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志新传-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重无奈,他只好慢腾腾地回到房前,他绕着草房转到了房后,看见自己的驴儿正在啃食地上的嫩草。刘重上前解开了绳扣,牵着毛驴再次回到房前,他瞅了瞅毛驴,忽然有了个主意,心中暗道:我若将这毛驴赠予二位老人,岂不就省得他们二位老人家出这些苦力?转念一想:这二位老人家都是耿直性格之人,又心地善良,我若当面相赠,他们必不肯收,看来只好不辞而别才是良策。
  刘重想到这,他将毛驴拴在了门前的一棵树上,然后回屋取出了包裹,这才悄悄离去。
  刘重上了大路,他回过头去向老夫妇耕作的方向回望一眼,远远的,只见那老妪依旧双手扶着犁杖,步履蹒跚地走在泛起的烟波之中,就如同湍流中逆水的一艘小船,老妪在悉心地稳着舵杆,而那老叟恰似那拖船的纤夫,埋着头,每一步都入地三分……
  刘重沿着大路走了约两个多时辰,阳光热烘烘地烤在背上,他不免出了一身的汗。刘重将包裹再次从左肩换到了右肩,这时候他才感觉到腹中有些饥饿,猛抬头,见前方的道路蜿蜒着转进了一个山口,刘重心中一喜,暗说:若是在山间行路,也许会凉爽许多。
  刘重提了提精神,顾不上肚子咕咕作响,他加快了脚步,继续向前走去。
  刘重拗过一道山弯,这才发现,这条路正处在两座大山之间,碧翠的山谷,随风送来一缕清新的风,润润的,还夹杂着一股芳草的香气。
  刘重行进在山路间,虽然脚下的道路不比山外的路宽阔平坦,可这里的景致更加凸显出了一种盎然的生机,树上的枝叶儿和路边的小草也愈加地浓密起来。
  刘重毕竟年轻,又是初次远行,每一处湖光山色,总能使这个刚满十八岁的热血青年感到新奇和愉悦,一双渴求的双眸,也总能从枯燥的旅途中捡拾出异乡的风土和谐趣来。
  刘重走了一段路,心中暗说:这山里的路倒是比山外更显得恬静自在,我不如边走边拿几本书来读,老实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此言不虚,可若是说进京赶考,这之乎者也才是最要紧的东西。
  刘重想到这,他停下脚步,从包裹中取出一卷书,边走边读了起来。
  大家都知道,刘重从小就是个酷爱读书的人,而此刻的他一旦擎书在手,他的眼前就仿佛是展开了另一个神奇的世界,而身边的一切,一下子就都变得黯淡了许多……
  就这样,不知不觉,夕阳已经悄悄地伏在了西山的肩头,它扑红的涨圆了脸,好像是刚刚和谁争吵过了一般。
  暮归的鸟儿仿佛是早已洞察出了刚才发生的一切,她们叽叽喳喳地在树上激烈地议论着,不时地还招呼自己的伙伴前来参与……
  刘重读书读得专心,对于鸟儿在树梢间的骚动自然是置若旁风,他依旧捧着书,边走边吟咏着。
  这时,一挂两匹马拉着的双轮花轿从刘重的身后疾驶而来,这马儿四蹄狂奔,颈项上挂着的铜铃一路上哗哗作响,转眼间便来在了距刘重三十几步远的地方。这赶马的老汉见有人正行走在路中央,忙高喊着:“路人闪开,快闪开!”
  刘重正在一心读书,待他听到了马挂铜铃和车夫的高喝声,一侧身为时已晚,尽管车夫早已拉紧了缰绳,甚至马车的一只轮子已经在路边的草丛中碾出了一道深深的辙痕,可右侧的车辕还是不偏不倚地撞在了刘重的后腰上,刘重被这突来的一击,刹时间飞出了两丈多远,之后又重重地跌在地上。
  “吁,吁——”随着赶车人的一声长喝,马铃声戛然而止。
  马车在距刘重前方十几步远的地方站住,赶车的老汉从车上跳下来,他走到刘重身边俯身一看,见刘重侧着身子倒在地上,面色苍白,已不省人事……
  这正是:路遥山色多变幻,仕途一旅又生劫。
  若问后事如何,咱们下回再说。###第二百零七章 斗花会众仙争魁首
  斗花会众仙争魁首    阻官轿刘重错施缰
  书接上回:话说刘重被马挂花轿这么一撞,竟然躺倒在地不省人事。赶车的老汉正俯身注视着刘重,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花轿的轿帘一掀,从里边露出张姣好的脸来。只见这女子探出头来向后望了望问道:“树伯,出了什么事?”
