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梦绕瑶池-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一边,又在妆奁盒里挑了几支小小的压鬓簪戴上。灵枢挑了对东珠吊坠递给他,笑盈盈地看着他替她戴上,又递上一条白玉兰花手串

    云珠站了起来,弘历从身后环住她,“生辰快乐!”

    两人眼神透过镜中交汇到了一起,见灵枢她们几个退了下去,云珠轻转过身,微踮起脚在他唇上亲了一下,“谢谢。”

    “想看看我送你的生日礼物吗?”

    她眨了下眼,有点不太好的预感。“是什么?”前儿送的那些难道不是?

    “吴书来!”他朝门外轻喊。

    吴书来捧着个盒子小跑了进来,云珠一看,盒子里两只刚出生没多久的羽毛为纯黑色的海东青正转着无辜的眼睛回睇着她

    云珠巨汗!她就知道,他在小心眼她将他送的那两只海东青送给了雍正可那不是他也同意的吗?!

    她无语的模样令他心怀大畅,无耻地在她唇上回吻了一记,“说好了,这两只海东青养好了可是我的,明年或者后年我的寿礼就是它们了!”

    还有这样的

    “额娘。”三胞胎在外面等不及地跑进来,手上拿着他们的寿礼,一人一本手抄佛经再加贺寿词一篇,以及和敬和徽开始学做的荷包一个,永琏亲手画的仙童拱寿图一张。“祝额娘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永远漂亮。”

    云珠开心地接过寿礼,佛经抄得像模像样,贺寿词写得很童趣很可爱,荷包因为才开始学女红不久所以实在很一般,而仙童拱寿图抽象得有点像现代的漫画好吧,永琏小朋友在绘画上的天赋还有待观察。

    “额娘很喜欢。”

    三胞胎开心地笑起来。

    云珠笑眯眯地亲自将这些东西存放起来,理也不理某人。

    被晾在一边的弘历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将海东青拿给三胞胎看,“可爱吧?这是海东青哦!”

    永琏可爱地问:“以后它长大了是不是跟额娘送给皇玛法的那两只海东青那么厉害?”

    “当然了!”

    永琏立即道:“那我以后生日时能让额娘将它们送给我当寿礼吗?”

    弘历脸一下子黑了!

    收好东西回来的云珠一听,不由噗笑出声,该!

    作者有话要说:以下正文:

    “皇阿玛,快醒醒——”

    “哈”雍正再次从梦中惊醒,发现是梦魇,长吐了口气。

    “皇上?”夜里当值的太监在门外轻喊?

    “没事。”他从床上下来,披了件袍子,到隔间提了温在炭炉上的热汤给自己倒了一碗坐在桌边慢慢地喝着,温热的液体滑入腹中散开,将睡梦中所遗的那点子孤寒无助驱除了干净。

    那日圆园明刺杀一事后,西藏不稳,西南土民叛乱,他便魇过一次,那时也如现在一般,最后被云珠唤醒。这一次也是因为后宫之事引发朝堂上的些微波澜,心中烦躁才会如此,只是梦境有了些改变,并非单纯的受困梦境,而是从一开始的焦急、想要突破梦境渐渐地连思想也似乎被陷了进去般,骇然梦醒之后虽忆不起梦到了什么,但梦境中那孤寒煎熬的感觉简直跟刻进了骨子里一般,抹也抹不去。

    那种感受跟当初登即帝位受生母指责、朝野宗亲除了个老十三孤立无援的景况大为相似

    淡冷的目光扫到桌上空了的芝纹盖碗上略回了温,这几年,苏培盛按着云珠的吩咐夜里在隔间炭炉上温着四时滋润温补的汤水,枕头又换了有助安眠的芯子自己也忘了早年一遇事就难以入眠的滋味。

    是天命眷顾?又或是云珠真的身怀秘术?

