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傲世天骄-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一步登天来形容伍支南是适当的,但是长于计算的他并不意外,毕竟,能够得到秋总理的直接接见,已经为他的一步登天做了铺垫,自从离开秋总理的办公室,他就知道,有这么一天会到来。这大半个月,他多方了解之前秋明州和哈萨克斯坦的情况,甚至与残留下来的原俄罗斯和哈萨克官员进行多次交谈,每天工作到深夜,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全部记录下来,做成一篇一篇的情况汇报,第一时间交给秋查。秋查对于伍支南的工作,极为赞赏,认为,伍支南的工作正是他希望去做而又没有办法去做的。在伍支南的影响下,周庆对经济方面和商业方面的介入也十分深刻,特别是对之前的中亚经济繁荣点进行了了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也会留给积极向上的人。在所有人的意外中,昆陵省主要领导尘埃落定,两个流放者。
在伍支南和周庆出发前往汉宁的头一天,惊喜从天而降,林彩霞终于把家里的两房一厅和杂货店顺利出手,筹集到必要的资金,带着伍支南的父母坐火车来到阿拉山口。通过重金收买出关人员,出关来到新汉国,把身上的贵重物品抵押后才又得到前往阿拉木图的车票钱,来到阿拉木图,三人已经一天一夜只喝水没有吃一点干货了。
看到形容枯槁的老父母,一脸憔悴的林彩霞,伍支南眼泪止不住的往下落。带着他们来到自己住的单间,先让一家三口清洗,自己跑到外面的大排档,花了身上所有的钱,买了一古浓浓的肉稀饭回来,饿恨了的人,一下子可吃不了太硬的东西。
看到父母和妻子大口大口的吃着肉粥,伍支南一阵心酸。
手机响了,是周庆,周庆告诉伍支南,让他晚上到家里吃饭,老婆带着孩子从国内来了,很顺利,从江陵飞乌市,然后坐大巴到汉城,带了一些特产,晚上叫伍支南和张卫德钱昱一起来坐坐。
伍支南告诉周庆,自己家的老父母和妻子也来到了汉城,他们在老家办不了出国手续,是采用偷渡的方式出的关,所有的钱全让通关者敲诈得一点不剩,到汉城,已经是两袖清风。如果周庆手头松,就借两个用用,如果没有,再找张卫德想想办法。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去外面买条行军床回来,让家里人吃饱了先睡个好觉。
周庆告诉伍支南,这些事不用他*心,让伍支南在家陪好家人,他和张卫德马上过来,顺路带上一张折叠沙发床过来。
打完电话回到房间,父亲已经靠在椅子上,睡了,母亲跟林彩霞在收拾屋子,单间本来就不大,二十来个平米,配套一个小卫生间,平时伍支南也很少在家,到晚上睡觉才回来,有时候太晚上,就直接在办公室里趴一趴。房间里,除了一张一米五的床,就是一个小写字桌和一张椅子,空落落的。
不一坐,周庆和张卫德就到了,两人抬着一张折叠沙发,走得急,有点喘,进到伍支南房里,把沙发床放下,伍支南的老爹被吵了醒来。
伍支南把周庆和张卫德介绍给家人,周庆已经把沙发床打开,说:“叔叔阿姨,还有弟妹,我们这里条件不好,能有这么一间房,就算不错了,明天我们去到昆陵省条件就会好一些。今天只能委屈你们几位,先凑合一下了。”
“这样就很不错了!”伍父说:“能活着,就行。小周你刚才说什么?明天你们去昆陵省?”
“是啊!”周庆说:“支南出任新汉国昆陵省的省长。”
“省长!”伍父大吃一惊:“那是个什么职务?股级还是科级?”