  赶车的老汉扭头冲着花轿回道:“梅姑娘,这位路人因为挡了马车的路,被车辕子撞到,好像伤得不轻。”
  这时,从花轿里边又传出个柔柔的声音说道:“这路人横身挡路,被马车撞到这也是自讨苦吃,不管也罢。”
  那个被称作梅姑娘的女子皱了皱眉头,她关切地望了望刘重,又冲着赶车人说道:“树伯,你再唤他一唤,看他有何反应?”
  树伯伸手在刘重的身上拍了拍,连声喊道:“后生醒醒,后生醒醒!”
  见刘重依旧是沉迷不醒,树伯挺起身将手一摊,冲着梅姑娘连连摇了两下头。
  这时,花轿中依然是那个声音说道:“梅妹妹,你和树伯休要在这里耽搁,我们还要赶去万花谷的路,时候不早了,我们还是抓紧赶路吧!”
  梅姑娘听了里边这番话,将身子缩回到轿内,和里边的人嘀咕了一阵。不多工夫,轿帘一掀,梅姑娘下了轿走到树伯身边说道:“树伯,这青年不知伤得是轻是重,现在天色已晚,我们若弃他而去,惟恐他不死也会成为野兽的啖食之饵,不如我们先把他抬入轿中,这样,我和蔷薇姐也好照看于他,又不耽搁赶路,等到了万花谷,我们再想办法。”
  树伯依梅姑娘之意,抱起刘重向马轿走去。梅姑娘从地上拾起刘重遗落在地上的书和包裹,随在树伯的身后。
  树伯将刘重放入轿中。这时,轿内的蔷薇嗲声说道:“梅妹妹,我们这顶马轿只能容下两人,你又弄个大男人进来,这教我们姐妹如何居身啊?”
  梅姑娘侧身挤入轿内,她回到座位上,抱起刘重揽在怀中说道:“没办法,现在也只好如此将就吧!”
  “将就?”蔷薇重复了一句。她探身往刘重的脸上瞄了一眼,之后撇了撇嘴调笑道:“我说梅妹妹如此的怜爱,原来是个俊脸的白面书生!我看妹妹你准是动了私心,想着这次的斗花会若争不得宝座,也好挽个白生生的郎儿回归故里,这样既能落花有主,又不往此一遭,可谓是两全其美啊!哈哈……”
  蔷薇说罢,一阵畅笑。
  这时,树伯在轿外插话道:“两位姑娘不要只顾说笑,这后生的伤势是重是轻尚且不知,若是照这样昏迷下去,我看得出山到村落中找个乡医救治,这教我老汉亦不知当往哪里赶车?”
  蔷薇连忙接道:“如果我们替他求医问药,那又会耽搁许多时间,这斗花会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如若迟了,我们姐妹千年的修行岂不前功尽弃?”
  梅姑娘也急切地说道:“是呀树伯,现在我和蔷薇姐姐进退两难,求树伯先想个办法救他一救!”
  树伯在轿外沉默了一会,突然开口说道:“两位姑娘若谁身上带着什锦花露水,可给他饮上一点,这东西能醒心开窍,又有化痰之功,或许会有不意之效。”
  “呀!”蔷薇轻轻尖叫了一声,她迅速从怀中取出个巴掌大的小葫芦攥在手中冲轿外问道:“树伯怎知道本姑娘身上藏有什锦花露水?”
