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搬山寻龙匠-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不知道了,打我记事起,这水坑就是干的,谁知道俺老爷爷说的是真是假啊。”老板美滋滋地啄了口白酒,接着对我们说道:“不过,俺们村里一直有一个石头生人的传说。传说中,俺们石生村的老祖宗就是从石头里钻出来的。说不得,俺这老爷爷说的话都是真的咧……嘿嘿,俺要是生得赶早点,说不定还能跟那孙猴子拜个把子,谁他娘的还受这鸟气!”

    老板喝得醉眼朦胧,大着嘴巴直打结,嘴里颠来倒去的说不清楚。我跟爷爷也是听得晕头转向,恨不得亲自上前将他的嘴巴撬开,让他明明白白地把话说清楚。就在我心痒难耐,跃跃欲试的时候,去后院喂鸡的老板娘回来了。

    老板娘一看见被我们灌得半死的老板,顿时气得火冒三丈,手中打扫鸡屎的铁锨,“铛”地一下怼在了我们三人面前。只见老板娘左手掐腰助威,右手狠狠地戳着老板的脑袋,怒气冲冲地把他家的祖宗十八代给问候了一遍。

    我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连手里的筷子掉了都不知道。他大爷的,这也太生猛了。这直接就是母狮一出、天下无雄的节奏啊。

    我哪里见过这种阵仗,顿觉喉咙一哽,平时的伶牙俐齿瞬间不见。你说美女当前,我还能跟人家说个星星谈个月亮,顺便聊聊人生哲学什么的。可这美女的mother辈镇场,我基本就可以选择白旗飘飘、光荣阵亡了。我有心救老板脱离火海,却根本不知该怎样插话调节。这他娘的关键时刻掉链子,整一个兵临城下、良将不在的败局啊。

    招待所老板被自家媳妇的大嗓门一吆喝,酒也醒了大半,缩头缩脑的坐在小马扎上,大气都不敢出上一声,一副典型的受气包模样。我看着老板可怜兮兮的模样,感觉有些于心不忍。都说酒后吐真言,刚才为了套话,我跟爷爷没少给他倒酒,不管怎么说,人是我们灌醉的。这个时候临阵脱逃,也未免有些太不仗义了。

    我瞄了眼老板娘上下翻飞的嘴皮,瞬间感觉自己任重而道远。我做了半天的思想建设,就觉得这种救人于水火的光荣任务,还是交给爷爷这种老油子比较好办。我心底一动,就想搬兵救场。

    谁知爷爷见势不好,早就避开了我的视线。脑袋一仰,作势观天,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高人模样。这老爷子见风使舵的本事一流,给水就能跑,送桨就会飞。遇见如此难缠的角色,这老头岂有不跑的道理。

    我一见爷爷的表情举动,便知援兵难求,只能无奈的放弃挣扎,硬着头皮上前替两人周旋。好说歹说地劝了半天,老板娘才被我带偏了注意力。我暗松了一口气,悄悄抹汗说:“他大爷的,谁说的三个女人一台戏。就这一个女人的战斗力,都能凑成一部黄金档的口水剧了!”

    我暗自庆幸自己劫后余生,从老板娘的霹雳嘴中拣了一条小命回来。不料老板娘两眼一眯,前后的打量了我一眼,突然开口说道:“小伙子,俺看你长得俊来,跟电视里出来的那些男娃娃一个模样,有对象了没?俺记得村里那个小翠的年纪跟你差不多大,在城里做什么文秘的工作,今年还没找婆家呢。不是俺吹,人家翠儿人长得排场,手脚也麻利。蒸个馒头、摊个煎饼,那手艺可绝了。是咱村里的一枝花来,多少小子惦记着,要不你俩先相相看?有俺保媒,绝对错不了……”

    我对这种自带月老体质的长辈,向来没什么应对策略。脸上挂的笑意骤然一僵,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看着明显兴奋起来的老板娘,干笑了两声,结结巴巴的说道:“我……还年轻、年轻,不着急……”

    老板娘的大手在桌上猛然一拍,突然拔高了声调说:“啥子年轻,不小了!俺村里像你这么大的小子,自己的娃娃都能打酱油了……”

