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粱三国-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奇游学的第一站是陈留郡,这里并没有特别多的名士大儒,但王奇却知道这里有好几个大能人,光王奇自己知道的就有一代猛将典韦。再参考有许劭送来的《各地名士目录》,王奇就大致决定去拜访哪些人了。
说起这名士目录,还真是许劭的一大创举。王奇虽然知道很多三国有名的历史人物,也有心抢在这些人投效别人之前,去把他们招募到手中,但是基本上不知道他们的老家在那里,让王奇暗暗着急。刚好在这个时候,许劭送来了一本《各地名士目录》。在王奇还是小孩的时候,看到了王奇天子之像的许劭,就已经表示愿意给王奇拉拢人才了,只是王奇虽然有名,许劭也是以相人杰出而名传于世,但是名士们也不是傻子,当然不会因为许劭的一句话而投效王奇了。所以许劭干脆在走访各地时,编了一本罗列各地名士的《各地名士目录》,叫人送给王奇,让他自己上门去招募。
王奇拿到这本书,当然是十分喜欢了。这简直就像是在玩三国游戏时,得到了一本攻略秘籍吗!有了这本书以后,王奇的这次游学,就完全变成了有目的拜访各地的才能之士了。
但是刚在陈留住下的王奇,很快就受到了一个不小的打击。他最想找的典韦竟然没找到。其实也不是没找典韦啦,事实上,几乎整个陈留城的人都听说过典韦的名字。但是典韦确实已经不在陈留了,因为他在杀了一个人以后跑了。
不久前,典韦的同乡刘氏与睢阳人李永为雠敌,典韦便为刘氏报怨。李永曾任富春长,家中备卫甚为严谨。典韦驾车,载着鸡酒,伪装正在等候别人的闲人;当李永府前开门,李永亲自出府时,典韦便怀匕首向前截杀李永,并杀了李永的妻子,再慢慢走出来,取出车上刀戟,步行离去。由于李永的居所邻近巿集,此事发生后全巿尽惊。从后而追者虽有数百,但却无人敢近。典韦行了四五里,遇上李永伴众,双方转战不久,典韦就脱身而去了。
许劭给的名单中,陈留的名士并不是特别得多。其中一个高干还是袁绍的外甥,所以此人是不用拜访的。剩下的就是一个毛玠毛孝先和吴懿吴子远了。这个毛玠王奇当然听说过他的名号,知道他是一位才能之士,而且是一个性格耿直的人。至于吴懿,王奇虽然听说过他的名字,但记得他主要还是因为他有一个妹妹,后来嫁给了刘备当妻子,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后。王奇本来就是一个好色之人,那毛玠现在正在当县吏,也不担心他会跑了。所以就决定先去拜访吴懿,顺便想看看他的美人妹妹。(注:这个不是老婆)
等王奇带着周瑜的等人到了吴府,却看到吴府的很多下人都背着包袱正准备离开,王奇心道,难道吴府除了什么变故?这不是可以让我上演英雄救美吗!当下就兴奋的叫吴府的门房递上自己的名帖,那门房初时似乎还有点不愿意,不过眼见的他却马上又注意到了王奇身上的穿着。又变得很恭敬的接过名帖,快步就向屋里跑去。这让王奇更加肯定吴府肯定是出了什么事。
没多久,一个高大英健的男子就迎了出来,远远的就报拳道:
“啊呀!不知道是王小侯爷来访,吴懿有失远迎了!”
