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粱三国-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拜访王奇。虽然郭图碍于面子,并未直接向王奇求官,但他的来意王奇还是很清楚的。
    只是王奇不喜欢郭图这个人,本身的才能有限,却十分热衷于内斗。当献帝逃向洛阳时,他阻止袁绍相迎;袁曹官渡决战,就是他力主的;还进谗言陷害沮授;后来曹操偷袭乌巢,就是他主张去攻曹操大营,失败而归时又把责任推到张颌他们身上,弄得他们不得不投向曹操;袁绍死后,他又让袁谭攻击袁尚;失败后,又劝袁谭投靠曹操。他唯一的功绩可以说就是游说韩馥,帮袁绍得到了冀州,但就连这也是前期田丰他们的谋划。王奇在看袁绍的众将时,最看不顺眼的就是这个郭图了。
    虽然他对内斗很在行,如果能驾驱他这样的人,王奇也会很有成就感,但是王奇不是袁绍,他的军中不需要内斗,所以王奇是绝对不会收留他的。但是王奇也知道,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所以他也不敢直接拒绝郭图,既怕担上不纳贤的恶名,又怕引来他将来的报复。和郭嘉商量的一下,王奇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几天后,郭图兴冲冲的拿着王奇的荐书去投袁绍了。既然不能留这祸水,又不能消灭这祸水,那就把它送到敌人那儿去吧。
    处理完州内的事务,王奇只等着汝南和洛阳的消息。汝南不必太担心,有徐庶这样的智谋之士,还有张飞这样的绝世猛将,王奇根本不担心前线的事情。到是洛阳的事情,由于谯县离洛阳远了点,得到那儿的消息很不方便,所以王奇有点怕等汝南平定了,而洛阳的消息还没传来。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洛阳的消息,王奇心中已经开始考虑将治所迁往许县了。
    事情不出王奇所料,八月下旬,徐庶用计擒下了刘辟,迫使龚都投降,汝南刘辟之乱平息。而刘辟和龚都全都在私下表示向王奇效忠。自此,豫州军的武将已经增加到了七人,虽然基本上是二流的武将,但在当时的诸侯中已经算是最强的了。
    正当戏志才认为可以试一试能不能消除王奇的全权时,洛阳传来消息:左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带兵二十万进入了京师洛阳。戏志才是聪明之人,早就听说过董卓的为人,再加上现在重兵入京,自然就知道局势很不好了,不但不要求王奇分权,反而向王奇进言,让他带领一部分豫州军进抵颍川,观望洛阳形势,以便随时能够应付突发事件。
    王奇马上就同意了戏志才的意见,但是他并没有把大量的豫州军带走,只是笑着告诉戏志才,他早已在颍川藏兵十万了,所以只是象征性的带了二万兵马。至于自己也去颍川,王奇却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不但自己去颍川,还要把州治所迁往颍川。
    此时的许县,在王奇几年的经营下,已经从一个只有几万人的小城,变成了几十万人的大城,境内的冶铁制造和农业十分发达,是一个和谯县不相上下的大城了。所以王奇决定把治所迁往许县,并把许县改名为许昌。
    戏志才也了解许县的情况,知道如果把治所搬到了许县,对于现在的情况确实非常有利,而谯县虽然在整个豫州的中央,但是明显不适合现在的这种情况。戏志才是军师型人物,当然看出了现在这样的危局不会马上就结束,所以就同意了王奇的意见。至于其他人,别驾走了之后,就是治中从事最大,现在他同意了,其他人当然就没什么意见了。
    经过一个月的搬迁,中平六年九月,也就是刘协登基,改元为永汉的那一个月。豫州的治所从谯县搬到了许县,并把许县正式更名为许昌,同时将此事正式通报了朝廷。
    豫州原有军队六万,王允领前将军事以后,虽然不能具体的任命前将军的属官,但是可以带的兵增加了一倍,所以豫州军共有十二万,王奇这次带了二万人到许昌,剩下的十万人中,三万继续驻扎在汝南,还有四万人驻扎在鲁国,防备青州的黄巾,剩下的三万留在了谯县,由徐庶统领,以便策应周边郡县。
    王奇到了许昌以后,并没有把十万弓骑全都编入军队,虽然经过几年的经营,颍川的存粮足够十万大军几年的消耗了,但王奇还是决定留下五万人继续待在农庄。因为良种的匈奴马到现在也只有不到五万匹,最后只是将五万弓骑正式编入豫州军的序列,此时朝廷大乱,根本就没人管你是否超编了。当然,这五万弓骑的统领还是由黄忠来出任的。在王奇特地往黄忠那儿跑了几趟以后,新的骑射校尉就诞生了。
