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户捣衣声-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洛来妹妹今日真是美丽,浅蓝的襦裙更衬得你肌肤如雪,笑靥明媚。”没想到长乐公主竟主动与我搭话,还是这般毫不避讳地夸赞。

    我向来不知道如何回应别人的夸赞,便只得愣愣地答上一句:“公主谬赞了!”

    公主倒不生气,继续和我闲聊,问我读什么书,喜欢哪家的胭脂水粉,我一一回答,恭敬而谨慎。

    “你和冲哥本是父亲最疼爱的两个孩子,平日里也不必与我们拘礼,若无聊烦腻的时候,也可常来公主府走动,我虽虚长你几岁,但到底是同龄的自家姊妹,该多亲近些才是。”公主的语调时分温柔,没想到她竟向我发出这般邀约,倒着实让我受宠若惊。

    可我也不敢就此转了性子,便还是一板一眼地答道:“多谢公主抬爱,洛来定常来与公主请安。”

    她满意的点点头,长孙冲见她亲切地表示了对我的关爱,似乎很是感动,便用手轻轻地拂了拂她的额发。说道:“乐儿今日也是光彩照人。”

    长乐公主羞涩地笑了笑,问道:“那冲哥今日回去与我梳头可好?”

    伉俪深情,说的便是他们这般——眼中只有彼此的情状吧!

第50章 献礼() 
午时时分,我们到达了太极宫,宫里还是一副朴素庄严的模样,并没有因为皇后的寿辰而特地做些喜庆的准备。

    我们依照礼数,要先去立政殿拜见皇后娘娘,这个宫殿的名字听起来似乎有些严肃,但它实际上确是长孙皇后的寝宫。我听承乾哥哥说,陛下曾经多次询问过皇后是否需要更改殿名,但她一直表示——后妃之首,当德行为先,如此端方之名正好适用。

    依礼,长乐公主夫妇应先至殿中拜见,而后才轮得到我,皇后久未见公主,自然有许多话要讲。这期间,我只好候在门外,以待随时传召。

    花钿的木匣虽不大,但我抱得太久也是有些吃力,便想着能不能找个小太监帮我拿一会儿。这时一个小太监正好走了过来,我刚想唤他,谁知他竟主动开口了:“参见永宁县主。”

    我这才回想起来,原来我还有封号在身。我叫他免礼,他却以微不可闻之声对我说:“太子殿下请县主午膳过后往香樟殿一聚。”

    我一惊,原来是承乾哥哥的人。那小太监便又开口道:“那时我在立政殿西门外等着县主。”

    我道声有劳,他便匆匆离开了。

    “皇后娘娘宣永宁县主觐见!”一听到宫人的声音,我就赶紧整理衣襟,双手捧着木匣,踏入殿内。

    绕过屏风我便看见长孙皇后于主位端坐,身旁立着几位公主和一众宫人,周围还有些我不认识的宗室女眷,这正式庄严的场景瞬间叫我有些不适应,但还是只有硬着头皮走到大殿中央,跪下磕头行礼。

    “臣女长孙洛来叩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我再拜稽首,而后呈上了礼物,并道:“臣女为贺娘娘生辰,特备新式花钿一套,愿娘娘年华永驻,圣宠常在。”

    宫人接过我手中的礼物,然后双手捧着供皇后娘娘欣赏,她细细瞧了一番,周围的女眷也尽说着“好看好看”一类的恭维话,皇后娘娘挥挥手,宫人便撤去礼物,小心捡好。

    “洛来真是有心了,快起来。”说罢,我便缓缓起身,然后退到了墙角。

    这时候我才来得及细看,没想到李治竟然就站在我的对面。他冲我笑了笑,还不着痕迹地翻了个白眼,似乎在说——你的礼物也不过如此嘛!