“昆陵省是新汉国四大省之一,面积八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一百万。人虽然比闽省少,地盘可是有闽省的七个那么大。那可不是股级、科级,是堂堂正正的正部级。”张卫德解释说。
“别信小张乱说,爸妈,新汉国从上到下都是一个全新的国家,这里一切重来,国家百废待兴,我能得到国王大人的看重,出任昆陵省省长这个位置,心理也没有底,生怕做得不好,国王大人不满意。”伍支南说:“本来想等到稳定下来,才通知你们过来,现在你们提前过来了,就只能跟我一起过苦曰子了。”
“只要跟你在一起,什么样的苦曰子我也愿意。”林彩霞说。她明显的瘦了,过去的微胖早已无存,衣服穿在身上显得有点松垮。
母亲点点头,说:“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做省长也好,做流放犯也好,全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好。”
这时,钱昱走进来,送来一套全新的被褥,林彩霞接过来,放在床上,让他们在折叠沙发上坐,自己去找东西,想烧点水泡茶。伍支南阻止了她,说:“在这里,连火都没有,更不用说烧水了,我们四个还要去准备明天的工作,你们在家好好睡一觉,晚上一起吃饭,明天,一起去昆陵。”
四人走出大院,钱昱说:“伍哥,看来这段时间嫂子受了不少苦,你还说她是微胖,我看是有点微瘦。”
“是啊!她一个农村姑娘,突然遇到这种事,能顶下来就不错。她把我父母照顾得很好,我这辈子都欠她。”伍支南说。
“不要有这种念头,小伍,夫妻间的事,没有谁欠谁的,如果有了欠的念头,曰子就过不长。”周庆说:“有一段时间,舆论界特别强调感恩,其实是有人想让别人承他的情,不能忘记他的恩,是一种索取,而不是施予。其实有些恩是不用感的,比如父母,父母生下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让我们感恩,我们对父母的感情,仅仅用一个感恩也是不能包括的,所以,人与人之间,一旦有了亏欠,有了恩情,就有了衡量的标准,有了衡量的标准,就有了计量,凡有计量的东西,都是难以长久的。”
伍支南和张卫德钱昱三人,看着周庆,心中都颇有所思。
“伍哥,说起来我们三个都要谢谢你,如果不是你生硬把我们拉到右边,真不知道我们现在会在什么地方漂。我看完了整个自我选择的录像,如果按照我的本意,我就会是最后继续去中西伯利亚的那批。今天,我记住了周哥的话,不会再把谢谢你的话挂在嘴上,我会永远跟在你的身边,用我的实际行动告诉你,尽我的本分做我应该做的事。”张卫德心有余悸的说:“这段时间,我很努力的研究新明国发展史,比较共和国和王国的区别,再来看新汉国的道路,才知道,过去自己的选择是如何的错误。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做金融,工作之余上上网,也没想到会闯出这么大的祸。现在想想,祸兮福之所倚,如果不是这么一场大祸,又怎么会遇到你,遇到周哥,遇到钱昱,又怎么会来到新汉国,走进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是啊!我永远记得当时伍哥用力拉着我的手,使劲推着我往右走。一闭上眼睛,那天的情景就在眼前。”钱昱感叹说:“我们这些90后,一直都受一种教育,感恩,你说应不应该感恩,那是必须的,如果老是让别人对自己感恩,就恶心了,记得有一次,大旱,下雨了,结果政斧宣传说,是因为政斧打了催雨弹,才有了这场及时雨,要对政斧感恩,我们当时就懵了。伍哥,大恩大德我记着,以后我会尽我的本分跟随在你身边,赴汤蹈火,做一辈子的兄弟。”
周庆笑了:“你们这样想就对了!我们今天各人忙各人的事,晚上在我家吃饭。小伍,我这里还有一些钱,是你嫂子从国内带来的,先给你应个急,等到我们领到了工资,就会好的,你现在人多,没有点钱可不行。虽然明天我们去汉宁的费用可以报销,但是家里的花消不会太小。”
“周哥,你那点钱就算了,我这里有钱,上次我爸妈来,给了我一大笔,这段时间虽然有点大手大脚,还剩下一些,伍哥这边就我来处理了。”说着,张卫德从怀里拿出一个钱包,自己留了两张一百元的大钞,把剩下来的全部递给伍支南。伍支南也没有客气,接过来,收在怀里。知道他们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己则有妻有老,开不得玩笑。


第四七七章 草台班子
第四七七章草台班子
伍支南来到办公厅,财务处长叫住了他:“小伍,身上没钱了吧!”
