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毒舌娘子,温柔点-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陛下吃完之后,江城就让春兰进来收拾了,并问道:“公子吃饱了吗?要是不够,我再让人做些吃的来?”
皇帝摇头道:“不必了,这些就够了!”
江城问道:“不知公子怎么称呼?”
皇帝沉吟了一下,说道:“我姓月,单名一个‘关’字。”
第533章 开水白菜()
月和关相加,就是一个‘朕’字,这已经表明了他的身份。
江城如何猜不到,仍是故作不知地说道:“哦,原来是月公子啊,失敬,失敬了!”
皇帝见他斯文有礼,谈吐不凡,一点也不像农家汉子,饶有兴趣的问道:“江公子可是读书人?”
江城笑道:“在下不过是种田的糙汉,略识得几个字罢了,哪里是什么读书人。”
皇帝道:“你这个样子,看着倒不像是庄稼人。”
江城道:“你伤得挺重的,这几天就放心在我们这里养伤吧。”
“虽然我不知道你得罪了什么人,但从你的伤势来看,那些人是想要你的命的,幸好刀口上没有涂毒,否则我不一定救得了你。”
“伤没好之前,你尽量不要外出走动,免得叫人发现了,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救下皇帝,固然是大功一件,但是他也怕惹来麻烦,毕竟有胆子刺杀皇帝的,都是大人物,他们根本斗不过。
皇帝之所以是皇帝,那是在尔虞我诈的深宫中成长起来,最会猜度人心,自然能理解江城的顾虑。
在他想来,江城能够出手救治他这么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已是仁至义尽了,他实在不能给这户好心人带来麻烦。
皇帝客气道:“我明白,等我的伤一好,我就立刻离开这里,绝不给你们惹麻烦。”
江城道:“这便好,我这人不求不富大贵,只求一家子平平安安!”
皇帝正色道:“只要我能活着回去,我跟你保证,你们一家不但可以平平安安,还可以一辈子富贵!”
江城道:“那就承蒙你吉言了!”
江城面色不改,心里却是大喜,皇帝金口玉言,他们家算是摊上好的了。
到了午饭时间,江城亲自去叫皇帝陛下过来用膳。
为了给皇帝留下一个好印象,这一顿饭江城和薛青儿亲自下厨,做的都是前世中华美食中的经典菜肴。
饶是尝遍山珍海味的皇帝陛下,也是忍不住吃的满嘴流油。
特别是其中的一道汤菜,看似平平无奇,简单至极,就是在清水里泡几个白菜心,味道寡淡的样子,并不能激起人的食欲。
胃口刁钻的皇帝原本是不想品尝的,可架不住江城几番邀请他尝尝,谁知这才尝了一口,就惊为“菜中极品”,大吃起来,连声赞叹:“此菜真乃神品也!”
无怪乎皇帝如此赞誉,这道汤菜实在非同凡响,它的名字就叫——开水白菜!
