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志新传-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变什么。
  当时杨戬化作一只飞蛾,一直就落在李三正的肩膀头上。因为他一入营便了解到,这个李三正乃是三军的统领,正是自己欲劝降的主帅。可李三正从早到晚总是随从不离左右,杨戬也一直没有现身出来的机会,不过从李三正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杨戬早已看出,李三正对九灵道长的行为深怀不满,厌战退兵之意强烈,这使得杨戬对劝降李三正已有了八九分的把握,于是他放下心来,在李三正熟睡之后,又飞出帐外,把个商军大营探得仔细明白。他瞅准了军中粮草的位置,这才化身申公豹,引出了上一回咱们说过的一段故事。
  翻回头咱们再说诗琴做的第二件事情:其实从早上一直到中午,在城头上发生的一切都是诗琴导演做的戏。她利用中秋佳节人人思乡思亲这样一种心理,大做文章,旨在瓦解商军的斗志,使之军心涣散,从而也激化了李三正和九灵道长之间的矛盾,为杨戬劝降李三正做了第一手准备。
  又有人问了:月高灯明之时,在城上赋曲的人是谁?不会是德义仙精卫吧?
  我说:这您还真是猜对了!不过这可不是诗琴的主意。精卫出身凡尘,对当晚的月色佳景深有感触,同时精卫又是个多怀善感的女人,他面对孤月,触景生情,主动要求登城演一曲伤怀的诗赋,给商营军士的焦心再凭添一把火……
  这时有人开起了玩笑,高声道:八瞎子你先别动,再动我毙了你!我先审你两句,要说这中秋佳节,吟诗赋曲古往今来倒是屡见不鲜,可怎么就那么巧!有人唱歌有人伴奏?
  我老瞎子笑了声说道:这位可能是半路出家的二五和尚,大概是新近才来的听客!今天我老瞎子再怎么给你面子也不能为你一个人翻老黄历。不过你问这话也对,我老瞎子有必要在此做一点补充。
  要说这精卫自打得了白玉琵琶之后,那真是爱不释手!这次随诗琴下界,精卫顺便就将琵琶带在身上。这里还有个缘由:因为现如今精卫手中的琵琶已不仅是乐器,而且还是件神奇秘密武器。这一情节我老瞎子从前曾给过交待,今天就不再赘述。
  话说精卫登上城楼,怀抱琵琶,安然端坐。一曲美妙的歌声伴着动人的琴声,这真是同声一曲,境遇不同,感受迥异呀!不说精卫在城上这袅袅一曲听得商营中的官兵潇然泪下,这可美坏了城上守城的士兵。仙女临凡,即弹即唱,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哇!这要是搁现在,哪个著名歌星来开演唱会,还不要钱,那不得挤得人山人海呀!到时候您走着瞧:丢鞋子的、找袜子的就连那手机、钱包都丢!怎么呢?把贼都给招来了呗!
  我老瞎子说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人家精卫不仅琴弹得美、歌声美、而且人更美!尤其是在这皎洁的月光之下,在彩灯的映衬之下,城上的士兵真是大饱了眼福!这个说:嗯,这辈子没白活!那个说:我就不,我这辈子死仨来回都值呀!您听着没?一辈子死仨来回,想的倒挺美!
  现在咱们言归正传,再说诗琴这第三件事:等到了晚上,诗琴找来姜子牙问道:“姜道长,今日在城中欢宴的景象如何?”
  姜子牙答道:“今日适逢佳节,军士们各个欢歌舞蹈,群情高涨!”
  诗琴闻听点头说道:“好!”
  姜子牙心说:这还好呢啊!这样下去,士兵们各个吃得肥粗老胖,这仗还打不打了?
  诗琴摆手让姜子牙坐下,这才吩咐道:“你速去与李靖一起挑选三千精兵,务必要骑术上佳的,今夜子时我要你出兵袭营。”
  姜子牙抠了抠耳朵,心说:我没听错吧!三千兵马?城外可是三十万大军呐!这不是拿肉包子打狗嘛!光屁股打狼——胆儿挺大,也太不要脸了吧!
