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志新传-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悟空一摆手说道:“不一样,不一样的!当年俺是唐僧的大徒弟,而且头上还带着金箍,现如今你师父是僧,俺是佛,他应该叫俺师父才对!”
  法僧闻听忙施了一礼说道:“贫僧今日取经有大圣同行,甚感荣幸!”
  悟空冲神鳖笑道:“你看,俺说不同,就是不同!而且水路乘船轻松得很,又省去了多少脚力?”
  神鳖应和道:“是啊,又没有那么些的妖怪,我看大圣你有本事,恐怕也使不上了。”
  这时,法僧向悟空问道:“大圣,这茫茫沧海,一望无际,我们欲往西天而行,却早迷失了方向,不知如何才好?”
  “这个容易!”悟空从耳朵里掏出神针,用指尖一顶说道:“圣僧请看,俺这神针不仅是件上好的兵器,而且还有此妙用。”
  悟空说着话,他用手指着前方说道:“这里是南,我们应该走向那边才对!”
  法僧闻听忙向郭远说道:“艄公,将船向右摆些。”
  郭远正在摆船,悟空突然向远处看了看说道:“不对,反了,反了!向左边摆船。”
  法僧忙走到悟空身边问道:“大圣既然已经辨明了方向,这船儿又为何还要向南而行?”
  悟空拉着法僧登上船头向前方一指说道:“你看那边好像有座云中之岛,我们海上西行,难得遇见这样的景致,若不过去一看究竟,岂不枉此一遭?”
  这时,神鳖也从后面挤上来说道:“是啊师父,我们这一路上枯燥的很,还是带咱们过去看看吧!”
  其实法僧也觉得这云中之岛越瞧越觉奇怪,在这云雾翻腾之中,这座岛隐隐约约露出了些许金黄色。
  郭远把橹奋力一摇,这神舟便腾浪而起,疾疾如飞。
  眼见这云岛越来越近,神鳖突然一拍手笑道:“嘿嘿——师父,我们发财了,你看这岛上全是金子!”
  说话间船已经靠岸,神鳖抢先一步跳下船,向岛上奔去。
  悟空随后下了船,正要扶法僧上岸。他忽然用鼻子嗅了嗅,忙说道:“圣僧和艄公先不要下来,待俺先去查看明白再说。”
  悟空快步跑上了岛,又很快返回来对法僧说道:“这岛上到处都是一股硫磺味,八成是座硫磺岛,你看这岛四周白雾蔼蔼,其实这都是硫磺与海水相遇而泛起的蒸汽。”
  郭远在船尾起身急道:“据吾所知,硫磺乃属毒物,其气可致人口眼迷津,其水若误饮,可使人肠穿肚烂,不可活也!”
  法僧闻听扶着船边冲岛上喊道:“梵通——”
  悟空又向岛上望了一眼说道:“圣僧勿用再喊,你看这孤岛之上连个人影都没有,你喊破了嗓子他也听不见!你和艄公在船上莫要乱动,俺这就前去寻他。”
  悟空说罢一纵身望空而去。
  单说悟空在空中手搭凉棚向下一望,只见这岛上光秃秃的,寸草不生,起伏的山岩,都是由大块的磺石堆砌而成的,而且石缝之中不时地还冒出一缕缕的黄烟。
  悟空寻了半天,并不见神鳖的影子,他只得落上岛来,细细地查找。
  悟空在岛上找了一圈也没见到神鳖,他正有些气馁,在返回的路上,他突然在不远处发现了一个地洞。
  悟空探身往里望了望,只觉一股刺鼻的硫磺味扑面而来。悟空往后撤了撤身,向洞内喊道:“老鳖——老鳖在吗?”
  就听得里边传出个有气无力的声音道:“大圣,我被洞底的黄泥黏住了身子,动弹不得,大圣快救我出去!”
  悟空正欲纵身跳下去,转念一想:这硫磺之气可是有毒的,万一我老孙下去了也上不来,自己赔上性命不说,若是误了法僧和尚西天取经,这事可就大了。
  悟空想到这他冲着洞口说道:“你再忍耐一会儿,我这就想办法救你出来!”
