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粱三国-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王大人真是救济灾民,那自然是很好了!李肃回去会向天子禀明此间的状况的!”李肃并不想和王奇争论,毕竟这里是王奇的地盘,而且现在只要王奇不主动进攻,吕布就已经欢天喜地了。
    “哈哈哈!如此就有劳李大人了!”王奇笑道。
    既然这样,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要自己有空,就可以以迎帝回京的名义把献帝抢回来。
    “王大人先莫感谢,李肃此行还还有一封圣旨要传达!”李肃看王奇就要下逐客令了,忙把此行的另一个目的说了出来。
    “王奇接旨!”
    虽然不愿意,但王奇还是乖乖的接了下来。
    还好,圣旨的内容还算比较满意。
    让王奇袭王允的祁侯爵位,这也没什么,王奇本身就已经是列侯了,这对他来说并没增加什么。只是同时又封王奇为河南尹。
    王奇听到后面的内容,稍微有点惊讶,因为这是很符合自己利益的任命呀,但是随后一想,就明白过来了。这个圣旨应该是李肃来洛阳之前拟定的,按照李儒他们的判断,此刻的洛阳城内应该是诸侯云集的,所以这个任命可是不怀好意的,弄个不好就会惹来诸侯的群殴。
    “哈哈哈!烦劳李将军转告李儒大人,王奇多谢他的恩情了!”王奇笑道。
    他并不喜欢李儒,总觉得李儒这个人太坏了。特别是这次王允遇害,李儒的计策应该要负很大的责任。虽然当时的情况就算吕布留下来,也不一定能救得了王允,但王奇总觉得这样见死不救的行为是极其可恶的。所以想到这次他的计策落空了,王奇不由得准备好好的嘲笑李儒一番。
    实际上他也知道,像李儒这样的人,根本不会在乎自己的嘲笑的。
    “既然王大人答应出任河南尹,那就还请王大人能够照顾好境内的子民呀!”李肃笑道。
    李儒的计策当然不会这么简单,他其实早就猜到此时的洛阳应该没有几个诸侯,但只要洛阳这座城还在,诸侯就不会看着她白白落入王奇的手中。而且诸侯之中,也只有王奇的能力能同时应付各路诸侯的攻击而不被轻易击跨,等他们争得两败俱伤了,吕布军在上党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但是他没料到现在的洛阳几乎成了一座空城,诸侯现在躲避她都来不及,那里还会有心取争她。李肃也是聪明人,他当然不会眼看着洛阳没有纷争了,还要白白任命王奇为河南尹。只不过他看到城外这么多灾民,心中就有了比较狠毒的打算,现在是让王奇座领了洛阳,但也是让他多耗费了大量的钱粮。而只要他忙着救济洛阳的灾民,也就不会抽时间去攻击上党了。
    两方各有自己的私下盘算,自然是皆大欢喜了。王奇笑呵呵的送走了李肃,转而开始考虑起如何进攻长安来。
    实际上,洛阳的确给王奇造成了一定的拖累。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没有洛阳的饥民,上一批军粮就可以让王奇动身攻击长安了。现在正是秋季,再过一段时间进入冬天,双方就又不用打了。不像现在,还得等下一批粮食来了才能动身。
    不过这样也好,因为王奇就要和韩遂见面了,根据成宜回报的口气,韩遂也似乎很有心和王奇结盟。王奇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和韩遂结盟以后,自己就多了一个炮灰和向导。虽然王奇的《地理》一书写的头头是道,但真要他熟知各州的地理,却还是有点困难的。
    孟津渡口,微风吹拂。
    王奇终于会见了韩遂这个老狐狸。
    当初王奇的意思是让韩遂来洛阳和自己会面,但是韩遂怕死,说什么也不敢来。对于王奇提出的自己去他的军中见他,也不是十分同意,最后只好选定在黄河畔的孟津渡口会面。
    双方随行的人员不多,王奇只带了许褚、典韦近卫的三千弓骑。韩遂也只带了梁兴、成宜、马玩、杨秋四个部将,和五千兵马。(这里不根据历史,根据演义。)
    “听闻王豫州三万弓骑攻虎牢,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呀!”
