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策-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京这一次党内身份的确定,可以说是为他奠定了一个坚定的基础。
而很戏剧性的是,商务厅常务副厅长侯凤飞也在候补委员提名之中,他本身也是省委十四届的候补委员。但是这一次,他却落选了。
他落选陈京当选。
这样的反差似乎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要知道侯凤飞可是正厅领导,他的年龄也还没到退休的年龄。
在这个时候他不仅没有当选省委委员,而且在候补委员的角逐中都落选,他的常务副厅长还能干多久?
一次省委代表大会,几家欢喜几家愁,岭南政坛的洗牌依旧在继续……
(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一章 权重!重权?
陈京当选为岭南省委候补委员的消息,不仅在省内引起的反响颇大。
在岭南省委候补委员名单公布当天。
陈京接到了很多省内省外的祝贺电话。
首先,楚江方面伍大鸣、马步平打电话过来表示祝贺,另外,王凤飞也打来电话。
接着便是李国伟、姜伟等人的电话。
京城来的电话最晚,方连杰、方连俊都有电话过来。
方连杰现在在一线带兵,他的机步团现在是军区头号主力。
带主力团压力大,他连续几年过年都没回家。
而他和陈京也好久没见面了,电话联系的次数比以前都少了不少。
今年年底的样子,他要结婚。
方路坚夫妇的意思最好是方连杰结婚能和陈京孩子出生凑一块儿。
那样的话可以一起庆祝,这两件事对方家来说也算是双喜临门。
方连杰跟陈京打电话笑道:“陈京啊,你可了不得了,都省委候补委员了。以后我再见你可得叫你首长喽!”
按照军地级别对照,方连杰现在两杠三星正团级。
合地方级别是县委书记一级,陈京现在是副厅实职干部,而且又是省委候补委员,他说陈京是首长,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军队和地方不可简单的以此来匹配。
军队里面,团长和团长,师长和师长之间的差别是往往是极大的。
最早方连杰是预备师下面的团长,那就很一般,在军内根本没影响力。
现在他成为了军区主力团团长,在军区影响力就相当高了,而且各方面的待遇,荣誉,包括地位都不是以前能比的。
军队是个需要英雄楷模的地方,任何一支军队都需要打造标兵。
这一点是由军队特殊属性决定的。
所以,军队里面判断一个军官是否有前途,不能简单的看军衔和级别。
而要看他所处的单位。
哪怕是一个团,主力团,有重要意义的团,在中央|军|委都人尽皆知,而那些普通的团,预备役团,则泯然众人,不受重视,其军事主官提拔也相当的困难。
军队里面干部普遍提拔困难。
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兵者,国之大事,军队主官必须要千挑万选,要有丰富的经验。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和平时期,养兵不多,尤其是主力部队精简再精简,真正能称主力的部队,绝对数目都一直在下降。
在部队里面,提拔的干部又大部分集中在这些主力部队的干部身上。
所以,对一般非主力部队的干部来说,提拔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现在,陈京和方连杰两兄弟是竞相上进,方连杰在部队里面干得越来越风生水起。
陈京在政坛上也崛起相当快。
不知不觉,在方家的三代子弟中,陈京已然冲到了前面。
能够进省一级候补委员的干部,在整个西北系第三代都不超过十人。
如果把陈京算做西北系中官员,他可以稳稳进入新一代子弟的前十强,这是相当了不得的成绩了。
相比于西北系其他子弟不同。
陈京的成长之路少了派系给他铺路,给他提供各种各样的优异条件。
他的成长都是靠自己的拼杀而来。
从楚江到岭南,他一路往上,都是靠他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才打拼出今日的成绩,这个含金量是相当高的。
这一次陈京的进步,方路平虽然没有向往常一样打电话来祝贺。
但是方路坚的电话来得很及时。
在电话中他很肯定的向陈京暗示,三叔已经知道了此时,他很高兴,也很看好陈京,希望陈京能够再接再厉。
方路平现在身份毕竟不一样了。
进入中央工作后,考虑的是全国大事。
他现在无论是时间和看问题的视野,都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大国领导,日理万机,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在如此高强度的繁忙工作中,他能够关注到陈京的进步,这让陈京感到意外的同时,内心还是颇为感动的。
陈京回想自己和方家的关系。
方路平一直对他都算是不错的。
尤其是陈京和方婉琦走到一起之后。
方路平给予陈京的都是积极的、鼓励的东西,对陈京发展也保持了相当的关注。
反过来看陈京却有些小家子气了。
很多次,陈京都对方家深具戒心,现在他仔细想想,还真有些过了。
官场之上,陈京也是从懵懂不知,到现在轻车熟路。
而即使是现在,他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中。
岭南的这几年摔打,不仅磨砺了他的性格,更磨砺了他的心胸。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官场之上,行为做事,心胸要开阔。
要容得下人,容得下事。
有时候太谨慎,太在意一些事情,同时就会失去了应有的气度和豪迈,这是一个矛盾。
……经合办主任碰头会。
单位美女办公处处长朱华担任会议记录。
会议没开始之前,副主任王权重拿着一盒中华烟笑眯眯的给大家发烟。
陈京接过烟没抽,放在了桌上。
朱华笑道:“主任您就是有风度,懂得体谅咱们女同胞!”
