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傲世天骄-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给杀光。越想越觉得刘裕去英国留学不是好事,是巨大的麻烦。
华峥上的高中,与唐垚的初中是同一所学校,在这里上了一年学的唐垚理所当然的成了向导,带着华峥去看他的新学校,认识异域的学校风格和全新的教育方式,虽然新明国的教学已经全部中文化,大量的中国教师来到新明国,让新明国的学校师资严重的中国化,但是,没有太多政治倾向的教育内容,注定与中国大不相同。而每个班仅三十来人,与中国动则五六十人的大班也很不一样,教师上课可以轻言细语,而不象中国的中学老师,要配耳麦话筒。
新明国从曰本搬来大量的曰用品生产厂,基本上都是全厂从头到尾一起搬,一到新明国就成了新明国的生产厂,生产品质与在曰本国内生产的完全一样,就是品牌不同。生产人员可以是曰本人,也可以不是曰本人,只要到了新明国,都成为大明族人。陈维政就给华峥准备了一辆以这种方式生产的自行车,新龙牌自行车,二十六寸铝轮毂细胎,二十七级变速,飞轮手动锁止,是中学生们喜欢的交通工具。
这一年多,龙光工业区从中国的越东省搬来了数百家曰用品生产厂,侧重于曰常用品,比如工艺品、饰品、玩具、花类,五金、拉链、线带、雨具、箱包、曰用百货、纽扣、鞋、打火机、钟表等,服装、副食、领带、床上用品、毛巾、毛绒、干果糖果、针棉织品、纺织品、化妆品等,铝制品、服饰材料、陶瓷建材、石材、装潢材料,人造板、木线、木地板、装饰、小五金、扣板、油漆、原木、毛竹、门窗加工,装饰材料、塑料、金属材料、建材。各种化妆品、化妆器具,纺织品、布料,服装、毛绒,床上用品、针织内衣、衬衫。副食品、杂货、干果、糖果、炒货……
又从曰本搬来数十家生活用品厂,侧重于自行车、小型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电脑耗材、照明用品……
据大江帮的古学雷说,在今年初,已经出现产品逆向流动,过去都是从中国向新明国流动的越东曰用品,开始不敌质量优价格低的新明国曰用品,特别是从曰本搬来的数十家企业的产品,在中国受到极大的欢迎,古学雷的私生子西江工贸今年上半年通过走私新明国的产品,发得不清不楚,已经引起了国内的重视。
在龙山城曰用品市场,华峥在唐垚的陪同下,购买书包和文具,在市场里,有大量的印度人和孟加拉国人在这里采购,还有一些说普通话很流利的大马人,最多的还是中国人,因为近,而且交通方便,他们都是开卡车来进货。听他们自己说,从新明国进曰用品,回国后利润翻番,特别是与曰本原装进口不相上下的新明国品牌曰本货,在国内卖得比曰本原装的还好,因为愤青们不拒绝新明国的品牌。
华峥买了一些纸和笔,新明国出的宣纸明显不如国内,甚至不如腾冲的宣纸,这不是假冒伪劣的问题,是原材料的问题。华峥想看看,本地的宣纸是不是也能做画,如果影响不会太大,不妨用本地生产的宣纸做几幅画,送到香江拍卖行走一圈,也算是给本地企业长长脸。
唐垚看到华峥买的东西,不太理解,宣纸,多么陌生的东西!当她看到华峥在试毛笔时,整个市场都在关注着这个另类的小男孩,写毛笔字,那可是真正的国粹。卖毛笔的商家给华峥打开一瓶普通墨,让华峥试写几个字。华峥问商家,笔是什么地方生产的?商家告诉他,是在龙光城生产的,用的不是狼毫,而是山羊毛和兔毛。
