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识明珠不识君-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去?你还得靠着一步步地学习农耕纺织和礼仪道德等生存之道,才能在这世上千秋万代地活下去。”

    明前的心砰砰跳着,按捺着想狠狠打对方一拳的冲动,极力恪守着礼仪规矩,激烈地反驳着:“我就是奉了皇兄之命,带着关内的农工、匠人和各种懂得衣食住行的技人嫁到北方草原的,是为了将这种生活和礼仪教给鞑靼人,使他们也能靠自己的技能力量生存下去。才来和亲的。异族间只有互相学习,融入彼此的生活,才能都进步了。古时东瀛的倭国来唐,学习/大唐更先进的生存之道与治国之法。而现在鞑靼与中原之间并没有隔着大海,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学习/大明更富足开化的生活呢?只想用人和马匹的体力来征服世界,以蛮力杀人来得到富足生活。这种懒惰、凶残、贪婪的,打倒更先进的地区抢夺他们的财富的想法做法,只会破坏了所有人的美好生活!是无法持久,也无法过上与明人一样的富足生活的!”

    “你信也好,不信也罢。这就是我嫁过来的目的。我丝毫没有欺骗你!我不知道皇兄背着我做了什么,如果你非要相信皇兄和我一起用诡计骗了你,尽可以直接杀了我!我若退一步便不是大明公主。”

    这番话藏在明前心头很长时间了,是她得知了自己要嫁给北疆藩王和知道益阳被迫和亲时就在反复思考的问题。是她唯一能想到的使两国减少战争纷争、和睦相处的法子。有点天真,幼稚,却是她内心所思所想。她早就想说给北疆藩王和鞑靼人听了。但在这时候脱口而出,不知道南院大王和老祭祀能否听下去。

    一席话说完大帐里鸦雀无声。鞑靼男人的铠甲微微颤动,发出了铮铮的撞击声。大祭祀站着主桌后面,他是鞑靼族的有名智者,能听得懂汉话,两个人惊骇得瞪着大明公主不出声了。

    人们完全没想到能听到大明公主说出了这番话。更没想到公主非常刚强、睿智、无畏。这个女子不一般。她本身就是天朝公主,不畏强权,不怕他出刀杀人。她有头脑学识,比他更全面得考虑鞑靼大明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政见是那么新鲜深奥她的身份、胆识、学识全俱全了,也比他这位南院大王更威风神气强盛。这位公主不是个寻常人。

    鞑靼大王面目狰狞,猛得腾身伸臂,挥出一刀,蓝刀刃向她的纤细脖颈滑去。刀锋飞到了明前脸前,激起了低垂的红盖头。

    明前震惊得看着刀尖划过,身体却未动。看着长刀在她脖颈外滑了个漂亮的圆弧,截断了一半红绢。鞑靼大王哈哈哈地大笑了:“想得美!嫁过来教化民众,让我们蒙古儿郎变成懦弱的关内人一样。还美其名曰吃饱饭学礼仪,仓廪实而知礼仪。你错了!两国友好不友好不用你这个小女人操心,我来替你做个决断!汉人有句老话‘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就用你皇兄送来的阴谋诡计和刺客去对付他!”

    对付他?明前突然悚然而惊了!这是什么意思?

第二百一十九章敌营婚礼(五)() 
傍晚,天刚刚擦黑的时候,虎敕关里人心惶惶,来往混乱。元熹帝在城关下面的某个房间里踱来踱去,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不安极了。身旁侍立着三位最重要的大臣。辅相范勉,御马大太监刘诲,被关押的伍怀德也被放了出来。共同陪伴着皇上。室外是刘春和姜折桂带着大批锦衣卫和大内侍卫保护着皇上。

    朱元熹脸色煞白,神情恍惚,身上换了平民的厚棉袍棉帽子,外面披着崔悯赠他的那件雪白狐裘。做好了突围的准备。但他的神情极度紧张,嘴里喃喃自语着,在寒冷的石屋里转来转去,转得刘诲也头昏了。刘诲擦着胖脸的汗劝解皇上。事已做了,老天会保佑真龙天子的。

    石屋外面狂奔进了一个五大营的千户副将,向着人们大叫:“皇上,鞑靼敌营有动静!有大批敌人出了军营,直奔我关。严指挥使正在前方抵挡。”

