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策-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和覃杨沟通的过程中,陈京还听到了一个他以前不知道的插曲。
就是蒙虎演讲过后,市委有领导不高兴,易明华就做了一个小动作,他把蒙虎叫过去严肃的教育了他,让他亡羊补牢,去拜访一下这位领导,顺便和领导多沟通沟通。
易明华这个小动作很微妙。
蒙虎在演讲中已经把话说那么满了,现在让他拿东西送礼,这不是让他自己打自己耳光吗?
还有,市委那个领导本来就已经对他不满了,如果蒙虎拿东西给他送,那不是摆明再说这市领导贪吗?蒙虎这究竟是在个他送礼,还是在讽刺他?这完全就是适得其反的做法。
但是,蒙虎如果不送,易明华作为县委书记都要求他这样做了,他依旧不听,这就是不通世故,不懂人情,这样的干部怎么能够担任要位,怎么能够符合提拔的条件?
更何况,如果蒙虎不做这事,易明华对他又是仁至义尽了,因为他作为书记,他已经给予了蒙虎指点,蒙虎没按他要求做,最后被选掉了,又能怪谁?
易明华的一个小手段,是让蒙虎左右为难,做什么都不对,一下就陷入了无解之地。
本来陈京不知道这事,蒙虎也没有跟陈京提这事。
陈京和易明华交道打得多,知道易明华最擅长的就是这些鬼道,蒙虎那直肠子估计还没看清这些弯弯绕绕,最后蒙虎没有被选上,倒头来又还欠了易明华一个受到其指点的人情。
而且在陈京这边,易明华也好交差,就算是蒙虎心中有牢骚,有不满,那肯定也不会说他易明华怎么怎么样,只会说市组织部里面有些不公平,陈京和易明华之间的良好关系,必是能够继续的,这恐怕就是易明华的如意算盘吧?
(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三章 赚大发了?
陈京这一次带队调研楚江北部几个市,重点调研关于干部改革的事情,引起的反响非常大。
在陈京调研过后,德高和庸州几个市对干部改革的热情空前高涨,尤其是有一些区县,开始提出要把干部改革和反腐倡廉结合起来,要真正从干部队伍建设着手,从而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坚定的基础。
而在德高,市委正式颁布文件,提高了公务员准入门槛,取消以前公务员队伍准入的乱象,要求以后公务员进编必须要通过全国公务员严格考试,取消公务员子弟、干部子弟优待和差异化政策,对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从源头上开始实施管制。
另外,在干部提拔和任用方面,市委提出了干部选拔必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要注意备选干部的群众反馈和实际工作成绩,要从有利于公开、有利于公平、有利于公正的角度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施必要的改革。
于此同时,德高市委也宣布了几项马上要实施的干部公选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计划是德高市委拟定通过公选方式,选拔一批副处级实职干部充实到市直单位和下面的县市,这项工作,将成为全省最大规模的干部公选计划。
德高市委组织部对这次公选工作高度的重视,专门起草了详细的公选方案和计划,并将计划和方案上报市委以及上级组织部门审核批准。
除了德高以外,庸州对干部改革工作也高度重视,陈京在庸州调研过后,庸州市委迅速召开常委会研究干部改革相关事宜。庸州市委做出了继续以张溪县作为试点率先尝试相关干部改革的计划。
另外,庸州市委决议,准备在市组织部专门设立改革工作组,庸州市委政研室要参与到这个改革工作组的工作中,要认真探索和研究改革的方式方法,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出来,要为将来大规模的干部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不得不说,庸州和德高两个市的给力表现,让陈京的光芒又闪耀了一次。
