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鬼妾-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心有不甘的跪在断头台上大喊着什么,估计是喊自己冤枉吧?若不是他自己勇斗带歹徒,那么官道上被杀之人就是他了。

    如今自己反成了为歹徒抵命之人,何其冤枉啊!贼人强盗本是死有余辜才对,无奈知府老爷是个糊涂官,枉顾国法,一味的认定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可怜了一届文弱书生一夕之间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时辰到了,只见知府老爷丢出一支令箭在地,刽子手听令,手起刀落,书生身异处。

    接着,镜中一片白茫茫的雾笼罩。

    陈睿和赵启满脸疑问,此人既不象是今世的赵启穿戴,更不似前世阿才的穿戴,此人是谁?

    “二位公子稍安毋躁,请继续看下去。”清月师太朝镜子示意,二人又安静的看着镜子。

    镜子里又慢慢出现另一个画面,夜晚圆月当空,一处写着“赵府”的府第内,夫人正值临盆,可是已经疼痛了三天三夜了,孩子一直没有生下来,接生婆告知赵老爷,夫人难产,面临危险,请老爷另请高明。

    于是赵老爷派人快马加鞭从州府请来了最好的接生婆和大夫,可还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赵夫人痛得几度昏死过去,眼看母子命在旦夕,大夫束手无策,说了声叫老爷准备后事罢,就摇头走了,任赵老爷追到大门口苦苦哀求,大夫还是走了。连同州府请来的接生婆也一同逃命似的跟着跑出去了。

    本地的两个接生婆虽没走,但是站在一旁看着自己满手的血,已经吓得浑身抖。

    “你们莫怕,尽人事听天命吧!夫人要是注定有此劫难,那也是天要亡我赵家。若是上苍可怜我赵家,夫人定能转危为安!”赵老爷对那两个接生婆道。

    接生婆战战兢兢进屋去了,赵老爷闭着双目痛苦的仰天悲叹道:“老天爷!各路神明!我赵家从未做过对不起良心之事,为何夫人要受如此之苦哇?!”说罢跪在院中,对着天长拜,祈祷老天见怜,奇迹出现。

    赵启见自家爹爹跪着祈祷,屋里母亲因难产而奄奄一息,紧张得抓紧陈睿的胳膊,把陈睿抓得生疼,陈睿咬着牙,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拍抓着自己的那只手,安慰着。

    老半天镜中停留在天空的一轮圆月上,丝毫没有动,赵启又紧张的抓紧了陈睿的胳膊。

    突然陈睿示意他看镜中,只见镜子中出现一道白光划过夜空,如隐形般从众人头顶飞过,众人毫无察觉,那道光直接穿过窗户进入了赵夫人的房间。

    即刻只听得屋内一声婴儿的啼哭响起,“生了生了!夫人生了!”

    院中等候的众人雀跃起来,打破了院中的冷寂,正跪地祈祷的赵老爷连忙爬起来,走到房门口喊叫:“夫人!夫人!你可好?”

    不多时屋里的丫鬟抱着已经包裹好的初生婴儿第一个冲出来,把孩子举到赵老爷面前,激动得声音颤抖的大喊道:“老爷!夫人生了,夫人终于生了!是个白白胖胖的小公子!夫人和小公子都没事了!”

    “恭喜老爷!恭喜老爷喜得贵子!”一时间院子里全是道喜的声音。

    “快去看看夫人如何?快去!”赵老爷对妻子一向疼爱有加,这个时候还不忘惦记这个为赵家延续后代的有功之臣,他一把接过孩子,挥手让丫鬟赶紧进屋去伺候。

    “老爷放心!夫人安好!”屋里传来接生婆喜悦的声音。

    此时镜子又模糊起来,镜子又恢复了原样,赵启和陈睿两人满脸疑惑的看着师太。清月师太示意他俩坐下来听她解释道。

    原来,阿才是赵公子的第二世,赵公子的第一世,也就是阿才的前世,是镜中那位赶考的书生,失手误杀了强盗,虽然对方是恶贯满盈的贼人,书生也因此服了法,但是书生终究是犯了罪孽。

