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搬山寻龙匠-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备吹墓糯淖帧

    我跟七针对这些古文字没有研究,也看不出这些字表达了些什么意思,就跟爷爷请教了一下。

    爷爷低头看了两眼,就说道:“这些莲瓣上面的字,其实就是一些吉祥话,没什么实际意义,就是为了祈祷来生能够顺遂安平、富贵一生。”

    听爷爷这样一说,我们也没了研究的兴趣,就转头向棺床正中看去。珉王的尸身因为受穴眼里的吉气庇护,在历经千年之后,仍然没有出现任何腐蚀的迹象。裸露在外的皮肤看起来柔软而富有弹性,面容更是栩栩如生,跟刚入葬的时候没什么分别。

    手电照过去,只见这珉王身穿一身深黑色的入殓大服,头戴金冠。手中腰间都按照古代的丧葬习俗,佩戴着一些象征吉祥如意的金银饰品。一眼看去,除了脸上稍显蜡黄的皮肤以外,就像是一个活人沉睡在这里。

    我们三人随意扫了一眼,也没有再耽误时间的打算,就准备按照行规,进行请客入墓的最后步骤了。

    在寻龙行里,虽然对寻龙匠和半龙人有严格的规矩限定,但对于行里做事的伙计,却并不是多么严苛。毕竟,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寻龙匠,也不是人人都能办到的事情。而寻龙匠在出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事情需要外人的帮忙。如此一来,伙计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按照行里的规矩,活计在进入主墓室后,为了避讳,就不能再触碰鸠客的尸身了。

    现在,七针见我跟爷爷掏出行里的用具,也就避让到了一边,看着我们进行接下来的步骤。我先在墓室里找个干净的角落,把鸠客的尸身停放妥当后,就恭敬的站在了爷爷身后,静等下一步的指示。

    爷爷见我站定,就从背包里取出了一只小小地香炉,放在珉王头顶的正上方。然后又取出三根细香一一点燃,就带着我站在珉王的身侧,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

    这三拜,一拜天,二拜地,三拜鹊主。

    行完见礼之后,爷爷就把手中的细香插进了香炉,口中的大声唱赞说:“鹊主本为天上仙,沉迷人间已数载,吉穴只为地生气,难比仙宫天自得,今朝鹤飞天门开,众仙腾云候宝殿,三柱清香送鹊主,青烟散尽前尘尽。”

    三柱细香上完,爷爷也不着急行动。我们肃穆而立,等三根细香完全燃尽之后,才稍微松了口气。

    在寻龙一行中,请鹊主出棺之前点燃的这三根细香,一直都有“人点香、鬼折香”的说法。按照行里的说法,这三根细香能否顺利燃完,是鹊主态度的一种表现。

    一般来说,如果三根细香完全燃尽,就代表鹊主对换墓一事没什么意见,可以直接把鹊主的尸身请出棺外。但是,如果细香在没有完全燃尽的时候,就从中间折断了,则表明事情有些麻烦。

    一断两好、两断一好、三根全断,不同数量的香断都有着不同的说法。不过,细香断的越多,就说明鹊主的态度越坚决。如果赶上三根细香全断的时候,寻龙匠就必须停止换墓的活计,恭恭敬敬地对着鹊主尸身行全套大礼,然后按原路退出,封墓离开,另选别的风水吉穴来替鸠客换墓。

    不过,虽然这种说法是从老一辈里传下来的,但我却不怎么相信。就像倒斗一行中,也有什么人点烛、鬼吹烛的说法一样。其实说白了,倒斗爷点燃蜡烛的作用,就是为了检验墓室中的空气质量好不好,能不能让人进去罢了。这事的基本原理,应该也跟活禽探路的法子差不了多少。

    至于寻龙行里的这个“人点香、鬼折香”的说法,我估计也就是一种变相的心理暗示。除去香本身的质量问题,我估计大多数情况下,这三根香一般都不会出什么问题。现在,既然三根细香都已经燃烧干净,我们也能放开手大干了。

