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生物帝国-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朱浩洋来说,36岁就能够掌管一家大型造船企业就已经是非常令人吃惊的成绩,而如今,他甚至成为了帝国第一个航母编队的项目负责人。这让的身份甚至让朱浩洋感觉有些窒息。可以说,如今的朱浩洋已经在华夏帝国乃至全球的军用舰艇制造领域崭露头角了。
如果新型航母能够顺利完工加入海军现役,朱浩洋也将一举成为世界知名的军用舰艇专家。
朱浩洋很庆幸自己当初答应了段磊的邀请加盟,若不是当初的选择,自己怎么可能有幸成为航母项目的负责人呢?
要知道,朱家自从前清的时候就投身于海军的建设领域,见证了海城制造所的辉煌与没落,也见证了北洋水师在大东沟的惨烈,更是见证了新帝国的快速崛起。可以说。‘建设强大海军’的信念。已经融入了朱家人的血液里,成为了他们家族的传统。
朱浩洋永远记得,当初自己决定离开海城造船厂,加盟‘玛卡造船’的时候,家里的老太爷可是有些不太高兴,认为自己寄予厚望的大孙子已经背离了家族的传统。从具有军方背景的‘海城造船’加盟私营的造船厂,这无疑彻底放弃了为国效力的机会。
为此,老太爷生了足足一个月的闷气,没有和朱浩洋说话,给他脸色看!
哪怕后来‘玛卡造船’制造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快速商船、超大型标准集装箱货轮、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等。老太爷也是不太高兴,认为离开了军工领域之后,朱家再也回不到过去的荣光。
但是,随着‘玛卡造船’开始承接帝国第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的建造工程之后,老太爷立刻老怀大慰!
老爷子根本没有想到,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帝国建造新型航母,而且这艘航母将会在自己的孙子手下慢慢成形。对于一位一辈子在军用舰艇制造领域奋斗的技术专家来说,再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件事情能够让他开心了。
一开始,当段磊决定把航母编队项目的总监位置交给他的时候。朱浩洋多少还是觉得有些忐忑不安,毕竟这可是一个设计资金超过300亿,动用的科研人员、技术工人总数超过4000人的庞大项目。
不过。接手项目之后,朱浩洋发现其实并没有太艰难的过程,毕竟‘玛卡造船’并不是传统的军工企业,没有排资论辈的习惯。另外,‘叮叮’已经把整个项目细分到了极致,倒是不用朱浩洋太过操心,他只需要把握好工程的进度就可以了。
如今,朱浩洋对于按时按质完成航母编队项目拥有着极大的信心。
“朱大哥你只要协调好各个部门的配合。掌控好进度就可以了!”段磊点点头,说道:“至于设计、生产一线和整体协调的关系,你自己处理好!”
对于朱浩洋,段磊还是很清楚的,技术出身的他根本还没有完全转换角色,经常会冲到第一线,赤膊上阵。以前‘玛卡造船’刚刚成立的时候,朱浩洋更像是一名基层工程师,有时候段磊甚至还能够见到他和一线工人一起进行焊接、刷油漆等等。
当企业还小,项目很少的时候,朱浩洋这样的举动也没有太过突兀的地方,但是随着‘玛卡造船’的规模越来越大,所涉及的项目也愈加复杂,段磊自然希望朱浩洋能够对一些细节问题放手,从总体的全局来看问题。
当然了,因为朱浩洋并不是一般的员工,段磊的建议方式显得很委婉。
“我知道了!”朱浩洋想了想,点点头说道:“可能是公司的发展太快了,我还需要加快脚步才行!”
