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策-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邹明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正要凑过去将那边吃饭的一帮职工给请走。
  单家强一把拉住他,道:“老邹,你干什么?书记做了表率,咱们就分散吃饭,有什么不可以?”
  邹明顺苦着脸,点头,手上端着食物,却又哪里吃得下去。
  陈京上一次视察厂区新建进度的时候,邹明顺安排接待大张旗鼓,全厂彩旗飘飘。
  标语横幅都有几十条。
  那一次陈京动了肝火,狠狠的训了他一顿。
  今天他就吸取了教训,他安排接待本着低调再低调的原则。
  工厂生产一切照旧,门口横幅都没有挂一条。
  本来他以为今天这事应该可以顺利过关了,没想到陈京却临时来了这么一手。
  这些厂里的职工,多数都是女工,这些人普遍文化层次不高,都是普通的工人阶级,估计他们都不认识陈书记,因为陈京坐过去,周围的人甚至都没怎么躁动。
  他暗骂自己还是疏忽了。
  再怎么低调,也得外松内紧嘛!书记视察的消息怎么都不传达下去?
  陈京坐下来吃饭,他的对面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
  女人咧嘴冲他一笑,陈京道:“生活还不错,还有水果?”
  女人愣了愣,似乎没听太懂,而就在这时,陈京忽然听到后面有小孩子叫:“有苹果哦,有苹果,妈妈我要吃苹果!”
  说话的是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脸上花得像小猫似的,衣服上的污渍将本是蓝色的外套,染成了黑色。
  头发蓬松蓬松,结在了一起。
  而被叫做妈妈的女人,微微一笑,拿过不锈钢盘子里的苹果递给她:“小花,给,你也得吃点饭!”
  小女孩高兴的接过苹果,瞅了瞅周围的人,嘀咕道:“这么小?”
  女人脸一红,甚为尴尬。
  她身边的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拿起自己盘子里的果子对小孩道:“小花,阿姨给你换好不好?”
  小女孩高兴的道:“真的吗?”
  中年妇女点点头道:“真的!”
  小女孩道:“可是阿姨也好久没吃苹果了,你换大的给我,你自己就不够吃了!”
  中年妇女一笑,道:“小花可真讨人喜,阿姨就喜欢吃小苹果呢!”
  小女孩似乎很犹豫,但是终究抵不过大苹果的**,凑过来给中年妇女把苹果换了过来。
  她妈妈冲小孩道:“还不谢谢阿姨?”
  “谢谢阿姨!”小女孩甜甜的道。
  陈京皱皱眉头,扭头看向旁边,他身边坐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他道:“小姑娘,你们多久吃一次苹果?”
  小姑娘有些羞涩,红着脸道:“有领导到咱们厂参观的时候才有,平常也没肉的!”
  小姑娘边说话,边大口大口的吃饭,那模样吃得津津有味。
  陈京抿嘴不再说话,埋头吃饭。
  把最后的一口饭扒完,他抬头,邹明顺极其尴尬的站在他的面前。
  还没等陈京说话,他便道:“书记,我……我们现在厂里的确困难很多,我们……我们的资金周转尤其困难,所以,所以……”
  陈京不紧不慢的掏出一张餐巾纸擦嘴,环顾四周,周围的人全走了。
  邹明顺气场大,他一来,还有哪个工人敢在这里吃饭?
  “刚才那小女孩是怎么回事?”陈京道。
  邹明顺愣了愣,道:“是这样,我们有个女工,家里十分困难。老公去年出车祸死了,家里两个老人生活都难以自理。而一个四岁多的女儿实在没地方去,所以白天就跟着过来上班。
  所以……”
  陈京点点头,一语不发。
  邹明顺憋得心里难受,道:“书记,您批评我吧!是我弄虚作假了,我……我又犯错误了,不该搞**这一套!”
  陈京摆摆手,道:“你跟刘市长联系一下吧,让他给你找找路子,再想办法从银行借点钱。现在我们都很困难,你困难,市里也困难。但是再困难,我还是希望工人们能够吃得饱一些。
  工人们不容易,刚才这些女工,她们还有一份工作,至少一月还能有点收入。
  咱们荆江还有多少下岗的职工?他们又是什么生活水平?”
  “书记……”
  邹明顺眼巴巴的盯着陈京,情绪忽然变得激动,他支支吾吾半天才道:“我……我保证把纺织厂给经营好。一定不让您失望!”
