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志新传-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观音菩萨指了指身旁的侍女说道:“七妹请看,这是何人?”
香贻上前和这“侍女”打了个照面,两人同时叫了声:“姐姐!”“晴儿!”
说话间两人便拥在一起哭泣起来。
观音菩萨一旁说道:“晴儿她在净坛受香已满,功德无量。如今她得道成仙,已经成为百花之王。”
香贻放开晴儿转向观音菩萨问道:“时才小妹在空中抱着重儿,可瞬间却不知他跑到哪里去了?”
观音菩萨笑了笑说道:“重儿他就是前世的董琢,如今他寿禄已满,在劫难逃,况且,七仙宫的姐妹们也都盼着琢儿他早日回宫,玉帝也正想封他为节气使,掌管二十四节气。”
香贻茫然道:“琢儿他未满一岁便夭折人间,如今他难得轮回,又怎能尚在得志之年,将他收去?”
土地神望空一拜接道:“此事小神与判官亦有争议,怎奈他前世原本姓董,今生的名字上偏偏沾了‘重’字,这‘重’字碰上双十,又是个‘董’字,故而重儿他年二十,必难免生死之劫。”
香贻凝眉道:“重儿他逾年才刚刚十九岁,为何年庚未至,便将他草草收走?”
这时,观音菩萨开口说道:“七妹提到了‘草草’两个字,且让本菩萨为你推演一番:这‘重’字若是沾上草头,仍是个‘董’字,他在上京的路上偶遇了两个花仙,故而当有此劫!”
香贻出泪道:“想不到重儿他正值英年,竟如此气短!”
观音菩萨用手指了指下方的老梅树说道:“莫怅英雄云气短,更有梅女喟情长!此梅树便可为凭,这其间的故事,七妹以后便会知道。”
香贻急忙擦干眼泪又说道:“菩萨慈悲,我与昭武有百年之约,望菩萨送我归俗,与昭武白头偕老。”
菩萨念了句:“阿弥陀佛——”之后,她摇了摇头说道:“你与昭武姻缘已满,不得重续。应土地之请,又念你在天宫本是为仙,故而本菩萨替土地封你花神一职,望七妹不要推却!”
还没等香贻做出任何的反应,晴儿一跃抱住香贻说道:“姐姐!今世你为花神我为花王,咱们又可以常伴常依啦!”
这时,观音菩萨望着昭武说道:“昭武,你前世乃是董永,今生亦脱不得凡胎,若到五台山入寺为僧,将来尚可修成个正果。”
正在昭武迷茫之际,土地神一旁说道:“五台山可是个上好的去处!那里不仅古刹巍峨、云蒸霞蔚,且远可听松涛激荡,近可闻蝉鸣鸟语,真乃是修行的圣地呀!如若愿意,老神还可送你一程。”
这正是:
千秋故事话由原
晴月离合古难全
推新不过书三尺
说到今生意油然
(字数超限,下章接续。)###第二百一十八章 花神徇情树君子
各位:这段故事叫做《天地琢》,说的就是七女、董永和董琢前世今生的一段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而本书亮点又以“刘重踏雪寻梅”的故事为最。记得当初老恩师传书传到这一节的时候,是鼻涕眼泪的抹了我一脸,所以我是深得老恩师的真传,而感受之深也是终生难忘。今天终于将《天地琢》的故事讲完,我老瞎子也是松了口气,今天的故事就说到这里,明天的故事,咱明天再说。
二百一十八回
花神徇情树君子 三藏取经扬正道
各位:昨天咱说了,七女、董永和董琢的这段《天地琢》的故事已经结束,今天当讲另外的故事。可是昨晚就有个四棱脑袋的家伙敲我房门,给我送来两瓶好酒,这好酒是啥好酒咱就不说了,反正也是四棱子的!这家伙说《天地琢》这段故事他还没听够,还想再听听蔷薇姑娘最后是个啥结局。我老瞎子说书当然不能只讲给他一个人听,所以今天趁这个机会我老瞎子就给大家再唠几句。
不过,刚才咱已经跟大家说过,《天地琢》的故事已告终结,至于蔷薇姑娘,她并不是书中的主要人物,我想:这人如此的关心蔷薇姑娘,大概他是喜欢上蔷薇姑娘了。
要说这故事,首先就当提起这个花神香贻。话说香贻做了花神之后,对于刘重和梅姑娘落入枯树谷的事自然要做一番调查。她找到树伯问明了经过,果然是灵威大怒,她领着树伯和花王晴儿,又带上了红白蓝黑四位瘟神前往枯树谷问罪。
香贻带领着一行人刚入枯树谷,蔷薇便引着一帮花精藤妖前来迎接。
香贻来到了林前的空地上向蔷薇怒道:“蔷薇,你可知罪?”
