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蹉跎惘少-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当时,周边很大一片区域,只有肖尧一家有电视机。肖父是在为晚上附近的乡亲,来看电视做准备。

    肖尧和姐姐对此事都不感兴趣,一来是人多嘈杂,二来是人多没位置,自己搞不到看,更主要的是来看电视的乡亲们,有时为了你挡着我、我踩着你,往往好发生争。

    曾经有一次,一个后来者,是肖尧的爷爷辈,他个子不高,又来晚了,前面聚满了来自周边几个村庄的人,没有一人让他。

    他一气之下,跑到电视机前面,脱下自己的衣服,罩在上面,让大家都看不成。后来还是大家七劝八劝的,给他弄个位置,这事才得已消停。

    肖尧虽不情愿,但还是规规矩矩的,按照爸爸的要求布置好座位,然后就和姐姐,各自躲到自己的房间去了。没多久,三三两两,七个一伙、八个一群的乡亲,就把三间正屋,挤了个满满那堂堂的。

    肖尧为了大家都能听见,也是为了自己在家听录音机,他在三间房梁上,布置了六个外接喇叭,这时候发挥了作用,即使站在远处的人,看不清楚电视画面,但听起来是一点都不耽误。

    三间敞开的堂屋,这时就成了一个人员爆满的家庭影剧院

    那是时没有什么礼花弹,最多的就是大坠子(很粗的爆竹,放起来响声惊天动地),二踢脚,穿天猴,以及长长的鞭炮。

    不过,肖尧还是从外面,买到了和*一样外形的爆竹。这仿制的爆竹,和*一样,不用点火,一拉环甩出去就能炸响。

    等到看电视的人全部走完之后,肖尧和姐姐又帮着父母收拾一下前厅。把大桌子抬回来,在桌上摆满各类果盘,肖父郑重的关上大门插死,一家人就在客厅说话,不给睡觉,这就是守岁。

    大年初一零时一到,远处就传来开大门的爆竹声,肖尧在父亲的关注下,打开大门,到门口先放三个大坠子,那雄壮浑厚的爆炸声,震得窗玻璃都“哗哗”响,然后,肖尧又把长长的鞭炮点燃。

    放过开门炮后,大门就不能插死,要随时恭候乡亲的前来拜年祝贺。

    不过,在天明之前,是不会有人来的。这段时间,大家都可以抽空休息一会。

    大年初一拜年,这是很隆重的礼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团队,每一个团队,人数不能太多,避免同时聚到一家,主人接待不过来,也没足够的空间让人坐坐。

    拜年时,各自呼朋唤友,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全村挨家挨户,一个不纳的拜访问候。就连那些平常有了争执、闹了矛盾的家庭,也是一团和气,笑脸相迎。“新年好”之声,不绝于耳。