  陈京摆摆手,道:“不是让我失望,而是你们有几千工人。他们是你肩上的担子,纺织厂如果经营不好,我们几千个家庭就会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你要明白这个责任!”
  经历了一个小插曲,陈京从纺织厂出来,情绪变得很低落。
  作为一市书记,陈京平常高来高去,是很难体会到作为荆江普通一员他们的生活状态的。
  现在全国的经济都上去了,中央更是提出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说老百姓的曰子好过了,生活状态改善了。
  可是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陈京觉得自己这个楚江最有前途的市委书记的头衔很可笑。
  因为现在荆江人民的生活明显还处在全国水平线以下,这个一个市的市委书记,竟然是全省最有前途的书记?(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表面的和气!
  陈京下一个视察的目标是市工业园暨下岗职工创业产业园。
  这个产业园以前就有,这是荆江上一届班子花了很大力气才把这个产业园弄起来,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陈京上台以后,由于考虑到下岗职工的群体,把鼓励下岗职工创业纳入了产业园的布局之中,产业园重新挂牌,就有了现在新的名字。
  产业园管委会是正处的架子,管委会主任周进强是从区委书记调过来的,有招商背景。
  老实说,陈京对产业园没有寄予多大的期望,因为当时荆江的头号问题是国企问题。
  国企问题就像一座山,压得荆江财政喘不过气来,陈京给自己定的方针是所有的精力都要投入到这个问题上,所以,其他的工作,他都能放就放了。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荆江内燃机厂找到了婆家,荆江船厂的问题解决也只是时间问题。
  其他一些中小型国企,有了大厂的榜样在前,这个工作交给柳新林,陈京也可以放心。
  情况发生的这样的变化,陈京就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工作重点,理所当然工业园区的建设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要提上曰程了。
  陈京这一路就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荆江缺乏真正抓经济的干部,柳新林算有能力,但是他肩上的担子已经很重了,没有精力去专门抓经济,抓第三产业。
  荆江政斧徐兵要总揽大局,而且徐兵这个人搞守成可以,搞开拓创业,锐气差了一些,办法少了一些。
  至于常务副市长刘德才,最近这个人很不稳定,暗地里搞了不少事,最近班子内部整体和谐,唯一有不和谐的就是刘德才在暗中在使坏,陈京现在还没抽出手来对付他。
  第二个问题,现在荆江缺乏正确的发展经济和抓第三产业的路子。人要致富,需要找到路子,地方的发展,老百姓要致富,也要找到路子。
  陈京最近一直在分析荆江的优势,如何发挥荆江的优势,找到一条适合荆江经济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的路子,这是他亟需考虑的问题!
  微闭双目,陈京脑子飞快的转着,想得有些头疼。
  而刚才在纺织厂食堂的那一幕场景,在他脑子里久久挥散不去。
  一个五岁不到的小孩,这个年龄应该是上学的年龄,奈何家里如此条件,却只能整天像放羊一样放在一家污染极重,环境条件极差的厂房区玩耍。
  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因为有一顿肉吃,那么一个羞涩的丫头,却不顾形象,狼吞虎咽。
  这就是荆江人民的生活!
  陈京在荆江执政的时间刚刚一年,可是这一年,他想的问题,做出的各种努力,超过了他以往任何一个岗位。
  而不知不觉,他的心已经紧紧的和荆江这块土地联系起来了。
  在工作方面,他从未有过的投入,在做事方面,他从未有过的认真。
  他不觉得自己有多么高尚,只是他看到荆江人民的生活,他就想到了儿时的自己。
  那个时候还是计划体制经济,母亲还是民办教师,还吃不上商品粮,一家人的口粮基本都是靠父亲商品里粮的那个红本本来解决。
  那时候陈京一家五口人,一月商品粮只有二十多斤大米,其他的父母工资加起来,只够买二十斤额外份额的粮食。
  而且那个二十斤,很难有大米供应,有时候就是玉米、小米一类的。
  有时候粮食供应紧张,家里还买红薯。
  陈京记得那个时候他最不爱吃红薯,一锅子大米和红薯煮一块儿,大米都在下面,红薯全在上面。
  陈京总是把红薯翻出来,只吃下面的白米饭,搞得和妹妹经常为争东西吃打架。
  现在晃眼过了这么多年,那样的岁月似乎渐渐的在陈京的记忆中淡去了。
  可是在荆江这个地方,陈京的所见所闻,陈京真正的零距离和老百姓接触,竟然又让他想到那曾经的艰苦岁月。
  那个时候,家里的父母亲戚聊天,他们是多么渴望当官的人能够有好的决策,他们的要求不高,只希望孩子们能吃饱肚子,这个要求过分吗?