    爷爷看着我难得的窘态,就是一阵挤眉弄眼地坏笑,顺着老板娘的话说起了风凉话。“可不是,我这个学生啊,什么都好,就是这脑子里的情根不开窍。这都二十多岁的人了,还是一个小鸡仔儿呢。大妹子,你说的那个叫什么翠儿的姑娘,真长得漂亮?要不改天也给我这学生牵牵线……”

    老板娘眼睛一瞪,语气十分夸张地说:“那当然,大肥屁股萝卜腿,银盘脸蛋蒲扇手,标准的过日子模样,不比城里那些干巴瘦的排骨强!俺这翠儿要是娶回家,准保是三年生俩的!”

    我听这两人越说越没谱了,就差把未来孩子的名字也给定了。我急得冷汗直冒,连忙拽了爷爷一把,嘴里颠三倒四的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最后,在老板娘十分暧昧的眼光中,红着耳朵仓皇而逃。

    (本章完)

第36章 密谈() 
我回到房间不久后,爷爷便推门进来,他看了眼我涨得通红的脸颊,开口打趣我说:“哎呦,这是谁家的猴屁股掉这了,红得都要冒烟了。你爷爷我好心给你小子拉红线,你这小兔崽子溜得比兔子还快!”

    我看着爷爷一脸的坏笑,心有余悸的暗自抹汗说:“别别别,您孙子我思想觉悟低,就喜欢那些丰乳细臀的小妖精。不说别的,咱还等这票干完了,去三亚海里看波浪呢。啧啧,那波涛汹涌的画面,想想都来劲!”

    爷爷瞬间听懂了我的言外之意,抬手就是一个巴掌拍来,口中骂道:“行呀,你小子挺有追求啊!不过,你小子看啥浪我不管,顺道给我搞个社会主义接班人出来就成!”

    社会主义接班人?您老嘴皮子一张,倒是说得轻巧。这年头,兜里没几张票子开道,谁跟你聊人生谈哲学啊。爷爷这话一出,我一口老血几乎喷了出来,心底深感无力。暗中腹诽说:这老爷子怎么年纪一大,什么事情都能往传宗接代上靠,能不能考虑一下您孙子身为一只雏鸡的尊严啊。

    我见爷爷带偏了话题,自知不是他的对手,当即拍了拍胸口,一脸严肃的对爷爷说道:“这次情况紧急,咱们只谈公事,不论儿女情长!这大敌当前,咱要有敢于抛弃风花雪月思想的伟大觉悟!更要时刻响应您老号召,保持最高警备状态,力求消灭敌人的嚣张气焰于毫秒之间!”

    “嗬,你小子顺杆往上爬的本事见长啊!”爷爷懒得跟我耍贫嘴,抬脚把我往旁边踹了踹。

    我嘿嘿一笑,做出一个拱手求饶的姿势说道:“承让承让,我这可是您老优良基因的绝好传承。不说别的,总不能给咱老梁家丢脸不是。”

    爷爷见我率先败下阵来,挑眉白了我一眼。然后收了脸上的玩笑之色,一脸正色的坐在了我的面前,说道:“刚才你小子走后,我跟老板娘套话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先听哪个?”

    我看爷爷一脸的严肃,脸上笑意一顿,随记正色说道:“老规矩,先苦后甜。”

    爷爷轻嗯了一声,开口说道:“坏消息,我听老板娘话里的意思,这些外头来的游客手里,可都带着家伙呢。黑驴蹄子,U形半圆铲头,半米长的螺纹钢管……这些东西,你小子应该识货吧!”

    寻龙挥下血糯米,倒斗手握黑驴蹄,赶尸匠使镇魂符,阴阳师摇伏鬼铃。我蓦然一惊,脱口而出道:“果然……去他娘的游客,这些人绝对是倒斗一派的!”