    中平六年十月,王奇在颍川整编军队,以黄忠为骑射校尉,统领五万弓骑,,赵风,夏侯兰为副。以张飞为领军校尉,统领两万步兵。以许褚为护军校尉,统领以几百刀卫为主的三千近卫营。七万大军驻扎颍川,虎视洛阳。
    不久,王奇在得到了曹操行刺董卓未遂的消息后,就有悄悄的潜入中牟县。当然,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说服中牟县令陈宫。至于曹操,王奇虽然也有点想杀他,但是又怕杀了他,会让历史有太大的改变,说不定会白白便宜了袁绍,所以王奇还是准备再观望一段时间。何况,王奇潜意识的认为,如果少了曹操这样的竞争对手,自己的三国之旅会觉得无趣得多,连他自己都没察觉,之所以放过曹操,完全是这种思想在作怪。
    中牟县令陈宫,性格刚直壮烈。对于王奇这样的海内名士,还是十分尊重的,并没有因为他年纪小而有所看轻。当他得知王奇这次是来邀请他到豫州任职时,陈宫更是感动非常。
    陈宫属于大器晚成之人,虽然很有才华,但直到三十多岁了才求得县令一职。而且性格过于刚直,虽然结交了很多名士大儒,但是关系基本上一般。
    这次听说王奇不顾安危的特地越境来到中牟,就是为了请他出仕豫州,心中自然有找到知己之感,在郭嘉等人的游说下,陈宫很爽快的答应了王奇的邀请,决定辞去中牟县令,去王奇的豫州效力。由于这样辞官的事情经常有,所以也不会引起朝廷的惩罚。
    既然来到中牟了,王奇当然也想等一等曹操,免得现在陈宫不在了,弄得他被兵丁抓住了没人救。只是没想曹操做事这么小心,让王奇多等了两天,所以一见到曹操,忍不住就开了一个玩笑。

第六十五章 诸侯讨董
    王奇和曹操并没有相处多长时间,将曹操送出中牟县,王奇就带着陈宫他们回颍川了,在颍川,王奇还要和手下的谋士们商量一件大事呢。
    中平六年十一月底,代行豫州牧王奇,在颍川郡的许昌召集手下谋士开会。
    会议的内容很不简单,就是如何应对董卓执掌朝政这样的局面。
    参加会议的人到不是很多,只有州牧府直属的官员,各地的郡守,除了颍川当地的陈元方,其他人都没来。
    作为王奇的府椽,郭嘉首先将现在的形势通报了一下。
    董卓在中平六年的八月进了京师,当时只带了六万人马,但是他很快的就收伏京师中原来何进何苗两兄弟的人马。总兵力达到了十万。虽然在后来和丁原交战时,十万兵丁伤亡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在吕布将剩下的并州军并入董卓军以后,董卓的实力反而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到了十月份,董卓的全部军队已经都到齐了。
    现在董卓手中控制的兵丁,连同原来是守备洛阳各处关隘的守军,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人。而洛阳的东大门虎牢关,也落入了董卓军的手中。至于从颍川到洛阳的小路,也就是过荥阳去洛阳的那条小路,现在也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有才能的人士把守了,他就是徐荣。虽然人数不多,也就两三万人的样子,但是在荒僻的荥阳险道,足以应付王奇的七万颍川军了。
    现在董卓行事都是用刘协的名义,所以其他人并没有敢直接反对董卓的决定。但王奇知道,曹操回去之后,就会发矫诏,号召天下群雄攻击董卓了。王奇本来是很想抢在曹操之前发矫诏的,但是考虑到王允还在洛阳,这样做肯定会给他带来麻烦的,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诱人的想法。
    不过,眼下还不是考虑是不是应该发矫诏的时候,现在面临着一个问题,由于王允现在还在董卓手下当官,王奇不知道是否应该接受董卓的命令。当然,这也只是表面上做出的样子,王奇内心肯定是不会把董卓当一回事的。不久前他还特地到中牟去救曹操呢。
    王奇的内心虽然不在意,但他现在可不是一个人过活,现在他还得管一群属下。这些还不全都是自己人,像功曹从事荀谌荀友若,就对自己现在对董卓阳奉阴违的做法有点不赞同(?)。其实也不能说是对自己阳奉阴违不赞同,只不过是对自己不像王允那样服从董卓而看不顺眼罢了。
    荀谌并非是一个无能的人,他当然也看出了董卓的为人,甚至也有点察觉王允的真实用心。但是他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和他的叔父荀爽是同一个类型的人。他看王允既然那么诚挚的在为董卓办事,那王奇这样为人子女的,也就应该像自己的父亲那样。他的观点很简单,也就是一句“父为子纲”!
