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医娇妻:相公,我养你-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银票她还没觉得有什么,倒是那小山高的金银珠宝让赵品茗哭笑不得,和林成安商量了一晚上决定给老人家存起来。
留给他自己用。
因为之前的意外,林成安是不敢离开赵品茗一步,打算在镇上开一家医馆,趁着顾三典还有兴趣,拉着他充当门面。
对于这个开医馆的建议,赵品茗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她从一开始就认为林成安不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一辈子,他有才医术,开医馆是很好的选择。
顾三典知道他要开医馆,对上门求医的人更是热情,赚了一大笔的诊金不说,还利用自己的人脉给他寻来好几车的好药材,说是给他开店的祝贺礼品。
有钱有人,筹备了两个月,林成安的医馆终于开了起来。
铺子名就是简简单单的平安医馆。
开张那天,顾三单穿得特别的喜庆,破天荒的站在门口亲自点了鞭炮,还帮着林成安迎客。这愣是把慕名而来的人给吓得不轻。
传言都说顾医神脾气古怪,想要求他看病简直是比登天还难,可是现在这个笑眯眯的老人一点也不像是传说中的脾气古怪一医难求的医神。
“感谢大家今日赏脸来参加平安医馆的开张仪式,今明两日凡是家中困难的都可以来这里免费看病!”鞭炮放完之后,林成安满面红光的道。
他开医馆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只要自己能做得到,力所能及之内定是给看不起病的人优惠。
“今儿是我徒弟的医馆开张之日,我高兴,谁有要求的只要不过分,我都能满足。”顾三典今日是真的开心,他游历了几十年想定下来了,对林成安他本就是当做孙子看待,现在对他这医馆也是有着说不清的感情。
他这话一落,那些虎视眈眈的人立马一窝蜂的涌了上去求看病。
顾三典的医神名号有多响亮,光是看着门庭若市的场面就知道了,而是这还是小数目的,还有大批得到消息的人正在赶来。
总之有病没病的都想给顾三典看一看,求个心安理得。
第174章()
平安医馆铺子是赵品茗找了李耀祖帮忙找的,前面是一个大铺面,装修布局都是按照现代的医馆来弄,同时可容纳一百人左右,而后面是一个不小的院子,除了厨房客房还有一个大大的药房。
赵品茗在装修前期给了很多的意见,后院除了特意留下来的厨房客房以及药房,还特意空出左边的耳房弄成一间古代版的手术室以及三间给远道而来求医的人准备的“病房”。
总之就是一个古今结合的医馆。
等她和文小兰忙活完从后院出来,见到的就是排成长队看病的场面。
怕忙不过来,她和文小兰还特意留下来帮了一会,直到午间休息人少了大半,她们才架着马车回去。
回程的途中她想着晚上和林成安商量一下请一个小药童,这样不仅可以帮忙跑腿还乐意分担很多的工作。
今日一早她就帮忙开张事宜,还帮忙抓了一上午的药,身体早就疲惫了。叮嘱了几句在外面赶车的文小兰,她便合衣躺在铺着一层适合夏天休息的凉席上,在宽大的车厢里睡了过去。
说起来这马车还是武二特意留下来的。
萧六的东西必都是奢华高大上的,这车厢之内原本是用纯白的羊皮毛铺的底子,车厢后壁还有一个可以收起来的桌子,下面还有一个暗格,里面是存放吃食还有茶具的地方。
车位上还包着软软的塞着棉花的长布条,人坐在上面又软又舒服,如果不想坐着,还可以和桌子一样收起来挂在车壁上。
此时,赵品茗就是把两边的座位都收了起来,从原本是拿来放吃食的暗格里拿出枕头和一张薄被单悠哉的躺在里面睡觉。
路面平坦并不颠簸,轻微的摇晃移动感,赵品茗觉得很舒服,没一会便睡着了。文小兰过了一会掀开帘子发现她睡得正香,特意放慢了速度,好让她睡得舒服一些。
有了这马车,林成安方便在福临镇和林家村之间来回,而加上文小兰会赶马车,这也大大方便了赵品茗去医馆。