    按照寻龙行里的规矩,为了防止珉王尸身沾染活气,出现尸变一类的意外情况,我们没有直接近身接触活尸,而是先用软尸香把珉王的尸身熏软后,就取出了随身携带的飞龙爪。

    这飞龙爪的爪头灵敏,就是为了在这种时候替代人手使用的。我们观察了尸身片刻,找出了两个平衡借力点,作为我跟爷爷配合用力的支撑位置。

    位置找出,我跟爷爷对视两眼,两条飞龙爪也顺势飞出,分别抓扣在尸身的上段和下段。而我们也分别站立在这两个借力点的侧方位,准备把尸身从棺床上悬吊下来。

    爷爷见我摆好了架势,手上打了个准备的手势后,口中又是一声唱赞说:“群仙大开仙宫路,敬请鹊主归天门。鹊主起驾,禁声!”

    随着爷爷话音刚落,我们两人同时配合使力。飞龙爪后的钢索骤然绷紧,珉王的尸身也被我们从棺床上垂直地吊了起来。

    可谁知就在珉王尸身离开棺床的瞬间,我只觉手上骤然一空。低头一看,只见珉王的尸身在空气中飞快地干皱萎缩。不过眨眼间,就化作了一堆白色的粉末。又被不知从哪里旋起的阴风一吹,瞬间消散在了我们眼前。

    紧接着,只听接连几声“铛铛档”地清脆落地声骤然响起。那些没有随着化成粉末的金银玉器凌空坠落,滚得到处都是。

    手上的重量突然消散,我有些控制不住脚下的平衡,被诓的身子猛然一晃,险些一头栽在身前的棺床上。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况,当时就是一懵,抬头问爷爷说:“这是怎么个情况,怎么一下子就化成白粉了?”

    爷爷似乎有些见怪不怪了,淡定的收起了飞龙爪,瞥了我一眼说道:“这尸体既然没有成僵,一离开的穴眼中的地气庇护,肯定会受不了周围突变的空气环境。当场化为飞尘消散,或者萎缩成一节枯骨,这些都是常见的情况,你小子用得着惊讶嘛。”

    这种情况,我虽然之前听行里的老前辈们说过,但毕竟没有见过,也没想到尸身的变化会来的如此迅速。现在又见爷爷这幅幸灾乐祸的模样,就猜着他没有事先提醒,肯定是因为我浪费他好酒的事情报复。

    我懒得理会爷爷的小心思,就抬眼看向棺床的正中。那里,一个篮球大小的深洞显露出来,里面好像放着些什么东西。

    谢谢最近几位亲投的票票,暖心啦~

    (本章完)

第94章 白兔() 
随着珉王尸身的消散,一个深深地黑洞也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这个黑洞开在棺床对角线的中心位置,直径也就篮球大小。手电光束照过去,还能够看到里面隐隐有流光闪过,好像有什么东西放在了里面。

    我不由走近了两步,凑到了棺床的旁边去看,只见黑洞之中,一个像瓮又像缸的东西放在了里面。这东西通体雪白,高度也就二十多公分。质地像是某种白玉,看起来温润剔透,却又有着像白瓷一样的光滑釉面。

    这东西大肚圆腹,开口不小,从底部到开口是逐渐张开的造型。样子看起来,跟早年里用的大水缸差不多,可又有瓮壁那种比较流畅的弧度。从这东西的开口向内部看去,好像还有一种白雾一样的东西凝聚在里面。

    我看的入神,不自觉的喃喃自语道:“这玩意不会是风水瓮吧?”