    王奇本来对自己这样做并不在意,但是发觉荀谌荀对此事有意见后,就决定召集手下谋臣们商讨一下了,手下有这种想法,可不利于自己将来收伏这些人。
    “少主!如今董相承天受命,管理天下,虽然有些不得人心,但是我们是不能直接反对的!”荀谌的才能虽然不如戏志才他们,但对于王奇这次聚会的目的,还是很容易的就看穿了。
    “董卓扰乱朝纲,不体天心,怎能说是承天受命!”旁边的府椽陈宫摇头说道。
    他为人耿直,对荀谌这样评价董卓很不以为然,但是他才刚加入王奇府中,所以虽然内心极不以为然,但是嘴上并没有说太过分的话。
    荀谌有点尴尬,他当然知道董卓的为人,但是现在自己众人的主公就在他手下当差,当然不能说对方的坏话了,要不然不等于是在说自己主公的坏话吗。
    不过荀谌对陈宫的话还是比较在意的。他原来只觉得王奇年纪幼小,才能并不比自己高。但后来王奇连续写了几本书之后,荀谌就彻底的心服了。他虽然比较狂妄,但是并不无知,知道王奇的才能是真的远在自己之上。听说眼前的这个陈宫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但却是王奇特地从他的任上将他请来的。能被王奇这样重视的人才,自然不是一般人物了。
    “呵呵!不然,董卓之举,伊尹、霍光也曾行之!虽有暴虐之事,但是乱世当用重典,亦不为过!”荀谌的口才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明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但说的就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
    “好了!董卓之为人如何,诸君心中清楚,何必再争论!还是好好想想是否真要听董卓的命令吧!”一旁的戏志才看不下去了,荀谌这分明就是在强词夺理吗。
    “呵呵!治中大人既然这么说。肯定就是有什么好主意了,还不快说来听听!”主簿许靖也笑着打岔道。
    众人听了也忙把目光看向戏志才,大家心理都清楚,真正能影响王奇决定的,就是这位王允走之前安排的第一辅佐大臣。
    “呵呵!你们这么看我干吗!”戏志才难得的开了一个玩笑,“其实这件事情已经不仅仅是关系到我们豫州那么简单了,董卓此举,必然让诸侯身心与国家相离。少主今后不仅要考虑到豫州本身,还得考虑整个大汉!”
    众人都没再出声,知道他后面还有话。
    “若是董卓以国家之事令豫州,则少主应尽量服从;若是其以个人之事令豫州,则少主尽可不去理他!”戏志才最后还是咬咬牙说出了这句话。
    王奇和众人听了都点的点头,这样确实是最好的方法,不必和董卓撕破脸面,又不会让大家昧着良心做事。只有陈宫脸上的神色却是带着一丝遗憾,显然对还要和董卓虚于委蛇感到有遗憾,但他也知道现在的形势,这是最佳的选择了。
    只是王奇既然好不容易把大家都召集起来了,当然不会这样就结束这次会议的。他早就准备好和董卓翻脸了,之所以还要召集大家来商谈,只是怕戏志才说自己太独裁。眼下虽然也对戏志才的想法很欣赏,但他知道,这个想法因该没有机会实现了。对郭嘉使了一个眼色,郭嘉立即道:
    “呵呵!此事这样处理确实不错!不用马上和董贼撕破脸面。不过恐怕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不得不和董老贼撕破脸面了!”
