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神话]求寿终正寝-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桥归桥,路归路了。”

    虽然王筀鵀不想接受苏妲己的威胁,但是她不得不承认,苏妲己抓住了她的痛脚,因此说道:“一段时间不见,大姐姐这心机和手段越发高明了,让三妹妹好生佩服。大姐说的有理,我们三人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既然大姐这里有难,我做妹妹的又怎么能不相帮呢?在大姐你不在朝歌的这些日子,我会装扮成你的模样呆在皇宫里的。不过如果我扮得不像,被人认出来,就不干我的事了。”

    苏妲己闻言笑了一下,走过来,伸手按住她的肩膀,凑到她耳边,压低声音,以只能王筀鵀一个人听到的音量,柔声说道:“不会的,怎么可能会被人看破呢?我相信你。相信以三妹妹你的能力一定会做得很好。”

    “听大姐这话,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如果我被看破,不是我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是我有意为之了?”王筀鵀侧着头,脸上浮现出一个似笑非笑的笑容,眼睛和苏妲己的目光在半空中交汇。

    “你说呢?”苏妲己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话,勾起嘴角,露出一抹魅惑般的微笑,轻声说道。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我相信,三妹妹你应该心中有数,知道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最好。”丢下这么一句话,她身姿摇摇的从王筀鵀身边走过去,迈步下楼。

    在苏妲己离开之后,王筀鵀定定的站在远处,脑海中回想着苏妲己离开时说的最后一句话,以及她嘴角边上那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虽然苏妲己并没有把话直白的说出来,但是她的威胁蕴含在无言中。

第一零八章() 
送走了苏妲己,王筀鵀变化成她的模样后回到皇宫,将帝乙糊弄着去修炼后,她急急的派人将中大夫褚宽叫了过来,向他询问外面的一干事务,特别的关于西岐方面的。之前她一直北俱芦洲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消息不灵通,关于西岐这边的动向一无所知,这会儿自然要赶紧补上。

    王筀鵀高坐在上首,眉眼端凝的听着端坐在下面中大夫褚宽说话。听他讲完了西伯侯姬昌擅自出兵征伐北伯侯崇侯虎的事,她侧着身子,倚在椅背上,手指在太阳穴来回摩挲着,嘴角噙着一抹冷笑,说道:“这么说来,是西岐那边使人说动了崇侯虎的弟弟崇黑虎,因此北伯侯崇侯虎糟了亲弟弟的算计,被生擒活捉,献给西伯侯姬昌。而西岐那边不仅当机下令斩杀了崇侯虎及其子崇应彪,并且还把北伯侯的位置许给了崇黑虎?”

    “是的。”褚宽答道:“不过我听说,原本西伯侯姬昌是不忍斩杀崇侯虎父子的,都是他之前请的丞相姜子牙一力坚持的结果。就连使人说动崇黑虎,也是姜子牙想出的办法,派西岐大将南宫适去下的书。”

    “哼!”王筀鵀冷哼一声,说道:“这不过是西伯侯姬昌沽名钓誉的手法罢了,他若是真不想杀北伯侯,姜子牙这个做臣子的还能违逆得了他这个做主公的意思?别看姜子牙这个臣子是他率领众臣沐浴虔诚,特申微忱,前往磻溪,虔心聘请回来的,并且一上来就授予了右灵台丞相这个只在他一人之下,众臣之上的高官,但是姜子牙在西岐无亲无故,除了新收不久的樵夫出身的弟子武吉之外,在朝堂上并没有其他臂助。”

    王筀鵀分析道:“西伯侯姬昌看中的不过是姜子牙的才华,若是讲信任的话,他更信任的应该是跟随他多年,姜子牙没来之前的文臣中的第一人上大夫散宜生。散宜生跟随他多年,并且在他被大王囚于羑里城那几年,西岐一切安好,没有乱,大多是他被内事全权托给散宜生的功劳。并且姬昌能够从朝歌返回西岐,也有散宜生亲上朝歌四处走动,找人说清的功劳在里面。可是就算是这样,他也只是给散宜生一个上大夫的官职,离丞相还差着一段距离呢。”