    “久闻韩并州麾下八部军马纵横西凉,近日见了果然是军容鼎盛呀!”
    一大一小两只狐狸刚一见面就开始较劲了。
    王奇当初以为韩遂能想那个差点让自己上党的计策,肯定是有什么能人给他出的计,后来听成宜的口风,竟然还是韩遂自己的计谋。王奇也不由暗自叹伏,人家能纵横西凉这么多年,他的盟友死了一个又一个,就他自己一点事情都没有,果然还是有点真本事的呀。
    “听成宜说,王豫州有意和我结盟呀?”还是老狐狸先开口。
    “呵呵呵!韩大人恐怕听错了,我是有意和西凉军结盟!”王奇笑道。
    哼!别以为我就只能和你结盟,只要多花点时间,我还是可以和马腾联络上的。按照历史,现在的马腾也应该在准备讨伐李郭等人呢。
    “哦!这样呀!呵呵!你看我老糊涂了不是!”韩遂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不过凉州刺史乃是我的结义兄弟,他的事情我也可以帮他决定,只是不知道王豫州准备拿出什么样的诚意呢?”
    “什么样的诚意当然要看两位大人能拿出什么样的帮助了!”王奇不动声色的道。
    “哈哈哈!西凉男儿人人善战,随时可以出动二十万兵马!”韩遂笑道。
    王奇听了眼睛一亮。
    二十万兵马,自己的豫州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不一定能随时出动二十万兵马呢。以前看到演义中说到西凉兵,动则就是十万,几十万的。现在听了韩遂的话,才有点明白过来,原来凉州的男儿,就像匈奴,乌桓这样的游牧民族一样,也是全民皆兵的。心中也暗自庆幸,幸好现在凉州已经不是由李郭控制,不然自己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若两位大人愿意出动二十万兵马助我,我愿意让出长安,以潼关为界,和两位大人结盟!”王奇欣然道。
    长安虽然是一座大城,但是现在的繁华程度是远远比不上原来的洛阳的,而在面对凉州时,几乎无险可守。得了她,反而会让自己用大量的兵力来守卫她,收获可能还不如付出的多。不如只占了潼关,以潼关的险要,只要有少量的士兵,就能阻挡不善攻城的西凉军了。
    “哈哈哈!长安是不错!但却不是我想要的!”韩遂突然说道。
    他也看出王奇不是好相与的人,与其模棱两可的猜谜,还不如打开天窗直接说了的好。
    王奇听了并不说话,只是拿眼睛看着韩遂,等他提出条件。
    老狐狸估计是想让自己帮忙迎汉帝,只不过真要这样提出来,那联盟恐怕就谈不成了。王奇内心并非不乐意这样做,只是考虑到手下几个人的感情,王奇还是不会答应的。而让自己欺骗韩遂,他为父报仇就是为了一个名声,可不想因此把名声搞臭。
    “唉!”韩遂叹了一口气,神色黯然的道:“我虽然和寿成情如兄弟,但是俗话说的好,一闪难容二虎。凉州也容不下韩马两个人呀!”
    王奇听了一愣,他当然知道韩遂和马腾是面和心不和的,此时听了韩遂的口气,似乎是马腾的不是。
    “所以我想让王豫州在杀了李郭四人后,帮我一起攻下并州!在此之前,我的四万士卒愿意和王豫州一起攻略长安!”韩遂突然精神大振的说道。
    原来如此!王奇心中叹道。原来是想让我把他攻略并州呀。只是很奇怪,虽然他的实力想要拿下并州有点困难,但是也根本不一定要找上自己呀,如果袁绍得了他的相助,应该是很乐意任命他为并州牧的呀。
    而他的这个提议还真是让他有点为难,并州现在被张辽控制了大部分,如果帮助韩遂打并州,那不是帮别人打自己吗。虽然自己可以先在名义上答应他,但王奇知道那绝对会对自己今后的名声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韩大人!并非王奇不想和你结盟,实在是因为在下早就和匈奴中郎将张辽大人有盟约,互为攻守,所以恕王奇不能答应这个要求!”
