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舌娘子,温柔点-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和青儿梦想就是当一个大地主,土地当然是越多越好啦,怎么可能会变卖。

    江老爷子道:“这第二个,就是你们小两口必须好好种这块地,每年的收成都不能低于家里往年的收成,否则我有权将这块地收回。”

    这个条件也是为了防止江城夫妇好逸恶劳,荒废了这块好地,以产量作为约束。

    江城应道:“这个也没问题!”

    有了灵泉泉水,还有怕产量问题吗?妥妥的。

    刁氏一听这话,心思顿时活络开了,老五和这小贱人成天好吃懒做的,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能种出什么玩意来,更别说要产量达标了。

    想到这儿,刁氏便不再反对了。

    其他人的想法也和刁氏一样,在他们认为,薛青儿懒惰成性,啥也不做,天天睡到日上三竿,谁打扰她睡觉还会泼洗脚水,哪会用心去耕种。

    见到江城答应了这两个条件,江老爷子便点头将村头的八亩地分给他们夫妇。

    分完田产,江老爷子又分起了房产,江家的房屋只有两套,一大一小,大的全家人在住,小的改成书房让江钦温书。

    如今江钦秋闱在即,江老爷子断断不可能将让大儿子给小儿子腾屋子,便把江城和薛青儿住的卧房和旁边的杂物间,以及西边二分之一的院子分给他们。

    之后又是杂七杂八的东西,生活上锅碗瓢盆和种地用的筢锄箩筐,也分了一套。

    还有家里养的鸡,一共有九只,按理说江城应该可以分到两只,但是刁氏觉得薛青儿已经吃了一只母鸡,硬是扣掉了一只,只给了他们一只公鸡。

    薛青儿原本是想据理力争的,可想到他们夫妇分田产占尽了便宜,不应当为了一只鸡斤斤计较,便不做声了。

    分完田产和房产,接下来就是分银子了,俗称‘安家费’。

    江老爷子道:“家里只有几十两银子”

    提到银子,刁氏坐不住了,忙打断道:“家里的钱都是留着给老大和大郎秋闱做盘缠的,不能分。”

    薛青儿却是不依,冷声道:“有啥不能分的,大哥是你儿子,我相公不是你儿子啊?同样是儿子,就得一碗水端平,家里的银子必须平分出一份来。”

    刁氏怒瞪着薛青儿,眼刀子一下下往她身上戳,语气有些狠厉道:“小贱人,你可别太过分了,你们两个已经把家里最值钱的田产分了去,还想得寸进尺吗?”

    薛青儿笑道:“什么得寸进尺?是你们逼我的,谁让你们太偏心,家里的银子必须平分出来,否则我决不罢休。”

第139章 分家进行时(12)() 
薛青儿笑道:“什么得寸进尺?是你们逼我的,谁让你们太偏心,家里的银子必须平分出来,否则我决不罢休。”

    “娘,我可提醒你一句,别再逼我了,否则分家的银子也会和分田产一样,会让你流血心肝痛的!”

    “你——”刁氏气得老脸发青,恨不得吃了薛青儿。

    江树见江城分家占了这么大的便宜,当然不想他再把家里的银子挖出去,毕竟家里的财产就只有这些,江城分得越多,他们就剩得越少。

    江树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

    钱氏扯了他的袖子,低声道:“莲莲他爹,爹是一家之主,一切都有他说了算,别逞口舌了。”

    薛青儿的厉害,钱氏可是亲眼所见,才不想惹上这么凶的泼妇呢。

    江老爷子皱了皱眉,转头看向江钦,问道:“老大,你的意思呢?”

    江钦忙道:“爹,你是一家之主,你想怎么分就怎么分,我没意见。兄弟之间,本就不应该计较这些,五弟分出去单过也不容易,多补偿他点吧。”

    这话说得那叫一个情深义重,听得江老爷子连连点头,兄友弟恭,这才是最希望的,大儿子这些年果然没有白读啊!