朱浩洋并不是愚笨的人,段磊一点,他就想清楚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海城造船厂的时候,朱浩洋就是某些项目的技术主管,工作的重心都放在技术改进、制造工艺完善之上,对于整体管理很少涉及。而来到‘玛卡造船’之后,由于公司的发展速度太快,快得让朱浩洋都有点跟不上了,角色的转换速度慢了一点。
不过,经过段磊的提醒之后,朱浩洋也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相信是可以处理好的。
段磊在朱浩洋的陪同下在船坞以及旁边的设计室内查看了员工们的工作,并且和军方来的专家们交换了意见。就离开‘玛卡造船’。作为‘玛卡造船’的实际拥有者以及对各项‘玛卡技术’最了解的人,段磊并不会对具体的工作指手画脚,给予了技术人员充分的自由和信任。
如今,‘航母编队’项目还处于立项、论证的阶段,要想实际动工制造,估计要到7月份才能开始。
毕竟这可是一个庞大的项目,虽说‘玛卡科技’所提供的技术可行性很高,但是军方还是希望最每一个环节进行更为详细的论证,确保万无一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新型航母的各项技术论证进展相当顺利。项目正式进入制造阶段已经指日可待。
……
从‘玛卡造船’出来,段磊又在陈志航的陪同下,视察了‘玛卡港’二期工程的建设情况,对这个被誉为‘海城新港’的港口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一开始,段磊建设‘玛卡港’的初衷只不过为了给‘玛卡造船’提供足够的试航泊位以及‘玛卡科技’的各个生产基地提供方便的海上运输,因此‘玛卡港’的一期工程泊位极少。
但是,随着‘玛卡科技’以及‘玛卡园区’的高速发展,园区企业对于海上运输的要求有了极大的提高。
以‘顺风科技’为例,这两年来他们的产品已经拥有了大量出口的趋势,按照以往的惯例。‘顺风科技’的产品需要通过汽车运到海城港装船,然后发往国外。这样一来,运输的成本也就有所提升,如果在‘玛卡园区’直接可以装船发运,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
此外,‘玛卡园区’内的企业大宗原材料的运输也都希望采用成本更低的海上运输,因此也就形成了刺激‘玛卡港’扩容的一个因素。有了需求,企业才会有投资冲动。
海城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港口。得益于华夏帝国发达的出口加工业,海城港的容量已经接近了极限,哪怕是几经扩容。也是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目前,以扬子江入海口为核心的区域,都已经被海城港口集团利用到了极致,可以建设成为泊位的地方已经完全被开发,海城港的扩张受到了限制。
但是在海城的东南海域还有一大片可以利用的海岸线,当‘玛卡港’投入使用之后,这片原本无人问津的区域顿时成为了一个香饽饽。众多航运业的巨头赫然发现,这片被人遗忘的区域居然拥有了成为深水良港的一切特征。
参与‘玛卡港’基础设施建设的‘和记黄埔’看中了‘玛卡园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决定和‘玛卡科技’合作,共同开发‘玛卡港’,把它建设成为海城港的有力补充。
受到‘香江集团’的影响,包括‘远东航运’、‘环球航运’等国际船运巨头纷纷决定把‘玛卡港’变成自己在海城的主要锚地,深度地参与‘玛卡港’的开发运营。
在这种背景下,原本设定为‘玛卡科技’自用的‘玛卡港’就有点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二期、三期工程的上马也就在情理之中。
从今年年初开始,‘玛卡科技’和‘香江集团’共同投资100亿RMB,以如今的‘玛卡港’为核心,向两边的海岸线扩展,启动了‘玛卡港’二期工程。
在二期工程中,将会建设数个可以容纳十万吨标准集装箱巨轮的深水泊位,并且建造一个可以允许‘海丘巨轮’停靠的超级泊位。此外,包括散装泊位、中小型船只避风码头等等设施也在建设的行列。
在如今的‘玛卡园区’除了正在建设的‘双螺旋楼’商业区之外,就属‘玛卡港’的二期工程规模最为庞大工地,每天都有无数的工程机械在漫长的海岸边附近作业。
33岁的陈志航两年前只不过是‘和记黄埔’负责一些小项目的低级主管,在庞大的‘香江集团’体系里并不起眼。他因为在‘玛卡港’一期工程的招标、建设过程中表现出色,并且和段磊建立了较为良好的关系而被‘香江集团’的高层看中的。
陈志航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短时间内就从无数的竞争者脱颖而出,成为了负责总价超过100亿RMB的巨大工程的负责人。
陈志航也知道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对于‘香江集团’的高层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当段磊提出要来视察工程进度的时候,他自然是放下手头上的所有工作,全程陪同了。
在陈志航的带领下,段磊对于‘玛卡港’二期工程的主要工地进行了视察,对于整个项目的进展有了充分的了解。对于段磊来说,‘玛卡港’二期工程的建设并不会有太多问题,只不过他还是要了解其中的很多细节,因为港口的建设势必会对‘采矿潜艇’的进出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避免‘采矿潜艇’被施工队伍意外发现,段磊必须弄清楚施工时间,让‘叮叮’收集,然后组织好‘采矿潜艇’出海的时间段。
不得不说,‘和记黄埔’作为港口建设、运营的佼佼者,整个工程的次序安排得井井有条,工程进度一目了然,让段磊发现了‘玛卡科技’在管理水平上的一些差距。
看来,‘玛卡科技’要想成为国际一流企业,光凭目前的这些先进技术、划时代产品,还是远远不够的!
