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鬼在你左右-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鬼魂,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镇压血河大将军,不然他出来为祸阴间地府。
这位地藏王菩萨可不简单,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远劫来屡发弘愿’,故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而地藏王菩萨为了度化六道众生恶鬼,便显化六地藏法身,一檀陀地藏,为地狱道之能化,手持人头幢者。二宝珠地藏,为饿鬼道之能化,手持宝珠者。三宝印地藏,为畜生道之能化,伸如意宝印手者。四持地地藏,为修罗道之能化,能持大地拥护修罗者。五除盖障地藏,为人道之能化,为人除八苦之盖障者。六日光地藏,为天道之能化,照天人之五衰而除其苦恼者。
地藏王菩萨法力无边,镇压血河大将军便也是情理之中,千百年来血河大将军咆哮至今,却始终打不开那座宝殿的大门,便是源于此,再说地藏王菩萨的宝殿之中,每每传来咏经声,一则度化鬼魂,二则加持封印,才能保阴间地府无尽的平安,即便是如今的十殿阎罗王,对地藏王菩萨也只有尊敬,凡是地藏王菩萨教化之辈,便可以引渡到西方佛国,成为佛国弟子,永世不用再受苦难。
只是却不想马太忠却不曾进去大殿拜见地藏王菩萨,只是在门外站了一站,轻轻叹了口气,反倒是在血河大将军殿前站了许久,只是追问其中缘由,马太忠却一句话也没有解释,不知道又和难言之隐,众人也不敢多问。
第二百九十八章 望乡台()
再说过了这两座大殿,走出不远就望见远远地一座高台,这高台比山还要高,正是世人所熟知的望乡台,这座望乡台传说是南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体恤众生不愿死亡、惦念家中亲人的真情实意,发愿而成,能让亡故的灵魂,站在望乡台上最后的看一眼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
且说远远望去,望乡台便发出阵阵幽光,坐卧路转之势,上可回头瞻望,书写三个赤红大字望乡台,望乡台不知多高,有数不清的台阶,直到顶上才会有一方平台,这平台与阳世间相连,却又有界壁相阻,只能望见家乡亲人,却绝不可能回到人间,这也是最后一眼看到人间了,从此地便可以头七还魂,不过过去的只是三魂之一的天魂,根本无法在家中流连,让人感叹良多。
“望乡台,望乡台,一望家乡回不来,”刘浩东叹息了一声,一时间与李虎李大柱相望苦笑,半晌才幽幽地道:“不知道咱们上去能不能看到自己的家乡,能不能看到自己的身体,现在还真是有些牵挂呢,就好像已经过去了许久了一样。”
也难怪刘浩东发出感慨,走到望乡台刚好是进入进间地府的第七天,若是死人,走到了望乡台,几乎就没有还魂的可能了,阳间的肉身这个时候也差不多都到了黄金入柜装殓的时候了,但是对于刘浩东这三个活人来说,这几天不吃不喝身体不知道受不受得了,真要是倒霉,这边事情办完了,那边回去已经身体坏了,环还阳也还不了,说起来岂不是倒霉透顶了,就好像神话传说中的八仙之首铁拐李,不正是这个下场吗。
“那我就带你们上去看看吧。”马太忠呵呵一笑,也能体会几人的心情,毕竟一走就是七天,还不知道家里变得什么样了。
众人一怔,不由得欢喜起来,李大柱更是憨声道:“真的能看看,也不知道春妮咋样了,我还真挺挂念她的。”
