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好莱坞大导演-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第一周四天4420万的票房还是让公司的高层松了口气,按照这样的趋势,绝对能大赚一笔,甚至都能筹划续集了。

周三,影片上映前两天,《玩具总动员》继续在票房榜上领跑,《盗墓迷城》经过四周的热映,强票房能力已经大不如前,周一和周二两天的票房只有600万。

不过《玩具总动员》也不是一枝独秀,华纳公司刚上映的《神探飞机头2》这两天也有900万的票房,可谓步步紧逼。

看到这些,李书枫就更郁闷了,影片还没是上映就遭到两部好片的阻击,要杀出重围又谈何容易?

洛杉矶时报就写道:圣诞档期是每年票房争夺最激烈的档期,但不可否认,圣诞档期一到必然好片入朝,足以让观众饱享眼福,《盗墓迷城》本土票房剑指两亿已经没有悬念。

《玩具总动员》的票房也蒸蒸日上,很有可能是继《盗墓迷城》之后本土票房突破两亿的影片。《神探飞机头2》本土票房虽不足以突破两亿,但以目前的抢票房能力,破亿应该没有悬念。

最后,不得不提东方电影公司出品的《叶问》,这是李书枫的第四个剧本,前三部影片无不票房大卖,那这一部呢?

李书枫的编辑能力毫无疑问,影片的阵容也足够豪华,宣传也很到位,能否在两部好片的阻击下杀出重围的确值得思量。

另外,东方电影公司毕竟是一家小公司,发行系统并不完善,在圣诞档期只瓜分到1450家电影院,每天也只播放五场,极大程度上约束了票房的增长。

东方电影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办好首映式,赢得媒体的关注,让它们心甘情愿地为影片造势。

因为演员阵容空前的庞大,吸引了上百家媒体的关注,众人穿着西装礼服走过红地毯时还要摆出各种造型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

李书枫算是恨透了这种狗走秀的感觉,可为了自己的投资,为了众人的心血,也只能虚伪地露出微笑,摆出一副世界我最帅的样子。

伴着悠扬的旋律,电影开始,元彪饰演的叶问一出场就就和木人桩较劲,将叶问一代宗师的气度完全展现了出来。
收藏,票票都要啦!



第四十九章  中国人!
打败叶问,名扬佛山。这是开篇表现出来的一个信息,于是孟海饰演的廖师傅上门切磋。

叶问那期待而兴奋的目光,却又顾忌赵雅之饰演的张永成的感受,而比武之前,先要关门,寥寥几个镜头几句话,将一个低调儒雅而有对武术痴迷的大师形象展现了出来。

前面的几场打斗安排得十分巧妙,给观众的感受是温馨。

李元霸饰演的金山找出场,以大开大合的形意拳,打得佛门武馆众师傅狼狈不堪。

傲气冲天,扬言佛山没有高手,却被一个卖小吃的老头数落了一顿。于是金山找要找叶问比武了。

金山找上门比武,有点像水浒林冲进柴进庄上与洪教头比试,用了三层“舒气杀势”铺垫,将观众对这次打戏的期待达到了顶点。

这感觉,就宛如一大美女清洁溜溜趟在一个老光棍面前,正要扑上去,却又没扑上去的时候的那种感觉。

外地拳师上门挑衅,众目睽睽,群情激愤之下,叶问依旧不愿比武。

于是金山找将激将法使了出来,甚至把诸葛亮激司马懿的话都搬了出来,直指叶问怕老婆。

“这世界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

这句话一出,影院之中响起一阵掌声。女的有,男的也有,尤其是有些“气管炎”的男人,在这句话之中找回了安慰。

自己不是怕老婆,我那是尊重老婆。

至于女人,直接将这句话记在心里,准备拿回去教育教育自家老公。人家叶问说的,叶问是谁?一代宗师,李小龙的师傅,他说的你敢说不对!