……
段磊花了一天的时间走马观花地查看了几大重点工程,对于公司和园区蓬勃发展的态势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段磊有信心,在未来的几年内把这片热土建设得更好,让它成为真正的海城新核心!
第357章地下城市
‘玛卡园区’的建设如火如荼进行,在园区地下六十米的深处,一个规模更为庞大的工程也在进行之中,只不过它并不为世人所知。
段磊利用‘钻石楼’内的专用电梯就可以抵达设置在‘钻石楼’下方的出口,直接进入‘地下空间’。
当初段磊带着首辅在‘镜面金属’地下生产基地参观之后,这个位于地下20米,占地超过10000平方米的地下基地已经被公诸于世,一些获准进入拍摄的媒体把这个地下生产基地称为‘地下奇迹’。
毕竟,在地下悄无声息地营造出偌大的空间,给人们带来的冲击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不过,若是外界知道段磊已经利用‘魔鬼真菌’的高效率,正在地下六十米的深处建设一座地下城市,恐怕下巴都要惊掉。
由于‘镜面金属’的生产基地已经公开,段磊索性把它通往其他区域的通道关闭,并且把这个生产基地对外开放,成为了改由‘玛卡科技’的技术工人管理,继续源源不断地为‘建材联合会’供应大量的‘镜面金属’材料。
其实,也有一些人在猜测,‘玛卡科技’既然建设了如此规模的地下生产基地,可能会在附近营造了规模更大的地下空间。不过,由于如今的‘玛卡科技’已经被帝国高层列为重点企业,没有谁会主动开口要查询‘玛卡科技’的一些秘密。
别的不说,仅仅是‘钻石楼’所展示出来的各种成就,都已经是让人对‘玛卡科技’不敢动歪心思了。
如今的‘钻石楼’已经逐渐成为了‘玛卡科技’总部的主要办公场所。原先在‘钻石楼’中的各个实验室已经搬迁到分散在‘玛卡基地’中的科研中心,而原先的行政大楼目前主要的功能就是进行新进员工培训以及进行各种商务接待、谈判之类的。
从这个意义来讲,作为‘玛卡基地’的象征,‘钻石楼’的地位才算是名正言顺。若干年之后。随着‘玛卡科技’名扬四海,‘钻石楼’也将会作为‘玛卡科技’的心脏而被世人所熟知。
在‘钻石楼’的一楼前半段,被段磊设置成为了‘玛卡科技’各项重要技术的展示区,从‘治污植物’、‘改良麻疯树’到‘镜面金属’、‘超级合金’、‘飞鹰战机’、‘霹雳火涡扇发动机’等等,向外人展现‘玛卡科技’发展的历程。
可以说。展厅中呈现的每一个产品、每一项技术,都是‘玛卡科技’崛起的重要支撑!尤其是最近一年以来,展厅内展出的技术成果、实物越来越来越惊人,让很多参观者产生了高山仰止的感觉。
至于大厅中所展出的‘智能人’以及‘采矿潜艇模型’在不知情人的眼里或许只是一个摆设,但是只有段磊才知道,它们才是‘玛卡科技’真正的技术结晶!
只不过,这些秘密一直要等到段磊等到时机成熟之后,才能对外公布!
……
“石头。欢迎回来!”当段磊走出电梯的一瞬间,‘叮叮’悦耳的声音立刻响了起来。
说起来,‘叮叮’通过段磊手上特制的‘个人终端’,可以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和段磊保持联系,但是在‘叮叮’的心里,只有这个地下基地才真正地是属于她和段磊两个人的家!
因此,每一次段磊来到‘地下基地’,‘叮叮’开口的第一句话都不曾改变过。
“这几天我一直在上面忙着。‘订单’辛苦了!”段磊一边在更衣室里把日常便服换成基地的工作服,一边说道:“最近基地里没有什么异常状况吧?”