    薛青儿翻了几个白眼,心底冷笑连连,伪君子,就知道装好人,怎么不和岳不群去练绣花针?

    江老爷子佝偻了一下身子,便对刁氏道:“把家里的银子分成五份,先拿一份给老五吧。”

    刁氏打了个激灵,露出一副死了亲娘的表情来:“老头子,家里的银子本来就不多,还要分给这个黑心肝的小贱人。不,我不拿。”

    提到钱,刁氏脾气就上来了,一个子儿都不愿意拿出来,更何况是拿给最厌恶的儿媳妇,

    但她这番直白的反驳,却是在挑衅江老爷子一家之主的权威。

    江老爷子虎着脸瞪着眼,大声道:“出嫁从夫,老子的话你都不听是吧?行啊,那就滚回你老刁家去,江家没有你这种不听话的婆娘。”

    刁氏一听,便要打滚放泼。

    江老爷子厉声道:“要么去拿银子,要么接休书?”

    这下子,刁氏不敢放泼了,恶狠狠地瞪了江城和薛青儿一眼,转身便要墙角的柜子走去。

    薛青儿喊道:“娘,银子数得仔细些,可别输数错了。若是让我发现您故意私藏,我一定用这些钱给你买棺材。”

    刁氏原本还想少数一些,一听这话,气得浑身发抖,却不敢随便糊弄了,拿起柜子里的钱袋,认真数了起来。

    刁氏正数钱间,赵氏插口道:“爹,恕儿媳说句不中听的,五弟和五弟妹分家出去,以后咱家发达富贵了,他们可不能来蹭啊!”

    赵氏却是想得长远,在她想来,江城和薛青儿都懒得要命,根本发不了大财,日后自个儿丈夫和儿子中举当官,可不能让他们来沾光。

    江老爷子点了点头道:“那是自然,分了家,老五就自成一家,老大的富贵荣华都与老五没关系啦。不过,兄弟之间,能帮衬还是要帮衬一些。”

第140章 分家进行时(13)() 
刁氏数钱的那叫一个龟速,江老爷子一脸催了八次,她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将一个黑布包丢给江城:“拿去,拿去,银钱太多烫手,烫死你们这两个黑心肝的!”

    江城和薛青儿不以为杵,打开黑布包数了数,大多是铜钱,还有几块碎银子,看着大概有六七两银子。

    江城不由得微微一惊,依他的记忆里,三四两银子就足够村里三口之家生活一年,眼前这些银子够他和青儿嚼头两年了,没想到刁氏居然能拿出这么多钱来。

    但是,以他对这位便宜娘的了解,若不是薛青儿一再威胁,她绝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也不可能多分,最多只有五分之一,以此推算,家里岂不是要三四十两银子?

    读书赶考固然费钱,可若是节省一点,十两银子绰绰有余,江钦和江大郎父子一起赶考,顶多只要二十两,江老爷子和刁氏为什么要赶考的银子发愁?

    而在他的记忆里,江钦和江大郎每次考试,都要花去五十多两,多出的银子去了哪儿?花了这么多钱,却回回名落孙山,这钱真的花在正途上吗?

    江城深知其中有猫腻,但是他和青儿要分家出去了,这个家的银钱流向问题,他不想理会。

    众人看着江城手里那包沉甸甸的银钱,眼热不已,要是这些钱给他们该有多好啊?

    江老爷子也看得肉痛不已,可是长痛不如短痛,要是能把薛青儿这个天煞孤星分出去,这些钱就当是破财消灾了。

    江老爷子轻声道:“好了,分家的事情就这么定了,明儿一早就立契画押,再请里正和几位叔伯公过来见证,这个家就算分了。”

    江老爷子挥了挥手,便让众人各自回房休息了。

    若是意外,分家之事便是板上钉钉,江城和薛青儿自然欢喜不尽。

    江钦和赵氏夫妇却是半喜半忧。

    喜的是赵氏,毕竟他在薛青儿手下吃过亏,深知其厉害,若是真让她待在这个家,她丈夫和儿子的仕途运气岂不是要祸害了?

