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舌娘子,温柔点-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家里,薛青儿把钱袋子打开,倒在桌上,开始清点今天的收入。

    甄氏看到一桌子都是铜板,还有几块碎银子,顿时吓了一跳,咋舌到:“怎么这么多钱?都是今天一上午卖的?”

    虽说甄氏大字不识一个,也不是算钱算数,但看着一桌子的铜板,也知道超过上千文了。

    薛青儿点了点头,笑道:“没错,就是这么多。”

    甄氏忍不住惊呼道:“我们居然能赚这么多钱,简直不敢相信。”

第207章 一天的收入() 
薛青儿笑道:“现在还只是个开始,往后会越来越好的呢。”

    说着,便拿着铜板一个一个数起来,想看看有多少,扣除成本,还有多少利润。

    江城和甄氏看到满桌子都是铜钱,至少有上千枚,光是一个人数都不知道要数多久,赶紧帮忙数起来。

    三人眼睛不眨的快速数着,用了大概半炷香的功夫,方才将桌上的铜板和碎银子算完。

    为了怕出错,三人又花了半炷香重新数了一遍,确定没有数错,薛青儿这才报出一个总数出来:“一共是两千三百五十四文。”

    甄氏听了这个数据,还是有些不敢相信,颤声道:“这么多啊?”

    江城笑道:“娘,这只是个总数,还要刨去成本呢。”

    甄氏忙道:“那咱们一个上午赚了多少,快算算?”

    薛青儿掐着指头,算道:“咱们的酱饼一式八份,本钱要四文,再加上切来试吃的,大概卖了二百六十张,也就是一千零四十文;肉燕的成本也不低,尤其是肉制的皮,与馅料成本均摊,要三文,大概卖了一百三碗,也就是三百九十文,加起来就是一千四百一十文,咱们今天大概挣了九百四十四文。”

    甄氏一听,立刻傻了眼:“天呐九百四十四文?”

    她也知道今天赚了不少,却没想到这么多,将近一两银子呢。

    要知道,城里码头上搬货做苦力的一天也才挣一百来文,他们三人才用了不到半天的功夫就挣了别人将近十天的工钱,这简直不敢相信。

    薛青儿也是惊喜得很,她早就预感到酱香饼和肉燕会好卖,却没想到一上午的功夫就赚了这么多。

    但她转念一想,便笑道:“娘,今天上午的生意实在太好,你没看到我收钱找钱,有好几次都找错了,忙得都快发晕了。”

    甄氏点头道:“嗯,说的也是啊!”

    别说是闺女收钱找钱忙得头发晕,她烙饼切饼也是累得够呛,幸好面提前和好了,加上她手脚够快,不然也顶不住。

    薛青儿笑呵呵道:“今天算是开门红,往后下去,每天所赚的钱平均应该能达到一两以上,只要咱们好好干,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建房买地,过上小地主家的小康生活。”

    一天赚一两,一个月就是三十两,刨去农忙双抢和年节,一年下来也要三百多两,三年之后便是一千两。

    一千两银子啊,这可是一笔巨款,寻常人家几辈子不吃不喝,都不一定能攒下这么多银子,拿来卖村里上好的水田,也能买一百二十五亩。

    按照这个社会的农田占有率来算,田产超过百亩是小地主,超过千亩才算大地主,看着离大地主的理想目标还有些远。

    但是,一口吃不成个胖子,细水长流嘛,他们个人的花销又不是很多,光是村头那八亩上等水田就足够他们一年吃饱穿暖的。

    想到这儿,三人均是笑容满面,如沐春风。

    甄氏叹了口气,说道:“先前你俩花十两银子买下这个摊子,我还怕这小本生意做不起来,银子打了水漂,没想到这么有赚头。”

第208章 醒面盖棉被() 
江城笑着道:“这还是第一天,以后做下去,熟客多了,口碑攒起来,大家口耳相传,声音肯定会更好。”

    薛青儿调侃道:“娘,咱们这生意如此红火,想来以后煮粥做饭都不用放红薯了吧。”