    元熹帝吓得腿脚发软,瘫在椅上,脱口大叫:“鞑靼人要来杀朕了!不对,我们不是说好了和谈吗?还要和亲,我给他们送去了公主还有密信。他们不该进攻虎敕关啊!这是怎么回事?”刘诲忙安慰着他。范勉的神色大变,伍怀德出屋径直得登上了虎敕关城头观战。

    微黑的天边,飘扬起一长排烟尘,像一道黄色巨浪似的奔向虎敕关。五营卫指挥使严正骑马站在城门外,注视着逼近的烟尘,心剧烈地跳动着。他拖着重伤的身体,率领着剩余的万余明军在城关前排列了阵势,做好了迎敌准备。虎敕关被围困十日,弹尽粮绝,军卒只剩下十分之一。兵部尚书也已战死,所以唯一的武将严正还得出战拒敌。不长时间,鞑靼军就从视线尽头的一排黄点,变成了庞然大物。

    距离拉近了,两只军队都能清晰地看见对手的铁甲、厉马、兵卒和矛箭。鞑靼军像海潮般得涌上来,足有三、四万人。领头的鞑靼大将在黑夜里高举长刀,狰狞大喝道:“进攻!踏平虎敕关,活捉大明皇帝!”

    ——敌人发动了总进攻,在这个公主出嫁的夜晚!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公主和亲”的这个两方最亲善最放松警惕的夜晚谋事。一方进攻虎敕关抓捕皇帝,一方要突破敌营逃回京城。而鞑靼人是最先露出了獠牙。那个提出计策的范明前说得对,鞑靼人从没有想过和谈,他们早就做好准备要活捉大明皇帝了。和亲是双方都在用的麻痹敌人之计,他们都不相信对方,都准备好了计策。大明人还是没有鞑靼人更无耻些,娶了公主,就磨刀霍霍地奔向皇帝了,他们来得这么快!

    严正死死地注视着前方的敌军,浑身热血沸腾。他的背后,是大明王朝的皇帝和万里江山。前方,是大明的死敌北方游牧民族蒙古人。严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高喝道:“誓死保卫虎敕关!”

    天地间黑得像无底的深渊。荒野上充满了厮杀的两军。人们在黑夜里挥刀持矛地肉博着,刀枪发出了闪耀的寒光,双方都死伤无数。虎敕关前的两只军队像大海的潮汐般此起彼落,沸腾湍泻着。不多时,城门前就堆起了厚厚的尸山。

    ***

    明前猛得忧心忡忡起来。一种无法抑制的恐惧涌上了心头。她忽然回想起下午等候婚礼开始时,军营外面震天的马蹄声,举行婚礼时远方传来的火光炮声。这是怎么回事?虎敕关出事了?

    鞑靼大王盯着惊惶失措的少女,却猛然改变了态度,放缓面容。他收回刀,冷笑道:“混帐,我说过,国家大事由我们男人们操心,跟你一个妇人没有关系!方才那番话有点意思,是你们的皇帝和大臣教你说的吗?哼,一群胆小怕事之徒,自已不敢跟敌人硬拼,却派了一个宫廷弱女子进敌营。他们把你当枪使,就不怕你被杀?我如果刚才真杀了你,你们的皇帝也不敢为你报仇的。你所说的话也毫无用处了。”

    他盯着她有些惶恐失措的样子,忽然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大喝道:“把同心酒端过来!”

    大祭祀忙举着硕大的牛角金酒杯送过来,明前下意识地接过了杯子。

    鞑靼大王看着公主接过了牛角金杯,满意地点点头。他忽然觉得眼前的女子也不过是个双十年华的女子,天真而幼稚,还满心的正气善良。他压抑着脾气,声音也冷静平复多了:“我还是会娶你的!你皇兄不是个男人,却与你无关。我早就说过,国家大事不用你们女人操心,你只管嫁过来‘夫唱妇随’就行了。这件婚事,是你们皇帝和我家大汗亲自定下,我李崇光也亲口答应过,我就认了你这位娶来的大王夫人。你如果知书达礼,愿意跟我好好过日子,我李崇光绝不为难公主。我们俩的婚事,与国事和阴谋无关。”