叶问看到木人桩上写着“老婆大人”之后就收手,然后耐着性子陪老婆孩子研墨,这无疑证实了叶问的这话,他是尊重老婆,而不是怕老婆。

这一下,叶问无疑成为了女人最理想的老公对象。有钱,那么漂亮的大房子就是证明,会功夫,还尊重老婆,疼爱孩子。

蓄势已成,就开打。

这无疑是一场精心铺垫的打斗,一开始叶问采取守势,可连续打坏几个家具之后,剑拔弩张的气氛之中,忽然出现一个骑着童车小孩,便奶i声奶气的说道:“再不出手,东西就砸光了!”

这一下无疑将气氛达到了顶点。用小孩儿的口告诉金山找,刚才你占据上风,那是因为叶问没有真正出手。

东西摔坏,叶问表情犹豫,还有些心疼,而金山找有些不好意思,又强作镇定的说出两字,却是惹得全场一阵爆笑。

“我陪!”“你赔得起吗?”观众笑骂着,情绪无疑被跳动了起来。

拳脚比完比兵器。金山找拳脚干不过叶问,就抽刀子,可叶问以鸡毛掸子迎战,并且打得金山找一嘴鸡毛,平添了几分趣味性。

金山找败走,观众无疑是享受到了一场视觉的盛宴,也让心情畅快,加上铺垫够劲,让人爽,也让人解气。

影片继续进行着,叶问迷人的潇洒不在,整日在花园端着架子的美丽而高贵的夫人也不在了,只能在灶前烧火,为财米油盐而忧愁。

英雄与美人生逢乱世。当英雄说出“有我在”这三个字时,美人也不得不感动,说:我现在很幸福!
电影里都少不了坏蛋,武师们成了挖煤的,为了一个地瓜,一个窝窝头,不得不放下身段,和昔日的徒子徒孙们干着无奈的事情。

叶问也挖了,昔日衣食无忧的富家公子,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在昔日同行问候之中,让观众同情叶问的同时,也对小鬼子的暴行感到深深的痛恨。

影院之中,骂声四起,但似乎有压制着,声音不大,但耐不住人多,也就使整个影院显得嘈杂。而当吴镇语饰演的李钊出现的时候,更是骂声扩大。

李书枫身边不远处的吴镇语只感觉脖子凉飕飕的,忍不住一缩,看了看周围之后,方才松了一口气。

一个观众看着吴镇语饰演的李钊贱得一副狗仗人势的小人样,忍不住大骂。那李钊得意洋洋招呼挖煤的武师们跟日本人比武以换一袋米作为奖励的时候,确实一副欠揍的模样。

不断有武师为了一袋大米而参加武斗,却再也没有回来。当钱小豪饰演的武痴林被周比利饰演的三浦活活打死的时候,观众的眼睛模糊了。

爱屋及乌,人们知道武痴林是叶问的好朋友,特别是武痴林以最近胃口不好分了半个地瓜给叶问的时候,他们心中生起了感动。

悬念与铺垫,早已经吊起了观众们的胃口。在悲凉压抑的气氛之下,给人憋屈,有一种需要找到释放冲动。

而这种释放在接下来的打斗之中,那招招到肉,拳拳见血,贴身近打,近乎野蛮的打斗之中得到了发泄。

心中的压抑和憋屈释放出来,怎么一个爽字了得!

震撼的音乐,激烈的拳法。这是一场剪切,音乐,动作,镜头等的完美结合,给心灵与视觉的震撼无以言表。

叶问夺米,必将成为华语功夫片的一个最为经典的镜头,就如当年的陈真踢馆。

叶问夺米,无疑是把握了观众内心的情绪,毫无疑问的引燃了积攒在观众心中的激情。

一向儒雅不与人主动动手的叶问,这一次宛如猛虎下山,打得小鬼子断手,断脚,那骨头断裂之声,配上鬼子的惨叫,观众看着不是残忍,而是几乎疯狂的叫好。

震撼,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

叶问获胜,周比利饰演的三浦很欣赏让人将十袋米丢到叶问脚下。而叶问看都不看一眼,转身就走了。

一打十嬴了。可叶问未拿米,而是将那半个地瓜给捡了起来,拿上染上了廖师傅血的那一袋米。

这就是告诉所有人,这场战斗不是为米而战!为的是一个中国人的尊严!