    所以第二世投胎转世成了贫穷的阿才,注定受贫困之苦、短寿并为情惨死,以偿还前世的罪业。

    但是阿才平日乐于助人、心地善良,为自己积下了很大一份福报,于是感化了上天,要让他第三次转世投胎到富贵人家去。因此在他死后当日,他的魂魄被黑白无常押到地府时,判官就立即派小鬼带他到赵府老爷家投胎。

    赵夫人难产三天三夜命悬一线,其实是天意注定她要等待阿才赶来投胎。

    “如今好了,前世的阿才苦尽甘来,成了今世的富家公子,老尼也为阿才高兴啊!”清月师太激动的说道:“阿才23年前惨死,赵公子今年虚岁23,正好,阿才死的那日就是赵公子出生的那日。赵老爷家也是有德之人,夫人九死一生,最后喜得贵子,夫人也身体无恙!”

    “那镜中的二位姑娘呢?她们后来如何?如今她们在哪儿?过得如何?”赵启焦急的追问道,毕竟镜中的黄衣姑娘是他的前世恋人。

    清月师太愣神看着他,多好的人啊,前世是那么的善良,今世还是如此善良。如玉啊,你果真没有看错人,错就错在造化弄人啊!

    “她们她们后来也不知所踪”清月师太脸色苍白,眉头紧锁,好似强忍着悲伤一般。

    的确,她当年在那位云游的老神尼身边学得这些法术之后,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两个女儿,可是千算万算就是算不出她们二人的踪迹。

    2多年来她也一直感到很奇怪,按说无论是生是死,她都能在这面镜子里找寻到她们,可是23年过去了,镜子里从来找不到她们半点影踪。

    此刻赵启和陈睿二人心里各自想着心事,听完清月师太讲述之后,两人都沉默不语,各自的内心都特别复杂起来。

    赵启知道了自己的前世今生之后,心情突然特别沉重起来,好象有一股无形的压力迫使自己喘不过气来,这股压力是一种责任。阿才因为前世造孽而在第二世受尽苦难偿还,而他赵启又因阿才生前积德行善而攒下了福报,才有了他今生的富贵。

    因此他内心瞬间坚定了一种信念,那就是无论自己今后为官或是从商,都绝不做违背天理良心之事!

    陈睿听完赵启的三世因果,内心非常震撼,原来这世上还真有因果报应、人真的有轮回!看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绝不是骗人和虚假的东西,确实有其事啊!今后定当谨记,绝不能做半点损人利己之事!

    好兄弟确实是心灵相通的,连想法都如此正确、如此相同!

    “师太,此时天色已不早了,若还请师太下山去驱鬼,师太今日无法返回,师太您看”陈睿突然记起此行的目的,折腾半日赵启的前世之事,差点忘了还有更重要的事。

    “既然如此,那么我暂且让二位公子带些神符去给刘老爷,你们教他只需挂在各屋的门上既可,任它什么鬼怪都不敢进内了。”清月师太说道,转身在橱柜中取出几道符,拿在手中,口中念念有词,念了一会儿交给陈睿收好。

    赵启、陈睿二人拜别了清月师太,骑上马飞奔下山,一路上二人均不言语,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第34章 遇镜中人() 
“既如此,那么我暂且让二位公子带些神符去给刘老爷,你们教他只需挂在各屋的门上既可,任它什么鬼怪都不敢进内了。『文Δ学迷..”清月师太说道,转身在橱柜中取出几道符,拿在手中,口中念念有词,念了一会儿交给陈睿收好。

    赵启、陈睿二人拜别了清月师太,骑上马飞奔下山。

    此时天色已渐晚,天边最后一抹霞光即将褪去,用喜欢作诗的他们的话来说,如此美好的风景不作诗一愧对上苍的厚爱。但是由于有事在身,俩人不敢耽搁,块马加鞭,一路上均不言语,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到刘府时已天黑了,刘府大门两边已挂起了灯笼。