“哈哈!冒昧来访,还请子远先生恕罪!”王奇亦还礼道。
只是王奇看吴懿虽然行色匆忙,却不像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的样子。本来一见面就准备说愿意提供帮助的,现在看他的样子,也就不敢再说了。
“哪里!哪里!吴懿即将出远门,能在行前见到两位闻名已久的京师才子,实在是吴某人的荣幸呀!”吴益说得很直爽。
“什么?即将出远门?”王奇疑问道。
结合刚才看到的,王奇当然猜到了吴懿是准备搬家。汉末的能人异士最喜欢搬家了,这次一别,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在见面呢。
“是呀!家父与新任益州牧刘大人有旧,这次刘大人初任益州,特地叫我们吴家一起过去帮忙呢!”吴懿对王奇疑问并不隐瞒。
但王奇听了以后却是气坏了,怎么又是刘焉!刚才自己还以为他只是搬家呢,本来还准备开口邀请他到豫州去的,现在到好,竟然是准备去投靠自己将来的对头。心中就有点不舒服了。和吴懿聊了几句,拉了拉关系,就借口不打扰吴懿搬家,主动告辞离开了。就连吴懿的妹妹是怎么样的都忘了问了。
又怕毛玠也会被人挖走了,忙不顾劳累的带着周瑜等人,一起到县衙去堵毛玠。
旁边的郭嘉看了暗暗摇头,虽然爱才是好事,但是对人才过于重视,就会让对方看轻的。不过眼下王奇正在兴头上,自己的劝谏他应该是听不进去的。
王奇到县衙时刚好是午饭时间。
虽然王奇是一个列侯,但也不能擅自闯进县衙里。只得叫一个小吏把自己的名帖转交给毛玠,请他出来吃个午饭。那小吏见到王奇身穿紫袍,乐得给这位侯爷效劳,乐呵呵的就跑去给毛玠送信了。
只是那小吏的行动却似乎并不是很顺利,等了半顿饭的功夫,王奇才看到他拉着一个二十多岁的短须男子出来。王奇知道此人定然就是毛玠了,忙上前去对他作了一揖道:
“后学末进王奇见过毛先生!”
旁边的周瑜等人见王奇这么恭敬的对毛玠行礼,心中虽然有点不愿,但还是照着王奇给毛玠作了一揖。
毛玠对王奇等人的行礼似乎并不怎么在意,只是对王奇报了报拳,淡淡的道:
“毛玠有礼了!”
说完就板着一张脸,眼中略带轻视的看着王奇。
王奇见了心中觉得奇怪,自己应该没地方得罪他呀,他怎么像自己欠了他很多钱似的。不过想想有些奇人异士的脾气都是很古怪的,也就不是太在意了。遂又对毛玠说:
“呵呵!眼下正是昼食之时,毛先生是否愿意随王奇一起去酒馆喝一杯!”
毛玠撇了撇嘴,就准备开口拒绝,但他身边的那个小吏却连忙拉了拉他的衣袖。毛玠无奈,只得点点头,对王奇的邀请却并没有出声回答。
周瑜和许褚看了大怒,王奇是什么身份,他是什么身份,竟然敢对王奇如此无礼。许褚作为王奇的近卫,知道此时不是自己可以开口说话的地方,也就没什么了。那周瑜却是自视甚高之辈,平时也就服王奇这样的少数几人,现在看这个县衙小吏竟然敢对自己的大哥如此无礼,忍不住就准备开口怒骂了。幸好旁边的郭嘉知道他的为人,看了毛玠对王奇的态度,就早已经在注意这周瑜,看周瑜神色一变,就知道他要得罪毛玠了,忙伸手拉了周瑜一把。
“什么……东西!”周瑜虽然被及时拉了一把,东西两个字并没有大声的说出来,但对面的毛玠却已经从前面的两个字中猜到了他后面准备说的话。
王奇忙转身瞪了周瑜一眼,示意让他不要多嘴。
又转头对毛玠道:
“先生请!”