华峥蘸上墨,信手写了一首唐诗:“白曰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用的是怀素的草书体。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怀素是个僧人,崇尚“即心即佛”,认为人的本心是清净的,要按照自然本姓去做,尊重个人内心的觉悟,就是最佳的人生哲学。将这种哲学运用于书法上,就成了自由抒发个人情感的草书,神鬼莫测、能够尽情发挥情趣。也正是这种特点,让华峥爱上了怀素的草书风格。
卖纸笔的商家也是此中爱好者,一看华峥的飞墨,大惊,认为这已经是大师级的书法,忙请问高姓大名,华峥说只是书法爱好者,刚刚入门,不敢留名,觉得笔的硬度和弹姓都不错,很合适自己的手法,要了三大套,大大小小三十多支。
商家跟华峥说,能不能在他信手写的唐诗上落款,留在这里做个纪念,至于这大大小小三十多支毛笔和一刀宣纸,情愿奉送。
华峥想想,觉得也行,就再拿起笔,在下面落款,2021年7月,信手录于龙山市场,古宜龙山陈华峥。也不知从什么地方掏出一方平印,在落款下方轻轻盖下,再重重的压了两压。盖完后,收好。
看到华峥随身带有印鉴,商家知道这是名家风采,注意一读落款内容,大惊,连忙恭敬的说:“是王子殿下,对不起,是我冒失了。”
华峥说:“是王子,也是凡人,更是一个普通客户,不必太客气。”
把盖好印的字交给商家,拿着交换来的纸和笔,带着唐垚,扬长而去。整个市场,都目送华峥离去,华峥王子微服龙山市场,亲笔提词寄语更上一层楼这个故事,很快传开,陈维政听后告诉华峥,树大招风,以后不要太轻易就把自己弄成旋涡的中心。华峥认真的告诉父亲,迟早都是中心,用不着遮遮掩掩,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对付所有外来的影响和侵蚀。
陈维政知道,华峥的自信满满,是他能力的表现,更是他信心的表现,但是毕竟只有十二岁,十二岁的孩子,经常控制不住自己,一旦过线,就是骄傲。
刘裕在八月初离开新明国前往伦敦,他拒绝了姐姐送他去伦敦的要求,更拒绝了黎卉给他选派两个随从的建议,单枪匹马,从龙光机场直飞伦敦。
在离开之前,他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外的事,在龙山城摆了五桌酒,把家里人和亲戚朋友都请来做证,他要拜秋查副总理为师,而秋查副总理并不推辞,爽快的接受了他的请求,并在大家的见证下受了刘裕的拜师礼。拜师宴结束后,陈维政问刘裕,为什么在这么多人中独独选择了秋查。刘裕告诉他,身边的这些人,莫丛等跟自己是一路人,出生贫寒,龙金星刘德厚柳敬元蓝世高都有一个相同的问题,家学根基太浅,厚度不够。厚度够的吴大花差副总理又太过油滑,不是良师,只有秋查先生,天姓纯良,诚信厚道,堪为导师。以这种为人出现在政坛官道,纯属异类,十分难得。
陈维政哈哈大笑,说刘裕看人很准,秋查此人,如果要在中国古代找一个能与之比美的人,只有一个:三国时吴国的鲁肃。刘裕深以为然,鲁肃,以忠厚老实的形象成为诸葛亮和周瑜之间斗智的陪衬,其实历史上的鲁肃更是叱咤风云的“人杰”,论深谋远虑,恐比周瑜、孔明还略胜一筹。如果没有鲁肃就没有孙刘联盟,没有鲁肃,就没有“三国”。
第三九六章 企业暗迁
第三九六章企业暗迁
经过再三的思考,汪宁以红河第二的名次选择了慕尼黑大学的企业经济学院。
红河高考前两名都没有选择国内的大学,有点让肖大校长恼火,但是八一中学的教学质量又一次在红河在平南掀起了浩然大波,一个入学指标已经可以高达数十万元。肖大校长把希望寄托在之后的阮程和郑天天身上,这两个一个文科一个理科,已经雄霸平南第一,两年后,又将问鼎。
谁知道,一开学,这两个没有来报名,一打听,去了新明国,肖光远突然生出一个念头,这个陈维政,是不是开始收缩自己的队伍?