  姜子牙这心里头糟话还真不少!可就是一句都没敢说出来。他呆坐在那里,对诗琴的话如若闻风。
  诗琴早看出来,姜子牙是心里有一肚子的话没太敢说。
  诗琴笑了笑,缓缓说道:“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现在商营军心涣散,即使面对三千兵马亦无还手之力。此番出袭,意在搅乱商军的阵营,使其溃散。这样,糊涂仙、盘古等人才好专心对付这帮妖道。”
  姜子牙合掌道:“诗圣毋庸多言,贫道领悟了!今夜贫道必率兵亲出陈塘,将那妖道一个个打杀!”
  诗琴晃了晃头说道:“今夜自有李元帅带兵出城,你我只在城上放眼静观既可。”
  诗琴见姜子牙再不吭声,便又嘱咐道:“千万告诉李元帅,在出关之前将士兵各个脸上用锅底灰涂黑,以示区别,免得乱军之中误伤了自家兄弟!”
  姜子牙听得明白,暂别了诗琴去找李靖交待军务大事……
  话说商军后营有个炊事官,自打随闻太师出征以来,也难得开一次荤灶,这次他利用掌勺的机会,偷偷摸摸藏了一块肉在炉灶下面。这小子趁半夜无人之时,悄悄出来取肉,他刚刚将大锅扣过去,把手伸进炉灶下面四处翻找,忽然粮囤起火,营中大乱,紧接着见西周的马队踏营而来,吓得这小子慌乱之中绊了一跤,脸正戗在锅底上。这小子爬起来一捂脸,当时就给自己涂了个黑脸!
  这时,一个士兵飞马而至,见这个炊事官是个黑脸,便说道:“噢——原来是自家兄弟!”
  说完,打马向回冲去。
  这炊事官见自己狼狈之余,竟捡了条性命,于是但凡有人从自己身边经过,他都告诉:“快将脸用锅底涂黑,周兵见黑脸的不杀!”
  不多功夫,后营这近百口大锅都被掀了个底朝上,有几千官兵都成了黑脸!
  正巧李靖手提金锏穿营而过,见营中突然出现了许多涂黑脸的士兵,心说:今夜未带步兵出关呀!八成是姜丞相另有安排也未必可说。
  李靖在乱营之中穿行而过,也没工夫多想。此刻,他急于想找的,就是哪吒和牛二。
  当时李靖见有许多商兵从大营的东北角夺路而逃,便冲过去立马堵住逃兵的去路大声喝道:“陈塘李靖在此,还不快速速归降,留得尔等性命!”
  这些商兵还真听话!纷纷弃了兵器,跪地投降。不多大工夫便黑压压跪倒一片,把后面商兵逃跑的出路给堵了个严严实实。
  其实此刻哪吒、牛二和杨戬跟李三正正在大营的东南侧。这大营的东南侧也有个豁口,哪吒、牛二见有商兵由此逃出,便和杨戬、李三正四人一起拦住外逃的商兵。
  李三正在前面将手一推呼道:“我李三正已归降西周,想保命的,请速速跪在本官身后。我李三正说话算话,必保得大家性命无忧!”
  李三正这话还真好使!据说到了后来,跪在李三正后面的商军无可计数,只能用漫山遍野这句话来形容。
  现在咱再说九灵道长和申公豹。
  话说九灵道长在帐中闻听帐外一片嘈杂,忙起身出帐来看。他眼见陈塘骑兵踏营而来,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
  九灵道长忙招过申公豹和众门徒说道:“西周马队夜袭我殷商大营,乃欺商营无将也!区区千骑兵马,竟敢在万众军中耀武,我等不可坐视,须得各展身手,将这些狂妄之徒一扫而尽,方显我等道法不虚!”
  九灵道长话音未落,忽见从陈塘城上飘来一朵祥云,云中现出糊涂仙和盘古、夸父两个。糊涂仙按下云头,一眼瞧见申公豹,说了句:“有精神!”便拍着巴掌奔申公豹而去……
  各位:这回糊涂仙可真是来了精神!他目不斜视,直奔申公豹而去,这才引出一段“九头龙大战九灵怪”的故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第一百零八章 李靖怒打申公豹
  书接上回。各位:您说糊涂仙为啥一见申公豹这么高兴?其实这缘由我不说大家也应该知道。只因申公豹和姜子牙在广宁宫比武之时,申公豹横出一掌,差点要了姜子牙的命。好在当时盘耕用灵功阻止了糊涂仙的一记化魂掌,不然申公豹也不至于活到今天。糊涂仙虽然当时没说什么,但他早已将这股暗恨记在了心头。另外,糊涂仙凭借自己的一双阴阳眼,也早就认出申公豹那是脑门子上的臭虫——不是个正经痦(物)!