我只是一个中国人!三浦问及叶问的名字,叶问淡淡的说道,却透露着一股子气势。

而李钊一听,愣了一下之后,却将叶问的话从头到尾的曲解翻译。

显然,他是不想让叶问激怒三浦,怕他步了廖师傅的后尘。
不管是现在的电影,还是日后的抗战神剧,日本翻译就没有一个好东西。小日本或许可恨,可更让人咬牙切齿的却是这种狗仗人势的翻译,伪军。

可李钊这个人物,却让人困惑了。好人,他显然不是。可坏,坏得又不够彻底,他还有着一丝良知。

对叶问这个“师傅”的尊重和担心,挑战时犹豫不肯开门,翻译时又做了手脚。

甚至还在事后上门提醒叶问让其小心点。可惜,被叶问扇了一巴掌之后,给了两字:走狗!

我只是个翻译,我不是走狗,我也是中国人!李钊扭曲着脸,有些歇斯底的喊道。

影片继续播放,日本人一直找叶问,李钊被打,却硬说不知道去哪里找。甚至被打得鼻青脸肿了,依旧说不知道去哪里找叶问。

这个时候,观众忽然意识到这人没有他们想的可恶,没有到该死的地步,但却依旧不值得原谅。

直到李钊带着叶问一家到自家避难的时候才知道,在外面狗仗人势,显得威风八面的翻译官,家境却如此落魄。

体弱的双亲,残疾的哥哥,幼小的妹妹。他作为主要劳动力,扛起养活一家的责任,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养家糊口,似乎无可厚非,哪怕那职业为人所不耻。

我只是一个翻译,我不是走狗,我也是一个中国人!看到这里,人们对李钊这个人物,有着一种复杂的感觉。也许就是这种复杂的感觉成就是吴镇语这个演员。

演得好是一个经典。毫无疑问,吴镇语做到了。

当叶问一脸正义凛然的被几个日本兵押上擂台的时候,出现的旁白在预告片之中虽然也有出现,但此时的剪切手法,不断的将好几个画面切换。

有擂台前观众的紧张,担忧,还有些许期待。也有叶问未曾动过的饭菜。还有周清泉载着张永成千万香港时,张永成声泪俱下的那番自责,也许这是叶问最后一次比武。

而这场比武,是一场不能嬴的比武。因为李钊告诉叶问,嬴了他就没有命。

这部影片与原版有些出入,李书枫借鉴了《精武英雄》穿插了几个三浦练武的情节,以及三浦和几个武师比武的情节,将三浦承托得极其强大

最后PK,势力悬赏太大,成功来得太突然的话,显然调动不了观众的情绪,难免让人感觉有些缺憾。

至少前世李书枫看原版的时候,他就有这种感觉,三浦太弱了。或许,原版就是要表现出三浦在功夫上的弱。就是这么一个弱的人,却攻占了佛山,屠戮着百姓。

战争,个人的勇武是那般微不足道。

叶问先败后胜,精彩而惨烈的打斗,感染了所有的观众,他们感同身受。三浦的空手道,叶问的咏春,在这场比试之中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拳拳到肉,紧凑得让人窒息。

当叶问将三浦逼到木桩钱,仿佛在家众练习木人桩一般五千的殴打三浦的时候,整个影院的观众几乎全部站了起来,握着拳头,脸上呈现出激动的神sè。

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观众们的兴奋并没有保持一分钟,荧幕之上开始穿插日军侵占佛门后,烧,杀,抢,掠,暴行种种!