    他失笑地摇了下头,仔细想想,自己因着她和富察家,无论是朝政亦或是生活都直接间接地得益不少,真相是哪个又有什么重要的,只要她对大清好对爱新觉罗家好就成。

    这些年她的行事自己看在眼里,温和、聪慧、与人为善却也不会任人欺到头上,即便那个人是弘历的生母

    想到这里他嘴角微泛笑意,这样也好,人再聪明心肠太软也成不了事,太过狠毒计较却又容易偏上邪道,世祖爷虽立下了后宫不得干政的话语,可这话也只在面上说罢了,大清选秀本就是八旗贵女与宗室大臣联姻,说明白了就是八旗共享大清夺取天下大统的胜利果实,而这其中,女子扮演的是极为重要的角色。

    因着这些女子,八旗勋贵联成一片。

    大清入关不过百余年,吏治**,八旗五弟尚武精神日渐丧失,流于纨绔奢靡也未尝不是因着这个,满八旗安逸享受太过了!若非看透了这一点,他又何必一登极便打击勋贵、废除八旗供养、官绅一体纳粮、改土归流、重视工商、开放通商口岸拼着得罪了天下勋贵学子,不过为着收拢君权,还朝政清明。

    只是,他能做的也就到此了,再怎么满腔抱负,他也无法一步到位地废了满人高人一等的地位,只能慢慢地削去各种优待或许,以后弘历或者永琏他们能办到吧。做为帝王,他不能容忍自己的皇权受八旗勋贵影响制约,可做为满人,他又对八旗子弟的堕落怒其不争,不得不妥协于江山大治,真正使得满汉一家,难保民族独立。

    步出殿门,仰望着泛白的天际,他想,或许每个登上帝位的满清祖先都跟他一样面临着这样的取舍与感慨吧,可最终,他们看的是整个天下,是爱新觉罗一脉的未来校园全能高手。

    “啪啦”一声响,柏树上两道白影直冲天际,双翅一展,在空中优雅地滑翔着远远地,传来两声中气十足的鹰鸣,接着快如闪电地隐没于天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雍正唇角微弯,他的一生奉行的便是这一准则,才能开创如今局面。八旗,机会他是给了,能不能在开劈出的道路走出一番新成就要看他们自己。实在不行,将来弘历也不能容他们。

    天际开始泛出红紫之气,他慢慢地在庭中打起五禽戏,将身心融入天地之中。事毕,当值女官忙递上温热的毛巾

    洗漱完毕,雍正若有所觉地抬头看向天际,一声鹰鸣,两道白色的身影俯击下来,“叭”地,扔下两团东西,雍正定眼一看,是两只兔子,不由笑开来,新年的贺礼还数云珠送的这对海东青得他心意,不仅不用操心它们的食物,还能每天给他带新鲜的野味!

    难怪弘历要吃味,论起狩猎,自己确实不如先帝与弘历喜欢,偏偏得了这两只神俊非凡的海东青。

    人皆有私心,他却未曾见过似富察。云珠这般做到家国一体,对权势利益既不摒弃又不热衷,眼光气度分明高出俗世一截却偏偏沉浸享受生活上的小乐趣的女人,一开始将她拴给弘历或许只是缘于她的出身和性情,可这些年的相处观察下来,倒让他真心欣赏起这个儿媳妇了大清的皇后,除了她谁还做得?!

    难得的是她还教养出了永琏这么个让他颇觉惊喜的孙子,不过三四岁,聪慧明礼,对人对事已有自己的看法,好好教养,将来定是大清的又一出色帝王。

    再多看弘历两年,自己便退位吧,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

    幽幽睁开眼,云珠从玉兰树下站了起来,心中一片宁谧。

    从有了空间,修了神魂大道,借着玉兰树她能感觉到属于自己的命格在渐渐地发生改变,气运也在不断地增强凝聚,而在解决了高氏、乌喇那拉氏的一系列针对自己的谋算后,她更清楚地感应到属于她们命格里所蕴含着的皇家气运一下子被抽离了绝大部份填充到了自己身上从这些变化中,她能更清晰明白地感悟到气运转化的玄奥,对于玉兰树本体所赋予的能力把握更深。

    再度怀孕,更进一步地打破了某种命运的枷锁,而皇室血脉所给予她的气运更是直接使得她功法隐隐到了突破的边缘。

    过犹不及,对天道的追求并不是很热衷的云珠自然选择了对自己及腹中胎儿稳妥方法,并没有急着修炼以求突破,反而放下了长时间的体悟、神魂离体以及法术上的练习,最多也就靠坐在玉兰树下静静地沉淀思绪放空神识可能合乎了道法自然之意,又可能是水到渠成,她的修为还是在今天突破了。