    “小兔崽子,你小子看什么呢。”爷爷正准备把鸠客的尸身请上棺床,却见我死死地盯着棺床离不开眼,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就从旁边走了过来。

    “这是……风水瓮!”爷爷一见放在棺床中的那只白瓮,两眼猛然一眯。在我惊诧的眼神中,一个抬步跨上了棺床,就蹲在黑洞旁边细细端详起来。

    我跟七针见状,也随后跳上了棺床,凑到了爷爷的旁边。瞬间,三道光束照向黑洞中的白瓮,里面的情景,我们也看了个一清二楚。

    只见白瓮里面,一只巴掌大小的白兔蜷缩在正中央。白兔,双目紧闭,呈团身盘卧状。只是,这只白兔并不是实体,而是由一种极为浓郁的烟雾凝聚成的。令我感觉啧啧称奇的是,这只白兔的腹部,竟然还在一收一缩的起伏着,呈现一种吞吐呼吸的生命状态。

    我看的入迷,一种说不出来的奇怪的感觉,却在瞬间从我的心底窜了上来。神思恍惚中,我感觉像是有个女人突然抱住了我的腰肢,她小巧的下巴也搭在了我的肩膀上。一张樱桃一样的小嘴微微开启,就趴在我的耳边,一遍又一遍地在那里说道:“摸摸它,去摸摸它呀。小白兔,多可爱啊。快点、快点,就这样,把手伸进去……”

    她的身子,柔软滑腻却冷得似冰。声音,更是真实的令我心颤。我甚至能感觉到这个女人清浅的呼吸,徐徐地扫在了我的脖颈上。我有了片刻的失神,就好像鬼使神差一样,我缓缓的探出自己的左手,就想去摸这只体态迷你的白兔。

    可就在我指甲刚要伸入白瓮的时候,爷爷“啪”的一下把我的手掌打开,嘴里大叫道:“小兔崽子,你他娘的不想要手指了。风水瓮都敢伸手,长本事了!”

    我被爷爷反手一打,猛地从恍惚中回过神来。我有些呆愣得看向四周,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周围,只有我、爷爷和七针三人,哪里有什么别的东西?可我刚才明明感觉有个女人凑到我旁边说话了,这是什么情况?

    爷爷伸手在我眼前晃了晃,大声说道:“你小子愣什么神啊?傻了!”

    我放在脖子上的右手顺势挠了挠头皮,也感觉有些迷糊,正想开口,却突然想到爷爷一贯的行事作风。心说我要是跟这爷爷说感觉有个女人抱住了自己,依照这老爷子的个性,那必然是少不了一顿取笑啊。为了自己的脸皮着想,我还是保持沉默的好。

    念头一动,我刚要出口的话也顺势一转,就把话题带到了别处,笑道:“您说眼前这东西,真是风水瓮?”

    爷爷点了点头,说道:“看这东西的外貌特征,必是风水瓮无疑了。只是没想到这珉王能有这么大的本事,连这东西都能找出来。看来建造这个船墓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顶天的大事了。”

    我知道这风水瓮的稀有程度,不是有钱就能搞到的。现在一听爷爷这话,就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说道:“一个古国遗君,都能有这么大的阵势。那这薄姑古国在全盛的时候,又是怎样的样子,还真是难以想象。怪不得当年周公东征的时候,先拿这薄姑古国开了头刀。有这块肥肉摆在这里,要是能一口吞下,这打仗的装备不得提升好几个档次啊。”

    七针从来没有听说过风水瓮这种东西。见我跟爷爷说的热闹,就问我们什么叫做风水瓮,里面又有什么说法。

    我正好知道些内情,就抢先解释说:“其实,说起风水瓮这种东西,最常跟它一起提起的就是棺材涌。”

    棺材涌,顾名思义,一种伴随棺材而来的特殊物质。只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一种从死亡之地里面生出来的东西。不过,也正是因为它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除了很少被世人知晓外,一般也不会轻易出现。

    不过,在传说中,棺材涌是天地精气凝聚成的精髓,可化阴阳通天地,能医百病。不管是身负重伤、还是患有绝症的人,只要能用棺材涌作为药引加入药中,便能达到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

    根据我从书中看到的记载,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棺材涌这种东西,其实就是地气凝结成的一种类似于固态的特殊气团。只是,棺材涌的表现形式,会因为不同地方的地气差异,形成的形状也千奇百怪、各有不同。