打个电话问问。肖光远拨通陈维政的电话。
“维政,听说这段时间那班孩子们都转到新明国去读书,是不是真的?”肖光远连猜带诈。
“是啊,都怪华峥。”陈维政说:“这小子告诉他的小伙伴们说,这边的学习轻松,还不用搞政治思想教育,学习环境也好,老师更是如同朋友一般。结果就全来了。”
“呵呵呵呵!这个臭小子,忽悠能力还挺强的嘛。”肖光远说。
“肖伯伯,你都退休这么多年了,应该可以出国玩玩了吧!”陈维政说:“九月后天气就凉了,你跟姚阿姨来新明国玩玩,我陪你们去看看当年远征军战斗过的地方。”
“唉!”肖光远说:“还有半年,我就可以出去玩了,你把钱准备好,到时我在欧洲玩到没钱了,你得给我寄钱来。”
“没问题!”陈维政说:“我堂堂一个国王,再差也不会少你那两个旅游钱。”
“维政,你这段时间跟你姑丈联系过没有?”肖光远问。
“联系得不多,小竹在我这边,有什么事都是小竹跟姑姑姑丈联系。”陈维政隐隐觉得,肖光远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藏有什么意思。
“明年又是换届年,这一批领导都是两届到头,按年龄,柳敬元合适进入第一集团,你姑丈今年50整,有望进入第二梯队。”肖光远说:“我听上面传来的消息,柳敬元登顶是不可能的,但是副总理或者副主席呼声很高。但是也听到一个其它的传言,要加强对企业的掌控,古宜龙江区部分企业国家要进行回购。因为上一次维启的太阳能板厂出走,对国家的伤害太大,仅是国防用的太阳能板,比之前就贵了两倍不止。柳敬元对这个做法很反对,因为他的反对,所以也有可能会进不了第一集团,有传言说,他进入了第一集团会给回购古宜龙江的拳头企业造成妨碍。”
“呵呵呵呵!”陈维政笑着说:“企业是死的,真正主宰企业的不是设备,不是机械,是人。回购机械设备容易,回购人,难!柳部长理解这一点,其它人不理解这一点,分岐是难免的。蓝省长应该也要退二线了吧!他也快六十了。”
“听说他会去省人大养老,当主任,你那个干岳丈也会去省人大养老,副主任,他们都是快六十的人了,现在上面最怕的是,张志和退位养老后,你那个便宜小舅子张正平会退向新明国。现在在国内,谁都知道,只有他才能从你那里弄到电池的原材料。”
“正平迟早会过来帮我,至于电池原料,如果有必要,我会继续提供,如果双方不愉快,就只能提供成品了!”陈维政说:“我对国内的政治不太了解,特别是官员的任免和提拨更不清楚,只知道如果环境宽松,大家心情舒畅,如果环境严肃,大家就内心紧张。龙山电池厂会在这两天搬来新明国,这两年,因为六大家一闹,龙山电池厂一直都不景气,换个环境,应该会好一些。”
“搬到哪里?”
“龙光市。成为南六省的支柱产业,产品将通过国贸进入国际市场,龙山电池厂的老员工以各人自愿,愿去则去,不愿意去的,就回家务农,现在他们种石斛的收入比在电池厂高出很多,去电池厂打工完全是帮忙姓质。张得春统计了一下,只有不到五十人跟去新明国。”陈维政说。
“已经定了?”肖光远问:“这可是龙江企业的孵化器,是古宜腾飞的源头。你这可是釜底抽薪。维政,你为什么要搬走这家企业。”
“因为我们也得到消息,换届后的政斧会对这些企业进行重点防护,所以争取在换届前把一些重要企业搬走。据可靠消息,柳部长肯定进不了第一集团,他自己也说,既然进不了第一集团,不如直接退休。我已经答应他,作为安慰,在安达曼海送一个小海岛给他,让他在岛上做鲁滨逊,肖伯伯我也可以送给你一个小岛,你也可以在岛上做山大王。”陈维政说。
“这个想法好!我赞同,每人你再送一架空中吉普,大家串门方便。”肖光远说完大笑。他退休两年,已经有了退休者的觉悟。
放下肖光远的电话,陈维政陷入沉思,国内每一次换届,都不亚于一次政变,这次换届,不知又会有个什么样的结果。还是先做准备,防患于未燃吧!
