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泉药店-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不其然,用这个胖子做出来的酱料奇香无比。

    说到这儿,牛老板得意的一笑:“通过不断的尝试,我发现只有脂肪含量够多,最好是用脸上发出油痘的人制作出来的酱味道才最好。那天那个美女来质问我,我看到她脸上的痘就知道,是极好的食材送上门了!”

    李泽飞又呕吐起来。

    牛老板眼中闪过一道阴狠的光:“说吧,你们想怎么死?如果想大家都省事,你们就到我的缸里去,死了也能为别人做点贡献。要不然,我就点火烧死你们。”

    东方白说:“你别忘了,纵火杀人,也是死罪!”

    “哼哼,警察来了我就说是屋里进了贼,把以前存的汽油引燃了。事实上也确实是你们私闯民宅吧!”

    没想到这个牛老板不仅狠毒,心思还这么缜密。

    东方白正在想该如何跟他周旋,扭转局面。

    正在这时,忽然看到在牛老板身后飘飘悠悠的升起了一个黑乎乎的影子。下一秒,他看清,那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

    小女孩扎着两个羊角辫,瘦瘦弱弱的。她两眼死死的盯着牛老板。

    “你们不说话,那我可就点火了!”说着,牛老板就要划开打火机。

    东方白冷冷的说:“你先看看你身后是谁?”

    “哈哈,小子,这么老套的手段你还用啊!”话音刚落,从他身后传来一个幽幽的声音,“爸爸”

    牛老板顿时浑身一震,身体僵直。他慢慢回过身,看到了那个小女孩。

    “妞妞妞,你”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因为这时,那个女孩原本红润漂亮的小脸慢慢腐烂了,脸上烂乎乎的碎肉上粘着红褐色的酱汁。

    她咧开没有皮肉覆盖的血肉模糊的嘴,笑嘻嘻的说:“爸爸下来陪我玩呀!”说着伸出烂的只剩骨头的手掐住了牛老板的脖子。

    牛老板当即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看到这个小女孩,东方白的心里很难受,为了金钱;丧心病狂的牛老板竟然残忍的害死了自己的女儿。

    他同情的对妞妞说:“孩子,你跟我走吧,我送你去你该去的地方。”妞妞点了点头。

    这时李泽飞盯着一旁黑漆漆的瓷缸问东方白:“人的尸体到了这口缸里,怎么就会变成了肉酱呢?”

    东方白站在缸边又仔细的观察,他发现在那些符号刻痕的凹凸之中布满了灰绿色的绒乎乎的粉末。

    “我觉得,是这些粉末的原因。这很可能是一种古老的微生物,比如细菌或者酵母菌之类的,作用于尸体之上,产生了一种反应。”

    二人报了警,他们告诉警察因为被发现了秘密,牛老板要放火灭口,却突然晕倒了。警察看到缸里的东西也震惊了。

    做完笔录,二人带着妞妞的鬼魂回到了黄泉药店。

    送走了妞妞,李泽飞搂着东方白大哭了一场。

    这天一大早,东方白正准备休息,路九歌的电话打了过来。

    电话里她说她妈妈前几天回了趟姥姥家的小村,没想到今天一早竟然把姥姥给带回来了。

    “姥姥见我妈打听夏凤,就非要跟她一起回海滨,要当面跟我说。我刚才跟我妈通了电话,问姥姥能不能带你也一起去。她一听说你姓东方,就说一定让你一起去见她。”

    东方白想了想说:“好,那咱们十分钟以后楼口见。”

    两人见面后,东方白开车按着路九歌指的路,来到了她家。

    路九歌的爸爸妈妈见到女儿带来一个这么俊朗帅气的小伙子,心里很是喜欢,张罗着沏茶倒水。

    路九歌有十几年没见过姥姥了,此时看到沙发上坐着的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太太,她稍微有点拘谨。

    “九歌啊,不认识姥姥了吧!”听到那熟悉充满慈爱的声音,路九歌的眼圈一下子红了,几步跑过去扎进了姥姥的怀里。

    祖孙俩亲昵了好一会儿,路九歌才想起给姥姥介绍:“姥姥,这位就是我跟你说的东方白。”

    东方白赶紧上前,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姥姥”。

    姥姥看到东方白,眼神有点复杂,问:“小伙子,你是东方正己的后人?”

    东方白连忙点头,有点诧异,心想她怎么会知道太祖爷爷的名字?