残破的佛山,冷清的街道上伏尸一地,与之前佛门的热闹与繁荣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观众都冷静了下来。影片背景音乐,甚至没了佛山人欢呼的声音。无声,以无声充斥着压抑的气氛,也承托着此时叶问胜利之后却一脸的茫然。

“师傅小心!”“嘭!”一声惊呼伴着枪响,惊醒了影片之中的佛山群民,重重敲击在影院观众的心头。

怎么了?怎么回事?他们迷茫,整个影院变得鸦雀无声,尽皆看着大荧幕,想看过究竟。

擂台边上,叶问肩膀之上冒出血花。并以慢镜头重复。叶问中枪了。

元华饰演的副官佐藤竟然真的开枪了。他想要shè杀叶问。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具有复杂人性的李钊推了佐藤一把,救了叶问。

这个此时人们心中的大英雄,没有悲催的死在黑枪之下。而救下他的,居然是他们恨不得打死的“走狗汉奸”!

我也是一个中国人!

在他冒死推开佐藤的那一刻,人们接受了他这个给日本人做事的人,他配得上“中国人”这三个字。

收藏、票票我都要,嘿嘿。。。



第五十章  中国功夫撑起的影片
叶问被暗算,倒下擂台。那种窒息的气氛陡然爆发出来,声势浩大,佛山的群众呐喊着,冲进擂台要将叶问抢救出来。

而影院此时的观众紧紧的盯着大荧幕,待字幕出现,叶问一脚向香港而去时,铺天盖地的掌声陡然而起。

听着掌声,李书枫嘴上露出笑容,《叶问》,地迈出第一步了。

明天1450家电影院的上座率才是衡量影片质量的标准,叫好不叫座的影片只能算失败的影片。

而且,现在影片还遭到《玩具总动员》和《神探飞机头2》的阻击,能否杀出重围依然是未知数。

影迷们带着好口碑回去向亲朋好友们宣传,媒体也一致叫好。

第二天,洛杉矶时报几乎把整个头版都给了《叶问》,做了十分详尽的报导,还有好几家电视台也在娱乐节目上播放首映式上的片段,同样给出极高的评价。

对于《叶问》的成功,媒体做了详细的报道,影片的评价极高,尤其是一个影评人对李书枫注重配角的戏份给予的充分的肯定。对《叶问》之中的人物进行的详细的介绍。

乱世之中,民族的品德被无限的放大。最具代表的无非是金山找,周清泉,还有就是李钊。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李钊。这个复杂的角色,一个只想活着,没有骨气,甚至没有尊严的活着,但他却尊重有骨气的叶问,甚至可以毫不犹豫的去抢佐藤的枪,救下叶问。

也有从拍摄手法出发,从影片的剧情出发。

当然,这不影片不再是一部完全的男人戏,赵雅之饰演的张永成以其美丽优雅将一个阔家太太与落魄人妻演绎得淋漓尽致。

“小枫大叔,我要回去了。”首映式结束了,影片的宣传也告一段落,凯拉也要回英国了。

不过小丫头却舍不得离开,这几个月来,李世荣、王嘉仪、茱莉亚所有人上下一致宠着她,让她可以无法无天地玩闹,等回家了,父母又得牢牢看着她了。

看着小丫头泪眼汪汪的小模样,李书枫不由好笑:“又不是生离死别,你至于吗?”

小丫头带着哭腔道:“人家就是舍不得嘛。”李书枫很没良心道:“得,那你哭吧,哭完了就舍得了。”

小丫头果然被激怒了,张牙舞爪地扑过来,又掐又咬地,李书枫连忙讨饶:“丫头,我怕你了还不成吗?明年大叔请你拍戏还不成吗?”