看李大柱脸上少见的泛起一丝红润,刘浩东和李虎哈哈大笑起来,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就连马太忠也不禁莞尔,只是领着三人朝上面攀去,这无数台阶,只能一步一步走上去,后来李虎曾经数过,说是望乡台有一万二千八百二十一个台阶,只是为啥是这么多台阶,却实在是不得而知,毕竟那是观音大士的事情,说不定也只是一时高兴来着,当然也说不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再说足足怕了好几天,在这里被无尽的念力所束缚,再厉害的身手也只能一点点的爬上去,一次想要走两步台阶都做不到,更不用说其他的手段,甚至于越往上就越是走的艰难,台阶每一步有半人高,这样爬上去也会雷格半死,不过马太忠却能如履平地,还告诉他们,这里的台阶因为被念力所束缚,所以越是往上爬起来就越是吃力,而越是思念家乡亲人的就越是吃力,毕竟见一次亲人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正因为不容易才会格外的珍惜,上来的越是艰难就越是懂得亲人的可贵。
刘浩东亲眼看见一个女人几乎是被念力压的根本就站不起来,但是还是在努力地一点点的朝上爬,但是这一番磨难却总是有希望的,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至于想马太忠这样无牵无挂的难怪上去那么容易了,而且在望向台上受过一些磨难,在阎罗王那里又会减轻一些罪孽。
再说李虎爬起来也挺轻松,倒是李大柱最艰苦,这就看得出感情深浅了,刘浩东有些汗颜,只是众人不管吃力不吃力,最终还是爬上了望乡台,也亏得李虎有那种闲心思,望乡台上一块方圆不知多大的平台,却不止一个台子,对着台阶的一侧,每隔三十步就有一个突出的台子,而望乡台的另一边却是一片白茫茫的雾气,根本看不出什么。
虽然有马太忠,但是毕竟不好插队,此时到了最后一眼,便是谁也不肯想让,凡是上来的人都是牵挂着亲人的,自然是不会谦让,一个个在鬼卒的看顾下,老实的排着队焦急的等待着,刘浩东也只好排在队尾,这一等就是好些天,估计着又十几天才算是到了刘浩东。
再说从望向台上总有听不完的哭声,那些看见亲人的鬼魂,有的趴在地上嚎啕大哭,有的会在一边默默的流泪,那些眼泪落下去,便会成为那些茫茫的白雾,原来白雾是鬼魂的眼泪化成的,只等刘浩东登上望乡台才算是知道这个道理,站在望乡台上开始只能看见茫茫的白雾,那些泪水在白雾中翻滚,渐渐地才会拨开云雾见到人间的一角,只有你真切的思念,那些远处模糊的景象才会慢慢拉近逐渐变得清晰。
再说刘浩东望过去,心中先是想着孙倩倩和张曼,果然慢慢的景色变得渐渐清晰,就好像镜头被逐渐拉近,也不过片刻就看到了孙倩倩和张曼,让刘浩东松了口气的是,毕竟可以看到二女了,不过让刘浩东意外的是,二人正听着大肚子在逛街,刘浩东不再,二女反而能挽着胳膊亲切的一起走,有说有笑的,看来二女并不需要自己担心。
心念一转,景色忽然一变,便已经到了李大柱家里,自己躺在炕上,和李虎李大柱并列在一起,不过已经挂上了葡萄糖,春妮和娜塔莎就坐在屋里等待着,脸上始终写满了担心,不过春妮关心的是李大柱,娜塔莎关心的是李虎,就只有自己可怜巴巴的躺在那里,好像没有人要的孩子一样,不过看上去脸色红润,应该并无大碍,而且屋里很整齐,不像是有什么意外地变故。
再一转心念,便看到了父母,却依然在和孙家荣和张吉昌两夫妇为了究竟该娶谁而伤脑筋,不过这已经是个无解的问题,虽然几个老人商量,但是其实却做不了主,能做主的又下不了决心,只是不争论一下却始终放心不下,哪一个父母不为了自己的儿女。
眼见父母和二女加上自己都安好,刘浩东倒是放了心,便松了口气,从望向台上转了下来,接着李大柱上去了,只是李大柱看见的,刘浩东虽然转身却也看不见,原来只能看见自己所见的。