    爷爷非常同意我的观点,接着说道:“据说这几年里,像这种样子的游客客商,前前后后来了十几拨。有时一人,有时两到三人。进村就进山,出手十分大方。不过,这些人走的时候,有的两手空空,有的满载而归。至于他们到底带了什么东西出去,老板娘推说自己不知道……”

    爷爷话犹未落,我只觉自己的心脏骤然收紧。虽然爷爷说得委婉,可话里的意思却清楚明白地摊在了桌面上。不用细想,这几拨进山寻宝的家伙们,肯定从山里的古墓中倒腾了不少好东西出去。只是,孙弥勒引爷爷下墓的原由尚且不明,如果这个天兔拥月宫真的被人破了的话,难保他不会狗急跳墙,另生出别的事端出来。

    如今危机就在眼前,我甚至不敢顺着往下想去,语调干涩地问道:“那好消息呢?”

    爷爷微微抬头,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对我说道:“石生村附近流传着一段顺口溜,里面是这么说的。说也奇说也怪,一座山上庙排排,王爷压着皇帝坐,棺材盖儿叠成山。看也笑看也愁,河里冲出银瓦罐,一个罐罐两个大,里面装着鬼骷髅。”

    这段顺口溜的意思不难理解,里面提到的古庙棺盖、瓦罐骷髅,都是古代祭祀和陪葬制度下的典型代表。我听完就是一愣,当场就有些炸毛的说道:“这算什么好消息!这只能说明石生村附近的古墓多,别的什么都看不出来啊。”

    说到这里,我突然一顿,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爷爷,撇嘴说道:“您老不会是在赌这天兔拥月宫没被别人发现吧?”

    “赌?哼,笑话!”爷爷冷笑一声,眉尾上挑,十分自傲地说道:“三年寻龙,十年点穴。这风水里面的道道多着呢,哪是一朝一夕就能参悟的。像天兔拥月宫这种万里无一的宝穴,要是真能轻易被人点出,也就当不起这个名号了。”

    爷爷这话,我非常认同。这里,就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为例。当年唐末发生黄巢之乱,黄巢动用麾下数万大军盗挖乾陵。40余万人挖了数月,也只是挖出了一条几十米深的大土沟,什么东西也没有翻出来。还有民国初年的国民将领孙连仲,以军事演习为借口,真枪真炮的掩护一个师的兵力去盗掘乾陵。可谁知最后,动静整得不小,可连古墓的影子都没有看见。

    由此可见,从古至今,但凡能盗挖这种极品古墓的盗墓团队里面,肯定会有一个熟知风水之术的世外高人。如若不然,任凭你是采用人海战术,还是玩弄炮弹炸药,只要是遇见这种万里挑一的极品古墓,照样也得歇菜认栽。

    我对爷爷身上的本事向来佩服,当即就竖起了大拇指,顺嘴称赞说:“哪是,要不我能死皮赖脸的非要跟着您来下墓。像这种难得的机会,您孙子不得跟在后面开开眼啊。”

    不过,话虽如此说,但从老板娘口中挖出的消息,还是对我跟爷爷起到了不小的警示作用。由于这次出活的情况特殊,我跟爷爷商量再三,还是决定临时改变策略,先行进山探探情况,再顺道看一看老板口中所说的石人像。既然伪装进山的游客和客商,多半是奔着这个而来,那这个石人像身上一定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

    事不宜迟,说走边走。我跟爷爷简单地整理了一些必要的装备后,就借口进山采集岩石标本,告别了招待所夫妇。行事泼辣的老板娘嘴硬心善,害怕我们在山里饿着肚子,还十分贴心地准备了两份刚出炉的肉包,让我们带在路上垫饥。

    我跟爷爷谢过老板娘的好心后,就按照她指点的路径,动身前往石像所在高山。

    大菜即将来临,诸位青君、元红的留言、收藏、票票、打赏走一走啦~

    (本章完)

第37章 怪鸟图腾() 
老板口中所说的石人像在一座名为石鬼山的半山腰上,距离我们落脚的招待所并不是很远。我们走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隐隐能够看到人像的石雕头颅了。只是山中多杂草野藤,遮挡了大部分的视线,我们一时也看不清整座石像的全貌。