    古代农村普遍贫穷,上等白米精贵,农村人都舍不得顿顿吃,都会在白米上掺一些红薯,若是熬粥加红薯也就罢了,居然煮饭也加。

    薛青儿穿越到这里,第一个受不了就是上厕所没有纸,第二个是没有独立的浴室,第三个就是顿顿白米掺红薯,吃得她都快变成红薯了。

    好不容易分了家,自己可以当家做主一回,过上天天吃白米饭的生活,谁曾想把自个儿老娘甄氏接到家里来住,她就跟唐僧念经似,说初为人妻,又刚分家,花钱可不能这么大手大脚的,妇道人家要学会勤俭持家。

    甄氏笑道:“好,以后可以不用天天吃红薯了。”

    江城忍不住笑道:“红薯也挺好吃的,我就很喜欢吃烤红薯,但是天天拿来做饭,还是免了吧。”

    旋即,甄氏又问道:“今天准备了这么多,却只卖了一个上午,要是想多连着下午卖,那一天得备多少合适?”

    薛青儿认真想了想,掐着指头算了算,道:“今天光是做酱饼就用了五十几斤面粉,下午虽说人不多,要是连着卖的话,八十斤面粉的量应该是没有问题。至于肉燕,今天早上打了三斤猪肉的燕皮,明天估摸着也要四斤以上,其他那些配料也要随之增加。”

    江城皱了皱眉道:“八十斤面粉做酱饼怕是不太够?”

    甄氏道:“八十斤,已经不少了,咱们的面都是提前和好的,要是准备太多卖不出去,那就会臭掉的。”

    江城道:“娘,八十斤面粉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一百斤,肉燕皮也要随之加倍。你们想想,今天咱们是第一天开张,名声还没传出去就卖了这么多,还有很多人没买到直抱怨,明天的出摊量必然大大增加,极有可能会翻倍,一百斤面粉还算是少的了。”

    薛青儿深深点头:“说的是啊,平民百姓的消费量是巨大的,只要价格实惠,做得好吃,买的人肯定非常多,只怕这以后买这两样吃食不会仅限于码头旁边和来这里逛街赶集的人,一百斤面粉看着还是少。”

    甄氏拍手道:“成,那就准备一百斤面粉和面和五斤猪肉打燕皮。”

    江城道:“只是,这么大的量,咱们得提前几点起床准备?”

    甄氏道:“肉燕的皮是猪肉泥做的,肯定要现做现卖,不然容易坏了,醒面和面倒是可以用晚上时间来做。”

    薛青儿皱眉道:“晚上?那不会坏吗?醒面醒久了水分流水,容易发硬,就做不出这么好的口感了。”

    甄氏笑道:“哪会呢,咱们当天晚上和好了,拿张大棉被盖上,放上一天一夜都不会坏。青儿,这法子我不是很早就教你了,怎么忘了?”

第209章 再次出摊() 
薛青儿虽然占据了原主的记忆,可由于原主是拿石头枕磕脑门自杀,导致记忆出现了残缺,倒是忘了这茬子了。

    如今甄氏这么一说,薛青儿陡然想起前世看到过的舌尖上中国,其中一集介绍主食就要绥德汉子老黄做黄馍馍,他就是用拿棉被盖在和面的面缸上发酵,做出来的黄馍馍口感非常好。

    其实,用棉被盖面发酵醒面,是一种古老的先民智慧,只是在科技发达讲究工业化工厂化的现代社会,这种方法显然不适合大批量生产面试制品,因此渐渐被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纯手工制作者才会使用。

    若不是舌尖上中国大火,吸引无数吃货,薛青儿作为吃货中的其中一员,只怕也不知道这种古老的方法。

    然而,现代科技虽好,却也无法彻底取代传统制作方式,传统手工依旧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薛青儿倒是想试试,用这种传统方法醒出的面,是不是能把面粉的麦香激发到淋漓尽致。

