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粱三国-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话的确有理,只要以后为他们保了仇,别人就都会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忠义人士,说不定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效忠自己呢!至于兄弟间的感情,唉!希望 他们能理解吧!大不了审讯完了后不再去见他们,免得见了面尴尬。想到这里,刘备心中已经有了决定,对崔烈道:
“好!如此就拜托廷尉大人了!”
“好!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崔列见相约的时间已经到了,急忙宣布升堂。
“啪!”崔烈一拍惊堂木。道一声:
“刘备你可知罪?”
刘备心中奇怪崔烈为什么不按程序问自己“下跪何人”,而是直接问自己是否知罪,不过想想大概是只准备给自己过过场,才不按程序来的,忙大声答道:
“大人!小人冤枉呀!”
“哦!有何冤情,快快说来,一切由本官给你做主!”
“回大人,当初那小黄门左丰大人被打时,小人并没有出手,一切都是那两个武夫干的!”
“哦!可是本官听说你们是结义兄弟呀!按律也应该同坐此罪呀!”
“大人呀!那两人只是听闻我乃汉室宗亲,才故意和我结交,我们虽是兄弟相称,但并非是真的结拜,只是他们故意这样说,好攀附于我!”
刘备的话音一落。
只听“嘭”的一声,
正对着大堂的影壁,竟然被人猛地撞开。
从破开的影壁后跳出一个黑脸汉子,对着刘备大骂道:
“呔!大耳贼!好生无礼!”
举起拳头就要对刘备打来。
正在刘备大惊要躲时,从影壁后伸出一只手,一把抓住那黑脸汉子的拳头。
“二哥!为何不让俺杀了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那黑脸汉子转头对影壁后说道。
从影壁后又跳出一个红脸汉子,一只手还牢牢地抓住那黑脸汉子的拳头。
随后又有两人绕过影壁来到大堂。这两人正是王奇和郭嘉,至于那个黑脸汉子和红脸汉子,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是张飞和关羽了。
此时关羽眼神复杂的看了一眼正从影壁后过来的王奇,对还在的瞪着他的张飞道:
“毕竟兄弟一场,他对我们不仁,我们不能对他不义。就当是没认识过这个人算了!”
“就这么放过这个小人?”张飞犹自不甘的问道。
关羽也不理张飞,看了一眼脸色从容的王奇,转头对刘备说:
“今日刘兄做出如此忘恩负义之举,实在是让关某心寒!”
“嘶!”的一下撕下自己的袖子,道
“我们割袍断交,从今以后,相遇就是路人!”
“嘶!”的一下,张飞也撕下自己的衣袖,对刘备道:
“我可没二哥那么好,从今以后,相遇就是敌人!”
“这、这……”刘备也不是傻子,看现在的情景,就知道是陷入了一个早就准备好的圈套,现在解释一切都已经晚了。不过他也不再准备出声解释,只是道;
“唉!两位贤弟!实在是愚兄过于贪生怕死,才会犯下此错,有负于两位贤弟!今日刘备承蒙两位手下留情,得以不死,他日两位贤弟若落入愚兄手里,我也必定会饶你们一次!”
说完,刘备不禁觉得有点落漠,今日自己身败名裂,也不知道以后自己还能有什么作为。
张飞听了不禁不屑的“哼”了一声,显然不认为刘备有这个本事。
(呵呵!不知不觉中,本书在各位读者的支持下,点击已经超过了二十二万,推荐也超过了一万一千。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今日再发一章!请大家今后继续支持我!)
第二十九章 反目反目(下)
旁边的王奇看了三人的表演,心中暗骂关羽多事,本来他就是有心利用暴躁的张飞,认为张飞在听到刘备无耻的话后,肯定会受不了,出去暴打刘备一顿。说不定关羽也会气的上去加上两脚。到时刘备就算不死,也会只剩下半条命,自己只要再略施小计,历史上就会没刘备这个人啦。
只是王奇没想到的是,关羽在听了刘备的话后,虽然也很生气,但是他不但没有上去加两脚,反而还阻止张飞上去打刘备。特别是刚才关羽看王奇的几眼,让王奇有一种自己的计谋被看穿的感觉。本来还准备扇风点火的,现在怕弄巧成拙,再也不敢了。反而劝解道:
“玄德师兄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不如解释一下。我看关二哥和张三哥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你说出来,我们大家都会听的!”