    姥姥叹了口气,说:“都坐吧。九歌啊,我这一辈子,都没有出过那个小村子。这次到这里来,是因为情况特殊。”

    “本来,这些前尘往事我是准备带进棺材里去的,不想告诉任何人。但是你妈妈一跟我打听夏九凤,我就知道,是报应来了。”

    路九歌紧紧握着姥姥的手,说到这儿,她感觉姥姥抖了一下。

    “你问的那个夏九凤,其实是我的姥姥,你应该叫太祖姥姥。我母亲是夏九凤的二女儿,也是她最疼爱的孩子。这些事情都是她讲给我母亲的,我母亲又讲给了我。整件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到有皇帝那会儿了”

    清朝末年,华北地区遭逢了一次罕见的大旱灾。三年无雨,颗粒无收。

    大旱灾造成了大饥荒,当时逃荒的浪潮席卷了整个华北地区,沿路上饿殍遍野,死尸随处可见。

    夏九凤一家住在深山里一个名叫夏家村的小村子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官府赈灾的口粮根本放不到这里。

    夏家村的人都姓夏,是同族。

    夏九凤的父亲夏明义作为村里的村长、族长,带着壮劳力挖草根,揭树皮,甚至捡骡粪,一切能吃的东西基本都吃光了。

    眼看着族人饿死的饿死,逃荒的逃荒,夏明义心急如焚。

    这一日,从山外来了一支逃荒的队伍,跌跌撞撞就闯进了夏家村。

    夏明义有心把他们轰走,但看到来的都是老幼妇孺,也都饿的奄奄一息了,实在于心不忍。心里盘算着,就算没有吃的,让他们有个地方歇脚也好。

    然而世事难料,谁成想这一时心软,却铸成了百年大错。

    作为村长,夏明义同意了收留这些逃荒的人,把他们安排在村东头的一个荒废的破庙中落脚休息。

    谁知第二天一大早,一个逃荒的妇人就哭哭啼啼的到家里来找夏明义。

第五十一章 祸起荒村() 
第二天一大早,一个逃荒的妇人哭着来找夏明义,说自己刚满周岁的儿子不见了,请他帮忙找一找。

    夏明义听完心里一沉:周岁的孩童,路都走不好,怎么可能自己跑出去。但是自己的村民生性纯朴,之前从来没有发生过拐带儿童的事情。

    安慰了妇女一番,夏明义发动村民帮助寻找孩子的下落。中午的时候,本族中的一位长者,论辈分是夏明义的叔父,来到了他家。

    夏老伯一进屋,把门关上,拉住夏明义的手,老泪纵横。

    夏明义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赶忙问原因。

    夏老伯抽泣着断断续续的说:“明义啊,那个孩子那个孩子都是我那个不孝子啊”

    原来,今天一大早,夏老伯的儿子兴冲冲的说,在后山上打了野兔,亲自下厨给爹娘炖了一锅香喷喷的肉。

    夏老伯老两口饿的已经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见到了炖肉,跟儿子一起风卷残云般的吃了个精光。

    听夏老伯说到这儿,夏明义隐隐的猜到了什么。旱了这么久,山上寸草不生,哪里还会有野兔!

    他心里感到了一阵不安和恐慌。

    吃完了一锅肉,老两口才算缓了过来。夏老伯走出屋子想晒晒太阳,正好看到儿子拿着铁锹在自家院子里埋什么东西。

    他好奇的走过去,见到的却是一堆小儿的骸骨!

    老人当时一个没站稳,就坐在了地上。

    他儿子承认,是见老爹老娘快要饿死了,所以偷了逃荒妇人的孩子,炖来吃了。

    夏老伯把儿子一通好打,但打归打,那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而且也是逼不得已而为之。他此番前来,是想求夏明义网开一面,饶过儿子一命。

    夏明义听完心里“咯噔”一下子,完全没了主张。

    他知道,在这样的灾年,发生人吃人的情况在所难免。对于那个逃荒的妇人,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可逃荒的人也是人,孩子被自己的族人吃了,不给人家个交代,也说不过去。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自己家的门忽然被撞开了,那个妇人闯了进来。看来她是听见了刚才夏明义两人的对话。

    她瞪着血红的双眼,冲过来揪住夏老伯的衣领就要跟他拼命,嘴里一边喊着:“还我孩子,还我孩子!”

    这时村民都被惊动了,围到夏明义家门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议论纷纷。

    当得知是夏老伯一家吃了逃荒女人的孩子时,大家都不说话了。

    过了好一会儿,人群中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不能白收留他们,吃了他们的孩子,总强过我们自己饿死!”