开水白菜,这菜听似朴实无华,然则尽显上乘的制汤功夫。
美味秘诀在于“开水”。
这看似白开水的清汤,其实是至清的鸡汤。
是用老母鸡、老母鸭、火腿、排骨、干贝等放入汤锅内,加入足量清水、姜、葱,烧开后打去浮沫,加料酒,改用小火保持微开不沸,慢慢地熬至汤出鲜味,再将鸡胸脯肉剁烂至茸,灌以鲜汤搅成浆状,倒入锅中吸附杂质。
反复吸附两三次之后,锅中原本略浊的鸡汤,此刻呈开水般透彻清冽之状,香味浓醇敦厚,不油不腻,沁人心脾,有不似珍肴、胜似珍肴之感。
第534章 征服皇帝的味蕾()
而白菜则要选取将熟未透的大白菜做原材,只选用当中发黄的嫩心,微焯之后用清水漂冷,去尽菜腥后再用“开水”状鸡汤淋浇至烫熟,烫过白菜的清汤当然要弃置不用,烫好的菜心垫入钵底,轻轻倒进新鲜的鸡汤,此菜才算成。
成菜乍看清汤寡水,油星全无,但闻起来却香味扑鼻,吃在口中清鲜柔美,自胜过那万般佳肴。
开水白菜,把种种滋味融在一起,最后以“白开水”的姿态呈现,看似平淡,实则是淡而有味,就像薄雾笼罩的远山,看似清浅悠远,里面却藏着万千风景。
浓到极致是平淡,人生有味是清欢,开水白菜蕴含着生活与人生的境界,因此才被誉为‘菜中神品’。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道开水白菜,居然属于以麻辣著称的川菜经典菜之一。
相传,开水白菜是由颇受慈禧赏识的川菜名厨黄敬临在清宫御膳房创制的。
黄敬临当厨时,不少人贬损川菜“只会麻辣,粗俗土气”,为了破谣立证,他冥思苦想多时并经由百番尝试,终于开先河地创出了开水白菜这道神品,把极繁和极简归至化境,一扫川菜积郁百年的冤屈。
皇帝吃过这一餐饭之后,心里升起浓浓的好奇,想不到一个平平无奇的山野小村,居然隐藏着这么厉害的厨艺高人,他这一次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尝了一次人间美味。
一问之下,皇帝才知道,原来这一家人就是平安城最有名倾城坊的老板,店里的招牌点心蟹黄汤包就是他们夫妻俩创出来的。
他来平安城巡视之时,就曾听城里的孩童在唱:“平安有七怪”,最后一句是‘蟹黄汤包喝出来!’
包子一向是用来吃的,他可从未听说可以用来喝的包子,原来还打算去倾城坊尝一尝,没想到人还没去,就被刺客追杀了。
皇帝禁不住好奇,将江城提出,想要尝一尝蟹黄汤包的。
江城当然不会拒绝,他巴不得如此,要是皇帝陛下吃着觉得好,大笔一挥,留下一首诗或者几个字作为赞誉,那他这还不火翻天?
于是乎,当天晚上,江城和薛青儿就连夜做出了蟹黄汤包。
做法奇绝,吃法妙绝,鲜美无比的蟹黄汤包,一下子征服了口味刁钻的皇帝,他连声大赞:“妙极,妙极,可谓是天下第一包啊!”
薛青儿听到皇帝开了金口,当然想把金口玉言化为有形之物,带来更大的效益,便道:“公子博学多才,可否为小店留点墨宝!”
皇帝想了想道:“可以是可以,只是我的玉呃,印章没有带来,下次一定好好题写一番,派人亲自送到府上。”
江城和薛青儿对视一眼,眼中难掩喜色,忙道:“如此,便多谢公子了!”
皇帝笑道:“你们救了我的命,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啊!”
江城眼珠子一转,又道:“其实,我家娘子除了会做包子,更拿手的是点心,她做的点心啊,只怕皇上吃了都会觉得好!”
第535章 山楂糕(1)()
皇帝微微一惊,道:“哦,你认识皇上?”
江城面不改色,淡淡笑道:“我这等山野小民,哪有这个福分见到龙颜?只是我家娘子做点心的功夫,却是真真极好的,只怕富有四海的皇上都会喜欢的。”
皇帝道:“龙颜难见,不过是你还是有些福分的。你既然夸你娘子做点心功夫了得,不如做几样来给我尝尝,我的嘴巴跟皇帝一样刁,若是能让我喜欢,想来皇帝也会喜欢。”
江城笑道:“也行,月公子一看就是贵人,想来山珍海味没少吃,我就让我家娘子做了给你尝尝。”
薛青儿忙道:“我这就去做!”