    下午,江城把收摊之前买好的肥猪肉洗净切丁,然后与一众香料下锅,慢慢熬制酱料。

    此前他做的酱料已经用光了,他还得熬制一些,好在酱料不同于猪肉,里头香料非常多,加之咸度高,可以存放很久,可以多做一些放着。

    晚上,三人早早吃了饭,洗好了碗筷,便开始准备和面。

    为了使烙出来的面更香,薛青儿用一小块面团做实验,加水和面的同时,破天荒放了一些猪油,没想到做出来的酱饼口感更好,更酥更香。

    其实,猪油加水和面一般出现在糕点之中,有着起酥增香的效果,薛青儿作为宫廷糕点的传人,自然深知这一点,一试之下,果然效果显著。

    第二天三人早早起来准备,由于做酱饼的准备工作已经提前做好了,现在他们主要是准备肉燕的面皮和馅料。

    打制作面皮是个力气活儿,需求要骤然增加,一时之间有的应付不过来,三人便分工合作,由江城打制一半,甄氏和薛青儿娘俩轮流交换打另一半。

    在轮流交换之间,一个捶打肉泥,另一人则准备馅料,切葱和小菜,以及熬制大骨汤。

    肉泥打好之后,薛青儿将肉泥掺上地瓜粉和少许糯米粉,用擀面杖擀成一张几平方的超大面皮,然后再折叠切成小方块。

    一系列准备工作就绪,三人匆匆吃了早饭,开始一天的工作。

    由于今天的备货量增加了将近三分之二,一百多斤的面团,一大砂锅的大骨汤,还要十来斤的馅料、酱料和肉燕皮,分量实不轻,费了不少力气才将小板车推进城里。

    平安城依旧人来人往,临近码头这边热闹哄哄的,江城他们的摊子一支起来,柴火刚烧上,昨天尝到酱饼和肉燕的人便围了上来。

    三人依旧和昨天那样,江城负责煮肉燕和收拾餐桌,薛青儿负责收钱收钱,甄氏负责烙饼切饼。

    甄氏把饼子烙好,趁热刷上一层酱料,浓郁的酱香味儿立时四下里飘荡,吸引了一拨儿又一拨儿的客人。

第210章 面皮里的门道() 
有道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小吃固然美味,但也得能吸引人才行,很显然土家酱香饼就是个中佼佼者,那味儿实在勾人得很。

    今天的生意比昨天还要火爆,昨天只是围成一圈,今天则是排了个长队在等着买。

    三人忙得晕头转向,恨不得一人拆成几个人用。

    虽说如此忙碌,但是他们还是高兴得很,人越多挣得越好,日子越有盼头不是吗?

    和昨天一样,还没到中午,肉燕又卖光了,尽管今天准备了两百碗的量,还是架不住人多。

    毕竟肉燕和馄饨实在是太像了,馄饨是平民百姓最喜欢的小吃之一,肉燕比之馄饨胜在面皮制作精细,嚼劲十足,受欢迎程度更在土家酱香饼之上。

    很多人听说码头附近出现一种形如馄饨,却比馄饨更加美味的肉燕,都想来尝尝味儿,看看是不是真就这么好吃。

    谁曾想这么快就卖光了,不免有些悻悻,离开之前不忘说道:“大妹子,你明天记得多准备点,这么少怎么够卖呢?”

    薛青儿笑着答应着,心里却不想给肉燕增量。

    她倒不是嫌生意太多,也不是嫌钱多烫手,而是想搞饥饿营销,引得更多的人前来,日后小摊转成店铺,生意必然爆红。

    饥饿营销玩得最厉害的,当然得数小米公司,想当年小米手机一出世,引发全民哄抢,她也曾经抢过,却没有抢到,主要是网速太渣,一点开就售罄。

    尽管她当时很反感饥饿营销,但是站在经营者的角度,这种法子却是一种极为高明、极为智慧的经营方式,可以让她的小吃摊迅速打开知名度。

    另外,肉燕虽说好吃,肉燕皮制作却是不易,一碗十二个,两百碗两千四百张皮,超过上千下的捶打,实在累人,要是做多了,他们可就没力气出摊了。

    其中,一个高高瘦瘦的黑汉子买到了最后一碗肉燕,高兴的坐在椅子上,一边吃着肉燕,一边啃着手中的酱饼,说道:“大妹子,你这肉燕做得实在太好吃了,这皮太有嚼劲了,感觉就像在吃肉似的。”

    薛青儿笑而不语,肉燕皮就是肉做的,可不是在吃肉吗?