    不用离体,她也能“看到”自己的神魂由无形无气的游离状到修炼神魂后渐渐凝聚的乳白雾状,到现在突破后淡淡发出的银辉色。这样的神魂出了空间也能如凡体肉胎一般久待而不惧某些冲击导致神魂溃散了,现在的她有了抗衡的力量,比如再面对守护帝王的威然龙气。

    也难怪她上次那样无力,每位帝王身上的龙气威煞是不同的,像雍正这种,本身威仪冷峻,龙气自然迫人一些,再有,帝王施政期间对天下苍生的德泽、王朝的盛衰也会影响他本身的龙气强弱程度。

    那一次神魂与雍正龙气的直面印象实在太深刻了,害得之后她有大半年的神经都是紧绷的,不仅怕自己露出马脚,还很少动用宫中深层力量,就怕被雍正给暗中扫雷了。

    不知道雍正对她的看法是怎样的,不过她很庆幸自己平日做人很成功,虽然有一些小私心小手段没逃过雍正的法眼,不过这也证明了她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神。

    孝顺长辈、关爱家人这一点她做得很好,足够弥补其他的不足。

    连养了两年多,吃了金灵果开启了灵智,养得神俊无比的那对海东青(记得十一年时弘历送给云珠的寿礼否?)也在新年时当作贺礼呈献了出去肉痛,谁不知道雍正即后从未进行过木兰秋狝啊,太浪费了!

    海东青是满族先祖用于狩猎的鹰,代表了勇敢、智慧、坚忍、正直、强大、开拓、进取、永远向上、永不放弃的满族精神。康熙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性秉金灵含火德,异材上映瑶光星。”不仅宣扬了武德,激励军勇,更夸耀了海东青性情刚毅而激猛,其力大如千钧击石,翔速快如闪电,其品质之优秀可与天上的星星相辉映。由此可见海东青在满清帝王乃至古代东北帝王眼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云珠献上的这对海东青浑身洁白,只双眼周围一圈金羽,眼神锐利,身姿矫健,更难得的是不用经过专门的训练就能认主并听得懂简单的话语及各种号令,实在是神俊无比,极为难得。

    新年得到这样的年礼是兴旺吉祥之兆,再有西南传来的征剿苗逆土民的捷报,雍正十分高兴,连永琏说要和他去秋狩的要求也应允了。

    看着一脸嫉妒的弘历和一副兴奋劲的永琏,云珠心中摇了摇头,这两个傻的,他们皇阿玛(皇玛法)的手臂还没好呢,打猎?有的等了,某位皇帝可没说什么时候去。

    也是那时候,她看着那双深邃黝黑的眼眸漾出温暖的笑意,确定了,他真的对她没有防备之意,有的只是长辈对晚辈的维护与欢喜他或许是有疑虑的,不过他选择了相信她,这让她觉得舒了口气。

    毕竟自己还有几十年的时间要在这里度过,被帝王猜忌的日子并不是她想要的。

    “祝主子阆苑春永,喜上眉梢。”素问将剪来的梅枝插进梅瓶里,喜色盈盈地朝方出了屋子的云珠行礼贺道。

    今天是云珠的二十五岁(虚岁)生辰。从前几天开始,整个乾西二所里里外外清扫了一番,鎏金绘银,雕梁画栋,绢花彩画云珠早早说了不办寿宴,弘历是只要她高兴就什么都依她的,何况他对她相比庆贺生辰的奢华荣耀更关注肚子里的胎儿的选择并不意外。再有,西南还有战事未平,西藏那儿也有些不稳的迹象,自己又顶着总理朝政的皇子名头,不好太过张扬。这么一想,就觉得愧对心爱的妻子了,早早就敲打下人,不摆酒宴也要让福晋感受到喜庆的氛围,要让她过轻松快乐的一天,不许拿烦心的事来扰她。