蔷薇伏地叩道:“小女知罪,小女错不该将刘公子和梅妹妹绊入谷中。”
“哼!”香贻冷笑了一声道:“岂止如此!你困住了梅仙,又向刘重逼婚,更有甚者,你竟以卑鄙手段,诱刘重他饮了你的三花毒酒,你何能抵赖?”
蔷薇叩着头说道:“小女冤枉!三花青叶酒并非毒酒,枯树谷只有福壶泉,并无望月泉之说,望神主明察!”
香贻愤愤道:“既来枯树谷,就不怕查不出真相!而今我来问你,你为何骗刘重他说三花青叶酒乃是毒酒?”
蔷薇抬起头说道:“只因小女痴爱刘公子,又嫉恨他与梅子妹妹两情相悦,为了使刘公子不致背我而去,因此上小女才以此言相欺。”
香贻不解道:“既然刘重已答应与你花堂成亲,你为何又要以危言告白?”
蔷薇眼圈一红说道:“只因小女与刘公子对饮之时,小女察觉出刘公子有灌醉小女的意图,小女知道刘公子之心已不归小女所属,但还是不甘心败在梅子手下,故而才有此一搏。”
这时,树伯一旁开口道:“蔷薇姑娘,你与梅姑娘乃是相好的姐妹,既然你与刘公子已然成婚,那就放了梅姑娘也就罢了,为何还要苦苦折磨于她?”
蔷薇望着树伯说道:“小女与梅姑娘,树伯乃是知情之人。斗花会我为花魁,她则为奴,又何颜与我争公子之宠?本来拜堂之夜,小女便想放梅子出谷,可因为刘公子对小女并无真爱,若小女逐梅子出谷,那公子又将何处去寻梅妹妹?故而小女假醉而寐,才使得刘公子有机会与梅姑娘携手出谷。”
香贻追问道:“这么说刘重和梅仙出谷之时,你本知道?”
蔷薇点头答道:“正是!小女眼见刘公子进了白树林救出了梅妹妹,小女这才回洞房大哭了一场。”
树伯又问道:“梅姑娘她身负重伤,难道非你指使所为?”
蔷薇摇了摇头说道:“此乃树鬼之过。树鬼本非花界之魂,只因他们惧怕藤花毒刺,才肯听我们指使,因夜间花精皆寐,树鬼们无人管束,才使得他们有此妄举。若梅妹妹由此而伤,小女愿承担罪责。”
这时,大四瘟神齐声说道:“我等请令,马上瘟了这枯树谷,替神王伸张正义!”
香贻阻拦道:“你们休得妄动!”之后,她又对蔷薇说道:“你痴爱刘重,情有可原,树鬼护守山门,其罪可免。”
花精藤妖齐声道:“谢神主开恩!”
香贻又转向晴儿责道:“枉你修道成仙,竟不知斗花会利害成祸?今后斗花会到此为止,休得再提。”
晴儿俯首道:“是——”
各位:以下的事,我老瞎子就无需再说。据闻到后来,香贻因念及梅姑娘与刘重有一情之缘,又独树风骨,故而在加封花中四君子之时,将梅排在了第一位,从此,梅、兰、竹、菊享誉至今,成为咏喻之典范。
朋友们:这段故事就到这里,如果有什么瑕疵纰漏,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我老瞎子也知道这段故事还不够成熟,情节也不够丰满,这也并不奇怪,因为这是昨晚我老瞎子多喝了点酒才想出来的,望大家多多包涵!