王权重点了一支烟抽了以后,一听这话身子一僵。
他再看施建国和廖耀阳两人,两人也都像陈京的样子,把烟放在了桌上。
他尴尬的笑了一声,道:“主任比我细心,我敢情就是老大粗一个啊!”
他顺势将烟头掐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在前段时间,王权重对陈京是有一些意见的。
一来是陈京来经合办之后,他感觉陈京在淡化他常务副主任的地位。
别的不说,就为用车的事儿,他就觉得没以前那么舒服了。
现在陈京搞领导不配专用车。
单位两辆新的越野车,他王权重没有专配,用的时候难免就没那么自在。
尤其是朱华这个办公处负责人,特别的不好说话,有时候明明单位能调车,她却故意不给王权重调好车。
王权重有时候生气都没地方。
毕竟,他用车的时候并不是所有都为了公事。
为了私事用车本来就违规,他如果再在这事儿上闹情绪,岂不是自己惹不自在?
另外,陈京前段时间把经合办搞得四面楚歌,外面针对陈京的人很多。
这让他觉得领导让陈京到经合办工作有些草率了。
作为一把手,陈京不能够把路越走越宽,反而越走越窄了,这样的领导下面怎么能拥护他?
他于是就觉得陈京能力一般,又年轻,如果这个主任让他王权重来当,再怎么也弄不成这个局面。
说陈京有魄力吧,可是这个魄力导致的结果是经合办的生存空间变窄,这就是莽撞嘛!
不过王权重平常在单位里面为人不行,和另外两个副主任都尿不到一个壶里。
所以他虽然心里有想法,却依旧没敢有所动作。
最多有时候他会和朱华闹闹情绪。
但是朱华虽然是女流之辈,也是老机关,而且手上权利不小。
王权重官大一级压死人,朱华就是合纵连横以柔克刚,王权重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反倒是经常出洋相。
而今天,王权重却是完全换了一副姿态。
拿着好烟,陪着笑脸来开会,对陈京也多了很多恭敬。
如果是以往,烟都抽上了,他怎么会掐灭?
他顶多就会说:“我活了五十多岁了,抽了一辈子烟,当年马厅长在全厅颁布禁烟令,所有处长都戒烟,唯独我还是我行我素的抽,他也拿我没办法!”
马进竹的威信是陈京能比的?
马进竹都拿他没办法,陈京能拿他有办法?