    愁的是江钦,他刚刚借机试探江老爷子心意,虽然甩掉了薛青儿这个大祸害,但是江树夫妇这两块狗皮膏药却怎么也揭不下来。

    赵氏听江钦说起江树和钱氏,脸色立即沉了下来,一脸的不愉,叹气道:“若是能把二房一起分出去,该有多啊!”

    “看看他们夫妇的嘴脸,跟两块狗皮膏药似的,又黏又讨厌,萱萱他爹,日后你当官了,富贵了,真要当他们一起去享受吗?我可不想跟这两个没文化没教养的泥腿子在一起,太丢人了。”

    赵氏语气中充满浓浓的嫌弃与厌恶,她也不想,自己也是乡下人,父母兄弟也是土里刨食的泥腿子,身份能高贵到哪去?

    赵氏问道:“萱萱他爹,真的不能将二房分出去吗?”

    在江家一众兄弟之中,她最恨的是薛青儿,最厌恶的却是江树和钱氏,现在薛青儿被分出去,她巴不得将二房顺带扫地出门。

    江钦冷声道:“你以为我不想分吗?若不是薛青儿那小贱人成天争吵不休,又是天煞孤星之命,爹断断不会将老五分出去。”

第141章 分家进行时(14)() 
“何况,老儿那人你不是不清楚,荣华富贵近在眼前,你说他会放弃吗?”

    赵氏如何不知江老爷子的性子,也清楚江树夫妇是什么德行,她心里不仅仅想甩开二房,更想把江家人全部甩开。

    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丈夫要是当了官,江老爷子和刁氏也会跟着,她这些天可没少被刁氏磨搓,她不想天天受极品婆婆的气。

    江钦叹息道:“我要是中举当官,爹娘和家里几个兄弟也是要跟着去。这些年来,他们为了供我和大郎读书科考,一个个节衣缩食,没理由我享受荣华富贵,他们却在过穷酸日子,如此有违孝悌之道,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赵氏道:“可你有没有想过,家里这些人都是大字不识、粗野鄙俗的土包子,你带出去见人吗?能登得上大雅之堂吗?你那些官场同僚看了,还不笑话死你,你真的带的出去吗?”

    江钦一听,的确是这个理儿,家里这些人是什么德行,他再了解不过了,且不说二房这两张恶心的狗皮膏药,他娘刁氏最是痛疼。

    比起官宦之家的老妇人,他娘刁氏没文化、没教养、没气度,还成天脏话连篇,一张嘴唾沫星子喷得到处都是,想想就觉得丢人得很。

    有道是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刁氏再怎么不济,也是生他养他的亲娘,江钦却如此自私薄凉。

    不得不说,这是报应,刁氏极品的报应,不把儿媳妇当人看的报应!

    江钦沉吟一番,说道:“那就一个都不带,咱们一家子在外,只要不亏孝道,逢年过节给点孝敬银子就行了。”

    赵氏乐得如此,旋即又皱眉道:“可二房该怎么办?他们夫妇精着呢,可不像你爹娘那么好糊弄,绝不甘心留在这里。”

    江钦冷笑一声道:“这个你别担心,老二纵然再精,说到底也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泥腿子,如何斗得过我?”

    “若是他真要和我一起去上任,那就让他跟上,官场弯弯绕绕多得很,到时候随便寻个错处,将他打发回来就是了。我多年苦读挣来的富贵,只能咱一家子独享!”