    忠叔和一个下人正站在大门口迎他们,见他们下马,下人奔过去接过缰绳牵马去马房吃草。

    刘勋一直在书房等待他们,见天色已晚,就吩咐下去准备晚餐,他知道赵启和陈睿必是在清月庵多耽误了,回来迟些,等他们回来时正好可以开席上桌,同时也为赵启从州府回来接风洗尘,兄弟仨好好喝几杯。

    陈睿进大门时悄悄把一小包东西塞进忠叔怀里,忠叔心领神会点点头,把那包东西收好,将他们二人领到花厅入座。

    一会儿刘勋进来了,忠叔让丫鬟们上酒上菜,下人们鱼贯而入,不一会便摆满了一大桌。

    三人在花厅里边吃边聊,谁也没提今日到庵中之事,只是好友相聚而已。

    偏院中如玉和如烟闭着双目静静的在打坐,可是一向沉着的如玉内心不知为何却无论如何都平静不下来。

    如玉微皱着眉侧身对如烟道:“妹妹,你静心打坐吧,姐姐心里有些莫名的烦,想出去走走。”

    “姐姐,你怎么了?为何事烦心?那我陪你出去转一圈再回来?”如烟关切的看着如玉。

    如玉站起身又头道:“不用,我就近走走,散散心就回来。”如烟只好作罢,看着姐姐那清瘦的背影走出了院门,心疼不已。

    大厅里三个同窗加兄弟正在喝酒聊天,说着赵启这趟出去的见闻。

    “赵贤弟此次为何不是直接去京城?而是去了州府?依我看京城不是机会更大更多?”刘勋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刘兄说得对极,原本家父是要与我进京去的,但是中途听说老丞相已告老还乡回到了在州府的老家,于是我们才又折回州府去找老丞相。”

    “哦原来如此。”刘勋和陈睿两人点点头,继续听赵启说下去。

    “这老丞相可不简单,虽然告老还乡了,但是朝中半数以上官员皆是他的门生,家父与老丞相早年有过交情,此次去找他老人家也真找对了。老丞相手书一封,叫我下月赴京赶考之时去拜访新上任的丞相大人。”赵启得意的说道。

    刘勋高兴的给他斟上酒,举杯道:“如此大喜事岂有不干之理?这杯酒我们二人敬你!我和陈睿自由散漫惯了,只能在咱们这小地方做点小本生意,贤弟将来入朝为官了可别忘了咱们兄弟呀!来,干了!”

    “对,要干!这杯酒咱兄弟仨一起干了!”陈睿附和道。

    “二位兄弟客气了,若是我赵启能得个一管半职,哪里敢忘了你我三人的兄弟情?我先干了!”赵启一饮而尽,刘勋和陈睿也一起举杯喝干。

    一向酒量很好的陈睿今天喝得比刘勋和赵启多,酒过三巡,已经喝得有点晕头转向了:“刘刘兄你家这酒实实在是太厉害了我我不能再喝喝了”

    “快,去给陈公子上碗醒酒汤来!”刘勋吩咐站在一旁伺候的丫鬟,丫鬟匆匆往厨房去了。

    “刘兄,你你知道赵赵启是什么人吗?他他上辈子是好人,注定他他今生有福,厚福!可惜,就就是前前世死死得太太惨了!”陈睿舌头打卷,结结巴巴的说着,不清楚原由的人不仔细听根本不知他在说什么。

    赵启连忙制止他:“陈睿,你喝醉了,不要再说话了,来,多吃点菜。”说完往他嘴里塞了一大块牛肉。

    怕刘勋信了陈睿的话,赵启又很不自然的对刘勋笑道:“刘兄,你看这,不知赵启在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没事儿,醉酒之人皆如此,随他说吧,大舌头卷成那样,听不清他说什么。”刘勋当陈睿是醉话,根本没往心里去,也压根就没听清。

    忠叔从厅外走进低身在刘勋耳边道:“老爷,陈府和赵府皆来人接陈公子和赵公子来了。”