  悟空说罢,他一个筋斗跳到了东海之中,只见他取出如意金箍棒插入水中用力一搅,嘴里高喊道:“老龙王,快给我出来!”
  悟空话音未散,只见身后突然腾起一个巨浪,东海龙王从浪头一跃而出。他见了悟空,忙摆着手说道:“大圣手下留情,定海神针乃天界圣物,如大圣再不罢手,我东海龙宫将玉瓦难全矣!”
  悟空收起如意金箍棒说道:“老龙王快随我来!”
  敖广虽然知道悟空是个急脾气,而此刻的他更愿意相信,这个当年的齐天大圣一定是遇上了什么急难之事。
  悟空带着敖广登上了硫磺岛,他指着身前的一处地洞说道:“俺老孙知道你老龙王肚子里有的是水,快吐出些来将这个硫磺洞给我灌满!”
  敖广本以为这个孙大圣找自己一定是有什么大事,他听悟空这么一说,反有些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因此他站在洞边上开始犹豫起来。
  悟空见敖广站在那里两眼发呆,便大声斥道:“你这老龙王,是不是看俺老孙如今成了佛,便没了往日的威风,所以俺老孙叫你吐口唾沫都这么费劲?”
  敖广忙解释道:“非也,非也!此乃小事一桩,老龙我照办就是!”
  敖广说罢一张口,一道水柱射向了洞中。顿时,一团烟气从洞口升腾而起,紧接着一股股滚沸的热水向洞口涌来。
  过不一会,只见神鳖张着四肢,从洞口漂了上来。
  敖广一见笑道:“原来大圣闲来竟有此雅兴,这清炖甲鱼味道一定不错!”
  悟空将神鳖捞起放在地上骂道:“你这老龙头真是混账透顶,连我这只佛猴是该吃荤还是吃素都搞不清了!”
  敖广忙赔礼道:“大圣息怒!老龙只是信口胡说而已,望大圣莫要在意。”
  悟空抱起神鳖边走边说道:“现在救命要紧,俺老孙才懒得理你!”
  悟空回到了船上,他将神鳖放在了舱中。
  法僧一见神鳖四肢瘫软,通体焦黄,便走过来用手摸了摸神鳖的肚壳说道:“哀哉——我徒梵通已腹胀如鼓矣!”
  悟空见敖广又跟了过来,便冲敖广说道:“这老鳖乃是这位法僧和尚的徒弟,你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救他一救?”
  敖广走上前仔细看了看,他突然一愣说道:“原来是他!”
  悟空一听追问道:“龙王与他可曾相识?”
  敖广点了点头说道:“这神鳖不久前曾在我龙宫做过水军都统,五子斗龙那年,他曾护驾有功,我正欲升他为镇殿大将军,可他却执意辞官归隐去了,想不到今天在这里又遇上了他!”
  悟空急不可耐地说道:“既然这神鳖曾救过你老龙王的命,你今天也应当报答他才对,还不快去请你龙宫的太医来替他诊治?”
  敖广摇了摇头说道:“今神鳖他已被沸水煎熬,恐五脏六腑早已腐熟,即便仙草灵芝也恐难奏效。”
  法僧一听,扑在神鳖身上哭道:“梵通啊梵通!你随师刚不足一日便命归西天,若西天之路有此捷径,为师愿与你同往!”
  敖广见法僧和尚竟说出这样的话来,便劝道:“圣僧不必难过,虽然说人间的仙草救不了神鳖的命,可天宫仙界的神丹或许会有起死回生之效。”
  悟空一听接道:“你这老龙王,干嘛不早说?你不提俺老孙倒差点忘了,紫云阁的太上老君那里倒是仙丹多得是,俺老孙何不求仙丹一粒回来试试!”