一个处级干部下去调研视察,竟然能够让下面人如此重视,而且调研的效果如此之好,这在楚江政坛绝对都是独树一帜的。
相比陈京下基层调研的成功,组织部有几个副部长都很汗颜,他们就没有下去走走,立马下面就应者云集的情况。
陈京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既体现了他能力非凡,又体现了他长期关注基层、了解基层,在基层有很坚实的基础和威信。
陈京回省城后,将这一次下去调研视察的相关情况向边琦做了详细汇报,边琦听完了陈京的汇报,神色极其复杂。
陈京在基层拥有的关系和人脉,让边琦都自叹不如,陈京是从德高出来的,他就主攻德高,组织改革和干部改革这样的新词汇,在不久之前还让人排斥,但是现在在德高已经成了一股风潮了。
不得不说,全省组织改革的大气候,已经具备了雏形,这是当初谁都没料到的。
在改革方面,组织部内部的领导疑虑很多,尤其是米部长自己对此就有疑虑,认为其中很多问题不能够妥善解决,改革的事情不宜轻易的尝试。
在省委作出了相关决议以后,米潜依旧没有下定决心,把这方面工作交给了干监处来负责监管,实际上有冷处理的意思。
但现在,陈京主持干监处工作,不仅没有让这个事情冷下来,反而是让改革之风越刮越疾,现在改革成了全省的大热门,以德高和庸州为首,开始大面积的高唱改革之歌。
陈京在这其中的表现是相当惊人的,而他的个人能力和能量,也通过这样的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了。
……陈之栋两老家里很热闹。
今天是陈之栋的生日,家里所有的亲戚都过来给他祝寿,他的兄弟姊妹,还有子侄外甥辈,济济一堂,家里热闹异常。
小孩子们欢声笑语,顽皮的到处嬉闹,大人们聚在一起下棋、打牌,还有人坐在沙发上品茶说话。
陈京推门进来的时候,一屋子人瞬间安静,然后同辈人三三两两站起身来跟他打招呼。
闫名凑过来笑道:“京子,这么忙啊!大家都等着你回来开饭呢!”
他袖子捋起来了,刚才俨然是帮助厨房在忙。
平常闫名走到哪里都是老板的派头,在自己家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角儿,也就只有在二舅陈之栋家,他啥活儿都干,平常那种老板的威严散得九霄云外。
陈京手上搂着一包礼品,他身后,方婉琦搂着一束鲜花,礼品和鲜花都是给陈之栋的。
陈之栋今天穿着一袭中山装,整个人精神矍铄,神清气爽。
他从方婉琦手中接过花,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一旁的大伯陈之华道:“之栋你福气好,生有两女一儿,对你都孝顺,以前你一直就嚷嚷着儿媳妇没着落,现在京子可给你带回来了一个好儿媳妇哦!”
陈之栋哈哈大笑,他平常是个很低调的人,但今天实在是颇为高兴,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掩盖不住。
陈京坐下来,一旁下棋的陈哲丢了棋局围了过来,递给陈京一支中华,道:“京子,你的眼光可是忒准了!你今年给灿灿他们指点搞的那个MP3工厂,可是赚得盆满钵满。
保守一点估计,今年到年底挣一千万应该是没问题的。
你哲哥我这几年运道不佳,还得你给我都指点指点啊!”
陈京微微蹙眉,道:“是吗?一千万有些夸张了吧!灿灿呢?”
陈灿在一旁笑眯眯的道:“哲哥,你以为我哥是随便指点人的啊,智慧无价!我们搞的工厂是和老哥一起投资的呢,你要找发财的门路也行,拉我哥入伙,他准能跟你出好点子。”
一旁的闫名道:“灿灿,是不是当真?如果当真,我就拉京子入伙,我只占三成,他占七成,就怕京子不愿意哦!”
陈京摆手道:“好了,好了!你们现在都不是缺钱的人。在金钱方面,你们欲望不要太高,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视野放开阔一些,我相信你们的事业就会越来越好!”