    王奇如果想不计较名声的统一中原,他早就成功了。而且现在韩遂也不是一个很好糊弄的人,谁知道他刚才说的是不是真的。因为前几次都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把几位军师定的好的计策都给弄砸了,这次就特地一个人前来,想顺便锻炼锻炼自己。
    王奇细细的思考起韩遂在历史上的事件,想尽可能的从中了解到他的为人。
    “哈哈哈!好!爽快!”韩遂听到王奇拒绝,不由得愣了一下。在他认为,这是对王奇很合算的事情,王奇这样的聪明人,应该是回答应的呀。但此时反而突然开口称赞王奇起来。
    “王豫州愿意将自己这么重要的秘密都透露出来,那韩某人也不能再瞒你了。我其实是想攻下上党,迎天子到长安,所以还请王豫州不要见外呢!”
    王奇此时正想到了韩遂的另一个身份,就是西凉铁枪盟的盟主,马腾只是铁枪盟中的一个小角色而已。如果刚才他不说一山难容二虎这件事情,自己恐怕还真被他唬弄过去了。虽然马腾在西凉的实力不弱,但现在西凉还是由韩虽说了算的。所以刚才韩遂露出一副不想兄弟相残,黯然离开的表情,完全就是装出来的。
    他这个铁枪盟盟主可从来没想过安逸的待在一块地方,估计应该是看董卓的二十万西凉兵就能把持朝政,所以想学他的样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偏偏李郭占据了长安和潼关,让他们没有了进入中原的门户,所以才不得不绕道派了四万兵过来打探。
    本来估计是想用这四万兵马来个里应外合攻下潼关的,只是等他们到了这边,洛阳的政局已经发生了变化,想不到自己也要打长安,就想找自己来当炮灰。等到双方打下了长安,消灭了李郭等人后,估计他和马腾应该会合起来消灭自己这个敌人吧。
    哼!既然如此,那也不要说我欺骗你们了,只要到时候你们先攻击我,名声搞臭而得不到好处的就是你们了。看到时候谁消灭谁吧。
    “好!既然如此,我们就击掌为誓!你们把我杀李郭诸贼,我帮你们迎天子去长安!”王奇道。
    “啪!啪!啪!”
    三声完毕,一个各怀鬼胎的临时盟约就签订了。

第九十一章 初战潼关
    潼关,是连接洛阳和长安的重要关口,在黄河大曲部东端南岸,古时为桃林塞地。汉末年间才开始设关,原称冲关。后因为关的西面就是潼水,才改名为潼关的。
    潼关地踞山河狭谷之间,南倚东西绵亘之华山,北濒黄河天险,隔河与风陵渡相对,东连函谷,西南有禁谷(禁坑)天堑,地势险要,扼控风陵津渡要冲,束禁东西通衢,故而有“潼关固则全秦固”之说。
    在汉代之前,保护长安的历来是函谷关,但是在汉武帝年间,新安县有位楼船将军叫杨仆,因“屡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而“武帝意亦好广阔”,把函谷关迁建到新安。这么一迁,函谷关保护长安的作用就减小了,反而成为了保护洛阳的一座重要关卡。当初黄巾之乱时,汉灵帝就曾设立过以函谷都尉为首的八关都尉保护京师洛阳。
    为了不让长安没了保护,汉末年间就又设了潼关。在现在的人眼中,想要强攻下潼关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韩遂认为王奇肯定会答应自己的原因。但实际上,王奇对潼关并不是太在意,读过后世历史的他,早就知道一个很容易通过潼关的方法。
    唐末年间,黄巢义军夺取洛阳后,挥军西进,受阻于潼关,就干脆直接填平了禁谷,迂回关后破开潼关,继而进入长安。
    王奇内心是很想用这种方法的,但是为了防范将来来自长安的攻击,王奇觉得还是不要提前暴露这种方法的好。其实要攻到长安,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当年曹操攻击长安时用过的,绕道黄河,从潼关背后偷袭。虽然花费的时间要长一点,但王奇还是决定用曹操的这种方法。