    那黑汉子又接着道:“俺昨儿也吃了一碗,那味儿太好了,感觉不够尽兴,便买了两斤面粉和一块猪肉回家做。结果,俺婆娘揉面揉了老半天,做出来的皮软塌塌的,煮出来的一点嚼劲都没有,根本不是肉燕而成馄饨了。”

    一旁有一排队买酱饼的胖婆娘附和道:“就是,我昨天也买了面粉回家试着做,揉面揉得我手都红肿了,做出来的皮就没有那么好,反而是煮的时间长了,烂成一锅面疙瘩,馅料搅和在一起,没人吃,全倒了。”

    薛青儿笑了笑,甚是得意,这肉燕皮乃是肉泥做成的,光是面粉怎么可能做出猪肉般的嚼劲,就算揉上一万遍,也不可能做得出来。

    可她不会把个中关窍说出来的,毕竟是这是她发家致富的秘诀,哪能让外人知道呢?

    相反的,她还要放烟雾弹,让所有人认为肉燕皮就是面粉做的,只是因为揉制的方法不对,所以才做不出这样的口感来。

第211章 另一条致富之路() 
薛青儿便道:“我这肉燕皮是一种独特的手法揉制的,要想达到这样的口感,面皮至少要经过上千次的捶打,每一次捶打都得下大力气,所以每天都得很早起来准备。只有经过这样反复的捶打,使得面皮产生粘性和筋性,做出来的肉燕味道才会这样好,吃起来才会这样有嚼劲。”

    众人一听,脸色变了变,纷纷感叹这钱赚得不易,一碗七文钱的价格还是非常厚道的。

    这时,有一中年妇人说道:“大妹子,你这肉燕皮做得可真好,我是揉不出这么好的口感了。我想问一问,你这肉燕皮有单独卖的吗?我想买点回去包。”

    旁边又有一妇人问道:“正是,正是,我也想问呢。你的肉燕虽好,毕竟摊子太小,口味有些单一,我那孩子特挑食,就是喜欢吃河鲜、海鲜味的。我就想买点回去,包三鲜或虾仁韭菜什么的,给他尝尝鲜。”

    其他人听此,也纷纷询问,看肉燕皮有没有单卖的。

    江城和薛青儿听了,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都看到了另外一条发财的路子。

    薛青儿低低道:“橙子,我想起来了,在福州小吃之中,肉燕皮是可以作为单独存在的一种小吃,既可以包裹肉、鱼、鸡等馅料,也可以直接切成丝煮熟做汤,可以说是一张燕皮多样吃。”

    江城道:“这样说来,咱们不仅可以卖肉燕,也可以单独卖燕皮?”

    薛青儿点头道:“有道是众口难调,咱们的馅料只有一种,未免有些单一。若是单独将燕皮卖出,他们便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变化出万千滋味。到时候,人人都爱买一些燕皮自己回家包,这生意必定火遍全城、甚至火遍全省。”

    江城正色道:“这肉燕皮制作不易,光是今天两百碗的用量,就已经累得够呛的。要是大量制作卖出,非得请人不可,以咱们现在这情况,还再等一等。”

    薛青儿道:“嗯,一口吃不成胖子,咱们这个摊在还是太小了,等攥足了钱换成铺子,再来请人做肉燕皮。”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做着,肉燕卖完了,他们便帮甄氏烙饼、切饼。