  放下糊涂仙来战申公豹咱先不说,再说说盘古和夸父两个。
  夸父早在云端之上就看见了前边空地上的这帮道人,夸父用手一捅盘古小声嘀咕道:“老哥哥,您看见没?那边可有一堆道人,一个个白帕缠头,跟那包子似的!待会儿你老兄可得手下留情,给老弟留几个尝尝!”
  盘古一拍夸父肩膀说道:“俺老哥俩那还用说?在银河天宫待命这阵子可把我老盘憋得够呛!昨天找机会拍死了两只不听话的天鸡才算是解了手痒。今日下界开荤,这些个‘包子’是你一半我一半,我老盘决不多吃多占!”
  这盘古说得挺好,可是一旦动起手来,早把刚才说过的话忘在了脑后。只见他抡起一对开天神斧,神锋所到之处是血光飞溅,尸横一片。
  夸父一看急了,忙拦住盘古说道:“老哥哥,你可杀过界了!这边的‘包子’可都是你老弟的。”
  盘古用胳膊肘一顶夸父满不在乎地说道:“什么过界不过界的!咱兄弟俩谁跟谁呀?不过多吃你几个‘包子’嘛?俺老盘闲着也是闲着!”
  说罢,盘古挥板斧又撂倒几个道人。
  夸父情急之下施展神功,移来一块小山大小的巨石。只见他单手一震,巨石顿时化作一个个碾盘大的石块,将这些四处奔逃的道人一个个压在石块下面,动弹不得。
  盘古正杀得起劲,见夸父用飞石将这帮道人一个个压住,知道自己的杀戒已经是开到了头,可一时之间又收不了手,于是就在石块上一顿猛削。
  夸父走过来笑道:“老哥哥,你这是做的哪门子功课?”
  盘古口中振振有词,道:“俺见这石头下面压个道人,怎么瞅怎么像个活王八!俺干脆替你动动手脚,把这王八盖子修得浑圆一些,再将这帮道人的名字一个个刻在上面,这好歹也算是留个纪念不是?”
  夸父听盘古这么一说,也不再阻拦。只见盘古挨个将石块削得跟乌龟壳相仿,又逐一问明了姓氏道号,一一刻在上面。
  待盘古停下手来,夸父笑呵呵近身说道:“老哥哥,你这王八工程可是完工?”
  盘古将神斧在手上一掂说道:“怎么?老弟还有什么收尾巴的活要帮忙吗?”
  夸父连忙说道:“不敢有劳你老兄大驾!老弟只想借哥哥的神斧一用。”
  盘古闻听将双斧背在身后,他头向前一伸说道:“这个容易!麻烦你把老兄这颗人头先拧了去,然后再提着耳朵问一问,看俺能不能答应?”
  夸父一翻白眼说道:“老哥你不借就说不借!干嘛跟老弟我兜圈子?下回要是再这么说,老弟我可要动真格的!”
  盘古嘿嘿一笑道:“借,那是当借!不过这神斧可是一对。要不咱老哥俩各持一斧,你这头,我那头,咱两边同时开剁,比一比看谁剁得快,看谁剁得干净利落,你看咋样?”
  夸父用手将盘古一推说道:“得得……得!别老拿自己不当外人!这‘包子’你吃的够多了,还想在这拿老弟这几个开荤?您一边儿歇着得了!”
  说罢,夸父招过一个挎腰刀的士兵过来说道:“喂!把你那腰刀借俺使使,今天俺要杀几个王八给兔羔子看!”
  盘古听了将头一拧,把双斧插在背后。
  夸父从士兵手中接过腰刀,摆弄了半天皱起了眉头。怎么呢?夸父是个巨人,手太大!士兵的腰刀放在他手里,别说用,拿都不好拿!