    “祝福晋芝兰秀毓,悦彩增华。”拿了衣物进来的司绮等人也齐声祝贺。

    换上了藕何色绣白梅软缎春装,云珠照了照镜子对灵枢道:“梳个如意髻就好。”

    柔顺黑亮的秀发中间刚戴了朵颜色与衣裳仿佛的绒花,弘历便走了过来,亲手拿了支白玉一笔寿字簪插到了她发髻的一边,又在妆奁盒里挑了几支小小的压鬓簪戴上。灵枢挑了对东珠吊坠递给他,笑盈盈地看着他替她戴上,又递上一条白玉兰花手串

    云珠站了起来,弘历从身后环住她,“生辰快乐!”

    两人眼神透过镜中交汇到了一起,见灵枢她们几个退了下去,云珠轻转过身,微踮起脚在他唇上亲了一下,“谢谢。”

    “想看看我送你的生日礼物吗?”

    她眨了下眼,有点不太好的预感。“是什么?”前儿送的那些难道不是?

    “吴书来!”他朝门外轻喊。

    吴书来捧着个盒子小跑了进来,云珠一看,盒子里两只刚出生没多久的羽毛为纯黑色的海东青正转着无辜的眼睛回睇着她

    云珠巨汗!她就知道,他在小心眼她将他送的那两只海东青送给了雍正可那不是他也同意的吗?!

    她无语的模样令他心怀大畅,无耻地在她唇上回吻了一记,“说好了,这两只海东青养好了可是我的,明年或者后年我的寿礼就是它们了!”

    还有这样的

    “额娘。”三胞胎在外面等不及地跑进来,手上拿着他们的寿礼,一人一本手抄佛经再加贺寿词一篇,以及和敬和徽开始学做的荷包一个,永琏亲手画的仙童拱寿图一张。“祝额娘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永远漂亮。”

    云珠开心地接过寿礼,佛经抄得像模像样,贺寿词写得很童趣很可爱,荷包因为才开始学女红不久所以实在很一般,而仙童拱寿图抽象得有点像现代的漫画好吧,永琏小朋友在绘画上的天赋还有待观察。

    “额娘很喜欢。”

    三胞胎开心地笑起来。

    云珠笑眯眯地亲自将这些东西存放起来,理也不理某人。

    被晾在一边的弘历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将海东青拿给三胞胎看,“可爱吧?这是海东青哦!”

    永琏可爱地问:“以后它长大了是不是跟额娘送给皇玛法的那两只海东青那么厉害?”

    “当然了!”

    永琏立即道:“那我以后生日时能让额娘将它们送给我当寿礼吗?”

    弘历脸一下子黑了!

第179章 谁主浮沉(下)() 
早膳撤下后;一家子在次间坐着说话,云珠将这几日收到的寿礼捡着紧要地说给弘历听;“诚郡王福晋跟淳亲王福晋的寿礼比之其他人又厚了一成杀手房东俏房客。”这两家子的缘份很奇特,丈夫一个叫永璟(淳亲王)一个叫永景(诚郡王);福晋又是伊尔根觉罗一个姓。

    随着弘历地位的改变,云珠收到亲戚属人送的贺礼加重是预料中事;不过这两位福晋送的又比其他人厚重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是在顾嫔降位又因孕复位之后借机对乾西二所表达两府的立场。

    此时与新春那会儿又隔两个月左右;顾贵人身怀有孕的事也掩不住了,前几日找了个机会晕倒诊出了三个多月的身子;胎儿已是坐稳了宫中嫔妃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太医前去请平安脉;她到了三个多月才被诊出来自然引得不少人怀疑讥讽;可她一副自己还在禁足的沉默委屈模样;又教人无话可说。

    雍正见此;恢复了她的嫔位,只是禁足却仍未取消。

    弘历对这些沟沟壑壑心知肚明,道:“她们两个还有几分聪明,且看以后罢。”顾嫔就是生下个皇子又能如何,差距就是差距,以为联络几个宗室福晋就能改变事实?爱新觉罗家的男人又不傻,他弘历下台换一个不知将来会如何的皇子上去于他们又有何好处,铁帽子可不是那么好戴的。

