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毒舌娘子,温柔点-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京当天,一大早的,老江家的人就被刁氏尖锐的骂声叫醒了,全家出动给江钦送行。
江城虽然分了家,却也是江家人,江钦考科举是江家的大事,自然也被叫了过来。
因为江城买了牛车,江老爷子原本打算让他送江钦夫妇进城跟江大郎汇合,然后父子俩一起进京赶考。
还没问江城和薛青儿同不同意,当下江钦自己就拒绝了,他自认为是读书人,高人一等,读书人当然要配送宝马香车,怎么能乘坐下等人的牛车?
当然啦,这么直白的话,江钦是不会说出口的,只说薛青儿当初嫁不成江大郎,对他们一家心生怨恨,有可能会在牛车上做手脚,要是一个不小心从车上摔下去,那可就不好了。
江老爷子也担心这一点,便让刁氏拿出一百文钱雇了一辆马车,一早来老江家门口等着。
江钦每次进京赶考,都是大包小包装了一大堆,还有一摞一摞的书籍,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读书人似的。
车夫等得一脸的不耐烦,连连问道:“老爷子,你儿子弄好了没有?一大早收拾个不停,磨磨蹭蹭,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走啊?我的时间很赶,等会儿还要去隔壁村拉两个秀才呢,你们可别耽误了我。”
刁氏瞪了车夫一眼,气势汹汹道:“我说你咋说话的,我们花钱雇你,等等咋了?”
车夫还不客气回击道:“哼,不就一百文钱吗?充什么大款呢,我待会儿那单生意是两百文呢,要是给耽误了,我跟你没完!”
江老爷子生怕车夫一怒之下甩脸走人,忙上前陪笑道:“真不好意思,我儿子进京赶考,这一路上餐风露宿的,东西难免多准备了些,您多担待点。”
第311章 实力吐槽()
车夫冷然道:“老爷子,我知道读书人金贵,可不至于金贵成这样,不坐牛车雇马车也就罢了,还这般磨蹭,我又不是第一次拉秀才赶考,从没见过这么麻烦的。”
江老爷子道:“是,是,是,给您添麻烦了,真是不好意思啊!”
旋即,他对江波道:“老三,你进屋里看看你大哥,到底咋回事,这么磨蹭?”
江波应了一声,立刻跑了进去。
薛青儿见了这一幕,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吐槽道:“橙子,你看你大哥,磨磨蹭蹭,像个娘们儿似的,真是矫情!”
江城也很无语。
江老爷子听了这话,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尴尬极了。
刁氏气得老脸发黑,袖子一撸,便要和薛青儿理论。
家丑不可外扬,江老爷子怕外人看了笑话,硬是拉住了刁氏。
又过了一会儿,只见江波肩上背着一个大包袱,手上拿着三个小包袱,气喘吁吁地走了出来。
江炳夫妇和孙氏见状,立刻过去搭了把手,将几个包裹弄上了马车。
江波随即又进屋,再次拿着几个包裹出来,塞上了马车。
车夫看着一车子的东西,压得车轮子都深陷好几分,眉头登时皱得都快夹死苍蝇了:“我的天哪,这么多东西,会不会把我的马给压死?”
此刻,车夫感觉自己上了贼船,做了一桩赔本的买卖。
赵氏一走出来,就听到车夫连声抱怨,脸上有些难堪,说道:“东西是多了点,那也没办法,要不然给你双倍价钱?”
车子本来极为不满,正要发作,一听到双倍价钱,顿时就忍住了,大不了就当自己拉了两次。
刁氏一听到双倍价钱,登时就不干了,便要骂车夫。
江老爷子生怕车夫一怒之下走人,把车内的东西扔下来,再一次拉住了刁氏。
刁氏气不过,调转枪头,大骂赵氏败家娘们儿,一点都不知道节省。
薛青儿对刁氏的极品很无语,对江钦的极品更无语,不吐槽心里不快!
只听她冷嘲热讽道:“不就考一次科举,至于带那么多东西吗?搞得跟十里送葬似的,不知道还以为大哥一家要死在外头,一辈子不回来呢。”
如此刻薄之语一出,顿时叫江老爷子、刁氏和赵氏气得冒烟儿。
刁氏吐了一口口水,嘴皮子一张,怒骂道:“小贱人,你早起是没刷牙么,嘴巴这么臭?你要是不会说话,就给我闭嘴,没人把你当哑巴。”
薛青儿冷声道:“我咋不会说话了,我说的是事实,不就是考一次科举么,至于这么大的阵仗?邻村的刘秀才上回进京赶考,人家就带了一卷书和几件欢喜的衣裳,简简单单一个包袱,最后中了举当了官,哪像大房一家,惯会矫情!”