    赵氏听了这话,这才放下心来。

    次日,江老爷子一大早就将里正和几位高辈分的叔伯公请来,到家来主持分家。

    分家的理由很牵强,说是江城成亲之后,成熟了不少,自认为以前过得太混了,给老江家抹了黑,想要分家出去单过,体验一下不一样的生活。

    这种缺心眼的理由当然是刁氏想出来,她原本是想说薛青儿是天煞孤星,专门祸害家里人,所以才要分家的,但是江城死活不同意。

    刁氏也怕惹毛了薛青儿,导致分家之事黄了,方才想出这样的理由,还美其名曰‘浪子回头金不换’。

    里正和几位高辈分的叔伯公从小看着江城长大,知道这混小子成天游手好闲,与地痞流氓为伍,缺德事没少干,如今能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心里也很是高兴。

第142章 分家进行时(15)() 
江城能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里正和几位高辈分的叔伯公自然乐得见证他们分家。

    签字画押,地契房契过户,这个家总算是分了。

    当拿到分家文书的那一刻,江城和薛青儿相视一笑。

    大家变小家,关起门来自个儿过日子,比什么都强,赚钱也不用怕极品搅和了。

    里正唏嘘道:“江城成熟懂事固然是好事,那也不用分家另过。眼瞅着你家老大和大郎都要秋闱了,要是其中一人考上了,那好日子不就来了吗?”

    一位叔公也道:“就是啊,你们家有两个秀才郎,考上的几率极高,日后前途无量,一家子过去享福多好啊。”

    江老爷子呵呵陪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五要分家就让他分吧,只要他能懂事沉稳一点就好。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这几个儿孙都能过得好好的。”

    里正笑道:“呵呵,说的是啊,儿孙们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不过,老五媳妇可得好好夸夸,自从你家老五娶了她之后,整个人就脱胎换骨了,不似从前那般流里流气的,娶妻娶贤,说的就是这个理。”

    其中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抚了抚胡须,笑道:“就是,早就听说薛家姑娘是个贤惠,如今看来传言非虚。”

    几个老头子对着薛青儿一通大夸特夸,毫不吝惜赞美之词。

    江老爷子僵得发绿,既没点头,也没点头,只是陪笑着。

    刁氏也是脸上笑嘻嘻,心中却是妈卖批。

    薛青儿这小贱人要是贤惠的,这世上就没有‘泼妇’这俩字了,什么娶妻娶贤,她没把家里的房子掀了,那就算好的了。

    里正又看了江城夫妇一眼,温言道:“你们啊,虽然是分出去了,但是兄弟之间,打断骨头连着筋,日后无论是江钦考中了,还是大郎考中了,都会帮衬着你们的。”

    说着,里正对江老爷子道:“你说,我说得对吗?”

    江老爷子能说不对吗?他心里也希望一家和睦,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薛青儿冷眼看着,心里嘿嘿冷笑,风水轮流转,将来谁帮衬谁还说不定呢?

    好不容易送走这个辈分高的长辈,江老爷子发现自己的老脸已经笑僵硬了。

    分家之事尘埃落定,众人心思各异。

    孙氏和李氏看着薛青儿手里那张薄薄的分家文书,眼神有些迷离,心想着,要是那张文书,是他们家的该有多好啊!

    三房和四房不求富贵,只求一家温饱、一家和睦,可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都是一种奢求。

    江老爷子为了供江钦父子读书,全家人节衣缩食,一家人很少吃饱过,婆婆刁氏更是凶悍如母虎,天天磨搓着他们。

    他们想分家,却没这个胆子提出来,江老爷子也不会同意。

    回到房里,两人看着这张分家文书,笑得那叫一个奸诈。

    薛青儿扬唇一笑,道:“之前的种田女主分家,要么是装病,要么是装可怜,最后却没分到一点好东西,恶心了自己,便宜了极品。”

第143章 砌墙砌灶() 
薛青儿扬唇一笑,道:“之前的种田女主分家,要么是装病,要么是装可怜,最后却没分到一点好东西,恶心了自己,便宜了极品。”

    “哪像我另辟蹊径,想出极品分家之法,通过祸害别人来分家,恶心了极品,爽了自己,这才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嘛。”

    江城点点头,笑道:“我也没想到,这法子能成,还分到了这么好的田产,你这是我的好媳妇。”

    薛青儿听着前半段还是笑着的,听了后半段,立刻哼了哼:“什么好媳妇,是好闺蜜,别想占我便宜!”

