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叫我疯神-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德国会在关键时刻出手帮助英国,德国一定不会坐看英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成为金融投机家的牺牲品。 8月28日,英国财政大臣莱蒙在财政部大楼前再一次发表了措辞最严厉的演讲,这被视为对金融投机家的最后通牒;“为了明确英国的立场,我认为英镑不可能贬值,英国不会退出汇率机制,我们对汇率机制负有绝对义务,这就是我们的政策──我们政策的核心。” 李学锋并不关心英国人说了什么,而是更关心德国中央银行的态度;德国人的暧昧态度实际上意味着他们对维持英镑汇率既没有信心,也没有决心──让英镑继续留在欧洲汇率机制之内,或许会对欧洲经济一体化更加不利,因为一个不稳定的英镑会让整个欧洲货币体系都变得不稳定。所以在德国人看来,牺牲德国利益维持英镑稳定不仅很危险,而且很不值得。 九月一日,李学锋带着爱德华,杰克坐着自己的商务机飞到法国巴黎,准备正式打响狙击英镑和意大利里拉的金融战争。
第八十四章 我来是兑现诺言的
李学锋高调出现在法国巴黎,立刻引起全世界金融投资者注意,那些人在伦敦的仿佛嗅到了一丝阴谋。法国报纸立刻开始讨论为什么这个时候李学锋会出现在欧洲?没有携带家眷的李学锋显然不是来法国旅游的,那两名跟随在李学锋身边的美国人显然就是传说中李学锋的哼哈二将。人们都知道在这两个人的手上,控制着李学锋上千亿美元的资产,这两个人任意打一个喷嚏,世界金融市场都要摇晃一下。 就在人们纷纷猜测李学锋真实意图的时候,英格兰银行在市场上买进了33亿英镑,以显示维持英镑汇率的决心。要知道三百年以来,从来没有人能够挑战英格兰银行的无上权威。在美联储诞生之前,英格兰银行是全世界最强大的中央银行,它的意志就是不可抵抗的法律;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经济再也没有回到当年的辉煌,但是英格兰银行的威信仍然令人望而生畏。在调节市场、抵抗混乱方面,英格兰银行拥有最丰富的经验,今天呼风唤雨的美联储只是它的一个晚辈门生而已。所以,只要英格兰银行和英国财政部明确表示英镑不会贬值,英镑就理应不会贬值,不需要其他论据。 但是33亿英镑却不足以抑制全世界金融投机家的热情和欲望,每个金融投机家都想知道,如果再继续试探下去,英格兰银行还能拿出多少个33亿? 但是财政大臣莱蒙很快在9月6日驱散了关于“英国是虚张声势”的谣言──他宣布英国将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入价值75亿英镑的外汇,全部用于对英镑汇率的稳定。虽然75亿英镑相对于几百亿英镑的国际热钱来说是渺小的,但是英国政府的坚定态度使大部分对冲基金经理人都不得不三思而行:要不要把战争继续打下去? 但是李学锋的话坚定了他们的信心,在巴黎,李学锋拿着一张报纸对莱蒙的话加以抨击:“我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这份报纸,我很奇怪莱蒙为什么在欧盟财政部长会议之后说这句话,欧洲货币汇率机制内各国将不会再一致行动。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各国不再一致行动,汇率的剧烈波动就将难以避免,时间的延误和各国政策的分歧将会纵容我们这些金融投机家的冒险行为。我认为,事实上欧洲汇率机制已经失去对市场的控制能力。莱蒙他是在为英国留出后路,或许,他此前的严厉言论都只是虚张声势,现在的伦敦已然成为不设防的城市。” 李学锋的话就像是一只吗啡,给了那些金融投资家无穷的力量。各地的金融投机家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众多的国际热钱涌向马克等可能升值的货币,英镑则成为卖空的绝佳对象。 9月10日英国首相梅杰在格拉斯哥对苏格兰英国工业联盟的演讲中传达了一个坚定的信息:“软弱的选择、贬值论者的选择、助长通货膨胀的选择,在我看,是在此刻背叛我们的未来。我可以十分明白地告诉你们,那不是政府的政策。”听到这番铿锵有力的宣言,一些对冲基金开始准备获利了结(虽然获取的利润不算很多)。 