    “好的,我知道了,你先把他们安顿到门房去喝茶。”此时刘勋也已有了醉意,但头脑尚还有一点清醒,听忠叔说完便点头应道。

    忠叔应声答着,转身出去招呼两家的伙计去了。

    酒足饭饱之后,比较清醒的赵启搀扶着醉醺醺的陈睿跟刘勋告辞,刘勋被两个丫鬟搀扶着往他自己房里去。

    陈赵两家的伙计提着灯笼站在花厅的廊下候着,见自家少爷都喝醉了,各自扶着少爷走。

    陈睿嘴上还在喊着“快干”、“喝”,赵启听了偷笑着直摇头。

    忠叔在前面提着灯笼引路,一行人跟在后面。

    穿过长廊时,正巧如玉漫无目的低着头满腹心事的从对面走来,许是她心情太糟的缘故,今晚她出来竟然没有隐身,一袭淡黄色的衣裳飘逸在风中,款款走来,宛如月宫仙子下凡。

    她在想着心事,根本没有听到长廊的这头陈赵两家的伙计簇拥着两位醉酒的公子朝她迎面走去。

    此时忠叔正侧着身,头转向二位公子那边领路,没有注意到那头如玉缓缓走过来了。

    “哟!这这位小小姐是刘兄家的何处亲戚?怎如此眼眼生得很!”陈睿走在前头突然一声惊呼,两名搀扶他的伙计在他身侧,他一抬头差点撞向如玉。

    如玉闻声猛一抬头,惊愕道:“你?你你你,你能看见我?”这好象是废话,肯定是了,你没隐身当然被人看见了。

    如玉心下一阵慌乱,心里道:“糟了,太不小心了,竟然忘记隐身了。”

    忠叔闻言转头看去,浑身吓得双腿软,不是他胆小,他已经知道如玉和如烟暂时不会做出伤害刘府之事,但是这样的夜晚猛然这么正面遇上,着实会被吓得不轻。

    忠叔不愧是见过世面的老姜,马上恢复了镇定,向如玉施礼道:“如玉小姐,这么晚还没休息呀?”

    但是他心想:此时是阳间的夜晚,她们鬼应该是白天吧?难怪她出来溜达。

    “忠叔,对不起!我,我忘记了我不小心走到这儿来了,吓着你们了吧?”如玉满脸的愧疚。

    虽然她们姐妹二人是带着仇恨进入刘府的,但是这段日子刘勋及刘府的管家、下人们的为人处世她都看在眼里,心里一清二楚,知道这个府内之人都是善良厚道之辈。

    在母亲还未有消息之前,她是不会伤害府里任何人的。今晚是自己疏忽了,忘记了隐身出来,没想到在此与这一行人遇上了,恐怕会把他们吓倒吧?

    其实她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一行人里面除了忠叔知道她就是那俩女鬼之一,其余的人都是陈赵两家的人,他们从未见过如玉如烟,自然不知面前这位就是鬼了,也就自然不会害怕。

    正在她进退两难犹豫不决时,赵启死死盯着她,隐约认出她与白天在清月师太镜子中见过的阿才的恋人相似。

    他愣住了,越看越象,这分明就是镜中之人嘛。可是,她怎会在此?她到底是谁?从未听说刘家在本地有亲戚,她是刘府的什么人?

    他正想开口问,如玉已觉那位长得象阿才哥的公子在盯着自己,她急得回头就跑了,她知道此时已不能隐身,显然那行人不知她是鬼,如果她当着他们的面突然隐身,会把他们吓坏的。

    其他人她可以不在乎是否受惊吓,但她绝不能惊吓了那个长得象阿才哥之人。

    望着如玉渐渐远去的身影,赵启问忠叔:“忠叔,此女子是何人?面熟得很,怎地见我们就跑?”

    “公子,这位姑娘是老太爷的远房亲戚,来投奔我们老爷来的,刚到没多久,山野村姑,不懂规矩,公子勿怪。”这大晚上的,忠叔不敢对他们说明如玉身份,只好撒了个谎。

    赵启信了,刚才还在胡言乱语喊叫的陈睿此时已耷拉着脑袋睡着了,他家伙计一边一个搀扶着他。

    忠叔又领着一行人往大门走去,边走边问赵启:“赵公子方才说如玉姑娘面熟,公子之前有见过如玉姑娘么?”