    就这么的,三人在中午临近饭点之时,就把剩下的酱饼全卖光了,根本就撑不到下午,排队排得比较晚的没买到,只能跺脚叹息。

    没买到的还是和昨天一样,对他们三人说,明天要多做一些,不然吃不着。

    薛青儿连连应着,说明天还会多准备一些,不过还是希望你们早点来,因为买的人太多了。

    卖完酱饼后,三人准备收摊。

    江城忽道:“娘,青儿,你们先收着,我有些内急,去一趟茅厕。”

    早上一出摊就忙得晕头转向的,根本没时间去茅厕,可把他给憋死了。

    甄氏摆了摆手道:“去吧,去吧!”

    江城离开不久,薛青儿觉得肚子饿得很,也累得很,没这个闲心做午饭了,便想和昨天一样,在隔壁的摊子将就着吃。

第212章 两个欠收拾的() 
便在此时,两个流里流气的少年人的走了过去,叫嚷道:“你们两个娘们儿,在我们兄弟的地盘上摆摊子,也不和我们说一声,懂不懂得规矩?”

    有道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薛青儿一见这两人,就知道今天善了不得了。

    甄氏哪里见过这阵仗,顿时吓傻了:“规矩?什么规矩我们不是买了这摊子,到县衙公堂办了过户,钱也交了,手续也齐,还要什么?”

    其中一个黑瘦的少年道:“有公有私,县衙是例行公事,我们兄弟却要些人事儿。”

    人事儿是古文中的意思,换成现代白话就是保护费。

    薛青儿心下一凛,敢情古代没有讨人厌的城管,却有地痞流氓强索保护费,做着小本生意也太麻烦了些。

    甄氏一听他们要索要牵强,登时被吓了个够呛,她可不敢和地痞流氓叫板,结结巴巴问道:“你们要要多少?”

    另一个尖嘴猴腮的少年说道:“也不多,就五百文。”。

    薛青儿一听,气得直咬牙。

    五百文?这两个家伙是想钱想疯了吧,他们三人忙活老半天,挣得不过一两多,而且还算是好的了,他们居然敢开口要五百文,简直岂有此理。

    甄氏深知流氓不好惹,忙把薛青儿护在身后,陪着笑脸道:“两个小哥你看这我们娘仨做的是小本买卖,一天赚不了几个钱,这五百文是不是太多了,我们实在拿不出来。”

    黑瘦少年嗤笑道:“拿不出来?你糊弄谁呢,这靠近码头的摊子都值钱,一个少说也要十两银子,你们有本事拿出十两银子买摊子,就没本事拿出五百文,你当我们是三岁小孩儿吗?”

    那尖嘴猴腮的少年也嗤笑道:“就是,两个乡下来的土包子鬼心眼儿还不少,你以为我们兄弟是傻子吗?这么好糊弄?”

    甄氏辩解道:“这这摊子是我们倾尽家当买的今天才开到第二天,钱还没赚上来,哪有五百文给你们啊?”

    黑瘦少年不耐其烦道:“行了,别废话了,小爷没时间跟你们磨嘴皮子。识相的话,拿出五百文来,否则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甄氏没办法,哆哆嗦嗦要拿钱袋子。

    薛青儿一把拉住了她。

    甄氏低语道:“青儿,地痞流氓咱们惹不起,还是破财消灾吧。”

    薛青儿肃然道:“娘,他们这两人一看就欺软怕硬的,咱要是真把钱给了他们,有一就有二,他们就会得寸进尺,再次勒索,往后的日子可就不安生了。”

    甄氏颤颤道:“那怎么办?要是不破财消灾,他们也不会离开。”

    薛青儿冷声道:“有我在,没有破财消灾这档子事儿。放心吧,这个人就交给我收拾了。”

    开玩笑,她可是中国新时代女性,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

    哼,两个小瘪三敢惹到她头上,就是欠收拾了。

第213章 暴揍() 
眼瞅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薛青儿暂时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使用暴力,免得坏了自己温柔贤惠的形象。

    薛青儿便扬起了一个十分灿烂勾人的媚笑,娇滴滴道:“两位小哥别急嘛,这五百文我给你就是了。只是奴家身上没带这么多钱,不如两位小哥随去奴家拿可好?”