    如果到时侯再有人想渡过黄河偷袭的话,当他们上岸的时候,就会发现早就守候在岸上的王奇军了。
    ………………………………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王奇军和韩遂军终于出发攻向长安了。
    在此之前,徐庶率领着颖川的援军也到了。这次王奇还把原来留在颖川的五万弓骑也全都武装了起来。只是没有足够的马匹供应给他们,所以很多士兵实际上还都只是弓箭手。当初买了一万匹优良的匈奴马后,匈奴人就再也拿不出大批的俊马了。经过几个马场的细心培育,再加上后来从匈奴买的几次马,才勉强凑够了五万匹匈奴军马。
    当时虽然还买了一些并州马,但是那基本上是用来耕地的,见过了优良匈奴马的王奇,就再也不想骑那些低矮的并州马了。这次虽然又用三万匹并州马组成了一支弓骑兵,但剩余的两万人王奇却不想让他们再当弓骑兵,刚好剩下的人也是优胜劣汰淘汰下来的,所以王奇就叫他们干脆转职当了弓箭兵,被派去守虎牢关了。
    这些淘汰下的人,基本上都是骑术不过关,但他们也都是非常优秀的弓箭手。让他们去守关当然没问题了。等将来弓骑兵中有空缺了,还可以随时将他们再次征召进部队。
    留下三万部队守洛阳,王奇就带着七万大军出发了,随行的还有赶制的几部小型投石车。虽然王奇已经准备第一次是佯攻,但王奇也不想有太多的人员损失,这样的损失还是尽量用这些不怎么值钱的东西来代替吧。
    行路匆匆,在到潼关之前,先到的是夹在洛阳和长安间的弘农郡,王奇眼看即将入秋,虽然要尽量在路上拖延时间,但王奇可不想在战事上拖延。本着速战速决的原则,毫不犹豫的要求弓骑兵用速攻。就是对有所有有敌意的城镇用火箭攻击,过而不入。
    这样的做法毫无疑问是比较泯灭人性的,只不过王奇想到了当年曹操报父仇的方法,也准备采用这一种威吓措施。不过还好,现在的弘农太守是段煨,这段煨虽然是董卓的党羽,但是并不对董卓忠心,对李郭二人更是看不顺眼。听闻王奇带了七万大军来攻,忙下令出城迎接,表示愿意帮助王奇讨伐叛乱的李郭等人。
    王奇听了大喜,叫他仍然为弘农太守,留下夏侯兰帮忙镇守,又从弘农带了一批粮草,就和段煨一起上路了。
    王奇的行程很慢,慢到王奇还没到弘农时,长安的李郭等人就已经得知了消息。
    听说王奇只带了七万士兵就来攻击长安,四人都有点不信,他们当初带了十万兵马,都险些被留守长安的牛辅用两万兵马挡住。王奇的弓骑兵虽然厉害,但是用来攻击潼关显然是有点困难的。
    不过四人也不敢放松,根据贾诩的提议,还是分了一半的兵力五万人去守潼关。只是在守关人选上,他们又没有听贾诩的意见,没有只让一个将领去守,而是由李傕和樊稠两人共同镇守。为此李傕还特地把贾诩留在了长安,免得他再对自己的行动指手画脚的。
    贾诩无奈,他虽然没见过王奇本人,但是也读过他写的一些书,知道王奇绝对不会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人。而李傕和樊稠本来就有点不合,两人在一块难保不出什么麻烦。不过贾诩本来也没有想真正帮助他们,既然不要自己帮忙,自己也懒得多说。
    当李傕和樊稠率领援军抵达潼关的时候,王奇的军队才刚出弘农城呢。听到这个消息,李傕和樊稠更是大笑王奇无能。行军如此拖拉,等到王奇的军队到了潼关,都快可以过冬了。虽然还是打着只守不攻的打算,但是心中已经不免有点松懈了。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当王奇出弘农城的时候,虽然还是七万大军,但其中的一万人已经悄悄的提前开出城了,去和正准备在蒲坂渡过黄河的韩遂军汇合了。而现在的这一万人,则是原来的弘农守军冒充的。