再说李大柱耽误了一下,转眼间李虎边上去了,不过到了李虎的时候,后面的鬼魂忽然拥挤了一下,李虎一时不备竟然从望向台上一下子折了下去,吓得正在等待的刘浩东李大柱不由得脸色大变,失声惊呼了一声,静一静冲了过去,可惜被鬼魂挡住,无论如何也冲不过去。
心中又惊又怒,却忽然感觉自己被人扯住,回头望去,却见马太忠一脸淡然的朝自己摇了摇头,刘浩东呆了一下,只是焦急的道:“可是虎子他——”
“不用担心,虽然免不了吃些苦头,但是终究是对他有好处的,你们等着就可以了。”马太忠微微笑道,眼光流转,却不甚在意,刘浩东忽然好想明白了什么,回头看看茫茫的白雾云海,心中却终究是安心不下来。
再说明明出了事,那些鬼卒竟然并不多理睬,只是勒令从新排好队,然后就开始继续一个个的去看自己的想看的,就好像没有看到李虎掉下去一样,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少,有的是被挤下去了,有的是自己跳下去的,总有人到了这一步想不开的,所以纵身一跃而下,还想着死了死了一死百了,却不知道鬼魂再死可就是魂飞魄散了。
也不知等了多久,终于看见望向台上弹出一个脑袋,接着又一只手伸出来,一把抓住了台上的那个鬼魂,可不是李虎还能有谁,只是刘浩东想要寄过去却又不可得,不过好在片刻李虎就自己爬了上来,只是看上去并无大碍,却又惨兮兮的,就好像被人打了一顿一样。
只等李虎过来,刘浩东才拉住他,一脸关切的道:“虎子,你没事吧?”
“没事,师傅,我算是长见识了,你瞧,这就是鬼魂的眼泪,师祖说三生石其实就是鬼魂的眼泪凝成的,这一块看上去像石头的东西,就是崖下鬼魂的眼泪结成的,我只能带上来这一小块,大得实在是抬不上来,哪里有好大一块呢,果然能看到前世今生。”李虎从怀中掏出一块晶莹如玉,像是石头一样的东西,半遮半掩的在刘浩东面前露了露,生怕别人看到一样。
刘浩东却深深地明白,这一小块结晶有多么珍贵,鬼魂是没有眼泪的,即便是在地狱中受尽刑罚,也休想逼出来眼泪,只有在望向台上,才会因为最后一眼看到亲人,而且即将彻底忘记,才会哭的如此伤心,只是当贵的眼泪只是眼泪的时候,无论用什么都无法接住,只有在形成了晶石的时候,才能够的手,不过千百年来可没有几个人得到过。
传说这种晶石就是三生石,不过要想形成奈何桥旁的那块那么大,却只怕需要无数年,至今为止也不过只是有那么一块而已,其实三生石所以能看到前世今生,就是因为鬼魂的眼泪包含着记忆,凝结在三生石之中,当你在一次站在三生石前面的时候,气息相呼应,就会看到前生的记忆而已。
第二百九十九章 牛头马面()
“快藏起来,千万不要让人发现。”刘浩东脸色一变,赶忙用身子将那块石头遮住,幸好无数鬼魂并没有人注意他们,李虎见刘浩东脸色凝重,只是赶忙掖进了自己的衣服口袋里,不过此时马太忠默默地递过来一个小盒子,不用马太忠开口,李虎就明白,赶忙将三生石藏进了盒子之中,在望向台上还很难发现三生石的气息,但是一旦下了三生石的话,那种气息就很明显了,到时候就会被鬼卒们发现,在阴间私自擅动三生石可是一想大罪。
到了此时刘浩东心中一动,终于明白马太忠辛辛苦苦一路,将众人带过来的原因,只怕真正的目的不是让众人长长见识,更不是为了看一下他们的身体,而是为了这个三生石,只是不知道马太忠什么时候给李虎交代的,这让刘浩东心中有些琢磨,为何自己不知道呢,马太忠不说,甚至李虎也不说。
看了李虎一眼,李虎只是嘿嘿的直笑,浑然没有多想什么,刘浩东心中叹了口气,李虎应该不是故意在隐瞒自己的吧,只是马太忠没有告诉自己,这其中的个事情就不言而喻了,看来马太忠还是有些不是那么很信任自己,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自己和马太忠见面还是太少了,又不是宗门弟子关系,马太忠对自己有些顾忌也是正常的。
