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最强农民-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笑道,“这笔钱,是我的个人资金,跟合作社和潼南市的桑树嫁接的项目没有任何关系。我今天把一千五投进我们的合作社了,依然算我的份额。你们的钱,每一个人的余钱,都可以投进合作社来。今后分红的时候份额就多。”王平把钱递给老妈。老妈的一张脸都笑得全部是皱纹。
“唐会计,帮我记上!”
“好的!”唐老绵打开账本,手腕一抖,噼噼啪啪,扒拉一下算盘!现在合作社的份额,王平一个人占了九成九,剩下的份额都是合作社其他人共同占有。
看着王平老妈一张一张的点钞,合作社的每一个人,面对王平,除了吸气,就是服气,心悦诚服!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桑树嫁接的事情告一段落;转眼间,chūn蚕养起来了,秧苗插进了田里。
这天,几个大脚女人手里拿着镰刀,背上背着背篓,在窄窄的田埂上疾走。隔着几块水田的青石板路一溜蜿蜒,俗称大路,从真武公社大街延伸出来,蜿蜒几十里,连通到区里的河边码头为止。公路俗称马路,就是宽宽的泥土路,能行车,跟这俗称大路的青石板路完全不同。
这青石板路全部由薄薄的青石板铺成,一块接着一块,没有使用任何的水泥之类的粘合,铺了好几十里远,是乡下最好走的路。
但是手脚麻利的乡下人更宁愿走泥土小路,走一条连着一条的田埂路,更近!
这几个乡下典型的大妈就是如此!
她们的背篓还是空的,却在田埂上抄近路行走,几个人的嘴里还在大声的说着话,叽叽呱呱的,声音又大又响!
“瞧,刘婶都七老八十了,也跟年轻人一样,赶着去看热闹!”一个大脚女人手里的镰刀指着大路上的一个老人。老人花白头发,穿着干净的青布衣服裤子,手里柱着拐棍,正在向前慢慢走。
“赵淑兰,就许你去看稀奇!你男人牛卵子知道了你不打猪草,却跑去三队看稀奇,他那爆脾气,晚上你就知道锅儿是铁炼成的了!”赵淑兰身后的一个同伴口齿伶俐的连嘲带挖苦,惹得同行的几个大脚女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呸,你男人那个不是牛卵子是鸡卵子!”赵淑兰顿时涨红了脸反击!乡下大脚女人,都是好几个儿子女儿的,说话也没有什么遮拦,在没有男人在的时候,肆无忌惮,原生态的粗俗!
她们嘴上不饶人,脚下也不慢,嗖嗖嗖的就走过了好几条田埂,远远的吧青石板上的老人给超越了。青石板路上,远远近近的,出现了好些人,有男有女,有老又少,看样子可能都是去一大队三生产队看稀奇的。
“看,马路上人也不少啊,都是去三队的?”有大脚女人说道,“整得跟过年一样,那个东西真是稀奇吗?”
“我们院子的刘长江去看过,那火都是蓝sè的,可以调大小,王平还烧了开水给大家伙喝,时间并不比烧块子柴慢。”
块子柴,也就是树木之类劈成的干柴,火旺耐烧,是乡下柴火中最好的!
“我们这里又不是山区,哪有那么多块子柴,都是茅草柴火,不然就是烧煤,我家烧煤,可都是在有亲戚来的时候用一用,现在的煤,一翻年就跟翻脸似的,涨价太多了。”
几个大脚女人走进三队的地界,看见跟她们一样的去看稀奇的人们络绎不绝,男女老少都有。人流中,好像还有几个干部什么的,穿得周正而干净!
“听说能烧火的那东西叫做沼气!”赵淑兰神秘的说道,“我家小子就懂,用一根木棍在猪圈粪坑里一搅,水面冒出无数的气泡,我家小子划根火柴丢下去,轰的一声就燃烧起来,我男子说,那就是沼气。”
“你懂个屁!肉猪儿还会拉沼气出来?”
赵淑兰立即语塞!