虽说‘叮叮’只是一个生物智脑。但是在段磊的认知中,‘叮叮’已经有了相当完整的独立人格,因此在双方交流的时候,段磊已经把‘叮叮’当成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了。
这些天段磊没有时间到地下空间查看工程的进度,只是偶尔通过‘叮叮’发送的情况简报稍微了解一二而已。回到‘地下基地’段磊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要对基地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才行。
“工程的进展相当顺利,随着‘智能人’以及各种工程机械数量的增加。地下基地的建设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对于地下基地的一切,‘叮叮’自然是了若指掌。根本就不用思索,就给段磊介绍了基地的一些情况。
自从打开‘银色板砖’看到关于‘生物智能实体化’的相关资料之后。‘叮叮’对于自己和‘地下基地’的未来有了崭新的规划,自然是动力十足。
‘生物智脑实体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玛卡星球’的最高文明结晶,要想在现阶段的地球上实现,其所拥有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叮叮’和段磊开始把‘地下基地’的工作重心放在了这个项目之上,所有工作都围绕着它进行。
“一切顺利就好!”段磊点点头,说道:“走,带着我四处走走,看看基地如今的变化!”
一直以来,段磊都不太喜欢通过视频来观看‘地下空间’的各种变化,他更愿意亲临现场,通过自己的眼睛来发现其中的巨大变化。不得不说,段磊的这种习惯在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多少有些怪异,但人总是有些怪癖,不是吗?
“那行!”听到段磊提出了查看‘地下基地’的建议,‘叮叮’自然不会阻止,说道:“那就从六号区域开始看起吧!”
在‘地下空间’,主控室所处的位置为1号地区,它原本位于‘钻石楼’正下方十米的地下深处,但是随着‘底下空间’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个核心区域已经被转移到如今的地下80米深处。这里。相当于一栋30层大楼的深度,只要不是被核弹直接攻击,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可以确保‘叮叮’的安全。
整个‘地下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智能人’会利用各种大型泵机。万岩层、土壤层注入一种叫做‘珊瑚真菌’的微生物,它们在大量吞噬土壤的同时,身体也逐渐僵化失望,最终形成类似珊瑚的存在。无数‘珊瑚真菌’的尸体就把整个地下空间变成了一如丝瓜瓤一般立体网状结构,既减轻了穹顶的重量。又变成了稳定的结构,可以承受巨大的力量。
随后,‘智能人’又会在地下空间的每一个受力点打入用特种合金制成的巨大钢柱,牢牢地把整个地下空间支撑住。
若是换成了人类的施工队,或许要经过长时间的测算、论证之后才能明确这些受力点的位置和受理范围,最终才能选择施工方案。
但是在拥有‘叮叮’的情况下,整个地下空间的框架建设却变得异常简单,‘智能人’只需要根据‘叮叮’的指示。用‘魔鬼真菌’把岩层侵蚀掉,然后在预定的位置打入钢柱就可以了。
在完成主体框架之后,延展性极强的‘镜面金属’以及密封性极好的‘万能涂料’就派上了用场,把原本粗陋不堪的空间装饰成为充满科幻色彩的梦幻所在。
也正是‘镜面金属’和‘万能涂料’的广泛使用,使得在确保美观的同时,不会出现渗水等现象。
以主控室为核心,‘叮叮’把整个‘地下空间’分成是无数的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拥有着相当明确的功能。各个区域之间通过高速电梯、传送带等交通工具进行连接。
如今的‘地下基地’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方圆数公里,高度120米的立体空间。其复杂性也只有‘叮叮’才能够真正了解。
六号空间是专门为实现‘生物智脑实体化’项目所建立的区域,它位于地下120米的深处,未来‘叮叮’的身躯将会从这里诞生!
根据一些初步的数据,如今‘地下基地’所拥有的空间体积已经超过了数千万立方米,这可是堪比一座城市的规模。
若是换成目前地球科技的施工水平来建设这样规模的一座地下城市,恐怕没有十几年。动用上万名工人、数千台工程机械以及无数的资金才能完成。
但是,在‘魔鬼真菌’强大的效用以及智能人不知疲倦的工作之下。整个‘地下基地’从开始到如今也不过用了三年的时间!此外,随着‘核聚变电站’的并网发电。没有能源缺乏困扰的‘地下基地’建设进度又将会有极大的提升!
“那就出发吧!”听完‘叮叮’的话,段磊点点头,言简意赅地说道。
从主控中心离开,段磊赫然发现眼前的银色走廊所有的灯源都已经完全打开,眼前一片雪亮,一如白昼!