    我们眼前的这个棺材涌呈现白兔盘卧状,就是受周边风水大势的影响,对当地地气的一种拟态化的展现。简单的解释一下,船墓坐落的风**眼,名为天兔拥月宫。穴眼上面生出的高山,也呈现巨兔的形状。两者结合相生,对当地的地气引导凝集,才会使棺材涌呈现白兔一样的拟态。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我之前去过的那个银羽凤凰巢,也具备棺材涌形成的必要条件。那穴眼中形成的棺材涌,就很有可能呈现出凤凰的模样。不过,也因为那地方的风水档次不够,不管再过去多少年,也不会形成眼前白兔一样的气态凤凰。

    (本章完)

第95章 十二只风水瓮() 
在我的记忆中,按照从老一辈里传下来的说法,棺材涌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世间少有的风水宝穴。第二,必须在穴眼之中放置风水瓮。

    至于风水瓮这种东西,据说是用天上掉下的某种陨石打造成的,本身就具有一种极为神奇的功效。而在我国古代的某些远古民族里,对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也有着极高的崇拜心理。

    这些人认为陨石是上天赐予的一种神石,是天上神灵给人类传递信息的某种特殊信号。他们不仅会把陨石作为部落中的圣物。更会把这些陨石打造成某种秘器,来进行一些神秘的宗教活动,从而达到与天神交流的目的。

    虽然上面的这些说法,带有一部分的迷信色彩。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的陨石自身带有的某种神秘力量,也是现在很多科学家都解释不了的。

    既然陨石难得,这风水瓮也就显得更为稀有了。况且,制作风水瓮的这种白色陨石,名为女娲骨,据说是当年女娲以身补天之后,身上的骨肉从天而降,化成的一种特殊陨石。

    这种陨石,能够吸收云雾山气。陨石的周围,也终年凝聚着一种烟雾状的古怪气体。而这种气体,看起来好像是气态的,实际却呈现一种非常诡异的固态性质。如果把手伸入其中,就能实实在在地把这些烟雾抓在掌中。

    而这种烟雾最为神奇的地方却是,只要是身上有些不舒服的人去女娲骨前祷告一番,然后再吸取两口烟雾,身上的小病小痛便会无药痊愈。虽然烟雾对某些大病无效,但也能缓解一下身体上的某些不适感。

    当地百姓见这女娲骨的神秘特性,不可避免的生出敬畏心理,就成群结队的去石前焚香祭拜。而他们焚烧香烛所产生的青烟,也会被陨石全数吸收。如此一来,这些百姓就更加坚信是天上神明听到他们心中的祈祷,才会接受了自己的香烛供奉。

    后来,在秦王扫六合的时候,这块名为女娲骨的陨石被秦始皇意外得到。秦始皇听信了身边方士的建议,就把这块陨石破开,制成了数只翁缸一样的白色器皿,并起名为风水瓮。而秦始皇制作这些风水瓮的目的,就是想根据方士口中所说的秘法,凝结出棺材涌这种东西。并把它作为药引,来制作长生不老药。

    在野史记载中,秦始皇共制作了一大十二小、一共十三只风水瓮。其中,最大的一只风水瓮,是秦始皇为自己所制的,打算放入自己陵墓中的。至于其余十二只风水瓮的下落,据说当年始皇派人在天下广寻找风水大穴,想要把风水瓮埋于其中,生出棺材涌为自己所用。

    话虽如此,可事实也是摆在眼前的。这天下龙脉虽多,但符合条件的宝穴吉眼却极为稀少。秦始皇穷尽了半生之力去寻找,也只埋下了七只风水瓮。

    最后,随着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的突然驾崩,这七只风水瓮就再也没有机会被取出。而没有被埋进穴眼中的另外五只风水瓮,也随着秦末的战乱而消失了。

    我说到这里,七针突然开口问道:“梁少,这秦始皇为什么造了十二只小的风水瓮?十二这个数字有什么特别的说法吗?”