“你——”刁氏气得面皮紫涨,恨不得吃了薛青儿。
薛青儿冷笑道:“贱人就是矫情,矫情来矫情去,我倒是想看看他最后能考出什么鬼来?”
江老爷子气得浑身发抖:“老五媳妇,你和老五虽说分家了,说到底还是一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江字,你嘴巴能不能积点德?”
薛青儿笑道:“我这人就是这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于无德之人,我的嘴从来不积德。”
第312章 利润天花板()
在薛青儿的犀利吐槽下,江钦穿了一身苍蓝色的丝绸长袍,头戴青色方巾,一副人模狗样儿的走了出来,对着江老爷子和刁氏施了一礼:“爹,娘,您老两口在家要好好照顾自己,等儿子和大郎高中归来,一定接您们去享福!”
这话顿时叫江老爷子红了眼睛,连连点头道:“好,好,好,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只见他从怀里拿出一个泛黄的旧钱袋,微微颤抖着交到江钦手里,说道:“这是我和你娘额外给你准备的几两银子,出门在外不容易,该花还是得花。”
江树等人听此,那叫一个嫉妒,平时大伙儿省吃俭用,一分钱掰成两瓣花,连一口肉都不舍得出,没想到江老爷子居然额外准备了钱给江钦做零花,一出手就是几两银子,真真是偏心啊!
尽管江树等人嫉妒加怨怼,面上却丝毫不显,多给江钦几两银子花可以,只要他们父子两个能高中,花再多的钱也没问题。
此刻,他们真心希望江钦父子能争气一点,不然这个家真的要穷疯了。
江钦将钱袋子收了起来,正色道:“爹,谢谢您,儿子走了,您别送了!”
刁氏拉住赵氏,厉声道:“老大媳妇,给我好好照顾老大,要是照顾不好,影响了老大正常发挥,我就扒了你的皮!”
在江老爷子依依不舍和其他人期待的目光中,江钦和赵氏坐上了马车,在车夫马鞭的挥舞下,扬长而去。
江城和薛青儿无语的摇了摇头,扭头回到房里,开始准备进城摆摊。
经过一上午的劳累,三人卖完了所有的东西。
午后悠闲时光,薛青儿数了下今天赚的钱,刨去成本,算出收成,共计两千九百四十八文钱,接近于三两银子。
江城笑了笑道:“今天的收成还不错,符合预期。”
薛青儿道:“是挺好的,可我总觉得慢了点。”
自从摆摊以后,摊子的生意持续火爆,利润慢慢增加,由最初的八百文一路飙升到一两银子、二两银子,甚至更好可以突破三两。
可是最近半个月来,摊子的利润一直徘徊在两千七百文和三千文这个区间内,不曾突破上去,很显然到了摊子利润的天花板了。
每天二三两银子的利润,若是换了普通人家,早就乐疯了,倒是对于想在几年内发家致富,当个坐拥千亩良田的江城和薛青儿来说,那是远远不够的。
薛青儿一边抓着铜钱放入钱罐,一边说道:“橙子,我们这个摊子利润到了顶点,已经没有多少增长的空间了,你有什么法子吗?”
江城道:“码头上的人虽多,但毕竟不是人流量巨大的城中心,要想寻求新的增长点,只要开个铺子。”
薛青儿道:“可要在城里买个铺子,最少最少都要两三百两银子,咱们手头上只要两百多两,还要拿出一部分来建房子,根本不够啊!”
江城也知道这一点,便道:“要不,我再去找参农弄几根人参,然后用灵泉水点化成百年人参、千年人参,拿到药铺卖去?”
第313章 生意上门(1)()
薛青儿一听这话,立刻把头摇的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不要说千年人参,就是百年人参也极难得,寻常人家能遇上一次,已是天大的服气了,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拿出来卖,这样太打眼了。若是让人注意到,顺藤摸瓜,发现灵泉的秘密,便会惹来杀身之祸,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绝不能这么干!”
江城笑道:“你这是在担心我吗?”
薛青儿直接给了他一个白眼:“你说呢?”