    这时候没有别的女眷再继续进来,李治便走到大殿中央向皇后娘娘作了一揖,然后道:“母后,刚才雉奴虽已同众兄弟一起行过礼,但雉奴还备了一份小礼,想要献给母后。”

    长孙皇后一听此话,瞬时笑得合不拢嘴,连忙道:“雉奴要献的究竟是何物呀?”周围的人似乎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致。

    “儿臣将女则三十卷手抄了一遍,已编订成册,今进献母后。”说罢,便有小太监捧着装有书册的盘子呈到了长孙皇后面前。

    皇后拿起书册,认真翻看,简直爱不释手,还不停地夸赞李治:“雉奴虽然年幼,但孝心可嘉,让母后甚是感动。”说罢,几乎是要掉下眼泪。

    旁人忙着去劝,李治更是一个箭步冲上去,又是拍背,又是递手绢,那模样真是个孝子无疑。若不是前几日见了他泼皮无赖的一面,我都差点被他感动得无地自容。

第51章 “你来了”() 
正是用膳时间了,所有的女眷便被安排在立政殿的后厅与皇后娘娘共进午餐。我坐在长乐公主身旁,他们夫妇二人忙着你侬我侬也无暇顾及我,正无聊间,李治悄悄坐到了我的身旁。

    “洛来,怎么样,小爷的礼物可比你的好上许多吧!”我转过去看他,只见那表情庄重温润,但为何说出来的话却那般没皮没脸。

    “晋王殿下好心思,都快把我感动得痛哭流涕了。”我也是如他一般一脸正经地说着无赖话。

    “没良心的女人,竟把小爷的孝顺之心做这般龌龊的理解,等着吧,小爷可有的是惊喜给你瞧呢!”我趁人不注意,使劲踩了他一脚,他疼得嘴一咧,当着众人的面却还得保持镇静。

    “小屁孩,看姐姐怎么收拾你!”我得意地嘀咕道。

    “笨女人、笨女人,小爷早晚得把你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不然真是愧对大唐宗室。”还没等我回怼过去,他就仪态端正地站起来,走到了正要入座的皇后娘娘身后。

    虽是皇后私宴,却并没有一味地浪费铺张,也不过是每个案上呈上了几样普通的家常菜色。宫里大厨的手艺确实不同凡响,连最普通的一道白菜都能做到吃起来口舌生香,中午宫里不饮酒,众女眷隔着桌案也不好与周围的人交谈,所以一顿饭除了皇后入席时讲了几句客道话之外,并没有过多的言语,大家保持着安静,时间也很快便过去了。

    吃完饭,等皇后一离席,便有众宫人来引着女眷们去闲置的宫室休息,长乐公主问我是否要一同前去,我摇摇头说,中午吃得有些撑,想去花园走走,消消食。

    等到大家相继散了,我便装作不禁意似的出了立政殿,一抬眼便见着刚才那个小太监已在殿外等候。

    他一见到我便走过来作揖,然后道:“请县主随奴婢来。”

    我道了声谢公公,便跟着他往香樟殿而去。这个宫室我从未听说过,不过看这小太监所带的路,心想大致应与东宫一个方向。

    我见四下无人,便与那小太监搭起话来:“公公一路相引,还不知应该如何称呼呢?”

    他双手置于身前,略略弯腰道:“奴婢名叫称心,年初新到东宫任职,故而县主不识得。”

    “称心,真是个好名字呢!”我轻轻笑道,其实仔细一看,他皮肤极白,五官秀气,竟生而带了几分女相。

    “县主过奖了”他带着我穿过一片香樟树林,我便看到了一座僻静的宫殿,“县主,太子殿下已在殿中等候,请您快过去吧!”说完他就行礼退下了。

    我推开香樟殿厚重的木门,便看见一个笔挺的身影立在殿中,他今日着了月白色的圆领宫袍,没戴发冠,只用一只羊脂玉簪将发髻固定,整个人显得极为温润。

    我合上木门,轻轻走到他身边,喊了一声:“承乾哥哥。”

    他转过身来,脸上漾着浅浅的笑意,“你来了。”

    他的声音好温柔,我一时间竟然有点难为情,不知该如何答话,便只能低着头,看着自己不知所措的脚尖。

第52章 浅见() 
承乾哥哥似乎发现了我的异样,便拉着我的手,说:“别傻站着,过来坐。”