  “呵呵……”树伯在轿外笑了两声说道:“两位姑娘身上虽然各有异香,可这什锦花露水的味道也是掩不住的。”
  树伯说罢,就听得马鞭一声脆响,紧接着马铃声又“叮叮咚咚”地响了起来。
  蔷薇伸手先按了一下刘重的下巴,使刘重的双唇微启,然后她掀开葫芦盖,将葫芦横握在手,而另一只手则以食指指向刘重双唇的缝隙间,之后她将一股清浆倒入手心,很快,食指尖便现出一串明亮的“珍珠”,瞬间坠入刘重的口中。
  只见刘重的喉咙先是动了一下,之后又长出了一口气。
  这时,正在专注着刘重的梅姑娘抢先惊喜道:“醒啦,醒啦!蔷薇姐的什锦花露水果有奇效!”
  梅姑娘话音刚落,就见刘重呻吟了一声,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刘重这一睁眼,吃惊不小,目光中正瞧见的是两张俊俏的脸,一个是白皙如玉,一个是腮若红霞,都是花儿一般的美貌。
  刘重惊慌中猛一挺身翻转身形,不想后背正撞在轿内的侧板上,刘重身不由己,一下子又扑在了蔷薇的身上。
  蔷薇面色冷峻,她将刘重轻轻推开,淡淡地说道:“这马轿之中栖身尚需并膝比肩,又怎能容得公子粗手粗脚?公子还是屈尊就位,放斯文一些为好。”
  刘重半蹲半坐,倚在门角抱了抱拳赔礼道:“二位姑娘恕小生冒昧,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蔷薇以袖掩住口,笑出声来说道:“教你放斯文些,是因为你与我们男女有别,又互不相识,谁知你又满口的冒酸,看来必是个达礼的读书人喽?”
  刘重忙说道:“小生姓刘名重,乃云南淮阴人士,今正欲前往京都洛阳赶考。”
  就在这时,马车突然剧烈地颠簸了一下,刘重身子向前一冲,眼看就要撞入梅姑娘的怀中。刘重情急之下,只得抱住梅姑娘的双膝,这才避免了又一次失礼之举。
  刘重连说了两声:“得罪,得罪!”又将身子挪回到原处。
  梅姑娘一动不动,她若无其事地向轿外说道:“树伯,山路不好走,且让马儿慢些脚也罢!”
  梅姑娘说罢,又转向刘重道:“刘公子原来是个秀才,都说女儿家见识少,今日得识刘公子,小女子倍感荣幸!”
  梅姑娘说这番话,明显是在学着刘重的口气,有板有眼。
  “呦——前两天刚下过一场雨,这轿子也没顾上打开来晒晒,这酸霉味儿实在教人受不了!”蔷薇捂着口鼻讥讽道。
  刘重仿佛是没听懂蔷薇话中的意味,他一本正经地问道:“请问二位姑娘大名,今日有缘,刘某三生……”
  “什么有缘三声五声的?若不是你横在路当央被马车撞到,又怎么会跑到姑娘我们的花轿之中同乘而行?”蔷薇厉声厉气,她打断刘重的话说道。
  刘重回想了一下问道:“是啊!记得小生正在路上读书,不知怎么竟会跑到二位姑娘的马轿之中?”
  梅姑娘接过话说道:“刘公子是时险些伤了性命,多亏姐姐的什锦花露水方得起死复生。若不是我们急着赶去万花谷参加斗花会,公子也不致遭此横祸。”
  “万花谷?斗花会!”刘重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追问道:“那么——两位姑娘又是何人?”
  梅姑娘看了看刘重,微笑着答道:“不瞒刘公子,外面赶车的是树伯,这边这位是蔷薇姐姐,我是梅子妹妹,我们姐妹都是花仙,故而才赶去万花谷参加千载难遇的斗花会。”
  刘重一听自己面前的两位貌美之女都是花仙,喜不自禁,忙说道:“原来两位姑娘都是花之仙子,失敬,失敬!”
  梅姑娘接话道:“我们虽是花仙,却都是女儿之身,刘公子伤在何处,我们也不便查看,好在万花谷乃是人间仙境,斗花会又难得一见,若刘公子不弃,可随我们到万花谷调养几日再说。”
  刘重原本就好奇心胜,说实话,当时刘重被马挂花轿的车辕撞倒,这话不假,可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他之所以会昏迷,这其中的因素挺多,主要是刘重他从小习文,这体质说起来就比较差,加之风吹雨淋染上风寒并未痊愈,又饿着肚子走了一天的路,故而才昏迷了过去。这会儿刘重又变得精神饱满,主要还是蔷薇仙子的什锦花露水之功,你想:什锦花露水乃是仙家之物,刘重饮之,岂能没有奇效?