    咦?明前的眼睛瞳孔微微收缩。李祟光的态度突然转变了。真的假的,是硬的不行来软的?他软硬兼施得对付敌国公主,倒是个头脑灵活粗中带细的汉子,是个貌似粗鲁实则精细的男人。可惜,他遇到是假公主明前,不是真公主朱益阳。如果是真公主朱益阳,先经受了婚礼祭祀的震撼迷惑,再被他一刀生死威胁,再听到了这样豪气体贴的安慰话,说不定会被他折服打动,什么也不管得嫁给鞑靼人了。

    可惜,她是范明前,有一颗铁石心肠的心。比他的话更诱惑人的小梁王和崔悯的话都很难打动她,更不用说敌国元帅了。她虽然不知道虎敕关出了什么变故。但明前稳住心凝住神,还是决定按照计划行事。她双手接过了巨大的牛角金杯。大祭祀往里面倒了马奶酒和滴了两滴羊血,让两位新人饮酒成亲。她双手捧杯,抬起头隔着红盖头望向鞑靼大王。

    鞑靼大王李崇光继续安慰益阳公主:“我知道这场婚姻是政治联姻。但在这种险恶的世道,一男一女的婚姻,不论是大王公主还是牧民农妇的婚姻都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男女拜堂成亲过日子的。你既然已经嫁过来,就是我的夫人。只不过换到了草原上过日子。这里没有内地的富贵奢华,但也有很多内地见不到的美景和好处。公主殿下只管安心嫁给我,就可以享受逍遥快活。我在草原上有大片的城坝和领地,一匹马跑不到尽头的牧场,将来还会得到更多的土地财富和奴隶。足够使公主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生活了。呵呵,世道再混乱,我李崇光还是能护住公主的。”

    明前微惊,这位鞑靼南院大王李崇光成名近二十年,铁血武将,煞名远扬。居然也会这样安慰新娶的敌国公主。铁骨之下还有柔情?只可惜“道不同不与为谋”。

    明前不再多想了。公主有点迟疑着走上前,双手举起牛角金杯,敬了天地敬夫君。她隔着半边摇曳的红盖头,把金杯轻触唇边,就坚定得递给了李崇光。鞑靼大王伸手去接,忽然他神情大变,一把抓住了明前的手腕,重重地一扭一摔。明前惊叫一声就整个人摔了出去。

    李崇光手握金杯,脸面狰狞,愤怒得将金怀掷来,大喝道:“你敢?!枉费我安慰你这么久,也告诉了你大明皇帝的奸计破灭,还要娶你。你还敢行刺我?!你这个奸诈无耻的贱人。”

    牛角金杯重重地摔在地上,明前也应声摔倒,金冠上别着的红丝绢盖头飘落到旁边。幸好地上是厚重的波斯地毯。她未受伤,也疼得差点哭出来。忍不住想起了崔悯,这时候他在哪儿呢。

    李崇光大怒地扑过来,想一把抓住她。两个人在大帐里扭作一处。忽然,两个人都惊骇地大叫一声,像受惊般的猛退几步。鞑靼大王李崇光面皮扭曲,瞪着她脱口叫道:“你不是益阳公主!”

    明前也发出一声低叫,震惊得盯着李祟光的脸。她指着南院大王惊叫起来:“我认得你!”

    大祭祀魂飞破散得逃向了帐外。这时候帐门旁,一条金红色人影快如闪电地掠过来,一把卡住了他的脖子。在他还没嚎叫起来就打晕了他。

    崔悯抬脚踢飞了大祭祀,一把摘下了头顶的流苏金冠,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对着大帐中发楞的鞑靼大王李崇光大喝道:“够了,萧君吾!萧五!你装模作样得够了!今天,你别想像上次一样从我手里跑了。”

    *

    *

    *

    与此同时,虎敕关城楼底下全乱了,两军陷入了厮杀。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大明将军严正被一群鞑靼兵围攻着,他一边杀敌一边后撤,撤上了一个高坡。他无意中回首,发现身边的明军越战越少,而眼前的鞑靼人却越战越多。他们紧靠在虎敕关城门前最后一道碎石砌成的工事前,苦苦支撑着,刺倒了一个个冲上来的敌人。明军们咬着牙关撑着不能后退,他们身后就是虎敕关城门了!