    肖尧家在最西头,不管大人小孩,都喜欢从这里开始进行对全村的拜访,这样就有了顺序,不至于有遗漏。

    宁冒一村,不冒一户,就是这样的说道。

    出门拜年的第一梯队,基本上都是肖尧这样年龄的人打头阵,也有一大帮十岁上下的儿童,他们是黑压压一群,分不清多少,全部聚在一起。像一群闹春的燕子一样,飞到家家户户。

    大人都要在家接待一番来客,方可出门拜年,越老者,出门拜年越晚,那也仅仅是拜访一下比自己年龄更大的老人。

    肖尧在家没睡多久,就有小伙伴前来拜年,肖父肖母赶紧给大家分派瓜子、花生、糖果,还有抽烟的也给递上一根香烟。这时候,没人会计较小孩该不该抽烟。

    小伙伴收拾好肖尧父母给予的物品,约上肖尧同行。他在兜里揣上仿制的*爆竹,跟着大伙一起,从隔壁第一家开始,踏上新年第一次出门拜年的路。

第四百六十七章:祝您开门大发财() 
肖尧这帮人,不多不少八个,那个年龄也都相仿,他们顺着村里房屋的走向,由西向东,逐一拜年问好。

    当来到他东头一个叔叔家门时,他家却还是大门紧闭,从里面插死。

    就在大家提议先走,回来在拜年时,肖尧想起装在口袋里,准备拜完年再放的爆竹。

    他坏坏的拿出*,在两扇门的门环上,一边挂上爆竹,一边拴上拉环。

    等布置好后,肖尧来到窗户外,大喊几声叔叔拜年。叔叔被惊醒,连忙应承着起来开门,而肖尧却赶紧带着众人,跑到草垛后面藏了起来。

    叔叔打开门,四处张望看不见人。只看到一个仿制的*,在地上冒烟,还没等他有任何反应,一声炸响,吓得他一屁股坐在地上。

    草垛后面的哄笑声,激怒了肖尧的这位叔叔。

    “二子,你个混小子,肯定你干的。你别以为藏起来,我就不知道是你,一会我找你老子算账去。”

    肖尧很郁闷啊,这么多人,没有一个露头,叔叔一口就咬定是自己干的。看来躲是躲不掉了,他只得迎着头皮出来说道:

    “叔叔新年好,侄儿给您老拜年了。我这是为了庆祝您开门大发财,元宝滚滚来。您还要告我?这不是枉费了侄儿的一番好心吗?”

    “好好好,说的不错。谁家能一开门就响?我是新年独一份。快进屋,快进屋。”

    叔叔虽说是被吓得不轻,可肖尧这口头彩,说的他心花怒放。他也没有真的生气,只是诈唬一下,没想到还真蒙对了。他见一帮小伙都在,赶紧往家里请。

    这最东头的三户,是他家亲兄弟三人,挨在一起建的。到了这里,这一排就算拜完了。

    “肖尧我们是去新村,还是把南边几家拜完再去?”

    肖尧所在的村庄,原本是一个比较大的村落,户数在这个大队,也是比较多的。

    但后来,有不少家庭,到马路边建房,也就在那边形成了一个新的村庄。

    这是不能不去拜年的,更何况,拜年只要嘴上说说,就能捞到瓜子、香烟等物。这样既得到实惠,又被大人夸有礼貌,何乐而不为呢?

    肖尧挥手指向大约一公里左右的新村,带头前行。此时叔叔家的两个儿子也加入进来,人数到了十个。他们一字排开,在窄小的田埂上,向新村走去。

    “肖尧那边有条流浪狗,去把狐狸喊来,抓住它,我们晚上就有狗肉吃了。”

    远处的白雪皑皑的田野里,一只土狗,警惕的东张西望。它可能是受到过年放爆竹的惊吓,那四条腿,每听到爆竹声,都不住的发软,站立不稳。

    “算了吧,看它那样,也不是流浪狗。要真是流浪狗,这会早跑得没影了,会跑到远离人家的地方。你看它,被吓得发抖,都不跑远。这是一条很恋家的狗,大过年的,放它一条生路吧。”

    怜悯之心,人皆有之。听到肖尧这样一说,就没人再说要吃狗肉了。肖尧虽说放它一条生路,但没忘记吓吓它开心。他从兜里又拿出一颗*,对着远处的狗扔了过去。

    由于离得很远,*落地,也没吓走那条狗,但紧接着的爆炸声,却把土狗吓得慌不择路,一下跑进雪窝里。肖尧没动,其他人一窝蜂的跑到近前,那狗也没挣扎出来。

    一帮人搬起地上的砖头瓦渣,就是一同乱砸,等肖尧走过来阻止时,土狗已经被砸的奄奄一息。肖尧叔叔家的两个儿子,已经把它抓在手里。

    “放了吧,大年初一都不让扫地,哪能杀生?”