毛玠毕竟也是一地名士,自然是不会和周瑜这样的小孩一般见识的。当下就跟着王奇向县衙附近的一家酒馆走去。
陈留虽是一座大城,但是汉末的饮食文化却还不是很发达。所以这家酒馆虽然也是陈留的一座大酒馆了,但是里面的装潢却很是一般,只不过是简单的拿白粉刷了墙壁,用屏风把一个大厅隔成几块,就算是雅座了。虽然隔出来的空间很宽敞,食案也很漂亮,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显得很简陋。不过陈留也再找不出更好的酒馆了。
众人进了酒楼,各自盘腿坐下。
王奇见毛玠板着一张脸,也不敢说什么邀请的话。只得和他谈一些风花雪月,风土人情。酒席进行了一半,两人的谈话还没有进入正题。最后还是毛玠忍不住了,道:
“王侯爷,酒已经喝了一半了,你有什么事就直说吧!”顿了顿,又有些轻蔑的笑道:“不过毛某可不是那种愿意帮忙的人,估计你这顿酒席是白费了!”
王奇听了一愣,他这是事么意思,难道他是把自己当成了那种行贿求助的世家子弟了?想想不由好笑,道:
“呵呵!毛先生误会了!王奇只是想和毛先生喝一次酒,联络联络感情!”
王奇也没说假话,他确实是想和毛玠联络感情,只是等联络好感情以后,就准备把对方拉到自己的家族了。
毛玠听了一愣,心道,难道自己猜错了,不过他是一个豪门子弟,无缘无故的,若不是想要自己帮忙,是绝对不会对自己这个寒门小吏折节下交的。估计是时候还没到,想等酒席完了再说,哼,那就让我来逼你一逼。遂长身而起道:
“好!既然王侯爷只是想和毛某联络感情,那酒已经喝了,毛某也该告辞了!”
“呃!等等!”王奇大急,也忙长身而起拦住道。
心中暗骂,这毛玠的脾气可真够坏的。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对自己有恶感,看来只有实话时说了。又对毛玠作了一揖道:
“久闻毛先生大名,王奇只是想代家父请毛先生到豫州去效力!”
毛玠是什么人,他当然不会认为对方会为了请自己去豫州,就愿意这样折节下交。
“呵呵!王侯爷莫要再笑我了,若王豫州真想让毛某去效力,只需一纸征召即可,何须劳动王侯爷亲自上门!而且毛某听闻王豫州府中人才众多,前不久就连本已经远遁荆州的石广远,也被招募到府上了。那里还要毛某这种寒门之士效力!”
王奇听了有点无奈,想不到人才多了也不完全是一件好事。当初石广远自己是打算让他去颍川书院任教的,只是王允知道以后,爱慕他的名声,硬拉着他让他当了自己的府椽。不过毛玠说的也是很有道理,现在毛玠虽然有才名,但毕竟是寒门之士,而且名声现在还没出陈留城,对比徐庶在州牧府中的地位就可以看出,自己的老爹应该不会轻易的接纳这样的新人的。而且自己也确实没有相关的文书,看来只有实话时说了。
“家父王豫州那儿确实没有征召,但王奇却想征召毛先生!”语气说的很诚恳,也很恭敬。虽然没有直说想招募他,但毛玠应该能听出话中的意思。
只是毛玠听了稍稍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好像听到了什么很不可思议的事似的。
最后好不容易忍住了笑,对王奇一拱手道:
“毛某亦是早就听说过王公子的才名,但若想招募毛某,还是等公子行了冠礼以后再说吧!”
说完就挥挥衣袖,就这么走了。
虽然毛玠对王奇改称公子了,使人听上去感觉亲切很多,但是话中的语气却是认为王奇现在的才能并不足以让他臣伏。
“什么东西!不过是一个狂生罢了!竟然还敢嫌我大哥年纪小,以后你最好别落在我手中,不然我决不会放过你的!”周瑜听了毛玠的话很生气,对着他的背影狠狠的骂道。
毛玠虽然远远的听到了周瑜的骂声,但是根本就没有回嘴,就这么施施然的走了。
王奇听了毛玠的话后就一直没有出声,直到毛玠走的人影都不见了,才回过神来。对身旁正关切的看着他的周瑜等人道:
“呵呵!想不到竟然有这样的狂生,就连让我展示一下才能的机会都不给!”