    江城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分家一成,刁氏就开始赶人,要江城和薛青儿快把东西搬走,不然就当垃圾扔掉。

    薛青儿气得又和她拌了一回了嘴,问候了刁家祖宗十八代,然后开始搬那些锅碗瓢盆和种地的农具。

    当然,薛青儿也不忘家里的鸡,当着刁氏的面儿,挑走了最大最肥的一只母鸡,气得她整个人都不好。

    分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砌墙砌灶,一堵墙分为两家,一座灶各自分食,这才象征着分家的尘埃落定。

    可能是老天觉得江城和薛青儿分家分得太顺了,故意给他们夫妻使绊子,在砌墙砌灶当天下起了大雨。

    分家第一天,必须开始砌墙砌灶,绝不能误了时辰,这是村里的习俗,入乡随俗,江城和薛青儿只好冒雨做活。

    砌墙工作量做大,砌灶则相对容易些,江城砌墙,薛青儿砌灶,夫妻俩分工合作,配合得极为默契。

    雨越下越大,江城原本是不想让薛青儿做这些的,但是薛青儿却执意如此,江城也只能任由她了。

    两个人一边要在外面和泥板砖,一边在里面砌筑,都被雨淋成了落汤鸡。

    两人正感叹天公不作美,便在此时,三房的江波夫妇和四房的江炳夫妇都跑过来帮忙。

    江城连连推辞道:“三哥三嫂,四哥四嫂,这雨大得很,你们还是进去吧。”

    江波憨厚笑道:“你们小两口分家砌墙,我们这几个哥嫂怎么能袖手旁观?这不是太见外了吗?”

    江炳道:“就是,就算分了家,我们也是兄弟,也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别说这些外道话了。”

    说着,四人便顶着斗笠,撸了撸袖子,开始帮忙干活。

    江波和江炳两兄弟力气大,帮江城砌墙抹泥,孙氏和李氏两妯娌则帮薛青儿垒灶。

    六人齐心协力,很快就把砌墙砌灶的事情搞定了。

    江城对于四位哥嫂冒雨前来帮忙,对比起大房和二房的无动于衷,心里十分感动,慨然道:“青儿,以后咱们发家了,可不能忘了三哥三嫂和四哥四嫂。”

    薛青儿深深点头:“我知道!”

    比起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更见真情,她心里门儿清,绝不或忘,日后必定加倍回报。

    至于大房和二房,呵呵,日后发家致富,他们要是来打秋风,看她怎么收拾这群极品?

第144章 致富之法() 
是夜,江城和薛青儿满身疲惫的躺在床上,眼角眉梢均是轻松的笑意。

    虽说屋子还是那个屋子,床还是那张床,家却分出来,以后不必为极品头疼,关起门来过自个儿的小日子,好不自在。

    江城脸颊贴着薛青儿的身子,低沉沉道:“青儿,这个家分了,以后咱俩独自成家。既是一家人,你为妻来我做夫,你是不是?”

    薛青儿冷着脸,道:“没门儿!”

    江城笑道:“没门儿给扇窗户也行啊,若不是我想出天煞孤星这一招,这个家也不会这么快分,你应该给我点儿奖励吧?”

    薛青儿撇嘴道:“奖励个屁,你的黑历史还没消,顶多是戴罪立功,别嘚瑟!”

    江城似怒非怒地看着她:“这多少年的老黄历了,这一页就不能翻过去吗?就算是戴罪立功,你也得给我期待值吧?”