    薛青儿虽不及薛兰儿貌美,模样却也是顶顶漂亮,尤其是这段时间天天喝灵泉水,不但肌肤白皙,声音清脆如铃,发起嗲来更是销魂蚀骨。

    这么一笑,一撒娇,登时迷得两人晕头转向,呐呐道:“好,小娘子,我们跟你走。”

    甄氏拉住薛青儿的衣袖,低声道:“青儿,你到底想干嘛,你可别和他们硬碰硬,阿城马上就来了。”

    薛青儿沉声道:“娘,这两个不知死活的家伙竟敢向我们所要保护费,我若是不给他们个教训,这往后就没法消停的了。”

    甄氏道:“可你只是一介女流,如何打得过这两个流氓呢?”

    薛青儿道:“娘,你放心吧,收拾其他人或许还不行,收拾这两个小瘪三,我绰绰有余。”

    旋即,薛青儿又是一笑,勾了勾眼眸,魅惑道:“两位小哥,快跟奴家走吧。”

    两个人以为薛青儿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又长得这么娇滴可人,应该没有半点攻击性,傻了吧唧的跟着她走了。

    走着走着,薛青儿引他们进了一条幽深的小巷,走到了小巷深处,这才停下了脚步。

    两人见她停下,便问道:“你家到了吗?”

    薛青儿嘿嘿一笑道:“我是乡下人,这里哪里是我的家。”

    两人一愣,旋即脸色一变,叫道:“这里既然不是你家,你带我们兄弟来这里干嘛。”

    薛青儿媚笑道:“我带你们来这儿,自然有我的道理过来呀,过来看着我呀”

    她的声音柔中带甜,娇中带软,有着说不尽的缠绵宛转,听在耳中当真荡气回肠,勾人心魄。

    尖嘴猴腮的少年听得迷迷瞪瞪的,把脸凑过去细细看着她。

    薛青儿双眸一冷,大喝一声:“我打!”

    只听‘啪’的一声,薛青儿的一击咏春拳打在了尖嘴猴腮少年的脸上,直接打得他飞了出去。

    如此突然袭击,登时叫黑瘦少年愣住了。

    不等他反应过来,薛青儿蹂身而上,咏春拳源源而出,左勾拳,右勾拳,对着两个人发起了猛烈的暴击。

    且说江城上完厕所回来,骤然听到两个地痞流氓来收保护费,薛青儿把他们给引开了,登时急了。

    他忙不迭向小巷飞奔而去,却见薛青儿一脚踩在两个人肉沙包上,而那人肉沙包早已成了猪头脸,就算是亲妈来了也认不得。

    薛青儿俯身揪着黑瘦少年的衣领,得意洋洋地道:“你们两个小瘪三,收保护费居然敢收到老娘头上,你们也不看看老娘是什么人?”

    两人被她打得浑身皆疼,连连告饶道:“大姐女侠我们兄弟俩有眼不识泰山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就饶了我们吧。”

第214章 结义兄弟() 
薛青儿笑道:“你们不是要收保护费吗?起来呀,收啊!”

    两人连连摇头道:“不敢啦,大姐不敢啦,女侠”

    薛青儿哼笑道:“我刚刚只是热了热身,你们就急不可耐滴求饶,哪还有半点地痞流氓的样子,真是丢人啊!快给老娘起来,接着打!”

    两人被打得亲妈都认不得了,如何敢再与薛青儿动手,还是接着求饶。

    江城摇了摇头,走了过去,关切道:“青儿,你没事吧?”

    薛青儿拍了拍受,笑着道:“你说呢?就他们这点花拳绣腿,还想跟老娘动手,不知道老娘是学的是咏春吗?”