    石生村附近的高山没有经过人为开发,都是些土生土长的自然风光。山间没有可供行人攀爬的路径,为了预防山中毒虫蛇蚁的突然袭击,我们只能一边用木棍敲击身前的野草树丛,一边艰难地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山路难行,这番折腾下,又是半个多小时的奔波,我们才在一个微微凹陷地山壁上,找到了老板口中所说的石人像。

    人像高约三米,就地取材,依附身后的山壁开凿而成。由于此地人迹罕至,附近杂草灌木丛生,石像的大部分区域都被手腕粗细的藤蔓包裹着。我们根本看不清下面的实际情况,暴露在外的,只有一个残破不全的脑袋和石像大部分的脖子。

    爷爷上前扯了两下遮挡石像的藤蔓,藤蔓纹丝不动。仅有几只小小的爬虫受到惊扰,从巴掌大小的绿叶下飞射而出,慌乱地四处逃窜。

    爷爷对我挥了挥手,叫道:“嗬,这玩意长得结实。小晨,上家伙!”

    “得了,您老旁边歇会。这点小事,我自己就能办了。”我担心爷爷的身子吃不消,就赶着他去旁边休息。自己抽出随身携带的刀具,将石像周围的树藤一一斩断,也顺道将遮挡在石像表面的杂草绿苔清理了一遍。

    随着清理工作的接近尾声,整尊石像的全貌也显露在我跟爷爷面前。石像身穿古式长袍广袖,呈站立之姿。令我感觉有些惋惜的是,石像在数百年雨水冲刷和岩石表面微生物的作用下,损毁的非常严重,身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开缝裂痕。

    整尊石像,就像是强震过后的遗留废墟,只能大概分辨出大概的人形轮廓。而一些代表石像建造年代的明显特征,都已经模糊不清了。好在损毁严重的人脸上,还隐隐能够看出石像的本来面貌。剑眉虎目、高鼻刀唇,十分明显的男性特征。

    我仔细辨认了半天,只能隐约感觉石像的雕琢风格,比较偏向于商末周初时期。再具体一点的情况,却是再也分辨不出了。我不由有些失望,心底疑惑顿起。

    这石像烂的连他亲娘都认不出来了,能有什么特别的。就这么一个破玩意,上头都懒得派人过来考察保护。怎么会吸引一群身份不明的人士,千里迢迢的来这荒山野岭里遭罪?都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我可不相信这几伙人是闲的难受,没事找事。

    “哎呦喂,老子还就不信了!就这么个破玩意,能有那么大的人格魅力?”

    我心底觉得可疑,不死心地检查了一下石像四周。终于在石像底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浮雕。浮雕在石像底部的侧后方,表面覆盖了一层厚厚地绿苔,混杂在山脚根部的草丛中。远远看去,皆是绿油油地一片,与周边环境一般无二。若不是我留心查找,几乎都要与这个发现擦肩而过了。

    石像后面避阴潮湿,为无数苔藓植物提供了绝佳的生存条件。我为了看清浮雕上面刻画的内容,只能连挖带凿地将浮雕表面的所有杂物除掉。爷爷见我忙得热火朝天,似是发现了什么,就背着两只胳膊过来看新鲜。

    我两手挥舞似风,根本顾不上跟爷爷解释两句。刀刃一起一落间,石像底部的绿苔已被我清理了大半,而那副藏在绿苔下面的浮雕也渐渐显露出来。我急于看清整个浮雕的全貌,就用刀尖沿着浮雕的凹槽进行细节部分的铲除工作。

    浮雕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不知暗藏了多少岁月,很大一部分的雕刻都已模糊不清了。清理出来的浮雕只有一副,圆形构图,线条狂野质朴,细节部分处理的十分粗糙。

    不幸中的万幸,浮雕虽然破损严重,可仍能大致看出,这副圆形浮雕正中雕刻着一只造型怪异的飞鸟。飞鸟体态健壮,鸟头形似熊首,长钩弯弓嘴,粗杆竹节腿。爪生四趾,锋锐如刀。两翅开展于身体两侧,呈昂首飞天状。