    嗤笑了一声,说道:“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散宜生虽然对他忠心,但是他一大家宗亲故旧皆在西岐,并且在西岐当官这么久,在朝堂上也形成了不小的势力,除了交好的朋友之外,还有他的弟子和亲朋,这些关系网一连起来,就是好大的一张网,若是把散宜生再晋位为众臣之首,丞相的话,恐怕他就会有被架空之忧。”

    叹了一口气,“这做主公的,就算再怎么信任自己的臣子,也会不由自主的生出提防之心,想达到百分之百的信任,难。散宜生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正是因为姜子牙在西岐没根没基,所以姬昌才不吝许给他高位。”

    “若是姜子牙才当上这个丞相不久,就有不经过他,就能随意差遣西岐的臣子和调兵遣将的能耐,恐怕他这个丞相也做不了多久了。而且褚大人,你觉得老奸巨猾的姬昌会容许这种情况出现吗?”王筀鵀反问过去。

    褚宽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皇后娘娘,那么我们现在要怎么办?”催促道,“我虽然比朝廷早一步得到了消息,不过我估计明廷也该收到消息了,所以还请娘娘赶紧拿主意才是。”

    王筀鵀说道:“拿什么主意?还要我拿什么主意?这事不是明摆着呢吗,先是西伯侯姬昌不仅大王同意,擅自出兵征讨和他同一级别的北伯侯崇侯虎;并且还以他的名义,向天下公告崇侯虎的罪名,想借着‘惩恶除奸’来掩盖自己擅自出兵的错误。但是很可惜,他根本没有审判崇侯虎的资格。所以这两种行为,不管哪一种都已经是大逆不道了。”

    想到西伯侯姬昌的所作所为,她不由得一阵恼怒,“这也就罢了。他竟然又不经禀告大王,擅自斩杀朝廷命官,而且还是和他同一品级的诸侯,而且竟然还将崇侯虎的北伯侯封给了崇黑虎,这算是怎么回事?西伯侯此举,比之前的行为还要恶劣百倍,此风绝不可开,必须要姬昌给个说法才行。”

    “至于崇黑虎,他身为崇侯虎亲弟弟,竟然做出亲弟陷兄之举,有负朝廷,就算不押解到朝歌论罪,也没有资格接替其兄担任北伯侯。况且东、西、南、北四大镇诸侯都是要大王敕封的,就连姬昌的这个西伯侯都是不例外。他这个西伯侯虽然是由先王敕封,但是一朝天子,在大王登基的时候,他入朝歌恭贺大王登基之喜之余,并向朝廷朝贡,对大王称臣,拿到大王新的敕封,获得大王的认同,他这个西伯侯才算数。崇黑虎的这个北伯侯算是哪门子的诸侯,不仅没经过大王敕封,并且也不见他向朝歌朝贡,摆明了不将朝廷放在眼里。对这种情况,朝廷绝不能姑息,因此必须派兵去征讨。”王筀鵀的语气中含着森森寒气,杀意十足的说道。

    褚宽想了一下,斟酌着说道:“回皇后娘娘,派兵征讨崇黑虎一事倒是没什么妨碍,想来应该很容易就能通过,只不过在领兵人选上可能要争论一番。不过西伯侯姬昌那里,恐怕朝臣们未必会站在娘娘这一边。”

    “不是臣危言耸听,不过上次的事,皇后娘娘你也在场,从头听到尾,是知道的。朝臣们对西伯侯姬昌的印象很好,很多臣子都帮着他说话。”他脸上浮现一层忧虑,说道:“臣担心,这次的事,若是拿到朝堂上讨论,恐怕又会和上次一样不了了之。顶多也就和上次一样,朝廷往西岐那边发一封不痛不痒的斥责公文了事。可是若是想避过朝臣,实在是难。毕竟这样的大事,是无法由大王一言而决的。况且,大王如今行事随心所欲,实在是有些,有些不成体统,威望不比以前,所以,无论如何,这样的大事都是必须经过大王和朝臣们讨论再做决议,绕不过去的。”

    听着褚宽把纣王的“荒唐”用“随心所欲”和“不成体统”这两个中性的词来代替,王筀鵀忍不住笑了,真是难为他了。想到那帮一碰到西伯侯姬昌的事,就好像是瞎子和聋子一般的朝臣,她忍不住叹了口气,关于西伯侯姬昌的不好的事和不好听的话,他们全都看不见和听不到,一提起西伯侯姬昌,就是满口的好话,满嘴的都是西伯侯仁义慈悲。