    我点了点头,说道:“在古代,那时的人把大地分成十二地支,十二地支统合起来就是大地。而十二这个数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寓意着天下统一。其实,秦始皇对十二这个数字特别看重,除了这十二只风水瓮,还有传说中的十二金人,都是特别选用了这个数字。”

    爷爷听我说完,又在旁边补充了一句说:“除了小晨的这个说法,秦始皇看重十二这个数字,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一年分四季,一季有三月,一年就是十二个月。如此循环往复,就是千秋万代。这个说法,正好暗合了秦始皇想要把皇位代代相传的想法,所以才会被秦始皇特别看重。”

    七针听我跟爷爷说完,突然提出了一个疑问说:“我刚才听梁少说,这女娲骨在没被制作成风水瓮之前,石身旁边凝聚成的烟雾是可以抓握的。怎么成了这风水瓮之后,反而就不能碰了呢。”

    爷爷在旁解释说:“之前,女娲骨安放在自然之中,吸取的都是周围植物的纯净之气,凝结的也是自然的精华。直接用手触碰或者吸食,给身体带来的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说到这里,爷爷指了指眼前的风水瓮说道:“可这女娲骨被做成风水瓮之后,虽然能凝聚地气,形成特殊形态的棺材涌。但也因为深埋在地下,周围的阴气较重。在风水瓮中形成的棺材涌,也就成了世上极寒之物。风水瓮埋在地下的年代越长,里面的积攒的阴气也就越浓郁。”

    爷爷一边说着,还一边斜了我一眼说道:“像眼前的这个风水瓮,在这古墓里深埋了千年,里面凝聚的阴气更是厉害。这手要是伸进去,马上就能冻掉了。哎,小晨,我说你个小兔崽子。这风水瓮的来历,你自己也是清楚的。刚才要不是我在旁边拦着,你小子就直接伸进手去了。我说你是不是脑子让驴给踢了,这点事情拎不清楚了。”

    我见爷爷直接点名批评,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只能嬉皮笑脸的打哈哈说:“嘻嘻,这……这不是看着里面的兔子可爱,一时没忍住嘛。您老批评教育的对,我深入检讨自身错误,保证绝不再犯。”

    七针在旁边抿嘴一笑,不厚道地插话说:“梁少一个大老爷们,还会觉得兔子可爱?这不都是女人喜欢的东西吗?梁少的审美,什么时候也这么可爱了。说实话,是不是缺女人憋得。”

    女人?我刚才的确是感觉有个女人趴在了我的背上,怂恿我去摸这兔子的。难得真的就跟七针说的一样,我是单身太久,精神上出现幻觉了?

    谢谢亲们的收藏和票票,想在书中跑龙套的,可以在书评区给狐狸留言,狐狸会尽量满足大家的~

    (本章完)

第96章 鸠客归巢() 
一顿闲聊过后,爷爷也觉得我们不能再浪费时间了。对着我跟七针招呼了一声后,就跳下了棺床,继续我们未完成的事情。

    由于棺床上面没有停放棺椁,鹊主的尸身也化成了粉末,我们都省略的了不少的步骤。现在,只要把鸠客的尸身抬上棺床,我们这趟活计也就完成的差不多了。

    在寻龙一行中,像抬尸这种的体力活,自然是劳动不着爷爷这种元老级别的人物。此时也不用爷爷开口招呼,我就非常自觉的承担了这项任务。我蹲身背起了鸠客的尸身,就等着配合爷爷口中的唱词行事。

    爷爷见我的位置站定,先取出一张黄表纸折成细长的条状点燃,一边在鸠客尸身的头部转了两圈,一边念念有词地说道:“宝穴大开候新主,青鹰引路鸠客归!”

    这张黄表纸上面,早就用朱砂写好了鸠客的生辰八字。现在在鸠客的面门引燃,意味着引魂。我见爷爷手中的黄纸全部烧完,就脚踩请尸步,背着鸠客的尸身走向棺床。

    爷爷也不马虎,配合着我脚下的动作,在旁边高声唱赞了一句说:“地有宝穴荫万世,鸠客临门居其间,子孙福泽富贵生,一生受用无穷尽。鸠客归巢!”