    那两个流氓一见到江城,眼睛倏地一亮。

    那黑瘦少年叫道:“老大你可来了,快联救救我们啊,我和老三都快被这小娘们儿给打死了”

    江城怒喝道:“老什么大,两个不知死活的家伙,竟敢欺负我娘子,还敢索要保护费,看我不弄死你们。”

    他径直冲上去,对着这两个人一阵拳打脚踢。

    两人被打得哭爹喊娘,疼得嗷嗷直叫。

    那黑瘦少年叫道:“老大你在干什么呀你不帮我们还打我们算什么兄弟?”

    尖嘴猴腮的少年也叫道:“就是,老大想当初我们可是在关二爷面前结拜为兄弟,说是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如今怎么见死不救,反过头来打我们?”

    江城一听这话,顿时愣住了:“你们是?”

    那黑瘦少年愣然道:“怎么,老大你不认得我们?”

    江城不解,反问道:“我应该认得你们吗?还有,你们怎么叫我老大?”

    薛青儿翻了翻白眼道:“脸都被打成猪头了,别说是你们口中的老大了,就是你们亲娘来了都认不得。”

    两人一听,都是‘啊’的一声,叫了出来:“原来是这样,难怪老大认不得我们。”

    那黑瘦少年说道:“老大,我是王麻子,我身边这位是赖毛啊!”

    江城一听,顿时恍然,诧异道:“你是王麻子?你是赖毛?”

    两个人连忙小鸡啄米似的点头:“是啊,是啊,我是赖毛,我是王麻子,老大你终于认得我们了。”

    根据原主江城的记忆,这王麻子和赖毛是他从小玩大的兄弟,曾学着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在关公门前结拜为兄弟,发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江城最为年长为老大,王麻子次之为老二,赖毛最小为老三。

    好兄弟讲义气,兄弟之间,义气为重,严格说起来,他们之所以变成勒索人钱财的地痞流氓,还是原主江城这个大流氓带坏的。

    江城忙伸手将他们两个扶了起来,问道:“对了,你们两个不是前段时间偷了邻村一只鸡,被人告发到官府,判了三个月刑期,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王麻子道:“老大,三个月都已经过去了,你怎么现在还不知道。”

    赖毛埋怨道:“就是,做兄弟的被关了三个月,你竟一次都没来看我和老二,还当我们是兄弟吗?”

    原主江城本打算抽个时间去看这两位好兄弟,赶巧遇上江大郎成婚,又闹出骗婚骗嫁这档子破事儿,最后三魂七魄直接去奈何桥卖咸鸭蛋了,哪还顾得上他们。

第215章 跟着老大混() 
原主江城死后,被现代穿越过来的江城附了身,十几年的记忆一时间消化不过来,加之薛青儿和刁氏天天上演婆媳大战,他一个头两个大,哪里还能顾得上

    江城面露歉疚之色,尴尬道:“这个这个我不是这段时间太忙了嘛。我还想着过两天就去看你们,哪知你们这么快就出来了,也不说一声。”

    薛青儿听此,暗暗道:“没想到这两个小流氓是橙子的结义兄弟啊。也是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原主江城就是个流氓,他所谓的兄弟自然也是一群流氓。”

    王麻子指着薛青儿道:‘老大,你和这小娘们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帮着她打我们?’

    江城一听,立刻板着脸,呵斥道:“什么小娘们?这是你大嫂,还不快叫大嫂?”

    两人瞬间一愣,失声道:“大嫂?老大,你成亲啦,你什么时候成亲的,做兄弟怎么不知道啊?”

    江城道:“刚成的亲,这事儿说来话长了总之,以后青儿就是你们大嫂了。”

    两人听罢,不禁面面相觑,尴尬得很,低低地叫了一声:“大嫂!”

    薛青儿轻轻‘嗯’了一声,说道:“本来我是想把你们送到衙门,告你们敲诈勒索的,既然你们喊我一声‘大嫂’,这事儿就这么算了。”

    两人如蒙大赦一般,连连道:“多谢大嫂海涵!”

    江城问道:“你们为什么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