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识明珠不识君-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琴掀开铜盅,唱道:“二个六,一个五,共十七点,大!”
王半州本想掷三个六点,但掷出了十七点,也算难得了。他畅快地笑了:“十七点就十七点吧,你追吧。”
钱小官人将骰子一抛,又接在手里:“十七点可是难追得很啊。”他仿佛也认了命,脸色镇定,身躯笔挺,两眼望天,瞧也不瞧得一把掷出骰子。
场中静如深潭。人们通通睁大了眼睛屏住呼吸,等着开盘。
青琴唱赌的声音直颤抖:“单色一顺,三个五,通杀!钱小官人赢了!”
人群轰然震动,继而大为惊奇。王半州的手气好已经算是奇迹。没想到,钱小官人的“运气”又回来了,随手就掷出了三个五的全胜骰子。他的运气似乎比王半州还好。
王半州也是脸色骤变,大吃一惊!他心里当然知道他掷骰子的功夫是练出来的,要几点便几点,从无失手。今天却见鬼了似的输在这位年青人手下。这马贩子的运气可真好。
崔悯与柳千户对看一眼,心里却一沉,怪了。
钱小官人好不容易赢了一场,脸上露出狂喜,声音都激动得发抖了:“再赌就要连本带利的二十万两银子了。你还要赌吗?”这时候他已经扳回了老本。不输不赢,也不敢轻易冒险了。
王半州稍一思量,心一横,脸露冷笑:“赢了就想走?不行!我还要再赌一把。这回你先掷。”他不相信这小子的运气能像他一样百发百中。
钱小官人脸色沉重,全身紧张得直发抖。他抓住骰子,用力得摇一摇,猛然间往骰盅里一送,骰盅里安静了。
人们胆战心惊地看着青琴掀开了骰盅。
是三个六,十八点!全色,最大。
***
王半州面如土色,大叫一声,差点没仰天摔倒了。他竟然输了!这可是二十万两纹银啊,所有银票还得加上凤凰林的地契才能凑齐赔清二十万两银子。几乎算是他半副身价了。他死也不相信他这个著名的赌徒也会输。当下,怒气冲冲地带着手下就冲上前翻脸打人。钱小官人带的保镖冲上前,几下子就打倒了他们。
钱小官人手指一搭,“啪”的打了个响指。俊脸上神彩飞扬,放声大笑了:“王半州,你这两局骰子共输我二十万两银子!正好把你的赌本全输清,这宝马和银子又全是我的了!哈哈哈,谢谢你送银子给我,我就不追究你劫我宝马的罪了。”
赌徒们全看呆了,连围观众人也傻眼了。这凤凰林里围观赌局的人们,几乎人人都在青琴那儿买了王半州赢。加起来也有十五、六万两银子!连公主、李执山和关公公等人也买了上万两银子的赌注。现在他们都输了。
人人都觉得这美貌不凡的年青人要输的,他却赢了!真是活见鬼了。
满园的人,忽然齐刷刷得扭过头看向范明前。只有这个模样清秀爱多话的小姐,是押钱小官人赢的!那么也只有她赢了。这凤凰林里的所有人都输了。
————————————
(ps:这一节赌博,大家不爱看的可略过。另外赌博是查了些资料和仿了一本书写的,特此注明下。呵呵大家能看出仿的哪本名著吧。嘿嘿有妹子猜中了,萍踪侠影哦^^)
第四十四章扮猪吃老虎()
清风吹拂,风凰林的古树枝叶婆娑作响。人们都惊呆了,久久得说不出话。这时候就算是傻子也觉得事情不对劲了。
忽然听得一声清笑,有人叫道:“且慢,我也来赌一赌。”
人们眼睛一亮,只见崔悯白衣飘飘,从人群里缓步走出来。公主和李执山等人也大吃一惊。他怎么也要赌?但他们知道锦衣卫同知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他出头就表示这件事不简单了。
众赌徒们也心里嘀咕。经过了刚才的阵势,这白衣书生还不知道钱小官人有诡异吗?还敢跟他赌?经常玩赌的人都知道,赌之一道,要靠运气,也要靠技术的。钱小官人能赢得过王半州,就证明了他的运气和技术性都比王半州好,他比王半州更厉害!