在得知皇帝的真实身份之后,薛青儿就想抓住这次机会,让祖传的点心技艺在这个世界大放光彩。
薛青儿的祖上乃是清宫御膳房点心大师傅,只是和其他厨师不一样,她的老祖宗并不是通过正规途径进入宫廷的。
说起这件事,就不得不说到另一个人——慈禧太后。
作为被历史批判的人物之一,慈禧太后的罪状之一就是穷奢极欲。
慈禧太后不仅爱美,而且爱吃,她喜爱美食,对美食的追求永无止境。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她名下的厨师就可以制作出五百多道点心和七千多种菜品,鸡鸭鱼肉自不必说,燕窝鱼翅更是应有尽有,她每日正餐有一百道菜,点心有四五十样,而且十天之内不会重复。
有人可能会纳闷了,这么多道菜,挨个吃一点都吃不完,慈禧太后得有多大的胃口啊?
实际上,很多菜只是按例摆摆样子,正是这种极其奢侈的享受,使得慈禧太后的口味极其刁钻,哪怕是再珍贵的食材,要是你的烹饪技法不够高超,照样无法博得她的欢心。
有意思的是,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带着光绪皇帝仓皇西逃,因为急着逃命,所有的御用服食都没有准备,加上沿途兵荒马乱,无人接应,在饮食上挑剔备至的慈禧吃尽了苦楚,能吃上一顿饱饭,已经很不错了。
可是西逃到西安,慈禧又过上了穷奢极欲的生活,就在新年即将来临的时候,弃京西逃的慈禧寝食难安,以至于整天暴戾无常,吓坏了随驾的群臣。
总管大太监李莲英也是一筹莫展,只能寄希望于美味佳肴邀宠取欢。
但是,御膳房每日一百多样的珍奇美味,却始终换不到慈禧太后的笑脸。
就在群臣无计可施之际,陕西巡抚端方晃动着他那肥胖的身子,恭敬地给老佛爷献上了一盘红亮亮的山楂糕。
慈禧动了动筷子,尝了一块糕点,冷漠的脸上竟露出一丝罕见的笑容,脱口赞道:“这东西好,爽滑细腻,酸甜可口,比御膳房那些脓包做的好吃多了!想不到小小凤翔,居然有这等点心师傅,传哀家懿旨,命此人入御膳房,随驾伺候!”
这道慈禧太后的山楂糕,正是薛青儿的祖上做的。
因为一道山楂糕,薛青儿的祖上成为御膳房首屈一指的点心大师,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
第536章 山楂糕(2)()
薛青儿的祖上,因为慈禧太后落难,一跃之间成为了御膳房大师。
如今皇帝落难,薛青儿也想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以点心征服皇帝的味蕾,从而将家传手艺发扬光大。
当然啦,她倒不是想进宫当御厨,而且这个时代男尊女卑,出嫁的女人是不能待在皇宫的,更不用说给皇帝做点心吃了。
她是想把家传的点心变成朝廷的贡品,作为给朝廷进贡之人,享受着来自皇家的特别待遇,不但自家田地的赋税全免,而且其他官员也不敢随便动你。
谁让你是给皇家上贡的人,万一为难了你,影响了贡品的质量,皇帝怪罪下来,这些官员可担待不起。
现如今真龙天子近在眼前,薛青儿当然不会错过,而且要拿出最好的水平,一举将皇帝拿下。
薛青儿最擅长做的点心,当然是当年祖上博得慈禧太后欢心的山楂糕啦。
这道山楂糕因为精选原料、细致加工,做出的山楂糕色泽红润且透着丝丝金黄,慈禧太后百吃不厌,不但喜欢它酸甜适中的味道,更是爱极了这为皇家所专用的金色,于是金口一开、御赐亲封其名为“金糕”。
然而,这一道金口御封的“金糕”,它的制作原料却极其简单,以山楂为主料,佐以白砂糖、桂花精制而成。
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了,这就这么简单的三样东西,做出来的糕点,为何能博得在饮食上挑剔备至的慈禧的欢心呢?