其实今天要讲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大唐高僧唐三藏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故事又叫《西游记》,为了不赘述重复的故事,所以我老瞎子只能捡其宗要,引章据典也好,抛砖引玉也好,反正这故事是因此而起,就不能不给大家说上一二。
话说西方圣佛如来门下有个弟子,他乃是金蝉转世,入佛门三生皆未修成真身。如来念其虔诚,便对观音菩萨说道:“金蝉虽与佛门有缘,可他根基尚浅,故难成正果。今派你送往东土投胎,将来他必往西天取经,到时候相信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必能修成真身。”
菩萨领如来圣旨,将金蝉投往东土不提。
单说金蝉转世之后,从小就入佛门为僧,法号玄奘,仅十八岁,便声名鹤起,成为万众景仰的高僧。
正巧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因治国之需,欲引西方正教入境,故而征高僧登堂入殿,试比法能。玄奘脱颖而出,唐王见玄奘端庄可敬,甚喜,遂封玉弟,更法号三藏,赐名唐僧。
唐王发下御旨,派唐僧前往西天求取真经,并从军中精选了四位彪形体健的大汉作为随从,护佑唐僧西行取经。
唐僧带着四个随从西出城门,一路上人稠路广,并无风险。
单说这一日,唐僧一行五人来到了五行山下,当他们穿越一片树林,正遭遇了一只猛虎。四位随从为保护唐僧,与猛虎拼命相搏,最后唐僧因骑在马上,才得以逃出了树林,而这四位随从则命丧在了虎口之下。
唐僧逃到山前,见一处石壁上贴着一张灵符,上书“喃无嘛咪吽”。
唐僧下马作揖敬道:“阿弥陀佛——”
这时,唐僧就听得脚下有个声音问道:“嗨!你可是大唐派往西天取经的和尚?”
唐僧一惊,忙循声望去,见就在脚下不远处的石缝中露出个脏兮兮的猴头出来。唐僧便问道:“你这猴儿,如何竟在这里?”
这猴头大声说道:“师父,我乃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灵妖!”
唐僧诧异道:“你既是五百年前的灵妖,为何竟在这里?又为何称贫僧师父?”
灵妖急急道:“我只因自称齐天大圣,大闹了天宫,冒犯了天庭,又因对如来不敬,故而才被如来佛压在了五行山下。前几日,观音菩萨曾来关照说今天将有个去西天取经的唐三藏从此经过,是她叫我拜你为师,保护你前往西天。”
唐僧盯着灵妖慢慢说道:“你既是菩萨的托嘱,欲拜贫僧为师,为何不赶快出来?”
灵妖急得脸一直都红到了耳根,他瞪大了眼睛说道:“师父救我!”
“阿弥陀佛——”唐僧唐僧双手一合,念了句禅语。之后,他又抬头看了看说道:“善哉!这偌大高山,层层叠叠教为师如何施法?”
灵妖摇着头说道:“师父用不着施法,你只要将石壁上的灵符揭去,徒儿便可出来。”
唐僧上前伸手取下灵符纳于袖中,之后,他见灵妖扔在原处不动,便问道:“徒儿,灵符现已收讫,你因何还不出来?”
灵妖冲唐僧说道:“徒儿怕伤到了师父,故而请师父往远处站站。”
唐僧走出十几步,刚要回头,就听灵妖说道:“不行,不行,再远点!再远点徒儿方好用功。”
唐僧又走出了七八十步远,猛听得身后“轰隆”一声好似炸雷。唐僧转身一看,只见对面的石壁已经塌去了半边,灵妖光着身子蹦蹦跳跳跑了过来。
灵妖来到唐僧面前,他跪地一拜道:“谢师父搭救之恩,受徒儿一拜!”
就在这时,一声虎啸撼彻山谷。
唐僧脸色一变,惊恐道:“林中有只猛虎,它已经吃了我的四个随从。现在怕又要出来了,徒儿快随师父远遁去罢!”