    我顺从着他,任由他拉着往前走去。承乾哥哥领着我绕过一个屏风,我便见到一处打开的木门,门外是成片的香樟林,林中有湖,仔细听还能发觉一些鸟鸣的声音。

    木门的廊檐下放着一张低矮的茶案,案上已备好香茗。

    “走了那么久,一定很累,喝口茶,解解乏!”我听了他的吩咐,跪坐在案前,端起茶盏闻香、细品。

    “承乾哥哥,今日皇后娘娘寿辰,你送的什么礼物?”我是极力想要化解此时的尴尬,便随意找了个话题聊起来。

    “母后向来节俭,不喜铺张,我便亲自为她的新诗谱曲一支,今晨献给母后,她很是欢喜。”承乾哥哥一边给我添茶一边说道。

    “承乾哥哥有这份心思,娘娘便应喜悦非常了,只是我今日见着雉奴赠上手抄女则时,娘娘竟感动落泪,心中便却有些疑惑了,承乾哥哥可否为我解释一二。”

    “母后当真落泪?”显然他也是一惊,我点点头,表示确认。

    “或许我有些浅见。”承乾哥哥看着我,似乎在叫我接着说下去。

    “娘娘十三岁便嫁给陛下,经历了无数的起起落落,有过多少担惊受怕,但她从未将这些表露于外,任何时候都彰显着国母风范,她为天下女子表率所编撰的那本女则,讲了割舍,讲了忍让,却唯独没讲自我。可若放下家国重担,她也不过是个需要丈夫疼惜的妻子,需要孩子孝顺的母亲,世人总以为她以女则为傲,可私心上讲,哪个女子又愿意活成女则的模样?”

    “所以,他的落泪,并不是被晋王的孝心所动,而是感伤于己的情不自禁。”

    承乾哥哥握着茶盏的手有一丝僵硬,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知道,他的心理一定起了变化。我心下一狠,便继续道:“在我看来,最好的礼物大概便是理解母亲的不易,顺从母亲的选择。”

    “够了!”承乾哥哥的语气突然变得凌厉起来,那种浑身蕴藏的怒意,几乎是我从未见过的。

    我怎么忘记了,他八岁起,就是大唐的储君、未来的天子。

    我立刻跪直了身子,等着他的训斥。

    见我这般模样,承乾哥哥的情绪似乎又有了些缓和,他连忙走过来,双手扶着我的肩,安慰道:“对不起,洛来,吓着你了。”

    我抬起头反问他:“承乾哥哥,洛来说得不对吗?”

    他叹了口气,道:“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想必你也听说了朝中的传言,父皇母后还有舅舅确实反对我俩的婚事!”他的语气哀哀的,好像受了很大的打击。

    “可是,我如今还在尽力争取,洛来,今日我找你来便是要你给我一个明确的回答,你——是否愿意嫁给我?”

    “承乾哥哥,”我不敢看他的眼睛,不忍伤害他,所以几乎要掉下泪来,“我,我只想永远做你的妹妹。”

第53章 一个吻一段情() 
承乾哥哥倒吸一口气,轻轻摇了摇头,很挣扎地说:“你在说谎!”

    “你一定是因为顾及舅舅的感受而故意这样说的,”承乾哥哥放开握着我双臂的手,转而轻轻搂着我,“洛来,别怕,我一定会有办法的,为了你,我会不惜一切代价!”他的语气很坚决,透着一股狠劲儿。

    我心下十分担忧,他可不要做什么傻事呀,“承乾哥哥,义父的反对是有道理的,为了大唐,为了长孙一脉,你的太子妃,必须是重臣嫡女。”

    他的手臂突然收紧,他痛苦地说:“洛来,我没有办法想象还会有除了你之外的任何女人成为我的妻子,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为什么你就不能明白?”