  夸父将腰刀望地一扔说道:“还是麻烦这位小兄弟替俺代劳!不过,你可得听俺的,俺叫你剁哪个就剁哪个,可不许擅自做主!”
  这士兵从地上捡起腰刀连连答应。
  夸父走到一个石龟前,他俯下身子详细问明了姓氏、道号,又向持刀的士兵说道:“给俺看看这王八壳子上写的对是不对?”
  这士兵仔细看了看说道:“禀天神大人,都对!”
  夸父这才下令道:“把这个王八脑袋给我砍喽!”
  士兵手起刀落,将这位道人的人头斩下。
  夸父又问明了第二位道人的姓氏、道号,然后还是让士兵核对。
  士兵看了一遍说道:“启禀天神大人,这个不对!”
  夸父低头问道:“差哪儿啦?”
  士兵仰着头答道:“这道长说姓冯,可龟背上刻着姓马,差了俩点!”
  夸父挠着脑袋说道:“哦——差的还不是一点半点的,差了两点儿!”
  夸父忽然将眼一瞪说道:“先把这家伙的俩耳朵给我割下来,再问问他姓冯还是姓马?”
  这士兵手还真利落,噌噌两下就把这冯道长的耳朵给削了下来。然后这士兵大声说道:“你死到临头还敢抵赖!说——到底姓冯还是姓马?”
  这道长一听暗暗叫苦,心说:杀人不过头点地,可也没见过这么折腾的呀!如果我还说我姓冯,不得再把我眼珠子给抠瞎啦?得了,我姓马吧,省得在这活受罪!
  这冯道长想了想赶紧说道:“我姓马,姓马——呀!”
  夸父这才挺起身子说道:“人命关天,半点都马虎不得!”之后,他又低声嘀咕道:“今天还算俺走字儿!他要是说他姓驴,俺还得给他安条尾巴!”
  夸父自言自语了几句,然后果断地一挥手道:“验明正身,给我砍!”
  这士兵早等得不耐烦了,听了夸父这话,一刀下去,就把“马”道长给砍了。
  这边夸父不紧不慢,一个个地仔细盘问,那边盘古可受不了了。他凑过来,围着夸父的屁股后头团团转,边看边咂嘴说道:“这‘包子’还是一个一个的慢慢嚼方觉得过瘾!可惜你老兄我口儿太急、手太快!也没仔细品一品到底是个啥滋味?”
  夸父小鸡子护食似的用身体挡住盘古说道:“你老兄多吃了我多少‘包子’?还在这哭穷?你给我一边儿呆着去!啊——”
  盘古一边退一边搓这俩大手,一冷眼瞧见身边不远有一个道人没心没肺,在那里偷笑。盘古脸一红,怒上心头,走过去抽出板斧一斧子就将这道人的脑袋给剁了。
  夸父看见,忙跑过来急三火四说道:“你老兄也没问问姓甚名谁,待会儿那士兵过来问,要是差半个字儿,可别怪你老弟翻脸!”
  盘古一脚将这道人的人头踢得老远,然后说道:“啊——你问吧,肯定没错!”
  夸父招过拿腰刀的士兵说道:“你给俺好好看看,这龟背上写的啥名儿?”
  士兵歪着头,刚念出两个字:“全——真——”
  盘古急了,立着眼打断士兵吼道:“你他娘会不会念字儿!哪有你这么念的?应该从下往上念!”
  盘古这一吼差点没把这士兵给吓趴下,他哆哆嗦嗦又看了一眼,念出仨字儿:“真——王——八!”
  盘古哈哈大笑道:“你看,我说错不了吧!感情这还是个真王八!”
  夸父将信将疑上前细看了一眼说道:“老兄,不对!我瞅着上面那个‘八’有点别扭。”
  盘古一把拉过夸父边走边说道:“不别扭,俺老盘刚才这一板斧特他娘的顺手!”接着,他指着前面的一个道士说道:“你看那道人,都等急了,在那直点头!你还不赶快过去结果了他?”
  其实这位道长是被石头压的,在那一个劲的倒气儿!一见盘古拽着夸父奔自己而来,心说:“得,算我倒霉!”