灵妖一把拉住唐僧,他向林中看了看,果然见一只花斑猛虎昂首而来。
灵妖笑道:“师父莫怕,大猫而已!俺在五行山被压了五百年,身上正好缺件皮衣,待俺就去取来。”
灵妖说罢便奔猛虎而去。
这猛虎见一只“大猴”迎面而来,它抖抖威风、呲着獠牙便向灵妖扑去。
灵妖毫无惧色,他纵身躲过猛虎这一扑,又向前一跃,便跳到了虎背上,只一拳,就将这猛虎的脑壳打得粉碎。
灵妖在猛虎身上撕下块虎皮围在腰上,他高高兴兴地回到唐僧身边说道:“造化,造化!师父快看,徒儿这件皮裙可否合身?”
唐僧合掌道:“阿弥陀佛——既然你有如此本事,贫僧就收你为徒,随我西天取经。”
灵妖忙摆着手说道:“这算不得本事,玩玩罢了!其实俺还善能降妖捉怪,那才是真本事。”
唐僧看了看灵妖说道:“看你这样子,倒像个猢狲。这样,为师赐你姓孙,名行者,法号悟空。”
灵妖一悦道:“好啊,好啊!俺在这世上这么多年,第一次才有个像样的名字。孙行者?孙悟空!若是算上齐天大圣,俺老孙可就有三个名字了!”
话不多说。这故事大家都知道,唐僧一共有三个徒弟,那就是后来在高老庄收的猪八戒,又在流沙河收了沙僧。这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这才留下了一个广为人知的《西游记》的故事。
这里,我老瞎子要说只有一点,那就是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它本是菩萨手中的天界至宝——穿心锁所化,不然怎能降住灵妖,使之能够听从唐僧的管束?
抛开唐僧咱不说,单说孙悟空,因为这个齐天大圣才是本书中的主要人物。在从前的故事当中,许多事情都和他有关,在以后的故事里,他仍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话说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之后,果然是功果成就,如来佛封孙悟空为斗战圣佛,从此,悟空也变得日益逍遥起来。
再说天狼星座上有个圣神杨戬,他身边有只家喻户晓的名犬——哮天犬。这哮天犬深受杨戬宠爱,可喜的是:不久前,哮天犬终于真气乃成,修身成人。
哮天犬修成人身之后,想起自己曾身为黑犬,非常想回人间炫耀一番,体验一下人的生活,便嚷求杨戬带他回人间走一遭。
杨戬一想:自己也曾是凡身,人间山明水秀、景色万状,正是自己的向往之所,于是杨戬便带着哮天犬登临凌霄殿拜见玉帝。
玉帝一听杨戬欲下界览物,当然准奏,着天王李靖父子送出南天门不提。
单说这哮天犬一入凡阴,他喜不自禁,驾着祥云,这瞅瞅,那瞧瞧,不一会便被杨戬远远地落在了身后。
杨戬想起了老恩师玉鼎真人,便回头对哮天犬说道:“我去玉泉山金霞洞拜望恩师玉鼎真人,你在此不可远行,更不准擅入凡间。”
杨戬前往玉泉山金霞洞拜望玉鼎真人不提。
再说哮天犬正在独自一人推云走雾,随处闲游,只见远处一团金光徐徐移来,哮天犬定睛一看,原来认得,正是当年的灵妖——齐天大圣孙悟空。
孙悟空恍惚觉得前方似有一尤物,他眉头一皱,一眼就认出了哮天犬。他走到近前故意问道:“你可是当年那个三只眼杨戬膝下的臭皮囊黑犬儿?”
哮天犬心中不悦,可也只得拜了一拜说道:“正是在下!”
悟空回头四下望了望说道:“怎么不见你的主子杨戬?”
“此刻他正在玉泉山金霞洞拜望恩师尚未回来。”哮天犬答道。
悟空上前拍了拍哮天犬的肩膀又问道:“嘿!哮天犬,你可认识于我?”
哮天犬知道大圣话中有话,只好迟疑地说道:“哦——当然!”
悟空哈哈大笑道:“造化,造化!如今我随唐僧取经修成了金身,你也跟着主子杨戬得了正果,可喜可贺!”