    “我们抓回家,三天年不杀它,过了初五就能杀了。”

    两个堂弟舍不得,剥了皮就是一顿美味。这土狗很肥,胆很小,一看就是当年养的狗,没听过过年的爆竹声,所以才受到惊吓。

    他们在说话时,土狗那一双惊恐的目光,始终可怜巴巴的看着肖尧。

    “你们放了它,过完年,我让狐狸给你们抓一只野兔。”

    “才不要呢,你以为我们傻啊?一条兔子,还没这半只狗肉多。”

    两个堂弟说着就要把狗抱走,肖尧一步上前,拦住他俩的去路。

    “我让你俩放,你就给我放了,再啰嗦,别怪我对你俩不客气。”

    一向对村里小伙伴很宽容的肖尧,这时突然心情很烦躁。

    他不是没杀过狗,甚至不是一条两条。但今天,肖尧被小狗那乞求的眼神给唤醒了善心,他宁愿得罪兄弟,也要救那小狗一命。

    在他想来,这狗是被自己用爆竹吓得掉进雪窝的,如果被杀,那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大家见到肖尧真的发火了,赶紧劝那一对兄弟,把狗放了。堂兄弟在肖尧的淫威下,心里虽然不服,但不得不把土狗放到田埂上。

    土狗虽然被放下,但已经不能独自离开,无力的四肢,撑不起伤痕累累的身躯,黄黄的眼睛里,几乎要流出泪水。肖尧看着,更是心里不落忍,他对伙伴们说道:

    “你们去拜年吧,我把它送回家。”

    “肖尧,鸡皮狗骨,有又是土星,你只要把它放在地上,一会就能走了,你知道它是那家的狗啊?怎么送回家?”

    孟浪的话也是道理的,鸡吃了药水稻,只要把鸡胃破开,清除里面的有毒食物,不用把鸡胃缝上,它自己就能痊愈。狗被打断了骨头,只要不是伤的太重,基本都能自愈。

    “我不是送它回它自己家,是送回我家,放在这里,若是被别人逮到,还不是死路一条?”

    肖尧说着,也不管大家怎么议论,弯腰抱起土狗就回转。他这样一来,其他人就不知道是去还是不去拜年了。

    “要不你们等等我,我送回去,让狐狸看着就回来。”

    肖尧在抱起土狗时,土狗竟然用无力的头,在肖尧的手背上磨蹭了两下。狗通人心,它不知道是肖尧用爆竹吓了它,但它现在知道,肖尧是在救它。

    肖尧抱着土狗,飞快的跑回家,把他放在自己的房间,喊来狐狸看护,严令狐狸不准伤害它。狐狸看着肖尧严肃的面孔,它听懂了,知道这个小同类,主人非常重视,它不能掉以轻心。

    狐狸是军犬的后代。又经过肖尧三叔的严格训练,对于人发出的口令,分的很清。

    “狐狸,上。”这口令,是只能恐吓,不能动粗。

    “狐狸,咬。”这是可以动用自己武器的命令,但要适可而止。

    “狐狸,咬死它。”这是最终极的命令,它可以随意发挥,不死不休。

    至于什么卧倒、坐、跑、跪等日常口令,狐狸根本不会听错误解。

    肖尧放下土狗,就急忙赶回去陪大家一起拜年。等他回来时,狐狸已经把土狗身上的脏,舔的干干净净,土狗的眼里也有了光彩,还能挪动身子,向狐狸靠近。

    大年初二,肖尧就被父亲安排外出,去亲戚家拜年,每年如此,肖尧反对无效,抗议不敢。不是嫡亲,姐姐肖玉从不与肖尧一起前往。

    肖父的理由就是,你是男孩子,将来要撑起一家的门楼,这些事,必须肖尧去做。还说了,这些远房亲戚,不去拜访也不行,那样别人会说我们家有点钱,就看不起穷亲戚,落人口舌。

    这样一来,肖玉就占了大便宜。因为在此地,与肖尧家最亲的一个叔叔,就住在肖尧家西边的邻村,比另建驻地的新村还近。

    肖尧家房屋西边内河对面,就是嫡亲叔叔家的田地,你说近不近?