江城心里美滋滋的,就跟喝了蜜似的。
就在小两口为寻求利润增长点而烦心之时,一个大客户敲响了他家的门。
江城、王麻子和赖毛三人正在捶打肉泥,一听到敲门声,江城便立刻放下香樟木槌。
打开门一看,只见门外听着一辆马车,马车旁边站着两个人,一个是三十来岁的中年人,衣着光鲜华丽,一个是十多岁的少年,却做小厮打扮。
明眼人一看,这两人是一对主仆。
江城看那中年人穿着不凡,腰上还卡着一块成色极好的玉牌,一看就不是村里人,问道:“你们是?”
那中年人和气的笑了笑,问道:“请问这里是江家吗?”
江城道:“这里是江家没错,但是村里有很多姓江的,敢问阁下找哪一个江家?”
那中年人道:“我找江城,江城所在的江家!”
江城一愣,敢情是来找他的呀,便道:“这里就是江家,我就是你要找的江城。”
那中年人一听这话,顿时欣喜不已,叫道:“哦,原来你就是江公子,可让我一通好找啊!”
江城忙道:“哎呀,什么江公子不江公子的,我不过是一介农民罢了,叫我江城就是了。”
此刻他隐隐猜到了对方的来意,便安排两人进屋坐着,又把薛青儿叫了出来,说是大肥羊上门了。
薛青儿泡了杯茶送了上来,轻声道:“农家人粗陋,只能奉上清茶一杯,还望阁下不要嫌弃。”
那中年人道:“岂敢!岂敢!”
他双手接过茶盏,细细抿了一口,然后放下茶杯,四下打量了一番。
见眼前这屋子虽然小了点、旧了点,但是里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东西也摆放的整整齐齐的,心里暗暗点头。
这江家虽然不是富贵之家,更比不得他家,但是做人做事都是极好的。
江城与他客套了几句,便问起了他的身份。
那中年人笑呵呵道:“光顾着说话了,居然忘了自报家门了,我是张记百货的掌柜张福。”
江城和薛青儿一听对方是张记百货的掌柜,顿时吃了一惊。
这张记百货是平安城最大的一家百货店,准确来说应该是杂货店,专门卖一些粮油米面之类的生活用品。
张记百货是城里最大的百货店,它背后的张家还是平安城三大家族之一,财力雄厚、势力极强。
总之一句话,张家很有钱、有很地位。
江城知道今天来的是一头肥羊,却没想到是这么大的一只,稍微楞了一下,随即回过神来,拱手道:“原来是张记百货的张掌柜,失敬失敬!”
第314章 生意上门(2)()
张掌柜笑道:“呵呵,客气了,客气了!”
江城问道:“张掌柜大老远的来我家,不知有何贵干?”
尽管他不知道张掌柜在张家是什么身份,但是凭他可以成为张记百货的管理者,绝对是家族的嫡系核心人物。
他也确信,以张掌柜这样的身份,来他家一定有重要的事。
张掌柜道:“有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既然你问了,那我就实话跟你说了吧。是这样的,我知道城里码头上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摊子,专卖肉燕和酱饼两样吃食。”
“前段时间,有好多小摊子去我张家的店里买面粉原料,还签订了进购合同,可没过多久,他们却纷纷跑过来退订。”
“我打听之下,才知道那摊子是二位开的,他们是想效仿你们做酱饼,只是不得其法,光做出那样子,味道却不对。”
薛青儿笑道:“酱饼的神髓在于酱料的熬制,要是酱料不好,即便是饼子烙得再好,照样没用。”
张掌柜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那些小摊主就是掌握不到酱料的熬制秘方,做出来的东西没人买,这才纷纷上门退订,我此番前来就是为了酱料来的。”
其实,他这次不单单是为了酱料,而是冲着酱料秘方来的,他们张记百货的分店遍布整个省城,若是能掌握酱料秘方,搭着面粉一起买,销量绝对少不了。
别看街边小摊做的是小本生意,走得却是薄利多销的路子,要是生意好,面粉和酱料的用量绝对少不了,而且普通人家也可以买回去,自己烙刷酱料吃。
江城和薛青儿对视一眼,脸上各自浮着欣喜之色,他们猜得没错,真真是大生意上门了。
江城道:“承蒙张掌柜看得起,不知这桩酱料生意,您想怎么做呢?”