    “承乾哥哥,对不起,”我努力抑制着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我心下明白,有句话必须要说——“洛来,无心嫁于你。”

    承乾哥哥一怔,手不自觉地放开了,他重心往后一倒,整个人也跟着向后一倾,几乎是跌坐在地上。

    “无心,无心”他自嘲似的笑道:“原来这些年来,一直是我在痴心妄想,我竟可笑地以为你与我一般感受,可你却只是无心、无心。”他的笑声很有些异样,他反反复复将那“无心”二字念叨了许多回。

    我想过去将他扶起来,刚伸出手,试着喊了声承乾哥哥。他猛地一怔,好像突然中了邪似的,向我扑来,我始料未及,毫无戒备的情况下便被他牢牢压在身下。

    他的目光,再不似往日那般柔和,甚至有些恶狠狠地,我想试着推开他,但双手才一用力,就仿佛激怒了他。

    他的语气也随着他的动作而变得邪魅起来:“长孙洛来,你别忘了,我可是太子,我想要的一切都会得到!”

    他的情绪太激动了,我想试着安抚他,便说:“承乾哥哥你冷静些”

    话还没说完,他便倾身下来,用唇瓣堵住了我的嘴,这一记吻中带着愤怒和不甘,不,这不是我认识的承乾哥哥,我开始拼命反抗,用双手捶打着他的肩膀,谁知他一用力便将我的手分开两侧禁锢着,任我丝毫动弹不得。

    他的吻很急切,在得不到我任何回应的情况下,又复而吻起了我的脖颈,然后用牙齿咬开我的衣领,一直到了锁骨。

    我无计可施,也无法说话,便只能僵着身子任他动作,那时,我几乎绝望,在心里嘲笑着自己的幼稚与懦弱。自以为可以通过不回绝的方式来避免让他受伤害,偏偏不仅没让他死心,反而让他以为我是默认,事到如今,害人害己,难怪他如此愤怒。

    承乾哥哥似乎感觉到了我的情绪,他终于停下,趴在我的肩膀上粗重地喘气,然后缓缓起身,放开了我。他的眼神痴痴地、神情很是落寞:“洛来,你现在是不是很厌恶我?”

    我呆坐着,双目无神,也不知该如何回答他。

    承乾哥哥又往前靠了靠,把我凌乱的额发和衣襟重新整理好,双手很眷恋似的轻轻抚着我的脸庞道:“对不起,洛来,我太喜欢你了,无法忍受你的拒绝。”

    他握着我的手,小心翼翼地问我:“你,可以原谅我吗?”

    原谅——我和他之间究竟是谁做错,又究竟是谁该被原谅?

    我在嘴角扯了一个勉强的笑,回答道:“承乾哥哥,你永远都是洛来最亲近的人,我只盼着你好,却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我跪直了身子,向他叩首道:“也请你,不要再为了我去做那些无畏的争斗,不要违逆你的父皇母后,不要迁怒每一个衷心耿耿的臣子,只要你不嫌,洛来会永远站在你身后。”

    我不知道承乾哥哥有没有听进去我的话,因为那时的他只是长叹一声,然后说了句:“此事就等到吐谷浑的使臣走了再说。”

第54章 大唐夜宴(1)() 
那天,我和承乾哥哥在香樟殿呆到酉时才走,虽然自那个小小的风波过去后我俩都恢复常态似的喝茶聊天,但双方心中都结了疙瘩,一时之间也就难以解开。

    为了防止被有心之人察觉,承乾哥哥先行离开,去东宫换夜宴要着的服饰,我则静静地等到酉时二刻,才起身出了香樟殿,顺着称心所指之路,往夜宴的举办地——治世清音楼广场走去。

    等我到时,广场上的一切准备工作已然就绪,我因来得晚,便想着随便找个末座坐下来就行,刚寻到一个中意的位置,便有一男一女率先坐了过去。那少女看年纪应和我一般大小,生得一股英气,旁边的男子身着紫袍,看样子应该是她的父亲,我见他们已经落坐,便想着再寻一个。

    这时却听到有人叫我的封号,我转身一看,正是那紫袍大员,这厢我才算是看清楚了,原来那人正是义父的同僚,承乾哥哥的支持者——潞国公侯君集。

    我赶紧行礼,“参见潞国公。”候君集和一旁的少女都站了起来,他连忙向女儿介绍我,“这便是为父给你说起过的永宁县主长孙洛来。”

    那少女忙向我行礼,毫不羞怯地说:“我尚未及笄,当称一声姐姐,姐姐好,我叫侯伶羽。”

    我也连忙回礼,道了一声:“伶羽妹妹!”