    而那些远房的表叔,二大爷,三姑妈,一表千里的亲戚,就只得肖尧一人踏上漫长的拜年路。

    更让肖尧可气的是,过年时,雨雪天气较多,即使天晴娆娆的,只要年前下过雪,积雪还没融化干净,也没有骑车前往的可能,只能步行。

    近一点的,肖尧还可早出晚归,更远一点的,就只能隔日才回。不过,好在肖尧的舅舅家都在城里。老家这里的亲戚也屈指可数,没有几天便可完结。

    而某天肖尧拜年回来时,不见了土狗,肖母说,土狗的主人,听说狗被肖尧收养,就找来领回去了。

    一条生命被保护下来,这件事对肖尧的触动也很大,那一双带着哀求目光的狗眼,时常在他脑海里泛起。也是自那时起,肖尧决定这辈子不再杀生。

    初五一过,当地农村,趁着农闲过年时期结婚的不在少数。常常会看到两队迎亲的队伍一面相撞。这时就要有一方让道,但往往是谁也不愿认怂让道。

    肖尧这天在家闲来无事,就想起到曾经答应朱习焕,过年去他家玩。

    他在家,每天都要陪着前来拜年的长辈客套敬酒,一桌酒席,就他一人是晚辈,从开席到散席,他要站起来坐下数十次敬酒、陪酒,令他不胜其烦。

    在当地,这一晚辈面对长辈,要站着喝酒的习俗,由来已久。很多人都已经养成了习惯,只要敬酒,都是恭敬的站立,不敢逾越。

    想到可以脱离尴尬的陪客的环境,还能出去玩的潇洒,他立即行动,找个理由就向父母辞行,急急忙忙的奔向朱习焕的家。

第四百六十八章:太不靠谱和事佬() 
肖尧一出门,路上已经有点解冻,田埂上软软的。他无心欣赏南来北往拜年的人流,他要抓紧时间,尽快赶到朱习焕家,因为拜年,是不可以超过十二点到人家的。

    现在已经快到上午十点,而朱习焕的家离着还很远,没有一个半小时的急行军,是走不到的。

    正月初八,绝对是一个大吉大利的好日子,路上男婚女嫁的迎亲队伍,一眼能看到好几个。

    从肖尧家到朱习焕的家,必须要经过肖尧父亲的工厂,而就在肖尧快到厂区边沿时,他看到前方有两队迎亲人马在混战。

    不用说肖尧也都知道,这是双方撞道了。遇到双方都不肯谦让的主,那就是谁的拳头硬谁先走。肖尧只是放慢速度看了一眼,并没有要管闲事的心思。

    “肖尧,帮我把他们打到一边去,我给你两包喜烟。”

    就在肖尧即将错身而过的档口,肖尧听到有人喊他帮忙。肖尧停下一看,喊自己的人,他并不认识。

    肖尧还在发懵的时候,那人拿着两包香烟,递往肖尧手里,肖尧不接。而对方见到有人过来,也都暂时停下,静观事情发展。

    “你谁呀?怎么知道我名字?我还要赶路呢,哪有时间做那打田鸡喂老鸭的事。”

    由于他父亲的原因,这附近大人认识肖尧的不少;更由于他自己的轴头撂颈,认识肖尧的年轻人更多,可他能认识的,就少之又少,即使见过,他也不知道谁跟谁。

    迎亲的队伍发生抢道,就是握皮锤,空手赤拳对打摔跤,不会大动干戈。迎亲人数字,是有讲究的,人数基本固定。多一人,也会增加不小的胜算。

    这时,对方也有人认出肖尧,也过来让肖尧帮忙,并拿出四包喜烟。

    喜烟也是一种彩头,肖尧还曾经带人在路上拦截迎亲队伍,讨要两根六根的。(喜烟给出就是双数,没有给单的道理,四数一般不取,不吉利。)

    可现在,肖尧对着递上来的喜烟,却有点尴尬。这喜烟的意义走样了,不要,不是肖尧的性格,要多,就要帮一方的忙,他嘻嘻一笑道:

    “既然你们都认识我,那我就做个和事佬。我也不白做,一人收你们一包烟。我站路中间,你们从两边过,互不相干,两头都等着办喜事呢。”

    双方一听,都不满意。这叫什么话?按你这样说,我们还抢个屁道?不就是都为了要走路中间,预示着道路越走越宽广,大家才抢道的吗?照你这方法,我们还打个屁啊。

    “你们都不干啊?那行,我再出个主意,你们大家都别打了,让两个新郎官打,谁赢了谁走,好不好?”