小丫头这才停手,期待地看着李书枫:“真的?”李书枫连忙保证:“真的,最迟明年下半年。”

送小丫头离开,李书枫也有些舍不得,虽说这丫头爱玩爱闹像个魔女,可有她在,这个家永远都充满人气和温馨。

但世事本就如此,天下并没有不散的宴席。

李书枫拉着茱莉亚游走在大街上,不过他们都穿着厚重的羽绒服,顶着帽子,带着墨镜,就算碰上粉丝也不用担心被认出来:“宝贝,虽然参加了这么多次首映式,却没陪你好好看一场电影,要不现在去电影院?”

茱莉亚赞同道:“要不就去看我们的竞争对手《玩具总动员》?”李书枫莞尔道:“给竞争对手增加票房,我们算不算有些傻呢?”
来到电影院的售票大厅他们却真的傻了,不敢说人山人海,但也密密麻麻地,少有空隙,连带着空气都变得浑浊无比。

李书枫不由愣住:“难道是《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一起上映了,影迷们都疯狂了?”

在他记忆中就是《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上映那会,影迷们在售票大厅排起长长的队伍,各大电影院全都卖到断票,很多不甘心的影迷就蹲守在电影院里,等待明天一早买到三天后的票。

黄牛党则借机大赚了一笔;有些单位则包车前往一些偏远的城市一起观看影片,也只有疯狂二字能形容当时的情景。

李书枫就是好奇,这段时间除了《玩具总动员》也没有什么超级好的影片上映啊,怎么会弄出这么大的场面?

突然,前排传来砰的一声,竟是一大块头影迷狠狠砸了一下售票台,怒吼道:“小姐,你看清了,现在才十点半,今天的票就卖完了?”

售票小姐苦笑道:“先生抱歉,今明后三天的票都已经卖完了。”大块头影迷怒道:“那第四天的呢?总没卖完吧?”

售票小姐道:“抱歉,只能买到今明后三天的票,第四天的只有过零点了才能出售。”

“妈的,白等了这么久。”大块头影迷愤愤地骂了一句,掉头就走:“什么破影院啊,我去别的影院,不信买不到票。”

李书枫和茱莉亚悄悄退出电影院,然后都大笑了起来,影迷们的观念终于改变了,他们不再是因为某个明星而走进电影院,而是为了影片而走进电影院。

这部华语影片完全被接受了,这是除了李小龙的电影之外唯一在美国成功的华语电影。

而且,门票销售如此火爆,上座率是不用担心了。

当然,最主要问题还是在院线上,如果不能增加院线,增加每天播放次数,就算场场爆满,一周下来票房也不过一千多万,可这样的情况又能坚持多久呢?

媒体记者的直觉远比他们来得敏感,电视新闻上已经开始播放《叶问》引起的连锁反应,镜头转过一家家电影院,全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是什么影片引起影迷们的疯狂呢?让我带大家见证这个传奇。”

记者采访了一位正在排队的女生:“请问你要买那部电影的门票?”

女生指着人群:“和他们一样。”面对这个刁钻的女生,记者不由苦笑:“能告诉我影片的名称吗?”

女生道:“除了《叶问》,还有那部电影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应?”

通过一系列的采访,记者最后给出总决:“《叶问》口碑良好,强票房能力极强,确实是一部难得的经典之作。

但东方电影公司毕竟是一家小公司,若不能解决发行问题,那票房也搞不到哪去。
同样,这也给影迷们带来很多的不便,现在已经一票难求,很多影迷在大冬天里蹲守在电影院里,就等着十二点一过及时买到三天后的门票。

由此可以预见,《叶问》已经突破了《玩具总动员》和《神探飞机头2》的双重阻击。”

芝加哥太阳报则写了一篇《直击叶问》的报导:什么时候,一部经典的影片导演却沦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叶问》做到了。它是一部经典的影片,但这并不能说明李书枫是个成功的导演,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于一部完美的剧本和李书枫超强的动作指导能力,而非李书枫的执导能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导演拿着这样的剧本,请到这样一位动作指导也能拍出同样的影片,甚至拍得更好。当然,这并不是说李书枫失败了,相反,他成功了,编剧能力和动作指导能力弥补了他执导能力的不足,让《叶问》变得有血有肉,成就了一部经典之作。