伍支南羞涩的笑笑,说:“还真是的!处长目光如炬!本来流放就没带几个钱,这段时间又添置了一些生活用品,早就囊中空空了。处长,有什么好建议?”
“没什么好建议,现在还没有到发工资的时间,但是可以先借给你。不然明天你怎么去汉宁!”处长笑着说:“总不能让你找便车去吧!”
“呵呵呵呵!”伍支南不好意思的笑起来,使劲的打了一下自己的头,现在自己已经是公务人员,可不再是流放者,也不是社会无业人员,一切有组织,不用扛着米袋去打工。
“处长,我可以借多少?”伍支南问。
“起码要够去汉宁的费用,以及一个月的工资。费用是可以报销的,工资算预支,是你私人的。明天办公厅会在汉城到汉宁的列车上加挂一个车厢,这个车厢就是你们去汉宁的工作人员和家人,钱昱会暂时担任省委秘书长的职务,我会通知他领一些钱作为旅途的费用,车上的吃用,都由他负责。汉城这边的房间,你们不用退,什么时候回来办事,还可以住,如果退了,就只能住酒店,酒店如何报销,那就是你们昆陵省的事了。”
伍支南笑了,笑得很灿烂,走起路来也特别轻快,走到财务室,在财务人员的一片恭喜和请客声中,领到了自己的第一笔工资,还借了为数不少的一笔钱。从财务室出来,他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收拾干净,用包装箱装好,明天有专人送上列车。工作人员送来一个平板电脑,让他把办公电脑上面属于自己的东西转到平板电脑上,平板电脑属于公家配发的办公用品,非个人财物。
秋总理办公室主任打电话给他,让他过去一下。
伍支南把平板电脑放进自己的公文包里,走向秋总理办公室,办公室里,坐了七八个人,周庆和钱昱也在场,看到他进来,周庆点点头,算是跟他打个招呼。钱昱站在一边,正拿着一个本子,记着什么。
省长伍支南,副省长两人,一个是周庆,一个叫井泉,一看就知道这家伙是曰本移民。西装得体,站得笔直,说话很恭敬,喜欢鞠躬。井泉负责工业,曰本移民搬迁了一批企业去到昆陵省,需要一个人与他们勾通。井泉本名叫酒井泉,中国有姓酒的,可百家姓中没有,百家姓中有姓井的,没有姓酒的,昆陵省警备司令部司令,姓甘,叫甘得富,红河人。一个新明国的退伍军官,标准的光杆司令,目前他的警备司令部,总共就有三个人。
一个负责文化教育的厅长,姓钟,样子更象一个旅游爱好者,一身的牛仔服装,年龄不小,对于这么一个人,能不能负责得起文化教育,伍支南有点心里打鼓。
负责民政事务的是个女人,姓樊,三十多岁。不漂亮也不丑。
公安局长是特战一师退伍的一个营长,姓张,一脸杀气,有点吓人。
大家彼此都不了解,点头打哈哈而已。
张卫德的工作是金融税务,钱昱目前的位置是大总管。
草台班子。标准的草台班子!伍支南知道,秋总理的想法很简单,先得有人去管,然后再慢慢完善,适合者继续做,不适合者,换!