  悟空说罢,又向敖广嘱咐道:“老龙王,你先在这里帮俺照应着点儿,俺老孙去天宫一趟,明日便回。”
  各位:悟空这一去,这才引出一段“杨戬阻路,悟空盗丹”的故事。
  欲知后事如何,咱们明天再说。###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神话五子斗龙
  出神话五子斗龙    入天宫悟空盗丹
  各位:昨天咱在书中两次提到了“五子斗龙”的故事,因为有些听众朋友喜欢刨根问底,所以我老瞎子在今天开讲之前先给大家简单说几句。
  这故事在当时来说并不久远,因为当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典故,所以我老瞎子倒愿意给大家说上一说。
  话说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卧病在床,御医几易良方都不见起色,只得对国相魏征说道:“皇上病入膏肓,看来惟有仙草灵芝方有回天之效。”
  于是魏征便派了个大臣乘渔舟前往蓬莱仙岛。可是这位大臣出海半月仍不见回来,魏征便又召集了几个朝中的重臣一块商议。其中左仆射房玄龄说道:“蓬莱仙岛乃是人间仙境,非凡俗之人可往,予尝闻八仙过海,虽毋庸置信,可渡海之险,可见一斑。”
  右仆射杜如晦亦说道:“仙草灵芝非凡人可得也,国相欲取灵芝,当派个有龙脉之人方可。”
  魏征和几位重臣商议来合计去:皇上的几位皇子虽然都是有龙脉之人,可乘船出海毕竟是件吉凶未卜之事,因此上谁也不敢说哪位殿下真正是合适的人选,于是这场会议便无果而终。
  常言说:没有不透风的墙!谁知道第二天一早,越王李贞来到太宗面前请缨,欲带童男童女各五百驾龙舟前往蓬莱仙岛,求取灵芝为父皇却病。
  太宗李世民亦被越王李贞的孝心所打动,亲自在床案前刷了一道圣旨,征选民间美女俊男随李贞同赴东海。
  李贞出海前虽有一番热闹,其中也不乏一些祭海的仪式,可李贞击鼓张帆这么一走,更是仨月有余仍不见回音。
  这故事说到这,大家其实都知道:李贞带着五百童男童女其实根本就没去蓬莱仙岛,而是东渡到了今天的日本,这其中的原因大家可能不知道,我老瞎子就顺便给大家说几句。
  这越王李贞是个十分聪明机敏的人,在当时虽然他只有十九岁,可一颗勃勃的雄心早已在胸中萌发了起来。李贞知道,自己虽然也是个皇子,可父皇立太子乃是以嫡宗为序,而且受父皇亲宠的也都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几位皇子,而自己的母亲燕妃乃是在三宫之外,只能算是个宠妃而已,因此上自己若想觊觎皇位,即便是博学多才,那也只能怨自己命苦,如果再这么熬下去,恐怕是永无出头之日,这辈子都没得指望。
  说来也巧,魏征和几个朝中的重臣在宫中商议此事的时候,正好被一个上来奉茶的宫女听到,而这个宫女因为姿色不错,也时常受到越王李贞的暗宠,这样,这件事当晚就传到了李贞的耳朵里。李贞一想:机会难得!于是他以求取灵芝为父亲治病为借口,乘机讨童男童女各五百,其实他是到日本的一个岛上另图大业去了。
  据说后来李贞在日本不仅建立了天朝王国,同时也将汉文化和血统传到了日本。
  直到今天,人们提起中日两国的血缘关系,其实不同的版本也挺多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乎都是仙草灵芝和童男童女之类,我老瞎子个人认为,本书当中的这个版本还是比较切合实际,而且也正赶上与“五子斗龙”的传说关系紧密,所以才顺便再给大家多说几句。
  话说魏征见李贞一去仨月不见回来,冥冥之中也感觉到这其中有些蹊跷,便暗中请了个道长破解谜疑。
  这道长是个聪明人,他一想:现在皇上病重,惟仙草灵芝才是医救的妙药,可仙草灵芝出自蓬莱仙岛,既然是仙岛,当然凡人是去不得的,如果再派皇子出海,要是依旧如前一样杳无踪迹,那自己的脑袋可就要搬家了。