说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说到,另外一道慈禧非常喜爱的菜式——镶银芽。
这道镶银芽,很多美食爱好者可能听说过,甚至于在网上能查到有关的资料,可真吃过这道菜的人几乎没有,因为它的做法实在太麻烦了、太折腾人了。
清宫御膳房档案记载了这道菜的做法,就是把豆芽的两边切了,然后拿铜丝把肉馅穿进去。
你说这可能吗?这肉馅的颗粒比豆芽还粗,怎么可能穿得进去呢?
实际上,这道菜是挑粗的绿豆芽,两边切了,拿绣花针穿上白线,然后把白线弄湿润了。
接着把鸡茸打得非常稀烂,喂了味儿以后,拿湿润的白线沾上鸡茸,然后拿绣花针穿绿豆芽,让白线把鸡肉带进去,就这样把一点点鸡茸镶嵌在豆芽里。
之后下一步,镶这么一盘子的银芽,要放在笊篱,烧滚烫的花椒油往上浇淋,一边浇淋一边抖着,抖着稍微这么一看,银芽的颜色稍微有些变得透明了,撒上细盐。
再淋花椒油抖,直到银芽变得透亮,能够看到里头细细的鸡茸馅了,赶紧倒盘里,进献给慈禧太后,这个就叫‘镶银芽’。
(——这道镶银芽的做法取自于国宝档案之御膳房,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b站,里头介绍了好多宫廷菜,很好看!)
做这么一道菜,需要大半天的功夫。
所以说,所谓的宫廷菜,他并不是用什么稀奇古怪的食材,那皇上也好,太后也好,比老百姓更惜命,才不会随便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第537章 山楂糕(3)()
宫廷菜是什么呀?讲究的是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最不一样的味道,下的是最深沉的功夫。
就好比这道镶银芽,鸡茸和豆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食材,但是它下的功夫极为深沉,做出来的这道菜才特别讲究,特别的精致。
同样的,薛青儿家传的这道山楂糕,原料同样非常普通,就山楂、白糖、桂花,但它的做法繁琐无比、精巧之极,所以做出来的味道格外不一样。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里头那样说的:“高端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实的烹饪方式。”
而低端食材、最普通不过的食材,要是你能够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奇绝做法,也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荣登大雅之堂,与那些山珍海味、鲍参翅肚一较高低。
不只是舌尖上的中国,金庸先生在他的射雕英雄传里也写了,真正的烹调高手,愈是在最平常的菜肴之中,愈能显出奇妙功夫,这道理与武学一般,能在平淡之中现神奇,才说得上是大宗匠的手段。
薛青儿用了一天的功夫,才把这道家传的山楂糕做好,献上去给皇帝品尝。
皇帝这么一尝,当即大为倾倒,连声赞道:“小娘子果然好手艺,真该把御膳房那些脓包叫过来,让娘子好好指点一番。”
薛青儿故作茫然道:“御膳房?你认识御膳房的人吗?”
皇帝方知失言,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我不认识御膳房里的人,只不过是有幸尝到御膳房做得点心,你做的的确比他们做的美味多了。”
薛青儿心里甚是得意,面上却不显露,笑道:“我这点小手艺,如何能与御膳房那些大师相提并论?你太过奖了。”
皇帝道:“不,不,不,确实很美味。母后我母亲向来喜欢这种小巧精致的点心,若是能尝到你做的,一定会非常开心的。”
皇帝他妈是谁呀?皇太后呀,这可是天下最尊贵的老太太的,要是能被她喜欢上,那就更好了。
薛青儿忙道:“你母亲若是喜欢,等你伤好了,我再做几样好的,让你带回去给她老人家品尝。”
皇帝笑道:“那就谢谢你了。”
薛青儿眼珠子一转,又叹道:“我这点心虽然很好吃,只可惜并不是人人都会欣赏的。”
“若是有人能把我做的点心呈到皇上面前,叫皇上尝一尝,皇上要是喜欢,天下人都会喜欢的,到那个时候,我家铺子的生意一定火爆。”
皇帝笑道:“这有何难,你要多做几样让我带去,我就会让皇上吃到,到时候有你好的。”
薛青儿故作惊讶道:“怎么,你认识皇上吗?”