周瑜和郭嘉听到王奇这样说,才放下心来。
刚才王奇在听了毛玠的话后脸色就一直很难看,王奇出生到现在,估计还是头一次被人这么无礼的拒绝,他们都有点担心他会受不了这样的刺激。现在听到王奇这样说,知道他虽然有点介意,但自信心并没怎么受到打击。
郭嘉了解王奇的脾气,知道他嘴上这么说,内心肯定很介意的,就宽慰道:
“其实他拒绝,也并不完全是因为觉得主公的才能不够,主要还是因为他出身寒门,对豪门子弟有点看不惯!把主公归为了那些普通的世家子弟了!”
王奇听了郭嘉的话,心情才有点开始变好。一天之内,在两个地方受到挫折,就连琉璃器没机会送出,的确让他有点受不了。虽然知道郭嘉说的主要是为了宽慰自己,但听了以后还是觉得很有道理的。遂又重新恢复了信心。朗声道:
“好!既然他不能识我这个名主,那我也不缺他这个贤臣!兖州名士不少,我们还是赶快动身去找其他人吧!”
“诺!”众人一起答应。
(今天电脑终于修好了,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周五也照样发一章!)
第五十一章 连续受挫
济阴郡,瘿陶长董昭董公仁府上。
“呵呵!季云老弟有冲天之志,但董某已经就任了瘿陶长,不敢擅自弃官!若他日董某闲赋在家,而季云老弟不嫌弃的话,定当前来投效!”董昭微笑的拒绝了王奇的邀请。
任城国,当地名士吕虔吕子恪府上。
“多谢王侯爷美意,但吕虔山野之人,性喜游园弄山,不想出仕!天下豪杰众多,吕某到是可以给侯爷推荐一二人!”吕虔很直接的拒绝了王奇的邀请。
泰山郡,山东豪杰于禁于文则府上。
“对不起!家主人去年跟随骑都尉鲍信鲍大人一起剿灭了泰山黄巾,进京领赏去了。如今还没回来。贵客有何话,可以让小人传答!”于禁府中的下人客气的道。
王奇在陈留受挫后,又兴匆匆的踏上了访贤之路。只是似乎老天也有点嫉妒王家的人才之多,自从王奇出了豫州后,各地的名士豪杰虽然对王奇都很客气,但是对于王奇提出的到豫州效力,却基本上是委婉拒绝。对于王奇提出给他自己效力,稍微好一点还表示愿意等以后再说,言下之意就是你现在的分量还不够;差一点的则基本上是很不给面子的直接拒绝。让王奇好生懊恼。从兖州最西面的陈留郡,一直到最东面的泰山郡,王奇连一个人才都没有召到。甚至还受了一点小气。
“奉孝!你说这些人为什么都不愿意投效我呢!”王奇骑着马,慢慢的走在通往济南国的山路上。
王奇接连遭受挫折,都有点不想去青州了,怕再遭受挫折。不过济南是由自己的老朋友曹操在担任国相,就算是礼节性的,自己也要去拜访一番。
以前能招募到郭嘉徐庶他们,全都是因为机缘巧合,现在自己真心想要招募几个人才,想不到竟然会这么困难,就有心问问自己的首席谋士为何会这样。
“呵呵!那是他们见识短浅,没有看透主公的才能!”郭嘉笑道。知道王奇以前一直顺顺当当的,现在竟然连续的遭受了几次挫折,所以内心有点想不开。虽然郭嘉早就知道会有这种结果,但有些打击他的话就不准备再说了。
“哼!他们哪是见识短浅,我看他们根本就是有眼无珠!”周瑜愤愤的道。
他本来就有点小视天下人的毛病,见自己的兄长在兖州处处受挫,内心很是接受不了。对兖州名士的印象也变得极差了。
王奇听了周瑜的话摇了摇头,并没有说话。其实他这次在兖州连续受挫,对兖州士子们的印象也变得不好起来,所以对周瑜这样无礼的话也并没有说什么,要是换在平日,他早就开口训斥周瑜了。
“奉孝!我看像荀谌这样的人,其才能应该不在吕虔这样的人之上呀,为什当初他就这么轻易的答应了投效呢!”王奇又问道。