    此话一出,立即得到了一众村民的支持。甚至有人提出,现在就到破庙去,把他们的孩子抢回来吃掉。

    面对一群饿疯了的村民,夏明义再说什么都已经不管用了,场面完全失控。

    那一晚,夏家村家家户户都吃上了热腾腾香喷喷的炖肉

    姥姥说到这里,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后来,那五个失去孩子的女人手拉手跳崖了。临死前立下毒誓,诅咒夏氏一族从今往后但凡有女人生产,母亲孩子永远两不相见。也就是说,不是产妇难产而死,就是婴儿夭亡。”

    路九歌听完以后心情很沉重。

    没想到历史书中说的“异子而食”竟然活生生的发生在自己家的先人身上。这令她觉得不寒而栗。

    “那后来呢?她们的诅咒应验了吗?”东方白问道。

    姥姥把目光投向远处,良久,点了点头:“应验了”

    五个逃荒女跳崖死后,剩下的逃荒者不敢再呆在夏家村了,一路硬撑着又往别处去了。

    不久以后,天降大雨,旱情得到了缓解。江南士绅的义赈口粮也放到了村里,夏家村算是得救了。

    缓过神来的夏家村人都明白是那五个孩子救了全村人的命,心存愧疚。夏明义就带领村民下到谷底,找到了那五个妇人的尸骨,各家出钱下葬了。

    当然,大家并没有把那个诅咒的事放在心上。

    可是自那以后,村里只要有产妇生孩子,大人孩子必死一个。

    一时间村民们恐慌了,他们知道是诅咒应验了,可是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破解。

    村长夏明义带着村里德高望重的几名长辈到祖宗祠堂磕头请罪,又把夏家村改名叫“小儿村”。但情况还是没有任何改变。

    后来,夏明义到村子外面去寻访高人。

    约摸过了三个月以后,有一天他回来了,形容憔悴,面色灰暗。村里人问他有没有找到破解诅咒的方法,他只是摇摇头。

    回到家,关上门,他把老伴叫到跟前,偷偷的跟她说:“我这次出去,访到了一位高人,他告诉了我一个法子可以破除咱们一族的诅咒。”

    老伴一听很高兴,可夏明义却叹了口气,说:“但是这个法子太毒了。需要杀掉八十一个命格纯阴的人,再取一个待产妇人肚中的胎儿,把那些人的阴气注入婴儿体内。炼化成婴灵,放于村中,方可保母子平安。”

    “还别说找不到这八十一个人,就算找齐了,你说,咱要是真做了这等有悖天理人伦的事,岂不是要下十八层地狱啊!”

    老伴一听也皱起了眉头,说:“是啊!可是,那咱们夏氏一族就只能这样眼睁睁的等死吗?”

    夏明义又摇了摇头,没再说话。

    偏巧老两口的对话被从门外经过的夏九凤听了个正着。

    夏九凤是夏明义最宠爱的小女儿,聪明漂亮。不同于当时一般的女孩子,她年纪轻轻行事果断老辣,凡事争尖要强。

    她知道那个诅咒对整个夏氏家族,当然也包括她自己意味着什么。当下她拿定主意,出村去,想办法完成那个法事,拯救夏氏。

    第二天,夏九凤借口到山外面看看,长长见识,不顾父母阻拦,背着一个小包就离开了村子。

    她下了山,一路打听着来到了直隶顺天府的县城。在那里,凭着美貌和聪慧,她被当时总督手下的大将张都统看中了,收作了六姨太。

    在府中,夏九凤殷勤伺候都统的老娘,每天变着花样哄老太太高兴。同时用尽浑身解数讨都统欢心。很快,就成了张都统身边最得宠的女人。

    这一天,夏九凤愁眉苦脸的对都统说:“老爷,九儿最近胃口总不好,浑身乏力,还总恶心,不知为何。要不,请王大夫来看看吧!”

    都统不敢怠慢,赶紧叫人从县城最好的医馆请来王大夫诊治。

    王大夫是都统府御用的医生,其实,这之前夏九凤早已花重金买通了他。

    王大夫装模作样的给夏九凤把脉问诊,然后煞有介事的说:“给都统您道喜啊,六姨太这是有了喜脉。”

    都统听完以后很是高兴,让王大夫开了安胎的药,重重打赏了。

    当晚,当都统来到夏九凤屋里的时候,见到自己最爱的女人哭的是梨花带雨。他赶忙询问原由。

    夏九凤使了一招欲擒故纵,只是哭,什么也不肯说。等看都统憋的不行了,她才把自己家族的女人受到诅咒的事情告诉了他。

    张都统听完皱了皱眉头,说:“还有这样的事!”