进入三队的地界,很快就看见了王家院子,只见王建院子外面的路上,都是来来去去的人,热闹非常。
80年代初,共和国农业部开始陆续成立沼气研究的各种相关机构,但是要推广到真武公社来,已经是十五年后的事情了。而王平自己,已经提前搞出了第一个沼气池。这在当时的乡村里,引起了轰动。
煮饭不用煤炭,不用柴火,用无烟的沼气,这是一件很稀奇的事件,连续多天,来看稀奇的乡亲们络绎不绝。
这件事情也引起了真武公社的干部们的集体兴趣,连社长首当其冲,今天也再次来观看王平的煮饭试验。
在王平家的后院,地面,有个黑sè的半球行的物体冒出地面。这就是沼气池!黑sè的沼气池,看起来就有些奇怪了。在这个奇怪物体的旁边几米远,是王平家新修建的厕所,不远处是猪圈,方便人畜粪便通过地下的暗水沟直接排进沼气池。一条输气的柔韧胶管从密闭的沼气池里伸出来,直通厨房!
厨房里,熙熙攘攘的,已经挤满了人。
王功福和王建王亮等人在维持秩序,让人们排队逐一前去灶房里看一眼那蓝幽幽的火苗,而王功福的老婆在旁边逢人就说:我家男人也参与了挖沼气池,我们家跟着就会有了,你家要挖沼气池不,我男人会挖!
良美合作社的高大明亮的青砖瓦房里面,王平的办公室里,也是挤满了人,王平不在,唐老绵和王平老妈坐在王平那破旧的木柜子后面,这个油漆掉得斑斑驳驳的木柜子,就是办公室里的唯一办公桌。
办公桌边坐着公社的连社长,笑容满面:“老唐,王平人呢?”
唐老绵一努嘴:“不是实验室里就是试验田里,他领着孙良美他们在忙他的什么新稻子,连社长要找他的话,最好是晚上。”
连社长嘿嘿笑道:“老唐,我家要挖一个沼气池的话,你给算算,需要多少钱?”连社长是公社干部,但是老婆家里人,都在农村种地。
**********
Ps:谢谢longyunliu、老水牛(这名字很乡土啊)、w007100、Kuei柜子、浪子月等新社员的新年打赏,拜谢拜谢!
另:今天十点才起床,赶快码字!chūn节间总是有些不确定的事情影响更新时间,迟到了,歉意歉意!吃过饭,开始码第二章!
祝书友们快乐吉祥!再次谢谢越城岭的3000字爱心催更!抱拳,中国式致礼!O(∩_∩)O~!
118章 沼气池计划
(大年初四,恭贺新禧!)
**********
唐老绵算盘打得jīng,在他嘴里说出来的东西,不赚钱是不可能的:“人工十五元,材料十五元,沼气池建成,管用二十年。不过,几家一起修的话,价钱可以商量。”
“三十元,那么贵!”有社员说道,“谁能修得起?谁也修不起?我卖了老婆也修不起!”
房间里挤满了认识的不认识的社员,其实个个好奇之余,都是心里痒痒的,想自己家里也挖一个池子。劳力不是问题,挖池子也不是问题,装垃圾粪便进去也不是问题,关键是能不能有王平修建的这么好用。这是需要专业技术的。据说那池子是个圆形,地面的半圆露出的很少,大部分都在地里埋着。而且,还涉及到什么气压力学。
“一点都不贵,一年到头,最少能用九个月的沼气点灯和煮饭,不用花钱买煤炭,这得省钱下来吧,今年开年,煤炭可是涨价了一倍。沼气池里的水,废渣,全部有用。废渣能养鱼,废水能浇菜种地,这能帮你省下大部分买化肥的钱,这肥料有个科学的说法,叫做有机肥。”唐老绵慢腾腾的说道。
其实共和国古代农业,自然都是有机肥当家。几千年下来土地依然肥袄。而现代农业,短短几十年,离开了化肥农药,就会影响到收成,连青蛙都灭绝了。有机肥对于环境,也是最环保的,只是当时人们受到发展的局限,连饭都吃不饱,自然根本没有环保的概念。然而,王平考虑到了这一点!