    她有些头痛的杵着头,叹道:“绕不过去就绕不过去吧。不过这次无论如何都不能像上次那样不了了之。如果讨论的最后,还是发斥责文书。”想到后世的“舆论战”,她目光一冷,说道,“那么这斥责文书,不仅仅是发往西岐,还要给我遍发天下。这朝堂上的人被西伯侯姬昌灌了迷魂汤,眼睛被蒙上了,看不清西伯侯姬昌的所作所为。我就不相信这天下人的眼睛全都是瞎的,会看不出他的真面目!”

    周灭商,乃是天定,所以殷商这边拿姬昌没办法,但是王筀鵀也不想让西岐好过。在她看来,姬昌这个人,很是虚伪,是个裸的“当了还想要立牌坊”的主,因此无论如何,他在世的时候,都不肯举起反商的大旗,一直以殷商的忠心臣子自居,因此很是迷惑了不少人。既然这样,那么她不介意让天下人好好看看,他这个所谓的对殷商忠心耿耿的臣子,到底“忠心”在哪里了。

    褚宽闻言眼睛顿时一亮,说道:“臣明白。皇后娘娘你就放心吧,这件事臣一定会把它办得漂漂亮亮的,绝对会在天下人的面前,将西伯侯姬昌的伪善面纱给撕下来。”

    王筀鵀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一事,说道:“还有,上次的斥责文书发过去,西伯侯姬昌那边没什么反应吗?”不等褚宽回答,她有些纳闷的说道,“不应该呀。按照官场上约定俗称的规矩,这朝廷的斥责文书过去了,且不说这臣子是否真有错,就算是按照惯例,这做臣子的怎么也要上书分辨一二的。更何况,西伯侯姬昌惯常在这些事上下功夫,不该一点反应都没有呀,除非他是真的摆明旗帜,要明堂正道的造反了?”

    褚宽闻言忙答道:“皇后娘娘,那西伯侯姬昌在朝廷这边的斥责文书一发过去就把分辨文书递了上来,不过上面所写,除了列举了众多崇侯虎的罪名之外,就是一些什么为主分忧之类的套话。因为都是些无用的废话,臣想着皇后娘娘你看了之后,除了惹你生气之外,也没多大用处,所以就没报上来。”

第一零九章() 
尽管事王筀鵀已经预料了,并且做了心理准备,而且还和褚宽商量了对策,但是此刻她变化成苏妲己的模样和帝乙高座在御座上,听着下面的朝臣就西伯侯姬昌擅杀北伯侯崇侯虎,并将北伯侯之侯爵给了投靠他,出卖自家兄长的崇黑虎之事而发表意见。

    除了费仲、尤浑和褚宽这样早就站在她这边的臣子不算,大多是振振有词的帮着西伯侯姬昌说话,认为他虽然没有通禀帝乙,但是情有可原,不能将其论罪。剩下的有几名臣子虽然沉默不语,但是其实他们还是偏向西伯侯姬昌的,不然,就不会是不发一言了。

    面对这几乎一面倒的局面,原本王筀鵀觉得自己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但是等事到临头,她才发现,自己的心到底不够强大,依然被气得要死。听着这些大臣们左一句崇侯虎“恶贯满盈”,右一句“造恶多端”。他们的言下之意,就是崇侯虎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完全是罪有应得,却对西伯侯姬昌的做法只字不提。

    尽管王筀鵀和褚宽已经商量好了应对之法,但那其实是无奈之下的妥协之策。此刻她对众大臣们这般模糊重点的做法很是不满,因此丢了一个眼色给站在下面的褚宽,示意他站出来说话。

    就算王筀鵀不给他使眼色,褚宽也按捺不住了。他当即出列,说道:“诸位大人口口声声说西伯侯‘殄逆除凶’做得对,那在下倒想问问了,这其中谁是‘逆’,谁是‘凶’,又是由谁认定的罪名,可经过朝廷这边定罪了?”