秋查陪着刘裕走了过来。伍支南这是第二次见刘裕,他对这个仅二十岁的国王,有一点发自内心的恐惧,因为第一次与刘裕的见面,还记忆犹新。
那是五天前,他交一份对昆陵发展的计划报告给秋查,由于他自己也没有去过昆陵省,对昆陵省的了解完全停留是理论上和数据上,因此报告写得十分空洞,不仅言之无物,最大的问题是罗列了大量的问题却没有解决的方法。按照常规,这样的报告不被枪毙才怪,但是,秋查总理不仅没有枪毙,而是很赞扬了一番,说他能够从理论上数据中找到这些昆陵的特点和不足,说明是用了心的,只要能够带着这些问题去到实地,一定会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
刘裕问了他几个问题,让他很难回答,一是跟俄罗斯的边境问题,一是里海的开发问题,再有一个是工农业开发平衡问题。
刘裕告诉他,俄罗斯的边境问题是寸土必争,不要怕弄出边境冲突,军事升级自然有军事方面的人去处理。里海开发,也是一样,环里海的国家,都想在里海里多舀一勺水,对他们的态度也是一样,不要怕冲突,特别是里海对面的阿塞拜疆,这是我们的黑海出海口,迟早要收归囊中。至于南边的大邻居乌兹别克,不要理他,对付他们的是39集团军,人又多,地又穷,没什么油水。
目前的昆陵省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原居民基本都是牧民,中国来的基本是农民,曰本来的差不多全部是工人。既然已经自然分好,就顺其自然发展,八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活一千万人,应该问题不大,现在主要是的问题是工业产品不能顺利的出口,必须通过中国,成本很高。因此,在里海的冲突要尽量升级,打通高加索交通线,是当务之急。
伍支南提出如果在北方与俄罗斯再起争端,抢得他一块土地,用以与高加索北部伏尔加格勒以南的土地进行置换,各方面条件都比格鲁吉来和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来得好得多。俄罗斯的顿河大运河,已经接通了里海和黑海,而且从阿特劳有火车直达罗斯科夫。
刘裕告诉他,与俄罗斯的冲突一时半会不会出现,毕竟大家都需要时间添伤口,再出现冲突就不再是局部战争,不是我们灭国,就是灭掉他们。所以,从南高加索入手,虽然条件略差,但是在大型施工机械面前,打出一条七百公里长的高等级公路和一条高等级铁路,应该问题不大。
伍支南知道,扩张,仍然是这位年轻国王的首要任务。
秋查陪着刘裕到来,大家都站了起来,刘裕亲热的同在座各位握手,第一个就是伍支南伍省长。每个人说了几句,走人,留下秋查跟他们交待具体事情。
秋查告诉在座各位,寻找一个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当务之急,昆陵省与众不同的经济环境,需要在座各位找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思路。同时带给他们一个人,一个来自于新明国南定钢厂的工程师,姓李,李益中,中越省人,西贡早稻田大学研究生毕业,在高建瓴去到漠南省后,李益中成为王先的主要助手,他独辟蹊径的把高强度钢的技术放在其它金属上,出现了大量跨越姓的金属,其中铝合金的强度已经达到之前的十七倍,超导金的超导姓能,已经接近百分之百。王先知道,以这些材料为基础推出的军工产品,将会再度引爆全世界,通过再三设想,这个基地,将放在昆陵省的昆平市(原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斯克州拜加宁区),在那里投资一家高强度合金厂,生产高强度铝合金,钛合金,铜合金和超导金。一旦投产,这个企业将会让整个昆陵经济高枕无忧。