    狂风咆哮,杀声震天,人们的衣甲兵器破碎了,纷纷倒地。战场像一个黑色野兽吞下了整座城池和无数生命。严正大将军渐渐觉得自己眼涩心快,浑身绵软无力,摇摇欲坠得快摔倒了。四面八方不断捅来的刀枪阻止了他昏迷,逼着他使劲了最后一分力气。

    “轰隆”一声巨响,大地猛得震颤了一下,城门处爆发出了一阵火光。严正大惊得回头看去,城门处火光冲天,倒塌了大半,炸出了个大洞。鞑靼人欢呼着冲向了城门。城头上万箭齐发,城里也冲出了一群大内侍卫阻拦他们。两拨人马在城门处混战着。

    城门被火药炸开了!虎敕关就要失守,皇帝也要被抓住了,大明朝也要完了!这个天下就要落到蒙古人的手中了。严正看着这一幕,脑子里只剩下这个恐怖的念头。紧接着,他被敌人的刀枪同时戳中倒地死了。

    鞑靼军涌进了城门,仅存的明军也回撤着想阻挡他们。两只军队在城门处来回争夺着。每块土地上都是厮杀的人群,每时每刻都爆发着惊心动魄的杀敌声,这里混乱得像激烈的大漩涡。

    ——城马上就要破了!

    高高的虎敕关城楼上,一些人魂飞魄散地看着这场面。

    元熹帝脸如死灰,全身像筛糠似的颤抖着,居高临下地望着这幅人间地狱景象。御马大太监刘诲吓得紧紧缩在朱元熹身后,再没有了天下第一大宦官的张扬霸道了。他捂住喉咙,被冲天的血腥气逼得快呕吐了。掌印大太监伍怀德眯着细长的眼睛望着烽火连天的战场,陷入了沉思。内阁辅相范勉则面色铁青,瞪着这兵败如山倒的景象,神色有些沮丧有些恐怖,不知道是什么表情了。这四名当今大明朝最位高权重的男人看着这种败兵场面都惊呆了。

    没有人想到鞑靼人这么凶残无礼,一方面答应和亲娶了公主,一方面又撕毁和约来攻城抓皇帝。严正战死沙场,虎敕关只剩下了满营的文官太监,还有刘春率领的部分锦衣卫了。三人不约而同地回头望向元熹帝,想询问皇上有何指示。

    刘诲颤抖着缩在皇上身边,哭丧着脸说:“皇上,这鞑靼人太凶恶了,我们明明派张丞相提前告之公主带着刺客去嫁人,给了他们足够的善意。野蛮人还是不懂规矩,他们收了大礼娶了公主,还要来进攻杀我们!皇上,快想想办法吧!我们弃城逃走吧。”

    伍怀德和范勉听了都大吃一惊,不可思议得瞪着刘诲:“你们竟然跟鞑靼人提醒了公主带着刺客进敌营?”伍怀德气得抬腿踹翻了刘诲。

    “这”刘诲大太监和皇上都面生悔恨。刘诲又羞又臊地爬起来躲在皇帝身后,再也不敢出声了。元熹的脸在火光下显得阴郁而羞愧,他颓唐地坐在城墙石阶上:“我后来改了主意了。想把公主真的嫁过去,跟鞑靼人缔结合约。而不是冒险得诈婚突围。蒙古人势大,还围困着我们,南院大王娶了皇妹,就会真心实意地与我们和谈放过我的。范瑛她口口声声地说着亡国之君的下场,是在吓唬我。我想来想去,跟刘诲商议后,就派了张丞相成亲前提醒了鞑靼人一声。不,我没有说她是假公主!朕打算等他们成亲后,就下旨昭告天下,收她做皇妹,封她为明前公主。让她真正的风光大嫁给鞑靼大王。也算是表彰她为国家为大明做出的功绩。这要比她去冒险抓住鞑靼大王帮朕突围要省事啊。谁知道”

    谁知道鞑靼人根本不吃你这一套!这些精兵也不是一个傍晚就能组织起来的。在大明人施展计策前,鞑靼人也布置好了毒计。在迎娶公主的同时就分出了多半兵力来攻城抓皇帝了。

    伍怀德浑身冰冷,忍住想狂骂的冲动。范勉也素来爱君如父,不敢对至尊皇帝有怨言怒气,两个人都是脸现“绝望”之色。他们对元熹的所作所为已经毫无想法了。这下好了,陪了夫人又折兵,自已拆台杀自己人,还白送了位大明公主给敌军,又被鞑靼人攻城杀了皇上。

    他们这些大明君臣都要死在北疆了!