这是一篇非常客观的报导,李书枫看到之后也无话可说,他的执导能力确实还差了些火候,支撑起这部影片的是中国功夫。
但不管怎么说,他都成功了,雪莉在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庆贺:“小枫,恭喜了,看看外界的反应,我可以向你保证,光海外的票房足够你收回全部成本并还有盈利。”

“雪莉,你的信心膨胀得太过了吧?”李书枫不由苦笑,东方电影公司公司只能拿到海外票房的20%,而《叶问》的制作成本和隐形成本在2000万左右,也就说要有1亿海外票房。

李书枫自认不可能取得这么高的海外票房。不过雪莉却信心十足:“影片质量好,宣传到位,而切北美票房火热,已经构成了票房成功的条件,你就等着收钱吧。”

李书枫苦笑道:“与海外票房相比,我更关心本土票房,下周你们派拉蒙能给我们挪出几家电影院?”

雪莉笑道:“正想告诉你这个好消息,《森林海》因为票房不佳,周末一过就会下画,我们派拉蒙旗下将空出520家电影院给你们公司,而且每天播放七场。”




第五十一章  嚣张的日本人
李书枫听了十分高兴,并连忙感谢,同时也在庆幸当初选择跟派拉蒙合作,不然弗兰克还得继续为院线的问题头疼。

当然,并不是增加了520家电影院就足够了,电影院售票大厅的情况已经说明了一切,无数影迷就蹲守在那里,只为了等午夜零点一过,买一张三天后的门票。

按照弗兰克的调查,除非上映影院达到3000家,不然这种情况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叶问》的热潮退去。

而这也是李书枫最为担心的,《叶问》必须在一个月内赚足票房,之后就会进入收视衰退期。

弗兰克也显然意识到这一情况,这两听根本顾不上休息,整天盯着各部影片的上座率、票房,就等着那部影片突然下画或者收缩上映范围,好在第一时间抢夺院线资源。

然而抢夺院线资源绝不是件轻松事,这十天来上映的电影就有数十部,只要票房不太失败影片就想着增加上映影院。

而且,这阶段几乎每天都有新电影上映,想要在这种时候抢夺院线资源确实太困难了。

弗兰克和公司上下奔波了两天也才抢夺到260家电影院,其中100家还是迪士尼公司看在和李书枫多次合作的面上让出来的。

电影院售票厅拥挤的情况再度引起媒体的主意,记者们又开始新一轮的调查,镜头对准了一对青年情侣:“请问你们排队多久了?”男青年道:“中午吃完饭就来了,有四个小时了吧。”

记者又问道:“情况怎么样?”

男青年不由苦笑,无奈道:“一票难求,只有午夜零点之后才能买到票。”

记者提议道:“那可以等午夜过后再来啊,或者晚上十一点。”

女青年指着长长的队伍:“队伍只会越来越长,晚上再过来就迟了,我们还得坚守着。”

记者想了下,又问道:“大冬天的,为了一部电影在售票大厅蹲守十几个小时,值得吗?”

女青年道:“别的影片肯定不值,但《叶问》肯定值,他是为了最酷的武打而来,我则是为了流行而来。”

记者好奇道:“怎么说?”

男青年道:“我平时最喜欢看动作片,朋友们都说这是好莱坞史上最酷的动作片,我没理由不来。”

突然,电影院广播里传出一条新闻:“应广大影迷要求,东方电影公司将于下周增加880家电影院上映《叶问》,每天播放次数也将从五场提升的七场。现在,本电影院将开始出售下周一最后两场的门票,买不到票的影迷可以去别的电影院购买周一的门票。”

售票大厅顿时欢声如雷,排在前边的影迷终于不用再蹲守了,马上就能买到票了。

排在后边的人见势不妙马上撤退,要前往其他的电影院买票。

记者连忙跟着影迷退出售票大厅,把镜头对象大街,看着一群人再拦截出租车:“这就是《叶问》的魅力,洛杉矶的出租车将在这一刻成为供不应求的稀罕货。”