家里平平和安安是林大婶帮忙照看,文小兰还是第一次离开小他们这么久,现在都有些想他们了。
这紧赶慢赶的总算是在半个时辰之内赶了回去。
小行和小意已经放学,正喝着林大婶做的绿豆糖水,见她们回来立马放下碗冲了出去。
他们原本是想跟着一起去的,只可惜不是沐休之日,所以只能是放了学回家等着。现在将人回来了更是好奇今日的医馆热不热闹。
赵品茗就在进村之时被文小兰叫醒了,被小炮弹似的两个侄子冲过来抱住差点摔倒,还是文小兰在后面扶了她一把才稳住了身形。
“怎么这么激动,小婶婶可没有给你们待会吃的。”赵品茗一人捏了一把脸,乐呵呵的道。
其实她是有带的,只是想逗逗这两人。
不过,小行和小意这些日子以来成长了不少,哪能会被她这么轻易的哄骗,当下立即表明了自己的意思,“小婶婶,我们不是要吃的,是想让你跟我们说说医馆里热不热闹。”
爱热闹是孩子的天性,小行和小意虽然比同龄人懂事,但是潜意识里还是很喜欢热闹的的地方。
更何况这是自家的医馆。
在他们看来,在镇上有了医馆以后就可以随时去镇上玩了。
“好了,先进去,不要站在门口。”文小兰故意扳着脸将双胞胎都赶紧去,大白天的堵在门口不像样。
双胞胎被她这么一说,小脸立即垮了下来。
赵品茗见状赶紧安慰,把今日在医馆看见的所有有趣的事都给他们说说,这才将两个小家伙哄高兴。
平平和安安着时候也睡醒了,文小兰做好的蔬菜糊糊也刚好晾凉了,赵品茗和她赶紧一人喂一个,将这两个小祖宗的哭嚎给堵住。
林大婶在一旁看着,忍不住感慨,“这转眼间,成安都成家立业了,他爹娘在天有灵一定很高兴。”
她一直将林成安当做亲儿子对待,现在他能有这番成就,她感慨之余也替他们高兴。
赵品茗闻言,哭笑不得,“婶子,这日子会越过越好的,相公他现在开了医馆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心中的信仰。爹娘在天之灵一定为他感到自豪。”
喂饱了平平和安安,林大婶也不久留了,带着推脱不掉的礼物回家了。
因为在马车上睡了一会,赵品茗精神还算好,和平平安安玩了一会,她全副武装的上山了。
家里之前腌的酸笋快吃完了,她在几日前就想着要上山挖一趟了。
等走到上次李耀祖崴脚的地方,她竹篓里已经装了好多种夏天才有的野菜。小范围内挖了一会,背篓就装满了还带着泥土的竹笋。
一路上都没有遇上什么意外,也赶在太阳落山之前回了家。
想着今日是个特俗的日子,她打算做丰盛一点,晚上让林成安和顾三典喝一杯。这师徒俩肯定有很多话要说。
她把背篓里的竹笋都倒了出来,拿这一把小刀把老的部分全都切掉,外皮也剥掉。剩下的清洗干净,和文小兰分工全都切片泡在水里,等过两日就可以装坛密封储存了。
家里之前养的那匹下蛋的母鸭,现在已经过了最佳的产蛋年纪,赵品茗也不打算留着继续养了。
隔三差五的宰杀一只来煲汤或者是炖煮。
今日她就打算用剩下来的酸笋做道酸笋焖鸭。
过年腌制的火腿也还剩一只,文小兰切下一块清洗干净,做了个萝卜火腿汤。其他的菜都做成了下酒菜给林成安和顾三典小酌几杯。
两人一起忙活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是把这六荤两素一汤给忙活出来,而林成安和顾三典也掐着点回来了。
两人一进院门就闻到了浓郁的食物香味。
林成安还好,还能控制,但是顾三典就像是脱了缰的野马直奔厨房,偷吃好几块酥软入味的鸭肉,直呼过瘾。
赵品茗被这小老头急迫的模样逗笑了,招呼人去洗手,把双胞胎从书房里叫出来就开饭了。
第175章()
“我小老儿漂泊了几十年,没想到临老还能享受这般天伦之乐。”顾三典喝了小酒笑眯眯的,“成安啊,幸好当年我没有嫌麻烦不教你,不然哪有今日这般舒坦。”
顾三典平生最喜欢享受,但是因为自身职业以及性格问题,从来没能在同一个地方安稳的待下去。
原本以为这辈子就要这样漂泊下去了,但是没想到会出现林成安这么个意外,不仅让他破例收徒,还让他对这个村子产生了眷念之情。