    “哦,原来她叫如玉,好名字,名如其人!看似很眼熟,但是实在想不起来在哪见过。”赵启隐瞒了白天在清月庵见过镜子的事,他不想让太多人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

第35章 真相揭晓() 
忠叔又领着一行人往大门走去,边走边问赵启:“赵公子方才说如玉姑娘面熟,公子之前有见过如玉姑娘么?”

    “哦,原来她叫如玉,好名字,名如其人!看似很眼熟,但是实在想不起来在哪见过。Δ..”赵启隐瞒了白天在清月庵见过镜子的事,他不想让太多人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

    更何况,在他的眼里,那是天机,不是么?天机是不可以泄漏的。

    忠叔看着陈、赵两家的伙计分别扶着两位公子离去,遂命人关上大门,伸手往怀里掏陈睿智给他的那包符,想了想又把手拿出来。

    此时已经深夜,老爷喝多了酒已经睡下了,等明日老爷醒来再说。然后他也朝自己屋里去了。

    其实刚才如玉有折到了大门口,隐着身站在门外看着赵启被伙计搀扶离去,那神情、那动作,分明就是阿才哥。

    太太咬咬嘴唇,忧愁满面的任忠叔关上了大门,她蹲坐在门口的青石上,双手抱肩想着生前的一幕又一幕。

    那些记忆时刻清晰的印在自己的脑海里,虽然经历2多年的变迁,但对于她就仿佛生在昨日一般。

    她抬头仰望天空,今日是十五满月,本是她们姐妹每月必修的夜晚,可是今日打坐她无法安心修炼。看着圆月渐渐偏离,她站起朝大门内走了进去。

    门虽已被关上,但那是关不住她姐妹的,门与墙在她们眼里如同无物,可任意穿行。

    天刚亮刘勋就醒了,头还是疼的,酒量再好也经不起两位兄弟轮番敬酒,醉酒的感觉好难受啊。

    他拍打着自己还很沉重的额头,坐起来准备下床。

    “相公昨夜喝醉了,为何不多休息一会儿?”巧玉也跟着坐起,扶着他的肩膀问道。

    “昨日光顾与赵启、陈睿二位贤弟喝酒了,忘记了问起他们二人上清月庵的事,在家也确实不方便问,想今日去找他们二人说此事,问问清月师太是如何说的。”刘勋边穿衣边说道。

    “哦,那相公早餐后再去吧,他们二人昨夜喝得大醉,许是此时还未起来呢。”巧玉帮他系着带子。

    刘勋微笑的看着巧玉:“好,还是娘子想得周到。”

    夫妇二人下了楼,走到花厅时,正见忠叔匆匆忙忙走来。

    他走进花厅后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交予刘勋:“老爷,此物乃陈公子昨夜交于我的,请老爷安排。”

    刘勋接过红布包拆开,里面是九张神符,他想都没想就交给忠叔:“忠叔拿去前院后院主要的一些门后帖上吧。”

    巧玉深知清月师太驱邪神符合的厉害,她小时侯在娘家二伯家里见识过清月师太驱鬼去邪,当时是二伯父家一个家丁被一恶鬼附身,每到夜晚就要出去害人,官府都拿他没办法。

    最后不知谁提议说新建的清月庵师太法力人,能驱鬼降魔,于是二伯父亲自上山把师太请来了。

    夜晚被恶鬼附身的家丁一出现在街上,师太就把拂尘一挥,一道神符唰的似一道闪电般向恶鬼飞去,帖到了家丁额头,家丁倒地挣扎,一会儿只见那恶鬼狰狞着面目痛苦的离开了家丁的身体,不一会儿那恶鬼便魂飞魄散了。

    如果把这些神符帖到各扇门后,万一伤害到如玉和如烟姐妹,那可如何是好?那刘家欠她们姐妹二人的岂不是更多吗?