“老唐,啥叫有机肥?”有社员立即就问道。
“有机肥,就是我们喊的农家肥。沼气池子里,稻草桔梗、青菜烂叶、人畜粪便、青草树叶、等等等等都能往里丢进去,猪圈厕所的粪水沤着,就成了有机肥,这肥料,王平说了,比化肥好使,而且不伤地。化肥使用过多,土地一年比一年板结,一年比一年瘦,而有机肥就不会,只会让土地变肥袄,不伤地。化肥就是好比肥肉,肥肉好吃,可是经常吃,吃多了就伤身体。,化肥对于土地的道理也是一样。不过给你们说了你们也不会懂。”唐老绵说道。
社员们都笑了起来,笑唐老绵把农家肥说成什么深奥的有机肥,还什么肥肉吃多了,现在都没有肉吃,哪里来的肥肉,唐老绵跟着王平在良美合作社里混了几天,如今有点装样了。唐老绵则连眼皮都没有动一下,对于社员们的嘲笑就跟没有听见似的!
连社长笑道:“老唐,你没有吹牛,真有这么神!”
唐老绵鼻子哼了一声,不屑的说道:“你可以不相信我,却得相信科学。”他的手在自己‘名贵’的‘的确良’衣服上弹一弹灰尘,“连社长,上次公社从区里拉电线的事情,是不是王平的功劳。”
连社长嘿嘿一笑。
上次真武公社拉电线,王平并不在家,但是事情却是因为他而起的。市农业局的郭有才主任和农学院的黄书记被段市长在愤怒中拿下后,易思的报道上说真武公社连公社和小学学校都没有电,是一个需要大力扶持的地方,而他们距离有电的地方,不过二十多里路。结果,市里的电话打到县里,马上拍板,电力公司的人立即组织人手为真武公社拉上了电。只不过距离公社大街远的乡下,暂时还没有。
“王平说了,连社长要真是觉得沼气池好,管用,叫你上报县里,王平估计上面会拨款下来支持搞试点。到时候,zhèng fǔ补贴一半,你们自己出一半,我们良美合作社就能把乡亲们的沼气池建起来。”唐老绵慢慢的说道。在办公桌的柜子里面,就装着王平的沼气池计划书。
一席话说得连社长心里热乎起来!
沼气池,在发达国家早就建立起来了,并投入了工业的应用中。发电取暖照明都在用!纯粹是一个废物利用的优等资源!历史上,因为石油的大量出现并且价格便宜而使沼气的发展低cháo了一段时间,但是随着能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rì益恶化影响,沼气再次在全球的发达国家热门起来。一句话,粪便垃圾废物利用分解产生沼气,沼气转换成能源:电能热能气能!每一个发达文明国家都在搞。
共和国农业部的沼气科研机构,以及相关的单位,随着改革开放,在80年代初开始发展。王平不过是走在了历史的前面一点而已。他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现在就能大面积的推广开,不过不管现在他推不推,上面的领导都会在全国农村推广沼气池,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王平的沼气池计划书,其实早就准备好了。
他要是通过市农学院的领导把资料直接递交农业部,因为历史的原因,也不一定很快就能批示,所以还是交给连社长一级一级的试一试。不管行不行,良美合作社的十几户人家,家家都会先把沼气池搞起来。沼气池的废渣,是养鱼的上等饲料,而且还能防治鱼病。废水则是有机肥,还能兼做农药使用。生活上,一家人的煮饭照明,全部解决!
良美合作社的十几户社员建成沼气池后,将废物利用,由孔小虎负责稻田养鱼计划,孙良美学的养殖专业,会养猪会养鱼。稻田里牵着绳子,每隔20工分宽掏一条二十工分宽的沟,沟里养鱼,沟边种植水稻,表面看稻田毫无区别,照常种稻子,但是不了解底细的都不知道稻田里面有一条一条规则的小沟,沟里水深,好养鱼。这是一项新技术,王平教给了孙良美,孙良美是技术指导。
这就是沼气池的后续作用!