“师父,您别这么说,如果不是您根本就没有我今日,以后您就安心在这里住下,想住多久就多久。”林成安颇有总触景生情的意味,眼眶发酸,对顾三典这番感慨感同身受。
他能猜出他这个表面上看似超凡脱俗,但是内心却很敏感,他渴望安定渴望有一个家。现在,这一切就由他来给吧。
“你这小子,这都会甜言蜜语了,好了,我就给你一个面子,不走了,我就要在这养老了。”顾三典已经没有年轻的时候那股冲劲了,他如林成安所想的那样,渴望一个安稳的家。
现在,他有了。
赵品茗和文小兰都没有插入师徒俩的话题,默默饿为他们夹菜倒酒。
也许是释然了看开了,顾三典比昨晚醉得更快了,半个时辰不到就醉醺醺的喊着要回房休息了。
不像是昨晚那样被好几个人灌,林成安倒是没有醉,扶着顾三典回了房间,还给他擦了脸盖了被子才出来。
另一间房里,赵品茗已经洗好躺上了床,见他进来,催着人赶紧去洗澡,她要事情要和他商量。
等人洗好出来之后,赵品茗拿出干的布巾边给他擦头发边说了要请小药童的事。
“这个我早就有所考虑,招人的告示也贴出去了,明日应该就会有人上门。”林成安说。
“你们忙得过来吗?要不要再请一个坐堂大夫?”赵品茗知道名人效应,看着今日这情况,想必日后人也少不到哪里去。
这人多了,就怕林成安忙不过来。
至于顾三典赵品茗为何不考虑进去?
她不认为顾三典能耐得住心乖乖坐在医馆里给人看病,要不然他特不会在外面游历那么久了。
她算是看出来了,顾三典性格洒脱无拘无束,他自由惯了,不定是不愿意困在一方天地里。在她看来,他现在肯乖乖的帮着看病,无非是三分钟热度。
所以在顾三典撂摊子不干之前,她觉得必须留着下手,找了帮手,不然林成安真的会累死的。
“暂时不用请,我现在还忙得过了,你别看现在人多,再过几日那股新鲜劲过去之后,来看病的人数就会降下来了。”林成安分析道。
他自然是知道赵品茗的担心,对于顾三典这三分钟热度他也了解,知道他干不长久,考虑过赵品茗担忧的情况。
但是这是有前提的。
福临镇不仅仅他一家医馆,也不仅仅他一个大夫,单说回春堂的肖大夫资历就比他老人多,这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回头客”可是认准了回春堂。
自然的等到这股新鲜劲过了,他这边的病人应该就会减少一大半以上,所以不用担心忙不过来。
听了林成安的分析,赵品茗还没放松下来又担忧起别的,“我们这样会不会抢了肖大夫的生意?”
肖大夫帮过林成那么多忙,赵品茗还真怕他们来的这医馆会抢了他们回春堂的生意,如果是这样,那可就成了白眼狼了。
越想,她脑洞越大,都快上升到商场里的谍战大片了。五官都皱成了一团。
林成安被她这模样给逗笑了,“不会,作为大夫看病是天经地义,但是如果可能还是希望能少一些生病的人,毕竟生病并不是一件好事。这镇上医馆的收入其实诊金只是占少数,倒是养生类型的赚钱。”
“俗话不是说的好啊?有病治病没病防病,这镇上很多有余钱的人家一般很注重养生,平时都会请大夫上门例行问诊,也定时的购买大批的防病养生的药材,医馆赚的钱就是从这一部分来的。”
“回春堂开了几十年,他积累下来的底蕴可不是我们着新店能比的,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会什么抢客问题。”
“这样就好,这百姓都是念旧的,肖大夫口碑也在,不用怕抢了他们的生意了。”赵品茗松了一口气。
在筹划开店之时,林成安就和她说过他开店不是为了赚平民百姓的钱,而是主攻那些大户人家以及龙城里有钱有势又贪生怕死的富豪们。
他开个医馆只是为了圆少时的梦以及可以名正言顺的和萧六合作在大雍朝分销各种的药丸。
总是他们这也算是劫富济贫,赚了钱才有资本给没有钱看病的穷苦人家免费看病或者是优惠看病。
这一点林成安没有任何隐瞒的和顾三典挑明了,因为他现在还是会用到他的医神的名声来给平安医馆打开市场,提高知名度。
顾三典对名声这些东西不看重,只要不是害人的,随便他怎么运作。甚至还帮忙坐堂,帮忙给那些远道而来上门求医的富豪们看病医治。