皇帝点头道:“认识,有些关系。”
薛青儿大喜道:“那太好了,要是皇上喜欢了,把我的点心列为朝廷贡品,那我就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皇帝见此,也是一笑。
不知怎么地,眼前这个年轻妇人,总有一种特别的魅力,能够牵动起他的情绪。
第538章 粽子糖()
讨好皇帝之后,薛青儿再接再厉,又做出了做出了十几样宫廷点心。
比如豌豆黄啊、驴打滚啊、芸豆卷啊,圆梦烧饼啊,一道道精致到无以复加的点心,直叫皇帝大赞特赞,惊叹不已。
可渐渐地,薛青儿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驴打滚、芸豆卷的点心都不耐保存,基本上都是现做现吃,此地离京城有几百里地,送到皇宫还不得臭了?
想到这里,薛青儿甚为纠结,这些点心除了山楂糕,因为内含糖分高,可以保存一段时间,其他都送不到皇宫。
这时,薛青儿忽然想到,老祖宗传下来的点心制法里,有一种叫‘粽子糖’的小吃。
粽子糖,又叫‘众子糖’,是江苏苏州特产,地中国最早的糖果之一,它的名声大噪也与慈禧太后有关。
慈禧晚年经常出现脾胃不和的毛病,太医久治不愈,于是慈禧就向全国招募大夫进宫给她看病。
据说苏州一个叫曹沧洲的大夫,他被选中了要送到宫中,给慈禧太后治病。
当时呢,这个曹沧洲心想,去见老佛爷要带点苏州的土特产,于是他带了两种,一种是苏州的丝织品,再一种就是苏州很有名的一家南果点,叫做‘采芝斋’,店里产的一种粽子糖。
粽子糖是姑苏特产,可算是世上最美丽的糖了,琥珀色的麦芽糖汁凝成一颗小小的“四角粽”,晶莹剔透,似有一丝淡淡的粽香入鼻,其形状如间三角粽子形,故取名为粽子糖。
当慈禧太后看到小巧精致的粽子糖,心里很喜欢,就问这个曹沧洲,这个叫什么糖果。
可能是第一次见到慈禧太后这样的大人物,这个曹沧洲一时紧张,说话磕磕巴巴,就把‘粽子’说成是‘众子’。
因为清代晚期,同治和光绪两位皇帝都没有后代,皇子公主一个都没有,宫里边人很少,太过冷情。
慈禧一听到‘众子’,‘众’字就是三个人组成的,不就是寓意多子多孙吗?
她心里非常高兴,忙说:“快,拿来给哀家尝尝。”
结果慈禧这么一尝,甜甜的,粽子糖里边那个松子香香脆脆的,吃了特别喜欢,于是把象征多子多福美好寓意的粽子糖列为贡糖,年年进献皇宫。
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为慈禧太后的特别垂爱,公贵胄纷纷跟风购买,以至于一时间竟供不应求。
由此,粽子糖名声大噪,誉满京都,粽子糖也被人叫做‘众子糖’,有着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薛青儿知道当今的皇帝虽然年过二十,但是膝下却无一子半女,一定非常盼着子嗣到来,想来也是会喜欢粽子糖的。
于是,她让江城进城才买原料,制作粽子糖
粽子糖的制作方法也挺复杂的,先要将芽糖水白砂糖秤好放入锅中,开小火慢慢搅拌融化,熬至粘稠且起大泡的样子。
然后,将烘烤过的松子仁倒进去拌匀,并用刮刀来回折叠,糖膏边折叠,边冷却,水分不断蒸发,糖膏逐渐凝成软糖。
第539章 你以为你是雪姨附体啊()
接下来,就是要趁热将倒出来,整成细条状,然后用剪刀剪糖,每剪一次就要转动一次,这样剪出的糖,不管从哪一面看都是三角形。
全部剪完了,放凉了,粽子糖就成透明状的,
皇帝尝过粽子糖之后,连声说好,不仅仅是它的味道好,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更得他的心
皇帝赞道:“人说江南女子心灵手巧,蕙质兰心,集天地灵气于一身,举手投足都是诗情画意,朕我算是见识了。”
这一次,皇帝是真心称赞着,眼前这个女子做出的点心,令人不得不感叹她的心灵手巧。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在中国文人心中就是一片灵秀之地,天堂胜景,世外桃源,鱼米乡,佳丽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遍地绮罗,盈耳丝竹。
这一切,当然都是迷倒文人的境界,但其实这往往不过是江南的背景。
千百年来,让中国文人神驰梦想,却是皮肤白嫩,身材纤细,盈盈巧笑带着吴侬软语,举手投足都是诗情画意的江南女子。
皇帝心里不得不承认,他对薛青儿这个女子心动了,只可惜这个颜如玉已经嫁人了。
正在感慨之际,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开门,开门,快开门!”