    王奇当初和韩遂定下临时的盟约以后,就要求韩遂悄悄的带着他的四万西凉铁骑渡过黄河,在王奇军主力吸引潼关的注意力的时候,在潼关的背后发动突然攻击。
    韩遂对王奇的计策也很欣赏,如果叫自己去关前吸引注意力,韩遂可能还会在意自己部队的损失,先咱这样做正好可以减少自己的损失,他那里还会拒绝。
    当王奇率军来到潼关的时候,已经是中秋时节了。
    在汉代,中秋还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节日,但是大家已经有了中秋的观念了。想想以前这个时候,自己应该是在和王允一起,享受家人团聚的时光,王奇就不由悲从中来。
    在潼关前扎下营帐后,就叫全军尽打白旗,又叫人扯来三尺白绫裹在自己头上,以示哀悼。
    王奇这样做还是很有效果的,这次带来的七万士兵中,只有五万弓骑兵,现在其中一万已经被弘农城守军所代替了;其余的是两万步兵,一万是收伏的荥阳城守军,还有一万则是从豫州带来的轻甲步兵。本来因为互相不属一个系统,大家的士气并不是很高昂,现在统一的尽打白旗,竟然让全军起了同仇敌忾之心,不由士气大振。
    算算时间,王奇知道韩遂他们现在应该已经到了潼关附近了,王奇也不准备闲待着让关上之人起疑。在听到细作的传来的消息,知道领军的竟然是李傕和樊稠这两人后,王奇就已经打起了小算盘。
    历史上樊稠就是被李傕杀死的,而且似乎就是因为一个误会引起的。王奇心中打算,既然当初一个误会能让李傕杀死樊稠,那他们之间肯定就早有磨擦了,自己何不人为的制造这个误会呢,人为的应该更能让李傕杀了樊稠吧。
    而现在只要他们一内斗,不管有没有损伤,都是对自己极为有利的。所以这次本来只是准备用连续的小损伤来吸引潼关守军,现在也变成准备用一次真正的损伤来离间两员守将了。
    潼关之前,王奇军正式摆开了阵势。
    弓骑兵在两翼,步兵在中间,投石车在后面。其实王奇不想这么列阵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弓骑兵放在前面,直接对着潼关进行飞射。不过看潼关几乎可以比拟虎牢关的城高,王奇也就放弃了想用弓骑兵压制关上的打算。
    “嗵!嗵!嗵!”
    三通鼓敲完,张飞先上前去挑战了。
    “燕人张飞在此!关上的鼠辈有谁敢下来与老子一战!”张飞的大嗓门吼出来的声音果然不同凡响,双方战阵上空立刻飘扬起他的话音。
    但是李傕和樊稠显然不愿被当成鼠辈,所以虽然听到张飞的话恨得直咬牙,却根本没有下来的打算。
    张飞一个人在下面骂了半天,关上的李傕和樊稠就是不下来。
    王奇看看时辰,知道戏分已经演够了,鸣金叫张飞回来。
    一挥旗帜,两翼的弓骑兵开始向潼关跑去。
    “喝!”后面的步兵军阵配合着一声大喝。
    潼关之上,李傕和樊稠看到四万匹马向潼关冲来,反而在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们听说过王奇攻打虎牢关的事情,早就料到王奇会用弓骑兵来攻关,所以在王奇还在来潼关的途中,就已经在潼关之前打满了陷马坑。准备好好的让王奇损失一番。
    “嗖!嗖!嗖…………”
    一阵箭雨向潼关射来。
    李傕和樊稠大惊,想不到王奇的弓骑还没进入进入射程就开始攻击了。吓得忙叫手下打起盾牌进行防御。
    “噗!噗!噗!”两人面前的几面巨盾上只插上了两三支箭,这一阵箭雨过来,少说也有两万支,但是能射到关上的还不到一半,其余的竟然都是落在了关前。而且就是落到关上的,也基本上被早有防备的众人轻易的格开了。
    “哈哈哈!”