第五十二章 当年的罪孽() 
夏九凤一下子扑倒在都统脚边,泪流满面。

    “蒙老爷不弃,对我百般宠爱。九儿还没有好好报答您,九儿舍不得就这么离开您。可是九儿不死,咱们的孩子就得死,那同样是挖九儿和老爷您的心头肉啊!”

    张都统见夏九凤这样,慌了手脚,赶紧把他扶起来,搂在怀里,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慰道:“九儿莫哭,明天我就派人去请最厉害的大师,一定把你们家族的诅咒给破了!”

    夏九凤抽泣着说:“谢老爷怜惜。其实不用去找大师了,我爹说过破解的方法,只不过做法事需要的东西,不太好弄到。”

    张都统把夏九凤拉到眼前,眉毛一立,大声说:“有什么难办的,就算是要龙肝风胆,老子他娘的也给你摘下来!你快说!”

    夏九凤“扑哧”一声破涕为笑,随即在他耳边轻声低语起来

    当时在顺天府县城,有一个赫赫有名的高人,名叫东方正己,既精通医术又深谙道法。

    初到县城时,夏九凤就见过这个人,相貌英俊,风度翩翩。夏九凤对他心怀仰慕之情。

    后来有一次,县城里有一户人家停灵时尸身被猫扑了,起了尸,在城里四处游荡,吓的人们天一擦黑便不敢出门。东方正己没费吹灰之力就制服了那行尸。

    夏九凤见识了东方正己的本事,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经常以都统的名义送去礼物匾额,一来二去就熟识了。

    当都统同意帮夏九凤完成法事的时候,她马上派人到乡下去请已经隐居避世的东方正己。

    本来一听说是这么邪恶的法事,东方正己说什么也不肯答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过几天,他再次来到都统府,主动担下了做法的事情。

    听到这儿,东方白叹了一口气,说:“后来,他们就杀了八十一个人,又挖了月妹肚子里的孩子炼婴灵了。”

    “没错。”姥姥说。

    后来,东方正己在县城里转了好几天,终于在靠近西山脚下的一片空地附近,找到了合适的位置。

    都统下令在此地挖地洞,等地洞挖好了,他就从县城里包括周围的村镇搜罗了八十一个合适的人,抓进洞里杀掉了。

    “那月妹呢,是怎么回事?”路九歌问。

    “她本名叫计月妹,是都统府上缝制衣服的一个帮佣。不仅做活精细,还会唱昆曲,府里人都爱听她唱。”姥姥说。

    当时计月妹怀孕八个月,仍然时不时的到都统府上帮各位太太、姨太太做点缝补的活计,贴补家用。

    那天,夏九凤把计月妹骗到地洞之中,命人开膛破肚,取出她腹中鲜活的胎儿,交给东方正己炼婴灵。

    那胎儿本来活蹦乱跳,后来被东方正己装到碗里,放到了一面大镜子跟前。没一会儿工夫,再看婴儿的身体,竟然变成了青黑色,没了生气。

    东方正己把炼化好了的婴儿交给夏九凤,两人离开了。

    一众小道人和都统的士兵正在收拾法器和做法时用的书籍内典,就在他们刚要离开的时候,轰的一声,整个地洞就塌毁了。

    原来,当时正值八国联军攻城,一发炮弹飞来,把地洞里炸毁了。这些参与法事的人,全都被封在了洞里。

    夏九凤趁乱连夜逃离了县城,张都统以为她被砸死在地洞里了。她带着婴灵马不停蹄的回到了小儿村。从此,村子便太平了。

    听到这儿,东方白若有所思的说:“月妹的戾气深重,应该就是那时杀了洞里的人,成了厉鬼。在这几十年之中,又按着太祖爷爷落下的道书修炼成了鬼王。三十年前,她出来大概就是想修刹,结果被爷爷和姑姑给镇住了。”

    路九歌恍然大悟的说:“在地洞里的情况,我在梦里见到过。那个一直困扰我的噩梦,原来就是太祖姥姥所经历的。”

    东方白点点头说:“也是月妹的亲身经历。那次她发现了你是夏家的后人,跟你之间有了某种感应,所以你就会经常做这个噩梦。”

    姥姥对路九歌说:“如今计月妹这个怨鬼来找你讨要婴灵,你如果给不了她姥姥很担心你的安全啊!”