“呵呵!算了!季云师弟!这一切确实是刘备的错,不用再解释什么了。我看我的两位兄弟都已经出来了,想必我们应该和卢师一样可以无罪释放了吧?”刘备不愧是枭雄,遭受了如此中的打击,仍能准确的把握住形势。
而他当初之所以中计,最关键的其实是当时郭嘉所说的话,让他觉得自己即将被问斩,一个野心勃勃的,突然看到自己已经没有明天了,心里面自然会有胆怯!加上刘备的才能主要来自实战,而此时的他,还只能算是一个初哥,原来虽然被判了死刑,但毕竟还抱有一丝活的希望 ,而当迫切感觉到死亡的危机时,自然就方寸大乱了,就在这时,偏偏崔烈又给了他一丝生的希望 ,就像落水的人看到一根稻草一样,即使明知道不一定对自己有用,也仍会牢牢地抓住它。但现在事情结束了,冷静下来一想,自然对有些事情有所领悟了。
“是的!”王奇点点头,“刚从宫里得到的消息,左丰私通黄巾,已经被问斩,老师和玄德师兄三人自然是无罪释放了!”
“如此!那愚兄就告辞了!”
刘备对几人拱了拱手,竟然挥挥衣袖就这么走了。
本来崔烈还不知道宫里的事,有心要拦下刘备,但把目光看向王奇,却发现他点了点头。知道以王奇的身份自然不会骗自己的。也就随刘备去了。
“关二哥和张三哥可有去处?如果没有的话不如住到敝府来!”
“好!如此就叨扰季云了!”关羽还没答话,张飞就先抢着答应了。
关羽见状,也只得点了点头。
刚好此时宫里传旨的来了,等宣读完圣旨,王奇对两人道:
“如此,两位哥哥就和我一起接了卢师,再去我府上吧!”
两人自然点头应允。
夜色苍茫,
但王府的后院却很热闹,“喝”“哈”的声音不断传来。王奇听着觉得一阵心烦,都怪自己,在给许褚介绍关羽张飞二人时,说什么是万人敌的将领。结果弄的许褚战意大生,拉着两人一定要和他们比武,猛张飞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活动手脚的机会了,结果等飧食之后,这两个猛人就趁着月光在院子里“噼噼啪啪”的打了起来。经过一下午的休息,此时的张飞已经完全恢复了体力,和许褚打斗时基本上都是拳对拳脚对脚,拳脚相交声不断的传来。
本来要是两个人都和许褚打的话,那也没什么,问题是,和许褚打的只有张飞一人,而关羽则是眯着他的那对丹凤眼,一眨不眨的盯着王奇看。
王奇和郭嘉都在看场中交手的两人,此时两人已经交手百招了,但仍像刚开始一样生龙活虎。而关羽这个家伙,也继续盯着王奇看,让王奇觉得一阵不自然,那丹凤眼中射出的光芒简直就像要把自己看穿似的。王奇越看越心烦,只得站起身来独自往外走去。
看着堂前皎洁的月光,王奇不禁思绪万千。
难道自己这样做真的错了吗,看关羽的样子,分明是已经看出来是自己设计让刘备说出那样的话的,以他的脾气,难道还会投靠自己吗?为了得到关张二人,自己已经不惜得罪刘备了,难道现在自己真的会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吗。
说实话,王奇对张飞并不是特别的喜欢,一个酒鬼,再加上喜欢鞭打士兵,这在今后王奇的部队中是绝不允许的!王奇的内心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那就是在自己部队的士兵中,全都发放粮饷。也就是把原来只发粮的募兵,改为既发粮又发饷的佣兵。他想让当兵成为一种职业,使他不再成为一种没出路的去处,而成为一种既可以养活自己,又能养活家人的职业,破除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好男不当兵”的习惯,同时也可养成全社会的尚武习惯!中国的积弱,就是因为尚武氛围的下降,而尚武氛围的下降,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进取心的下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进取心,那他还能有什么作为?