    李傕和樊稠一阵大笑,还以为王奇有多大本事,看他训练出来的弓骑,竟然还没进入射程就开始乱放箭了,看来要打败他根本没什么问题。只是两人心中也有点遗憾,要是进入射程在射击的话,就会让弓骑陷入早就准备好的陷马坑中了。
    其实王奇虽然没预料到会有陷马坑,但郭嘉却是早就预料到了。他得知对方早就来到关上了,就知道再防守上已经有所准备,陷马坑当然是不出郭嘉的预料的。但是一般的陷马坑,都是布置防守方弓箭的射程之内,只有这样,才能让进攻方再填平陷马坑的时候付出巨大的损失。要是在射程之外,那就只能起到饶敌的作用,正常的攻防战杀伤力不大。以李傕和樊稠的才能,当然是布置最正常的陷马坑了。
    预料到这一点的郭嘉,就向王奇建议,要他攻击的时候,尽可能在对方弓箭射程之外开始攻击。王奇本来就没想过让自己的弓骑兵进入对方的射程和对方硬抗,虽然在对方射程外攻击,自己的攻击也基本无效,但王奇本来就只是想让弓骑过一下场而已,所以还是很愉快的接受了郭嘉的建议。
    “哐!哐!哐……”
    王奇的本阵立刻开始了鸣金,很显然,王奇看到弓骑兵攻击无效,准备放弃这种攻击方式了。关上李傕和樊稠欣慰的想到。
    他们其实也是很怕弓骑兵的攻击方式的,虽然硬抗的话,防守站了一定优势,但是同样的,由于弓骑兵进攻时是不停的在跑动的,防守方向射中运动中的人几乎不可能,只有偶尔的误射才能命中。这也正是弓骑兵攻城的一大优势。此时看到弓骑兵退去,他们自然也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虽然弓骑兵的总统领黄忠被王奇留在洛阳防备吕布了,但这两队弓骑兵的纪律显然还是很不错的,在中央军阵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退回了两翼自己的位子。
    王奇留恋的看了一眼身后的几十辆小型投石车,这些投石车可都是王奇从洛阳带过来的。由于怕赶不上和韩遂军配合的时间,王骑兵没准备在潼关前临时制造投石车。只不过跟了自己这么长时间,就马上要被自己亲手送上火葬场了,王奇还是有点不舍。
    再一挥手,步兵方阵立刻从中间分开,露出一条通道来给后面的投石车。
    虽然舍不得,但是王奇也知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道理,为了将来能造更多的投石车,王奇还决定舍弃这些小投石车。
    关上的李傕和樊稠看了一愣,都有点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但等它们进入了弓箭手的射程后,这些装了四个轮子的小架子才停了下来。陷马坑只有马蹄大小,显然陷不了这些车子。正当李傕和樊稠烦恼的时候,“哄!”的一下,从那些奇怪的车子后面废除一块块的石头,“砰!砰!砰!”的砸在了潼关的城墙上,城墙上的城砖连同那些碎石一块块的往下掉。
    “不好!”李傕大叫,“他们这是在破坏城墙,弓箭手快射击!”
    不用他再催,“嗖!嗖!嗖!”的弓箭就射了出去。
    只是现在他们的射击就像刚才弓骑兵的射击一样,对投石车的伤害并不大,一块块巨盾保护着投石车的操纵人员,偶尔有人受伤了,也马上会由其他人接上。
    “连弩车!快用连弩车!”李傕叫嚣道。
    虽然弓箭从关上往下射威力加强了很多,但是还不足以穿透巨盾。
    “轰”的一声,一直巨弩箭射中了一对支撑着巨盾的王奇军。将后面的两个小卒连人带盾的射了个对穿。
    关下军阵中的王奇见了,马上叫人改变鼓声。
    “嗵~!嗵~!嗵~!”