    “无论女人出身如何煊赫,嫁了人,还是要在夫家安身立命。”云珠笑着给他冲了杯水果茶。“不过顾嫔既敢出手,家里肯定也是支持的。”

    “由着他们蹦跶去,只要不出大褶子,爷就当看戏。”水至清则无鱼,他那不能要求底下的官员勋贵个个忠诚无私,过了就敲打几下,能用就用,不能用找个由头让他们回家吃自己的去。

    弘历看着一脸似懂非懂的永琏,摸了摸他的头。

    “福晋,时间到了。”明心进来禀道。早上耽搁了不少时间,再加上一起用的早膳,难免吃得尽兴又延了些时间,一下子就到了请安的时间,两位侧福晋带着几位格格早早就备了寿礼在外边等着了。

    做为一家主母,这种大好日子云珠是很难将乌喇那拉氏高氏等人撇开的。

    “一起过去吧。”弘历看了看三胞胎说道,今天不用上朝,他干脆放自己一天假了。

    “嗯。”云珠嫣然一笑,将手递给他。

    “王爷福晋到——”如画的丝帘珠帘一层层撩开,乌喇那拉。妮莽衣看着弘历体贴地扶着富察。云珠的手臂从次间走出,相偕着走上正中间的踏脚,在黄花梨雕的地屏长榻上坐下,眼中一红,忙微螓首微垂地与高露微一左一右地领着富察氏等人走至厅中恭敬行礼:“(婢)妾给王爷福晋请安,王爷吉祥,福晋吉祥。”

    “起喀,坐吧。”

    永璜带着永璋、和宁上前给弘历云珠请安,“祝嫡额娘阆苑春永,与阿玛琴瑟百年,锦悦呈祥。”并敬上自己准备的寿礼。

    “哈哈,好,拿过来我看看。”几个孩子祝寿的话显然很得弘历喜欢,云珠听着也极是贴心的模样,两人看着几个孩子呈上来的寿礼,永璜是一幅装裱好了的用各种字体写的九百九十九个寿字;永璋是一个雕着仙女飞天献寿桃的翡翠挂件,材料在这清朝算不得上佳,但水头足,仙女头面的白,衣带的绿,寿桃的透明略带黄粉再加上不俗的雕工,倒是个不错的饰品;四格格和宁送的是一对衔桃献寿青玉小鹿,很是可爱。

    永璜的寿礼也就罢了,他今年已经十岁,在上书房读了几年书,这九百九十九个寿字虽然费工夫,却也不难做到,体现的是一番孝心,永璋和四格格不过三岁的小人儿,一个是揣摩云珠的喜好送的礼,不轻不重,一个是将自己最喜欢的小摆件送了上来,也是恰到好处。

    “几个妹妹将孩子教得很好。”云珠承他们的情,也不吝在弘历面前称赞几句。

    “怎么敢当福晋夸奖。”富察。芙灵阿忙道,“福晋平日里对他们才是关照尽心呢,大阿哥年节上才得福晋赏了套上好的湖笔和徽墨,妾最多不过是在吃穿上吩咐两句网游之天下无双。”

    苏宝柔也跟着说道:“多亏福晋指点,三阿哥的身子骨才好了些”

    高露微眼闪了闪,金篱嘴角微扯,又不同地抚上高耸的肚子,恨不得当下就生个白白胖胖的阿哥出来,没见珂里叶特。果新睫羽下快要喷出来的火星子。

    弘历点了点头,让永璜他们回座。

    “福晋宽和仁慈,是妾等的荣幸,今天是福晋的寿辰,这对珐琅彩缠枝花卉蒜头瓶是妾的一点心意,希望福晋喜欢。”乌喇那拉。妮莽衣一身淡粉色旗装,小两把子头上也只戴了两朵绒花,亲自接过身边宫女端着的那个盖着红绸的方盘行至厅中恭恭敬敬地呈递道:“祝福晋福寿绵延。”