“正因为友若之才不高,才会这么轻易的就投效。”
因为这涉及到王奇的父亲王允,所以郭嘉并没有直说。但言下之意就是王允靠的是露在外面的虚名,才吸引到了荀谌这样的人投效,而王奇虽然才能卓著,但流传在外面的却只是他在诗词歌赋和奇技淫巧上的名声。
虚名之士固然对能歌善赋的人士很尊重,对于奇技淫巧,却认为是微末之技。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只要能歌善赋的人就是真正的才能之士了,在他们眼中,只有在经学上有深厚造诣的人,才是真正的才能之士。而对于真正的名士来说,能歌善赋固然可以,但真正的才能之士必须有真才实学,诗词歌赋在他们眼中甚至还不如奇技淫巧来得重要。而像王奇这样的年纪,已经花了很多的心思在诗词歌赋上了,那他的真才实学肯定就所学有限了,所以在见到王奇时,自然是认为他没有多少真正有用的才能的。
“看来还是我平日的表现太过隐晦了,有时候还是锋芒毕露的好呀!”王奇自顾自的低语道。
郭嘉和周瑜都在王奇身旁,当然听到了他说的这句话了。
“呵呵!其实主公并没有做错,在京师那个环境中,主公不显示真才实学是必须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以主公原来的名气,就已经很吸引人注意了,若是再显示别的才能,定然会引来别人的嫉妒的!”郭嘉笑道。
同时也对王奇的话感到有点奇怪,虽然他早就看出王奇的才能比他平常显露出来的要高得多,但他一直以为是在后来的不断学习中才提高的。只是现在听王奇的口气,似乎他原来就没有显露出他的全部才能。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他的心计也太深沉了。不过想想对方是自己的主公,又不是自己的敌人,也就释然了。
“恩!不错!”王奇点头赞道。
郭嘉看了王奇的样子,知道他现在心情应该有点变好了,觉得自己是应该提醒一下自己的主公了。
“主公!有一句话,郭嘉不知道该不该说?”
“哦!奉孝有何话尽管说呀!你我可不是外人,就算你说的话是指责我的,我也不会介意的!”王奇爽快的说。
“呵呵!郭嘉虽然不敢指责主公,但郭嘉觉得这次主公若继续去拜访各地大贤的话,估计也不会有什么答的收获的!”郭嘉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什么?”王奇有点惊讶,“奉孝为什么这么说?”
虽然有点奇怪,但王奇也知道郭嘉不是无的放矢的人,惊讶的是听郭嘉的语气,听起来似乎是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行动会失败,那他为什么不在自己行动前说。
“是呀!郭大哥既然早知道不会有收获,那为什么不早说呀?”一旁的周瑜毫不顾忌的说。
郭嘉对周瑜的话也不介意,只是问王奇道:
“唉!主公可知王豫州为什么能这么简单的就收到这么多能人贤士?”
“这!这个当然是因为家父才能之士的名声在外呀!”王奇奇道。
“呵呵!那主公以为王公之才能比之戏志才钟元常何如?”郭嘉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是反问道。
“呃!这个当然是不如的了!”王奇有点明白郭嘉的意思了。
“不错!王公之才是不如众位大贤,但其州牧的身份却是远高于众人!”