    东方白想了想说:“姥姥,九歌的太祖姥姥住的那个夏家村,也就是小儿村,您知道在哪里吗?”

    “咳,那就是我住的地方啊!”

    “您是说,我小时候就是在夏家村长大的?”路九歌瞪大了眼睛。兜兜转转,找了一圈姓夏的,原来自己从一开始就是局中之人。

    姥姥点了点头。

    东方白又说:“那我们能不能跟您回去,把婴灵找回来还给月妹?”

    姥姥犹豫了,说:“其实,这么多年,村子里从来没有人见过那个婴灵。更不知道他在哪儿。”

    原来,为了保证婴灵的绝对安全,东方正己教了夏九凤一个秘法。

    回到小村,她带着婴灵来到了山脚下的一座土地庙,照东方正己教的方法在庙里打开了一个冥界的空间,把婴灵藏在了里面。

    这件事,夏九凤晚年只告诉了她最喜爱的二女儿。但这个空间具体在什么方位,如何打开,却没有任何人知道。

    东方白皱起了眉头。

    难怪上次黑泽说不好找,自己的太祖爷爷法术高强,他教夏九凤藏的地方,一定是极其隐秘的。可是如今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到夏家村去试一试了。

    东方白看了看路九歌,后者会心的点了点头,对姥姥说:“姥姥,事关重大,我们还是得跟您回去一趟。总得去找找看,有一线希望也不能放弃。”

    姥姥看看路九歌,又看看东方白,点了点头。

    吃完午饭,两人从家里出来,回到了瑞景小区。

    路九歌回屋收拾东西,东方白买好了转天中午的车票。两人商量好,第二天早上集合。

    东方白正收拾东西的时候,李泽飞愁眉苦脸的来了。见他整理行李,不解的问:“哥们,你要去哪儿啊?”

    东方白说:“去一个小村子。你好点了吗?”

    李泽飞摇摇头说:“睹物思人啊,眼前都是娜娜的影子。哎,你去小村子干嘛?”

    东方白停下手里的活,说:“你还记得那天晚上咱俩去树林,见到的那个穿着红裙子的女鬼吗?”

    李泽飞想了想,点了点头。

    “她跟我家祖上有仇,我的太祖爷爷拿了她的东西。我们这次回村,就是去找那个东西。”

    李泽飞一听来了兴致,刚才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光,问道:“哥们,能带我一块儿去吗?”

    “那可不行!这是回人家路九歌的姥姥家。况且,我们是干正事去的,你以为是去农家院旅游哪?”

    李泽飞的脸又拉长了:“哎,东方,你看我现在情绪特别不好,你一走,更没人安慰我了。如果我跟你一块去,没准出去换换环境,心情就好了呢!而且你要找什么,我也能帮把手不是!”

    看着他眼巴巴的样子,东方白也有点于心不忍。他掏出手机给路九歌打电话,问问她的意思。

第五十三章 深山巨怪() 
听东方白说完,电话那头路九歌“扑哧”笑了,说:“行,来吧!这不,我屋里这位大小姐也哭着喊着要去呢!一起吧,麻烦你再定两张票。”

    挂了电话,东方白比了一个v的手势。

    李泽飞高兴的搂住他,说:“我就知道你不会丢下我不管!哥们先走了,回家收拾东西去了!”说完转身跑了出去。

    东方白无奈的笑了,心说这小子,情绪来的快去的更快。

    第二天吃过早饭,四个年轻人在东方白家集合了。

    东方白和路九歌给一一做了介绍。四个人打车去接姥姥,然后直奔火车站。

    本来还担心姥姥嫌人多了太乱,没想到老太太很喜欢跟年轻人交流。

    大大咧咧的李泽飞和朱敏涛一唱一和很搭调,一路上唠唠叨叨,把姥姥逗的哈哈大笑。

    相比之下,东方白和路九歌倒显得比较沉默了,各自想着心事。

    坐了六个多小时的高铁,终于下车了。

    从车站出来,一行人又坐上小巴。

    约摸开了三个来小时,越走越偏僻,渐渐的看不到人烟了,远远就看见了一片巍峨高大的群山环绕。

    姥姥说,要进山了,剩下的路只能步行。

    路九歌和朱敏涛两人一左一右扶着姥姥,两个男人提着行李,一行人往山里走去。

    此时天已经黑透了,山路上静的吓人。早春乍暖还寒,山里的风更硬,路九歌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山间的小路弯弯曲曲,坑坑洼洼。两个男人打着手电筒照亮。

    几个人深一脚浅一脚正走着,忽听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悉悉索索的声音,好像是地上的落叶被什么东西卷起来的声音,紧接着树林里一群宿眠的飞鸟扑扑楞楞的飞了起来。

    东方白赶紧回身,用手电筒的光亮照着看去,只见一道巨大的黑影在林中一闪而过。速度太快,根本来不及看清是什么。

    李泽飞问:“怎么了?”