    “哦!奉孝为何这样说?”戏志才神色一振,他知道这位学生在谋略方面的才能,应该不再自己之下,现在他这样说,就肯定有一定的理由。
    “呵呵!前几日去拜访公台先生时,曾经遇到从洛阳逃出来的曹孟德,听他的口气,似乎不准备就这么算了呢!”王奇喝了一口茶,说出了今天开会以来的第一句话。
    “不准备就这么算了,难道他还准备起兵造反不成!呵呵!”荀谌听了不禁笑出了声来,但笑了一半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他显然是想到了确实有这种可能性。
    眼下的诸侯中,徐州的陶谦并不愿意太多的参与朝政,更多的是想当好他这个土皇帝,荆州的刘表,现在还没进入荆州呢,就算进了荆州,内部还没平定,他也不想竖董卓这么大一个强敌,益州的刘焉,那就更不用说了,他现在只想缩在蜀中不出来。
    但是其他的各路诸侯就有点不安分了,特别是上次袁绍被迫挂印而逃,让很多曾经在袁家当过家臣的人大为气愤,这次如果能有一个好的理由,应该会趁机参与的。而以王奇和袁曹二人的关系,恐怕不得不表态支持(这是荀谌想的)。要真是如此,也就等于是和董卓直接撕破脸面了。
    “这!这!曹操不会做那么无礼的事吧!”荀谌喏喏的道,他虽然有点才能,但是一面对真正的大事,就显得有点才能不足了。
    “哼!我看曹操此人非池中之物,确有可能行此大逆之事!”说话的却是刚才还神色不善的陈宫。
    王奇和郭嘉周瑜已经商议过此事了,所以对于此事当然不会惊讶了。但是陈宫虽然已经投效王奇了,王奇对他却还不放心。历史上的陈宫虽然为人耿直,却也是反复无常之辈,所以此事王奇并没有跟他提及。
    “以下犯上,却还能博一个为国出力的美名,以曹操的为人,确实是有可能这么做的!”戏志才一脸的严肃。显然认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
    众人一时间都有点沉默。
    如果曹操和袁绍真的起兵的话,虽然算是为国出力,但是这以下犯上的事一开始,今后朝廷的脸面就不保了。不管能不能清君侧,除奸佞,今后汉家天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必将会大打折扣。
    而汉天子既然不能在诸侯面前树立权威,就难保不会出现春秋战国时的群雄逐鹿场面。虽然对在座的这些人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展示自己才能得好机会,但是想想自己心目中神圣的朝廷将会被颠覆,众人心中还是觉得有点黯然。
    “听奉孝刚才的口气,我们难道也要参加起事!”许靖疑惑的道。
    许靖这个人就是一个老好人,自从十几年前投靠王奇后,就一直负责处理一些琐碎事务。在京师时,当的是王府的管家,等到了刺史府,就又变成主簿了。虽然他的职位不高,但是一直很得王奇尊重。而州牧府其他人对许靖的印象也很好。
    此时郭嘉见他相问,就把目光看向了王奇,想知道他的意思。
    王奇看到了郭嘉的目光,,但是他却没有什么表示。曹操他们所行算是正义之举,但是以下犯上这一条还是逃不了的。所以王奇也不能直接表态支持这种做法。虽然他内心是非常期望看到这样的情形的。
    郭嘉看了王奇的样子,自然就知道了他心中的意思。当下心中就想,自己这样做臣子的,就应该在关键时候给自己的主公分忧,在主公不方便出面时候承担一些责任。
    “不错!我们也参加这样的起事!反正以主公的身份,是不可能不表示支持曹操的,而这样肯定会得罪董卓,既然已经得罪了,那就还不如得罪的彻底点,说不定还能给自己赢得一定的好处!”郭嘉淡淡的道。
    “不行!怎么可以这样!”荀谌忍不住都跳了起来,大声道:“少主!此事万万不可!以下犯上,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如果少主也参加的话,那您将至主公于何地?以子伐父,那可是会……”
    后面的半句那可是会天打雷劈的终于没有说出口。
    王奇本来就知道荀谌肯定会反对的,从他和他的叔父荀爽一起反对王允废长立幼,王奇就知道他们叔侄俩是很传统的人,对儒家的礼制极为重视。现在曹操他们将会出兵讨伐代表中央的董卓,荀谌肯定是会反对的。
    “唉!王公是贤达之人,应该会理解少主此举的!”许靖是王奇的臣子,他看到了王奇刚才的样子,自然了解了王奇的意思。现在当然帮着自己主公说话了。
    “王公当日就不该选择和董卓在一块儿,应该像袁绍那样直接挂官出走,那现在就没有这样麻烦了!”陈宫没见过王允,虽然王允是自己主公的父亲,但他可不会卖王允的面子,所以说出的话很直接。
    其他人听了都觉得听着不顺耳,荀谌听了更是气的受不了,手指着陈宫“你!你!……”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因为陈宫虽然说的无礼,但是这话本身却很有道理,让荀谌一下子想不出反驳的话来。
    过了半天才挤出一句话道:“亲亲相得匿!”