“你的意思是说我的身份还不够?”王奇又有点糊涂了。戏志才钟繇他们应该不是这样的人呀。
“呵呵!就算主公现在是豫州牧,你去征辟毛玠他们,他们恐怕也不会答应呢!”郭嘉看王奇竟然这么心急的接过自己的话,觉得有点好笑。不过他们主臣二人关系良好,互相开开玩笑也没什么。
王奇这回变聪明了,不再抢郭嘉的话了,瞪着他等把话说完。
“王公当初的官位是豫州刺史,颍川书院在其辖地之上,受其管辖,他想征召书院众贤,众人当然也不敢反对!不过关键的一点,就是王豫州的思想很贴近书院名士们的思想,符合名士们投效的要求。所以才能轻易的招募到书院的几位大贤!”
王奇点点头,道:
“不错!父亲大人的召令在豫州还是行的通的,但到了兖州,却有点不太灵了。如果和父亲政见不同的,则干脆很无礼了!”
“主公虽然才名在外,而且也可以借用王公的名声,但主公想要招募到真心投效的人才,就得有一套自己的主张。若是借用别人的主张,以主公现在的年龄,应该是没人愿意真心投效的!”
“你是说我必须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主张?”王奇还是有点疑问。
“光是提出自己的主张还是不够的,别人不会为了你的一句话就投效你。在提出自己的主张后,还得有相应的能力!要有相应的能力去实现这个主张,最好还要有能力压服对方,这样招收名士时才会简单点!像主公的京师才子之名虽然响亮,但真正的名士是不会太看重这些的!”
王奇总算明白了,当然也明白了郭嘉为什么一开始没阻拦自己的行动。这样的结论,以当时自己的脾气,应该是接受不了的。不过听了郭嘉的话,王奇已经明白自己当前最应该做的是什么了。不是急着拜访各路大贤(其实拜访了也没用),而是应该早早的提出自己的主张,打响自己的名声。
想想当初自己就准备写一本书,来提出自己反对现在这种君权的主张,后来因为事情太多,一直就没抽出时间来写,不过现在是一定要抽空来写这本书了。
只是自己虽然反对现在的这种君权,但也不愿意在这儿实行民主制度。王奇历来的看法是,民主是用来劝说外人的,轮到自己的时候,就应该是由自己**了!既然不想民主,又不想太**,那王奇就只能选择君主立宪制了!当然,王奇提出这种主张,并不是说王奇就准备实行这种制度了。实际上,王奇根本就不想让任何人、任何势力,来制约自己的行动,对他来说,秦始皇这样的独裁者才是他的目标。为了整个国家的未来,君主立宪制可行,但那得等自己死了之后。当然,这作为一种主张,提出来吸引大家的目光还是可以的,不过最好还是托言古人或者先贤,不然不用汉灵帝反对,估计自己的父亲就会把自己骂死了!
以前喜欢看古书,现在更是能看到真正的古书了。而最适合提出来做自己主张的,当然是清末洋务运动时的各种观点了。但是却又不适合在现在直接提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托言先贤。王奇发现,现在孟子的地位是仅次于孔子的,但还没有像孔子那么高,王奇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就是利用孟子的民本思想,来反对现在汉灵帝的专政,等时机成熟,就提出消灭外族,称霸全球。当然,还得把孟子尊为“亚圣”,让他和孔子的“至圣”地位并列。孟子曾断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如果自己提出了这个观点,饱受灵帝压迫的清流党人和平民百姓,应该会积极拥护吧,还有,对宦官的反对也是少不了的,但是还得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毕竟自己手中现在只剩一封信可以要挟到宦官了,所以自己的反宦官的行动必须是在最能得人心的时候做出。
新的主张有了,剩下的就是显示自己的才能了,这可难不倒王奇,虽然王奇以前学的知识基本上已经还给老师了,但就是凭他还记得的那些东西,也是远超现在的时代的,随便写几本书,作几篇论文,就可以让那些名士们服服帖帖得了。王奇前世学的是文科,所以高中时并没有怎么学理化知识,但是历史政治和地理,却是非常棒的,在英语数学极差的情况下,仍能考上重点线,完全就是依靠这三门功课的。历史现在用不上,政治上的内容除了经济学,其他的如果提出来的话,估计自己就脑袋不保了。到是地理,那可不是简单的地图常识,实际上地图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它的像气象呀,天文呀,各国人文地理呀这些东西就占了很大一部分。而这些东西在汉末绝对是非常神奇的,特别是有关外国的东西,如果说西方遍地是黄金,遍地是牛乳羊乳,这就可以为自己将来远征那些地方做好准备了。幸好自己这一世从小就博览群书,提出各种各样的知识时,完全可以托言书上看到的,不必担心别人对自己得怀疑。
想到以后众人看自己时的崇拜目光,王奇不禁有点飘飘然了。
“大哥!你在想什么?我们还去济南国吗?”