    这个建议,得到了双方的默许,两个苦逼的新郎官,本来是不需要参与战斗的,现在被直接怼上,能不叫苦吗?

    可眼下形势,谁也不敢装孬。哪个男人,不想在自己的新娘面前表现表现?两个新郎官,在众目睽睽之下,叉上就干。

    两人都是本分的庄稼汉,你让他们下田干活,都是一把好手,这要来打架,说不准和结婚一样,都还是人生第一遭。

    谁知道喜气洋洋来迎亲,半道碰上这么个不靠谱的和事佬,竟然让一对新郎官对掐起来。一对新郎官,就像两只干角的牛,四肢交错,相互顶着对方,一时难分输赢。

    “你抱他的腰。”

    “你勾他的脚。”

    “甩开呀,踢他。”

    “你力气大,把他抱起来惯。”

    双方的迎亲者,这时候成了啦啦队,大呼小叫的支招,都在干着急。肖尧一看,这样打法,还不知道要干到什么时候,才能分出输赢。

    他喜烟也不要了,直接乘着大家的注意力被两人吸引,偷偷溜走。

    遇到这么不负责任的和事佬,只能说是他们的悲哀。你问后事如何?肖尧也不知道后事如何,你们别问我。

    肖尧紧赶慢赶,终于在规矩的时间前,来到朱习焕的家。他浑身冒汗,进门就把饭票往桌上一放。(饭票就是当时拜年所用的礼品,一斤红糖和一条糕。寓意是日子甜蜜,步步高升。)

    在和朱习焕一家人互祝新年好后,才气喘吁吁的说道:

    “可算赶上了,再不行,我都想回去,明天再来。”

    “肖尧,只要你来了,不管什么时间,我爸妈也不会怪罪你的。”

    肖尧的到来,朱习焕一家只能说是意外,而对于朱习焕的三姐来说,那就是惊喜。

    自从她二哥被误杀,肖尧多次请了班上的男同学,来帮她家做农活,这让她从内心,对肖尧存了一份感激,还有那么一点的期许。

    朱晓梅虽说受家境所限,小学读完就未能继续读书,但他父亲乃是一教师,自然比其他家庭的孩子,多了一些见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的内心世界,也比同龄的少女成熟许多。

    小妹儿见到肖尧,更是开心的了不得,她一下就窜进肖尧怀里,要求抱抱。肖尧搂着小妹,掏出一张十元的钞票,递给小妹说道:

    “小妹,这是哥哥给你的压岁钱,你可要快快长大哦。”

    “肖尧,这使不得,哪有压岁钱给这么多的?”

    朱习焕父亲可是真急了,那时给小孩的压岁钱,给个五毛一块,就是极限。肖尧拿出这么大面额的钞票,给小女儿做压岁钱,他怎么能收?

    肖尧没有把朱叔叔的话放在心上,他又拿出一张,放进最小的六儿睡着的萝窝里。

    小妹儿见肖尧没有给三姐和四哥的压岁钱,就上来问道:

    “大哥哥,你让我快快长大,是不是我长大了,就没有压岁钱了?”

    童言无忌,童言有意。这么小的小妹儿,竟然看出了门道,这让大家同时开心的哈哈哈大笑。

    肖尧到来时,朱习焕家饭菜已经准备就绪,肖尧也没让他们再添加菜,直接开席。

    这一顿午饭,朱晓梅十分开心。在敬过朱习焕父母酒后,她放开量,要和肖尧斗酒。肖尧不敢,怕把她喝醉了,被朱习焕父母怨怪。

    可朱习焕父母不但不劝止,反而怂恿起来。他们知道自己的女儿能喝一点,但即使女儿喝醉,能把来拜年的客人灌醉,这也是一种热情好客的表现。

    朱晓梅一点也不占肖尧的便宜,两人一样的酒杯,斟的一样满,一口一杯。连续二十四杯,两杯就有一两酒,三斤酒,只剩下不到一半。

    争强好胜的肖尧直接喝醉在桌上,因为一路奔波,早已腹内空空,又喝的太快太猛。朱晓梅也醉了,只因她从没喝过这么多酒,不醉才怪。

    两个酒席桌上的英雄,此时都变成了狗熊,朱习焕把肖尧背到朱晓梅房间放下,又把三姐抱到父母房间让她休息。

    肖尧这一醉,就睡了个昏天黑地,一觉睡到天黑,才浑浑噩噩的醒来。而此时,朱晓梅已经跟没事人一样。

    “肖尧,你中午没吃,现在喝点稀饭养养胃,晚上我们再喝。”