“走吧,咱们也该下去了。”马太忠或许没有注意到刘浩东脸上的若有所思,只是转身朝前方兴趣,从这边走过去不知多远,便看到一个往下去的台阶,那些已经看过最后一眼,也哭过也笑过的鬼魂,就在鬼卒的押解至下,开始有序的下去望乡台,众人便随着这些鬼魂下去,过了这望乡台便真正到了酆都城。
下来的经过不需要祥表,比起上来已经轻松了许多,只是越是往下走,记忆流失的越厉害,一直等到了望向台下,那些鬼魂却又都变得木然,再也看不到先前的悲欢离合,望向台下一座城门,无数鬼卒把守,上书三个大字——酆都城。
马太忠将崔府君的文书交给守门的阴将,等阴将核查清楚,这才放众人进去,只等进了酆都城,众人却不由得被眼前的一切给震惊了,因为和预想的差的太多,预想中应该是个雄伟的城市,但是现实中却只是一片漆黑,仿佛站在虚空之中一样,没有天地,除了两盏灯笼之外,就再也看不见其他,就好像掉进了太空之中,虚浮在虚空里,让人心惊胆战的,总担心会不会掉下去,幸好并不会掉下去的。
站在大门口望过去,又有二道门,头道门和二道门之间就只有那两站打灯笼,也说不上究竟有多大,高高悬空漂浮,却纹丝不动。一盏光亮无比,一盏昏暗黑沉。
“师祖,这两盏灯笼是干什么的?”李虎好像个好奇宝宝,凑到马太忠面前压低声音问道,本来是想问刘浩东的,结果看见刘浩东也是一脸的震惊,这才转向马太忠,看得出刘浩东也不知道。
听李虎问,刘浩东也问过去,马太忠倒是并不吝啬讲解一下:“这明亮的灯笼,是专门给那些身无罪孽的鬼魂准备的,到了此地,那些身无罪孽的鬼魂就会被灯笼所引领,直接去往轮回崖重入轮回,而且绝对是好人家,一生祸福便已经注定,丝毫不用受地狱之苦。”
顿了顿,指了指那暗灯笼:“这暗灯笼吗,那自然是给有罪孽的鬼魂准备的,这一个走过去,才是真正地进了酆都城,崔府君也就在酆都城中。”
“可是师祖,为什么这里的鬼魂我也没有看见一个走亮灯笼那边的?”李虎歪着头,很想去亮灯笼那边看看,却被马太忠一把给拉了回来。
瞪了李虎一眼,马太忠却是轻轻叹了口气:“这世间人又有几个是身无罪孽的,这盏亮灯笼与其说是一条路,不如说是为了给人一种希望,千百年来也没有多少走这条路的,从这里过去便是六道轮回,难道你还想去投胎呀,快跟我走吧,去见崔府君要紧。”
李虎吐了吐舌头,赶忙跟上了马太忠,三人一起朝暗灯笼过去,暗灯走下去进入了玉雕成的二道门,进入二道门便看见了并排排列十座城门,一次排列着一殿至十殿阎王殿,每个殿堂门口都有阴兵把守,阴兵穿着并不是彻底的古装,只是上身穿着的制服是古代的款式。
阴曹地府的阴兵也都是有轮回和替换的,近代不少的鬼魂也都可以担任阴兵鬼差的,各个殿门门口都有把守的阴兵,有的认真核对灵魂手里的批票,有的检查灵魂魂头的高矮尺寸,各个都是竟然有序的工作,并且这里的鬼差都是奉公执法,清如水明如镜,到达这里的鬼魂,心中也都知道自己已经死亡,安分了不少,井然排队等候各殿阎王的审判。
再说这十殿阎罗殿,其实在这里的都只是入口而已,真要是过去的话,十殿阎罗王分镇阴间各地,相距五百由旬之间,有的甚至千由旬,不过在此地都有十殿判官主事,而这十殿判官之外,还有四大判官,这第一判官就是崔府君,正是马太忠要找的人。
看到眼前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这一座广场竟然不知有多么大,期间穿梭来往的鬼魂鬼卒更是不计其数,众人挤在中间就有种身不由己的感觉,让刘浩东不由得叹了口气:“过年在北京买火车票只怕也赶不上此地呀。”
却不想这话音才落下,忽然听到旁边有人接到:“那可未必,你们几个阳神到此地有何贵干,可有文书路碟?”