    薛青儿想了想,便道:“等到分家之后。”

    江城大喜,可算是有个盼头了,只要掌握了技术,想要在落后的古代发家致富,绝非难事。

    薛青儿刻意避开幽怨炙热的目光,问道:“说真的,这个家分了,以后我们要用什么法子发家?”

    江城道:“做凉皮吧,很多主角穿越到古代,都是靠做凉皮挣到第一桶金的,咱们也学着做就是了。”

    薛青儿摇头道:“不做凉皮,我不喜欢,想想就一肚子火。”

    江城不解道:“为什么?凉皮生意本小利大,利润颇高,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是不会赔本的。”

    薛青儿气哼哼道:“没穿越前,我刚去西安旅游,在一个景区被无良奸商宰了,一碗破凉皮啥都没有,还难吃得要死,居然要了我八十,气死我了,再也不吃凉皮了。”

    江城听了,不禁摇头。

    薛青儿是什么性子,他再了解不过,爱憎分明,爱则捧上天,恨则踩入地,要是真厌恶一样东西,绝不能再次喜欢上。

    江城又道:“既然不喜欢凉皮,那就做卤猪下水吧,这里的人都不会做猪大肠,总是一股子味儿,也有很多穿越者从中赚到第一桶金,不输给凉皮。”

    薛青儿听了,立刻露出一脸厌弃与恶心:“亏你想的出来,也不想想猪大肠里面都是什么东西?偶尔做个一次两次还行,真搞不懂那些用猪下水赚钱的女主,成天对着这么多臭哄哄全是屎味的东西,还得用手去搓去洗”

    江城听得差点吐出来,连忙打断:“打住,打住,别再说了!”

    要是再让她说下去,自己以后都不敢吃猪下水了。

    薛青儿问道:“橙子,你是重点大学毕业的经济学硕士,对于这些赚钱、金融最了解,你给我支个招呗。”

    江城一愣,反问道:“你不是看了很多种田文,那么多女主发家致富的法子,难道你就不能从中学上几招吗?”

    薛青儿道:“我看这些书,根本没有注意女主如何发家致富。”

    江城颇感意外,问道:“不关注女主发家致富,你关注哪儿?”

第145章 为什么这么毒舌() 
薛青儿道:“当然是那些极品啦,尤其是极品婆婆,更是我重点学习对象。作为一个合格小三劝退师,就得融合百家之言,才能在与小三的撕逼大战中占据上风,不然你以为我的嘴皮子功夫是怎么练出来的?”

    如果古代有黑线这个词,江城此刻应该是满头黑线。

    自从认识薛青儿以来,江城心底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她嘴巴这么毒,简直跟吃了砒霜似的。

    在此之前,他从未见过这么毒舌的女人,一张嘴就跟机关枪似的,凸凸骂个不停。

    原以为是薛青儿无师自通,嘴巴向来就是这么犀利,敢情她是从种田文中学来的。

    江城虽然不喜欢看言情,却也听说过种田文,文中少不了极品婆婆和极品奶奶,跟他娘刁氏一样,刻薄凶悍,嘴不饶人。

    一本种田文就有一个极品,薛青儿看了不下上百本,便等于学了上百个极品极品婆婆和极品奶奶的撕逼绝技,集各家之所长,五毒俱全,难怪嘴巴毒成这样。

    江城道:“我们所在的古代社会,技术相对落后,饮食不发达,只要我们掌握技术和秘法,不愁发不了财。”

    薛青儿听了,大喜连连:“那就好了,若说技艺秘方,我有得是,南北各式点心我都会。”

    江城诧异道:“你不是小三劝退师吗?怎么成白案师傅了?”