这些,他都是有目的的做的,只想为了林成安积攒一些资金以及帮他牵拉药材商这一块的短板。
开医馆光凭医术是不可能做的长久的,这药材才是根本。
林成安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和各路的药材商打好交道方便日后进货,这一个多月里,顾三典可是带着他去结交了很多有名的药材商,以保证药材来源顺利。
“我们买下的这几百亩的荒山可以拿一部分来种植草药,这样也可以节约成本。”赵品茗想到自己之前也买过大量的金银花这类的常见的常用草药。
金银花能种,那其他的应该也能种。
不过,她还没高兴多久,林成安给她泼了一盆凉水,“很多特殊的药材人工种植不出来,所以自己种植这一条路根本就行不通。”
闻言,赵品茗才觉得自己想得太简单了,她都差点忘记了这是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种植药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不过,像是金银花这类的药材倒是可以种植。”过了一会,林成安道。
他这个肯定算是给赵品茗打上了一剂强心针,心里盘算着多种一些可以种的,常见的草药,这样可以节约很多的成本,成功做好小相公背后的贤内助。
谈过之后,赵品茗这晚睡了一个安稳觉。
第176章()
转眼到了秋季,因为有顾三典的坐镇,平安医馆的名号总算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打响了。而他也过了那股兴奋劲,对上门求医的人闭门不见,和赵品茗研究后山的草药和果树去了。
这一年多里,这些果苗都被赵品茗精心科学的养护,长势很好,按照这速度,明年有大部分就能开花结果了。
一想到自己的付出就要有回报了,赵品茗恨不得住在山上,整日伺候这些果苗。
不过,与赵品茗相比,顾三典的兴趣并不是来年能收获多少果子,而是对她这科学的种植方法感兴趣。
他多年来走南闯北的,对各地的地形地貌以及种植方法都有所涉及,在好奇的同时也能给赵品茗更多的建议。
因此,两人是颇有一些相见恨晚的惺惺相惜的感觉。
“没想到你这女娃娃还挺有头脑的,把这些果树照料得那么好,不过”顾三典说话留一半。
两人正坐在树荫下喝水,赵品茗闻言,顺着他的意思问下去,“不过什么?”
顾三典卖够了关子,满意的捋了捋花白的胡子,“不过你这嫁接、剪枝、授粉等方法我还真的第一次见,你是从哪学来的?”
他这明显是怀疑套话的语气,赵品茗心里咯噔一下,大脑快速的运转起来。想着该怎么说才不会露馅。
顾三典在外游历那么多年,见识相必是很丰富的。如果她回答的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被当成妖怪烧死了。
她思考的时间太久,顾三典开始不满了,以为她是无话可说,身份可疑。正想训斥,赵品茗开口了。
“这嫁接之术是跟我家人学的,起初只略懂一二,前者日子跟着相公去卖荔枝苗才,和当地经验丰富的老果农又学了一些。这才能灵活运用。剪枝和授粉除了跟老农讨教,还找了相关的书籍看过。”
顾三典可是个人精,赵品茗回答完了之后是出了一身冷汗。
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她并不想除了林成安以外的人知道。
顾三典对她这个答案不置可否,只是沉默的看着她,眼里有打量也有猜疑,过了一会却想通般的释然了,“人生在世哪能不有点秘密呢,既然你对成安好,成安也很喜欢你这个娘子,我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你不必紧张。”
赵品茗感觉自己是被涮了,无奈的将脸撇向另一边,“顾神医一向都这么喜欢捉弄人吗?”
“哎呀,别生气啊,我就是问问,想你这么聪明的女子窝在这山野间,只要不是傻子都会有所怀疑的吧?你怎么就这么开不起玩笑,你也太小气了!”