薛青儿脸色一变,道:“谁来了?”
江城听到敲门声如此剧烈,转头看向皇帝,颤声道:“这是追杀你的人?”
皇帝凝重道:“不知道,有可能是找我的人。”
江城道:“眼下情况不明,青儿,你先带着人躲进去,这里我来应付。”
薛青儿摇头道:“不行,我来,你救人的时候,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见,要是让他们认出来你来,那就糟了,我已经好些日子不出门,他们应该认不出来。”
江城皱眉道:“可你怀着身子”
这时,门外又传来不耐烦的声音:“开门,快开门,不然我撞门了。”
薛青儿道:“瞧他们那样子,应该是来者不善,你们先进去躲着,这里交给我了。”
江城道:“可你”
薛青儿冷冷打断:“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应付,我的功夫也不是白练的,快把人带进去。”
甄氏何时见过这阵仗,不解道:“青儿,你们这是怎么回事?”
薛青儿道:“没时间的解释,橙子,你快带皇月公子躲进地窖。娘,你去让人准备好家伙,待会儿要是打起来,别跟他们可以。”
眼见江城迟迟不走,薛青儿推了他一把,叫道:“进去,快进去啊,不然他们就撞门进来,到时候咱们全家都得死!”
江城没法子,只要带人进去。
皇帝大为感动,回头望了薛青儿一眼,眼里似乎在说:“这个恩情,朕一辈子不忘!”
江城领着人进去,薛青儿脱下鞋底子,赤着脚去开门。
门栓尚未拉动,又听门外之人叫:“开门,开门,快门啊!”
薛青儿紧紧攥在手里,严阵以待,吼道:“叫什么叫?你以为你是雪姨附体啊,上赶着去投胎啊,叫成这样?”
第540章 危险中怒怼()
一边骂着,一边气呼呼地打开门。
只见门外站着四个黑衣人,黑衣黑面罩,只露出一双双森冷的眼睛。
薛青儿见他们这等打扮,心下一凛,眼前这四个黑衣人,莫非就是刺杀皇帝的刺客?
她虽然内心害怕,面上仍是强忍着,叫道:“你们谁呀?穿成这样,是想打劫吗?告诉你,老娘可是地主,家里有的是人,老娘可不怕你们。”
四个黑衣人被她这通发作,皆是一惊,都在想:“其他人见到他们这身打扮,就是大老爷们也会被吓到,怎地这个女人不害怕呢?”
为首之人上前说道:“这位小姐,你误”
这话还没说,就被薛青儿一顿吼道:“小姐,你说谁小姐呢?你眼睛瞎了,没看到老娘梳的是什么发髻,敢叫老娘小姐,你才是小姐呢,你全家都是小姐!”
这么一吼,其他三个黑衣人都是大怒,正要动手,却被为首的黑衣人喝止:“不得生事!”