但是李学锋再一次站了出来,面对媒体李学锋拿出了德国联邦银行总裁史勒辛格的讲话,讲话的大概内容是:“欧洲货币体系不稳定的问题只能通过部分国家货币的贬值来解决,如果投资人认为欧洲货币单位是由一揽子固定货币组成,那就错了。”在讲话中史勒辛格还特别提到意大利里拉并不是非常健全的货币。而那些国家的货币需要贬值也没有明说。但是李学锋现在拿这番话来应对梅杰,显然是不怀好意了。 李学锋知道,德国人一定会抛弃英国人的。东西德统一后,西德为了减缓的东德社会动荡,将原东德马克以1:1的比率全数回收,兑换成西德马克。这虽然减缓了统一带来的社会震荡,但却大大加剧了通货膨胀的风险。为了避免通胀(事实上,已经引起通胀),德国央行不得不大幅加息。东德马克以1:1兑换成西德马克。这一点很重要,是导致后来英磅遭阻击的主要原因。作为东西德的统一,两个原不平衡的经济体合并,必然会引致社会一定时期的震荡。而德国政府却巧妙地将部分国内的“动荡”输出,利用其他国家作为缓冲器,英国。意大利首当其冲。 与李学锋大张旗鼓不同,墨菲和三井已经在李学锋暗中指点下,大幅放空意大利里拉。虽然意大利政府曾在7日和9日先后2次提高银行贴现率,从12%提高到15%,同时还向外汇市场抛售马克和法郎,但也未能使局外缓和。9月13日意政府不得不宣布里拉贬值,将其比价下调3。5%,而欧洲货币体系的另外10种货币将升值3。5%,这是自1987年1月12日以来欧洲货币体系比价的第一次调整。 9月14日德国政府才出于维持欧洲货币体系的运行而作出细微的让步,正式宣布贴现率降低半个百分点,由8。75%降到8。25%,这是德国五年来的第一次降息。德国的这一举运受到美英法的高赞赏,但为时过晚,一场更大的风暴在英国的外汇市场上刮起。 首战高胜的墨菲和三井已经建立了一个200亿美元的放空英镑仓位,他们已经做好了决战的准备,就等着李学锋发命令了。 九月十五日,李学锋发出命令,墨菲和三井开始抛售利用手中百亿美元向英国银行拆借的近七十亿英镑。并在卖空英镑的同时,在股市和债市的买卖上同时行动。按照一国货币贬值其国内股票必然升值的规律,墨菲和三井疯狂购买了几十亿美元的英国股票。对德国则是大规模买进马克,及少量的法郎,同时放空德法两国的股票,买进两国的债券。 在墨菲和三井以及国际上游资的打压下,英镑没有受到德国降息的影响,价格开始下滑。英镑与马克的比价冲破了三道防线达到1英镑等于2。78马克。英镑的狂跌使英国政府乱了阵脚。当天晚上,拉缭特向德国联邦银行官员恳求德国降低利率,遭到拒绝。拉蒙特连忙召集英格兰银行官员部署,计划第二天大举干预市场,如果还不奏效便只能提高利率了。但就在拉蒙特会议的几个小时前,德国联邦银行总裁史勒辛格已接受了访问,表示希望里拉和英镑贬值,但准备保卫法国法朗。 于是16日清晨拉蒙特在首相批准下,宣布提高银行利率2个百分点,同时英格兰银行从788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抽出269亿美元买进英镑,各国央行也注入上百亿英镑的资金支持英镑,但也无济于事。结果徒劳,汇价依然没得到支持。英镑被抛售,就像决堤的洪水。 几小时后,拉蒙特又宣布银行利率提高3个百分点,把利率由10%提高到15%。一天2次提高利率在英国近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英国作出这种反常之举的目的是要吸引国外短期资本流入,增加对英镑的需求以稳定英镑的汇率。但是,市场的变化是微妙的,一旦信心动摇,大势已成,汇率变动趋势就难以遏阻了。 面对英格兰的垂死挣扎,李学锋没有给英国人留什么机会,命令墨菲和三井立刻抛空手中的全部英镑,将本来就摇摇欲坠的英国人头上扔下了最后几根稻草。 外汇市场上,英镑与马克的比价又由前一天的1英镑等于2。78马克跌至1英镑等于2。64马克,英镑与美元的比价也跌到1英镑等于1。738美元的最低水平。在一切机关用尽之后,9月16日晚上,英国财政大臣拉蒙特宣布英国退出欧洲货币体系并降低利息率3个百分点,17日上午又把利率降低2个百分点,恢复到原来10%的水平。 由于英镑和里拉的疯狂贬值,欧共体财政官员召开了长达六小时的紧急会议后宣布同意英意两国暂时脱离欧洲货币体系,同一天,西班牙比赛塔贬值5%。从1987年1月到1992年9月,五年多时间内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只进行过一次调整,而在92年9月13日至16日,三天之内就进行了二次调整,可见这次欧洲货币危机的严重性。 