社员们一听国家有可能拿钱出来补贴建沼气池,都是心中痒得难受,纷纷鼓噪连社长想办法。连社长自己也是心痒难搔,上次拉电线的事,就是粘了王平桑树基地的光,王平的桑树育苗嫁接搞得很红火,他和孙县长都得到了上级的表扬,政绩优秀,所以拉电线的申请得到了领导的神速批示,这次的沼气池,虽然他不懂其中的原理,但是那蓝幽幽的神奇火焰,他是亲眼看见把水烧开,然后亲眼看见把饭煮熟的!
不用煤不用柴,眼见为实!
连社长心中动开了心思,就再也按捺不住。他站起来说道:“我去找王平,跟他商量商量!”
唐老绵从柜子里拿出王平的沼气池计划书,递给连社长,说道:“还商量什么,王平早就准备好了。”
连社长接过这用信笺纸写好的计划书,他认识字,上面沼气池的原理,优点缺点,需要的材料,沼气池的寿命长短,后续废物利用,使用办法,应有尽有!一看就明白了!
“我马上去县里找孙县长。”连社长越看越激动,手掌都冒出热汗了。他是个有文化底子的人,行还是不行,一看就明白。
**********
Ps:谢谢三生产队队长‘就怕没得好书看’的再次打赏,拜谢,男人抱拳有礼了!祝福你蛇年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119章 让百姓得到实惠
(新年初五,书友们新的一年里,如龙似虎。)
**********
连胜利说干就干,当天就到了县城,晚上跟孙县长和农技站的赵干事翻来覆去研究王平的‘沼气池计划书’,逐字逐句的念,半夜了三个人才兴奋的躺下,却还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兴奋!
当时在县城,以烧煤球为主。尤其是冬天,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放着一个煤炉子,灌装液化气还远远没有普及。好在那时候的县城楼房也不高,多以平房砖瓦房为主。县委大院,也不过两层楼。外墙都是裸露的砖体,没有粉刷!
“其实我们县委大院,就能挖个沼气池,专供食堂用!”孙县长说道。
“孙县长,这沼气池真好,我家也要这样修建一个。”赵干事说道。他的家,也在农村里。老婆孩子父母,都是农村人。
“这沼气池的确很科学,王平家的猪圈都密封了,厕所也密封了,粪便全部走地下的暗道,全部流进沼气池,干净卫生,还没有苍蝇。”连社长身临其境过,赞不绝口。
当时的卫生条件很差,学校公社的厕所,都是木板厕所,粪坑都是敞开着。一到夏天,那味道,厕所里面的小居民,苍蝇蚊子什么的,都活跃得不行。
“孙县长,你听我说,就你们县城的公共厕所,都没法跟王平家的厕所猪圈比,那才是一个干净!”连社长越说越兴奋,翻身坐起来,“孙县长你算算,真要是家家户户都能修建沼气池,王平说,修好了能管二十年。你想想这二十年,节约多少煤炭柴火还有照明的电煤油什么的。那废水就是肥料,有机肥,嘿嘿!那废渣,据说还能养鱼!”
“是啊,农村里面,也不缺烂菜叶稻草桔梗人畜粪便,真要能成,这是一件大好事啊。”孙县长很感慨,“王平这小子,咋脑子就这么好使呢。”
“他是摊上了一个好师父,共和国农学院第一教授!”连社长翻身又躺下,满足的叹了口气。
两天后,孙县长和连社长兴致勃勃的代表县委赶到了市里,向段市长和市农业局的领导汇报王平的‘沼气池计划’。段市长和市农业局的领导都对沼气陌生,经过两天连社长绘声绘sè的‘科普’,加上王平的‘沼气池计划书’也写得浅显易懂,除了那些沼气的专业学术代称和符号标示不懂外,基本的原理还是能够明白。王平的资料上说,沼气就是甲烷。
两天后,段市长也被王平的‘沼气池计划书’彻底打动,老实说,是被连社长的热情和计算出来的成果所深深打动。连社长的热情高涨,每次讲解都是全力以赴唾沫横飞,因为他亲眼看过沼气池,亲眼看见过煮饭烧开水,那神奇的蓝sè火焰,给他印象深刻无比。
于是段市长拍板,市里拨出一笔资金支持县里的工作,让孙县长负责这件事情,就在真武公社搞试点,如果试点成功,就先在全县推广。一年后成绩好,就在全市推广沼气池。
孙县长和连社长自然大喜!