哮天犬不知大圣的话中之意,只得诺诺地点着头。
只见悟空从耳朵里掏出根“金针”放在掌心说道:“这有个宝贝要送给你,俺抛起来,你若能接住,这宝贝就归你了。”
悟空将“金针”望空一扔,哮天犬不知是计,他正要抬头……
各位:这一抬头可不得了,这才引出一段千古不传的故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第二百一十九章 怀旧恨 悟空泄愤结新仇
怀旧恨 悟空泄愤结新仇 忆往事 精卫扑哭续真情
书接上回:话说孙悟空孙大圣将“金针”向空中一抛,哮天犬抬头这么一望,哪知道这金针当空化作一根如意金箍棒,劈头便打了下来。哮天犬所料未及,正被这如意金箍棒打在了头上,哮天犬当场毙命,现出了原形。
悟空本想打他一棒,解解心头之恨,未曾想这哮天犬这么不禁打。见哮天犬已死,悟空心想:糟糕!我打死了哮天犬,这要是让那个三只眼的杨戬知道了,他岂能善罢甘休?不行,趁现在无人知晓,我何不将这具狗尸藏起来了事!
悟空想到这,他抬手向哮天犬一指,说了声:“变!”这哮天犬立刻就化作了一只大黑猪。悟空扛上“黑猪”,便疾疾向一片丛林奔去。
说来也巧!悟空怕遇见谁,谁就偏偏从那片丛林的山顶上迎面而来。
来人正是天狼神杨戬!只因他前往玉泉山金霞洞拜望师父玉鼎真人,正赶上玉鼎真人约了几个同门的师兄弟去北海巡游尚未回来,杨戬扑了个空,这才匆匆返了回来。
杨戬一见悟空,老远就打趣道:“怎么八戒做了净坛使者,还要大圣来背不成?”
悟空定了定神,忙遮掩道:“八戒他吃人间供果撑坏了肚子,俺正要背他去泰山老母那里去给他换一副肠子。”
杨戬凝神一看,感觉有些不对劲,他睁开了第三只眼一看,便已一目了然。他怒向悟空一指道:“你这妖猴,如今你已修得金身,居然恶习不改,竟敢打死我的爱犬?”
悟空一见事情已经败露,他干脆将哮天犬望下一扔,顺手取出如意金箍棒说道:“就算是俺老孙打死了你的哮天犬,你又能把俺怎样?”
杨戬一见悟空他拉出了一副想要动武的架势,便压了压心痛的怒火说道:“如今你已是佛门中人,冤有头、债有主,我去找如来佛祖计较。”
杨戬说罢腾起祥云,直奔西天而去。
杨戬来到大雷音寺,迎面正遇上观世音菩萨。
菩萨见了杨戬打着稽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天狼神可是为哮天犬之事而来?”
杨戬点了点头正待要说话,就听观音菩萨又道:“善哉!这猴头触犯沙弥戒条,乃天数所定,此事我佛已然知晓,望天狼神莫动肝火,我这就去拿他问罪!”
杨戬一抱拳说道:“既然此事由佛祖惩戒,小神亦不必过问,愿回凌霄殿拜辞玉帝。”
观音菩萨和杨戬同行了一段路,临别前观音菩萨说道:“天狼神若回长寿宫,勿忘代本菩萨问候离山圣母!”
单说杨戬回到天宫,他登上凌霄殿。玉帝一见杨戬便问道:“天狼神凡间一行为何如此匆匆?又为何不见哮天犬?”
杨戬拜过玉帝,忙掩饰道:“哮天犬初为人身,对凡尘流连难舍,在下念其本是凡灵,故而放任他几日。”
玉帝闻听赞道:“天狼不愧为天界圣神,仁心可嘉!天狼神这几天若无甚事,能否随孤择日前往天界拜望王母和太上皇大人?”
杨戬俯首道:“在下对龙爷和玉凰娘娘思念不已!今有玉帝相邀,正求之不得,但望早日启程,免得心切难安。”
玉帝笑道:“天狼神心切难安,孤亦心驰久矣!怎奈糊涂神在磐龙天宫逍遥自乐,多年不肯来会,观音菩萨又身在佛门,无暇脱身,三圣之中惟你天狼神还算是个闲客。既然天狼神与朕皆有此念,那么就明日登程如何?”