    王奇听了面上没有什么表示,心中却早已经笑翻了。不过他可不敢笑出来,此时这句儒家经典的法律条文可是正式的上了大汉律的。如果笑出来的话,不但荀谌会受不了,就是郭嘉他们恐怕也会对自己有看法了。
    不过王奇早已经和郭嘉周瑜他们商量好了对策,对于荀谌这样说并不在意。
    “呵呵!友若别太生气了!”郭嘉笑着安慰荀谌。
    如果不是顾忌自己的仪态,荀谌刚才恐怕会扑上去和陈宫干一架。
    “友若放心!我知道你是担心王公的安危。不过此事不但不会对王公产生危害,反而能保证王公的安全!”
    “这!董卓难道不怕主公和少主来个里应外合吗!”荀谌知道郭嘉的才能,但平时因为郭嘉的寒族身份,所以交往的时间并不多。
    “洛阳有虎牢天险,想里应外合不是那么容易的!”郭嘉笑道。“如果主公只是支持曹操的行动,但不参加的话。董卓必然会用王公的生命安全来威胁主公,让主公不参与支持曹操。相反,若是主公直接参加了讨董之事,并显示出了强大的实力。董卓知道了主公的能力,那他就不得不好好的安抚王公了,免得把主公逼急了!”
    “妙呀!只有这样才能让董贼投鼠忌器,确实是眼下最好的方法!”许靖出声附和道。
    戏志才听了也是点了点头。
    陈元方,赵风,夏侯兰他们,这种出谋划策的事情他们不擅长,也就不发表什么意见了。
    至于陈宫,他从来就没反对过王奇出兵。虽然陈宫为人耿直,更是很不喜欢这种以下犯上的做法,但是陈宫是聪明人,既然这种事情不管怎么样都会发生,那还不如自己也参与进去,这样说不定还能得到一些好处。
    “恩!以现在豫州的实力,董卓应该不敢轻视!”荀谌无奈的点点头,他看身旁其他人在听了郭嘉的话后就表示赞同,他也不得不点头同意,没必要为此特地得罪未来的主公。
    王奇事情大致已定,就正式下令全郡备战,以便应付即将来到的讨董大计。
    中平六年的年末,曹操终于发出了矫诏,号召天下群雄共同讨伐董卓!
    只是稍微有点好笑的是,想到这一点的不是只有曹操一人。东郡太守乔瑁也看到了号召群雄讨董会带来的好处,几乎在差不多时间,也发出了一份矫诏。什么是矫诏,很简单呀,就是不是真正的圣旨,但是发行人却宣称是圣旨。
    本来像这样以下犯上的事情是很惹人厌的,虽然是讨伐董卓,但也绝不可能得到太多的民意支持,但是有了这份矫诏就不同了,借着圣旨的名义,就是杀皇帝也是合法的了。不过本来也不会有太多的人会相信这份漏洞挺多的矫诏的,但是由于曹操和乔瑁都发表了,而且内容也差不多,所以本来不信的人,看到两位大人物都说了,也就相信了。(注:不是历史!)
    讨董的大业,由于受到这两份矫诏的影响,而受到了极高的民意支持。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王奇看着手上的械文,心中觉得好笑。由于曹操和乔瑁都宣称手中有圣旨,刚好两人的距离还挺近的,所以就聚在一起共同发了一份械文,传械各地诸侯,号召共同讨伐董卓。至于两人的圣旨谁真谁假,两人都很有默契的没有提起。
    王奇笑着把械文递给许靖。道:
    “把械文帖到府门外,让兵卒们勤加训练,明年开春,我们去酸枣和盟军接盟!”