老头子说着说着吹胡子瞪眼起来,一点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刚才差点吓死人了。
“我这傻徒弟一根筋,只要别人对他好一分,他就会回报十分,我希望你能永远陪着他,不要给他带来伤害。”顾三典难得的煽情了几分,弄得他自己都要感动死了。
“这您无需担心,从成亲的那日开始我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除非他不要我,不然我是不会离开他的。”赵品茗语气决然。
如果说起初还有利用他的成分,但后面随着两人的感情逐渐加深,她就再也没有那种得过且过的敷衍感。
她爱林成安,也已经离不开他了。
这个易害羞腼腆的男人已经将她的心牢牢地锁住了。
“这样甚好甚好,我也放心了。”顾三典摸着胡子笑眯眯的道。
此时正是午间最热的时辰,即使是在树荫底下,还是被蒸出了一身的汗。而树荫外面则是热浪翻滚,光是看着就觉得热。
两人止话于这个话题,收拾了东西一前一后回了家。
今日林成安没有去医馆,而是留在家里完善前几日做了一半的膏药。见顾典回来,只来得及和赵品茗打个招呼就拉着老人进了药房帮他看药去了。
赵品茗出了一身汗,放下背篓和锄头就回房洗澡了。天气热,她也没敢洗冷水,连续冲了几桶利用阳光晒热的温水,她才觉得自己活了过来。
洗完出来,擦着湿发,她无比的想念现代的空调。
“小茗,我冰镇了一些酸梅汤,你出来喝一些解暑。”文小兰在门外敲了敲门,然后说道。
“好的,我马上就出去。”一听说有酸梅汤喝,赵品茗口水就泛滥成灾,顶着一头半湿的长发出去。
文小兰正给平平和安安喂红薯泥呢,见她出来,将刚从水井里拿上来的酸梅汤推到她面前,示意她自己盛来喝。
这酸梅是前几日,文小兰和林大婶一起去摘的,拿回来晒了几日才拿来用。放在水井里一上午,冰冰凉凉的好喝得很。
赵品茗连续喝了两大碗才停下来。
“这都入秋了怎么还这么热?”她放下碗,手指上还残留这一些凉意,边说边故意去蹭平平的下巴,小家伙被吓了一跳,呆呆的看着她。
被平平的样子取悦了,赵品茗又去碰安安,同样的收获了呆儿子一枚。
两个小家伙傻愣愣的表情让她忍不住的大笑了起来。平平安安被她这笑声给引开了注意力,跟着傻笑了起来,露出四颗小乳牙。
两个小家伙已经十个月大了,分别长了四颗牙,文小兰特意将骨头上的肉剔下来,熬得烂烂的给哥俩添加辅食,自此就爱上了吃肉。
个头也比同龄人要大很多。
单单是抱一个,赵品茗都有些力不从心了。
而且,这哥俩不仅身体长得快,还比别人家的早熟,已经会喊几声含糊的爹爹了。而且在大人的搀扶下也能走上一小段的路了。
这样的孩子让赵品茗既开心又忍不住想欺负。
来心的是,自己见证了他们从出生的小猴子模样长成现在的会哭会闹的小淘气娃,但是光凭她怎么教都只是会喊爹爹,不会喊娘亲这一点,就让她很恼火。
明明是她和孩子待的时间最多,凭什么,这两个过臭小子先学会叫的是爹爹?
想到这,赵品茗气呼呼的各捏了一下那肉呼呼的小脸颊,看着小家们眼带泪花,这才心情阴转晴。
第177章()
当娘的欺负了儿子,文小兰看不下去了,拍了想要再次伸出魔手的赵品茗的手背一下,“你都多大了,还在这儿欺负你儿子。”
闻言,赵品茗自知理亏的撇了撇嘴,“是这两个小没良心的先惹的我,我都教了多少次了还没学会叫娘,真是气人。”
文小兰拿着干净的口水巾分别给两个小家伙擦了擦因为长牙控制不住淌到下巴的口水“我们家平平和安安比别人家的要聪明多了,这哪里是学不会,明明是你老师欺负他们,这次啊不愿意叫的。”
“您就偏袒他们吧,我再教几次还学不会叫娘的话,我就不要他们了,送给舅妈您了。”说着,赵品茗豪迈的大手一挥,说得跟真的一样。
文小兰泼了盆冷水,“我要是抱走了,哭的还是你。”
赵品茗:“”
“听到没有,你们舅奶奶多疼你们,等长大了可要好好孝顺她。”赵品茗打算在文小兰面前装成一个特别大度的亲娘,将平平抱了起来放在膝盖上,边逗边笑。
“来,跟着我叫娘”后面的那一声娘拖得有多长就多长,惹得平平还以为她是在跟自己玩游戏,学着尾音叫了几声。
只可惜这一声娘到了他嘴里就变成了爹,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拐到这上面去的,明明这两个字的发音差别长过常远河。
赵品茗不气馁,又陆陆续续的教了他好多遍,可惜平平还是只会叫爹。
哎呀,赵品茗就不信邪了,哥哥太笨了,换弟弟!
于是将平平放回车中,把弟弟安安抱了起来,“来,安安,叫娘!”