杨戬鞠躬道:“悉听玉帝尊便!在下欲趁此暇隙前去长寿宫拜谒灵娘,告退——”
话说杨戬别了玉帝来到长寿宫,早有侍女向内禀报,不多会,只见精卫和一个近侍搀扶着离山圣母已经走出门来。
杨戬见了离山圣母和精卫,他先冲着离山圣母深鞠一躬,然后又向精卫施礼道:“在下拜见精卫娘娘!”
精卫还了一礼道:“不敢当!天狼神大驾光临,小女理当远迎才对。”
离山圣母看了看杨戬,又扭头瞅了瞅精卫,她甩了甩手说道:“怎么你们两个旷日不见,竟如何客气起来?看你们从前的样子多好,哥呀妹儿的,听着都舒坦!”
精卫接话道:“圣母娘娘,现在是今非昔比,如今天狼神乃是天宫的贵客,就连玉帝也都敬他三分,小女身份卑微,又怎敢不敬?”
离山圣母听了精卫的话一努嘴说道:“我闺女可不许这么说话,若再这样,老身可要生气的!老身虽然年迈,可一点都不糊涂,看你们两个一个是英雄年壮,一个是俊俏可人,正相当得很,什么仙啊神啊的,在老身眼里还不都一样?”
精卫忙赔笑道:“圣母娘娘说的是!既然杨大哥特来拜望圣母娘娘,还不快请到宫内去说话?”
离山圣母一拍大腿说道:“刚才还说不糊涂,光顾着跟你们嚼舌,可真是!走,都到里边坐着说话去。”
精卫和杨戬两人一边一个搀着离山圣母正要往宫里走,就听得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唱道:“我是天知鸟,天天不起早。清风绕缁羽,自在乐逍遥——”
大家回头一看,只见八哥一边唱着,一边昂首阔步走在前面,身后是一个天兵,手里拉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正拖着个大大的鸟笼,鸟笼里隐隐约约好像还站着个人。
杨戬一见问道:“前边这鸟儿可否就是玉帝钦封的天知鸟八哥?”
离山圣母点点头道:“可不!”之后,她又皱了皱眉说道:“难道是老身眼花?怎么瞅着笼中之人越看越像是白眼郎小糊涂仙?”
精卫马上接道:“娘娘看得没错,那关在笼中的,正是逍遥王之子,小糊涂仙!”
杨戬笑道:“偿闻天下华官公子有爱鸟之癖,鸟笼时刻不离于掌,竟不知天宫有此奇事,鸟在笼外,人却被关在了笼中。”
这时,就听小糊涂仙在笼中高叫道:“圣母奶奶快救我!”
只见八哥一展翅落在鸟笼之上大声斥道:“你猜字输了于我,还敢在这里乱叫?”
离山圣母冲着小糊涂仙问道:“你们两个猜什么字?怎么你这个字谜精竟输给了八哥?”
“他赖皮!用字谜设井陷害于我。”小糊涂仙一肚子委屈地说道。
“八哥他给你出了什么字谜这么难猜,以至于将你关在了笼中?”离山圣母关切地问道。
“他说‘上上下下,打一字’,我猜是个‘卡’字,可他偏说不对!”小糊涂仙言语中还有些不服气。
离山圣母用手指在掌心划了一遍向八哥说道:“这‘上’字在上,‘下’字在下,摞在一起可不就是‘卡’字么?”
八哥在笼子上蹦了一下说道:“谬也!上字的上边上去了,下字的下边下去了,只剩下两横,这不是个一二三的‘二’字么?”
精卫拉了一把离山圣母说道:“猜字这东西真真假假是非难断,总归是他们之间的事,娘娘休要多问。”
这时,八哥站在笼子上大声说道:“圣母娘娘,这白眼珠子想把我关进鸟笼,被我识破,我与他有言在先,如今他输给了我,我若不羞他三日,怎教他知道我八哥的厉害?”