    投石车们听到这样的鼓声,马上改变阵形,开始在支撑住的巨盾后面来回移动,不时的停下来往关上投石。虽然投石的速度因此减慢了许多,但是人员伤亡却减少了很多。而一旦有一面巨盾倒下,后面本阵中就会有人飞快得抬出一面巨盾补上。
    “轰!轰!轰!……”不是有巨盾倒下,但是投石车却基本没什么伤亡。
    关上的李傕和樊稠看了大怒,潼关毕竟不同于虎牢关,他只有四台连弩车,这样的数量面对几十辆投石显然有点不足。
    看到城砖在不停的往下掉,李傕知道不能这样干等着了,看了一眼樊稠道:
    “去!你带两万骑兵出战,去把那些讨厌的东西给我烧掉!”
    其实这是李傕过于担心了,投石车的伤害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变得越来越小了。像潼关这样一座雄关,不知道要那年那月才能把他轰垮。只不过李傕和樊稠第一次见识到这样的家伙,难免有点害怕。
    樊稠惴惴不安的看了一眼城下的王奇军,虽然害怕那个能和吕布战几十回合的红脸将军,但是还是咬咬牙带着两万骑兵出去了,只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怕李傕突然把城门关上,还特地带上了李傕的侄子李别。

第九十二章 樊李内斗
    同样是攻城,现在攻击潼关,和当初攻击荥阳完全是不同的情况。
    攻击荥阳时,在一百步外,投石车就可以把石头扔到城墙上了,而且对方城墙上射出的箭枝却基本不能攻击到自己。但现在攻击潼关呢,同样是一百步左右,却只能勉强把石头砸在城墙外围的上方,至于投石车自己,则是完全的暴露在守城弓箭手的射程之内。如果不是有王奇叫人特制的巨盾在保护着那些投石人员,现在恐怕早就死光了。
    “轰~”的一声,紧闭的潼关大门被打开了。
    樊稠和李别带着两万骑兵就冲了出来。
    只是樊稠似乎没由当初徐荣冲锋时的勇气,他并没有当先带队,而是冲在了最中间的位置。至于李傕的侄子李别,则又落后于樊稠几个马身。
    两万铁骑同时冲锋的样子绝对是吓人的,但是现在由于是从城门内鱼贯而出的,所以看起来并不是特别的有气势。再加上为了躲避预先挖在关外的陷马坑,这队骑兵的速度并没有跑起来。只是那些投石车的操纵人员看到这些骑兵,还是马上转身推着投石车就逃,不过才推了几步,就发现骑兵快要到身后了,马上就再不管那些稍闲笨拙的投石车了。打起小盾牌就跑。
    后面追击的樊稠大乐,他原来怕这是王奇故意引他们出击的,此时见到这些士兵竟然还想推着投石车走,自然认为这是王奇真的想不到自己会主动出击。又见到他们把投石车往地上一扔,自己跑了,也赶忙催马上前几步,准备好好的看看那些奇怪的东西。
    “嗖!嗖!嗖”一阵箭雨落在樊稠的身后。
    “啊!”“啊!”的惨叫声不停的传来。
    樊稠放眼看去,才发现是王奇的弓骑兵再次出动了,远远的就对着自己的骑兵队中部放箭。此时骑兵队前面的人员已经把引火的物资抛向了投石车,樊稠见已经也不用担心被李傕责问了,那里还顾得上再看那个投石车,一把调转马头,准备跑回关内。。
    不过跟在他后面的李别,反应可比他快多了,他在远远的看到前方的弓骑兵张弓搭箭时,就已经知道不好,根本就不去提醒还没注意到的樊稠,自己一个人调转马头就跑了。
    等樊稠把马调转时,正好远远的看到李别已经到城门口了。而此时樊稠自己则还离城门有五十来步的距离。
    “驾!”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