    “你没听见吗?”东方白说道。

    “听见什么?”

    “刚才身后”

    东方白正要说,姥姥开口了:“这树林里经常有些山鸡野兔的出没,别怕啊!”

    东方白没再作声,他知道,自己看到的绝非是这些。

    心里有点慌,因为看刚才那个影子的大小,绝对不是普通的山中走兽。他的手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腰间的短刀。

    此番临行前,他又去医院看望了姑姑,同时也跟父亲交待一下,自己着趟出门可能时间要长一点。

    父亲还是老样子,什么也不问,递给他一把刀。那是姑姑的乌月短刀,父亲只说了声“自己小心”

    东方白又仔细的环顾了四周,此刻除了树枝微微晃动,什么动静都没有了。

    在山里走了大概半个小时,终于看到远处有隐隐约约的灯火了。

    姥姥说:“前面就是了。”

    姥姥家的小院在村子西头,农村地方宽绰,姥姥安排两个男孩住东屋,女孩们住西屋。

    旅途劳顿,几个人早早的躺下了。

    没一会儿工夫李泽飞的呼噜声就响起来了。

    东方白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一来因为有点认床,二来,他还在想刚才那道巨大的黑影。

    迷迷糊糊的刚有睡意,东方白忽然听到后窗外面传来了一阵淅淅沙沙的动静,跟在树林里听到的声音很相似。

    此刻听起来好像是什么人拖着麻袋在跑,但那速度远比跑要快的多,“噌”的一下子便没了声音。

    当他拉开窗帘,打开窗子往外看时,早已什么都没有了。他感觉这个小村有点古怪。

    第二天一早,东方白早早的起来,推开门,一股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

    他走到院子里,活动了一下胳膊腿。打开院门,看到这个小山村的景致确实不错。

    小村依山而建,周围群山环抱,绿树掩映,头顶上蓝天白云。这时,人们三三两两的扛着锄头,背着篓子,说笑着往田里去了。

    有一那么瞬间,东方白感觉这里有点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远离世俗的喧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美好而恬静。

    吃过早饭,东方白问姥姥:“您知不知道,当年那五个自杀的妇人被埋在哪里了?”

    姥姥听完皱着眉头想了想,说:“这个事啊好像以前听村里的老人说过,当时把她们埋在了一棵大柳树旁边。你问这个干什么啊?”

    东方白听完心里一惊。

    看来这个小村闭塞,也没有通阴阳风水术的人。他们不知道柳树是极阴之树,素有“钉魂柳”之称。

    这正好印证了东方白之前的猜测。

    他原想,那五个女人立诅时既没有做法也没有请仙,应该不会有多大用处。

    而之所以诅咒应验了,大概就是因为尸体埋葬的位置有问题,致使她们的怨气常年无法消散所致。

    东方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众人听完都有点吃惊。

    “姥姥,我想把她们的棺木挖出来,重新安葬,也许就能破了诅咒,这样村里也就不再需要婴灵了。”

    “嗯那五个横死的女人,一直是村里的禁忌,不知道村长会不会同意。一会儿我就去问问他。”

    东方白点了点头。

    姥姥转头对路九歌说:“九歌啊,还有一件事。如果见到村里人,不要说你的名字,也不要叫我姥姥,就叫姨姥姥吧!只说你们是我的远房亲戚,来这里玩几天。”

    路九歌奇怪的问:“为什么呀姥姥?”

    “没什么,就是不想让他们知道你回来了。”姥姥看来并不想解释,站起来收拾碗筷去了。

    路九歌带着三个人到村子里转转。周围很静,明媚的阳光晒的人们有点慵懒。偶尔从两旁的院子里传来一两声狗叫。

    这时就见从他们身后急匆匆的走过两个人。

    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快点,二刚要升仙了,去晚了就看不见了。”说着两人往前面跑了过去。

    听到这番话,一旁的东方白觉得有点奇怪,看了路九歌一眼,小声说:“咱们也跟过去看看。”

    于是四个人也加快了脚步跟了过去。

    一路跟着前边的人来到了山脚附近,只见这里此时围了好多村民。大家都远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