离山圣母扭脸冲杨戬说道:“自打在上次的蟠桃会上这两人相识,从那以后这小糊涂仙便三天两头地跑过来看他,这么久他俩一直打得火热,形影不离,好得就像一个人似的,不知怎么这会儿又掰了脸,互相挑弄起来?”
杨戬边搀扶着离山圣母往宫内走边说道:“都是娃儿们做课的私事,还是精卫娘娘说的对,我们休要管他。”
离山圣母走了两步,还是不放心地回头叮嘱道:“八哥你听着,小糊涂仙这孩子白眼仁多,心眼少,你可不许欺负他!”
离山圣母说罢,她在精卫和杨戬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入宫而去。
单说离山圣母、精卫和杨戬三人入宫之后在前堂就近落了座,离山圣母先看了看精卫,然后她拉着杨戬的手说道:“我儿难得回天宫一次,这回可要陪为娘多住几日。”
杨戬欠了欠身说道:“灵娘,非是孩儿不孝,只因玉帝邀我明日前往天界拜望龙爷和玉凰娘娘,故而孩儿也是身不由己。”
离山圣母听了叹了口气说道:“想龙爷和凰娘这一登天界就难能再回来,今后我这把老骨头恐怕就再见不得他们了!”
离山圣母说到这竟流出涕来。
精卫一旁劝解道:“圣母娘娘福寿齐天,怎的就如此悲观起来?若玉帝和杨大哥见了龙爷和凰娘,提起旧事,他们也会思故,说不定不久就会回宫看望也未可说。”
离山圣母被精卫的一席话说得破涕为笑,他放开了杨戬,又抓过精卫的手说道:“天底下就数女儿贴心,甭管这话说的是真是假,横竖是听着舒心,不像我这傻儿子,在外面活生生像条龙,可到了为娘身边就蔫得像只虫。”
离山圣母说罢,她抬眼向上望了望,露出了一脸憧憬的继续说道:“想当初我们银河天宫虽是冷清了些,不过龙爷和玉凰娘娘对我们也是关怀备至,还有诗琴这丫头里外照应着,哪似今天这副光景?”
杨戬接道:“是啊!想当初武王伐纣之时,我银河诸神是何等风光?”
杨戬正说得兴起,忽见精卫掩泪奔后堂而去,杨戬一怔,只得收口。
离山圣母见精卫出去,她在杨戬身上戳了一把责道:“都怪你们男儿家粗心,就不晓得女人的心思,当说不当说的也不把握个分寸,现在人家精卫伤心起来,就连为娘都不知如何去哄。”
杨戬一听忙起身说道:“孩儿知错,我这就去向她赔礼!”
杨戬进了后堂,他刚穿过一道门廊,迎面正遇见一位侍女。
杨戬急问道:“可曾见过精卫娘娘?”
这侍女一侧身指着旁边的一个软帘说道:“小女时才正看见精卫娘娘进了颐养阁。”
杨戬点了点头,他几步来到门前,一掀软帘,迈步便走了进去。
杨戬进了颐养阁,他刚转过一道屏风,一眼看见精卫正趴在一张五角桌上啜泣。他走到近前轻声说道:“小神杨戬向精卫娘娘请罪!”
杨戬静了一会,见自己刚才的话非但不见起色,反而精卫的肩抖得更加剧烈起来,于是便改口道:“无良兄杨戬给精卫妹妹赔礼来了!”
少时,杨戬见精卫气息稍安,可还是伏在桌上一动不动,便又说道:“从前只怪愚兄贪图功名,辜负了恩妹的一番情意,愧不该……”
杨戬刚说到这,就见精卫突然一跃而起,她扑在杨戬怀中“呜呜”地哭泣起来。
杨戬抱住精卫,这时,他才感觉到,面容看似丰满的精卫,其实身上并没有多少肌脂,就连肩骨都好像是软软的,就如同春发的柳枝一般的柔弱。他索性任凭精卫在自己的怀中大哭了一场,前胸也已经被精卫弄湿了一大片。
这时候,我想起了最近在街上流行的一首歌,叫做《荷塘》,其中有这么两句:“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
我老瞎子最欣赏的就是“等你宛在水中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