    厨师被分成红案和白案两种,红案是做肉食的包括红烧肉、酥肉、蜂蜜肉、糟肉、排骨、肉白案是做面食的,擀面条、烙饼、做点心。

    薛青儿道:“技多不压身,我这门手艺是老妈教的,祖传的绝活。我老妈祖上是宫廷御膳房面点师,专门给慈禧老妖婆做点心的,因为点心做得好,还得了慈禧的赏赐。”

    江城沉着脸看着薛青儿,闷声道:“既然你传承了这么好的手艺,怎么没听你说过,更没见你给我做过一次。”

    薛青儿黯然道:“我妈用点心征服我爸的胃,可最终却凄凉收场。嘿嘿,做得出美味的点心,却守不住自己的男人,想想都觉得可悲,我不想像她那样。”

    江城伸出两只手捧住她的脸,低柔道:“你是你,你妈是你妈,你不会像她那样,我会用一辈子守着你的。”

    薛青儿怔怔的看着他,呐呐无言。

    良久之后,她方才道:“穿越一次,重活一生,我也渐渐看开了。现代都市繁华万千,各种西式糕点充塞,人们早已忘了中华传统糕点了,我倒是想在这里开一家高档的点心店,把家族手艺传承下去,这才不辜负老祖宗的心血。”

    江城道:“我会帮你的,只是宫廷糕点精巧豪奢,只怕不会一般人吃得起的。”

    薛青儿点头道:“不错,中国历代帝王对口腹之欲都很重视,他们凭借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随心所欲的权势,役使天下各地各派名厨,聚敛天下四方美食,哪怕是小小一样点心,也是极尽奢侈极尽精致,却不是普通百姓吃得起的,所以我要走高端路线。”

第146章 报信() 
江城道:“若要走高端路线,地段则必须要好,店铺要开在人流量大、且富人聚居的地方。这样的黄金地段,别说是买一间铺子,光是租金就很贵,凭咱们手头上的七两碎银子,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薛青儿叹气道:“是啊,所以我们要从小本生意做起,慢慢累积钱财,才有可能在城镇黄金地段开店,万事开头难,却不知这第一桶金怎个挣法?”

    回想了一下种田文的套路,薛青儿说道:“橙子,你说做麻辣火锅怎么样?这个时代已经出现辣椒了。”

    江城摇头道:“不成,麻辣火锅在这里根本行不通?”

    薛青儿不解道:“为什么?这可是种田文里屡试不爽的套路金点子?”

    江城道:“气候干燥食为咸、气候湿热食为甜、气候潮湿食为辣。前世的四川人、贵州人之所以爱吃辣,是因为四川、贵州地处山区,雨多潮湿寒冷,吃辣椒是为了驱寒去湿。”

    “另外,四川地处山区,山高路险,道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缺油少盐,劳动人民生活极为困苦,饭菜缺油少盐,难以下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只得用酸与辣来调味,以解决油盐不足的难题。”

    “长此以往,经常食用辣椒,能吃辣椒,爱吃辣椒也就成其为一种特殊的饮食习惯。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才被称为是‘穷人菜’。”

    “我们所在的地区,类似于中国古代的东南地区,好甜鲜,厌酸辣,吃辣极容易上火,在这里开麻辣火锅店,就等着扑街吧。”

    薛青儿听了,不禁沉默了,心里却直骂娘。

    谁说在古代开火锅店能赚钱的,快滚出来,老娘绝不打死你。

    江城道:“吃辣与不吃辣,就像是水田和旱地,水田种水稻,旱地种小麦,把水稻种在旱地里,绝对是长不出来的,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薛青儿挠头道:“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那我们到底要干什么呢?”

    江城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咱们明儿去镇里瞧瞧,了解这里人的饮食习惯,是清淡还是重口味,再来制定相对应的食物。”

    薛青儿道:“也只能这样了。”

    次日,江城和薛青儿早早起来,穿衣洗漱吃饭之后,便出了门。

    刚出村口,就见一个身穿粗麻布面色黝黑的女子跑过来,上下不接下气的。

    薛青儿认得这女子,乃是原主从小要好的陈云,一愣道:“云妹子,你怎么过来了?”

    陈云气喘吁吁道:“不好啦,青姐,你娘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