    武成王黄飞虎站了出来,对褚宽的问题避而不答,立在殿上慷慨陈词:“北伯侯崇侯虎造恶如渊海,积毒似山岳,贪民财物如饿虎,伤人酷惨似豺狼。惑天子无忠耿之心,坏忠良有摧残之意。普天之下,虽三尺之童,恨不能生啖其肉!今日西伯侯起仁义之师,除残暴于崇地,绝恶党以畅人神,不负天子加以节钺,得专征伐之意。臣听闻西岐征伐军队所过之处,一路上父老相迎,鸡犬不惊,民闻伐崇,人人大悦,个个欢忻,可见西伯侯姬昌所作所为深入人心。因此臣以为,西伯侯姬昌此举,虽有擅专之嫌,但是所为并非为己谋利,乃是出于一片拳拳爱民之心,还请大王看在他救出陷于水火的黎明百姓身上,不要斤斤计较。”

    殷商朝廷中,除了地位超然的太师闻仲之外,文官以被苏妲己设计挖心而死的比干为首,武官则以武成王黄飞虎为首。如今比干已死,黄飞虎算是众臣之首,他这么一站出来替西伯侯姬昌说话,顿时一大批臣子跟在后面随声附和。

    王筀鵀看着朝堂上几乎有一多半,近乎三分之二的朝臣帮着西伯侯姬昌说话,至于那些没出声的,也未必是忠心殷商的,心中暗道,幸亏她知道这是殷商的朝堂,他们侍奉的君王是帝乙,不然,她都以为自己这是在西岐呢,而这些人的主公是西伯侯姬昌。她的视线落到身旁的纣王身上,看他面对这一情况,如何应对。

    纣王怒道:“姬昌这老匹夫,真是欺人太甚!他素有大罪,只是朕念他年纪老迈,网开一面放他回西岐。他竟然不守本土,生出异端来,凌虐大臣,殊为可恨,罪当诛戮。朕准备点将提兵,剿捕逆恶,不知诸位爱卿哪位可替朕分忧呀?”

    听了纣王的话,王筀鵀在心里暗叫一声糟。她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朝堂上明明有褚宽这样帮着帝乙的明白人,但是却一直拿西伯侯姬昌没办法了。“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这话说的真是一点都没错。这个时候,西伯侯姬昌的罪状还没定下来呢,哪里是要对他喊打喊杀的时候,先把他的罪状定下来,届时再讨论怎么处置也不迟。

    纣王把中间这一关键步骤跳了过去,直接都要派兵讨伐。若是朝堂上的朝臣都站在他这边,或者哪怕大部分都站在他这边,他这样做倒也无妨,毕竟西伯侯姬昌的罪状就明摆在那里。但是现在事实正相反,朝臣们大多都帮着姬昌说话。他这么做,这不是添乱嘛。

    果然,上大夫姚中闻言立刻跳了出来,反对道:“陛下,万万不可,万不可出兵讨伐西伯侯呀。似北伯侯崇侯虎这等大恶,助桀为虐,居天子左右,不思忠心体国,反而假虎张威,毒痡四海,权奸蛊国,内外成党,残虐生民,以白作黑,屠戮忠贤,为国家大恶。今西伯侯姬昌以仁义广施,发仁慈之心,救民于水火,伐此乱臣贼子,剪其乱政者,则天子左右见无谗佞之人,竭力还朝堂一个清朗,不枉天子假以西伯侯节钺之意。所以以臣之愚见,西伯侯姬昌虽有错,但无罪,甚至反而有功,怎可出兵讨伐呢。”

    “哦,姚大人这话大谬,恕在下不敢苟同。”褚宽立即出言反驳道:“怎么,在姚大人看来,这西伯侯姬昌,不仅大王允许,擅自出兵征讨和他同一爵位的诸侯,并且不过朝堂,就将其定罪,诛杀,然后又将北伯侯爵位私下给予崇黑虎。这桩桩件件分明是悖逆之举,可是让姚大人这么一说,反而都算不上罪状,并且还成了有功于朝廷。姚大人,真是好口齿,这颠倒黑白的本事实在是高明,令人佩服。”双手抱拳,对着姚中作了一揖,“只是在下想问一句,昔日闻太师远征北海的缘由,似乎和西伯侯姬昌日前的种种举动大有相似之处,”

    不等他把话说完,姚中急忙反驳道:“那怎么会一样,当时,北海的诸侯可是公然举起反旗,反叛之心昭然若揭,因此太师才会率兵前去平叛。”

    褚宽厉声道:“可是西伯侯姬昌的所作所为,除了没有举起反旗之外,和北海反叛的诸侯又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大罪,朝廷不赶紧加以论处,反而还要继续姑息纵容下去,而且以姚大人的意思,甚至要对西伯侯论功行赏,凭什么?难道就因为西伯侯姬昌没有像北海诸侯一样,摆明车马反叛吗?”