张掌柜道:“我想买下你们酱料的制作秘方,不过你们放心,我们张记百货做生意向来公道,绝不会让你们吃亏的,一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价格。”
他之所以要得到江家的酱料秘方,不单单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继承人之位。
张家是平安城三大家族之一,固然是家大业大,家族子弟却也不少,他的父亲张员外膝下有七八个儿子,他虽是嫡出之子,却不居长,且母亲不受宠爱,一众庶出的兄弟对他虎视眈眈,他只有在家族生意上做出一番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才能在父亲百年之后成为家主。
很显然,江城家的酱料方子,就是他制胜的关键之一。
还没等江城回答,张掌柜又道:“把秘方卖给我之后,你们夫妻俩可以得到一大笔银子,有了这笔银子,你们小两口就可以建一栋好房子,多买一些地。”
张掌柜一进来就打量着江家的屋子,就是要看江家需要什么、想要什么,给他们想要的,何愁生意做不成。
江城暗叹一声,这人不简单,果然是做生意的料子。
江城不动声色地问道:“张掌柜要买我们的秘方?”
第315章 生意上门(3)()
张掌柜点头道:“不错,江城兄弟,天天早起摆摊卖饼多累啊,还不如买了秘方换了银子,用这笔钱多一些低,当个小地主,舒舒服服的过日子,这不是很好吗?”
江城当然是不可能卖秘方的,不过做生意总是有商有量的,要是一下子拒绝了,不免得罪了对方,面子上挂不去。
江城微微笑了笑,问道:“掌柜的建议看着挺好的,只是不知道你打算出多少银子买下?”
张掌柜一听他问价钱,脸上的笑意更浓了,问价格就是心已经偏向卖秘方了,说明这桩生意很有机会做得成。
张掌柜道:“我说了,我们张记百货做生意向来公道,绝不会亏待你们的,我打算用五百两银子买下你们家的秘方。”
五百两银子,对于普通农家来说,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可在江城和薛青儿眼中,五百两银子看着是挺多的,却不能买一百亩良田,小地主的层次尚且达不到,更何况是大地主了。
江城看了薛青儿一眼,薛青儿会意,要说谈生意讲价钱,她的嘴皮子最溜了。
薛青儿淡淡地道:“五百两银子,很多吗?”
张掌柜以为开出五百两,便可以将这对小夫妻砸晕,一口答应卖秘方,没想到对方如此淡然。
张掌柜有些尴尬、有些惊讶的笑道:“五百两当然多啦,你们想想,这笔银子可以买多少地?说句不中听的,有了这五百两银子,你们一家三口什么都不用干,就可以舒舒服服过完下半辈子。”
薛青儿道:“五百两银子在我眼中,一点都不多。我来给张掌柜算一笔账吧,我家这个摊子一天的纯利润有二两银子以上,好的话可以达到三两,就按最低的二两银子来算,一个月就是六十两,一年就是七百二十两。”
“五百两银子,哼,我们不用一年就可以赚回来了这还是小摊,若是换成铺子,更是不敢想象。张掌柜,换做你是我们,会做出这种杀鸡取卵的事情来吗?”
张掌柜一听这话,顿时惊愕,他知道江家这摊子赚钱,却没想到利润如此之高。
若是换做是他掌握了这方子,即便是脑门子被门板夹上十回,他也不可能把这么赚钱的方子卖出去。
直到此刻,张掌柜方才明白这个酱料方子有多值钱,别说是五百两银子,就是拿出几千两,对方也不一定卖呢。
同时,他也有些吃惊,眼前这对少年夫妻年纪虽小,见识却极为不凡,心性也沉着得很,不被一时利益所迷惑,目光放得长远,看来他想捡大便宜的想法是行不通了。
可即便占不了便宜,他还是想争取一下,看能不能买下酱料的秘方,说道:“江城娘子,你说得不错,这方子的确是值钱得很,只是酱料虽好,却也难保有人破译出来,只要分析出酱料中用了那几样原料,照样能配制出来,到时候你们就没什么赚头了,还不如趁着秘方尚未破译之前卖给我,狠狠赚上一大笔,那样不是很好吗?”