  道士也不敢说蓬莱仙岛去不得,那不就等于说是给皇上判了死罪么?于是他想了个主意,这主意其实就是给魏征等几位朝中的大臣出难题。只见他披发仗剑舞了一番念道:“蓬莱仙岛仙药灵,欲渡沧海须降龙。五行骄子生西北,不斩猛龙事难成。”
  魏征闻听道士这话明白了:难怪不论是大臣还是王子都一去不回,原来是有海龙在作怪!于是急忙讨教。道士借机说道:“欲除东海蛟龙,须从南方取象牙为舟,从北方以金银铜铁锡分别打造斧钺钩叉戟五色兵器,还得从西方寻得五子,这五子必须是年整十八,且同年同月同日分别在子丑演卯辰时所生的壮男。”
  魏征闻听,便下令派人分头去办。不出一月,不仅象牙舟和五色兵器造成,就连这五子也按照道长的要求给寻了出来。
  道长一见自己所说的三件事都已样样齐备,无奈之下,只得命五子各持兵器,乘象牙舟前往东海去斗猛龙。
  提起这五子,乃是同胞五兄弟,家本姓于,老大至老五分别叫做于得金、于得土、于得水、于得火和于得木。
  这五兄弟为啥起了这个名字?只因这五子的母亲在临产前的时候,正巧有个云游的道姑从门前经过,听到产妇呼痛,便入室相助。待这五子一个个都平安降生之后,两夫妻对这位道姑深怀感激,便请道姑给这五个孩子取名字。道姑一想:这五子分别生在了子、丑、寅、卯、辰这五个时段,又子时主寒、属金;丑时主静、主降,属土;寅时主凝,雾乃生,属水;卯时日妊华出,温气升而属火;辰时万物乃现生发之象,故属木。所以道姑便依照各个时辰所对应的五行属性,分别起了得金、得土、得水、得火、得木这几个名字。
  话说这同胞五兄弟虽然秉性各不相同,可有一样,他们都从小就喜欢练武,一个个十八般兵刃不论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都能舞得疾如电闪、罩似银蛇。尤其是老四于得火,善使一对双枪,勇不可挡。
  这年,兄弟五个正好刚满十八岁,闻听朝廷派人四处张榜,征召五时之子,这哥五个便撕了皇榜,去县衙报了名。
  剪段截说。五兄弟登上了象牙舟,各持斧钺钩叉戟五样兵器,前往东海去寻海龙。
  正巧东海龙王从南海归来,见海面上有五艘象牙舟四处游曳,便探出龙头出来询问。不想东海龙王刚要发问,便被这五子团团围住,斧钺钩叉戟五色兵器齐奔龙王打来。东海龙王未及防备,险些被老大的神斧削去一只龙角。
  东海龙王一怒,便与这五子缠斗起来。一时间波涛汹涌、浪花飞溅,在浪屿和波花之间,又有闪烁的寒光和急促的呐喊声杂然相陈……
  此时此景被一队巡逻的虾兵看见,虾兵一方面急忙上前助阵,另一方面匆匆向龙宫禀报。
  当时的水军都统神鳖闻听,率队前去护驾。
  参战的虾兵突然猛增,海面就如同开了锅一般,顷刻沸腾了起来。
  五兄弟奋力鏖战,其间不知多少虾兵蟹将惨死在利刃之下。
  这时候,老四于得火用钢叉刺死了几个蟹将,正欲奔龙王而去。此时,龙王在神鳖和虾兵的簇拥下正准备离去,于得火一见龙王要跑,抛飞叉向龙王投去。
  神鳖见钢叉奔龙王头上而来,他一跃将龙王护住。猛听得“嘭”地一声,钢叉在神鳖的背上划了一道火花,落入大海……
  后来,这五兄弟终于寡不敌众,一个个被吞没在了滚滚汪洋之中。
  各位:这故事说到这咱也费了不少口舌,“五子斗龙”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后续的故事也不乏精彩,我本来听的最多、也是最有趣的就是歪脖老母一说。据说这五子的母亲盼儿归来,整日站在海边逐一呼唤这每一个儿子的名字,之后她侧着耳朵从茫茫海涛之中辨听着儿子的回音,这样久而久之,老母亲便成了歪脖老母。再后来,歪脖老母成了神,与“五子斗龙”的故事一起流传至今。
  好了,闲杂的故事不能说得太多。让我们回到“游侠神舟西下”的故事中来,继续我们的天地神话。
  话说悟空登上南天门,也不去拜见玉帝,他直奔太上老君的紫云阁。
  悟空行色匆匆刚刚从长寿宫门前经过,迎面正碰上老冤家杨戬。
  只见杨戬拦住悟空骂道:“你这妖猴,打死了我的哮天犬老子还没找你算账,今天你竟敢来天宫挑衅,岂非是试我天狼神肚量耶?”