安安倒是没有像哥哥一样把娘教成爹,索性不开口,低头玩着小意哥哥赠送的小木马玩具。
赵品茗据觉得自己拼死拼活生出的不是两个乖儿子,而是两个惹人嫌的讨债鬼——实在是太气人了!
气呼呼的将安安放下,赵品茗决定今晚要让他们和文小兰睡,眼不见为净!
看着这母子三人的互动,文小兰忍俊不禁,赶紧转移话题,“这都入秋了天气还这么热,也不见下雨,别是有什么灾情吧?”
近一个月了,李家村附近就没下过雨。
原本是秋高气爽的天气却整日的阳光暴晒,地里的庄稼都旱了好多,蔫蔫的,一看就是缺水了。
而常远河的水位也下降了很多,低得连平时疏通的灌溉水田的水位都不到了。眼看这晚稻就要抽穗了,没水可是要绝收的。
靠天吃饭的人们这半个月来总是忧心忡忡的。
“如果是干旱的话可就不好办了。”赵品茗也跟着担忧起来。
虽说今年的早稻在她普及了那科学的种田方法之后,大家增收了很多,但若是这后面收成没了,那也顶不了多久。
有银子的还好可以屯粮,但是这家庭水平一般的可就要遭殃了。
“不行,我明日要把今年收上来的红薯以及芋头全都放到地窖里,这没了粮食吃还可以顶一阵。”文小兰说着便站起来焦虑的在堂屋里来回走了几圈。
“今年我们家的收成还可以,先看看吧,如果再不下雨,我让相公去镇上买些米回来囤,只要旱情不严重觉对能挺得过去。”看着外面艳阳高照的,赵品茗想到了在现代的时候经历过的两次旱灾。
在现代遇到这种天灾人祸,还可以八方支援,国家也不会置之不理的。但这是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灾情发生的话,她还真的吃不准朝廷赈灾的粮食能不能到老百姓手上。
“只能是这样了,我这几日多上两趟山,多摘一些野菜回来晒干留着吃。”文小兰道。
现在都秋天了哪有什么野菜?不过,赵品茗也没有阻止她,毕竟这样能让人安心。
两人满心都是担忧,平平安安这两个露齿小孩就完全不知道担忧为何物,见林成安和顾三典一起出来,双双异口同声的喊着爹爹。
林成安闻言眼底满是温柔,几步走过来,一手抱起一个,“再叫一声,让爹爹瞧瞧这小牙有没有多长一颗。”
平平安安很给他面子,边拍双手边听话的喊着,一声高过一声,让在场围观的顾三典和赵品茗嫉妒得面目全非。
“哼,你这一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性子,没想到生的孩子这般的伶牙俐齿聪慧过人,等过两年我亲自给他们启蒙,这也算是不枉费他们这天赋。”顾三典毫不掩饰自己的嫉妒,恨不得孩子们喊的是自己。
“爷爷生气了,来,平平去抱抱爷爷,让爷爷消消气。”林成安憋着笑放下平平,一手在后面扶着一手还继续抱着安安,让他跌跌撞撞的借助学步车走到顾三典跟前。
这下,老人家被萌住了,顾不得嫉妒了,赶紧把小家伙抱个满怀,拿着自己的胡子扫着平平的脸,“爷爷的乖孙子哟!来,叫声爷爷听听!”
平平一把扯住他的胡子,怔了一下,还真的喊出了爷爷这两个字。
这下,乐得顾三典笑得房顶都快震踏了,而赵品茗心里酸得不行,阴阳怪气的哼了一声,端起整盆的酸梅汤,准备喝完不给这两个男人了!
有了孙子叫,顾三典哪里还想到吃的喝的,逗着平平又叫了几声,挑衅的看着赵品茗,整一个老顽童。
赵品茗深呼吸深呼吸,告诉自己不要和老人家一般见识,这才把那羡慕嫉妒给压了下去,挤出一个特别勉强的笑容,和林成安说了干旱的事。
这些,林成安早就有所注意,“据说五十年前,这附近也曾遭遇过百年难得一遇的旱灾,也是像这般整日不下雨,日光暴晒。再等等吧,如果再不下雨,我就买几车粮食回来放着,一定能熬得过去的。”
“你这傻小子还等什么,这都一个月未下雨了,管他是不是旱灾,明日你就买个两车粮食回来放着,顺便知会大家一声,信的话就跟着一起买,不信的话就算了。”顾三典经历的绝对比在场的人要多得多,对这种情况,他也能猜个七八分——是旱情前兆无疑了。
第17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