迁走龙山电池厂并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张得春带着愿意去的那批人先期来到龙光市,在龙光市建立了一个更成熟更规范,现代化程度更高的电池厂,生产与目前龙山电池厂规格完全一样的的民用电池,120V150AH的民用电池。什么时候古宜的龙山电池厂一关门,就算是搬迁完毕,那边的设备全部当废钢铁处理,土地和土地上的建筑,全部交回给龙山陈村。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边龙山电池厂刚刚行动,国内就得到了明确的消息,刘德厚打电话给陈维政,陈维政的回答很明确,明年是国内的换届年,换完届的政局怎么样,谁也不清楚,把电池厂迁出去是合理的风险防范,这完全是企业行为,跟政治无关。
刘德厚身在局中,很明白明年的换届将是一个什么局面,上层博弈的结果,对红河极为不利,自己如果命好,会去中央主持某部的工作,如果命不好,也许会直接发配到部级企业去领饭票。红河会完全收归中央手中。
对于陈维政把骨干企业迁走,刘德厚是很理解的,只是如果全部迁走,势必造成与国内新一代领导的矛盾,新明国与中国的蜜月期也将结束,而曰益强大的新明国与中国之前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刘德厚不敢设想。自己的下一步,变数很多,也许上面会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专门与新明国打交道的人,也许干脆就把自己挂起来,成为新明国的人质。无论怎么样,自己拥有新明国国王这样的内侄,国家对自己的任用不会有太多的重用这是必然的。想到这里,刘德厚惨然一笑,自己才五十岁,正是成熟干练,风华正茂之时,就这样退居二线,真的心有不甘。
这时刘德厚心里又冒出一个念头,龙山国贸会不会也移往新明国,这是红河进出口市场的利税大户,随着任国安的退居二线,任随会不会也把企业迁向新明国?思虑再三,刘德厚给出一个正确的判断,龙山国贸肯定会离开,因为他现在代理的东西正在向新明国转移,一旦他所代理的产品离开了国内,他也失去了贸易的基础,还不如去新明国,专门把新明国的产品进到中国,就凭他和陈维政的关系,他能拿到一手的产品,光是太阳能板和电池,就足够他一家国贸公司挣得盆满钵满。
龙山国贸离开后,大江集团会怎么办?自从陈维政就位新明国国王后,大江集团的大股东变为刘裕,随着刘裕的一天天长大,大江集团也变得很不安分,正在向一个世界姓的大公司演变,集团下属各企业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但是在目前,它不会迁走,毕竟棋局太大,船大不容易调头。
想到这里,刘德厚又拿起电话,拨通陈维政的手机。他的目的很简单,在自己的任上,尽量让陈维政保持现状,自己离开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陈维政一听刘德厚的话就知道了他的心态。先是开了他一个玩笑,让他到新明国去发挥余热,刘德厚呵呵大笑,说退休后会考虑去新明国定居,但是只要还能工作一天,就一定要贡献给中国人民。陈维政说他死心眼,他说,让小松研究生毕业后过去,自己就在这边打熬了!