  悟空一听,忙解释道:“不是,不是!俺老孙来天宫是为找老君求取仙丹来的。”
  杨戬眉一横道:“想当年你偷吃了多少仙丹?而今你还嫌不够,又巧立名目,前来盗丹,我杨戬岂能熟视!”
  杨戬说着话,已将一杆三尖两刃刀擎在手上。
  悟空一看杨戬这架势,他哪有心思跟杨戬来斗?悟空摇身一变,化作一只黑鸟,飞进了长寿宫。
  杨戬一见,他立刻变作一只金雕,腾身追了进去。
  杨戬一进大殿,见窗台上站着一只黑鸟,他扑上去照着“黑鸟”头顶就啄了一口。
  就听“黑鸟”高叫道:“啊——啊——疼死个头啦——快来人呐,有刺客!”
  杨戬听得这声音耳熟,他打了个盘旋转回身来再仔细一看:原来是八哥!
  杨戬忙现出原身站在八哥面前抱歉道:“八哥,恕小神无礼,这是个误会。”
  八哥用翅膀捂着头,一瞪眼说道:“什嘛误会?你刚才化作金雕,我不认得你,可你又怎能不认识我八哥?”
  杨戬一听也来不及解释,便问道:“怎么样八哥,伤得重么?”
  八哥翅膀一抖,跳到了桌案的银镜前,他照了照镜子说道:“怎么样?我都快成秃鹰了!天狼神,你也太狠了,一口叨去我好几十岁去!”
  杨戬笑了笑,他知道此时的八哥并无大碍,便又问道:“时才你在窗前,可曾见过一只黑鸟飞了进来?”
  八哥转过身,摇了摇头说道:“未曾见过,但只觉似乎是有道黑影穿堂而过。”
  杨戬一想:这妖猴变化多端,又狡猾得很,现在说不定藏到哪里去了。我若四处寻他也不是办法,倒不如来个守株待兔。
  杨戬想到这,他对八哥说道:“小神还有要务在身,恕不奉陪。今日算我杨戬欠八哥一个人情,他日必有答谢!”
  杨戬说罢,疾疾出宫而去。
  身后就听八哥叨念道:“啊——哈哈……叨人一口还算是个人情,哪有这么算的?”
  再说大圣孙悟空,他化作飞鸟穿殿进了后堂,见有扇窗户正好开着,便越窗而出,直奔紫云阁。
  悟空来到紫云阁,他在门前现出原形,探身向宫内一望,见空无一人,便走进去一直来到丹房。此时丹房内的丹炉正烈火熊熊,似乎是在炼丹,而太上老君正独自坐在石臼旁好像是在碾药。悟空刚想走进去,转念一想:这个老药师咱过去可没少得罪人家,虽然现如今俺老孙已然修身成佛,可人家老君是道家之人,人家能否看在如来佛祖的面上赠俺一粒金丹这还是未可知的事,况且,人家老君若是对俺老孙依旧是心怀憎恨,那么仙丹就更是讨不成了。不如俺使些法术,只要能弄到一粒仙丹回去救了老鳖的命,以后再求菩萨给打个圆场,我看这事大概也就化解了。
  悟空想到这,他运动神功向老君一指喊了声:“定!”瞬间便将老君定住。
  悟空走到老君身前,他伸手从老君怀中取出仙丹葫芦,然后他掀开葫芦盖倒出一粒金丹夹在两指中间在老君眼前晃了晃说道:“老药师,俺孙大圣如今已修身成佛,今特来紫云阁求一粒仙丹乃是救人之用,希望老药师不要太小气!”
  悟空说罢,又将丹葫芦放回到老君怀中,之后他又拍了拍老君的肩膀说道:“俺老孙只是使了个小小的定身术,过不了一炷香的工夫便会复如往常,俺老孙去也!”
  悟空大摇大摆地出了紫云阁,当他回到南天门前放眼一看,不觉吃了一惊。只见寒光闪闪、刀枪林立,原来,数千天兵已将南天门堵得水泄不通。
  悟空一想:这南天门乃是我下界的惟一路径,今天我即便是闯,也得闯出南天门去。
  悟空想到这,他大声喝道:“天兵们听真,俺老孙如今可是如来佛祖亲封的斗战圣佛,哪个不怕死的,只管拿家伙上来!”