    朱晓梅接过朱习焕端来的一碗稀饭递给肖尧,她的话,把肖尧吓得稀饭都不敢接。

    “我不吃,我还要睡觉,晚上就不陪你喝了。”

    肖尧可以装孬,却不想认怂。让他对着朱晓梅说自己喝怕了不敢喝,那是打死他也说不出口的。

    “不喝酒就不喝酒,但你要睡也吃点再睡,你中午喝酒就没吃饭了,也没吃几口菜。”

    朱晓梅见肖尧装出那难受的样子,很是关心的催促他吃稀饭。听到她这样一说,早已饥肠辘辘的肖尧也不装了,赶紧接过稀饭,淅沥呼噜的吃了起来。

    不烫不凉的稀饭,肖尧几口就喝完,他对朱习焕说道:

    “还有吗?再来一碗。”

    “还有,我再给你拿两个卤鸡蛋来。”

    朱晓梅不等弟弟搭话,就抢过肖尧手里的碗,跑了出去。她很快就端着稀饭,带着鸡蛋回来,看着肖尧吃完。

    “肖尧,我妈说了,你现在不能吃油腻的东西,等你晚上饿了,再给你吃鸡汤下米粉。”

    米粉,当地又叫洋米面,这米粉做起来手续特别繁琐,还要赶上好天气的配合。做的过程,又需要好几个人手协同操作,肖尧最喜欢这一口,可是现在都被醉酒给耽误了。

    朱习焕拉着肖尧吃完的空碗走了,房间里只剩下肖尧和他三姐。

    “肖尧,我听习焕说,你很喜欢唱歌,还会吹口琴,你唱首歌给我听听吧。”

    肖尧这人就是怪,越是人多,他胆子越大,你要他单独对着一个女孩吹口琴还行,让他放开嗓子唱歌,他还难以做到。何况他和朱晓梅还不是很熟,不能做到收放自如的程度。

    朱晓梅见肖尧扭扭捏捏的放不开,这才大方的说道:

    “我很喜欢一首歌,叫杜鹃啼血,我唱给你听好吗?”

    肖尧听这歌名就很好听,但也很陌生,他满怀期待的点头。

    朱晓梅虽说是自己主动要唱给肖尧听,可是真的要起头来唱,她也很害羞。

    她走到房门边,看看屋外,见朱习焕和父母、妹妹,都没过来的迹象,就回到屋里,顺手把房门关上。

第四百六十九章:杜鹃啼血不知音() 
朱晓梅回到房间,顺手在背后关上房门,看着肖尧有点害羞。肖尧被她的一连串动作,搞得一愣一愣的,这唱歌还要如此谨慎?

    “肖尧,如果唱的不好听,你可不许笑话我。”

    朱晓梅站在门边,无限娇羞的提醒肖尧。肖尧不愿打搅她的情绪,郑重的点点头。

    朱晓梅清清嗓子,唱起了一首委婉而凄怜杜鹃啼血。

    我在春夏不停的轻吟,

    我在彻夜无眠的啼鸣,

    清脆急促的鸣声,

    唤不醒你埋藏的深情。

    娇嫩欲滴的鲜艳,

    等不来你爱怜的晨昏。

    杜鹃鸟始鸣,

    杜鹃花开勤。

    杜鹃鸟啼,映红山岭,

    凄凄呼唤心中爱,何时来临;