    侯君集似乎觉得我俩已算认识,而且也察觉到我是一人前来,便道:“老夫须得去向皇后娘娘行礼,你们姐妹二人便同坐一桌吧!”

    这样一来,我也不好拒绝,便只得和伶羽一起坐下。

    侯伶羽毕竟出身将门,性格比旁的世家小姐要开朗率直得多,这倒让我很是喜欢,便不自觉地和她聊了起来。

    女儿家的闲话,倒是一聊起来就无边无际。不觉间,参加晚宴的大臣及家眷已悉数落座,这时只听得管事太监一声高呼,“皇上皇后到!”

    所有人都向着主宾之位弯腰行礼,等到皇上皇后坐定,礼官高呼一声:“拜。”所有人等都齐刷刷跪下,山呼万岁,又呼娘娘千岁。

    如此反复行礼三次,陛下便回一声“众卿免礼。”我们才起身落座。

    我微微颔首不发一言,一旁的伶羽却按捺不住地问我:“姐姐,那坐在太子身旁的人可是蜀王殿下。”

    我顺着她的目光往斜上方看去,果然见到已着玄色盛装的承乾哥哥和诸皇子,李恪和承乾哥哥是同一年生的,按年龄,确实应坐在太子身旁。

    我看着李恪,不由得有些走神,他今日没有用纱布将手臂掉起,这样远远看着似与平常无异,众皇子此时皆坐于此,太子温润尊贵,魏王雍容大气,晋王天真仁厚,其余的皇子也各有不同的气质,唯独他,看起来有种不一般的冷峻傲慢,腰杆笔直,轮廓清晰,难怪引起了侯伶羽的注意。

    我正要转过头去,李恪却突然抬眼盯着我,那目光深邃复杂,让原本打算毫不避讳的我一时慌神,便装作若无其事似的低下了头。

    幸好此时陛下开始向群臣敬酒,才化解了我的慌乱与紧张。

第55章 大唐夜宴(2)() 
“姐姐,你可认识蜀王殿下?”伶羽扯着我的袖子问,我摇摇头,说并不相熟。

    她反而很失望地说:“我刚才见蜀王殿下往这边望过来,我还以为姐姐和他相熟呢!”

    我吃了一口面前的小点,觉得甚是可口,便也不答她的话。

    她复而又探过头来问:“姐姐,你觉得陛下的这几位皇子中,哪一位最是英俊潇洒?”我一听她这话,包在嘴里的东西都差点喷出来,没想到堂堂一个世家小姐竟如此大胆地议论起男人来。

    我咽下食物,答道:“我倒是未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几位皇子个个都仪表堂堂,文才武功也都属上层,怕也难以分出个高下吧!”在我心中最优秀的自然是承乾哥哥,但我又怎好意思向她直接言明。

    谁知她饮了一口酒,摇摇头像模像样地道:“姐姐莫要羞怯呀!陛下的几位皇子皆尚未婚娶,长安的世家女子哪一个不是对他们仰慕非常,所以暗地里总有些议论的。”

    “哦,那不知道究竟是哪位皇子的追随着更多呢?”我试探性地问道。

    “这可不好说,如今太子殿下身份尊贵,为人又是谦谦君子,所以思慕他的女郎自是很多,然,魏王殿下才学颇高,又广交士子,声明更是不同;晋王殿下还未行冠礼,但已有不少年长几岁的姐姐们喜爱他的天真可爱”这一回我是真的快要笑出声来了,没想到稚嫩如雉奴,竟然也有不少的爱慕者,还全是姐姐辈的,我埋着头,但我依然能感觉到自己那不停抽搐的肩膀。