虽然王奇原来对张飞不是特别喜欢,但是和他交往以后,发现他还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对自己的话很听从,特别是在像和自己一样的文人面前,从来没有无礼的行为。甚至有些言谈举止,比关羽还要文雅的多。如果有这么一个手下,那还是挺不错的。
唉!可惜这个人估计是很听从关羽的话的,如果不能收伏关羽,恐怕他也不会留下的!偏偏关羽现在又是这个样子。
“季云在想什么?”一个声音从王奇身后传来。
王奇扭头一看,发现是英姿飒爽的关羽,此时又在眯着眼睛看他了。心道,你还真是阴魂不散哪,我都已经在躲着你了,你还来找我。
“呵呵!也没什么!我只是在想大汉的未来。”王奇知道,现在是收伏关羽的最好机会,即便不行,以后见面也好有个照应。至于杀关羽,王奇还没想过,先别说能不能轻易杀死他,就算能杀死他,王奇也下不了手,对关羽的忠义,王奇还是十分敬佩的,也许是因为现代社会这样的人太少了吧。其实王奇当初之所以要收关张,最主要的还是看重两人的忠义气节,三国猛将如云,但像他们这样的重义气的猛将实在是少见。
“哦!季云小小年纪就在考虑大汉的未来了吗!”
关羽一句话把王奇呛得要死,心中暗骂,你这家伙果然孤傲,不但看不起文人,还看不起小孩。看我今天怎么教训教训你。
(再说几句,本文所写,并不一定代表本人观点,有些安排,纯粹是为了情节需要。至于大家的意见,我当然会考虑,但这本小说的大方针已经定下,这是不会改变的,要不然这本小说就乱套了。由于读者的要求,我才准备给主角加一名武将的,说什么天下英才尽入主角手中了,那我可不敢当,三国的英才,现在还没出几个呢!最后一句还是请大家多多投票!呵呵!)
第三十章 长谈长叹(上)
“哼!我看我大汉现有亡国之危,而我汉人亦有灭种之险!”
“什么!”关羽刚听时大吃了一惊,随即微微一笑,心道,自己还是太高看这个小孩儿了,本以为他真有什么才能,如今听他说这话,看来也不过是一个夸夸其谈的孩子,至于那个局也应该不是他设的了。
要是王奇知道关羽现在所想的话,他绝对不会再说下面的话。
“云长兄可是以为王奇说的是黄巾之祸!”王奇看关羽三分惊讶中带着七分不信,就知道他所想。
“哦!难道季云说的不是黄巾吗?”关羽这才有点好奇,不是说黄巾,难道是说异族,可现在大汉虽然积弱,但在对几个外族上,还是占尽了优势的呀。
“哼!当然不是!”王奇知道对付关羽的高傲,只能比他更高傲。“黄巾之祸虽然危害甚重,但还动摇不了大汉的国本,真正动摇国本的,反而是那些剿灭黄巾之人!”
关羽现在有点兴趣了,也不接话,只是笑眯眯的看着王奇,等着他继续解说。
“这些剿灭黄巾之人,基本上是一些地方的诸侯和豪强地主,如今朝廷又准许他们合法拥有武装,等评定黄巾之乱后,这些武装的割据之势就已经成型了。我观朝廷不久之后还会继续加强这些割据武装的权力,以便钳制庶民。到时必成尾大不掉之势,反伤其主!”
关羽听了这才有些动容,不过心中也觉得奇怪,这些割据的诸侯里面王奇的父亲王允不也时其中一员吗?他怎么这么就直接说出来了呢!而且,这割据之祸虽然厉害,但也不到亡国灭种这种程度呀!不由出声问道:
“即便如此,但也不至于亡国灭种吧?”
“呵呵!云长兄虽已知道了割据之祸,但仍未能认识到它的危害呀!”王奇叹道。
“哦!割据之祸,必将导致政令不清,上情不能下达,下情不能上呈,国将不国,民众不知自己之所属。但除此之外,难道还有别的什么吗?”关羽奇道,他现在对王奇的态度又有所改变了。
一般情况下,割据的武装势力都会在表面上听从中央政府的安排,所以也只会出现关羽所说的情况。但东汉末年的情况是极其特殊的,第一点就是汉灵帝的早亡和新君主的年幼,致使中央政权能力薄弱,这就给割据武装一个发展壮大的机会;第二点特殊的就是董卓进京,一个中央政权落入了一个地方大员的手中,这不但使中央的政令无法让地方服从,反而更刺激了地方势力想控制中央政权的野心。而要实现这种野心,最终只能通过争霸来实现,争霸越到后来,中央政权的威信就越弱,地方实力的野心也就越大,最后会取中央政权而代之。
“唉!本来光是势力割据那也没什么。只是当今陛下宠幸宦官,而大将军何进之才却又不足以安邦定国,若陛下驾蹦,其定不能应对宦官,到时这个无能之人必然会召地方诸侯进京助剿,京师空虚,地方诸侯带兵入京师,则其控制权尽入此诸侯手中矣。若他是一忠贞之人,则事尚可为,若是落入野心之辈手中!则大汉危矣!”