  陈京还清楚的记得,那一年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包产到户的政策下来。
  当时他住郊区那些农民一个个兴致勃勃,喜极而泣的情形。他们一起找到自己的父亲,请知识分子帮他们丈量田土,给他们算每户每家分的土地,山林,还有水田。
  那个时候他们是多么的对党和国家领导感恩戴德?
  现在,多少年以后,陈京自己走上了领导岗位,领导了荆江数百万人。
  他脑子里经常就想,这几百万人中,有多少人在期盼着当官的能给他们一个好一点的生活。
  他们的要求高吗?
  对老夏一家来说,他们的要求也许只是住一个雨天不漏水,夏天不暴晒,然后家里有厕所的房子。
  对刚才的那个小女孩来说,他可能只是希望,每天都能吃到一个苹果。
  而对那个狼吞虎咽的女孩子来说,他可能只是希望,一月能够多吃几顿肉而已。
  陈京现在竟然无法做到!
  这样的感觉对他的冲击是巨大的,这也是他在工作上如此卖力,如此拼命的原因,而对荆江的感情变得如此不可分割,也就是这个原因……
  “叮,叮!”手机响起。
  副驾驶座方刚接听电话,他脸色一变,扭头道:“书记,您的电话……”
  陈京漫不经心的把电话拿在手中,道:“我是陈京,您……”
  “陈京!”一个低沉的声音,很熟悉,赫然是汪鸣风!
  “你太客气了,点清先生的画作这么贵重,你说送人就送人,也不怕弟妹知道了,让你跪搓衣板?”汪鸣风笑道。
  陈京淡淡一笑,道:“汪省,老爷子喜欢就好!这东西放在我那里是明珠暗投,也只有您家老爷子能够懂得画中的韵味。对了,老人家还喜欢吧!”
  汪鸣风一笑,道:“也不知道喜不喜欢,反正我给了他,他就在书房关了一上午。下午我去他的书房,画就挂在了墙上最显眼的位置。说句实在话,你很让我惭愧啊,老爷子把我养这么大,我竟然还没你了解他的喜好。
  我这个当儿子的,不称职啊!”
  陈京道:“汪省,你不要尽说客气话。说得我不好意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汪老爷子是楚江的学术大师,我一直很敬重。你我二人这辈子是难以企及到他的高度了。
  说句实在话,你我现在都在红尘中,沾尽尘垢,俗不可耐。
  所以,我这次也就没敢亲自来拜访他老人家,怕他看到了不高兴,也怕污了他的书房。”
  汪鸣风哈哈一笑,道:“陈京,你还行,你还是楚江才子。我就不行,如果不是今天曰子特殊,老爷子连书房都不让我进的。他说我进了他的书房,他三天都写不好字!”
  陈京会心一笑,简短的几句聊天,虽然聊老爷子,其实哪里那么简单?
  聊老人是假,彼此找个话题冰释前嫌是真,陈京说俗,还真的俗。
  官场之上,往往就是这般虚假,明明聊的是好的东西,但是包含的含义却十分的俗气,名和利,面子和矫情,都深藏其中了。
  很快,两人聊了几句,很自然就扯到了荆江船厂的事情上来了。
  陈京在这个问题上,自然又免不了“汇报”一番。
  汪鸣风不断的提出问题,陈京自然也是对答如流。
  两个人对这个项目熟悉得很,所谓汇报和提问,更像是一场演练,但是这个过程必须有,要不然怎么体现谁是领导,谁是下属?
  本来,陈京还想跟汪鸣风谈朗州开发问题的。
  他都已经想好了,从哪个地方还是切入谈话,但是忽然之间,他就没多少心情了。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奇怪,陈京以前和汪鸣风是无话不谈,陈京工作的事儿,私人上的事儿,只要有烦恼,或者有想法,他都愿意和汪鸣风交流。
  但是,现在,这一刻,他却很下意识的选择了保留。
  这个原因他自己也难以说清楚。
  就因为两人的一次矛盾,让陈京和汪鸣风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了吗?
  这可能不尽然。
  两人都是高级干部,心胸不比常人,一点小小的矛盾,最后能冰释前嫌,根本不会在彼此心中留下太多的痕迹。
  要说原因,可能和陈京此时此刻的心情有关。
  陈京的情绪有些低落,因为他想老百姓天天希望当官的能够做实事,给他们一个好一点生活。而当官的人,哪怕是亲密的政治伙伴之间谈话,却是处处机锋,处处用心。
  时时刻刻都在维系彼此的身份,都在向对方通过某些言辞传达和本身言语完全无关的意思。
  这究竟有多大的意思?