第六十六章 战前温存
    中平六年年末,汉帝刘协下旨,除去光熹、昭宁、永汉三个年号,重新称为中平六年。
    而在第二年,则正式改元为初平元年。
    就在刘协刚改元为初平,祈求天下太平之时,各地不安分的诸侯们做出了一件让董卓大为生气的事情:
    去年年末,曹操和乔瑁共同发布讨董械文后,各地诸侯群起响应,一共有十八路诸侯群起响应。
    他们是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权行豫州牧王奇,以及作为发起人的东郡太守乔瑁和曹操。
    本来王奇以为这次还会像历史上一样是十八路诸侯了,但是没想到在最后关头,又多了一路人马响应了曹操他们的号召,就是实际掌握晋阳的匈奴中郎将张辽。
    张辽本来对讨伐董卓并不热心,虽然前来投靠他的高顺几次要求张辽出兵,但是都被他拒绝了。张辽是一个很有分寸的人,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王奇所给予的,所以对手中的实力十分爱护,生怕它受了一点损伤,那就太对不起王奇了。所以没有王奇的命令,他是不会参加的。
    但是由于董卓控制了京师后,就一直派兵封锁着晋阳,他和王奇已经好久没有直接联系上了。就连这次王奇响应曹操,宣布讨董,张辽还是从上党太守张杨那儿得到的消息。没有和王奇直接联系的张辽,自然认为主公参加,那自己也应该参加了,这才决定正式参加讨董的。就这样,讨董联盟有了十九路人马。不过后来的史学家因为张辽是王奇的属下,所以一般只称十八路诸侯讨董。
    等到王奇和张辽正式联系上了,张辽已经宣布参加讨董了。王奇知道后,觉得这样也行,就干脆同意了。只是叫人通知张辽,在和诸侯会盟时,要装作和自己不是很熟的样子。
    王奇知道,张辽带兵的才能确实很不错,但是轮到勾心斗角,那就不行了。以前在和匈奴人斗的时候,因为对手基本上就是一帮不会用脑子的家伙,所以王奇可以放心的交给张辽一个人做。但是现在的诸侯,几乎每个人手下都有几个谋臣,这些人虽然才能并不一定突出,但是如果是用来对付张辽,那恐怕也不是张辽能应付得了的。
    正月来了,诸侯也已经差不多都到酸枣了。
    由于王奇的安排是从颍川进攻新郑,一路攻到荥阳,再和诸侯回合,所以王奇并不准备带兵去参加会盟。不过王奇本人还是要去参加的,因为王奇参加讨董的事情,诸侯中似乎有人不相信。认为他只是表面响应,实际上却是董卓的帮手。所王奇不得不去说明一下。因为不用带兵去,所以王奇现在还很悠闲。反正酸枣离颍川也不远,几天内就能到,直到诸侯差不多都到了,王奇再出发也来得及。
    王奇既然已经决定去讨董了,有些事情就不得不安排一下。
    自从蔡琰去开了个女子书院后,王奇和蔡琰见面的时候就少了很多。就连有时候王奇忍不住寂寞了,都是叫手下侍女去通知蔡琰,等两个人处了几个晚上,蔡琰就又回书院了。至于侍女,如果那个侍女是貂婵的话,那王奇还需要找蔡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吗?
    蔡琰建了女子书院,貂婵第一个就宣布要参加。而自从蔡琰搬到了女子书院去住,貂婵也就被她一块儿拉走了。
    王奇对貂婵是垂涎已久了,一直想找机会投吃了她。但貂婵被蔡琰带走后,除了节假日,平时基本上的都是待在书院。而在节假日,貂婵也总是陪在蔡琰的身边,王奇根本找不到机会偷吃。
    本来王奇还担心貂婵在书院待久了,会变成和蔡琰一样的才女,而不是变成本来的妖娆美女。不过还好,虽然貂婵读书也很用心,蔡琰这个老师教的也很用心,但是貂婵在这方面确实不像她在歌艺上那么有天赋。
    虽然不是整个书院读书最差的,但也算是倒数上的人物。
    反倒是蔡琰并不重视的唱歌和跳舞,貂婵表现的很杰出。王允本来就是想把貂婵买回来当歌姬的,所以府中并不缺乏教歌舞曲艺的老师,而在王奇去洛阳的那段时间,貂婵就曾经系统的学过了。现在她这方面的才能,绝对是远远超出老师的期望的。
    让蔡琰和王奇都没想到的是,貂婵因为在这方面的才能,极受书院其他女子的尊重。那些名门女子甚至还纷纷向她请教如何唱歌跳舞。毕竟,在现在这个时代,虽然妇女的地位没有像后世那么低,但是作为男子附属物的身份却是相同的。这些名门女子,平时是在读书写字,但是下意识的还是想更多的学一些取悦男子的技艺。到了最后,蔡琰甚至被其他女子逼着让貂婵当了她们的老师,专门负责教她们曲艺。
    “琰儿!你可终于回来了!”
    王奇对着从女子书院回来的蔡琰敞开了怀抱。
    蔡琰对王奇却根本不加理睬。
    她现在正在闹别扭呢。
    因为王奇当时为了保密的需要,再加上也是不想让蔡琰这样的人过多的参与自己的政事,所以并没有告诉蔡琰自己将要参加讨伐董卓的事情。等到几天前,王奇正式宣布参加讨董了,蔡琰才知道这件事情。
    蔡琰虽然是一个很要强的人,但是并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她知道王奇之所以瞒着她,是因为不想让自己一个女子参与政事,她虽然要强,但也不会光为此事就生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