学生读书要成绩,官员做事要政绩!
沼气池计划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又一政绩!两位基层干部还不知道共和国农业部已经开始着手建立沼气研究所,并将在各地机构设立相应的推广单位。他们还以为这次的沼气计划,必然是共和国的唯一。不过,在农村里推行沼气池计划的官员中,连社长和孙县长则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段市长同意划拨资金,农业局领导亲自挂帅督导沼气池的推广成果,真武公社三队社员做为第一批福利的农户,费用全部由zhèng fǔ补贴了。如果试点成功,今后的推广,市zhèng fǔ补贴一半,县zhèng fǔ和乡zhèng fǔ想办法补贴一部分,剩下来的费用,由农户自己想办法筹资。
第三天,孙县长和连社长满载而归!
“孙县长,段市长说公社zhèng fǔ也要想办法减轻农民建立沼气池的负担,公社一穷二白,还指望着你们每个月发工资补贴下来,哪里来的钱支持农户们修建沼气池呢?”连社长在路上抱怨说道。
“有办法!”孙县长笑眯眯的。孙县长他是专管农业的副县长,他说有办法,那肯定就有办法。连社长心里顿时一喜,松了口气,说道:“孙县长,什么办法,靠谱不?”
“凡是能主动筹资修建沼气池的农户,减免一定的提留款,减免一定份额的公粮征购,那些社员们,还不想尽一切办法修建沼气池啊。”孙县长笑眯眯的说道,“市委zhèng fǔ有钱,他们出一半资金,剩下的那部分,嘿嘿嘿,就由农户自己出钱了。”
这个办法果然很绝,不过,在连社长和孙县长之间,也只有孙县长比较适合做出这样的决定!
积极修建沼气池的农户,减免部分提留款,减免部分公粮征购,这天大的好事,社员们必然积极拥护!小老百姓,就是喜欢这些实实在在的‘小诱惑’,你给他一点甜头,他脚趾尖尖都是力气。不过修建真正有用的沼气池,说到底利国利民,确实值得好好想办法提高农户们的参与积极xìng。
看得见政绩,老百姓能得到实惠,上级领导又鼎力支持,孙县长和连社长一身都是干劲!改革开放初期的基层官员,基本上鼓着干劲为国为民,这绝不是空话,也跟作秀无关!
一个字:干!
却说孙县长和连社长连夜回县城后,段市长也是一宿没睡好,王平,又是王平,这家伙真是个天才,就连沼气池这样的小科学都深有研究。沼气池计划书上,沼气池的作用写得很清楚明白,好处一目了然,段市长都能把那些令他激动的话倒背如流了!
第二天一早,段市长就开着他的军用吉普直奔省里!车子里,自然带着王平的‘沼气池计划书’。
这么好的东西,应该让更多的农民得到实惠,得到好处!所以这份计划书,段市长决定亲自要交到副省长宁娴澜女士的手里。
**********
ps:谢谢小剑仙2的打赏,男人拜谢,祝福小剑仙2新年吉祥!
120章 火箭般的速度
(新年初五,我家今天请客,真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家都来啊!O(∩_∩)O~亲们,请请请!)
**********
宁娴澜女士拿着王平的‘沼气池计划书’平静的看了好一会,在她对面的段市长已经喝光了茶杯里的茶水。他微微有些不安!