“啊呀!是呀!”关羽听了也觉得有理。
但王奇还嫌刺激他不够,继续说道:
“京师若落入此野心家之手,其必然会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自然也不会全听从,反而会刺激他们控制天子的野心,到时候群雄逐鹿,天下大乱,民众流离失所,人口必然大降。若是塞外的外族再趁机南下,则我汉人尽皆沦为胡虏之奴仆矣!”
这回好了,关羽干脆连声音都没了,只是呆呆的坐着,本来他还因为王奇刚才的话,对是否是由他设计离间自己兄弟还有几分怀疑,现在听了王奇的话,知道他确实是有这个本事的,而且如此缜密的推理,也只有和那设计人一样的能力的人才能做到。虽然如此的才能让关羽不得不心服,特别是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更是让关羽产生了投效之心,但是想想自己曾经就被他这么玩弄在手中,心中未免有点难受。默作良久,才长叹一口气道:
“唉!季云说的有理!然而这一切都是最坏的打算,并不一定会发生。远的不说,单就说这加强地方的权力这一事,我想朝廷能人志士不少,定然会有人看出其中的危害的,到是由这些人谏止,此事发生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王奇知道关羽其实对自己的话已经很看重了,但他毕竟不是战略家,无法预测到今后会发生的事情,看来今天所说的话并没产生预期的效果呀!
“云长可愿与我打赌,我猜朝廷不出三月,就会下旨加强地方的权力!若真如此,云长可愿……”王奇还想用计套住关羽,只是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关羽打断了。
“呵呵!此事容后再议吧!”
关羽似乎猜出了王奇即将要说的话,打断他的话后,竟然挥挥衣袖准备走人了,看着即将走远的关羽,王奇不由急的大声问道:
“云长为何不肯为我效力?难道是我的才能还比不上那个刘备吗?”
正在走的关羽听了身子一顿,停了半响,才低声道:
“唉!公子之才胜刘备百倍,但关羽刚与刘备绝交,怎能就马上投效施计让我们绝交的人!”
“呃!”王奇一阵尴尬,虽然已经猜到被关羽知道真相了,但现在由关羽亲口说出来,仍旧让其一阵难受,难道自己费尽心力,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关羽并没有看到王奇的脸色,继续往前走去,只是在即将拐弯时,才扭头对王奇笑道:
“呵呵!某知季云甚喜欢我那三弟,我会劝他留下来助季云一臂之力的。”
王奇听了大喜,不但可以收到张飞,而且听关羽的语气,知道他其实也是有心投效的,只是现在还有点转不过弯来。忙大声道:
“王奇军中永远留有关二哥的一席之地!王奇亦盼关二哥早日来归!”
关羽听了笑了笑,并不作答。
第三十章 长谈长叹(下)
关羽最终还是走了,在王府住了三天,带着那把王奇特地托人找回来的“冷艳锯”,骑着王奇赠送的良马,穿着王府裁缝赶制的绿袍,拒绝了王奇要赠送的钱财,就这么施施然的走了。
当然,张飞还是留下来了,虽然对关羽竟然决定离开自己十分不解,但他现在每天有许褚陪着和他比力气,到也没几天就忘怀了,要知道,以前就算是关羽也受不了每天和他比力气呀,也只有许褚这样和张飞一个类型的猛将,才能每天都陪着他打。
至于刘备,他到是过的惬意,那天出了廷尉府以后,刘备在洛阳城溜了一圈,才发现自己身上竟然身无分文,早上只顾着穿新衣,王奇送来的酒菜,他根本就没来得及吃。到中午时已经饿得要死,有心想去找王奇借几个大钱,却又放不下这张脸。最后突然想起来,自己的老师卢植不是也被无罪释放了吗,赶忙眼巴巴的跑到卢植府去蹭了一顿午饭。
卢植虽然也已经知道了刘备忘恩负义的事,但看他毕竟是自己的学生,这次受难也主要是因为自己,所以不想看着他饿死街头,只得把他收留了下来。虽然卢植的儿子卢毓卢子家对刘备态度挺差的,但是刘备毕竟是枭雄人物,此时正在困顿中,大丈夫能曲能伸,对此并不加以计较。于是刘备反倒在卢府上过上了几天安逸日子。
王奇一个人静静的在书房中坐着,在送走关羽之后,他的心情就一直有点低落,他觉得有必要好好反思一下了。关羽的走,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后,王奇做所有的事情都很顺利,许褚曾经拒绝过他的邀请,但是自己亲自一出马,还不是乖乖的宣誓效忠了。连三国三大英主之一的刘备,也被自己玩得服服帖帖的,虽然刘备在三大英主中只能算是最弱的一个,不过那也比普通人要厉害的多呀。
但是自己是不是有点太得意忘形了,根本就没考虑到关羽这样的人物。现在竟然被他看破了自己的计谋,这实在是让人有点尴尬。从现在的情形猜测,刘备虽然不知道到底是谁在推波助澜,但肯定已经在暗暗怀疑自己了,要不是这件事情他自己要负主要责任,恐怕都会追着自己问是不是了。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自己府中留着关羽和张飞,所以他才宁愿在卢府看脸色,也不愿来自己府上受尴尬。
自己对郭嘉也有点太迷信了,他虽然的确算无遗策,但现在毕竟年轻了一点,在计谋上已经很成熟了,但在细节考虑上仍有不足。不过这次没有成功留下关羽,郭家自己也有点尴尬,弄得王奇还得主动安慰他。但是,他具有鬼神之能是无疑的,只要再过几年,那就是历史上的郭嘉了!