陈京揭过了这个话题,其他人就不好说生意上的事情了。
而陈灿今年搞MP3厂挣钱的事儿,在一个小圈子中已经传开了,这小两口了不得,厂的规模现在扩张到了上千人,先前挣的好几百万全部投入进去了,现在她们的订单依旧是源源不断,利润也是滚滚而来,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日进斗金。
在第三季度,陈灿就抽了三百万存在了陈京的账上,这是上半年的分红,陈灿和史建两夫妇,今年一年实在是大发了。
本来,他们还想扩大规模被陈京制止了,陈京明白,这股MP3的热潮,就一两年的时间,过了这股风潮,后面局面就不行了。
就如同几年前的VCD一样,一个厂家挣钱了,立马全国都投资搞VCD,后来,大部分VCD厂商都倒闭,这就是恶性竞争,重复投资的恶果。
MP3这东西也是没有什么技术壁垒的东西,陈灿是把握住了黄金时机捞了一把,现在眼红这块蛋糕的人多到海里去了,很多人在这块业务上注入了重资,可以预见,这个产业迅速就会饱和,暴利的时代要终结了。
不谈生意,一众人聊来聊去,就聊到了陈婷月夫妇。
陈婷月和汪国瑞两口子都是教书的,一直在一众姊妹中算是比较清贫的。
但是今年汪国瑞竞聘上了副校长,待遇上来了。而陈婷月也调入了市贵族小学,待遇更是比丈夫还高,两口子准备在父母家附近买房,红红火火的过日子。
陈灿生意的事情,就姑且不说。
但是汪国瑞和陈月婷两口子的事儿,这背后都是有陈京的影子的。
在几年之前,汪国瑞就一直在竞聘校领导,但每一次他都无法成功,甚至有几次他还被人搞了打击报复。
但是今天,市区委督查室就楚城学校和教育战线竞聘黑幕专门组织了调查,汪国瑞就是在那个时候被确定为副校长,从而一步登天了。
陈京和省委督查室单主任相交莫逆,这在楚江政坛都人尽皆知。
而市区督查室调查竞聘黑幕,矛头明显又是针对汪国瑞屡屡落选的事儿,下面人再蠢也明白,有人为汪国瑞的事儿很不满了。
汪国瑞一下从受人排挤的对象,成长为区教育局重点培养的干部,这个华丽的转身,背后没有他舅子的影子,这是不可能的。
汪国瑞成功上位后,陈月婷随即就被调进了楚城教师待遇最好的贵族小学任教,工资水平、奖金福利上了一个大台阶,这明显就有人在对陈京溜须拍马。
贵族学校是那么好进的?有的人花几万块钱送礼都没办法进去,陈月婷一文钱不花,就把他调了进去,如果说是因为陈月婷教育教学水平高,这恐怕只有傻子才会相信这种说法。
(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四章 省委书记秘书人选?
光阴荏苒,转眼就进入了冬季。
现在楚江政坛出现了微妙的局面,楚江省委副书记一直有三人。
除了副书记兼省长路仲强以外,另外专职副书记郝国民一直在任,另外,中央新任命的副书记洪省生也已经到任几个月,省委这样的配置,不能不引起众多的议论。
按照几年前中央的要求,对各级党委副书记的配置有严格的要求,原则上只设一名专职副书记,现在楚江省拥有了两名专职副书记,这是特别引人注目的。
这样的配置,也给楚江政坛带来了很多的变数,楚江目前的省委班子面临调整,这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
目前,大家集中议论的焦点是中央究竟如何调整楚江班子,现在中央正式提出了“中原崛起”的口号,中原崛起之路如何走,这首先看的就是中央对中原几省班子的调整。
目前楚江政治的局面让人意识到,很有可能楚江会牵涉到党政主要领导的调整,或者说是一把手的调整,这样的意识,多多少少会让楚江政坛变得有些浮躁不安。
楚江省委组织部最近几个月的工作倒是风生水起,尤其是干部改革工作,在楚北几个市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德高,公选一批干部十五人充实到市直和下面各区县的动作已经完成,这一次德高的公选,再一次获得好评,公选出来的一批干部,个人能力突出,工作成绩突出,群众反映良好,可以说是年轻干部的佼佼者。
但是这批干部的大多数人,如果按照传统的提拔程序,由于受制于资历,他们的提拔都有各种各样的障碍,这一次全市公选,一下扫除了这些障碍,让一批年轻有为的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
而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澧河县林业局局长蒙虎,上次公选失利之后,他又参加的这次公选,最后成功被选上,并被组织任命其担任临河县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蒙虎上任临河,随即被安排分管农业、林业、农村经济工作、城市规划建设等工作,并协助县长处理县政府日常工作。
蒙虎在上任临河之后这几个月中表现突出,他主要是在老本行上面动脑筋,依托临河本身的资源优势,找省相关研究部门合作,搞了一个植物水培研究中心、名贵中草药三七育种基地。
并且,在蒙虎的推动下,澧河县一共组织了七个乡镇,明年预备在这七个乡镇实现水培花卉和三七种植产业化。
为了争取产业化配套资金,省林业厅和农业厅拨款了三千万扶持资金,而临河县政府出面又向商业银行贷款五千万,一共组织了八千万资金投入到几个项目的产业化中,俨然就是要大干一场。
临河的动作很快,这是覃杨处心积虑要做的事情。
覃杨早就瞄准了花卉园林以及传统中草药种植这个行业,澧河在这一块走在了前面,但是在实施产业化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遇到了一些问题。
覃杨在临河也一直在努力进入这个产业,在几个乡镇搞了一些试点,因为一直没有资金进入,另外政府的支持和扶持的力度也不够,没有干出多少成绩来。
而这一次,市里公选干部,覃杨主动要了名额,他看中的就是蒙虎。
蒙虎被任命为临河常务副县长,覃杨立刻就对其委以重任,两人在很多理念上面一拍即合,这才有了几个月的时间内,临河的特色花卉和特色种植产业飞跃式的发展。
蒙虎在临河的惹眼举动,让澧河的易明华感到了威胁,同时又感到后悔,为了这个事儿,他还专门致电陈京。
在电话中,他颇为惋惜蒙虎的被调离,言语中对临河的重复建设问题还颇有微词。
陈京淡淡的道:“老易啊,覃书记是有心对无心,他看中了澧河的人才,你也可以多关注临河的人才嘛!另外,你们澧河有人才没有利用,却让其他的县给用上了,这究竟应该怪其他人还是应该怪你们自己?”