  陈京一时只觉得索然无味,也没有多少心思和汪鸣风继续沟通下去了。
  而汪鸣风自然不会体会到陈京现在所想,在电话中陈京感觉得出来,他很高兴,心情可以说是极度愉悦。
  【满地打滚求月票,感谢乱世侠盗111双万赏,感谢三月无花Lynn万赏,谢谢你们,鞠躬感谢!!】(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市委机关的暗战
  荆江市委,肖涵从陈京办公室出来整理了一下衣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神色有些凝重。
  他正要迈步离开,犹豫了一下,却走向了方刚的秘书室。
  方刚正在电脑前面忙活,肖涵凑过去,他一点都没察觉。
  “小方啊……”
  方刚全身一僵,慌忙站起身来,满脸通红的看着肖涵,道:“秘……秘书长,我……我……”
  肖涵和蔼的一笑,压压手道:“不要紧张,多大一点事儿嘛!”他凑到方刚电脑屏幕正面,眯眼瞅着电脑上方刚刚在正专心休整的图片,道:“这是你们家小家伙?很可爱啊,长得像你!”
  方刚讪讪一笑,道:“还太小了,看不大出来。我们家里人也说像我!”
  “哈哈!”肖涵一笑,拍了拍方刚的肩膀道:“我看你啊,是真长大了,成熟了。有了小孩子,就是不一样啊!”
  他话锋一转,道:“对了,书记见过督查室张主任没有?”
  方刚愣了一下,道:“还没有,昨天本来是要见的,可是先前耽搁的时间太长了,书记说今天安排一个时间见见他,我还来不及安排呢!”
  肖涵点点头,道:“小方啊,你处在这个位置上,一天找你加塞的人多,书记一天忙到什么程度你知道,对有些人和事,你要把关一下,不要想着事事都如意。
  总有不如意的时候嘛,对不对?”
  方刚连连点头,道:“秘书长您说得对,但是张主任是书记要求见的,我……我没有及时向您汇报。”
  肖涵瞪了方刚一眼,嗔怒道:“你这是什么话?书记要见谁还要跟我汇报?”
  他凑近方刚,道:“只是我刚才和书记谈话,感觉他很疲惫,心有所感,过来跟你随便谈谈,我就怕你有时候碍不过面子,让书记太劳累。你做得很好,你忙吧!忙吧!”
  肖涵慢慢的转身离去,方刚连忙把作图软件关掉。
  凭他对肖涵的了解,他知道肖涵心里可能是生气了。
  市委副秘书长洪鑫去职以后,市委一直缺一个副秘书长,上一次常委会单家强书记推荐岑林担任副秘书长,常委会顺利通过。后来陈京和岑林单独谈话后,又让他兼任了办公室主任,这可能让肖涵有些压力。
  岑副秘书长是从发改局书记提拔上来的,市委内部有人传说这个人和柳副市长关系很近,而又有人说是单书记在给肖涵掺沙子。
  方刚偶尔中午吃饭,听到其他秘书议论,他心里也犯迷糊。
  现在看来,肖秘书长对市委内部的一些情况,还是挺紧张的。
  肖涵满腹心思回到自己办公室,心情有些起伏。
  刚才和书记见面,陈京回顾了昨天的视察,看上去心情有些低落。
  尤其是陈京说了一句话,让肖涵琢磨不透,陈京道:“老肖,现在用干部是个难题,是不是该考虑一下转变咱们固有的一些思路?我总觉得,现在的一些关键岗位,我们还是缺乏独当一面的干部。”
  肖涵当时附和陈京的话,可是心里就琢磨,书记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是对组织部工作不太满意?或者是对单家强抑或是王野有看法?
  他敏锐的感觉,这可能体现了陈京内心在酝酿某个重要计划。作为最接近书记的领导,肖涵在陈京这句话中嗅到了机会。
  “咚,咚!”
  “进来!”肖涵淡淡的道,他眉头渐渐的舒展,面色已经恢复了一贯的镇定和威严。
  推门进来的是市委督查室主任张瑞。
  张瑞年纪不大,人生得瘦瘦弱弱,看上去文质彬彬的。
  他进门,冲肖涵轻轻点点头道:“秘书长……”
  肖涵微微蹙眉,道:“张瑞,有事?”