    “那伶羽呢?你心中意属的殿下又是哪一位?”我一边问,一边感叹着这个小姑娘真是有趣的很。

    “我”她突然变得很是羞怯起来,双手不停地扯弄着胸前的衣袋,忽而又双目含情的往斜上方的座位望去。

    我的天啦!她该不会是

    “姐姐,你可听说过蜀王殿下最善骑射,又长年领兵在外,伶羽,伶羽对殿下实在仰慕”她说这话时那羞涩的神情,差点叫我以为身旁换了个人似的。

    “只是,父亲素来与蜀王殿下不合,殿下又略略清高孤傲了些,伶羽一直未曾有机会结识他,唉,眼看着我就要及笄了,不知到了那时蜀王殿下婚配了没?”她似乎又有些失落似的,很伤感地喝了一口酒。

    我拍拍伶羽的肩,给她舀了一勺豆汤,安慰她道:“老天有眼,你总是会有机会的。”

    她的眼神一下子被点亮了,定定地看着我,仿佛觉得我的话在下一秒就会变成现实一般。

    我冲她笑笑,继续吃起案上的美食,心下感叹,这可真是一个简单纯粹的姑娘呀!

    我正吃得起劲,便听到一阵雄壮的乐声响起,鼓声混杂着编钟之音,其间夹杂着铁剑撞击盾牌的声音,金石铿锵,好生恢弘。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舞台上的舞者吸引了,这舞者不是柔弱的女子,而是一群身着铠甲,手持武器的七尺儿郎,他们的舞蹈中没有任何阴柔妩媚的成分,全都展现出了战场之上将士们齐心协力向敌军进攻的气势。舞于前排者模仿着战车之妆,舞于后排者形如列队行进的军队。他们动作整齐,眼神坚定,舞蹈十分有利,竟让观者也能有一种热血沸腾之感。

    舞蹈正到紧要处,这是,他们便齐声高唱——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舞者在演唱这词曲时,列座的诸多大臣也跟着一起唱了起来,声势如虹,叹为观止。

    “姐姐,这乐舞好生了得,你可知道是何名字?”伶羽显然也受到了感动,在一盘好奇地问。

    “此乃秦王破阵乐!”我十分肯定地回答。

    乐舞一结束,台下掌声雷动,等到舞者散场完毕后,掌声才渐渐止息。

    此时,陷于安静的会场,突然响起了一个男人的说话声,“大唐战歌,确实震撼人心啦!”

第56章 大唐夜宴(3)() 
我顺着声音发出的方向看去,见到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乍一看衣着发式与汉人无异,但听那口音,并不像长安人,甚至不像中原人。我想,那大概便是吐谷浑使臣吧!

    听到他的赞美,皇上笑了,说道:“这是前不久才编制好的乐曲,还不甚成熟,使臣若明年再来长安定能看到更完美的秦王破阵乐。”说完,皇上非常自豪地笑了笑,下边的群臣也跟着应和似的笑。

    那使臣似乎也并没有退回座位的意思,他向皇帝行了个吐谷浑礼,然后道:“为贺大唐皇后娘娘寿辰,我吐谷浑公主特准备了一支舞蹈,将献给娘娘。”

    此话一出,四座惊奇,连皇上和皇后也是面带喜色,于是陛下便对那使臣说:“如此,便有劳公主了。”

    使臣又行一礼,起身后,便对着舞台一拍手,一阵胡笳琵琶之声骤然响起,那音色美妙婉转,撩人心魄。

    随即便有一群衣着艳丽的女子奔跑至舞台中央,她们的舞蹈动作像极了东市的胡旋舞,引得了台下一片喝彩之声,那群女子围成一个大圆不停地转圈,突然她们动作一收悉数盘旋落座于地,圆圈的中央,出现了一个妖娆灵活的身影,她的舞姿更胜刚才那群女子,只是她带着金色的面纱,让人无法一睹她的真容。