    这个飞鸟翔天的图案,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虽然造型说不出的诡异奇怪,但雕刻的极为传神。仿佛在下一秒间,飞鸟就要挣破石壁的束缚,仰首冲向天际。

    我凝神看了半天,总觉得这浮雕的样子奇怪。整副浮雕构图简单,并没有刻画大面积的活动场景,与一般叙事浮雕的形制并不相同。细看之下,反倒像是某个部落或者王朝古国所崇拜的图腾标志。

    眼前的这尊石人像,既然在底部打上了这样的烙印,这便说明这个石像必然是这个古国或者部落里的重要人物。只是,没听过谁家是用这种怪鸟作为图腾的。难道是鸟夷?

    这念头刚一冒出来,我就在心底自我否定了。在古代,鸟夷是指中国东部近海一带的居民。野史有记载说,鸟夷人临海而居,猎鸟为食,取其皮毛为衣,睡居于树顶,形容举止与飞鸟相近,故以鸟夷称之。

    话虽如此说,可这石生村位居山东内陆,别说什么临海而居了,就是大一点的河川湖泊都看不见一个。从位置上看,与这鸟夷人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处的存在。

    我蹲在地上看了半天,也没什么特别收获。直蹲得两腿发麻,哆哆嗦嗦地站不起来。相比之下,爷爷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口中不断地嗫喏说:“他奶奶的,我上次来的时候,怎么没看见这石雕啊。不会吧,真的是它?”

    是它。是谁?

    说实话,我对古代图腾没什么研究,一时也参不透其中玄机。我看爷爷神色有些古怪,口中嗫喏有词,一副好像看出了什么门道的样子。就感觉有些好奇,虚心求助爷爷说:“这群古人玩的什么道道,我看这浮雕就是一装饰吧。”

    爷爷听了我的话,却连连摇头,眼中精光闪闪地叫道:“你小子懂什么,这他娘的就是传说中的小薄姑啊!”

    (本章完)

第38章 薄姑古国() 
古语有言:“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这句古文,几乎是古代所有王朝选取国都的必然要求。

    从古至今,国都作为一个国家或者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选址上面势必严苛谨慎。不仅要求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广阔、气候温和适宜,更要求水陆交通便利、物产资源丰富等等等。

    按照古代的祀典制度,古皇帝祭祀天下名山大川的时候,必要拜祭五岳四渎。而济水,作为古代“江、河、淮、济”四渎之一的大河,自然孕育了不少的灿烂文明。其中,有一个名为薄姑古国的失落文明,盛极一时,最为辉煌。

    可惜的却是,这样一个神秘的远古国度,在史书中的记载并不是很多。传说中,薄姑古国的旧址距离渤海之滨不远,与当年济水入海口的位置极为相近,是当时难得的交通大港。

    而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古国的名字,还是因为一本叫做《毂塗?郡国闲志》的野史古籍。书中关于薄姑古国的记载中,有这样一句评语说:古有薄姑一国,控渔盐之利,通四夷之商。城为贝筑,屋皆玉作,其富无可及也。

    当时,我看到这段记载后,就觉得有些好笑,认为野史不可全信。要知道在古代最初,秦统一全国之前,海贝作为最原始的交换货币,是十分珍贵稀有的。要是这薄姑古国的古城墙,真的是用无数贝壳筑造而成的。那对于那个时代而言,这薄姑古国绝对是东方小迪拜般的存在。

    老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许正是因为薄姑古国的强大,才引来了各方势力的忌惮,意欲除之而后快。据野史记载,在周公率军东征灭纣之后,整个薄姑古国也遭到了灭顶般的覆灭。而灭国后的薄姑古国被赐予了姜太公,成为后来齐国的部分疆域。

    从那以后,这个传说中的辉煌古国就此湮没。犹如风烟过境一般,在兴盛了近四个多世纪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现在,唯一能证明这个薄姑古国真实存在过的证据,也只有保存在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博物馆中的舆方鼎了。其铭文中提到的“尃古”,即是现在所说的薄姑古国。

    我对这个传说中的古国了解不多,自己唯一知道的几点东西,还是从书里看来的。我见爷爷盯着石像底部的浮雕不离眼,就好奇的问他说:“听您的意思,这浮雕是那薄姑古国的图腾?”