但是今天他却不这么说,明显是在刻意的讨好陈京,企图和陈京拉近关系。
这一次陈京当选了候补委员,而且部里来重要领导到经合办调研,让经合办狠狠的露了一把脸。
最重要的是现在单位有项目了。
从商务部下来的项目落户经合办,商务部市场开发司司长亲自来签订项目书,而且这个项目还得到了省委和省政府领导大力支持。
由此可见这个项目的前景。
有了项目,就意味着有了生财之路。
更意味着经合办今后的格局会悄然变化。
王权重的心思就活分了起来。
他就希望能负责这个项目,努力吧这个项目搞好,搞出成绩来,他一来可以把自己政治资本积累得在厚实一些。
更重要的原因,他为官一辈子,起起伏伏,一直没有执掌过像样的权利。
如果这一次项目能落到他的身上。
他又能够享受那久违的,手握权柄的滋味了。
自打来了经合办,王权重就一直相当于是赋闲。
但是对权利的渴望,对掌权者的羡慕,他一直都深藏心底,从未忘记。
他甚至有时候做梦都梦见自己在批示重要的文件。
他“王权重”三个字签下去,就能够决定数百上千万,甚至数亿资金的走向,还有很多人的前途和命运。
这样的感觉让人不可自拔,就如同瘾君子遇到了鸦片一样。
现在,他的梦想似乎有了端倪。
他不自觉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再努力一次,争取能够让陈京信任自己……
(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二章 乔正清的心思!
商务部这一次优秀企业筛选项目正式定名为“中华名企”项目。
这个项目在岭南先行试点。
根据商务部的规划,岭南经合办具体操作,拟定初期从全省筛选三十到五十家优秀企业,对这一些企业授予“中华名企”的称号。
针对获得中华名企荣誉的企业。
商务部将会将其收录进共和国知名企业名录,并将这些企业放在国务|院商务部的多达八种语言版本的网站上对外推广。与此同时,商务部在对外经济交流合作中,会把这一批企业优先向外推介。
对希望到境外投资发展的企业,商务部提供必要的信息、人才等等多方面的支持。
这个项目商务部旨在从全国范围内筛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一方面是希望把“中华名企”这个牌子打造成为共和国最有权威的企业认证牌子。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筛选出的这一批优秀企业,能够在对外投资、合作,以及共和国经济走出去的大运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不得不说,这一次项目的定位很高,目的很明确,因为这个项目,聚集的资源也非常的多。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把这个项目做好做成功,做成共和国企业认证的一块金字招牌。
乔正清的家。
乔正清今晚约陈京夜谈。
省政府这边,周省长对这个项目表示非常关注,并指派乔正清负责整个项目的把关。
目前陈京已经“胜利”的完成了省里交代的任务,把项目从苏北人手里抢了过来,省领导心中宽慰的同时,也希望项目能够尽快的运作企业。
通过这个项目,岭南省的目标是要打造一批有国际化能力的企业出来。
项目的评比评选要公平、公开、公正,最好是要拉动全省的优秀企业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通过这个项目的运作,要让全省的经济变得更加有活力,企业更有创新能力。
省里对项目的定位高,作为分管领导乔正清的态度就相当积极。
最近这几天,他一直都在就项目的规划和启动等问题和陈京交换意见。
而今天晚上,他是请陈京到家里聚一聚,吃一顿便饭。
乔正清的老婆林俏是一名老师。
去年刚刚休息,现在专职在家里伺候乔正清,当乔正清坚强的后盾。
林俏是中原人,擅长做辣菜。
陈京到乔正清家的时候,林俏亲自下厨做了几道特色中原菜。
像辣子鸡,火爆腰花,石门肥肠等等都是中原名菜。
乔正清笑眯眯的道:“小陈,知道你要来,你婶儿可是亲自下厨。今天我有口福可是沾了你的光呢!”
陈京忙去向林俏打招呼。
林俏从厨房笑呵呵的出来道:“坐,坐,你婶儿我手艺一般,今天就将就吃一顿便饭。你乔叔可是逢人就夸你能干,他可不常夸人,不是特别出色的青年才俊,他是不会常挂在嘴边的。
我当老师一辈子了,最喜欢的也是年轻有为,学业有成的年轻人。
今天到这里你就当自己家,别客气!”
有好菜,自然少不了酒。
乔正清开了一瓶茅台,热情的招呼陈京坐下,两人对酌。
酒桌这东西就这么奇妙。
有些话清醒的时候不方便说,不能说,或者是不恰当说。一到酒桌上,气氛随意,礼节得体,半醉半醒,有些意图就能表达得更明白一些。
官场上酒文化为什么这么盛行?