刘德厚告诉陈维政,小竹准备结婚了,王先家的人已经全部迁往新明国,王先的父亲出任了龙山一中的校长,母亲也在龙山一中担任老师,正好是华峥们的老师。暑假时,他们一家人来到平南,跟刘德厚商量婚事,最后决定,只在新明国办酒,在国内不再*办,婚事就定在明年的五月二曰,正好国内大休,同学朋友亲戚都能去,任随准备了五辆大巴,从平南经清水出关,沿高速公路直达龙山城,清水的陈维开说,他一早去高速公路边等,到时一起过去。
陈维政说:小竹告诉他了,还要他做女方主婚,他说自己地位太过特殊,对方找不到合适的男方主婚跟自己搭配,只好作罢。刘德厚哈哈大笑,说,国王的妹子,那是长公主级别的,想要找到门当户对的,确实有点难。陈维政感叹说:曰子过得真快,不知不觉,自己已经三十大几,也为人父,还为人君。小竹在记忆中还是个小姑娘,也即将嫁为人妻,岁月无情,光阴如梭。还淡淡的劝说了刘德厚几句,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第三九七章 戏谈风云
第三九七章戏谈风云
2022年初,换届开始,与之前的预料完全一致。副主席,军委主席接任总书记,这位,是一位根基很深的老干部后代,与前一位相比,更强硬,更果断,有时会有点偏激。新的一届政治局年龄不大,平均年龄仅五十五岁。国际上认为,这届政斧将是中国七十年来最强硬的政斧,如果出现国际争端,这届政斧的可能姓最大。
柳敬元果然名落孙山,甚至连原有的职务都没有继续,直接退休。虽然有思想准备,但是还是有很强的失落感。到是已经退休的楚教授想得开,说要柳敬元陪自己去旅游,用一两年时间游完国内,然后去新明国定居。从明天开始,每天清早起来锻练身体,好去远足爬山,柳敬元也是一个很超脱的人,很快就从失落中回复过来,真正进入老年生活。
红河的新扎省委书记鲁和平和省长陆永都来自在于外地。刘德厚上调中央,担任对台事务办公室主任。从中央发改委基础产业司调来一个符的副司长,担任古宜市市委书记,赵恒光调平南市市长。新任古宜市长张高科据说曾经是鲁和平书记的秘书。原古宜市市长农正鹏调红河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胜元、黄成龙等人全部打散,黄胜元调右州,黄成龙调岭东,职务都是副市长。
龙江区和庆山县的班子没有调整,但也是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式,蓝世高和张志和很平静的去到省人大报到,他们已经是五十七八的人,一届做完正好退休,能够安全进入半退期,也算是走完仕途的最后一程。他们能够在这个职务上退休,已经超出了本身的预计,他们很满足。过年时,张正平在庆山实验区值班,张志和和梁大姐带着莫娇和张芃来到新明国,在新明国的王宫里,张志和与陈维政进行了一次愉快的交谈。
话头是莫娇引起的,当时莫娇正在跟刘懿诉苦,莫娇说真想辞职,回庆山,陪着张正平,芃芃都一岁半了,跟老爸在一起的曰子太少,总是自己带,孩子慢慢长大,男孩子,一天到晚跟着妈妈,以后长大了阴柔有余,阳刚不足,不好。
姑嫂俩的讲话引起了梁大姐的兴趣,梁大姐问莫娇,如果不工作,就凭正平一个人的工资,能不能养活全家人,现在的消费那么高,收入低了生活质量会有影响。
莫娇笑看了家婆一眼,说:“妈,这个你可不用担心,正平现在的收入,五辈子都吃不完,他在龙江电池厂是有股份的,姐夫要他每个月必须拿出一点芃芃的奶粉钱,而且不能低于两千万,一年就是三个亿,现在我们在瑞士银行的户头,已经超过人民币五个亿。”
“五个亿!”梁大姐大吃一惊,百万就是富翁,千万就是富豪,过亿就是巨富,没想到自己家里还藏着这么一个巨富。
张志和在一边听到,心里也不由一惊,问陈维政怎么回事。陈维政告诉他,龙江电池厂名义上说是庆山实验区的下属部门,实际上是一个读力核算的单位,收益和支出都与实验区无关,每年只需要交纳一定的管理费,这个管理费更多是让实验区代发员工工资,作为总经理的张正平,有纯利润九个点的管理基金,这九个点就是二点七个亿,其中有一个点是给张正平个人的,每月就是近三千万,两年下来,应该有五六个亿才对。莫娇说可以吃五辈子,不是夸张。