第316章 生意上门(4)()
薛青儿轻笑道:“若是这么容易破译出来,那还叫秘方吗?张掌柜,实话告诉你,这酱料乃是有十多种香料药材配制而成的,且熬制过程有着遵守严格的流程,即便你把皇宫医术最厉害的太医请过来化验出里头用了什么原料,若不知道每一味药材的用量和熬制过程,那也是没用。”
继而,她又是一笑:“张掌柜,再给透露一个秘密,这酱料当中放了两味毒性相反的药材,可以以毒攻毒,相互抵消,但若是加入的次序发生一点错误,其中一味毒药的毒性被其他药材改变,这酱料就会变为可怕的毒药。哼哼,到时候,你非但赚不到银子,还会摊上人命官司。”
张掌柜一听这话,顿时心下一沉,他原本还打算买不下秘方,就请大夫来化验破译,没想到这秘方如此神秘,竟然掺杂有毒的药材,那个就不好办了。
此刻,他渐渐明白到,眼前这对小夫妻是个心眼大的,绝不会为了蝇头小利放弃长远的利益,看来自己不点血,是得不着什么好了。
张掌柜吐了一口浊气,问道:“那二位想怎么样?”
薛青儿淡淡吐出两个字:“合作!”
张掌柜眉头拧了拧,这合作和买秘方可不一样,前者是一锤子的买卖,后者却是细水长流的大生意,若非家里遇到经济困境,是个聪明人都会选择后者。
张掌柜好言好语道:“两位想怎个合作法?”
薛青儿道:“很简单,你们店出原料,我们这边出技术,一方负责售卖,一方负责制作,利润分成,觉得这个主意好不好?”
张掌柜想说不能,但是能说吗?只能乖乖问道:“你们想分几成利润?”
江城开口道:“不知掌柜打算给我们几成的利润?”
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男人是绝对一家之主,说一不二,虽说他们两个都是现代灵魂,有什么大事都是一起拿主意的,但是在外人眼前,做主的还是江城。
张掌柜试探着问道:“两成如何?”
江城立刻摇头道:“那可不成,你是不知道这酱料制作过程有多繁琐,就两成利润,还不如不做呢,亏都亏死了。”
张掌柜道:“既然熬制酱料麻烦,还不如把秘方卖给我,那不省事得很,还能拿到一大笔银子。”
江城道:“你不用拐弯抹角,这秘方是不卖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夫妻俩好不容易钻研出来,自然传之子孙后代,造福万代。”
张掌柜道:“行,那就分成,只是那两成利润不少啦。我们张记百货在在整个省城有几十家的分店,你们这两成利润分下来,那可就是一笔巨款了。”
江城道:“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你也看见了,我家的酱饼火爆热销,必然有很多摊子想买我家的酱料来用。你想想,这街边小摊薄利多销,走得就是一个‘量’字,他们饼子生意越好,我的酱料就卖得越好,这一年下来,银子还不哗哗流过来?”
第317章 生意上门(5)()
薛青儿补充道:“不仅仅是街边小摊,寻常人家想自己烙饼,也会卖酱料去刷,平安城这么大,十里八村那么多,我们不愁卖不出,只是我们看掌柜亲自上前,诚意十足,这才想和你合作。”
张掌柜一看这架势,不禁大为头疼,得,这小两口还是什么锅配什么盖儿,一个比一个难说话。
张掌柜知道再压价也没啥意思了,便道:“那二位想要几成利润,给个准话吧?”
江城道:“你出原料,我们出秘方,利润就应该对半分,我们要五成!”
张掌柜惊呼:“五成?这也太多了吧?你家的酱料都是药材香料配制而成,要是其中有沉香、龙涎香这些珍贵香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们张记百货岂不是要亏死?”
薛青儿道:“怎么会?那沉香、龙涎香都是稀罕金贵之物,我们可用不起,随便用一点都得赔死。还有,酱料一旦热销,需求要大增,光是我们一家三口,万万做不来,还要请人帮忙做,那要花不少钱呢。”
张掌柜摇头道:“那也不行,五成利润太高了,我们张记百货开门做生意都是求利润的,每一家分店的店租都很高,要是又出原料又售卖的,利润就太薄了,家族宗老那边不好交代。”
双方扯皮来,扯皮去,最后各退一步,四六分,江城和薛青儿夫妇以技术入股,占得四成利润,张掌柜代表张记百货,占六成利润。
江城又道:“张掌柜,口说无凭,立据为证。”
张掌柜点头道:“成,咱们在商言商,订立一份契约,免得将来起争执。”
他也觉得这么大的一笔买卖,还是得签订契约才能安心。
张掌柜转脸对身边的小厮吩咐道:“去取笔墨来。”
那小厮应了一声,转身出了门,从马车上笔墨纸砚来,放到桌上,并研好了墨。
张掌柜挥毫点墨,洋洋洒洒地写了两份契约,并取出一枚青石印章,两份契约的左下角落下了各自一个朱红的钤印,正是‘张记百货’四字。
江城也不墨迹,接过张掌柜手上的羊毫毛笔,几个流畅的横竖转折,就写下来‘江城’二字。
张掌柜忽然凝住了神情,细细看了看,见‘江城’二字写得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忍不住赞道:“好字!好字!”