就是因为酒这个东西有其他正式场合不具备的功效。
下属请领导喝酒,这是表示对领导的尊重,在酒桌上可以该捧的捧,该表达自己诉求的地方,方便巧妙表达。
一场酒喝完,生人变朋友,朋友变亲人,亲人变兄弟。
上司请下属喝酒,这是对下属的欣赏和鼓励。
有了这一顿酒,下属心里就熨帖,舒舒服服,然后就自然拥护领导。
陈京其实最反感官场的这些陋习。
可是有时候身在其中,却不得不去迎合这些东西。
就像今天这顿酒,陈京喝得就不是很自在。
前段时间陈京主动找乔正清说项目的事儿。
乔正清当时心中顾虑太多,没敢对陈京表示坚决的支持。
现在倒好,陈京不仅把项目拿到了手上,而且得到了省主要领导的支持。
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他心中非常后悔。
因为这个项目本可以是他的一大功劳。
现在功劳没了,项目是周省长亲自指示的,他只是具体办事的人。
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件事,他和陈京之间难免会有些芥蒂。
即使陈京不在意这一点,但是乔正清自己也觉得过意不去。
虽然陈京不是西北系的人,但是陈京是方家的女婿。陈京在岭南面临困境,他作为西北系在岭南的长辈,却没有积极的支持。
现在陈京靠自己的能力渡过了困境,他又蹦出来当主管领导,这算什么事儿?
酒过三巡,乔正清斟满酒举杯道:
“小陈啊,你乔叔我这一些年是江湖越跑越老,有时候胆子是越小了。对于这一次名企项目的事儿,我认识不够深,没敢做正确的决策。说句实在话,现在想来觉得颇为惭愧!
你年轻人,脑子灵活,敢打敢拼,在很多方面,我应该向你学习!”
陈京忙道:“乔叔,您这话太捧我了。我现在在您的领导下工作。希望咱们这个项目能够做出影响来。”
乔正清哈哈一笑,道:“来,小陈,我敬你一杯。为咱们合作顺利!”
两人碰杯,乔正清将酒一饮而尽。
他喝酒上脸,脸上已经红彤彤晚霞满天了。
陈京将酒喝尽,心想今天就这么结束得了。
没想到乔正清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瓶酒来。
“小陈,咱们以前从来没喝过酒。这样吧,咱们今天不醉不归,一定要喝足喝好。一定要尽兴!”乔正清微醺醉意的道。
现在乔正清心中很矛盾。
一方面,在省一级层面上,他是主管领导,负责协调项目。
但实际上,这个项目是商务部的项目。
商务部将项目完全授权给了经合办,只对经合办负责。
所以从这个性质上来说,乔正清只能算是协助陈京做项目,在省一级层面上给予陈京支援。
这里面就有个问题。
如果项目做成了,经合办功劳最大,陈京必定会彻底打开局面,影响力直线攀升。
但是项目如果没做好,他乔正清就肯定会面临指责。
项目没做好,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省里的支持力度不够。
而造成这个力度不够的原因,乔正清绝对要负主要责任。
所以,乔正清心中颇为苦恼这事。
而且对他来说,他刚刚当选省常委。在常委班子中排名靠后。
他现在需要尽快的树立自己的威信,尽快的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但是这个项目能够对他有多大的帮助?
现在还是一个天大的问号。
所以,对他来说,项目是一个机会,同时也是一个挑战。
如果在整个项目运营过程中,他无法驾驭住陈京,他极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是他最害怕的地方。
他和陈京接触很多年了,陈京一直和他走得很近。
但是,乔正清对他谈不上驾驭,也没有信心驾驭住陈京。
陈京行为做事极有主见,而且韧劲儿很足,脾气又犟,一旦脾气犯了,三头牛都拉不回来。
乔正清能把他怎么样?