    何况如今她们姐妹二人住在偏院中丝毫未伤害过府里上上下下的人,岂能想着去伤害他们姐妹二人呢?

    巧玉坚决不同意,她把这些想法和刘勋、忠叔说了一番,希望他们也能同意她的看法。

    刘勋沉思了一会儿,点头道:“娘子说得极是,我刚才疏忽了,差点又犯下大错。”

    他把那些神符重新包好,交给巧玉:“娘子暂且先保管好,不帖了,你收起来罢。”

    没想到三人的此番话被经过花厅的如玉和如烟姐妹听去了,姐妹二人隐身在角落里把巧玉说的话一字不漏全听去了。

    如烟嘴角上撇了一下,如玉直直盯着巧玉,脸上露出一丝似笑非笑,神态不似刚来那两次那么僵冷。

    看巧玉收起了那布包,忠叔退下去了,如玉拉着如烟的手也飘走了。

    夫妇俩刚用完早饭,忠叔又行色匆匆跑进来。

    一进门就喘着粗气结结巴巴道:“老老爷,刘刘”

    “忠叔,生什么事了?别着急,坐下慢慢说。”巧玉在旁忙把椅子搬过来给忠叔坐下。

    忠叔顺了顺气道:“老爷,刘老三、刘四他们全都回来了,刚进城遇到赶车的小五,让小五赶回府来报个信,让老爷早安心。”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快快,忠叔,他们去了几个月回来,一路上舟车劳顿,这一大早就进了城,一定饿坏了,你快安排下去厨房,给他们准备饭食。”刘勋激动地吩咐忠叔。

    忠叔走到门口又被刘勋叫住:“饭菜要好,尽管丰盛些!他们出去辛苦了!”

    “好嘞!老爷您是个好东家,无论何时都不亏待下人,您就放心吧!”忠叔小跑着朝厨房去了。

    厨房把饭菜刚做好的时候,刘老三和刘四就带着外出数月的众人进了府中,忠叔把他们领到花厅。

    “老爷,我们回来了!”刘老三和刘四见到刘勋都万分激动起来,千里迢迢出去又回来,一路的困难险阻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俩人正欲向刘勋禀报此次出去寻找林夫人的经过,刘勋举手制止了:“不急,你们一路上辛苦了!不管带回的消息如何,你们都是我刘家的恩人,大家先吃饭,吃过饭后咱们再慢慢道来。”

    大家感激的看着刘勋,不敢坐下。

    忠叔对刘老三和刘四道:“老三、四儿,你们探听老爷的,带大家坐下吃饭,快,饭菜别凉了!”

    巧玉也让丫鬟们摆好碗筷,让大家坐下先吃。

    大家也确实是饿坏了,昨晚在路上就没见着人家,全都是饿着肚子在月下赶路,就盼着今晨能到达县城,早点回到府中。

    见老爷和夫人如此体恤大家,于是就坐下狼吞虎咽起来。

    刘勋和巧玉微笑着看着大伙,看得出来大家的确是饿坏了。

    大家吃饱后忠叔让其余的伙计回屋去洗漱干净换身衣裳,好好休息。

    刘老三和刘四不肯去,执意要先把寻找的经过向老爷禀报完才能安心去休息。

    刘勋只好让他俩坐下来细说详情。

    “老爷、夫人,那和刘大到了忠叔说的那地儿,我们下了船就分成两路去找了,我带着一队人到林财主镇上去查找;刘四带着另一队人沿着江边一路往下找。我从林家一个老仆口中得知林财主已在1年前过世,据说是从江对岸过来,在江心不小心落水淹死了。现在林家当家的是大夫人的儿子,也就是如玉如烟的同父异母的大哥。大夫人还在世,二夫人已经不在了。按老仆所说,林家的人对如玉母女三人的去向一无所知,有传她们母女三个被大夫人和二夫人给害了的;也有传她们母女三人远走高飞了的。总之依小的看来,林家自那以后就再也不知三夫人和二位小姐的下落了。”刘老三一口气说完。