    在瓷器里珐琅彩瓷绝对是瓷器中的“贵族”。珐琅彩瓷是清代康熙晚期内务府造办处设立珐琅作坊,在传统的铜胎画珐琅基础上,引进外国的各种珐不良现象彩料和珐琅画技艺,烧制出瓷胎后,再画上珐琅彩画。其瓷胎质地洁白细腻,釉面莹润如玉,色调明快艳丽,制作工艺精湛,有油画效果,远非其它瓷器所能比。除了内务府,其他地方瓷窑并不能制造这种工艺,而作为名贵的宫廷御用器,珐琅彩瓷的生产历史却很短,只有康熙、雍正至乾隆中期前后约四十年。

    当然了,现在的弘历跟乌喇那拉氏等人并不知它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只当它是名贵的御赐名瓷在使用着。这对珐琅彩缠枝花卉蒜头瓶长颈、溜肩、硕腹、圈足,瓶内壁及圈足内施绿釉,通体以金彩绘锦纹为地,其上以珐琅彩绘各式缠枝花卉,色彩艳丽。口、足、颈部饰以多道金彩,愈显金碧辉煌,华贵典雅。

    这样的珍品连乾西二所也收藏不多,估计是康熙或雍正御赐的珍品,乌喇那拉氏这次是大出血了。

    “很漂亮,多谢了。”云珠并没有多说什么,让司绮上前收了下来。虽然漂亮不过她可不敢用,与彩瓷一样,谁知道这些颜色鲜艳的彩料里含着什么对人体不好的东西呢。

    弘历知道乌喇那拉氏刚解禁出来定会将姿态摆低,却没想到她能改变至厮,衣着素雅,言行恭谨,对云珠敬重有加。日久见人心,若能改了倒还好,若不是他眼睛眯微,将她以往的行事过了一遍,还是不敢相信她能就此悔改。

    高露微也不相让地呈上自己精心准备的寿礼,一紫檀座镶赵佶芙蓉锦鸡图缂丝绣样插屏。

    “这插屏里的绣图是高侧福晋绣的吧,可真是形神兼备了。”云珠笑眯眯地赞道,弘历闻言嘴角微抽,他在她房里也见过同样的绣画啊,当时他还问为何不送这幅芙蓉锦鸡图去怡亲王府,她说不想太打击那些擅女红的贵女

    高露微略感得意,这缂丝绣屏是她用心绣了两个月的,也是十分自得,听云珠这么讲,便觉得自己这份礼果然是露脸了。“福晋谬赞了。”

    乌喇那拉。妮莽衣闻言飞快地看了高露微一眼,又回复了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内心哼了一声,她可没忘了雍正十二年御花园那事揭露时富察。云珠显出的那高人一筹的绣技跟灵巧的心思,高氏这是班门弄斧呢,以为爷会觉得她的礼物高雅么?!

    “高姐姐真是蕙质兰心。”

    “最重要的是用心,跟姐姐一比,妾可就俗了。”

    感受到投注在身上的热意,高露微唇角微勾,她当然知道福晋女红不错,绣这幅插屏之前她就打听过,之前参加怡亲王府的“拒霜会”福晋只拿了一小幅绢绣折枝芙蓉图,皇上的万寿节也只绣了幅毫无名气的泰山云松图,论秀雅名气都不及自己绣的这幅芙蓉锦鸡图,这件寿礼既能显出自己优雅的品味,又不至于遮盖福晋的才艺,最好不过了。

    王爷这不见了眼里含笑么,定然是满意的,哪像乌喇那拉氏,一对珐琅彩缠枝花卉蒜头瓶名贵是名贵,俗了。想到这里,她又瞥了一眼富察。芙灵阿,见她呈上的是一套翡翠雕福禄寿三星摆件,不由得捏了帕子挡住唇角笑意。

    “这福禄寿三星摆件寓意倒是挺好的。”这是暗对了方才富察。芙灵阿说自个儿的寿礼俗的话。高露微见永璜不满地看向自己,故意朝他笑了笑,气得他小脸微红。却不知她这番做作,反使得富察。芙灵阿在弘历眼里留了好印象。

    比起这些妾侍有能耐有才华,他更喜欢她们谨守本份,而富察。芙灵阿的表现显然体现了这一点。

    “万事可不就是取个意头好么。”云珠对弘历道,“这红绿紫的颜色也正合了福禄寿之意,可惜少了一个黄,不然凑成福禄寿禧便更难得了。”