    爷爷话音刚落,我也把鸠客的尸身停放在了棺床上面。尸身放定,我敛目退下,恭恭敬敬地站在了爷爷身后,配合着爷爷的节奏,对着鸠客的尸身鞠了三躬。

    一时礼毕,我们又掏出了一小串鞭炮点燃,甩在了棺床前面。一声“啪啪啪”地鞭炮炸裂的声音回荡在墓室之中,被四周的墓壁反射回来,震得我两耳嗡嗡作响。

    寻龙匠在墓室中引燃鞭炮,意味“惊天动地”。做这件事的目的,就是为了告知此地的神佛妖鬼,这里的宝穴已经换主,祈求八方的神明鬼怪多多照应。

    我们等鞭炮全部炸完,爷爷就从随身背包里取出了一支金尾青羽,态度恭谨地放在了鸠客尸身的头顶。

    爷爷拿出的这支金尾青羽为纯金打造成的,长约三寸,样貌与青鹰尾部的羽毛相似。这金尾青羽是寻龙行里的信物,是寻龙匠身份的象征。

    按照寻龙一行里的行规,只要这座古墓被寻龙匠蹚过,出过活计,都会在盖棺之后,在棺材的正上方放上一支金尾青羽,以此来告诉后面误入其中的寻龙匠。而后来的寻龙匠只要看到这支金尾青羽,非但不能再次开棺,还要恭恭敬敬地对着棺椁磕上三个响头后,才能原路退出,另寻别的吉穴来安葬鸠客的尸身。

    爷爷现在鸠客尸身放上这支金尾青羽的意思,就是为了警示后来的同寅,免得被人误点吉穴,坏了寻龙行里的规矩。

    我们见爷爷处理完了后续琐事,就准备打道回府了。因为行里规矩的约束,我们也没有探看墓中陪葬品的意思,就打算原路返回,退回中层的那间墓室。

    我们在退出地宫之前,爷爷又把我们带的所有香烛供品全部掏了出来,在墓室空旷的一角引燃。毕竟告知了八方神明鬼怪要多多照顾,该有的贿赂钱还是要跟得上的。

    “八方诸君莫嫌贫,聊表心意望承情。”爷爷点燃了黄纸,对着四周拜了几拜之后,就跟着我们爬回了之前的那间墓室。

    我们休息片刻,就要进行后续的回填任务了。不过,我看着眼前开口不小的砖洞,也有些头大的说道:“得,刚才撬的时候挺爽,现在麻烦事可不小。把这些石砖一块块地垒回去,也是件不小的工程呢。”

    爷爷嘿嘿一笑,十分不厚道地对我跟七针说:“冲向胜利的道路总是艰苦而又曲折的,你们加油加油,一定要经受住暴风烈雨的摧残。哎呦,我怎么突然感觉身子骨有些酥了。真是老了老了,腿脚不顶用了。我就先上去活动活动,过会下来替你们啊。你们两个小子,可别偷懒啊!”

    不等说完,爷爷就一溜烟地蹿进旁边的墓道,瞬间没了影子。

    “这老爷子,绝对练过凌波微步飞毛腿。这腿脚,比他娘的曹操都利索!”

    我看着爷爷绝尘而去的身影,对七针微微耸肩一笑。不过,我跟七针本来也没打算这事让爷爷伸手,现在见他一溜烟的没了影,也只是抬头笑笑,都没有在意。

    不过,这个被我们破开的砖洞,是开在下面墓室的墓顶上面,我们现在要想复原,也确实废了不少的力气。好在我们随身带了一种名为千丝藕的秘制粘合剂,处理起来也不算特别的麻烦。

    这种名为千丝藕的粘合剂,是从老一辈里传下来的秘方。就是为了寻龙匠退出古墓的时候,来复原墓墙用的。基本原理,好像跟现在的快干水泥差不多。可能是因为配方中的秘法加持,这千丝藕比一般的快干水泥坚固了不少,稳定性也更为持久,更能适应墓中潮湿和阴冷的环境。