    这话一出口,满殿沉默。其实朝堂上的这些臣子们,心中未必对西伯侯姬昌的行为没有怀疑,怀疑他有不臣之心。只是纣王残暴不仁,行事实在是不得人心。再加上,真正忠心殷商的那些臣子,大多在纣王第一时间犯错的时候,就犯颜直谏,被他给杀了。剩下的这些大臣,虽然不能说心怀贰心吧,但是很多人对殷商的忠诚度不够。

    在王筀鵀看来,这些朝臣,有点类似她穿过来的那个世界的打工者,他们现在是在给殷商打工,但是他们眼看着殷商这条船,如日落西山,有日渐沉没的危险,并且还不时有性命之忧,因此自然要想法子换一条船。正好,西岐这条船宛如旭日初升,形势一片大好,而且这船上的人还是认识的,并且以前关系不错。若是跑去过的话,远比到一艘谁都不认识,非常陌生的船要好。因此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开始下功夫,为日后跳槽做起铺垫来。这就是为什么朝堂上那么多的大臣帮西伯侯姬昌说话的缘故了。

    不然,就算西伯侯姬昌再厉害,再会为人,也不能结交下这么多朝臣。他若是有这个本事,恐怕就不会蛰伏这么久,早就举起反旗了。而正是因为西岐没有正式举起反旗,所以这些朝臣们,就算有心投奔,暂时也不能过去。毕竟西伯侯姬昌还是殷商的臣子,大家同为殷商的臣子,他们跑到西岐去,算是怎么回事。所以这些朝臣们,只能留在朝堂上为西伯侯姬昌摇旗呐喊。

    彼时微子出班奏道:“西伯侯姬昌擅专征伐,杀崇侯虎,封赏崇黑虎,确实有罪。只是昔日大王召东、西、南、北四大镇诸侯入朝歌,将东伯侯姜桓楚和南伯侯鄂崇禹枭首,二侯家将星夜逃脱,回报二侯之子,因此东伯侯和南伯侯两地反叛,不受朝廷管辖。太师闻仲前脚刚刚平完北海反叛,那边东海又反了的平灵王。如今天下士马纵横,刀兵四起,八方不宁,民不聊生,实在不益再动干戈。”

    “西伯侯姬昌作为四大镇诸侯之首,实力雄厚,至今依旧按照臣子的礼节,每年向朝歌朝贡,因此他虽有罪,但是到底心中犹存一缕忠心。他受大王白旄黄钺,为其四处征讨征伐,原就有禁暴除奸之意。北伯侯崇侯虎罪不容诛,死当其罪。众多周知,西伯侯姬昌心地仁慈,最是怜悯百姓,不忍见百姓受苦,这才擅自出兵征讨,倒也不算全然有过。以臣之愚见,朝廷发文到西岐,质问西伯侯姬昌之罪,请他上一份认罪文书,并酌情加以惩处,这事就此罢了吧。”微子将西伯侯姬昌这事做了一个论调,说出了解决办法。

    听了他的话,众臣皆言大善,表示同意。微子这番话虽然一样是替姬昌说话,但是细细琢磨之后,就明白他其实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现在朝廷四面作战,已经很辛苦了,实在是支持不起,再和西岐打仗了,因此姬昌这事,看在他还没有公然举起反叛的旗帜的份上,朝廷就不要太过咄咄逼人了,免得逼反了他,最后不好收拾。让西岐那边递过来一个台阶,然后朝廷这边退一步,脸面上过得去就行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微子和箕子都是皇族,殷商不好,他们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虽然在殷商覆灭之后,他们也能和其他臣子一样,投靠西岐,但是因为他们前朝皇族的身份,纵使西岐那边对他们礼敬有加,恐怕他们的日子也未必能好到哪里去。毕竟,哪怕他们像阿斗刘禅那样无能而又窝囊,身为殷商皇家人的他们依然也躲不过有复辟之心这个怀疑。所以这些皇族出身的臣子,他们虽然不想帮着西伯侯姬昌说话,但是情势比人强,不得不低头。