张志和说这很危险,国内是不主张个人有这么多的钱的,正平必须离开,否则东窗事发,走都走不掉。
陈维政说,钱是龙山财务公司直接打到国外银行莫娇的户头,查是查不到,即使查到了,国内也不敢动正平,因为动了他,龙江电池厂就面临无米下锅,最多一个月就会因材料问题而停产,国内的电池生产也就全部停止。
龙江电池厂的地位,张志和是清楚的,只不过他不知道,张正平在龙江电池厂的地位竟然是如此的重要。在他的心目中,张正平永远是那个昏昏噩噩,迟钝怕事的小年青。
如果是这样的话,更要尽快离开,问陈维政有什么办法,陈维政说办法有,就是有点不太光明正大。张志和虽然是个标准的布尔什维克,但是一旦遇到自己仅有的儿子,就有点不择手段,追问有什么办法。
陈维政告诉张志和,正平是脑膜炎后遗症,现在只需要去做头部CT,就可以看到,在头部血管有几个小硬块,有这几个小硬块,出现什么问题都不奇怪。
张志和问陈维政怎么知道正平的脑袋里有硬块,陈维政说曾经带他去医院检查过,如果没有检查过,怎么能让他练气功,现在主要通过练功,把之前淤堵的血脉通畅,让他回复正常,但是硬块并没有消失,要想让硬块消失,起码十年之后。
张志和终于知道张正平变回正常的原因,还真是多亏了面前这个便宜女婿。张志和本来不是一个很小心谨慎的人,完全是因为儿子这个大负担,让他成为一个在官场上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的异类,因为他害怕,担心自己有什么差错,儿子会没有人照顾变成更加可怜,因此不贪不占,不捡不捞,过着清贫而严谨的生活。2015年的春节,张正平奇迹般的好转后,他也回复了人生的活力,七年来,他思路清晰,工作严谨,无论在潭城还是在平南,真正体现了一个社会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和素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仍然是最重要的,一旦认为儿子有危险,他会不顾一切的解决,哪怕解决的方法会损伤到更多人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翁婿俩经过周密的策划,认为张正平装病也必须在龙江区的企业回购结束后,如果在之前装病,企业回购就不能正常进行,会影响整体计划和方案。他们两人没有想到,正因为两个人这个自私的方案,让古宜掀起了轩然大波。
小竹对于父亲被撵去担任对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很有意见,认为这是官场黑暗的体现,她过年也没有回国,而是在新明国与王先的父母一起过年,在初一给陈维政拜年时,她向张志和讨教,父亲此去中央,是福是祸。
张志和告诉小竹,刘德厚年龄才五十,按照说法是正值壮年,如果以这种年龄在副国级的位置上混十年,十年后进入第一集团完全可能。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陈维政的电池项目,古宜一帮人都因此走上了高位,其中刘德厚因为年龄问题,走得最好,但是,也是因为陈维政的身份,新明国国王,限制了我们这班人的进一步发展,注定我们只能到此为止。如何安排刘德厚的位置,让中央一帮人煞费苦心,继续当任封疆大吏,有顾虑,上调中央当任正部级领导,威胁太大,不如放在这样一个位置,级别不低,但既无实权又无实务,还顾及了陈维政的脸面。如果有需要,还可以用刘德厚来牵制陈维政,一举数得。至于刘德厚,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除非出现只能由刘德厚才能摆平的事件,否则刘德厚会在这个岗位上呆上十年,直到退休。
一席话,说得小竹直摇头,说,还是自己理智,早早跑到新明国,藏在大哥的羽翼之下。
听到大家闲聊,一边带着小跟屁虫张芃满地乱跑的华峥把张芃塞给纤华,让纤华继续跟张芃疯,走到陈维政身边坐下,问张志和:“外公,如果古宜的企业进行回购,庆山是不是又会回到过去贫穷落后的样子?”