9月16日,英国金融界将之称为“黑色星期三”。但是对于李学锋而言,却是一个美好的星期三。在他下榻的酒店,李学锋带着风尘仆仆赶到巴黎的墨菲和三井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这是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次狙击英镑和里拉最大的两个大户是李学锋的人。人们也想起了几年前李学锋在巴黎说的话,这不就是拿着自己的钱向英国发出挑战吗?以李学锋现在的经济实力,就是没有那些国际上的游资,也会打赢这一场仗的。要知道,整个英格兰的外汇储备也就是区区八百亿美元而已。 “我来了,带着我上一次在巴黎遭受的屈辱来了,我说过,我一定会来的。我就是来这里兑现诺言的。但是战争没有结束,这场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不是英国人说的算。要我点头才能结束,我会抓住这个机会,让那些高高在上的英国绅士得到一个永远难忘的教训。为此就算是让我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我只想说的是,由于你们的政府行为,我只能对不起英国民众了,因为这是你们民选的政府,并不是上帝强加给你们的。”李学锋强有力的发言让在座的各国记者很受冲击。 “李先生,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那个打人者也已经向你和你的家人道歉了,他也失去了他的政治生命,难道这些惩罚还不够吗?不错,你是有钱,但是这些钱不应该成为你施虐英国人民的工具。”一个英国记者率先站起来发言。 “是的,我知道那个人在巴黎机场道歉了,但是请原谅,我没有接受那个道歉。那不是发自内心的道歉,他只是迫于压力而使的一个障眼法。很抱歉,我认为我的智商足以分辨当时的情况。” “李先生,你是香港人,也是女王陛下的臣民,为什么对自己的祖国拥有这么大的成见呢”?又一个英国记者抢先站了起来。 我靠,这是法国啊,怎么成了英国人的专场啊?有些生气的李学锋心里暗暗地骂了几句那些谦让的法国记者。 “对不起,我希望你记住,我是中国人,不管住在那里都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怎么,你想把我驱逐出香港吗?你有这个能力吗?”
第八十五章 条件放宽点好吗
那一名刚刚问话的记者马上站了起来:“李先生,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我知道你是中国人,也知道九七年以后香港就要回归中国了,但是你不能说我们英国人对香港的发展没有一点贡献。要知道,当初鸦片战争前香港只是一个小渔村罢了。” “我见过无耻的,但是没见过像你这么无耻的。你知道吗?就因为你这样的强盗理论?英国才会冠冕堂皇地驾驶着炮舰屠杀了无数的人,难道我们中国人请你们去了吗?为了倾销鸦片,你们打开了我们的国门,但是为什么你们英国人自己不吸食鸦片呢?我难以相信,就你这样没有良知的人居然会成为记者。看得出,你们的报纸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如果我去你家,强奸了你的妻子,但是却为你留下了一个儿子,请问,你会感谢我为你家添人进口吗?”李学锋最后的一句问话惹得全场记者爆笑。 那名记者灰溜溜地坐下了,他知道,也许他的记者生涯就要结束了。自己的一问,李学锋的一答,将会成为明天报纸的头条。但是光荣的不是自己。 三井和默菲傻傻地看着李学锋侃侃而谈,这一次狙击英镑和里拉原来只是一场仇恨引起的,本来还以为自己能小赚一笔,现在这种情况还是老实些吧,怎么看他今天这模样都不是很高兴。千万不能把他的怒气引到自己身上来。两个人暗自在心中下定了决心。 这时候,一名法国记者站了起来:“李先生,请问一下,如何能打消你心中的怒火呢?毕竟大多数的英国人民是无辜的。金融危机伤害最多的还是平民。” 这还算句人话,老子等半天了,才有这么一个聪明人站出来说话。“这位先生的问题问得很好。因为你是从人道主义方面出发的。我就纳闷了同样是那笔杆子的记者,做人的差距他怎么就这么大呢?我很高兴你能问出这个问题。