之前,在利用海城供电局所提供的输电线路的时候,‘叮叮’和段磊为了节约电量,‘地下基地’内的灯光管制相当严格,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出于关闭的状态。即便是段磊来到地下基地,这些通道、车间、控制室等等地方,也只会打开四分之一的光源,让段磊面前能够看清楚眼前的一切罢了。
甚至于,当段磊在通道中穿行的时候,这些灯泡还会紧紧跟着段磊的前进的方向,在他的身后逐一熄灭。若不是段磊的胆量不错,光是这种灯泡逐一熄灭的状况,都能够把人吓死,这根本就是恐怖片的内容嘛。
不过,如今拥有了‘核聚变电站’作为能量来源,整个‘地下基地’早已经摆脱了能源供应危机,可以毫不顾忌地把所有的灯泡点亮!
顶着冷色的LED光源,走在通道之内的段磊心里难免有些小得意,毕竟这可是实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
在段磊想来,‘地下基地’将来时要对外开放的。
因此,如何在确保‘地下基地’富有个性的位置前提下,也能够让外界享受到地面世界的便捷和享受,成为了‘地下基地’建设的一个主体思路。
走了一小段之后,段磊在‘叮叮’的指示下。搭乘一座专用的高速电梯,从地下80米的位置前往地下120米的六号区域。
整个‘地下基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立体城市,若是没有‘叮叮’的指点,恐怕就是段磊也会在这些四通八达的通道、随处可见的高速电梯和传输带弄得眼花缭乱。最终迷失方向。
这些年以来,段磊通过各种秘密账户以及空头公司对外采购了一大批电梯、传送带等等设备,这才能保证整个‘地下城市’的正常运行。
40米的高度,高速电梯只不过花费了不到十秒钟的时间,段磊就抵达了目前对于整个‘地下基地’乃至整个‘玛卡科技’最重要的核心区域——第六区。
别看这里的命名方式很普通。但是这里将会诞生地球上第一个完全媲美人类的‘生物智脑实体’,从这个意义来说,如何拔高它的存在都不为过!
‘生物智脑实体’其实就是从‘智能人’制造领域延伸出来的重要学科,只不过它在仿生科技的成就要比‘智能人’领域高出了许多,制造出来的仿生肌肉、皮肤、骨骼等等,都已经是无限接近真正的人体。此外,由于‘生物智脑实体’技术的先进性,所制造出来的个体因为神经反射已经和人类相近。这些个体的表现就会如同人类一般自然,可不是动作僵硬的‘智能人’所比拟!
现如今,整个六号区域只是初步完成了区域规划、水电网络安装以及基本的布局罢了,很多划时代的生产设备还处于紧张的定制、改造过程中。
因此,来到六号区域的段磊只不过是配合着‘叮叮’所给的效果图,对心里对‘六号区域’的未来进行一番憧憬罢了。
根据‘叮叮’的进度报告,‘生物智脑实体化’项目起码要在2018年初的时候才能够投入使用,到时候‘叮叮’就可以摆脱如今尴尬地位。正式融入人类社会。
这也是‘生物智脑’的一个进化方向,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完成自我完善,最终实现升华!
“‘叮叮’,等身体制造出来,你就可以离开营养槽,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吗?”看着‘叮叮’投射出来的全息投影,段磊还是有些好奇。
以前不止一次地看过科幻小说。里面所描述的高智商电脑系统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于有些生物智脑还会拥有独立人格之后。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段磊从来没有想过,在自己的手底下。居然会诞生这样的一个‘生物智脑’,想想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那是自然!”‘叮叮’点点头,说道:“只有踏出这一步,我的运算能力才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最终为将来进军太空做好各项准备!”