  张瑞一愣,神色便变得有些尴尬。
  他沉吟了一下,道:“秘书长,最近督查室有个案子,是关于市科委的。有人举报科委私下里搞小金库,巧立名目办杂志,搞刊物向下面乱摊牌,借机敛财!
  我安排人去调查,没想到科委杨少强反倒写举报信,说我们督查室搞冤假错案,事情竟然捅到了书记那里,您说这……这成何体统?”
  肖涵不动声色,道:“你们办案的过程中,调查的过程中,有没有按着程序来?是不是在某些方面还捅了篓子?有句话不叫苍蝇不盯无缝的鸡蛋吗?你说呢?”
  张瑞脸一红,道:“秘书长,这……在科委这个案子上,绝对没有问题,我们绝对按要求来的。不存在有问题!”
  肖涵淡淡一笑,道:“那按你这个说法,就是在别的案子上,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是不是?”
  张瑞抿嘴不做声了。
  肖涵端起茶杯,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茶,道:“这个事儿啊,你们自己去处理,别捅到我这里来。现在书记不是提出领导干部要敢于担责任吗?这点事儿,你自己可以去跟书记解释嘛!”
  张瑞脸色变了变,**斯文的脸庞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搞科协这个案子,他也是受人所托,科委的那个杨少强,以前在经贸局干常务副局长,是个才子。
  但是杨少强这个人,最是恃才傲物,在单位里面难团结同志。
  后来刘副市长授意,把杨少强塞进了科委担任一把手。
  科委是个什么单位?整个就是个清水衙门,听着名头很响,像是搞科学、搞发明的领导机构。可是荆江这么一个土地方,哪里有多少科技发明??
  所谓科协的领导,实际上就等于挂起来了。
  可是这样,这个杨少强还是不依不饶,在外面怪话多得很,有一次刘市长在政斧内部会议上讲话,念错了字。
  他就对周围人讲,说汉字也可以科学研究,一个百家姓的“庹”字,怎么才能读成“度”字?那得要通过基因改良,科委的下一个工作,就可以着手搞搞这方面研究。
  你说这话传入刘市长的耳朵中,他还不暴跳如雷?
  念错字就已经让他没面子了,杨少强还在这边冷嘲热讽,他这个当领导的,哪里能够容得下这样的人。
  恰好,杨少强在科委闲着没事,搞了一个所谓的创收工程,目的是为科委的内部人员改善一下待遇。
  刘市长就盯着了这个项目,勒令政斧督查室去调查,政斧督查室的杨凯和张瑞互动密切,政斧督查室哪里有市委督查室权威?
  再说了,刘市长又亲自给张瑞打过电话,平常张瑞和刘德才的走动也多,他当仁不让的就把这个案子接在了手中。
  他怎么也没想到,杨少强这个人不是省油的灯。
  张瑞是偷鸡不着蚀把米,案子是查了,但是杨少强却抠出了张瑞**不干净的事儿,而且事情直接捅到了纪委。
  这个事情他根本就不敢跟肖涵汇报,要不是逼得没办法了,他今天真走不出这一步。
  不咸不淡的打发走张瑞,肖涵冷冷一笑。
  张瑞也该敲打敲打了,最近岑林新官上任,火烧得很旺,搞得整个市委鸡飞狗跳的。
  其实对这个,肖涵并没有什么看法,他毕竟是市委常委,岂是没有胸怀的人?连一个岑林都容不下,他怎么主导市委这一大摊子事儿?
  可是问题就是其他的部门头头脑脑,没有肖涵的授意,对岑林的所谓的新政,都表现冷淡得很。
  唯独这个张瑞,在督查室搞集体学习,在内部发表文章,嚷嚷得很热烈,他眼中还有没有自己这个秘书长?
  要说肖涵和岑林的关系,肖涵肯定是支持岑林的,岑林是书记选定的副秘书长,肖涵不支持他支持谁?
  但是他可以支持岑林,而只要他态度还没明确,下面人就开始鸡飞狗跳,他心中就肯定不舒服,张瑞不就撞枪口上了吗?
  “秘书长……”
  门忽然被推开,秘书夏辉急匆匆的进门,道:“秘书长,书记到政研室去了!”
  “恩?”
  陈京猛然站起身来,道:“怎么回事?有这个曰程安排吗?”
  夏辉摇摇头,道:“我不知道,刚才方秘书打电话给我,说让我告诉您!”
  肖涵挥挥手道:“走,咱们去看看,政研室杨柳是个大炮,别给我捅了篓子!”