我需要的是英国政府的答复,你要知道,在香港,做生意还要分三六九等,同时是航空公司,就因为我们是香港人就要被人为压制,一切方便条件都是给那些非中国人开的公司预备的。我这次来,也想让他们知道,中国人被欺负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不想有人在我头上耀武扬威,谁都不行。” 说出了心理话,李学锋开始和那些记者胡说八道了,一场记者会虎头蛇尾就这样结束了。李学锋知道,焦头烂额的英国政府一定会来找自己的。 这一次的狙击战没有挣得太多的钱,如果几十亿不算多的话?李学锋刚一说出要给默菲、三井分钱,两个打好主意的人就拼命拒绝,一再声明这次行动是给李学锋报仇。两个人属于那种友情客串,以后有机会在和李学锋合作赚钱。面对如此盛情,李学锋也就不好意思拒绝了。 李学锋在后台给英国人演了一出好戏,这个哑巴亏吃的让英国人很是恼火,但是最恼火的是李学锋居然说这件事没完,这场金融战争还想打下去,难道他还发现了什么漏洞吗?百思不得其解的唐宁街决定向李学峰发出善意的信号。 在巴黎,英国驻法国大使亲自前往李学锋下榻的酒店,在一番虚情假意的寒暄之后,大使向李学锋宣布,由于李学锋先生在香港经济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女王决定授予他爵士称号。难道现在我是功臣吗?爵士,我和包老先生一样了。 心情愉快的李学锋在英驻法大使的陪同下,坐着自己“湾流”IV…SP豪华公务机飞往伦敦,坐在首富的公务机里让大使大吃一惊,有私人飞机并不惊讶,但是他不会想到居然有人把飞机装饰得如此华丽,就算是五星酒店的总统套房也不一定有这架飞机豪华,两幅名画挂在飞机的舱壁上更增添了一丝文化气息。在伦敦会合了匆忙在香港赶来的许欣。 授勋仪式令人“窒息”。按照王室的规矩,能够获颁勋位的候选人通常会提前收到王室的初步通知,但是,王室同时有一个严格的规定:绝对不能和任何人透露自己已经入选。这个“禁口令”甚至包括对自己的父母和家人。历史上曾有候选人在收到通知后便召开派对以示庆祝,结果被王室取消资格的先例。不知道规矩的李学锋在第一时间就通知了香港的家里人,这个好消息让家里的那些媳妇们发出了欢呼。也不知道她们有没有得意忘形。 每一年的女王授勋都是女王生日,或者是年底。以往的授勋名单上都会有一千人左右,在名单公布后,他们将齐集白金汉宫从女王或者其他王室高级成员(如查尔斯王子)手中获得勋章。可是这一次很奇怪,授勋的只有李学锋一人,也就是说,白金汉宫特意为他举办一个授勋仪式。为他创造了一个先例。 李学锋穿着一套最新款的阿玛尼西服,漂亮的许欣也身穿一套名贵的晚礼服。抵达白金汉宫以后,李学锋和许欣被分别带进各自的房间,李学锋在那里被王室礼宾官员将就礼节问题进行最后警告,保持行进速度,在合适的位置转身,直接走向女王,跪下,让女王用剑轻拍自己双肩,然后接受勋章。最重要的是,在获得勋章后一定不可转身离开,而是要倒退着离开,因为你绝对不可以把屁股对着女王。 学锋的心里暗暗地鄙视了一下规则,这都什么年代了?还要下跪。毛主席可是教育过我们,封建残余思想要不得地。 出人意料的是,授勋时并没有让李学锋下跪,女王在授勋时甚至和李学锋说了几句话:“你就是这场灾难的发起人吗?”“不是,是唐宁街十号造成了这场悲剧。”李学锋的回答很机智。“那你在这场闹剧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女王看起来并没有打算就这么放过李学锋。“我只是恰逢其会,小小地推波助澜了一下。顺便为妻子报了仇。”李学锋还是那种不卑不亢。“希望你今后不要在出现这种情况,年轻人更应该稳重。”女王的语气有些改变。“是的女王陛下,只要我的妻子不会在被人袭击。我就会是一个稳重的绅士。”李学锋对着女王弯下了腰。 这一次李学锋获得了平民所能博取的最高等级的爵位——男爵,原因是李学锋在香港几次金融风暴中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同时为香港市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表彰他的这些功勋才特意在这个时候为他授勋的。 李学锋男爵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个世界真是进步了。自己这个嗜血恶魔、黑道狂徒,自己都有些诧异,居然也能成为贵族了。 