  各位:说了这么半天差点没把正茬给忘了!咱们还得接着说“糊涂仙怒打申公豹”这一节。
  话说糊涂仙一见申公豹,怒火上涌,上去就是一掌。申公豹也不含糊,使出全身解数,跟糊涂仙你一拳、我一脚的对打起来。申公豹哪是糊涂仙的对手?不出十几招便已经身形见拙。九灵道长一看申公豹要吃亏,一招饿虎扑食,奔糊涂仙而去。
  糊涂仙见一道黑影奔自己而来,忙闪身躲过。他瞪圆了那双阴阳眼仔细一看,认出了这个九灵道长就是当年的九灵仙。
  糊涂仙将袍袖一挽,道了声:“呦喝——这个可是真精神!”
  说着话,糊涂仙将胸脯一挺,来取九灵道长。
  申公豹一见,心说:我还在这等什么呀?赶紧逃命吧!
  申公豹想到这一纵身向后逃去。
  此时在城上观战的精卫看见,提着琵琶凌空追去。精卫眼看申公豹就在前边不远处,正欲拨动琴弦,暗念咒语。这时申公豹察觉身后有道白光向自己飞来,忙从怀中掏出金砖望后抛打。精卫手抚琴弦,见一道金光奔自己飞来,待看清来路,躲闪已经来不及,只得一咬牙,伸手接住,见是一块金砖,精卫暗暗一笑,纳入怀中。当她再举头一望,申公豹已不见了身影。
  放下精卫回到城上咱且不说,再接着说申公豹。
  话说申公豹在精卫手中逃过了一劫,心中暗自庆幸。他奔逃之际,怕后面有人追袭,只顾回头张望,没留神正撞见正在巍然鹤立的李靖。
  李靖一见申公豹,高喝一声:“哪里逃!”飞马来战。
  申公豹逃命还来不及呢!哪有心思打仗?他一侧身绕了个弯子,逃了出去。
  李靖一抖手,掌中现出玲珑宝塔,他喊了一声“着!”只见玲珑塔飞奔申公豹而去……
  各位:若问申公豹能否在李靖的玲珑宝塔之下逃过一劫?且听下回分解。###第一百零九章 九头龙大战九灵怪
  书接上回:话说李靖见申公豹要逃,忙掷出八宝玲珑塔,可惜李靖情急之下来不及念咒语,玲珑塔发不出神威,只如同器物一般,正打在申公豹的后脑勺上,直打得申公豹“呀——”了一声,摔倒在地。他顺势在地上连打了几个滚,鼓足神力,扬起一片尘土,然后暗念神诀,借土遁而去。
  李靖被申公豹搅起的尘土障住了眼,待尘埃落定,已不见了申公豹,只得拾回玲珑塔,纳回袖中。
  再说糊涂仙和九灵道长。这俩人各展神功,直打得阴云沉沉、星月无光,从营里杀到了营外,又从林间杀到了山坡。糊涂仙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当初十日中天之时,草枯河干的惨烈景象。此时他又想起自己因盗龙丹差点没丢了性命,不由得怒火翻浆,使出一招火龙掌,只见一条火龙推着一股撼人的威力,奔九灵道长而去。
  九灵道长毫不示弱,只见他身形一晃,现出九头十八臂,一招降龙十八掌,把糊涂仙给震了个趔趄。
  各位:您瞧着没?这才是真正的降龙十八掌!在座的若有喜欢看武侠小说的,里边总说降龙十八掌如何如何,其实那都是扯淡!告诉你:惟独九灵道长这一手才是正宗的一招十八掌。对了,我还听说江湖中有一招武林绝学叫做六峰掌,就是说你若是挨了他一掌,身上会出现六个手指印。今天我老瞎子告诉您:这个您也甭学,因为这小子肯定是个六指!
  回接前述:糊涂仙一见九灵道长现出九头十八臂,起初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待他再定神一看这才明白,原来这九灵道长的身子上面除了挤出了一大堆脑袋之外,还枝枝丫丫伸出了十几只手臂。
  糊涂仙仰头笑了笑说道:“好大棵椰子树!”