  话说这花轿马车在夜幕中沿山路迂回而行,此时的轿中已是漆黑一团。仅管如此,轿内的三个年轻男女一路上一直都话题不断,间或间笑语蜚声,更显出了年轻人的开朗与不羁。这期中,因为刘重好奇心强,所以说是问的多说的少,而两位花仙子则畅所欲言,期间也少不得相互调笑几句。
  “吁——”随着轿外树伯的一声吆喝,马车已稳稳地站住。
  这时树伯掀开轿帘说道:“万花谷到了,请两位姑娘和刘公子下轿!”
  刘重探身向外一看,只见在一片灰蒙蒙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依稀可见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木屋。
  刘重正打算移到轿外,这时,就听见蔷薇在刘重的身后说道:“树伯,快点根火明来!”
  就见树伯将手一挥,掌中立刻现出根盈尺长的油松枝,树伯张口一吹,这树枝便噼噼啪啪地燃起火来。
  梅姑娘随在刘重身后下了轿,她从树伯手中接过树枝又对树伯说道:“树伯,顺便把车上的东西一并带过来吧!”
  树伯手脚麻利,他迅速从花轿内取下了刘重的包裹,尾随在最后边走边说道:“这里的木屋可是我和儿孙们的辛苦之作,看吧,保证足够宽敞!”
  梅姑娘引着刘重穿过了两间厅房,她走到最里间用火明照了照墙边上的床,又来到窗前打开了窗户回头对刘重说道:“刘公子且在这里歇息,今晚的月光尚明,刘公子可就此宽衣,明天一早就是斗花会的日子,公子若有兴致可前去一观。”
  梅姑娘说罢,返身便走了出去。
  这一夜,刘重睡得好香,这不仅是因为万花谷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各种山花的香气,更因为刘重经过了这一天的奔波,早已疲惫得腰腿酸软,所以他一上床便呼呼地坠入了梦乡。
  一阵清朗的笑声将刘重从梦中惊醒,他坐起身形向窗外一看,只见一个个秀美的身影从窗前飘然而过。
  刘重忙下地走到窗前,只见一伙伙彩衣女子三三两两有的相牵、有的互挽着,还有的在互相追打着,传来一阵阵叫笑之声。
  刘重思想起梅姑娘昨晚说过的话,心说:这些彩衣飘飘的的女子必是参加斗花会的花仙们,斗花会千载难逢,必有一番热闹,我可不能错过。
  刘重想到这,他快步奔出门外,跟随着花仙们向一处密荫的山坳走去。
  刘重刚走过一道篱笆,只见从前面的一棵大树后突然站出两个壮硕的大汉出来,这两个大汉身上挂着类似树皮的铠甲,面如蓝靛。
  只见其中的一个大汉用手一指刘重问道:“你是何人,敢擅闯斗花会?”
  刘重忙抱拳道:“小生鄙姓刘,特来此一睹斗花会盛况。”
  只见这大汉一瞪眼道:“花王有令,斗花会除花仙之外,杂人不得入内!”
  刘重一听赶紧躬身后退几步说道:“小生不知,望祈恕罪!”
  刘重说罢,又顺着原路回到了木屋前,他驻足观望,只见一排排整齐的木屋风格样式都是如出一辙,惟独不同的是,门额高挂的牌坊上各写着不同的名字,有的上书“诗芳”,有的写着“露春”,而自己所处的门额写的则是“梅雨”两个字。
  刘重知道这些木屋都是花仙的栖身之所,他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回到木屋内,取出一卷书,坐在床上细细品读起来。
  大约过了有个把时辰的光景,只听得窗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没过多久,只见蔷薇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
  刘重放下书问道:“蔷薇姑娘,今日正是斗花会伊始,因何回来得这么早?”