    接下来的整支舞蹈皆以那面纱女子为中心,众星拱月,其舞姿曼妙,其身姿动人,都叫人舍不得移开眼。

    “原来,一个美丽的女子在舞蹈时竟有这般魅力,竟连我同为女子也要艳羡她三分。”我边赏那舞,边在心中感叹道。

    谁料,那戴面纱的女子在众舞娘的引导下,竟然走到了筵席间,她边走边舞,此时我才看清她那扭动的腰肢,纤柔的手臂,每一次动作的变换,都在撩拨着观赏者的心弦。

    我所在的末座自然没能引得她的顾盼,她眼眸含情,竟直接往诸皇子所在的席座而去。

    伶羽拉了拉我的袖口,满脸不情愿,仿佛在说:“你看那妖孽多么不知廉耻。”我冲她无奈地笑笑,便将目光追随着那女子而去。

    她先是到了晋王面前,轻轻转了个圈,只见那李治也礼貌地冲她笑了笑;她又转到了魏王前方,李泰轻摇着折扇,也双目柔和热情地回望着她;可接下来,她连转数圈停留在了太子面前,她似乎知道太子尊贵的身份,便柔柔弯腰,像是行了一礼,太子也点头回应。

    众人都以为这女子会在太子面前献些殷勤,谁知,她行过礼后便又变化了位置,这次她停在了李恪面前,对着他很是变换了些动作,最终,她还拿起李恪桌上的酒壶,斟满酒杯,音乐落幕时,她正好跪坐在李恪对面,双手举起酒杯,似要与他敬酒。

    全场都安静了,在等待着李恪的反应。

    从我这个角度看过去,他似乎也依旧是副冷冰冰的样子。国宴之上,他要如何回应这个热情大胆的女子呢?

    众人都在等着他的回答。

    李恪并没有伸手去接那女子手中的酒,而是拿起酒壶,斟满桌上的另一只酒杯,然后双手执杯,反向那女子一抬手,最后一饮而尽。

    李恪用装傻,回应她的青睐。

第57章 夜宴比箭(1)() 
“哈哈哈哈,真是人间盛景哪!”那吐谷浑使臣用笑声打破了场面的寂静,他面向皇上皇后,说道:“陛下,这位美丽的舞者,正是我吐谷浑尊贵的公主殿下——伏绾。”

    那女子缓缓起身,接下面纱,对着皇上皇后行礼:“伏绾参见陛下、娘娘。”

    这时,坐在上首的陛下终于发话了:“公主殿下免礼,你的舞姿有如天人,真是叫我等大饱眼福呀!”

    伏绾又行一礼,道一声:“谢陛下夸赞。”

    当全场之人都以为这礼节性的外交活动就此落下帷幕时,那吐谷浑使臣却突然说道:“伏绾公主此次来长安带来了我们吐谷浑最好的弓箭手,他们相与大唐的勇士比试一番,还请陛下准许。”

    陛下一听这话,倒是满脸镇静,以我目力所见,现场可谓高手云集,有大将如侯君集、李绩等等,又怎会惧怕他们的比试。

    但那吐谷浑使臣又开口了:“陛下,我们派出的弓箭手今年正好十八,所以,也请陛下派一位年龄相似的勇士出来,毕竟,同个年龄层次的比较才更有意思。”

    此言一出,在坐的人便忍不住小声议论了起来。我心里也暗叫不好,吐谷浑人有备而来,自然水平不差,而今夜虽然大唐猛将不少,但是年龄十七八的却几乎没有,若此时派人传召,岂不是在气势上就被吐谷浑人压了一截。

    陛下尚未答应,但使臣提的要求,他又怎能拒绝。于是他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座中谁人愿出战?”

    全场的人都明白,使臣的两句话已经把应战者的范围缩小到了太子、蜀王、魏王三个皇子身上,魏王不精骑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眼下,能战者只有太子和蜀王。

    承乾哥哥这几年尽心参与朝政——骑射练习不多。

    李恪——他的手

    全场都在等待着那个愿意顶住压力而上的勇士,我知道,除了得意洋洋的吐谷浑人,在坐者都捏了把汗。

    “父皇,儿臣愿战!”我的心几乎已经提到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