    杜鹃花开,袅袅婷婷,

    切切低泣哀伤血,即将流尽。

    阿妹的心,是柔软的心,

    阿哥的心,是铁打的心。

    杜鹃啼血,滴滴含情,

    啼血杜鹃,枝头孤鸣。

    难道是,无奈何,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难道说,天意绝,

    无缘之爱,注定飘零。

    歌声如泣如诉,肖尧看到了朱晓梅眼里闪烁着的泪光。可肖尧自以为,那是她沉浸在这凄美的歌声里,被歌词所感。

    肖尧听的只是歌词,欣赏的只是歌曲。

    而朱晓梅唱的是心声,是她发自心底里的呼唤。可这傻傻的肖尧,竟然一点也没有察觉到。而就是这样一个失察,在一年之后的夏天,他终究害了朱晓梅的一生。

    这正是:

    杜鹃啼血不知音,

    莫怨惘少铁打心。

    他日异乡再相逢,

    如花少女毁一生。

    朱晓梅唱完,低眉歇息了好久,才从自己的迷失里转回现实。她见肖尧的目光,在躲避自己的审视,就有点哀怨的娇怒道:

    “你的眼睛,干嘛闪来闪去的?我即使没你身边的同学漂亮,也不至于长得吓人吧?”

    其实,她这是冤枉肖尧了,肖尧是想看她而又不敢明目张胆的看。

    朱晓梅动情唱着,又借着歌词,表露自己的心声,娇羞得难以自制。此时,她脸上红晕密布,美目含情,活生生现实版的白里透红、与众不同。

    面对如此娇艳欲滴,伸手可摘的美娟,若是换个人当面,肖尧怕是没这么淡定,他眼珠都不会挪位,只因为她是好友的姐姐,肖尧不敢放肆。

    此时,肖尧的刻意躲避,被朱晓梅戳穿,他脸上很尴尬的说道:

    “三姐,你尽说反话,你是我是”

    肖尧不敢把真话说出口,怕被她误认为言行不端。朱晓梅实际上比肖尧小一岁,可肖尧在她面前,一直跟着朱习焕喊三姐,就感觉自己没她大一样。

    这和他面对袁鸢时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心态。

    这也许是环境所致,也有可能是受朱习焕常在自己面前,叫她三姐的影响。

    朱晓梅见肖尧结巴了,也知道了他话里的含义。她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照片,递给肖尧。

    “你要是喜欢看,就拿回去慢慢看,可不许给别人看见。”

    肖尧把照片拿在手里,仔细的端详一番。这是一章三吋的照片,在那照相全部要去照相馆的年代,这一张野外三吋照,算是奢侈的了。

    肖尧多年后才知道,这张照片,是朱晓梅特意为他去拍照的。她少女时期的相片,仅此一张。

    相片里,一个窈窕淑女,满面笑容,长长的头发斜搭在肩膀一侧。

    女孩的手里,撑着一把淡蓝色的细花阳伞,倾靠在右肩。身上穿着淡青色,带有荷叶、荷花图案的连衣裙。

    纤细的腰上,裙带打着一个标准的蝴蝶结,整个人,站在一颗一人多高的桂花树下,树上开满银色细碎的小花。树美、花美、人更美。

    “真漂亮!”

    肖尧看得出神,口里由衷的赞叹起来。

    “哼,真傻。”

    肖尧看相片不说话时,朱晓梅还在边上,紧张的等待着他的反应。他这一开口,朱晓梅气得说一声就走了。

    呃。肖尧不知道哪里得罪她了,看着敞开的房门发呆。想来想去,他觉得是自己不该把心里的夸赞说出来,他后悔不已。

    晚间,在朱习焕的几次催问下,朱晓梅又给肖尧做了一顿鸡汤洋米面。最爱吃肉的肖尧,这次坚决不吃一块肉,只吃了一碗用鸡汤下好的洋米面。

    朱习焕家人多孩子小,肖尧哪里吃得下去?吃完宵夜后,朱晓梅把自己的房间,让给肖尧和弟弟睡,她自己带着小妹,睡到朱习焕的床上去了。

    第二天一早,肖尧拒绝了朱习焕一家的盛情挽留,趁着早上上冻,急匆匆的赶回家。朱晓梅看着肖尧的身影越走越远,眼里泛起了水雾。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