  蔷薇向前走了两步,兴致勃勃地说道:“土地神任命的花王今天早上召集我们说,这次的斗花会不仅要比试德才艺貌,而且还要依名次排出尊卑,故而要我们早些回来多做准备,等明天晨雾一散,斗花会便正式开始。”
  刘重探头向蔷薇身后看了看问道:“既如此,为何不见梅姑娘回来?”
  蔷薇回想了一下说道:“回来的路上,我们本是和几个熟识的姐妹结伴而行的,可后来竟不见了她的踪影,也不知这鬼丫头现在去了哪里。”
  刘重和蔷薇闲聊了几句,又过了不大工夫,只见梅姑娘手里提着个瓦罐漫步走了进来。她一进屋便来到刘重的面前放下瓦罐问道:“刘公子昨晚到现在还没吃东西,不知是否腹中饥饿?”
  刘重摸了摸肚子,笑道:“小生到了万花谷,自觉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刘重这话有些所答非所问。
  梅姑娘似乎也没在意刘重在说什么,她弯腰从瓦罐上取下一只碗,然后提起瓦罐向碗中到了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递给刘重说道:“这是小妹就地取材,为你熬的一罐百花粥,请公子先尝尝。”
  刘重接过碗看了看,见洁白如脂的浆液中,还散落着许多各色的花瓣。刘重喝了一口,只觉甘绵爽口,他喝了一碗,连赞道:“好粥,好粥!”
  刘重说罢,他拎起瓦罐,自己又倒了一碗。
  就这样,刘重一连气吃了三碗。之后,他将空碗扣在罐口,冲梅姑娘拜道:“感谢梅姑娘恩赐!”
  梅姑娘掩着嘴笑道:“刘公子不必客气,这万花谷之中,花瓣可是垂手即得,公子若喜欢,小妹日日给你煮些便是!”
  事无俱细。话说刘重在万花谷不觉已是半个多月过去,这一天刚刚过午,刘重正伫立在窗前望景,见蔷薇皱着眉头走了进来,便问道:“看你这眉头都快要拧成个大疙瘩,以这副尊容,又岂能在斗花会上拔得头筹?”
  蔷薇听见,努着嘴说道:“明日斗花会还要吟诗赛歌,可惜妹妹我大字不识一升,更不用说献歌作赋了。”
  刘重顺口吟道:“梦忆阶前思婆娑,骚人几回见琼娥?长风一缕红颜绽,香飘阵阵似飞歌。”
  蔷薇一听,拍手道:“好雅词章!快教教我,明日我便伴着山歌的曲子唱上一回,准保教花仙们个个都目呆口哑!”
  转眼间又是十几天过去,这一日,梅姑娘突然默默地独自回来。刘重一见便问道:“梅姑娘怎么孤身一人回来?斗花会可有结果?”
  梅姑娘一脸神伤的样子说道:“名次尚未得出,可妹妹我已注定不在十名之列,所以就不必再参加后面的比赛,待前三甲得出名次,自然就会有结果。”
  刘重劝道:“花之美,各具风骚,又何必都貌若娇颜?”
  梅姑娘幽幽地说道:“小妹亦以为,花之美不在于娇艳宜人,而在于要有风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沧桑。”
  刘重兴奋起来,他突然抱起梅姑娘一连转了三圈,他便转边说道:“梅姑娘之言甚合我意,我今如见同志矣!”
  (字数超限,下章接续。)###第二百零八章 遭责罪少书生受困上卿府
  梅姑娘用手轻轻捶着刘重的肩膀,低声说道:“公子怎么如此冒失,这要是被旁人见了,该有多尴尬?”
  刘重脸一红,忙放手施礼道:“小生冒昧,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梅姑娘抬头看了看刘重,又低头说道:“公子不必赔礼,只要是不被人看见,小妹倒也不在意。”
  见刘重目光呆呆的,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梅姑娘忽然转了话题说道:“这么些天来一直都忙着斗花大赛,无暇陪奉刘公子,今日正好得闲,想请刘公子在万花谷随处走走。”
  刘重一听,欢喜得搓着两只手说道:“小生自入万花谷,从不敢任意走动,今日若有梅姑娘相邀,正好开开眼界!”