离开白金汉宫,李学锋得到了唐宁街十号的邀请,在唐宁街,李学锋第一次英国首相梅杰,贸易及工业大臣彼得&;#8226;利雷、财政部秘书长梅勒,社会保障大臣汤尼&;#8226;牛顿,财政大臣拉蒙特,内务大臣肯内斯&;#8226;贝克。这个阵容让李学锋感觉到这次会见英方很重视,几乎半个内阁的人出现在这里,看来自己在巴黎说的那番话真的引起英国人的注意。 既然坐到一张桌子面前,双方也就不需要太客气了,面对英国内阁的责问,李学锋拿出舌战群儒的本领,和这些英国内阁高官们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充分地让这帮英国官员见识到这个世界首富不仅仅是眼光厉害,他的智商和口才同样是一流的。 首相梅杰并没有过多的参与辩论,他是这群人中官职最大的,自认为和李学锋争吵有失绅士风度。但是,李学峰并没有因为他是首相就畏惧他,李学锋知道这些人把他在巴黎请来是因为怕了自己,他们深怕自己在发出一场金融风暴,只要是自己说的这种事情出现在英国,他们这届政府就可以集体辞职了。 估计自己授勋的事情也是内阁紧急向女王建议的,自己手中的几千亿美元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英国人头上,他们真的怕自己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哪怕是互有损伤也不是他们目前所能承受的,自己这个时候就是要狮子大张口,漫天要价,等着英国内阁落地还钱。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没有什么大的要求,我希望英国枢密院取消香港政府制订的一条航线由一家航空公司经营的航空政策,首先获得空运牌照局发牌的一家航空公司可获得该目的地的独家经营权,这是一种变相保护英资的规定,不利于现代社会商业竞争。另外就是批准我在香港成立一家持牌银行,而且是可以发行港币的银行,你们也知道,我手中握有多少资产,我会遵从港币发行局的制度,认真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是我维护香港金融体系稳定的一种承诺,对稳定香港金融市场会起到更大的作用。”李学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先生,你的第一个要求很好解决,但是你的第二个要求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毕竟我们也不好直接操纵香港政府这样办事的,你看是不是把你的条件放宽点?”财政大臣拉蒙特勇敢地提出了异议。 “拉蒙特先生,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难度,我之所以要求新开一家银行是因为我不想在香港引起一场收购潮。我可以轻松地掀起渣打,或者是汇丰的挤兑潮。但是我不想那么做,那样会引起香港市民的恐慌。你们不是怀疑我没有这个能力吧?”李学锋及时打消了拉蒙特的如意算盘。 “李先生,你对香港人有一种怜悯之心,这我们知道,但是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程序吧,你这样直接冲进这个行业,我们也不好对媒体交代呀。”贸易及工业大臣彼得&;#8226;利雷这时也跳了出来。 “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帮我想一下?只要是能让我的银行在明年顺利开业就行,大家不要客气,有什么意见当面提出来,这样我们才能达成共识。”李学锋抛出了自己的底线,就看敌人上不上钩了。 “李先生,您刚被女王册封为男爵,如果,我是说如果,你能借这个好机会在英国进行一系列投资,那么英国国民就会感谢你为他们创造了就业机会,这样我们为你出头办事也有了一个好的借口,对香港那边我们也好下行政命令啊”首相梅杰终于祭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投资,没问题,在哪里投资都是一样的,只要你们帮助我实现了目标,我就会在英国投资五百亿美元,我说话算话。”李学锋马上抛出了最大的香饵。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