    “下面的请老爷和夫人听刘四细说。”刘老三喝了一口翠儿端过来的茶。

    刘四清了清嗓子道:“当日我和老三分开后,我大着大伙沿江而下一路寻访,足足走了两天,才在百里之外的江岸边一座草房遇到一位老渔翁,那位老人在江边住了快7年了,他告诉我们林家三夫人当年正是他在江中打渔时救上来的”

    “什么?找到林夫人了?她如今在何处?”一听到老渔翁救起了林三夫人,刘勋激动地打断了刘四的话。

    “相公莫急,且听刘四往下说。”巧玉压住内心的激动,扶着刘勋的肩膀安慰道。

    “老人说他把林夫人救起后,还帮林夫人到过镇上去找过二位小姐,但是都没有消息。后来找到岸边小店,才知二位小姐当日已投江自尽了”刘四说道此也哽咽起来。

    “那渔翁有没有说林夫人如今可安好?现在何处?”巧玉此时也坐不住了,急切的问道。

    “夫人莫急,您听我道来。据老翁说林夫人被救起之后他就把夫人送到他城里的妹妹家去了,后来林夫人已知女儿们不在人世,万念俱灰,随了一位云游的老尼走了。”

    刘勋着急问道:“那林夫人随那位老尼走哪里去了?”

    “老爷、夫人,说来实在太巧了,谁也想不到林夫人在哪,她就在咱们这儿!”刘四激动得用力拍了一下自己大腿。

    “咱们这儿?是哪儿?”忠叔用力抓着刘四肩膀问道。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林夫人就是清月庵的清月师太!”刘老三和刘四异口同声说道。

    “啊?你们没有弄错?真的是是清月师太?可信吗?”刘勋夫妇俩和忠叔全惊讶的瞪大眼睛,生怕一眨眼刘老三和刘四会说的都是假的。

第36章 悲喜交加() 
“啊?你们是否有听错?真的是是咱这儿清月庵的清月师太?可信吗?”刘勋夫妇俩和忠叔全惊讶的瞪大眼睛,生怕一眨眼刘老三和刘四会说一切都是假的。文Δ学迷..

    “是的!老爷、夫人、忠叔,千真万确!江边那位老渔翁确实是这么告诉我们的,他还说前些年清月师太还托人到找过他,给他捎了口信,说她已在咱们这儿的清月庵落了脚,做了当家师太,请老翁不要挂念,并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刘四详细的叙述老翁当时所说的话。

    “真好!真太好了!老三和四儿你们辛苦了,快下去休息,我和忠叔合计合计,看该如何把这好消息告知如玉和如烟两位姑娘。”刘勋在厅里来回踱步擦掌。

    “好的老爷,如果老爷有什么需要问的,随时叫小的们来。”刘老三和刘四退了下去。

    是的,他必须先想好如何去告诉如玉和如烟,虽说林夫人还在世这是非常大的好消息,终于可以洗刷父亲当年杀人的嫌疑了。可是如玉和如烟当年却是因母亲不见了而悲愤投江自尽的,如今一个活着,两个却已是鬼,天人永隔,如玉和如烟若知道了自己当年那么冲动而导致与母亲分开数十年,她们心里该多么难过呀。

    此时不能就这么轻率的去说,一定得想好如何说才能让姐妹俩不伤心悲痛。

    “老爷说得对,此事还真得细细思量一番。”忠叔轻声说道。

    “要如何说?谁去说?咱们先商量一下。”刘勋点点头道。

    巧玉插话道:“相公,要不然让我去说,毕竟同为女人,有些话也更好说一些,你看如何?”

    “不行,鬼与人脾气心性都不同,万一她们听后一时没转过弯来,情绪一激动冲夫人怒,我怕夫人会受到伤害。”忠叔连忙摆手不赞成:“要不让我那婆子去?她最能安慰人,她定能说动那二位姑娘。”

    刘勋举手拦住忠叔的话道:“不,忠叔,我看巧玉去还真的最合适。她们二位姑娘也是通情达理之人,悲伤归悲伤,想过去不会为难巧玉的,何况她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