  悟空喊了一遍,见天兵们阵容严谨,丝毫未乱,便一咬牙,迎着天兵冲去。
  天兵可不管你是斗战佛还是大豆腐,他只听从天官的命令。见悟空硬冲过来,一时间是刀管齐下。
  悟空也不还手,他使出金刚之术。只见身上是金花飞溅,竟不伤他一根毫毛。
  悟空他低着头冲出了重围,猛一抬头,见杨戬正横刀奔自己而来。悟空心想:这天狼神的两刃刀可小觑不得,我必须小心防范!
  悟空刚想到这,就见杨戬一杆三尖两刃刀一个力劈华山,奔自己头面而来。悟空听得金锋所响,猛地向后一闪,只觉一道红光将自己缠住。悟空低头一看,见一条红绫已经裹在了自己的身上,他用力挣了挣,这红绫就如同一条钢索,反将自己越箍越紧。
  这时候,耳轮中就听得一阵“咯咯”地笑声。悟空转身一看,见身后竟站着哪吒父子。
  悟空一见哪吒,知道自己已被道家的宝物混天绫困住,自然是脱不了身。他情急之下,将金丹一抛,接在口中说道:“俺已将仙丹吞在了肚子里,看你们能把我怎样?”
  就见李靖将眉一横向天兵命道:“把这个妖猴押进凌霄殿,听候玉帝发落!”
  各位:悟空可否能在玉帝面前劫后余生?他又能否带回仙丹救得神鳖的性命?这一切,只待明日再说。###第二百二十七章 施巧作  菩萨明责暗送丹
  施巧作  菩萨明责暗送丹    使诈术  酒仙假醉真还书
  书接上回:话说悟空被天兵押上了凌霄殿,他见了玉帝,头也不抬说道:“玉帝,俺老孙知道从前曾得罪过你,如今俺被缚上殿,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玉帝呵呵一笑道:“你这泼猴,如今在如来佛祖那里已修成了正果,为何还不守天规,肆意妄为?”
  悟空辨道:“非是俺老孙目无天规,只因你们这些堂堂的天神们都心胸狭窄,容不下俺老孙,所以才以众欺寡,伺机报复!”
  玉帝脸一板说道:“天宫乃是人间禁地,你擅闯天宫已是无礼,又何敢强言巧辩?”
  悟空正要争辩,这时,就见太上老君急匆匆登上殿来。他一见悟空便向玉帝拜道:“玉帝呀玉帝!这妖猴施展异术,戏弄贫道不说,还从身上强取了一粒金丹,望玉帝给贫道做主,向他讨回金丹。”
  悟空瞅了一眼太上老君骂道:“你这个牛鼻子老道!俺老孙在取丹之时已和你说得清楚,这金丹乃是救人之用。现在是非自有玉帝评断,何用你来马后放屁!”
  太上老君用手一指悟空怒道:“妖猴!上次在八卦天炉贫道一时疏忽便宜了你,今天我要再把你打入天炉,炼上一万年,看你如何脱身?”
  玉帝起身说道:“老君莫要重提往事,如今悟空他已登坛称圣,也算是如来佛祖膝下的神宠,天规戒律,自可在如来佛祖那里讨还公道。”
  玉帝说罢,向殿下呼道:“金锤银锤二将,速将这泼猴给我打下界去!”
  这时,从殿角下上来两位天将,手中各持丈二大锤一柄,二话没说,举锤照着悟空劈头盖脸打来。
  悟空边躲边退,不一会的工夫,便被这二位天将打出了南天门。
  悟空出了南天门,忽然发现缠在自己身上的红菱已然不在,他回头望了望南天门窃喜道:“俺老孙正想出南天门下界,玉帝老儿竟派了两个天将送了俺一程,真是造化!”