其实,以‘叮叮’目前的运算能力以及对网络世界的控制,段磊和‘玛卡科技’将来控制住整个地球大势是指日可待的。但是,出身‘玛卡星球’的‘叮叮’自然清楚,这个宇宙并不仅仅拥有地球这样的文明星球,在外太空,还有着很多的智慧生物,拥有着更为强大的力量。
或许,地球如今还能够安静的发展,但若是将来外星文明发现了地球文明,或许地球人类将会遭遇到16世纪美洲土著人曾经经历过的悲惨。
既然‘叮叮’已经认可段磊作为她的主人,她自然要替段磊和他的种族所考虑,未雨绸缪,为将来的太空时代做好准备。
在未来的太空时代,性能强大、规模庞大的太空战舰将会完全颠覆目前地球人的认知,因为每一艘规模以上的太空战舰都需要一个高性能的‘生物智脑’坐镇,才能发挥出全部的实力。
而‘生物智脑’并不能凭空制造,而是需要更高级别的‘生物智脑’对低级‘生物智脑’进行引导,才能够进化成功。而在这一过程中,‘生物智脑实体化’就成为了其中的关键。
听了‘叮叮’详细的解释,段磊总算是对‘生物智脑实体化’的重要意义有了足够的认识,他对于未来的太空时代也是怀抱着巨大的憧憬。
截止今日,地球上只有三个国家实现了载人航天,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这三个国家除了美利坚曾经实现过登月计划之外,罗刹帝国和华夏帝国只是实现了太空站的目标。
而如今‘叮叮’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则是那种科幻小说里描述的太空时代,巨大的太空战舰,以亚光速、光速甚至虫洞跃迁的方式出行,把地球人类的活动范围从地球扩张到周围数十光年甚至更远的距离!
或许,到了那个时候,地球人类就可以实现真正的星际移民了!
……
从六号区域离开之后,段磊在‘叮叮’的指引下,直奔‘潜艇基地’的方向,那边也正在建设一个令人惊叹的超级工程,而它的建设也将从根本上拓展‘地下基地’的生存空间,从各方面加快地下城市的建设步伐!
第358章海底基地
段磊从‘六号区域’搭乘高速电梯来到了距离地面三十米的位置,开着通道上放置的电动四驱车前往两公里之外的‘潜艇基地’。
当段磊路过‘核聚变电站’的时候,这里已经进入了正常的工作状态,再也看不见当初犹如蚂蚁一般的‘智能人’,但是那些不断闪烁的信号灯,无一不在显示着这里令人惊叹的科技水平。
整个‘核聚变电站’采用了高度的自动化设计,整个电站根本不需要太多的人手操作,基本上实现了全自动控制。此外,由于核聚变燃料庞大的能量,电站只需要每三年更换一次燃料就可以了,因此电站的工作量就变得更少了。
‘核聚变电站’由‘叮叮’直接控制,一旦发生紧急状况,‘叮叮’可以在第一时间摧毁电站的核心部件,使其变成一堆废铁。当然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陷入这种状况,实在是有些困难。
电动四驱车从‘核聚变电站’边上的通道呼啸而过,转眼进入了通往‘潜艇基地’的巨大通道。
……
来到‘潜艇基地’之后,映入段磊眼帘的是一大堆正在休整之中的‘采矿潜艇’,还有正在如火如荼制造之中的‘海鲨潜艇’。
这是一款在‘玛卡星球’上常见的一款攻击潜艇——‘海鲨系列’,它将会成为‘玛卡科技’赖以自卫的第一款攻击性武器。
‘海鲨系列’长88八十米、最大宽度12米,水上排水量7800吨,吃水9米,水下排水量则是达到了11800吨!虽说‘海鲨系列’的排水量无法和罗刹帝国的‘台风级核动力潜艇’两万六千多吨的排水量相比,但在地球上也已经属于巨型潜艇的行列了。
‘海鲨系列’将会装配‘玛卡星球’已经成熟的微型‘核聚变反应堆’以及四台4800千瓦的大功率电机作为动力来源,它的续航能力达到了惊人的2年。甚至于在航行途中,‘海鲨系列’还可以很方便地更换核燃料,然后继续保持在深海中的生存能力。
‘海鲨系列’下潜的深度没有‘采矿潜艇’那么惊人的四千多米。不过1800米的深潜深度,也已经是把地球上所有潜艇都抛在了身后。可以说,一旦‘海鲨系列’建成并且装配上‘玛卡星球’的先进武器,将会成为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噩梦。
第一艘‘海鲨系列’在三月份开始铺设龙骨,现在已经开始建设出一个雏形,无数的‘智能人’正在把段磊在外界加工定制的一块块模板配件组装起来,慢慢地形成‘海鲨潜艇’的轮廓。
与此同时。段磊也是把‘海鲨系列’的某些子系统进行完全分拆之后,交给‘智能实验室’、海钢、海船等单位进行技术攻关,为的就是加快‘海鲨系列’的制造进度。
第一艘‘海鲨潜艇’将会在7月份完成主体工程的建设。然后再经过数月的辅助设备安装调试之后,将于2017年10月份实现首航!
若是以地球各大国的建设速度来衡量,一艘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巨型潜艇起码要经过数年的时间才能够投入现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