薛青儿虽然骂人中气十足,掷地有声,心却害怕得怦怦直跳,生怕这些黑衣人恼羞成怒,直接给她一刀,那可真就要一尸两命了。
为首的黑衣人转过头,笑着对薛青儿道:“这位夫人,不好意思啊,是这样的。我们四个冒昧打扰,是想问一下,您有没有见过一个受伤的的男人,大概二十来岁,穿着一身宝蓝色的丝绸,样子很华贵的公子哥。”
薛青儿冷冰冰道:“没看到!”
为首的黑衣人深深地看着薛青儿的眼睛,目光凛冽幽深,凌厉如锥,似要将她洞穿:“夫人,这人对我们很重要,麻烦你在好好想想。要是你能提供线索,帮我们找到他,我们将给你意想不到的好处!”
薛青儿很不耐烦地道:“没看到,我说没看到就没看到,你耳朵聋了是吗?”
另外一个手指她,怒喝道:“放肆!你怎么说话的?”
薛青儿毫不示弱道:“这是我家,老娘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有你说话的份儿吗?老娘说没看到那个男人,就是没看到!”
便在此时,刁氏苍老尖锐的声音传了过来:“男人?什么男人啊,你这小贱人,居然如此不守妇道,背着我儿子找野男人?”
薛青儿没好气道:“没有就是没有,你这死老太婆少往老娘头上扣屎盆子!”
刁氏道:“没有就没有,这么大声干嘛,还敢骂我死老太婆。你是不是做贼心虚啊你,我告诉你,你要是敢背着我儿子七搞八搞,我一定拉你去浸猪笼。”
薛青儿见刁氏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突然灵机一动,双手一叉腰,摆开泼妇骂街的架势:“拉我浸猪笼?老娘好害怕啊,你有这个本事吗?老娘一贯三贞九烈,始终如一,哪来的野男人啊?”
“哦,我知道啦,你这老虔婆一定是嫉妒橙子疼我,不爱你这个菊老荷残的老女人,所以才把不守妇道的屎盆子扣在我头上,想离间我和橙子的夫妻感情是不是?老娘告诉你,门儿都没有。”
“天天就知道冲着老娘鬼吼鬼叫,不知道的还以为哪只老骚鸡灌了一瓶奇yin合欢散在这里叫春呢?”
第541章 智退敌人()
刁氏被辱骂成老骚鸡,登时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两片嘴皮子一张,便对着薛青儿呼呼咧咧地骂了起来。
薛青儿也毫不示弱,也是老虔婆、老鸡婆、老骚鸡地骂了过去。
婆媳两个争锋相对,你来我往,相互问候着对方的祖宗十八代,言辞之犀利,词汇之毒辣,简直叫人不忍耳闻。
那四个黑衣人就像是被雷劈过一样,傻愣愣地看着她们两个泼妇骂街。
躲在里头的皇帝陛下,听到薛青儿的高分贝,也是震得三观尽碎。
他原本还以为薛青儿是个心灵手巧、温婉贤淑的颜如玉呢,万万想不到她竟这般泼辣那简直比背影杀手还厉害呢。
皇帝忍不住看了江城一眼,低声道:“看你也是个知礼守礼的君子,怎么会娶了这么一个凶悍泼辣的妻子?”
江城只是一笑,笑容充满着浓浓的宠溺:“因为她真,活得潇洒,活得自在,我爱就是她的真性情!”
皇帝听了,不禁沉默了。
他身为皇帝,富有四海,什么样的女人没见过,可是后宫险恶,耍心眼,抹眼泪,扮笑脸,说是非,表面上装得温柔小意,内里却是阴狠毒辣,人人都戴着面具生活,就连他的亲生母亲也是如此,‘真性情’三个字却显得那么奢侈了。
刁氏和薛青儿婆媳之间的骂战一掀起,整个人就像是吃了炫迈,骂得根本停不下来。
听得旁边的四个黑衣人脸一抽一抽,他们走南闯北见过不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