  肖涵这边担心政研室主任杨柳,而此时在政研室,杨柳早已经是满头大汗,坐立不安了。
  今天中午,新上任的岑副秘书长和杨柳在小食堂碰到,他主动过来找杨柳谈话。
  岑副秘书长不是搞新政吗?在他分管的各部门搞什么“畅所欲言,知无不言”的大讨论,主要目的是提升各部门的工作水平和提升各部门的战斗力。
  杨柳是刚当上政研室主任不久,洪鑫走后,这个位子一直空着,最后得益于肖涵的斡旋,杨柳才能够获得机会。
  很自然,他对岑林的这个所谓的讨论,自然抵触得很。
  在岑副秘书长找他谈话的时候,他就信口开河,说:“岑秘书长,您真要我畅所欲言,那我就不客气了。其实咱们政研政研换个说法就是“睁眼闭眼”,荆江的政治方略,政策制定,政策研究,有几个是跟我们政研室有关系的?
  我们一帮人,也就是一帮掉书袋子的,领导干部有指示,咱们就熬夜爬格子,你说我们研究什么?我们市委领导个个英明,还需要我们添乱?”
  【第一更!】(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陈京发火!
  杨柳做梦都想不到,他和岑林的这番言论,竟然会隔墙有耳。
  市委陈书记今天竟然也到小食堂吃饭了,他无巧不巧,就坐在隔壁房间。
  市委小食堂的小包房,中间就隔一层木板,而且上面还是漏风的,杨柳这番言论,声音又说那么大,陈书记就在隔壁吃饭,还不听得清清楚楚?
  杨柳当时还洋洋得意,越说越激动,就在他激动的时候,包房的门被推开了。
  他看到岑林的第一个动作是起身,他还以为岑林是听不下去了,含愤要离开,他说得更带劲了,他冲岑林压压手道:
  “岑秘书长,我还没说完呢!我还有畅所欲言的,那就是咱们政研室,能不能不让我们编报纸了?内部的资料,领导的指示什么的,到我们这里就要加工,然后让我们个个都当修饰员。
  您说咱们领导都是高水平领导,他们的指示讲话什么的,那已经是高水平的了。咱们政研室这几号人,能有领导水平高?
  所以我觉得让我们干这些事,一来是小马拉大车,我们压力很大。另外,我们把精力都花到这些事情上去了,我们的本职政研工作,还能干出成绩吗?”
  他边说话,边观察岑林的表情,他看到岑林的脸色渐渐的变了,越来越白,越来越难看。
  他心中暗爽,心想这个岑林,毛头没长齐呢,也不知从哪里蹦出来的,一到市委不知天高地厚,上来就搞什么新政,新举措。
  这不是在否定肖秘书长以前的工作吗?
  这样的人,不给他一点教训,不给他一点硬的,他是不会知难而退的。
  他咂巴咂巴嘴,正要再说话,岑林却先开口了,他眼睛看着门口的方向,道:“书记……您也在这里吃饭?”
  杨柳当时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整个人如遭电击。
  他直愣愣的转身,便看到赫然是陈书记笑眯眯的站在了门口。
  他当时差点晕了过去,偌大的汉子,想挪动一步,脚下都发软。
  他支吾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书记……”
  陈京冲他摆摆手道:“杨柳,说得很好嘛!这个畅所欲言,说出了你心里话,我看岑林秘书长搞的这个知无不言,畅所欲言的举措,挺有成效的!政研政研就是睁眼闭眼,精辟!”
  杨柳笑得比哭还难看,可是事情都这样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硬扛着。
  哪怕是背上已经被汗水浸透了,他也不能瞬间就崩溃,要不然肖秘书的面子往哪里搁?另外他杨柳堂堂政研室主任的颜面在哪里?
  于是他极度艰难的组织语言,道:“书记,我刚才的言辞有些过激了,我……我……”
  陈京摆手道:“吃饭吧,吃饭吧!吃饭了我和岑秘书长一起到你那边去看看,看看你们的工作状态,了解一下你们的困惑和疑虑。争取让你政研室有更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好不好?”
  杨柳忙坐下,但是屁股一沾着椅子,立刻又站起来。
  都这个时候了,让他吃饭,他还能吃得进去?
  他便道:“书记,我吃饱了!”
  岑林道:“我也差不多了!”
  陈京大手一挥,道:“那就走吧!”
  肖涵急匆匆的到政研室门口,政研室副主任王启芳立刻凑到他身边给他汇报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