段市长眼神期待的看着宁娴澜女士。宁娴澜女士是农学院本科出身,农学专家,跟他这个枪杆子里爬出来的官员不一样,宁娴澜女士是有真水平!而他,不过是半罐水!这次会不会是半罐水响叮当,遭到宁娴澜女士的专业否决呢?
“计划书非常不错!”宁娴澜女士微笑说道,“很好,值得推广。”同时心中有些疑惑,去世的王士翔教授对于沼气池之类的科学,是根本没有涉猎的,王平的本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可是,在乡下那个环境里面,王平又是跟谁学的沼气池科学?
还有桑树嫁接的技术,王士翔教授也是没心思去研究什么草桑杨桑绿桑的,各种桑树,看在王士翔教授的眼里,除了桑叶大小不一样外,其他的,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王平无师自通?还是自学成才?
只有一个理由解释得通,那就是自学成才。王娟留书给王平,看来是真的做对了,这乖乖小孙女的眼光,也很准啊!
宁娴澜女士心中对王平的看法,又增加了一成分量!这乡下小子真不简单啊,属于隐龙,遇风则成翔龙!
段市长得到宁娴澜女士的肯定,一颗悬着的心稳稳当当的落下来:“宁省长,我已经批准试点计划了。”
“哦,老段,你的动作不慢啊!”宁娴澜女士的笑具有古典的优雅高贵的气质,“好吧,老实说,你想在我这里得到什么好处。”
段市长被宁娴澜女士的话逗乐了:“宁省长,好处就暂时不提了,我批准试点的资金,三生产队大约六十户左右的人家,一家补贴三十元,两千元足够了。我希望王平的这个计划能得到农业部的专业人士认可,我们试点成功后,可以做全国范围的推广。”
宁娴澜女士点点头:“老段,你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啊。王平是一个小社员,小科学小发明却不断,做出的贡献很大,你就没有考虑奖励他什么?”
“锦旗还是现金?”段市长一怔,跟着呵呵大笑,“宁省长,依我看,支持王平的工作,才是对他最大的支持。上次夏震院士的骗局事件,省委不是给了他三百元奖金吗?嘿嘿,我看出来了,那小子高兴是高兴,可是心底里,愣没有瞧上眼。”
宁娴澜女士微笑不语。
上次的省委嘉奖,省委书记的意思奖励一千,得大大鼓励这样的人才,提倡这样的科学质疑的jīng神,科学质疑的jīng神,就是共和国zhèng fǔ一直提倡的求实jīng神。但是后来遭到了其他省委领导的投票反对,最后定下来三百元的奖励,因为一千元的奖金,其他的所有领导都觉得太多了,已经相当于普通工人三年多的工资总和了。
宁娴澜女士自然不会对段市长说起省委内部的事情,所以听见段市长说王平并不看重省委给的300元嘉奖,她只微笑不语。七十年代,7元8元就够一个人舒服的过一个月了。一元钱,买酒买肉一家人能红红火火打次牙祭!
其实宁娴澜女士对王平心里很叹息:这小子只要进入名牌大学就读,一镀金出来,挑一个机关单位,省委甚至部委都行,以他的天赋能力,一做出成绩,前程不可限量!可是这小子的xìng格跟他的天赋一样突出,愣在乡下耗上了!这不,影响到王娟的求学意向了,王娟已经在偷偷的查共和国各个农业大学的情况了,首选的学校,就是共和国上京的农学院。上京农学院,共和国农学院中排名第一!这小丫头还做了二手准备,考不上上京农学院,就读江南农学院,愣是跟农学院较上了劲。宁娴澜女士和王娟父母的意思,让王娟读师范学院,出来做一名老师。这个美好愿望,可能只有落空了!
“老段,我会把王平的沼气池计划书上交给农业部。农业部最近也在积极筹备建立沼气研究所,目前还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一些专家学者将会出国考察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实际发展。你们市,这次走在了农业部的前面!”宁娴澜女士笑道。
“农业部在筹备沼气研究所?”