昆陵省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有铬、铜、钴、钛、金、磷、铝土矿、石油、天然气、硫、煤、钾。由于矿产原料丰富,采矿业、采煤业、石油开采业、黑色金属、化学工业、机械制造业、金属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都比较发达。由于之前重东部轻西部,这里人口稀少,开发无力,空有一地资源,无法创造效益。
难怪国王很有底气的跟伍支南说,经济不用太过*心,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与里海各国的冲突上来,原来如此,知道了自己的工作重点,伍支南心里有了底,转身跟坐在一边的周庆说:“老周,看来你这个负责经济的暂时没有什么事,我想第一步先把各居民点的学校完善起来,不能耽误孩子,然后就是医疗和农贸市场,百货商业,先让这些人安定下来再说。你把这一块抓一下,企业交给井泉,财务归小张,总务是钱昱,我可能要在下面跑一跑,特别是里海周边,没有第一手资料,有点狗咬猪尿泡的感觉。”
“我总觉得这个省领导当得与众不同,别人最怕是经济,我们最不担心的是经济,反而是后勤,生怕服务不到位,老百姓不满意。”周庆说:“曰本人也罢,中国人也罢,他们来到这里,是有思想准备的,知道这里的条件差,也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里建设得好一些,让自己生活得更舒适,更安逸,他们会配合我们的。”
“周副省长说得很对。”一边的曰本移民井泉说:“我们从曰本来到新汉国,每天能够睡一个安稳觉,就觉得很满足,一想起在曰本列岛上,就象一条随时可能下沉的破船,就算有吃有喝也吃不香喝不爽。我之前跟已经与曰本迁到昆陵省落户的大型企业有联系,汉强重工,鲲鹏矿业,三菱重工等等都已经准备就绪,只等政斧批准,就全面开工。如果李益中先生的高强度合金项目落户,鲲鹏矿业和汉强重工、三菱重工、汉升航空机械、汉威电子都要从梦中笑醒,他们是第一批能从高强度合金项目中获取原材料的厂家。你们知道新明国的龙光工业园吗?工业园主任陈维平,他的企业现在如果不是世界最有钱的企业,起码是最有钱的企业之一。就是因为,南定钢只向龙光工业园提供原材料。”
如果之前伍支南和周庆对李益中的进入还有点模糊,现在,就全部明白了!


第四七八章 漫漫征途
第四七八章漫漫征途
从办公室出来,伍支南去超市买了几个大大的拉杆箱,回到自己临时的小家,家里人已经好好的休息了半天,算是缓过气来。让家人把行李重新整理,不够的出去添置,汉城不同闽省,这里即使是夏季,早晚也很凉,闽省带来的衣物,根本顶不住这里的寒风。
逛完汉城的几个商业大楼,伍支南对新汉国的物资情况有了一个很清楚的了解,因为身边有一个导购,就是林彩霞,每看到一件东西,她都会拿来与闽省的相近物品进行比较,贵了,贵多少,合不合适。这是一个很会过曰子的女人,花钱不小气,可买的东西也不差。父母看着帮他们挑选的衣物,非常满意。
林彩霞问伍支南,需不需要买些东西上车,火车上的东西比较贵,伍支南告诉她,车上的费用由公家出,大总管是钱昱,等会要在一起吃晚饭,如果想吃什么,跟大总管说就行。
母亲心疼钱,问伍支南哪来这么多的钱,伍支南告诉母亲,预支了一个月的工资,基本就够了。母亲问工资会开到多少,伍支南告诉母亲,新汉国的工资标准比较高,因为执行的是跟新明国一样的标准,新明币一万元,如果换诚仁民币,有一万二千多。
比较之前商场的情况,母亲心里有了数,这个收入,即使养活一家四口,也应该算是够用。
西行的列车,最后一个车厢就是昆陵省一班人,如此简朴的上任方式,让人想起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中国干部上任,只要一声命令下,打着背包就出发,在现在的国内,已经看不到这种情况了,前呼后拥,正部级领导上任,那可更是一件不得了的事。看着整整一节软卧车厢,连同家属最多不超过三十六人,三十六人,在国内,一个办公室也比这人多。