陈京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让易明华无言以对。
陈京道:“老易,干部改革的甜头,临河现在是尝到了!我们澧河是最早尝试改革县,但是却被别的县摘了桃子,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啊!”
易明华听得心中一凛。
他和陈京打交道多年,陈京说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他很善于揣摩。
听陈京言语中的意思,他对澧河可能有些不满意了,或者是他对自己有些不满意了。
这让易明华一惊非同小可,他自己也是做贼心虚,在蒙虎的使用问题上,他耍了小手段,事情虽然他认为是天衣无缝,但是究竟是怎么回事,他都一直藏在心里呢!
陈京现在对他忽然表现冷淡,言语中还有批评,他自然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
当然,在这样的场合,彼此都是不能点破的,但是易明华也明白,在蒙虎的问题上,他没有能瞒过陈京。
陈京和覃杨又是有默契的,这不由得让他想起陈京在视察澧河说的一句话:“蒙虎这样的同志,可以给他更大的空间……”
其实那个时候,陈京的表态就很耐人寻味了,可惜当初易明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元旦过后,新的一年开始了。
陈京这一年的工作基本可以盖棺定论了。
现在陈京心中装的事儿除了要做好年终总结外,就是今年过年要去京城,要去那个他以前只听过,脑子里面想象过,却从来没见识过的方家。
丑媳妇终要见公婆。
陈京现在是丑女婿终要拜丈人。
新年开始,陈京就是二十九岁,步入了奔三的年龄了,在他这个年龄,作为政治人物来说,是结婚的黄金年龄,如果再不结婚,极有可能会影响到进一步的提拔。
另外一件事,陈京要考虑的就是新年以后的工作问题。
目前部里召开了几次会议,就干监处的发展问题,部里领导的态度越来越明朗。
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干监处设一个处已经适应不了需求了。
干监处像组织处和干部处那样拆分,设干监一处、干监二处的时机已经成熟,部里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工作。
如果干监处拆分,陈京分析自己有几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离开组织部,下放到下面地市州任职。另外一种是担任干监一处的处长,继续主导目前的干部改革工作,继续解决组织部面临的一些棘手的问题。
陈京判断,自己留在组织部的机会还是相当大的。
因为,目前省委沙书记和米潜之间的关系协调,基本都是陈京主导推动的。
目前省委的局面如此微妙,陈京认为沙明德和米潜之间的这种关系,还需要继续维系并发展。
不得不说,沙明德和米潜关系的缓和,给澧河带来的变化还是相当之大的,尤其是组织工作的松动,让楚江的气象为之一新,整个政治氛围大为改观。
沙明德是一个很有能力和想象力的领导,而米潜则是一位很刚正不阿,很因循守旧,很稳重的长者,两个人都有一颗把事情做好的心,改变楚江现状,让楚江变得更好,变得更有竞争力,这应该是两人都希望的。
但是,两人之间在处理具体问题方面,分歧也是巨大的,两个人个性都很强,骨子里面都不服输,在遇到问题顶牛的时候,两人都不退步。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京在中间可以充当润滑剂的作用,有利于两人在某些问题上妥协达成共识。
但是,上面的一切都只是陈京个人的想象。
在元旦过后上班第三天,楚城忽然传一个说法。
这个说法就是省委沙书记对汪鸣风离开后,省委给他安排的几任秘书皆不满意,他已经以种种借口赶走了几个专职秘书,而最近,他的第三任秘书也被他放弃了。
在这样的时候,就有传言,说沙书记中意的秘书是省委组织部干监处处长陈京。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沙明德的前任秘书汪鸣风给他推荐了干监处处长陈京。
一时间这个消息迅速开始在整个楚江传开了,有好事者甚至还就这个问题找过德高市市委书记伍大鸣了解情况。
伍大鸣当时回答道:“陈京?秘书?陈京的确是个好秘书,有才华、有能力,如果我是省委书记,我也愿意选他担任我的秘书!”