钱小官人神情诡谲,突然放声大笑:“哈哈,好啊,你也想赌?”
崔悯淡淡说:“我也想试试手气。”
钱小官人的面容陡然变得森严,冷冰冰得瞪着他。他身上那层幼稚任性的美貌浪荡公子的模样消逝了,变得面如铁塑眼如明灯,浑身蓄着一股杀气腾腾的气势。犹如一把杀人的宝剑。两个人冷森森得对视对方,都如临大敌。
钱小官人冷笑道:“这位官爷有何指教?这儿是赌场,我只是恰巧赌赢了。”
崔悯身上有股高高在上的贵胄公子,和久操生杀大权的官员味道,遮也遮不住的。对方一眼就看出了他来头不小,疑心他是看到他赢了二十万银子,想来“黑吃黑”的。但钱小官人也不打算轻易投降。这些来往北方和中原的贩马商人,敢在两国边境,贩卖国家重要物资马匹,都是黑白两道通吃的。跟两国的边民、匪帮、官府甚至是敌国官府之间都有勾结。敢在两国敌对的夹缝里发财,都是胆大包天的巨盗强人。贩马小商人恐怕出身也不干净。
崔悯轻声细语地笑了:“无妨,我只是想跟你也赌一把。”
钱小官人浑然不惧:“好,要赌就赌。你的赌金呢?”
崔悯从怀里取出一串珍珠。这串珠子有百多颗粉红的合蒲珍珠,个个又圆又大,粉色晶莹,一看就知是无价之宝。珍珠串上还系着三、四块大颗宝石,发出绿晶晶的光芒。一拿出来,宝光灿烂,在大白天就异常璀璨。人群为之一震。范明前和小天师也相互看一眼。果然是巨宦之子,随手就拿出了价值连城的珍珠宝石串。
“我这串家传之宝可值二十万两?”崔悯抛过去。
“够了。只多不少。”钱姓小官人接过宝珠看着:“这串珍珠宝石串足可以与我赌一回,不过赌注得改改,不然太没趣味。”
“好。”崔悯也正想改:“如果我赢了,这位皇小姐和李老爷关老爷押的赌金要退回来。不管你从哪儿弄钱,我的人不能有损失。”
“好。如果我赢了。”贩马商人钱小官人眼利如刀,瞪视着崔悯,脸上现出了一股深沉的恶意:“除了赌金都归我,我还要你给我磕头陪罪。以后我所到之处,你都要退避三舍,滚得远远的!”
明前和周围人都大吃一惊。这年青人好大的戾气啊,崔悯只是想跟他赌一场,他就直接要他磕头滚蛋。这个人是一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脾气。
“我赌了。”崔悯毫不示弱。
公主、李执山和关公公他们押在青琴处共有三、四万两银子。这笔钱不多不少,不会多到使人伤筋动骨,也不想白白得丢在水里。几个人眼巴巴得看着崔悯,都盼着他赢了拿回钱。这时候所有人都知道钱小官人在“扮猪吃老虎”了。
***
“你先掷。”崔悯纤细的手掂掂骰子,脸上微微一笑。
人们心里称奇,让钱小官人先掷,不怕对方直接撤出最大的点数赢了?
钱小官人冷笑:“好,我先掷,你可别后悔。这次咱们取最小为胜。”拿起骰子,瞧也不瞧,又是一把掷下。三枚骰子在骰盅底下来回滚动,清音不绝。
唱赌的还是青琴,她掀起盅盒,声音微颤:“是两个一,一个二,最小的四点!”
钱小官人倒真不客气,直接扔了个最小的四点。这是玩骰子的最小点数。他赢了。
崔悯笑了,一把抓过骰子倒进骰盅,懒洋洋地摇着,慢慢地放在桌上顺手一推,骰子滚动的声音立止。人们迫不及待得看着青琴打开铜盅,轰然暴叫。
骰盅里,三颗骰子摞成了一叠,最上面的骰子是一点朝上!只有一点。崔悯的点数更小!他倒是更不客气,直接改了游戏规则。把三颗骰子摇得竖起来,只露出上面唯一的一点。
黑袍年青人目露惊讶,脸上很精彩,而后放声大笑了:“你要改了掷骰子的规矩?”