  说罢,糊涂仙使出九九八十一式地蹚拳,专攻九灵道长的下盘。
  糊涂仙本来个头就矮,这八十一式地蹚拳招招不离九灵道长的下三路,九灵道长头重脚轻,空长着十八只手臂派不上用场,只得落荒而逃。
  糊涂仙冷冷一笑,暗念起“糊涂咒”。只见九灵道长一头栽倒在地,紧接着他一骨碌爬起来就逃。
  糊涂仙又念“糊涂咒”,九灵道长又是栽倒了爬起来又逃。
  糊涂仙再念一遍,九灵道长仍是如此。
  糊涂仙拍着后脑勺暗问:今天这“糊涂咒”怎么不灵了?
  各位:在这里,我老瞎子插言一句:不是糊涂仙的摄魂咒不灵,而是因为九灵道长是九灵仙的元神,是九魂归一体!拿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他有九个脑袋,只要有一个脑袋还清醒,他就知道赶紧爬起来跑!
  话说九灵道长趁糊涂仙迟疑之际,化作一道灵光,直奔山顶而去。
  糊涂仙正欲起身追赶,忽听山顶传来一阵隆隆之声,紧接着就见有九根缸口粗的树木从山顶滚滚而下。
  糊涂仙笑了声道:“呀咦——有本事!”
  他口吐神火,将九根滚木瞬间化为灰烬。
  还没等糊涂仙喘口气,只听“轰”地一声,从山顶现出一团白光,转眼变成一条飞瀑,卷着九个猛蛇般的浪头,奔糊涂仙扑来。
  糊涂仙高叫一声:“有精神——”!化作一条九头飞龙,迎着奔涌的浪头,盘旋而上。只见他大口一张,竟将这奔涌的飞流吞入口中。九头龙异常兴奋,他腾入云霄之上,摇头摆尾,发出一阵长长的龙吟。之后,又一个猛龙翻身,落回地面。
  糊涂仙现出原形,哈哈大笑。就在糊涂仙畅笑之际。他忽觉有一团凉气由肺腑夺口而出,糊涂仙凝神一看,见一团幽灵闪着忽明忽暗的光在糊涂仙头上飘来飘去,虽然幽光之中有许多魅影纠葛在一起,可糊涂仙仍然认出,这团魅影就是九灵仙。
  只见九灵仙忽闪着幽光悬在空中说道:“我前世今生与你何怨何仇?你竟在天上人间与我作对!”
  九灵仙说完,如流星一般,拖着一条长长的彗尾,直奔天帆而去……
  不知不觉,天已放亮。李靖整顿兵马,清点战俘。
  李靖发现有一队黑脸的士兵亦在降兵之列,便上前问道:“你们是哪家的部下?”
  前边的一个士兵赶紧答道:“我等俱是闻太师的原班部下,在后军专事护卫粮草及日常事务。”
  李靖又问道:“既是商军后队的兵将,为何皆是黑脸?”
  士兵答道:“我等闻传:在军中涂黑脸者不杀。为保全性命,故而才有此举。”
  李靖笑了笑道:“哦——原来如此!现在两军大局已定,你等混迹于军中,当有个说法!”
  前面的士兵纷纷跪地说道:“我等愿降!”
  李靖点头道:“既如此,你等速为我收拾营帐,将军中物资用车马都给我送入城中。”
  这些黑脸的士兵得令,匆匆收拾营寨,打扫战场不提。
  话说姜子牙率众文武出城迎接夜袭兵马捷师凯旋。姜子牙见了李靖、杨戬还有哪吒、牛二,鼓掌为其庆贺。
  大家相互问候了一番之后,李三正现身跪在姜子牙面前叩道:“下官李三正拜见姜丞相!”
  姜子牙见是李三正,伸手扶起说道:“李文尉深明大义,率军归周,使昨夜一战几兵不血刃,其功不小!”
  李三正愧道:“下官不才,乃庸人自用也!”
  姜子牙笑了声说道:“李文尉何需自谦!闻太师叱咤风云,威名远扬,其中多亏李文尉谋略出常,妙算三先,贫道岂是不知?”