    弘历含笑道:“以后再给你找一个便是。”

    在众多妾侍里苏宝柔家底是最薄的,她也从不忌讳这一点:“妾特意做了件披肩,希望福晋喜欢。”

    自云珠送熹贵妃秋冬用的短斗蓬后,宫中渐渐连春日用的短披风和披肩也流行了,苏宝柔送的是一件浅金色的玫瑰花图案云缎披肩,很适合搭配素雅的春装使用。

    “很漂亮,用心了。”云珠照样让人收了下来。

    “这对百子千孙闹春金簪是妾的心意,祝福晋锦悦呈祥,锦上添花,再给二阿哥添个弟弟。”

    “金格格有心了。”云珠笑着示意含霖收下,这才对众人道:“不过是个小生辰,我和王爷无意大办,晚膳大家都过来聚一聚乐一乐,也就是了。”

    “二十五岁,也算是整寿,怎么会是小生辰。”弘历道,按他的想法就该好好庆贺一番,偏这女人说什么“又老了一岁有什么好庆贺的”给堵了回来。也罢,如今她怀着身孕,也不能太过劳累。

    眼见弘历对云珠这么深情厚意,底下的人尽管看惯了也不由心生嫉妒,高露微正想说什么,门外的冯益已高喊:“王爷,福晋,苏总管来了。”

    “快请。”

    苏培盛一脸笑意地进来,“皇上赐四福晋寿礼,四福晋请接谕旨。”

    弘历扶着云珠跪下,众人一见也跟着跪了一地,听苏培盛念了几句官样吉祥话,才开始念皇上赐下的寿礼:“金镶玉如意一对,攒珠累丝金凤钗一对,凤头紫玉簪一对、南海东珠一盒,冰种红翡手镯一对,碧玺手串一对胭脂红福寿梅花妆奁盒一对,玻璃妆盒一对,玉壶春瓶一对,兰芝花草纹玉杯一对,织金、妆缎各两匹,蟒缎、片金、缂丝、云锦、镯锦各八匹,紫毫貂皮十二张,银狐皮十二张如意酥、福寿饼各两盒,钦此。”

    “谢皇阿玛恩典。”这赏赐够多的,弘历生怕云珠跪得累了小心地扶她站了起来,“有劳苏公公了。”

    “王爷福晋哪里话,这是奴才该做的。对了,皇上听说乾西二所晚上有家宴,到时会跟贵妃娘娘一起过来凑热闹,特意让奴才支会一声。”

    云珠与弘历面面相视,这下不精心准备也不行了。

    不仅赏赐了这么多珍品,皇上和贵妃娘娘竟然还要驾临乾西二所?!各种羡慕嫉妒恨在乌喇那拉。妮莽衣和高露微心头翻搅着,不过“嫡、侧”二字不同,待遇却天差地别她们垂着头不敢抬首看向并肩背对着她们的弘历云珠,深怕眼中那深深的不甘、愤恨泄露了出来。

    吴书来和灵枢灵送了苏培盛出去,弘历回过身淡淡地对她们说道,“你们都下去吧,好好准备,别失了礼。”

    “是。”众人一激灵,是啊,这不也是她们表现的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以下正文:

    早膳撤下后,一家子在次间坐着说话,云珠将这几日收到的寿礼捡着紧要地说给弘历听,“诚郡王福晋跟淳亲王福晋的寿礼比之其他人又厚了一成。”这两家子的缘份很奇特,丈夫一个叫永璟(淳亲王)一个叫永景(诚郡王),福晋又是伊尔根觉罗一个姓。

    随着弘历地位的改变,云珠收到亲戚属人送的贺礼加重是预料中事,不过这两位福晋送的又比其他人厚重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是在顾嫔降位又因孕复位之后借机对乾西二所表达两府的立场。

    此时与新春那会儿又隔两个月左右,顾贵人身怀有孕的事也掩不住了,前几日找了个机会晕倒诊出了三个多月的身子,胎儿已是坐稳了宫中嫔妃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太医前去请平安脉,她到了三个多月才被诊出来自然引得不少人怀疑讥讽,可她一副自己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