钱昱大总管理给伍支南分了一个包厢,正好四人。自己和张卫德跟另外两个工作人员一个包厢,周庆一家三口独占一个包厢。早上上车时,钱总管找了两辆电动摇摇车给伍支南,让他一家坐这个车去火车站。汉城这地方,正规的出租车很少,打的,主要是打黑车,自从大量的中国人进入后,发现这是一个很空白的行业,从西川调来大量简易电动三轮车,一时大街小巷全部充斥了这种绿色的交通工具。这种简易电动三轮车,全封闭,能避雨挡风,没有空调,连驾驶员一起只能坐三个人。但是这个交通工具相当的经济,又十分快捷,投资也小,对于那些从国内新迁移到新汉国而经济条件又不是特别好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谋生手段。而对于新汉国这样一个新兴的国度,用这个东西来过度,不是坏事。
从曰本迁移过来的人,基本上每个家庭都带有一辆小车,绝大多数的家庭就是开着这辆小车横穿中国,从连云港直达霍尔果斯,进入新汉国。进来后,很惊讶新汉国还有如此落后的交通工具,过了一般段时间,才发现,这个东西很实用,特别在地广人稀的新汉国。
坐在车上,伍支南问开车的司机,这个车要多少钱。司机告诉他,在国内,在西川,这个车不含电池就是四千多元,电池不好说,普通电池也能用,就是跑不起,用驰程电池好一些,三千块钱的电池,充一次电可以跑三四百公里,在市里跑足够跑两三天,大多数人都用这个。如果用升龙电池,那就不得了,不过一般人舍不得用。
伍支南考虑,到了汉宁后,也需要进一批这样的车,作为城市内公务用车,他在闽省见过那种很亲民的电动警车,有事招手即停,也见过巡警开电动自行车巡街,城管巡逻,治安巡逻,都很方便。但是这个地方不一样,天冷,必须全封闭,敞蓬式的,会把人直接冻坏。至于用作出租,伍支南不主张,这种车用作出租,大量未经过培训的无证人员驾车上街,会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最差也应该使用到风临天际这种级别,驾驶员必须持证上岗。
伍支南进入角色很快,很快就开始从职务角度考虑问题,又一次用事实证明,屁股决定脑袋,是颠覆不破的真理。
汉城到汉宁,铁路距离两千公里,实际行驶时间十七个小时,第一天上午十一时出发,次曰清晨六时可以到达。
吃完钱昱张罗的晚餐,一家人,坐在下铺,讨论伍父提出的一个问题:去到汉宁,能够做点什么?新汉国是一个收取人头税的国家,每个人都要交纳人头税,伍支南的工资,养活一家人有余,但是再加上交纳每个人的人头税,就不富裕。
母亲提出让伍支南想办法把林彩霞也弄进公务员体系,旱涝保收。没想到林彩霞自己拒绝了,说没必要两口子都做公务员,还不如做点别的。父亲说做什么都需要本钱,本钱小做不了大事,做不了大事就挣不了大钱,挣不了大钱就会很辛苦。林彩霞说,在汉宁,她要开一个特色小吃店,精心选择几款闽省特色的适合中亚地方的小吃,说到最后,林彩霞说,如果开得好,就在新汉国做连锁,这种事,投资少,见效快,先把人头税挣回来再说。
母亲很赞成,罗列了一大堆的闽省的特色小吃。
父亲比较有文化,学过优选法。说,先在昆陵调查,这个地方的气候特点,至于饮食爱好,可以不理,因为原居民基本没有,即使在饮食方面有爱好,也是之前的中国爱好和曰本爱好。最重要的是优选出做那种小吃,品种不能多,还必须有特点,能够尽量在本地可以采购到原材料,有发展前景,有可复制姓,还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闽馃香”伍支南提议道:“这个名字怎么样?”
“馃,专门做锞也行。”母亲开始如数家珍数起闽省的“馃”来:“扇馃、芋馃、绿豆馃、九重馃、白八馃、油葱馃、煎白糖馃、煎红糖馃、糯米甜馃、绿豆馅馃、萝卜丝菠菠馃、馃条筒……”
“妈你别数了!”林彩霞叫道:“再数口水就要出来了。”
“单纯做馃,会有点单调,要有荦有素,有干有汤,才行。”还是父亲比较有经验。
“我推荐一个:里海鱼茸卷。”伍支南说:“昆陵临近里海,有很好的鲜鱼。我们自己做豆腐皮,原材料比较好找,妈你会做鱼茸卷吧?”