等刘浩东望过去,脸色却是一变,骤然出现在眼前的竟然是一张马脸,可不是说长得像,而且根本就是,你能想象一只马和你说话的样子吗?刘浩东当时给吓得倒退了好几步,要不是鬼魂挡着,说不定就要跌坐在地上,我的那个乖乖呀,不过感觉后面有人服了自己一把,正要回头说一声谢谢,结果却又看见一个大牛头,正呲牙咧嘴的朝着自己笑,那一刻刘浩东有种荒唐的感觉,自己又不是进了动物园或者是养殖场,偏偏那扭头嘿了一声:“愣着干嘛,还不快把文书取出来,不然可别说我不客气了。”
这一刻,刘浩东才意识到自己不是在动物园,眼前的这两位就应该是传说中的牛头马面,不由得咽了口吐沫,赶忙朝马太忠一指:“两位官爷,是马太忠马城隍带我们进来的,文书在他那里。”
“马太忠?”马面摸了摸嘴巴子,不过那神态落在刘浩东眼里,却让刘浩东一震说不出的滋味,轻轻吐了口气,却听牛头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是这老小子,我说是谁呢,老马,这边——”
老马说的是马太忠,此时马太忠也见到了牛头马面,只等过来之后,让二人先看了文书,之后便是一阵客套,再说马太忠说起求见崔府君,却背着人潮挤得不能动弹,到时牛头很热心,呵呵一笑:“小事一桩而已,且等我领你们过去,不过等到了你的地盘可要请我们喝酒。”
“瞧你们说的,就算你们不给我开路,难道我还短了你们的酒不成。”马太忠笑骂了一声,三人自然哈哈大笑,顷刻间牛头马面已经站到前面,牛头手中是打鬼的哭丧棒,其实真正的名字是散魂棒,而马面的手中则是一面招魂幡,其实二人一抖动,便发出鸣锣的声音,再看看二人并列而走,这世人或许多阎罗判官的印象还差了一点,但是对于牛头马面却是印象深刻,所以二人一经出现,便已经吓得那些鬼魂赶忙让路,再说两人的形象确实有些吓人。
看到牛头马面刘浩东到时想起了一些传说,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牛头又叫阿傍、阿防。五苦章句经说: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钗。马面又叫马头罗刹,罗刹为恶鬼,故马头罗刹即马头鬼。形象为马头人身,与牛头是老搭档,楞严经卷八称: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面罗刹,手持枪矛,驱入城内,向无间狱。
不过民间传说却又是另外一回事,说宋朝青州胡家村有两名书生,一个叫牛斗,一个叫马勉,宣和三年秋,牛、马两人结伴赴京赶考,牛斗苦读诗书,而马勉却是朝中有人马勉竟中了头名状元,牛斗却名落孙山,这结果活活把牛斗给气死了,死后迷迷糊糊地来到汴梁魁星阁,大骂魁星有眼无珠,点状元不公正,最后跑到阎罗王那里告状,阎罗王问明情况,思虑再三,这才道:你牛斗确有真才实学,与马勉是同窗好友。你二人应当同心协力,共同辅佐本王。不要再相互结仇。从此牛斗和马勉各显神通,逞能于阴曹地府,阎王见他两人不计前嫌,合作友好,办事有方,便留在身旁作为左膀右臂,后来,人间以讹传讹,传来传去,牛斗便传成了牛头,马勉就叫成了马面了,并传说两人一个是牛身人头,一个是马头人身。
第三百章 崔府君()