  梅姑娘带着刘重来到房后,她牵出了两匹马,两人就此上了马。梅姑娘引着刘重来到一处上岗之上,她停下马说道:“从这里观万花谷可一览无余。”
  刘重在马上眺望了一回,见远方近处满眼皆是繁星般璀璨的鲜花,风催云涌,送来阵阵幽香。
  刘重不禁赞道:“万花谷真是名不虚传!”
  梅姑娘冲刘重招了招手说道:“这里还有一处好的景致,公子快随我来!”
  梅姑娘一带马,她翻过了上岗,走了没多远便跳下马来蹲在地上说道:“公子请看这里!”
  刘重下了马,站在梅姑娘的身后一看,只见梅姑娘身前有几块突兀的石头,石头周围还有一潭明澈的清水。
  刘重猜测道:“这里曾经可是一处山泉?”
  梅姑娘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泉名叫女儿泉。”
  刘重怪异道:“缘何叫做女儿泉?”
  梅姑娘简约地解释道:“因为她会害羞。”
  刘重不解道:“泉如何又会害羞?”
  梅姑娘轻轻嘘了一声说道:“我们在这里惊扰到了她,她的泉就不会涌,待安静一会儿,泉水自然就会涌出来的。”
  刘重屏住了呼吸,稍等了一会,只见泉水果然顺着石缝汩汩地滚涌起来。
  刘重连声道:“妙、妙、妙啊!”
  梅姑娘一拍刘重的手臂笑道:“你怎么猫儿见了鱼似的,喵喵叫个没完?”
  闲言少叙。话说梅姑娘又带着刘重观赏了一些异花奇石,直到红霞漫天,夕阳向晚,这才打马返回,以下不提。
  再说又过了几日,斗花会终于红榜揭晓。蔷薇名列金甲第三名,授花魁之冠,荣贵之极,而梅姑娘则如前所料,排在前十开外,无冕而归。
  这一日,刘重因见斗花会已然结束,各路花仙们也各得其位,便想起了自己还要赴京赶考的事,于是就与蔷薇和梅姑娘辞行。
  蔷薇听后打趣道:“我还以为刘公子在万花谷已经流连忘返,不想出山了呢!”
  刘重漠然道:“万花谷虽好,可毕竟非久居之所,再说……”
  蔷薇抢话道:“再说——再说万花谷鲜花万树,美女如云,刘公子才貌过人,若不揽个娇容的美仙子在手,岂不枉此一遭?”
  刘重急切道:“蔷薇妹妹休要说笑,小生在万花谷除愿与两位妹妹结为知己外,别无他想。”
  这时,梅姑娘开口说道:“公子莫急,蔷薇姐也只是调笑而已。现今我和蔷薇姐已无甚事,正好用马挂花车送你去京城,也省得再耽搁时间。”
  ……
  话说树伯赶着马车载着刘重和蔷薇、梅姑娘刚刚出了山口,这马车一上了大道,就听得树伯马鞭一响,这马儿又撒开四踢疾奔起来。
  眼看日到正午,阳光直直地照在轿顶,轿内就显得更加闷热起来。刘重因见两位姑娘香汗淋漓,又不好意思宽衣,便掀起轿帘将半个身子探到轿外。
  这时,蔷薇在刘重身后开口问道:“公子可会赶车?”
  刘重摇了摇头道:“小生只曾骑过驴儿。”
  蔷薇接道:“牲口的赶法皆是如一,且这马儿都聪明得很,自会识路,我看还是由你赶车也罢!”
  还没等刘重答话,蔷薇又冲着树伯说道:“树伯,这里由刘公子驾车,你且去吧!”
  只见树伯应了一声放下马鞭,他腾身向下一纵,刘重眼见他落地溅起一团烟尘,竟不见了踪影。
  刘重焦心起来,忙喊道:“树伯,树伯——不好了!树伯他……”
  这时,梅姑娘咯咯笑了一阵说道:“公子不必担心,树伯就是树伯,他乃是个树神,此时他早已落地归根,由他去了。”
  刘重抓起马鞭,这才惊愕地点了点头。
  剪段截说。话说这一日,刘重终于驾着马车过了城门,来在了京都洛阳城内。刘重赶考心切,他催着马儿,直奔皇城大道。
  就在这时,就听得一阵阵金锣之声响起,刘重抬头一看,只见一队官兵拥着一抬大轿迎面而来。
  刘重不懂得避官这些规矩,他以为,自己的马车可以从官轿的旁边绕过去,哪知道这时候上来几个官兵一挺抢将刘重的马头拦住,从后面走出个持刀的领班冲刘重喝道:“什么人如此大胆,敢纵马拦轿?”