“规矩就是人改的。”崔悯坦然自若。没有人说过规矩不能改,他就钻了这空子。
连明前也不禁暗暗得佩服他。这就叫“不按常理出牌”吧。跟崔悯这位有勇有谋的锦衣卫同知斗,钱小官人要吃憋了。
钱小官人笑了。面容俊美如仙,眼睛里全无笑意,一股杀气充盈着全身。这时候他也明白对方是个玩技艺的高手了。对方也明白他在玩手法取胜。他们两个人都是同道中人!刚才他与王半州对赌时,就在骰子做过手脚。一掂一搓间把骰子的骨质震得松软,所以王半州用掷十八点的力道只掷出了十七点。崔悯已经完全看穿了,他不学他在骰子做手脚,而是直接用巧妙手法摞骰子,摞出个唯一的一点赢过他。
头一局崔悯赢了。
***
第二局由对方开盘,两个人都先后开盘才算公平。
钱小官人哈哈一笑:“这次让你先掷,我也不占你的便宜。这次咱们取大。”
崔悯不与他多说什么,向众人温柔地一笑。明前、公主和李执山等人瞧着他含蓄的笑容都觉得毛骨悚然。他又想玩什么?
他懒洋洋地撤出骰子。人们打开铜盅看时,脸都黑了。
这次崔先生没有摞骰子了,而是“架”骰子了!三枚骰子交错得相互“依靠”着架在那儿。就是说三个骰子架在半空中楞对楞。这样骰子就会呈现出两面,一面六点,一面五点,都朝上。都得算点数。三个六点再加上三个五点,共计三十三点!比最高分的十八点高多了。
还能这么玩?
凤凰林的所有人,包括王半州,青琴等赌徒,都看着崔悯傻了。
钱小官人也放声大笑,眉飞色舞,带着一股神采飞扬的豪气:“好,撤得好!让人大开眼界!下面换我试试。”
他畅快地大笑着,更衬得丰神如玉。一手抓过骰子直接得撒进骰盅,重重地摔在了桌上。铜制盅筒发出了“咯咯吱吱”的刺耳鸣金声。刺得人们直皱眉。青琴颤抖着手打开骰盅,人人瞠目结舌。
所有的骰子都被从中间震断,分成了两面。斜切开,这样一个骰子就变成两个类似于小山丘形状的三角形,倒扣在桌子。这样一个骰子就变成全部点数都显示,都朝上。都能计入分数了。
一眼看去,点数已经多得数不清了。所有点数都朝上。六十三点!
他赢了!
***
钱小官人得意地大笑了:“我赢了,多谢这位官爷教我法子!”确实,这种破坏规矩的法子是崔悯教他的,他也学得飞快,转眼间便赢了崔悯。崔悯也微露惊讶,苦笑着认输了。
钱小官人拿着崔悯的珍珠宝石串,把玩了下,心情大好。他笑吟吟地说:“罢了。今天咱们都是一赢一输,应该算个平手。就不把赌注翻番了。我就赢这串珍珠吧!我兴致已尽不赌了。”
“青琴,把他们押下的银子退给这些大爷小姐们。”他吩咐道。
那赌摊摊主青琴向众人娇俏地一笑,立刻数出银票还给公主、关公公他们。人们的脸都变绿了。他们果然是一伙的!好手段啊,这一趟在凤凰林里设局做赌,赢王半州,赢崔悯的宝珠,再加上赢众人的押输赢银子,他们最少挣了五十万两银子!真是胆大包天,他们不怕王法吗,不怕吞不下这笔巨款吗?
赌客们差点气得背过气,王半州一翻白眼真的气晕了。人群大乱。黑衣服的钱小官人放声长笑,大摇大摆得带着手下转身就走了。凤凰林的人群竟然不敢阻挡他。忽然,他转身看向了人群里的范明前。明前一楞。
钱小官人向她微微一笑,一抬手就把珍珠宝珠串扔给了范明前。明前意外得伸手接住了。钱小官人姿容俊美,笑起来端丽大方至极。他朗声笑道:“多谢这位姑娘的两次提醒之恩,这串赢来的小玩意儿就送给姑娘吧!”说完带着人马扬长而去。
这个人真有意思!