对于设计拆散三英这件事本身,王奇到并没有后悔。刘备此人虽然有点才能,但这一点并不足以降服关张二人,他之所以能让关张听从,其实主要是靠着情义二字,动之以情,晓之以义。偏偏关羽和张飞又最吃这一套,弄的历史这两人一直被他管的服服帖帖的,即使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也没有背叛他。而正是跟了他,刚开始几乎让这两位盖世猛将英雄无用武之地!
当然,自己之所以要收关羽张飞二人,决不只是想让二人有发挥才能的地方。说穿了,自己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他现在太缺武将了,看到这两个盖世猛将摆在面前,当然是有机会就收了。只是没想到的是,大意之下,竟然被关羽看出了自己的计谋。
虽然经过自己的尽力补救,自己不但没给关羽留下坏的印象,还得到了他的承诺,愿意帮自己说服张飞留下来。但是很遗憾的是,关羽自己始终没有答应留下来,对自己所说的愿意虚席以待,也并不表示可否。让自己心痒痒却挠不得,不过还好,在关羽临走前,终于得到他的一个承诺,如果历史真的像王奇预言的一样发生了,那他绝对会支持最有实力结束乱世的人。在这之前,如果在战场上遇到了王奇,他也绝对会退避三舍。
王奇听了关羽的承诺,自然认为关羽是一定会投靠自己的了,毕竟,到群雄逐鹿的时候,最有实力的虽然是袁绍,但以关羽的才能,自然能看出他成不了大事的;剩下的曹操,他的主要谋士都已经落入自己王家的手中了,应该不可能再取得像原来一样的成就;其余的吗,和刘备已经反目,不可能再投靠;孙坚到是有可能,但他现在的实力太弱,连功名都还没有呢,等孙策发展起来,自己应该早就收了关羽了吧;至于其他人,都是碌碌之辈,就算他现在暂时投效,也不会认他们为主的。算来算去,最有可能投靠的还是自己。呵呵!如果他不投效自己,就把他所属的势力打成最弱。
想来想去,觉得这样也好,等自己几年后发展强大了,到时候关羽自然会来投奔的,反正他的兄弟张飞还在这里,以关羽的脾气,就算不为同一势力效力,也绝对不会对他太为难的。到时候大不了就派张飞上场,看他怎么办!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其实现在关羽走了也挺好的,王奇现在的实力还不大,想要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就不得不耍一点阴谋诡计,有时甚至还得做一些和大义违背的事情,如果关羽在身边的话,恐怕还会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那自己辛辛苦苦竖立起来的形象就全完了,到时关羽还说不定真要走了呢。就算他能忍受,以关羽的性格,必然会要求自己尽量的维持汉室的延存,到时很多的决策就不得不围绕着这个中心展看了,而从即将到来的事件看,这绝对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王奇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想到这里,王奇站起来长叹了口气,想不到关羽的走反而是当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原本有点郁闷的心情也豁然开朗。
“嘭嘭”一阵敲门声传来。
打开门一看,竟然是郭嘉和周瑜。
“哦!是你们呀!找我有什么事吗?”王奇看两人一身盛装,不由有点好奇。
“呵呵!大哥,你怎么还闷在屋里呀!今天是药师佛圣诞,白马寺有庙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周瑜道。
旁边的郭嘉也是一脸期盼的看着王奇,王奇知道自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让这位谋士担心了,所以特地去叫来自己这位结义兄弟,让他带自己出去散散心。此时他的心情已经开朗,当不会拒绝了,而且他也突然想起答应貂婵的礼物还没买呢,当初自己来洛阳的时候,貂婵就两眼泪汪汪的,直到他说给她买礼物,才喜笑颜开,如今自己马上就要回去了,如果到时候拿不出礼物的话,貂婵哀伤的神色自己可受不了。
给了郭嘉一个放心的眼色,开心的道:
“好呀!叫上仲康和翼德,咱们一起逛庙会去!”