当然传说只是传说,其实牛头马面却是阿鼻地狱之中自行产生的恶鬼而已,说起来其实是两个族群,不过一个长着牛头一个长着马面,当年阎罗王率百万鬼兵进攻阴间,这两个部落战败投降阎罗王,并未阎罗王先驱,随阎罗王征战多年,后来地府建立,变成了阎罗王的左膀右臂,而佛经中所言的阿傍和马面罗刹,其实是当时的两部落族长,如今的牛头马面可不是当初的那两个了,这两族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却都是力大无穷之辈。
不过这许多年来,牛头马面原来的罗刹鬼本性早已经磨灭的差不多了,已经没有那么凶恶,对于人类的问话也了解颇多,已经能融入现在的这种社会,也就是现在这种摸样了,无论说话办事都如常人一般,已经完全和罗刹鬼不同。
且说有了牛头马面开路,这行走起来便已经轻松了许多,转折之间便已经进了正中的判官殿,这座大殿从外面看朴实无华,幸好众人走的都是特别通道,可惜牛头马面送到此地,只是朝马太忠一抱拳:“老马,我们也就送到这了,身上还有些要务,不变和你多做攀谈,只等日后有闲暇的时候再去寻你便是,告辞了。”
将牛头马面送走,马太忠也是吐了口气,呵呵笑道:“这阴间地府和阳世间也无甚区别,有道是熟人好办事,若是没有牛头马面相助,咱们想要挤到这判官殿之中却又不知要多久了,上一次足足有了我半月时间。”
刘浩东和李虎对望一眼,心里面有些无言以对,原来阴间地府和他们想象中的不同,本应该是纪律严明,清如明镜的,结果一路过来所见,却多数是人情往来,这和人间又有多大的区别,只是到了此地之后,人间的贵贱之分便已经不复存在,所谓人情往来也都是如刘浩东一般有了修行的人,如阳间官吏或者有钱人到此,那就和叫花子也无甚区别,敢嚎两嗓子,一样会被贵族一顿暴打,带下来的那些冥钞在地府中根本不值钱,便是想要贿赂却也是做不到,刘浩东亲眼看见贵族将百亿冥钞直接撕了,可想而知冥钞有多么不值钱了,到是那些元宝纸钱却是硬通货。
闲话不说,众人便沿着特别通道,这里是差役贵族行走之地,所以就不显得拥挤,只是想不到,这座判官殿从外面看并不大,但是一路走下去,好几日竟然也到不了尽头,到时一路上看到了无数的衙门口,无数鬼魂正在其中受审,只等一审过后,如果都无异议,便只等崔府君批示过后,就会转到楚江王的第一殿,如是有所异议,就会送到崔府君那里再审,若是在崔府君这里不满意,便会有阎罗王亲自审理,十殿阎罗王一般不会亲自审理鬼魂的,不然雷爷勒死了,毕竟这一天到此的鬼魂就有成千上万,要盘查生平过往的罪孽,还要一点点的顶嘴,要让鬼魂心悦诚服,即便是十点阎罗天子就算是再有申通,又怎么能做得到,基本上都是四大判官殿开审,这四大判官手下却又有数不清的判官,不过这些判官只能算是地府的吏而不是官,最后才走十点阎罗那里,不过即便是十点阎罗那里也有这种小判官无数。
再说走了这么多日,刘浩东等人才终于看到了判官殿,一座大殿出现在眼前,大殿虽然庄严,却又无甚突出,只是门口一对对联却让人精神一振,上联是:生死薄洞悉人间善恶,下联是:判官笔勾勒六道轮回。
要说起这判官,或许世人只是记得崔府君,却都所知不详,茅山志中有记载,此公姓崔名钰,在唐太宗李世民驾下为臣,官拜兹州县令,后升至礼部侍郎,与丞相魏征过从甚密结为至交。生前为官清正,死后当了阎罗王最亲信的查案判官,主管查案司,赏善罚恶,管人生死,权冠古今。
说起这判官来,所谓的四大判官,便是分属赏善司、罚恶司、阴律司、查察司,现在有人把阴律司视为催命判官崔畔,是把原来在阴阳界的崔畔搬到这里来了,却不知此判官非彼判官。