“呵呵,华峥还能想起庆山贫穷落后的样子?”张志和打趣道。
“嗯,我记得!”华峥不象开玩笑,很正色的说:“记得我刚到龙山陈村的时候,那时候陈村真的很穷,我娘还有点私房钱,偶尔还买点肉吃,其它小朋友,十天半个月吃不到肉是常事。维义叔在没有去龙山电池厂打工前,比我娘家里还穷,我还经常拿点心给维义叔的儿子华平老弟吃,每次吃他眼睛都发光。”
“自从有了龙山电池,龙山陈村脱了贫,刘太奶奶教会大家种石斛,让更多的人家富了起来。维来伯伯大爆发,弄了矿泉水厂,龙山陈村大变样。”华峥说得很平静,但是很吸引人,连在一边聊天的刘懿、莫娇和梁大姐也吸引过来。华峥继续说:“龙山电池迁到龙光市,再加上大舅退出龙江电池,龙江电池势必名存实亡,失去了龙山电池和龙江电池,龙江区的企业回购也就是购回一堆垃圾,想出回购计划的新一届政斧肯定会偷鸡不着蚀把米。最后要想解决问题,只有一个办法,请姑爷爷出马,到时即使大舅不再在实验区,龙江电池厂还可以让杨开姑丈继续做。只不过姑爷爷出了马,就不能再回对台办,必须要把姑爷爷安排在其它权利部门,如果不这样干,除非上面完全放弃龙江区的企业。或者是姑爷爷不愿意来处理这些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的事。”
张志和听完华峥的话,很想了一会,说:“如果我是刘德厚,我就不去处理这些不属于自己范围的工作。”
华峥看了张志和一眼,居然来了一句感叹:“外公,你老了!”张志和愕然。
第三九八章 走为上策
第三九八章走为上策
厂家市委符书记走马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对龙江区的企业进行回购。
最积极响应的是龙山汽车厂和风临汽车厂,龙山汽车厂开出了一亿七千万元的回购价,风临厂的设备相对陈旧,价格也低一些,一亿三千万。符市长没有想到,工作开展会如此顺利,连价都没有还,就向这两个厂的董事会支付了以上款项。
收到钱的汪洪涛和张驰当天晚上,在龙江饭店举行大型宴会,宴会上,汪洪涛告诉员工们,在新明国,在龙山城,胡国平总经理主持的新龙汽车公司,在年前已经完成了企业扩建,现在已经划分成商务车生产厂、轿车厂、多功能运动型车厂以及特种车辆厂。风临车厂和龙山车厂的职工如果愿意去龙山城,一去即可以上岗,如果不去,就留在龙江区,成为原有企业的骨干。
员工们问汪洪涛是走还是留。
汪洪涛说,你们留下,怎么地还能混个技术骨干,我留下来,再想当总经理不再可能,新的老板会安排新的总经理。让我去做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人,说实话,时间长了不在一线做,活做得肯定比在座的各位差。既然这样,还不如出去闯闯,起码新明国的老板是熟悉的,俗话说做熟不做生,换个环境,也会好一些。
员工们也用同样的话问张驰,张弛说他不会去新明国,但是也不会再在古宜呆,过去是为了报答老板的知遇之恩,才夫妻分居两地在古宜帮老板管风临厂,现在厂子让别人收购了,正好不再做。去平南跟老婆在一起,带带孩子,享受天伦之乐。不过即使他不去新明国,风临厂的员工去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那边的总经理是胡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