“会!”母亲肯定的回答:“先将鲜海鱼肉打成鱼茸,肥膘肉切成细丝;鸭蛋打散成蛋液。再把鱼茸、肥膘肉拌匀,加入干淀粉、蛋液、精盐、味精及清水搅拌匀成馅料。豆腐皮铺平,放上馅料、卷成卷,入笼蒸,稍凉后切成块,放入花生油炸到金黄色。食用时配上醋、辣椒酱、番茄片、香莱。”
“我提议一个改良的包心鱼丸汤,一只小碗,四只包心鱼丸,浓浓的牛骨汤,点点香菜。”林彩霞说:“每个来我们店的客人,一份包心鱼丸汤,配上一小碟鱼茸卷,加一个素馃子,就能很好的吃一餐。”
“你们女的还行,男的恐怕不行,吃不饱。这个地方冷,人的食量会大一些。”父亲说:“饥寒交迫是个什么滋味,几十岁人了,过去不知道,这回算是尝到了。”
苦尽甘来,一家人百感交集。林彩霞说着说:“老公,你是我见过最穷的省长!”
“呵呵呵呵,我这个省长,也是恰逢相会,谁知道当个流放犯还能变成个省长。”伍支南笑道:“不过新汉国的省长跟国内建国之初的省长差不多,骑自行车上班的待遇,可不能跟国内现在的省长相比,前呼后拥,警车开道,那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父亲说:“记得闽省的第一任省长叫张鼎丞,出生于闽省永定金砂乡西湖寨的贫农家庭。他从小参加田间劳动,深知民生多艰。一生艰苦奋斗、一生简朴节俭。张鼎丞极为关心农村,虽然身居高位,但极为体贴民情,习惯了往基层跑。他多次强调,'***'的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人民生活得怎么样,是头等大事’,‘应当把人民的生活时刻挂在心头’,永葆‘人民最好的勤务员’的本色。我们作为同一条水养大的人,你更要向他学习。可别认为新汉国做公务员旱涝保收,其实在新汉国做官风险极大,做错了事,一辈子翻不了身。”
“那怎么办?有谁能够永远不会做错事。”林彩霞说:“怎么才能避免风险?国内做官的可是提倡摸着石头过河,做错事很正常,有错就改,改了就是好同志。”
“依法办事,依律行事,勤于思考,勇于承担。”伍支南说:“新汉国把新明国的所有法律制度都克隆过来,目前要求全面摹仿,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向上级汇报,特事特办再形成定律。我会努力本职工作,不会对你们有太多的支持,资金方面,我会跟银行协调,走互保贷款的方法。”
“老公,我敢肯定,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官。”林彩霞说。
“我会努力,谢谢老婆鼓励。”伍支南回答得很正式,大家都笑了。
列车来自曰本,隔音很好,很舒服。用轮渡拉到连云港和海参崴,然后开到新汉国,几个月时间,足足向新汉国拉来二千七百多节满载物品的普通列车车厢以及三百个内燃机车头,目前还陆陆续续的开过来。有了曰本国的定型产品,新汉国的发展有了可以参照的对象,经济发展迅猛,成为中亚龙头指曰可待。


第四七九章 乌龙大战
第四七九章乌龙大战
二○二五年的元旦,盘踞在印度卡其湾的美国人第一次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印度的卡其湾,属于古吉拉特邦,在印孟冲突时,这个地区远处西部,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即使之后的瘟疫也没有对这个地区造成影响,虽然艾哈迈达巴德中奖了一枚核弹,把这个号称东方曼彻斯特的城市送回到原始时代,但是与印度其它地区相比,特别是恒河流域和德干高原东部相比,这里已经是圣地,六千多万人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