赏善司:执掌善薄,身着绿袍,笑容可掬。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根据生前行善程度大小、多少予以奖赏,在六道轮回中,或登天成神,或投胎做人。罚恶司:身着紫袍,怒目圆睁。双唇紧闭,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凡来报到的鬼魂,先经孽镜台前映照,显明善恶、区分好坏。生前作恶的坏鬼全部由他处置,他根据阎罗王的“四不四无”原则量刑,四不——不忠、不孝、不悌、不信;四无——无礼、无义、无廉、无耻,轻罪轻罚,重罪重罚,再交阴差送到罚恶刑台上,送往十八层地狱,直到刑满,再交轮回殿,拉去变牛变马,变虫变狗等等,重返阳世。察查司:双目如电,刚直不阿,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其职责是让善者得到善报,好事得到弘扬,使恶者受到应得的惩处,并为冤者平反昭雪。
其实阴间官吏众多,除了大小判官,尚有六大功曹,左班的三名,分管天曹、地曹、冥曹;右班的三名,分管神曹、人曹、鬼曹。还有十大阴帅,分别是鬼王、日游、夜游、无常、牛头、马面、豹尾、鸟嘴、鱼鳃、黄蜂。更有十八地狱之主,其余还有是人所不熟知的七十五司,主掌人间善恶福,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冥府之神,至于这七十五司却不在一一详表。
真要是说起阴间这些官吏,那只怕是三天三那也也说不尽,不过其中的佼佼者便是四大判官,据说在阴间地府,四大判官几乎能和十殿阎罗王相抗衡,不过这不关刘浩东他们的事,此时站在判官殿前,马太忠将文书递给首位的贵族,只等进去通传,然后等待召见罢了。
也没有多久,边有贵族出来朝马太忠一抱拳:‘马城隍,崔府君有令,请尔等去偏殿说话,且随我来。“
在鬼卒的引领下,却不进判官殿,而是从判官殿旁边的一处进了偏殿,三转九拐,将刘浩东等人转的直迷糊,最终才到了偏殿,此地就幽静了许多,没有什么鬼魂野鬼,到时有不少女婢穿梭不已,手中茶水果盘到是也算得上丰富,看得李虎食欲大动。
到了此地,鬼卒便不再走,只是朝马太忠一拱手:“马城隍,小的就不配您进去了,还是你们自己进去吧,我还有些别的事情,就先告辞了。”
等鬼卒走后,马太忠才整了整衣冠,站在偏殿门口躬身郎声道:“马太忠求见崔府君——”
话音未落,却听里面有人哈哈笑道:“小马子,每次来都是这种德性,还不快进来,前些日子与你太师傅还提起你来着,总是那么拘谨。”
马太忠脸上露出一阵尴尬,回头朝刘浩东三人一示意,便小心翼翼的走了进去,尽管崔府君很和蔼,但是他们却不敢有丝毫怠慢之处,不然崔府君怪罪下来,可不是谁能承担得起的。
却说刘浩东进了大殿之后,眼光偷偷的张望着,便看到大殿正中一个案几,上面摆放着水果,后面坐着一个头戴判官帽,身穿蟒龙袍,腰间有玉带的人坐在那里,至于多大年岁就不用说了,不过意外的是,这崔府君竟然是一个白面书生,一脸笑容看上去很和蔼,这可和铁面判官的称号很不相符呀。
不过心中所想毕竟不敢流出表面,见到崔判官哪一个敢失礼,只是随着马太忠一鞠倒地:“参见崔府君——”
“免了免了,哪有这么多的俗礼,偏巧你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