“是的!”
“那岂不是跟王平不谋而合?”段市长有点惊喜了。
宁娴澜女士微笑点头:“是的!对于沼气池,我本身也不专业,这份计划书,我跟省委书记碰一碰,就交到农业部的沼气研究的专业学者手上,看看他们的意见。”
第二天,这份沼气池计划书就交到了农业部沼气研究负责人詹敏的手上。这份王平的沼气计划书,以罕见的速度,短短一周多时间,从基层公社到县上,县上到市里,市到省委,省委到农业部,以令人不可思议的速度火箭一般到了最高层,这要在现在,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火星任务。这种速度,在任何机构里,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王平给段市长宁娴澜女士等的印象,太深刻了,这也一种无形的影响力!
詹敏瞄了一眼王平的沼气池计划书,他一目十行的扫了一遍,随手放在办公桌上,对宁娴澜女士非常客气的说道:“宁省长,你怎么看这份计划书?”
宁娴澜女士心里感觉到了詹敏的冷淡和不屑,表面上却不动声sè,没有任何情绪表现出来:“詹教授,你是沼气研究专家,也去过rì*本等国外考察学习过,你是权威。”
詹敏教授脸上顿时就露出了笑容,宁娴澜女士的话他听起来很舒服:“宁省长,我听说王平是王士翔老师的学生,一些报纸对他也有过相关的报道,不过,我跟王士翔老师同在上京农学院里做了十多年的同事,我了解他,你也了解他,王士翔老师的专业,并不是沼气,他的学生的这份沼气池计划书,嘿嘿,有想法是好的,不过很显然,却并不可行。”
**********
Ps:谢谢股股赚的打赏,拜谢!祝福你股股都能赚翻!O(∩_∩)O~我炒股,股股都陪。很郁闷啊!O(∩_∩)O~!谢谢Kuei柜子的打赏,抱拳鞠躬!
121章 最伟大最真挚的友谊
段市长回到市里,秘书肖强已经等在市委大院的门口,一副望眼yù穿的样子。
“什么事?”段市长还没有下车就说道。段市长从来不用司机,走到哪里都是自己亲自开车!秘书肖强跟在车边小跑,一边说道:“有个叫做曲燕兰的大姐已经打了好几个电话来找你。我怕她有什么急事,问她,她也不说。”
段市长跳下车,疾步走进办公室,肖强很有分寸的止步于门外!
曲燕兰就是易思的母亲,一个jīng研国学的高级知识分子,一身都是书卷之气,是老首长易文山身边最得力的助手。
她为人谨慎多礼,要不是有什么事,是不会一连打好几个电话来的!
段市长进去就立即拨通了电话。
电话一接通,就传来了曲燕兰那正宗的上京普通话,倍儿亲切:“您好,请问哪位!”
“大姐,我是段文博!”
“文博,回来了啊,辛苦了!”大姐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切。这话别人说出来,段市长听见耳朵里就感觉别扭,可是从曲燕兰的嘴里说出来,就显得亲切自然,顺理成章!
“不辛苦。”段市长呵呵一笑,心中的担忧减轻了不少,“大姐,听秘书肖强说你打电话找我?”
“嗯!”大姐的声音里带着愉悦的笑意,令段市长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大姐的声音里没有他预期的焦虑,这就很令人放心了!段市长的心里,在担心着老首长的身体!他以为是老首长的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心里已经很着急了!而听见曲燕兰的第一句话气定神闲,他的心就安定了不少。
“大姐,这么急,找我什么事?”段市长直奔主题。
曲燕兰大姐在电话里笑道:“文博,也没有什么大事,是关于易思那孩子的。”
“易思出什么事了?”段市长心中一凛!他可三天五天的都要过问一下市宣传部的易思,一直没有发现小女儿有什么不对啊!
“这个小丫头,电话打到国外的大使馆里去了,刚开始我们还没有在意,可是最近,她的电话越来越频繁了。”曲燕兰的声音里透露出丝丝的担心。
段市长顿时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