的隐居生活。所以说这句话的时候,难得的真情流露了一回。
陈宫和赵云听了心中感动,主公果然是真正为天下考虑的人呀。
贾诩、李儒、周瑜却是微微撇了撇嘴,并没发表什么看法。
这真情流露不过一小会儿,想了想自己的野心,王奇随即恢复了霸气,大声道:
“既然他们都各顾其事,那就由我来结束这个乱世吧!诸位可愿意助我成就此不世功业!”
“主公!我等愿助主公成就此不世功业!”众人一起跪伏在地上。
本来就是想成就自己的功业,现在机会摆在面前,当然不可能拒绝了。
既然已经把话说明了,接下来的商谈就更直接了。
“文和!你说的霍光和王莽是怎么回事?”
“主公!如果主公想做霍光的话,那就先安抚公卿大臣,即便让他们共同执政也没什么,主公以大将军的身份执掌兵权,他们根本不可能动摇主公的根基。故而他们若想从主公这儿夺权,少不得联络外臣,而等他们有了异举,主公就此名正言顺的将他们除去了!”贾诩微笑道。
王奇点了点头,这个主意和自己原来商量的差不多,就是稍微不安全了一点,谁知道自己手下的死忠派会不会被那些大臣们所迷惑呢。当然,要是自己能很好的掩饰好野心,想让他们背叛还是很难的。
“那如果我想做王莽呢?”
“哈哈哈!那就更简单,现在主公大权在握,直接找个借口将那些有实权的大臣全都处死,把那些完全忠于汉室的臣子削职为民就行。到时主公独掌朝政,借汉天子之名,顺势扫平天下。待时机成熟,再逼天子退位,主公即可成就不世霸业!”贾诩笑道。
王奇头上一阵冷汗。这个方法似乎也太不计较名声了吧!
“此计万万不可!”陈宫忙阻拦道。“现在天子暗弱,已失威信,但汉室之名犹在。朝中大臣多与诸侯有旧,如若贸然行动,必然引起诸侯敌视!主公的兵力虽强,但分散三地,分别对抗不成问题,但如果诸侯集体来犯,少不得落个董卓的下场!”
周瑜和李儒听了也是微微点了点头,看起来诸侯之中是王奇最强,但也不是无敌。据刚刚恢复的河内情报网传来的消息,袁绍已经基本平定了韩馥的旧部,实力大涨,如果不是正与公孙瓒在界桥对峙,恐怕都已经有可能出兵威胁河内了。
“嘿嘿!这有难,那些诸侯又有几个是真心为汉室着想的,远的那几个诸侯都是安逸之辈,只要主公能满足他们的条件,他们就不会参加针对主公的行动,近的这几个,主公不去找他们麻烦就不错了,那里还用怕他们!”贾诩冷笑道。
贾诩对于自己的才能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邻近的诸侯中,真正能对王奇产生危险的也就只有袁绍和西凉的韩马了,其他的实力不足,基本上没法对王奇造成真正的困难。但这两个诸侯,也就是一副空架子,都有致命的弱点,贾诩自认还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王奇看到众人的反应不禁皱了皱眉,自己不缺谋臣,但现在留在身边有战略眼光的谋臣却不多,周瑜是全才,但毕竟年纪尚小,陈宫和李儒都是战术上的天才,贾诩到是战略战术都擅长,但只有他一个人的话,还是不大可能完全考虑周全的。看来自己也应该把那些谋臣们都召集到京师来,成立一个幕僚团了。
“呵呵呵!这个主意却是比上一个省事多了,但二哥如果实行的话,必然会落得一个大奸臣的名声!”周瑜看到陈宫和李儒两人都陷入了沉思,不由出声笑道。
还是他比较了解王奇,知道王奇其实就是既想做*子,又想立贞节牌坊。
“不错!主公现在迎纳天子,声名威震天下,此时正是四方豪杰之士来投之际,如果擅自诛杀大臣的话,定然会寒了天下士子之心,对于主公今后的大业极为不利!”
李儒也想清楚了,他很早就和王奇谈过此事,知道王奇对自己的名声很看重。刚开始还因为贾诩说的这个主意极为诱人而有点动摇自己的看法,现在听了周瑜的话,才把握住了事情的关键。身为主公的幕僚,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自己主公的切身利益。
“唉!主公既然有此雄心,就得有担负骂名的准备呀!”陈宫叹了口气。
他到有点被贾诩说服了,觉得贾诩的主意虽然不是最好的,但的确是现阶段尽快结束乱世的最好方法。理智上理解了,内心却还是无法接受一下子就对曾经效忠的汉室下手,所以最后只是用不置可否的口气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贾诩是什么人,他马上从周瑜的话中判断出了王奇的意思,当即表态道:
“其实这两个主意都差不多,没有上下之分,至于如何选择,自然是由主公决断了!”
“也不是我不想担当这个骂名,实在是有先父的表率在先,如果现在就这样做的话,定然会有人指责当日先父的除董的行动别有用心!而且这和我在颍川书院所宣扬的自由论也有点违背,只要天子没有大错,我现在还不想学霍光和王莽!”王奇沉声答道。
反正自己已经有了相应的安排,现在只要保证朝政不被那些公卿大臣们垄断,笑到最后的肯定就是自己。第一个方法刚好和自己慢慢腐化刘协的行动可以配合进行,哼,等到刘协完全腐化堕落时,也就是自己完全掌控朝政的时候。
众人听到王奇这样说,就明白他是倾向于第一种做法。
“主公!明日朝会主公还得尽量的掌握实权,我已收到消息,陈留张邈,东郡曹操等人已经准备派使者前来朝见天子,至于袁绍等人,因为距离远还没接到消息,不知道有什么反应,但想来应该也会准备派出使臣的。如果让朝臣和这些诸侯取得联系,对于主公掌控朝廷会非常不利!”贾诩再次禀告道。
虽然不把诸侯放在眼里,但贾诩办事可还是很认真的,从来不真正小视哪个敌人。
黄忠和张辽在王奇达到河内前就已经夺得天子,而王奇后来又在河内休整了两天,路上再花了五六天的时间,经过这么十来天时间,毗邻的陈留和东郡会接到消息做出反应也不奇怪。
“哦!看来他们两位是想来探探我的底呀!对了,文和可知吕布在陈留的情况?”王奇问道。
“呵呵!主公的使臣刚进入陈留,那张邈就下令通缉吕布了!虎牢这边的佯攻都没来得及做!”贾诩笑道。
张邈虽然因为戏志才充满威胁的一封信而不敢对颍川动武,但对于勤王保驾这样的事情还是很感兴趣的,当黄忠他们攻陷怀县时,他就已经陈兵在陈留和河内交界处了,只是一直不敢有所行动。王奇的使臣一进入陈留,他就得知准确的消息了。本来就惧怕王奇的张邈,在听了信使充满威胁口气的话语,连忙下令全郡通缉吕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