伍大鸣的这句话一下把本来就已经风传的消息点爆了。
陈京本来就已经是楚城的风云人物了,现在这个风云人物又受到了伍大鸣的力挺,由此看来,陈京的楚江第一秘的位子应该是板上钉钉了。
而且陈京以前还有在党内著名刊物《求真》上发表论文的事迹,他也被公认为文字功底深厚,理论功力扎实,很善于归纳总结,思维灵活,而这些素质都是优秀秘书应该具备的素质。
这其中更重要的是他和汪鸣风是一脉相承的,两人关系匪浅,这一点才是最关键的点!
(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五章 同学的聚会!
范江基本上每年都给陈京打电话,一定要拉他去参加大学同学会。
大学四年时光最美好,最值得留恋,在学校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结交了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陈京毕业于师大,和范江是同班,在他的记忆中,他大学四年也就和范江的关系匪浅,和其他人大都关系泛泛,所以毕业以后,他和大多数同学的联系都不频繁。
范江和陈京两人性格不同。
范江一直喜欢钻研人脉学,自从大学毕业以后,对同学会、老乡会这类的玩意儿就很热衷。
他经常组织师大的同学聚会,到了德高又搞什么楚城人在德高老乡会,不得不说,在这些方面,他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但是在陈京看来,这些玩意儿大都是虚的。
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一帮子同学会或者说老乡聚会,大家要玩得有意思,搞得有氛围,一直要很有活力,说穿了还是一个身份作祟。
身份不对等,玩来玩去,最终还是玩不出什么名堂来,大家心中彼此都有芥蒂,什么老乡会还有同学会又有什么意思?
陈京对这些看得比较透,所以对参加这类聚会,他也就不热衷。
人脉关系对官场来说很重要,官场上的乡亲、亲情、同学情也是关键。
但是这些所谓的关系,前提都是彼此要能用得上的前提下,没有这个前提,什么乡亲、亲情、同学情,那都是浮云,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以前很多年,陈京都以种种理由推辞。
可今天推不掉,范江非得拉上他,陈京无奈,只得跟着他一起去“泛江春”。
陈京大学毕业有六七个年头了,六七年不见,一众老同学渐渐的开始有了差距。
师范大学毕业后,有些家里关系好、门子硬的,进了重点中学,或者是选调进企事业甚至是行政单位,条件自然就好,日子过得滋润。而有一些分配不好的,进了下面学校,有些到了企业、企业倒闭下岗,现在条件就差一些。
当然,还有一些条件好的同学出国留学,在国外发展了几年,回来摇身一变成了海归,身价也是水涨船高,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范江在这里如鱼得水,走到哪里都能够和人攀谈嬉笑几句。
而陈京则低调得多,只和熟悉的人打招呼,一点不显山露水,非常的低调内敛。
“嗨!陈京,还认得我么?现在你在哪里发财啊?”
陈京觉得自己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扭头一看,身边站着一个身材高挑,笑靥如花的女人。
女人颇具姿色,身材凹凸有致,尤其是胸脯的位置,异常的丰满,俨然就是呼之欲出。
其皮肤成小麦色,笑起来的时候,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给人的感觉很大方泼辣。
陈京愣了愣,笑道:“是李晓燕啊,我哪里发什么财?我倒是听说你了不得啊,嫁了大老板,现在发达了吧!”