    爷爷眼中精光一闪,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反问我说:“夜熊鹫这种巨鸟,你小子可听说过?”

    夜熊鹫?这玩意不是跟凤凰麒麟一样,都是传说中的生物吗?难道现实中真的有这种鸟类的存在?还是说眼前的这个飞鸟浮雕,就是这夜熊鹫的形象衍生?

    我微微一愣,不可置信的看向眼前的浮雕。夜熊鹫,一种传说中的巨大鸟类,生于海滨及江河附近的高大海岩之中。身长六米,两翅展开足有十多米之长。头似熊首,浑身披覆黑羽,喙爪似钩,号称“万鹫之王”。终年以捕食海中大型鱼类为生,是头一号的海上霸主。

    想到这里,我微微点头,开口说道:“古籍有记,巨鸟翔于滨海,势如闪电,猎海怪为食,以乔木暂栖,世人谓之夜熊鹫也。”

    “好小子,还有点见识!”爷爷笑赞了一声,接着对我说道:“薄姑古国仰仗济水繁荣,依靠便利的河运发展本国商业,是当时盛极一时的文明古国。据野史记载,在薄姑古国传世的几百年间,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周边其它古国不能相比的。只是,薄姑古国既然享受了海河带来的交通便利,也就避免不了无数船只被风浪吞噬或者触礁沉没。在那个时代,人们对大自然的了解不深,任何解释不了的现象,都会被当作神仙显灵或是妖怪肆虐。与水为邻,就难免会见到一些解释不了的怪东西。”

    爷爷的说法,我非常赞同。古时科技不如现在发达,许多古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不完善,见到水中有稍微大一些的海洋生物,就认为是水中的海神或者河妖显灵。至今,在山东日照的某个渔村里面,还有老一辈里留下的鱼骨庙。据说这座古庙始建于隋唐年代,在宣统元年的时候,还被当时的朝廷赐下过镇妖的鱼骨碑。

    我对薄姑古国的历史非常好奇,见爷爷话语微顿,就催促他接着向下讲去。

    爷爷也没有卖关子,开口说道:“那时候的人迷信,见到水里个头大的东西伤人,就说是水里的妖怪变的。不仅不能轻易伤害,还要到水边焚香祭拜。薄姑古国的国民见海上有巨鸟捕食水中的河怪为食,就认为这种鸟类是天上天神所赐,下凡来护佑本国臣民的。久而久之,这种叫做夜熊鹫的巨鸟,就成了这个民族的最高图腾,象征着薄姑古国踏浪一方、称霸四夷的雄心壮志。”

    听了爷爷的说法,我虽然觉得十分有道理,可心底的一个疑惑却是再也压不住了。我看了看眼前的飞鸟图腾,迟疑地问道:“爷爷,我怎么记得薄姑古国的旧址,大概在现在的博兴县附近。只是,这石生村距离那地方足有几百公里远,怎么可能有薄姑古国的遗迹残存?您老是不是看错了?”

    说到这里,我见爷爷脸色有些发黑,也怕他下不来台,又急忙补了一句说:“不过,这浮雕上的飞鸟,雕的也太他娘的抽象了。你看这个鸟头,整的跟那狗头一个模样。您还别说,就算那什么号称抽象画之父的康定斯基见了,也肯定甘拜下风,乖乖地磕头叫声祖师爷爷。您老德高望重,一时看错了也坏不了名声的。放心放心,这事您孙子绝不向外宣扬,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它知……”

    我指了指眼前的石像,暗自偷乐,正为自己的机智鼓掌的时候,就见凌空一掌从头顶劈来。我心底一紧,慌忙缩头躲避,口中连连大叫道:“我擦,这年头连句实话都不能说啦!您老这是倚老卖老,杀人灭口!”

    爷爷两眼一瞪,又起一脚,粗着嗓子大骂道:“你个小兔崽子,书都看到狗肚子里去了!难道不知道薄姑灭国之后,尚有遗民留存嘛!”