    现在,有了这个东西作为辅助,我跟七针复原眼前的石砖顶,也不是想象中的多么复杂麻烦。可既是这样,我俩也在这里浪费了将尽两个小时的时间。

    只是这砖地一层叠加一层,也是一件耗费功夫和体力的事情。好不容易把眼前的砖洞封补完整,我们拖着酸痛的四肢,爬上去跟爷爷回合。

    爷爷正靠在九阶石台的边缘打盹,听见我们上来的动静,就站直了身子,伸着懒腰问道:“怎么样了?都搞利索了没?”

    我甩了甩胳膊,嬉皮笑脸的说道:“那是自然,您孙子出手,有搞不利索的事情嘛。不过,这下头的事情都搞明白了,咱们接下来怎么个行事方法,您也给个话出来。”

    (本章完)

第97章 图纸() 
爷爷见我问起下一步的计划,就取出了之前的那张船墓布局图,对着我们晃了晃说道:“现成的路引在这里,放着不用岂不是浪费人家的一片好心?我可没有闲情逸致跟那些藤婆交流感情。”

    我听爷爷提起那些藤婆,浑身也是痒得不行。一想她们身上那些小嘴一样的疙瘩凸起,胳膊上的鸡皮疙瘩都冒了一层出来。就点头说道:“这事赞同,那些电动小马达一开启,真他娘的跟过电一样。这免费的全身spa,还真有点消受不起。”

    七针向来是实际主义者,怎么利索就怎么来,对我跟爷爷的决定也没有异议。既然出墓计划敲定,我们也没有多余的废话,都凑过去研究那张布局图。

    布局图对船墓的整体结构描绘的十分详细,里面所有的通路和机关都标识的一清二楚。我盯着图纸看了一会,就非常容易的找出了瘦鱼进入船墓的通道。

    原来,在船墓底部的正下方,有一个暗口是连接着砂海的。而这个暗口的后面,又有几条墓道与二层的墓室相连。如果所料不错的话,瘦鱼应该是从这个暗口进入船墓,到达那个满雕珉王像的墓室的。

    只不过,当初建造这个船墓的时候,为什么会在这里建造一个暗口呢?这暗口开在船墓的底部,感觉并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船墓内部的整体构造也并不是很搭,就像是被人硬生生地开出来的,也不知道有什么实际用意。

    我把自己的疑问提了出来,就听爷爷说道:“从布局图的描绘来看,估计是运载材料的暗道。”

    “运载材料?建造船墓的材料吗?”我接言问道。

    爷爷点了点头,指着暗口后面一条呈缓坡状的墓道说道:“这船墓的体态不小,肯定是逐层向上建造的。只不过随着船墓高度的逐渐递增,运送材料也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那时候又不跟现在一样,没有吊车之类的辅助工具,材料都是靠全人工运载的。要是从船墓的底部向上悬吊材料,太过费时费力。相比之下,如果在船体的底部开个暗口,由这个地方向上输送材料,要更为方便和省力一些。”

    我觉得爷爷的这个猜测,还是比较靠谱的,就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估计这个暗口最后没有被封死的原因,也是因为这船墓还没完工,珉王就被当时朝廷给镇压了。他大爷的,这样一搞不要紧,倒是便宜了瘦鱼那小子,要不是因为这个暗口,他能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墓里?被人摆了这一道,还真他娘的憋屈。”

    七针指了指那张布局图说:“有这么一个外挂加持,不服气也不行啊。早知道这么多事事,我他娘就该先出手揍这小子一顿!我早就看这小子不顺眼了,生生地忍了他一路!”

    不过,事到如今,多说无益。我们认真地研究了一下布局图,就找出了隐藏其中的脱身路线。估计当年珉王也指望自己的后辈能进墓取宝,才会在白石砂海的底部修建了一条暗道,希望来人能避开那些难缠诡异的砂中藤婆。

    路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