  刘重一见这些官兵一个个怒冲冲、杀气腾腾的样子,才知道自己闯了祸。他忙跳下马车跪在地上道:“小生有眼无珠,冒犯了官军,请大人恕罪!”
  这持刀的领班将眼一瞪,他把手中的钢刀望空一举命道:“看这人装束非是本土之人,疑是外鬼派来的刺客,给我搜身!”
  这领班话音刚落,马上上来两个官兵将刘重提起来浑身上下摸了一遍,之后又将刘重摁在地上回道:“禀长官,这人身上并未带凶器。”
  这时,从官轿内传出个浑厚的声音问道:“什么事啊?”
  这位领班立刻单腿跪地说道:“回大老爷,有人横马拦轿,下官疑是刺客,正在搜身。”
  又是那个声音在轿内说道:“此乃阳关正道,百姓往来频繁,若引得众人前来围观,岂不有损本官威严?还是先押回府中再行审问。”
  “唰啦——”刘重的马轿顷刻被官兵团团围住,同时,刘重也被人五花大绑捆了个结实,扔到了马车之上……
  若问这回刘重是祸是福,咱们明天再说。
  二百零八回
  遭责罪  少书生受困上卿府    堵风口  习人寿弑凶灭满门
  书接上回:话说刘重和蔷薇、梅姑娘连同马挂花轿一同被押入了官府,不多工夫,刘重和蔷薇、梅姑娘三人便被官兵推入了大堂。
  这时候,只见堂上端坐着一位官人,这官人身着素袍,相貌端庄,看年纪也就四十左右岁的样子,因为未着官衣官帽,刘重反觉得这人的眉目中有一种慈父般的神情。
  单说这官人与刘重四目相对,他先是一怔,然后开口问道:“下跪之人姓甚名谁,从实招来!”
  刘重忙说道:“大人,小生姓刘,乃是云南淮阴人士。”
  这官人一听,他想了想又问道:“你既是家住云南,怎么跑到京都洛阳来了?”
  “大人,小生乃是大理寺投名状上的举子,特不远千里,前来赶考。”刘重此时并不惊慌,说出话来也是有条不紊。
  这官人向后一仰身,他略微摇了摇头说道:“既然是要赶考,为何不早几日出来,现在已是三月初四,大考之期已过去了三日有余。”
  刘重一听,汪然出泪道:“小生正月十八离家出行,本来是时日尚宽,可小生在路途不意偶感伤寒,故而耽误了行程。”
  “所以你到了京城,急切间竟然纵马阻本大人的官轿!”这官人接过话说道。
  “小生不敢!小生乃是个僻壤之中长大的书生,不识规矩,触怒了大人,请大人饶恕!”刘重辩解道。
  这官人向刘重身后看了看又问道:“你身后这两位女子又是何人?”
  刘重一听心说:这哪能说实话呀?这要是说实话的话,可能这辈子都解释不清了!
  刘重想到这只得说谎道:“哦——回大人,这两位乃是小生从家里带来的两个丫鬟。”
  这官人一听点了点头向旁边的官兵命道:“来呀,给这位书生松绑。”
  “谢大人!”
  “本大人因见你是个书生,故而才宽待于你,今本大人要再问你一句话,你可要如实回答。”这官人用目光盯着刘重说道。
  “是——大人,小生不敢说谎。”刘重知道自己此刻已是性命无忧,于是他更加从容起来。
  “我来问你,你父母都叫何名?”这官人不动声色地问道。
  “家父名讳昭武,母亲姓花,名叫香贻。”刘重直言道。
  这官人闻听,他立刻离座转过身去反复踱了几步,然后他又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