    狐狸调查问卷开始喽,亲们有喜欢的美食吗?想自己爱吃的美食,或者自己记忆中的美味出现在书中吗?

    偶正在列后文发展的细纲,欢迎亲们给狐狸留言哦。先到先得,早到早出场~

    PS:那位每天坐龙椅的陛下,已经愉快地奔跑在细纲中了,在此感谢老铁每天的支持,雄起~

    (本章完)

第39章 古国遗民() 
爷爷口中大骂一句,夺命连环腿已经对着我踢了过来。我刚才只顾着研究浮雕图腾,一时忘记疏松筋骨,早就蹲得两腿发麻,哆哆嗦嗦地站不起来。

    眼见爷爷的小腿已经扫至跟前,我心底暗道一声不妙,强支着两脚向旁边蹭去。爷爷早就料到我有后招,老眼眯眼,大掌就对着我的后脑勺扇了过来。这种情况下,我根本就是顾得了下面,顾不了上面。我嘴角一垮,在爷爷犹如春风般的慈祥目光中,闷头撞上了眼前的石像。

    我只觉鼻尖一阵剧痛袭来,两行鲜红的鼻血顿时喷涌而出。我两腿瘫软地倒在草丛里,哀叫连连:“哎呦喂,我俊俏的高鼻梁哎。这要是破了相,您老还想不想要孙媳妇了!想我梁晨的万千迷妹,岂不是要哭瞎在厕所……”

    爷爷鄙视的看了我一眼,冷哼一声说:“你个小兔崽子,没长毛的雏鸡一只,还敢跟我充什么大尾巴狼。想你爷爷当年,那可是阅尽千花,万般的风流潇洒。怎么到了你小子这辈,咱家的优良血统就没有传承下来呢。这都二十几岁的人了,连口荤的都没吃上,你小子也不嫌丢人!”

    我一边仰头捂着鼻子,一边轻揉发麻地小腿,口中哼哼唧唧地回了一句说:“是是是,您老厉害。当年也不知道是谁被一张饼子勾了魂,死皮赖脸的赖在了卧龙滩一辈子。”

    爷爷耳朵死尖,没等我说完,又是一巴掌扇了过来,拎着我的耳朵大骂说:“我说你小子是不是想欺师灭祖,皮痒了就直说,最近我这拳头正闲得难受,就愁没个沙包撒气!”

    我刻意压低了声音,没想到爷爷听了个整儿。这一巴掌抡过来,我刚刚止住的鼻血,又“噗”地一下喷了一身。血迹难清,这一场血雨过后,我身上的衣服就直接可以宣布养老退休了。

    我这边凄惨难言,爷爷那边却是春风得意。只见爷爷眉尾朝天,十分嘚瑟地说道:“开门一场红,难得好兆头啊。多谢祖师保佑,这趟出活,顺当吉祥!”

    听了爷爷的话,我一口老血险些呕出。这老爷子,简直把欺压我当成了他毕生的追求,说话艺术也是越来越高超了。这话一出,我那是半点反驳的余地都没有。不赞同吧,给自己招晦气。赞同吧,又不能体现咱铁齿铜牙小钢炮的嘴上本事。

    我看着爷爷真诚而又无辜的笑容,也只能将一腔郁闷尽数憋回腹中,嬉皮笑脸地打哈哈说:“哪能哪能,您老德高望重,孙子我拍马仰望还来不及呢。再说了,像您老这样的人物归隐,那绝对是潜龙卧渊般的存在,就算窝在犄角旮旯,这声威也绝不减当年。刚才是孙子嘴欠,没能形容出您老人家高尚无私的人格追求。嘿,还别说,刚才这巴掌打得真妙,咱浑身上下就跟通了任督二脉一样,透着一个舒坦!”

    爷爷被我捧得一乐,顺手理了理头发,摆出了一个自认潇洒地姿势说道:“那是,人家包拯不办冤案,你爷爷我也从不斩忠良。要不是你小子实在欠揍,我也懒得修理你!”

    我看了眼爷爷臭屁万分的表情,觉得为了世界美好,还是暂时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