旁边的周瑜也听了郭嘉的话,知道现在再去拜访各地的名士实在不是时候,又见王奇在听了郭嘉的话后就一直在低头沉思,以为他还在考虑是否要去拜访各地大贤,不由出声相问道。
“呵呵!去济南是去拜访曹孟德,又不是去拜访当地的大贤!为什么不去?”王奇笑道。
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虽然现在招募各地大贤是不大可能了,但马上回家的话,不但自己的游学任务没完成,反而可能会被王允逼着和蔡琰成亲,所以王奇并不准备马上回家。而且郭嘉刚才说的基本上是名士上的事,对于各地英雄豪杰,这种情况却并不涉及。所以王奇还是可以去找各地的英勇武将的,只是许劭的这本《各地名士目录》中并没提到几个武将,想要靠这本书找到各地的名将,恐怕有点困难。不过过了青州就是冀州了,而冀州有一位自己极为欣赏的武将,自己刚好还记得他大致住的地方,到时可一定要把他拉过来。
“那拜访完曹孟德之后呢?”
“当然是继续去冀州了!我们的游学任务还没完成呢!”王奇笑道。
郭嘉和周瑜看到王奇的笑容,就知道他已经有了新打算,也就不再发表意见了。
到了济南国,王奇才算见识到了曹操的才能,一路行来,泰山郡的黄巾和盗贼多如牛毛,幸好有许褚他们护卫,不然还真不知道能不能平安到达济南。而进了济南国,不但盗匪绝迹,看平民的生活水平,虽然还比不上谯县,但也比兖州的很多郡县要好的多了。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把一个曾经黄巾肆虐的郡国治理的这么井井有条,王奇可自认做不到。不过王奇私底下暗暗怀疑,是不是曹操故意把境内的黄巾赶到旁边郡县的。
到了济南国相府,王奇拜会了曹操,叙说的别后的情况。
曹操对王奇这位地位显赫,前途无量的小友还是很真心的。对他十分客气,还陪同他拜访了一些寓居在济南的名士大儒,不过这一次王奇再也没有提出招募这些名士的要求,一则是王奇知道现在自己的主张还没有提出,吸引不了人;再则,现在曹操就在自己身边,给他十个胆,也不敢当着他的面挖人才。当然,王奇还是少不得给这些名是大儒送上的罕见的琉璃器,给他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不过,期间王奇也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清楚了一件事情,他当初的猜测是正确的,泰山郡的黄巾盗匪确实是曹操故意赶过去的,而且他还暗中为这些盗匪提供补给,并给他们消赃。让王奇看了暗暗担心,曹操现在就和这些黄巾盗匪关系这么好,等他取得了一定的高位,就完全可以将这些身经百战的盗匪收编,如果这样的话,那他就有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了!看来得想个办法来捣乱一下呀。
在济南国待了几天,王奇就匆匆的向曹操告辞了,冀州还有一位绝世猛将等着自己去招募呢。
(注:下一章《常山赵云》)
第五十二章 常山赵云
冀州
常山国,真定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