    是呀,不管西伯侯姬昌行事怎样,至少他名义上,还把自己当做殷商的臣子,认这个朝廷。不然,四大镇诸侯,全都反叛,不仅将会极大的削弱殷商对地方的控制力,而且朝廷的威严也会消失殆尽。届时,更不好收拾。王筀鵀有些懊恼,千算万算,倒是忘了这一点,把殷商现在的情势给忽略掉了。不过这个结果,比之前她和褚宽讨论还要稍微好那么一点,因此她丢给褚宽一个眼色,让他不要扒着西伯侯姬昌的事不放了,继续下一个问题。

    褚宽和王筀鵀有着同样的懊恼,并且还有着很深的自责。因为在他看来,皇后娘娘没有想到这一点,无可厚非,毕竟她才接触朝政多久。但是作为臣子的他,没能想到,则是失职。因此接收到王筀鵀的眼色之后,马上出列,说道:“既然诸位大人承认西伯侯姬昌的罪过,那么崇黑虎接任其哥哥北伯侯崇侯虎爵位一事,不符合爵位传承规矩,并且他担任北伯侯之后,并不曾向朝廷上表,请求大王敕封,摆明是不将朝廷放在眼里。此人出卖其兄,独占崇城后,北边地方,俱不服朝歌,由此可见,终非良善,不知该做何处置?”

    不等其他人说话,高坐在御座上的纣王一掌拍在桌子上,说道:“崇侯虎跟随在朕身边,屡建大功,原无罪,皆系西伯侯姬昌屈陷,朕岂不明?你们不必以成议而陷忠良也。如今崇侯被叛臣诛戮,情殊痛恨!”传旨:“命点兵将,伐崇城,缉拿崇黑虎等人入朝歌,以正不臣之罪。”

    王筀鵀闻言,忍不住在一旁喝道:“大王!”她真想劈开纣王的脑袋,看看那里面装的是什么。刚才下面的朝臣们说的那些话,特别是微子的话,他到底听没听到呀?若是他听到了,那听哪去了?崇侯虎都已经死了,所有的朝臣都认为他死有余辜,偏你在这里口口声声说他无罪,皆是姬昌之过。姬昌的事已经翻篇,有了定论,并商讨出结果来了,他这会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又要把事情都往姬昌那里推,然后接下来,想让大臣们继续讨论姬昌的罪过吗?

    中大夫李仁出班,奏道:“北伯侯崇侯虎虽有大功于陛下,实荼毒于万民,结大恶于诸侯,人人切齿,个个伤心。今其被西伯侯殄灭,天下无不讴歌。况大小臣工无不言陛下宠信谗佞;今陛下若是为北伯侯又生异端,此言恰中众诸侯之口。所以臣觉得,还请陛下将此事徐徐图之。如若急行,天下人不免以陛下宠嬖幸,以诸侯为轻。崇侯虎虽死,不过如疥癣一般,天下东南,诚为重务。愿陛下裁之!”

    纣王听罢,沉吟良久,这才说道:“爱卿言之有理,关于崇侯虎之死这事暂时搁置,以后再议。不过他的弟弟,崇黑虎绝对不能放过。必须征讨伐之。”

    原本若是没有纣王刚才的话,恐怕朝堂上没有多少人帮着崇黑虎说话。但是让纣王这么一说,崇侯虎是好的,而西伯侯姬昌是坏的,说这些臣子帮着姬昌陷害忠良。虽然经由李仁劝说,他暂时把此事放下了,可是这些臣子们,知道一旦让纣王找起后账来,那自家的身家性命届时可能不保。再加上,崇黑虎在背叛了其兄之后,知道朝歌这边一定不会放过他,因此也大手笔的收买了一些朝臣帮他说话。