所以,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能够拉近和陈京的关系,有事陈京最好是商量着来,保证事情在他的掌控之下,这才是最关键的。
第二瓶酒喝完。
在喝酒的时候两人就确定了项目一系列的运作思路。
乔正清向陈京表态,经合办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先把经合办内部人员充实好。
根据目前项目的安排。
在经合办内部要设立几个办公室,一个是初审组,一个是专家组,另外一个是复审组,最后是联络组。
初审组先对企业名录进行筛选,对初步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公司规模、公司财务状况,业务状况,以及公司前景等多方面进行初步审查。
初审目的是筛选入围企业名录。
通过初审过后,综合各企业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由专家组进行指导。
专家组指导过后,企业进行突击整改。
整改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再由复审组进行复审。
通过复审的企业,经合办会综合企业相关资料递交商务部最后审批。
商务部最后审批下来,中华名企这块牌子才能挂上去。
目前经合办专业方面的人不多。
乔正清给陈京承诺,全省财政、经济、信息产业等相关单位的专家任他挑选。
只要陈京看得上,省政府就下调令将人手调经合办,陈京要以最快的速度把三个组的人员组织起来。
是夜,两人喝酒到凌晨一点。
喝酒完毕,两人又彻夜长谈。
通过一夜的时间,把项目运作各方面的工作都精细化,在诸多方面,两人交流意见,互相研究。
整个项目从开始运作,到运作过程的每个细节,两人都进行了推演,确保万无一失……
(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三章 商务厅的尴尬!
由于乔正清的一力推动。
项目的运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省政府办公厅人事处发布了《省政府拟定筛选一批正科、副处专业干部的通知》,《通知》要求,全省各企事业单位符合相关条件的专业人事均可参加报名。
省政府办公厅人事处对报名的人选进行严格的考察选拔,最后确定一共二十名录用名额。
这个通知一经发布,在全省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要知道现在随着公务员考试的规范化,政府职能的规范化,企业、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之间已经有了一道巨大的鸿沟。
有些国企的职工想进入公务员队伍,可谓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有些是一连很多年参加公务员考试,可是最终都无法跨过这道鸿沟。
而相比国企职工,那些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的人,对公务员的渴望尤其强烈。
不是公务员,就不能够提拔,就永远不会有行政级别,换句话说,就永远无法当官。
基本每个政府单位,内面都有一批事业单位的人。
这一批人同样在政府单位上班,但是却和公务员地位迥异。
在单位受歧视,排斥,提拔没有空间,前途没有希望。
在空余时候,他们也都埋头书卷,目的就是想加入公务员队伍。
岭南省在几年前出台了一个政府破格用人的专项通知,这个通知明确了政府对一些拥有专业技能,拥有特殊才华的人才,可以破格任用。
这样的破格任用可以给公务员编制,而且一旦任用就享受相应级别的待遇。
这个通知出台之后。
从省到市各级政府都经常会有类似筛选专业干部的通知。
一旦有这样的通知出来,就意味着将有一批人要因此改变命运。
过去的经验告诉所有人,凡属于破格提拔的人才,只要能够通过筛选,都将前途无量。
一般这样的人进的是好单位,干的是体面活,待遇优厚,提拔空间大,前途广阔。
而且最重要的是,因为编制问题能够解决,就解决了一定要加入万人报考公务员大军的困境。
所以,每每这样的人才筛选通知,都是应者云集,场面异常的火爆。
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一次省政府办公厅人事处之所以发布这个通知,其筛选的所有人才都将要充实到一个叫经合办的单位。
经合办由于没有设人事处,也就是说在人事方面,经合办并没有太多自主权。
如果是由商务厅的名义充实人员进入经合办,陈京又不愿意。
乔正清当即就拍板,他去解决人事问题。
省政府办公厅人事处的通知发出的同时,陈京同时向商务厅和省政府提交了经合办增设人事处的申请。
这个申请递交到省政府立刻就被批准。
陈京把申请转给商务厅更像是在走过场。
……商务厅。
常务副厅长侯凤飞脸色阴沉的走近周维的办公室。
他嘿嘿的冷笑,道:“厅长,现在经合办陈京的翅膀真是硬了。咱们这个主管厅是不被人家放在眼里喽!”
他顿了顿,有些酸溜溜的道:“你看看人家现在能得,请动部里的领导来给他捧场,还给他项目做。现在人家还不满足,又要再设人事处。而且申请报告打上去,省政府领导就能批下来,都不必要征求厅里的意见。”
周维皱皱眉头,淡淡的道:“老侯,你不要太狭隘!经合办毕竟属于我们商务厅的一部分。他们的工作干得风生水起,我们脸上也有光,不是这样吗?”