增加院线,增加播放次数,极大程度上缓解了买票难的情况,可增加880家电影院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过多久,下周一的门票就又卖完了,没买到票的影迷并不死心,只能继续实行蹲守政策。

眼看着形势一片大好,却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哥伦比亚公司将于下周一重磅推出主打影片,一部耗费6500万美元的大制作科幻片――《逃出魔幻纪》。

其老总,也就是那个日本人扬言:“中国人,搞电影,不行。《逃出魔幻纪》一定能阻击《叶问》,在票房和口碑上全面压制《叶问》。”

《逃出魔幻纪》的导演就是《骄阳似我》的配角罗宾。威廉姆斯,他对于那个脑残老板激烈的言辞则报以万分无奈,这样激烈的言词太容易得罪人了,而且会得罪很多人。

所以,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的提问,罗宾对此缄口不言,只是中肯的评价自己的影片:“《逃出魔幻纪》是一部精彩的奇幻影片,走进电影院,你就会发现它值八美元的门票。”

“这日本人也太脑残了吧?”在电视上看到这段言辞,茱莉亚报以万分不屑:“咱们的影片卖到断票,形势一片大好,任何影片都别想阻止票房的崛起。”

李书枫冷笑道:“他是踩着咱们的肩膀推动票房,不过就凭他这番话,我非玩残他不可。”
李书枫的影迷愤怒了,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扬言要给那个自大的日本人一个好看,并组织身边的人拒看《逃出魔幻纪》。

李书枫的影迷团体有多庞大?没有人知道具体数字,但凭借前面三部大获成功的影片,他积累起来的人气已丝毫不弱于好莱坞一线巨星。

这些人原先可能有20%或者10%会去看《逃出魔幻纪》,可现在哥伦比亚公司得损失数百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愤怒的影迷该怎么做?很简单,先拒看再痛骂,拒看,哥伦比亚公司就休想从他们身上赚钱,痛骂,并不是简单地骂几句,他们要把《逃出魔幻纪》说成一部烂片,再将这种理念传达给别人,让别人失去看《逃出魔幻纪》的欲望。

这种病毒式传销是非常恐怖的,前世《英雄》咋一面世,各大评论家疯狂地挑刺批评,最后造成的后果就是国内损失了不少票房。

好在海外票房强势,否则中影集团得赔死。如果《逃出魔幻纪》也被这样恶化下去,本土票房估计得崩溃。

自大的日本人却丝毫不在意,用他的话说,这些人的影迷不过一小撮人,得罪了这一小撮人,却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铁定能推动票房的增长。

看到种情况,李书枫乐了,活该让那日本受罪,不过李书枫觉得这还不够,他得再添上一把火,不把哥伦比亚公司这部电影玩残了他决不会罢手。

他第一次应记者要求私下接受采访,并且邀请了几家影响力大的媒体记者一起过来。

面对记者提问时,李书枫只淡淡一笑:“那个自大的日本人挥舞着美金收购了哥伦比亚公司,就自大地说哥伦比亚公司是日本人的公司了,制作的电影是日本人的电影了。事实上呢?”

“事实上,他用美国人的剧本,请美国导演,用美国演员,可他却老喜欢说这是日本制作的电影。今天他会说中国人搞不好电影,明天他再收购几家电影公司就会说美国人搞电影不行,搞电影还得看他们日本人,好莱坞的未来掌握在日本人手上。”

李书枫的用心不可谓不毒,美国人在某些方面自尊心强烈的要命,几年前日本人收购哥伦比亚公司就遭到美国人一致反对,无数影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拒看哥伦比亚公司的影片。
第二天,李书枫的原话出现在各大媒体上,简单的一句话就想核爆炸一样迅速蔓延整个美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