    一大臣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北伯侯崇侯虎不仁,崇黑虎奉诏讨逆,不避骨肉,真忠贤君子,慷慨丈夫也!古语云:‘善者福,恶者祸。’天下人恨崇侯虎,恨不得生啖其肉,三尺之童,闻而切齿;崇黑虎擒下其兄,世人无不传颂其大义灭亲之举。天下人皆知崇黑虎之贤名,人人悦而心欢。故曰,好歹贤愚,不以一例而论也。”

    王筀鵀早就想到,崇黑虎不会不在朝堂上找人帮他说话,因此此刻听了这位站出来的臣子之言,句句皆是褒扬之言,就算用脚趾头猜也猜出他应该就是被崇黑虎收买的人了。

    就在王筀鵀猜度这位臣子的身份的时候,纣王说道:“胡说八道,你说崇黑虎奉诏讨逆,那么他奉谁的诏?讨得又是哪个逆?朕怎么不知道,什么时候下了这样的诏书呀?而且北伯侯崇侯虎又是什么时候变成了逆贼来的?你给朕好好说一说,今日若是不说一个清楚的话,”指着殿中立着的黄澄澄的铜柱,“这炮烙之行除了刚开始炼好之后,用了一段时间,已经好久没用了,正好拿你来试试炭火,看看这东西闲置这么久,可有什么损坏。”

    那大臣目光顺着纣王所指,落到那黄澄澄的铜柱上,顿时面色如土,腿如筛糠,声音颤抖,结结巴巴,说出的话,根本不成句:“回回陛,陛陛下,下,臣,臣刚才”

    坐在座位上,清楚的听着他上下牙打颤的声音,王筀鵀不屑的看了他一眼。既然有胆子收了崇黑虎的好处,帮他说话,就该有胆子承受后果,结果,竟然是这么一副德行。也是,若是品行好的话,又怎么肯和崇黑虎那样的人勾连在一起。不同于西伯侯姬昌,其实很多人都看不上崇黑虎的背叛,对其行为很是有异议,所以如果之前纣王没有多话的话,给崇黑虎论罪还是很容易的。不过现在吗,因为纣王,事情稍微增加了点难度。

    果然不出王筀鵀,在之前帮崇黑虎说话的大臣被纣王击退之后,一大臣又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北伯侯崇侯虎虽位极人臣,但不修仁德,祸乱朝廷,荼害百姓,重贿酷刑,监造鹿台,恶贯天下,可谓是‘积恶如山,穷凶若虎’。人神共愤,天下人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崇黑虎此举,不过是为了洗一身清白,以谢天下,虽然有负朝廷,但见贤愚之有分,冒着得罪祖宗犹可之嫌,不敢得罪天下人,为万世人之切齿,可见心有百姓。毕竟,崇侯虎之行为,纵有孝子、慈孙,不能盖其愆尤,所以崇黑虎才做出宁可至冥下请罪于父母之举,为的不过是不过是保留崇氏一脉,不至绝宗灭枝也。”

    王筀鵀冷笑道:“保留崇氏一脉,不至绝宗灭枝?不知道崇黑虎保留的是崇氏的哪一宗,哪一枝?”不等那臣子回答,她继续说道:“我听说,当日崇黑虎可不仅仅是把哥哥崇侯虎绑缚给西伯侯姬昌,连同崇侯虎唯一的儿子崇应彪一并绑了起来,送了过去。西岐那边收了他这么大的礼,自然要回报一二,所以不仅把崇侯虎杀了,连其子一并要了其性命。”

    “崇侯虎这一脉的男丁死绝,仅留下其原配妻子李氏并其女儿。本来崇黑虎想让西岐一并将其发落的。但是西岐那边不肯沾手,并非常狡猾的向其言道:‘另兄积恶,与原配妻子无干;况且女生外姓,何恶之有。君侯可将另嫂和另侄女分为别院安置。衣食之类,君侯应之,无使缺乏,是在君侯。’,为崇黑虎对崇侯虎的妻女的安置提出了一个好建议。”她冷笑连连,反话正说。

    “西岐这边确实表示了对崇侯虎遗孀和幼女的慈悲之心。”王筀鵀特意在“确实”和“慈悲”二字上加重了语气,“那崇侯虎果然依言行之。只是那安置嫂子和侄女的别院门外有兵丁把守,据说是担心有那怨恨崇侯虎的人,迁怒到她们身上。为了她们的人身安全,所以才派人看守,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