侯凤飞哼了一声,道:“我就怕咱们的陈副厅长不这么想哦!搞个项目神神秘秘,把经合办内部搞得鸡飞狗跳,据说这一次他要对经合办的人事大幅调整。看来他是想自主了!”
他压低声音道:“厅长,我得到准确消息。这一次省里启动破格人才筛选,目的是为经合办挑选人才。厅长,您说经合办需要这么多专才干什么?现在外面很火爆啊,趋之若鹜。
我估摸经过了这一波人事大调整,经合办马上就鸟枪换炮,牛起来了。
我们以后恐怕要驾驭不住他们了。”
周维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淡去,闷头喝起茶来。
他比侯凤飞敏感。
对省内任何的风吹草动他都保持高度的关注。
侯凤飞知道的,他也知道。
但是现在他能怎么办?
上次在会上,陈京要权他没给,两人关系已经有了芥蒂。
陈京甩手而去,现在咸鱼翻身,找了一个看上去牛得不行的项目。
在这个时候商务厅如果再去干预,明显就说不过去了。
陈京的城府很深,看上去年纪轻轻,做事风风火火没什么心机。
其实人家脑子灵活着呢。
周维甚至认为陈京是故意和他闹点别扭,让自己理亏一下,然后他可以把握这一点,好独立我行我素的干大事。
显然,陈京现在达到了这个目的。
他现在整天忙忙碌碌,干得劲头十足,却就是不主动谈工作。
周维作为领导,下面人不主动找他,他能够放下脸面去主动找陈京?
官场一是利益,一是面子。
面子是最难放下的东西。
大家拼死拼活,追求权力除了利益外,不就图个人前人后的体面吗?
周维沉吟了一会儿,道:“老侯,你消息灵通。一定知道接下来经合办要启动什么项目吧!陈京年轻有为,这一次又到部里跑成了项目。我估计这个项目一定不同凡响!”
侯凤飞缓缓摇头,道:
“这个我真不知道。但是根据目前的阵势来看,项目肯定不小。上次万部长不是一直在强调经济合作吗?这明显是在为经合办造势呢!”
“咚,咚!”
有人敲门,周维应了一声。
厅办公室主任冯青推门进来,他一眼瞅见侯凤飞,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
周维沉声道:“老冯,有什么事儿就说,侯厅长又不是外人!”
冯青颇为尴尬的道:“厅长,刚刚得到消息。经合办今天好像又在搞老干部联谊活动,白天打垒球比赛,晚上去南越楼吃饭呢!马老厅长今天兴致很高,还打电话给夏厅长和李巡视员,好像是让他们也去玩呢。”
周维嘴角微微的翘了翘,露出一丝让人不一察觉的冷笑。
陈京在经合办一直就和马进竹走得近。
马进竹这老家伙也是越老越成精。
本来他都退休好几年了,该淡的早淡了。
可是他退休后却不甘寂寞的很,硬是搞了一个什么夕阳红老干部俱乐部。
什么单位的事儿都要凑凑热闹。
现在省委省政府老干部座谈,夕阳红俱乐部的成员就是常客。
都是退下来的一帮老人,说话却还很有影响力,动辄就指责某部门工作做得不好。
就因为马进竹的活跃。
现在在商务厅内部,马进竹留下的那帮老将让周维非常头疼。
消化了这么多年,周维虽然边缘化了一批马进竹的铁杆嫡系。
可是真正的核心人员,他根本就无法撼动。
商务厅内部的矛盾,有时候周维是非常的无奈。
陈京在经合办和马进竹关系走得近,他上任才几个月。
就搞了象棋大赛,乒乓球对抗赛,现在又搞什么联谊。
这一些动作看似是陈京在当他的老干局长,实际上又何尝不是他在用这种手段牵制自己?
“老侯,说句实在话,你这次落选候补委员我很意外!但是候补委员的落选也不能算啥!你这个年龄正是干事的时候。我还是相信组织不会这么早就让你退下去了。
对你个人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