旋即,张掌柜又皱眉道:“我虽不是什么读书人,却也粗通文墨,倒是不曾如此细瘦遒劲的字,不知江城兄弟学的是哪个大家书法。”
江城所用的书法,名曰‘瘦金体’,乃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
这大周朝是架空王朝,并不存在唐宋元明等朝代,更没有宋徽宗这号人物,自然也就没有瘦金体这种独特的书法了。
江城笑道:“在下只是个山野粗人,哪能和书法大家攀上,不过是肆意涂鸦罢了,受不起您的赞誉。”
第318章 买坛子(1)()
张掌柜一听,更是惊讶,眼前这个少年乍一看只是个农民,居然能自创书法,简直是不可思议。
不过惊讶归惊讶,张掌柜还是弄好了契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按照契约商定,契约双方利益四六分,酱料按坛子买,每一坛五斤,由于酱料比肉燕皮压称,只定五分之一的价格,就是每斤一百文钱。
张掌柜又吩咐小厮,取出五十两银子,说道:“买坛子买原料都需要钱,这就算定金吧。”
江城见他做事如此周到,对于这个合作对象愈发满意,便笑着收下来,转手交到薛青儿手里。
紧接着,江城和张掌柜说起了送货的问题。
张掌柜摸了摸胡子,说道:“我们张记百货的分店很多,不用一家一家的送,送到平安城里的总店就行了,眼下也不知道酱料畅不畅销,你们先做个一百斤试试看,要是卖得好,再扩大产量,你们觉得如何?”
江城点点头道:“成,就这么做!”
又寒暄了几句,两人送走了张掌柜,然后喜滋滋的坐下来计算分成利润。
酱料一斤一百文,一坛子五百文,四六分就是两百文,扣掉一部分人工成本和柴火钱,大概也有一百七十文。
薛青儿道:“等等,除了人工成本和柴火钱,还有扣掉买坛子的钱,酱料都是液体,总不能用纸来包。”
江城道:“对,还有坛子的钱,我记得临近的杏花村有一家烧窑的,烧制各种各样的坛子,咱们等会儿就去瞧瞧去。”
张掌柜进门时,甄氏正在房屋后面整理菜园子,回来听到两人谈了一笔大买卖,也是高兴得很。
随即,甄氏微微皱了皱眉道:“这生意虽然答应下来了,但是咱们三个每天出摊就已经够忙了,张记百货需求量这么大,根本应付不来呀。”
江城道:“只是先做一百斤试试,有赖毛和王麻子帮忙,应该应付得过来。要是需求量加大,再请人来帮忙,不过香料必须咱们亲自来调配,不能假手于人,以免泄露秘方。”
江城和薛青儿都是说做就做的行动派,上次熬制酱料从药店买了很多药材,现在还没用完,暂时不用再买,只要把熬制酱料的肥猪肉和装料的坛子买好就行了。
江城让赖毛和王麻子在家捶打肉泥,甄氏擀制肉燕皮,他和薛青儿则驾着牛车进平安城买肉和调味料。
两人没花多大功夫就把猪肉和调味料买好了,先让甄氏把肥猪肉切好熬油,然后驾着牛车往隔壁杏花村驶来。
杏花村和杨柳村相隔不远,两个村紧挨着,牛车走过一条长长的田间小道,又玩了几个弯,便来到杏花村。
杏花村这家烧窑姓柯,柯家是祖传的烧窑手艺,同时也是十里八村唯一一家烧窑的,附近几个村的人家用的锅碗瓢盆、坛罐瓦钵等生活器具,基本上都出自他家。
如今柯家的家长是柯东,是村里的老一辈人了,年纪比江老爷子差不多,人们都叫他柯老爷子。
第319章 买坛子(2)()
江城和薛青儿来到柯家院门前,停下牛车,眼见院门没关,便径直走了进来,见到了柯老爷子和他的儿子。
此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