  李三正闻听提起闻太师,黯然道:“闻太师早在十绝阵兵败之后便暴病而亡,故三军之责方落在下官一人身上。”
  姜子牙面色凝重地说道:“此事贫道已经知晓,只可惜闻太师一世英名,持迷在了昏君之上,才有此横祸,正所谓天意不可违!”
  李三正默然肯首,他正欲退在众人之后,姜子牙一把拉住道:“贫道尚有军务要李文尉相助,切不可离贫道左右。”
  李三正一听,也不知道姜子牙要自己做些什么,只好紧随在姜子牙身后。
  待大军都已入城,姜子牙早已安排停当。他下令将俘虏(注:不是腐乳,亦非臭豆腐。)集中在城中校军场内,当众宣布道:“如今纣王昏庸,成汤气数已尽,周武王替天行道,欲东师讨伐。古人云:无士不成师,无卒不为旅。尔等皆为士卒,现今虽降在李元帅麾下,但也是形势所迫。武王乃仁德之君,征兵从不强求,但凭尔等意愿。凡愿意追随武王建功立业者,可到李元帅那里领取兵器戎装,继续在军中为伍;有愿意回乡耕田的,可到李文尉那里去领取布衣及二两缠资,现在陈塘关四门广开,任由尔等出入!”
  姜子牙宣告完毕,士兵们有的到李靖那里去领兵器;有的到李三正那边去取缠资。姜子牙粗略统计了一下:原先商军营中约有不足三十万人,俘入城中大约二十几万人,现在李靖和李三正两边约各占一半,说明尚有十几万人愿意留在军中。
  待李靖和李三正将兵器银两发放完毕,李三正手捧清单来到姜子牙面前说道:“下官奉命发放的银两缠资均已在册,请姜丞相过目。”
  姜子牙摆摆手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贫道深知李文尉善理内务,此等小事,何用贫道复审?”
  李三正小心翼翼地说道:“因下官尚有个不情之请,故急欲将手中银两交割明白。”
  姜子牙正色道:“李文尉之请有何不情之说?他日贫道必报请武王将李文尉封在原职,在朝中做个一品文相!”
  李三正赤红着脸说道:“下官从戎多年,业已厌倦了世间纷争,故请求姜丞相赦下官回乡隐居,颐养天年。”
  姜子牙听了慢声说道:“李文尉故居哪里?”
  李三正欠身答道:“朝歌东出七十里有个李家坳便是下官祖籍!”
  姜子牙闻听摇了摇头说道:“李家坳离朝歌仅半天之程,李文尉树大招风,若被朝歌知道,纣王怪罪下来,到时候宗亲亦受牵连,岂不自招灭门之灾?故贫道劝李文尉暂居在此,若不愿在朝为官,贫道可给你个空穴,食三品俸禄,待武王一统天下,你可领个郡尉之职。到时候衣锦还乡,既可光宗耀祖,又可安享百年,岂不更好?”
  李三正忙叩谢道:“全赖姜丞相周全!”
  放下这一档子事咱且不表,单说到了第二天,诗琴见三军事务已毕,便招来姜子牙问道:“现在城外兵患已除,士兵斗志正旺,不知姜道长可有出兵之意?”
  姜子牙立刻答道:“贫道拟明天就派哪吒、牛将军率五万先锋军出城……”
  说到这,姜子牙放慢了语气又道:“只是——只是中路大军何日出征贫道亦不好定夺!”
  诗琴疑道:“这又是为何?”
  姜子牙释道:“只因武王在十绝阵被妖道邪术迷惑,至今昏睡不觉,现在临安堂由苏护照料。”
  诗琴闻听疾起身说道:“武王乃今世明主,遭此劫难,为何不早说?速去探望!”
  诗琴跟随姜子牙来到临安堂,由苏护接引至武王床前。
  诗琴见武王面色红润,鼻息均匀,便问道:“武王饮食如何?”
  一旁苏护接道:“武王自十绝阵归来,百般呼唤皆是不醒,至今已有七日米粮未进。”
  诗琴又仔细察看了一番问道:“与武王同在十绝阵的还有何人?”
  姜子牙答道:“元始天尊门下十二弟子与武王同在阵中罹难!当时我那十二位道兄也如同武王一般沉迷不醒,后被燃灯恩师带回玉虚宫调养,亦不知近况如何。”
  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