第三十一章 药师琉璃(上)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大汉后由朝廷斥资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相传东汉明帝夜梦金神,从西而来,飞绕殿庭。于是在东汉永平七年,明帝遣使赴西域拜求佛法。在大月氏遇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得见佛经佛像。永平十年,汉使梵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翌年,明帝昭命于雍门外兴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命名为白马寺。白马寺建成后,摄摩腾、竺法兰二高僧在其内,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从此,法轮东转,佛像生辉。白马寺逐渐成成为大汉佛教活动中心,被誉为大汉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寺中的大佛殿内高悬一口大钟,据说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更深人静之时,僧人杵击这只大钟,钟声会响遍方圆十里,经久不绝。
自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大汉,立即就开始盛行起来,但当时其戒律并没有不许吃肉这一条,僧徒托钵化缘,沿门求食,遇肉吃肉,遇素吃素,并不挑剔,只不过吃的是“三净肉”(即自己不杀、不叫他人杀和未亲眼看见杀)。直到南北朝时,南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禁肉腥和酒,素食才在佛教徒中流行开来。
所以现在白马寺的庙会,由于其宽松的戒律,吸引了各色人等。王奇看着寺门外卖各色物品的小贩,心中好笑,也不知道后世的庙会,是不是从这儿学来的。这里热闹的人群,根本就不像是来拜佛求经的,到像是来赶集似的。
“《药师如来本愿经》中说:‘东方过娑婆世界十恒河沙佛土之外,有佛土名为净琉璃,其佛号为药师琉璃光如来。’这药师佛就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他以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为二大胁侍,化导救济有情众生。他还有一个名字叫‘消灾延寿药师佛’,取意其不仅能医治我们身体上的病痛,同时也能医治我们的心灵疾病,医治我们智慧上的不圆满以及慈悲心的不圆满,为现生者消灾延寿!”一旁的周瑜一边陪着王奇逛街,一边还滔滔不绝的介绍着这个药师佛的来历。
王奇却只顾着看路边的商贩,对周瑜所说的并不感兴趣。看到前面有卖小饰品的,便忙带着四人走上前去,准备买点小饰品回去送给貂婵。
这是一个卖各种小首饰,和陶制小玩意儿的小摊。随手翻了翻,发现都是一些普通的小东西,而且做工非常粗糙。王家有的是钱,府里用的东西自然都是精品,这些地摊货,王奇自然看不在眼里。问那卖东西的小老头道:
“老人家!你就只有这些吗?有没有好点的东西?”
“哎呀!我的公子,我这儿可都是这么些东西!不过我有一件新奇玩意,保证公子没见过!”那摊主见王奇的打扮,就知道是一个富家公子,有心想敲他一笔。
“哦!有什么新奇玩艺儿?快拿出来看看!”
王奇表面年纪虽小,内心却已经人老成精了。见摊主眼珠一转,就知道他要玩花样,不过他到也希望 摊主能拿出点什么新奇玩意儿,所以也不戳穿。
那老头十分珍重的从身后拿出一个小布包,打开一层,里面还是一个小布包,再打开一层,里面还是一个小布包,再……(为了避免读者说我骗字数,决定用一句话表示,就是连续打开五层包)才终于露出那件物品的真面目,那是一个碧玉色的葫芦形挂坠,那挂坠表面光滑似玉,内里晶莹剔透,放在那老头的手掌上,透过过那坠子,还能看到老头手掌上的纹路!
“呵呵!怎么样?公子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碧玉坠吧?”老头看到王奇五人都露出惊奇的脸色,猜到他们肯定没见过。
“嘁!什么碧玉坠?只不过是一块西域流传过来的琉璃罢了!”周瑜见多识广,以前在西域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