李晓燕是当时师大有名的才女。
在陈京当年那一届,陈京和范江,然后就是李晓燕,三人都以笔杆子硬著称。
这三人之中,陈京的性格最内向,最低调,所以他虽然文章写得最好,笔杆子硬,但大家普遍不看好他的前途。
而范江喜欢交际,用当年同学的话说,他溜须拍马样样在行,大家都觉得他适合当官。
至于李晓燕,性格大方泼辣,是当年校学生会中的风云人物。
大学毕业以后,李晓燕好像是进了一家很牛的民企,后来她又顺利的嫁给了这家民企老板的公子,听说混得很不错。
陈京和李晓燕当年读书的时候接触不算多,但是因为三人都擅长笔杆子,所以彼此之间熟悉程度很高。
陈京和范江关系匪浅,范江有一段时间还苦追过李晓燕,那时候由陈京操刀,还帮范江写过一份很有名的情书,搞得满城风雨。后来范江扛不住压力,便说这情书是陈京代笔的,陈京也卷入了这事之中。
服务员给陈京送来一杯鸡尾酒,李晓燕坐在陈京的对面,眼睛眯成一条缝,道:“还没怎么变哦,还是那般风度翩翩!”
陈京脸微微一红。
要说大学毕业后变化大,陈京认为自己的变化是最大的。
当年在上大学的时候,他是三棒子都打不出一个屁来,大学毕业之后,他经历了这么多的坎坷,早和以前是判若两人了。
陈京和李晓燕两人聊,很快就有人过来凑热闹。
“哎呀,李总啊,怎么躲这里。咱们找你喝酒找不到人咯!”两个风度翩翩的青年端着杯子过来笑眯眯的道。
李晓燕站起身来指了指陈京道:“裴老七,冯磊,陈京你们还认识吧!我们师范大学的才子哦!”
裴老七叫裴光,他和冯磊两人和陈京也是同学,只是陈京在学校的时候就不喜欢这两家伙。
这两人整天在学生会混,官瘾足得很。
脑子里想的就是如何拍辅导老师和系领导的马屁,像陈京这类老实本分的学生,他们根本就瞧不上眼,一般这类的同学,在大学都是大家的公敌,很少有人喜欢的。
现在裴光和冯磊两人据说都当了老板,裴光搞了一个茶叶品牌,冯磊搞了一个礼品贸易公司,两人都混得不错。
听范江说,上一次同学聚会,裴光和冯磊两人当时发飙,说所有费用他们一起买单。
可是他们一下碰到了李晓燕,李晓燕当即一个人就把单给买了,几人都在显摆斗富呢。
经过了李晓燕的提醒,裴光和冯磊两人似乎才看到陈京,同时和陈京打招呼。
陈京淡淡的笑笑,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他端起酒杯,冲李晓燕点头道:“李总,你们聊吧,我随便逛逛,和其他的同学叙叙旧!”
“哎!陈京……”李晓燕正要叫住陈京,陈京已经迈步隠入了人群中。
她秀美微蹙,冲裴光两人道:“裴老七,看到没有,老同学们的变化很大。咱们陈大才子变化大哦!”
裴光用手晃了晃杯中的酒,道:“美女爱才子,不会是你李总春情勃发了吧?”
李晓燕双颊绯红,啐了裴光一口,道:“就你会乱嚼舌根子!”
冯磊插言道:“才子跟我们很遥远,咱就是俗人。书呆子俺们看不上,陈京不就是书呆子嘛!”
裴光收起了嬉皮笑脸,道:“我倒是听说他从政了,据说是刚参加工作就得罪了领导,被贬到很远的山旮旯里去了,要不我们怎么这么多年不见?”
陈京并没有听到三人议论自己,他端着酒杯穿梭在人群中,偶有熟悉的人他就上前打招呼。
大部分情况,对方也会报以微笑,甚至有人会上来来个熊抱。
大家都是大学同学,这一份情感相对还是纯真的,少了很多浮华、势利,比平常的应酬多了一丝真挚。
陈京心中竟然升腾起一股久违的、熟悉的温馨。
他忽然觉得,自己在思想上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世俗了。范江让他来参会,他屡次都不来,就是因为脑子里面世俗的思想作祟。
等到真正到了这个场合,他发现还是能够感受到一点点,自己曾经拥有的,现在已经逝去的青春。
七年了,陈京并没有感受到想象般的变化。
大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