    ***

    此时,在鞑靼军营外埋伏的北方军也发现了虎敕关方向火光冲天,好像发生了变故。小梁王等人很吃惊,所有人也赫然明白计划发生异变了。这个计策本来是从鞑靼军营的内部先发起骚乱,之后虎敕关突围,最后小梁王派大军从鞑靼的十里连营里撕开个大口子接应。里应外合,一举救走朱元熹和大臣们。

    现在人们却看到了重重包围中的虎敕关烈焰腾空,烧红了半边天。人们的心都凉了。他们忍不住望向了小梁王。许规大急,一把抓住了小梁王大声道;“殿下,事情有变,不能出兵!我们可以等着最后事态明朗时,再出来收渔翁之利。”

    小梁王满脸郑重,眼光深沉,凝视着熊熊燃烧着的虎敕关沉默了。是进,还是退?是继续执行原来的计划,还是断然止住计划?

    夜风送来了烧焦的糊味,吹拂起梁王长长的黑发,铠甲和龙泉宝剑在星光下反射出了幽光。他一瞬间想起了她临行前对他说的话,“我是为了自已,又不是为自己,才去假扮公主进敌营和亲的。这个世上,人人说话做事时都要选择个对自己有利无害的事。那么,我就傻一回,做一回对自己有害无利的事又如何?人人都精明,那么吃亏的事谁做。我傻一回笨一回,说不定还能得到对大家最有利的局面。我不怕,我觉得这个计策对大家、对国家,对皇帝都更有利!”

    他怎么会贪生怕死到不如一个女子?他傻一回笨一回又如何?如果他不去救皇上和她,那么他们就会死在敌军里。他们的赢面就会更少,局势会更差。国难当头,他怎么会连一个平凡女子的情怀情操都没有?

    小梁王闭了闭眼,稳住心神,喝令道:“进军!按照原定的计划进军。”

    前途多难,命运多辄,谁也不知道今晚战争后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但在此刻,他如果不进攻里面的人就全部得死了!他必须要前进!她如一只青鸟,勇猛高洁天真无暇,在这个混乱阴暗的天底下已经飞得太高太远了。他只能循着她的痕迹追随着她,再晚一些就追不上她了!他想追上她。

    “——保重,明前,我一定会杀进重围救你的。”

第二百二十章敌营婚礼(六)() 
小梁王如约进攻了。他临时改变了计划。这时候虎敕关已陷入战火,不能再用原定计划偷袭,要出奇兵才会胜。他的另一部分北方军,昨夜就交给凤景仪埋伏在鞑靼营另一边侧翼了。现在虎敕关剧变,他们也会看见,剩下的只有靠他们自行其事了。

    朱原显率领着两万人马神色肃穆得注视着敌营,浑身充满了一种危险感和紧张感。身后的北方军将士都沉默着,他能感觉到他们的不确定和怀疑。人们同意了他的进攻,但这种沉默而保留的态度,像一层看不见的坚冰包围着他。藩王世子独断独行,如果他这次不能如愿以偿得救出元熹帝打赢鞑靼人的话,就永远是个无能之君了。小藩王可以一意妄为,但必须要承担打输的结果。

    夜深沉,风咆哮,北方军排列成队就冲向了鞑靼军营。他们像一把尖刀,划开了一道大豁口,疾速无比得刺进了鞑靼军营地。敌营大乱,刚从婚礼狂欢中醒过神的鞑靼人,嚎叫着从帐蓬冲出来,匆忙得披盔戴盔提刀上马,想抵挡着敌人。这样的两只军队的交战结果显而易见。半个时辰后,北方军就像一只长矛般得插进了成片的鞑靼营。鞑靼营大乱,他们也试图着拦截。小梁王早就安排了两只骑兵迂回性得厮杀着,引着大股敌军在营地里打转,之后分开歼灭。