  悟空乐悠悠下界咱暂且不提,因为此时咱讲的是天宫上边的事,那就顺便将天官的故事再说上一说。
  话说悟空被两个天将用金锤银锤辇得一路踉踉跄跄逃出了凌霄殿,在场的玉帝、杨戬和李靖父子都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太上老君听得笑声中有一个声音不对劲,忙回头向上观望,只见观音菩萨正端坐在玉帝的宝座之上。
  老君一见,忙打了一稽说道:“原来是观音圣姑在上……”
  观音菩萨和声向太上老君释道:“老君在紫云阁忙于炼丹之事,竟不知玉帝他已久日不在天宫。如今天宫之事归由天狼神杨戬掌管,故而今日本菩萨才有幸充一回玉帝,令那泼猴吃一回教训。”
  太上老君扭脸看了看杨戬和李靖父子,不悦道:“原来你们都是在与那妖猴做戏,惟将贫道蒙在鼓里身受其辱,贫道失了仙丹你们还畅怀大笑,岂有此理!”
  观音菩萨起身说道:“老君莫怪,今日悟空他确实是为救命而来求丹,只因他如今乃是在扶保法僧西天取经的途中,算来也是他当有此劫。”
  太上老君似乎明白了什么,接话道:“这猴头二次取经,难道是上次随三藏到西天未修成正果?”
  观音菩萨离座,她边走下御阶边说道:“此次取经乃是水路而行,况且精卫为重兴周室,已经托生成为了当今皇帝。精卫此举,正是她一显今周不弱于盛唐而为,故而法僧此行,非悟空护佑不可。”
  太上老君闻听点点头说道:“原来这妖猴扶佑法僧乃是为精卫娘娘壮业之举,那么贫道献丹,也算是当尽之本分,只望那妖猴若来求丹,千万不要再将贫道定住为好。”
  老君说罢,辞下殿去。
  观音菩萨又笑向杨戬说道:“天狼神,今日你在长寿宫门前阻了那泼猴的路,做得恰在好处,那泼猴信以为真,才会行此巧取之事。”
  这时,哪吒晃了晃手中的混天绫说道:“若非天叔不准我伤害于他,不然那泼猴早受我火尖枪之苦!”
  观音菩萨作了个揖说道:“阿弥陀佛——精卫此次派人西天之行,除他们四人各有一难由本菩萨操持之外,其余尽在天命,故而悟空之职,受任非小。尚且,本菩萨已答应赐神鳖千年寿禄,今日这仙丹一粒,正好应验。”
  李靖笑道:“菩萨真是工于做巧,老君这神丹一粒,正好是享寿千年,本帅诚服矣!”
  观音菩萨一合掌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今若无众位相助,本菩萨亦是孤掌难鸣。”
  观音菩萨说罢,又道了句:“善哉!”只见她足下现出一朵彩莲,随后驾金光遁去……
  各位:咱知道有人会打破沙锅问到底,至于玉帝因何、又在何时离开了天宫,他究竟去了哪里?这话,还得从精卫和杨戬送离山圣母的灵柩还俗说起。
  话说自打离山圣母的灵柩出宫之后,糊涂仙整日是左手拎着酒坛,右手提着酒壶,他是没事到处晃悠,走到哪喝到哪,喝到哪醉在哪,有时候还要没头没尾地哭上一阵子。
  若说糊涂仙在天宫的身份和地位,甚至比玉帝还要高出一筹,因为人家糊涂仙不仅是磐龙天界的逍遥王,而且人家在银河天界也是立有功勋的人,从声望上来讲,他不光是个大福仙,而且还有一颗豪胆,向来是敢作敢为,就连玉帝都得畏他三分。你说糊涂仙即便是喝得烂醉如泥,又有谁敢拦?
  单说这一日,糊涂仙提着酒壶竟然进了玉帝的御书房。玉帝一见糊涂仙一步三摇地走了进来,匆忙间正想给糊涂仙让个座位,哪知道糊涂仙没走两步便一张嘴,竟将一大口酒喷在了地上。
  御书房立刻变得酒气熏天。玉帝实在忍不住,便借口去叫宫人前来打扫书房,掩着鼻子躲了出去。
  糊涂仙一见玉帝离去,他嘿嘿一乐,疾速从怀中取出天书放回到书架上,居然是身手敏捷,毫不见醉态之相。之后,糊涂仙往玉帝的龙椅上一躺,翘头便睡。
  你要问这是怎么回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