    两万北方军成功把鞑靼人分开,趁势穿过了鞑靼连营。

    小梁王朱原显率领大军冲过了敌营时,他看到了意想中的结果。这场突袭使军营的帐篷燃起大火,地面多了无数鞑靼兵的尸体,很多鞑靼骑兵、弩兵和步兵们抱头鼠窜,马匹也受伤倒下。北方军仅仅伤亡百余人。他们在鞑靼人还未清醒时,就顺利地冲过了军营。而鞑靼军营混乱过后,也稳定下来,各位千夫长大声呼喊着组织马队追击敌人。鞑靼万夫长脱利将军也出现了,领着军队紧紧追赶着闯营的北方军。

    闯营过关时,小梁王朱原显看着军营里数以千计的军帐,分不清哪一座是明前和鞑靼大王的成亲帐篷。他只能骑着赤辉宝马在人们簇拥下飞驰而过,心里默默地惦念着那个姑娘,“好好保重,我会回来救你的!”

    夜黑如墨,战场上笼罩着一片悲苦气氛。梁王率领大军杀到虎敕关前时,正好目睹了虎敕关之战的结尾。严正战死,大部分明军覆没,虎敕关城破,满城大火,到处是逃命的人群。城中街道上满是枪尖上挑着人头的呼啸而过的鞑靼骑兵。整个世界已然疯狂了。

    这时候虎敕关的城墙根传出来数声爆炸声,人潮中又杀出了一只人马。是一群五大营明军和穿着青绿曳撒的锦衣卫保护着一群模样各异的人逃向了他们的方向。

    朱原显放下了远望镜,放下了一颗心:“好。朱元熹还没有蠢到不要命了。”他们远远眺望到北方军杀过敌营,还知道立刻杀出来与他们汇合,没有留在虎敕关等死。他终究爱惜性命超过了对梁王父子的敌意和厌恶。驰援的北方军也精神大震,蜂拥向上迎上了元熹帝。

    ***

    两帮人马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交汇了。朱原显一眼就看见了那群人中被严密保护着的一个人。年青文雅,相貌清秀,裹着白狐狸皮裘,脸上是一派忧郁和风霜之色。他的眉眼神态有些阴郁气。像单薄阴森的依附着古树的藤蔓枝叶。这就是被围困的大明皇帝朱元熹了。朱元熹也正好转脸看向了这边。元熹帝看到了一位率领大军飞驰而来的黑盔黑袍的俊朗青年。他英俊夺目,气宇轩昂,骑着金马昂首阔步,显得勇猛又俊逸。正是他的皇四叔朱堪直的儿子朱原显。这父子二人果然都是龙章凤姿、威武容色啊。两个人隔着人海默默相望着。

    他们二人从小就对对方很关注又很忌惮。这次北疆行也准备与他有一场激烈冲突的会面了。却没想到在这种场合下见面了。真是讽刺。

    小梁王朱原显在马上施礼:“臣朱原显接驾来迟,请皇上恕罪。现在事态紧急,请诸位速跟我走。”

    皇上还未答话,他身后的刘诲大太监就忍不住说话了。他本来胆怯得像丧家之犬,一看到小梁王带着大军来救就立刻还了魂。尖声喊道:“朱原显,你见了皇上为什么不跪?”旁边的伍怀德怒目瞪他一眼。

    朱原显身后的北疆群臣都勃然大怒。他们冒死来救援,这些混帐还摆皇帝架子!朱原显压住心头怒意,眼露讽刺,神态自若地撩开盔甲跳下马,硕长的身躯直接便跪倒在满地泥污血迹里,向皇上恭敬地施大礼:“臣朱原显见过皇上,祝吾皇万岁。”

    朱元熹神情复杂地看着他。他打心眼里赞成刘诲的话,藩王就该严守规矩地见皇上参拜。但此刻看着这个威风凛凛的堂弟跪下,心头却涌起了更复杂的心思,竟然更加愤慨不悦了。但此时事态紧急,也没时间去教训朱原显。于是匆匆摆手,命他带路突围。北方军立刻裹带着皇上向外突围了。

    ***

    北方军再冲杀回敌营,就觉得艰难了。

    鞑靼人从开始的混乱缓过了劲。万夫长脱利迅速得指挥着军营的大军阻截他们。而攻击虎敕关的鞑靼大军也醒悟过来,忙出城追杀着元熹帝。两方面敌人夹击淹没了战场。战争的焦点也从虎敕关一下子转向了突围的北方军上。

    朱原显的心忽然紧张起来了。他尽力指挥着兵马,掌控着整个战场的局势。但是,六万鞑靼军对峙两万北方军,还是在数量上远超了他们。北方军举步维艰。人们忽然意识到,双方面都在竭尽全力得投入兵力想打赢这场仗。大明朝与鞑靼国的未来说不定就在此一战了。

    初冬深夜,狂风尽吹。鞑靼军在前方列出了密密麻麻的方阵,迎面拦截住他们。威武粗豪的鞑靼脱利将军披着重甲,骑着黑马,在高坡上指挥战役。他一声令下,鞑靼骑兵展开了攻击。

    朱原显命令各分队将弓弩手调往阵前,弓弩手开始射击,射退了鞑靼军的重甲骑士。双方你来我往得射击着。北方军的箭如飞蝗、如暴雨般的倾谢在敌人头顶。骑兵也趁势冲锋。他们很快得击退了鞑靼人的进攻。北方军刚要乘胜追击,战鼓再度擂响,鞑靼军又冲锋过来一排重甲骑兵。朱原显再次指挥着弓箭手和骑兵打退了敌人。他们经过比上一轮更长的时间击退了敌人。人们缓了口气。鞑靼人的第三次进攻又开始了,新的一排鞑靼骑兵们冲过来。

    “他们在干什么?来轮流送死吗?”小梁王和将军们奇怪地瞪着敌阵。

    皇上和刘诲、伍怀德等人也眼睁睁地看着前方如山如海的敌军,心乱如麻。朱原显忽然觉得心里发寒,面上的肌肉抽搐,嘴唇变成灰白色,咬牙道:“继续击退他们!我看他们能进攻几次?”

    很快的,所有人都知道了这是一场噩梦。鞑靼军的重骑兵们发动了十多次冲锋,他们都明白敌人仗着人多,要用拖延战术拖垮他们。他们宁可派军卒送死也要阻截拖垮他们,朱原显的两万北方军可经不起如此消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他们抵抗十多次已经消磨了很多兵卒和士气了。敌人连绵不断的冲锋,使他们感到绝望。

    朱原显暗觉得不好,立刻命令北方军撤退。但已经晚了,北方军的战线太长,时间太长,不知不觉中被敌军截住,阻在一块洼地上,组不成方阵。

    战场的优势倒向了鞑靼军。经过了一轮轮的车轮战,北方军陷入了进退不得的地狱里。北方军不断得中箭、受伤、死去、军队不断后退。鞑靼军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突击、冲锋、占领战场!下一轮再突击、冲锋、占领战场这种势头保持了一个多时辰,北方军已经倒退了数十里,还在不断后退。

    黑黝黝的战场,火光冲天,到处是迷乱的人群。敌军在这片低洼的沙砾地上包围了北方军和皇帝。鞑靼大将军脱利纵马跃出,向着北方军里的皇上和小梁王大喝道:“快投降!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大明皇帝你立刻投降,再交出小梁王!我就与你和谈,放你一条生路。”

    人们恍然惊悟了,这才是鞑靼人的最终阴谋!这是一场针对北疆藩王的阳谋。鞑靼人是故意围住皇上而不杀,把小梁王引诱来救援皇帝再趁势杀了他。鞑靼人的真实目的是要抓住大明皇帝,又要杀死战场上的劲敌北疆小藩王,一举消灭了这个国家最俱威慑性的两样东西。

    *

    *

    *

    夜色深沉,万马奔腾,战场上到处是混战场面。

    小梁王朱原显披着黑铁盔甲,举起碧蓝的龙泉宝剑,砍开了挡路的敌兵。他头盔下的长发飘扬着,漆黑的双眼怒视前方,一张苍白英俊的脸决绝地直视前方。率领着大军奋力得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