明前手捧宝珠,双目闪光。又是意外,又是开心。她刚把所有银子都送给于先生,手头正缺钱,便从天而降了这笔横财。真是好运气。没想到这趟凤凰林,大家都输了,只有她得到了好处。李执山、关公公和小天师雨前等人都看呆了,直后悔自己怎么没插句嘴呢?说一句闲话,就得到了二十万两银子的珍珠串。
范明前手捧着明珠,脸露犹豫,看一眼崔悯,给他一个腼腆又为难地笑。这可是他家的“家传之宝”呢,她怎么好意思收下?
崔悯心里那个郁闷啊。他使出通天手段,连吭带骗的,耍尽了杂技,最后还输了。却生生得便宜了范明前。他无奈地垂下眼光,随意挥挥手,让她收起来。对方没有带走宝珠却转眼送给了自己的同伴。就是知道崔悯他们来头太大,他吃不下这巨款,干脆就还给了他们。即不得罪他们,又送了人情,好个慷慨义气的人啊。
而且,他觉得他现在越来越看不得范明前了。以前她对他横眉冷对时,他还能公事公办。现在她对他微笑从容,软语温存,却弄得他有些头大。即不好冷淡对她,也不想与这个疑犯太亲近。这小姑娘是个精明至极的惯会顺风转舵的滑头,一黏上就不好甩开,他对她的态度太难拿捏了。
但是,他心里这种又郁闷又欣然的复杂心情是从何而来呢?
余下众人得回了钱财,皆大欢喜。只有益阳公主脸色淡淡的,偶尔瞥向明前和她手里的宝珠,眼光阴郁。明前是个心思剔透的人,知道拿了崔悯的宝珠,就得罪狠了益阳公主。但她也只好佯装不知,心中直叫苦。公主大人,即使我想把宝珠献给你,你也得有名义收啊!你没有名份收崔悯的东西呀。
一个人心里有了情,行事就没了分寸。明前心里暗叹。我真不想跟你抢男人的东西啊。
第四十五章珍珠佛链()
凤凰林的赌局充满了反转和戏剧性。
人们一边往回走,一边激动地议论着。原来钱小官人才是最阴险狡猾的强盗啊。他带着四匹宝马从北往南,一路上故作嚣张,引来了各路土豪、地头蛇和劫匪打劫他。一方面又派青琴在凤凰林设下赌局,把王半州等本地土豪的钱一抢而空。这个人才是“黑吃黑”的大盗啊!那张如牡丹花般端正瑞丽的脸,昂贵傲人的气势,神秘莫测地来路,比王半州还厉害的赌技,一出手就雷霆般得大胜了。把锦衣卫同知都打败了。
所有人都大败,只有两个人大胜。一是钱小官人。另一个人就是明前,她“友情赞助”得押在钱小官人身上的一千两银子,以一赢十,转眼间赢了一万两银子。最后钱小官人见带不走珍珠宝石串,也顺势送给了明前。共计二十一万两银子。
“多谢姑娘的两次提醒之恩。”他说得云淡风轻,衬着瑞丽的脸,意味深长的笑。明前却多心得觉得他是在嘲讽自己这伙人的。她越来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这一路上遇到的人好像都戴了个假面具在演戏。崔悯、雨前、小天师、连凤凰林偶遇的贩马商人也在设局诈赌。
她脸上火烧火燎的,捂着脸觉得丢死人了。她居然还傻乎乎地两次提醒他别上当,估计那些人心里都在狂笑她是个最大的傻瓜吧!真蠢,真傻,她怎么会笨到提醒大盗们别上当呢。她觉得快羞死了。算了不想了,反正到最后,也只有她赢了一万两银子和珍珠宝石项链。大家都上当了。
***
当晚,人们回到林县令安排的一个富翁豪宅住下。崔悯立刻派锦衣卫和当地衙门去追查那伙贩马商人的下落。留守的陈虎成等人听了凤凰林的经历也惊奇极了。
明前有些担心,昨天公主刚取笑过她与钱小官人有缘,今天对方就送了她个大礼,还是崔悯的宝珠。她怕车队里更议论纷纷了。不过还好,公主御下很严,她也是清流丞相家的小姐,一般人不敢像公主那般言笑无忌地取笑她,都感慨了下她的好运气就散了。明前暗松了口气。
回到了房间,明前坐在窗前细细地看那串珍珠。这串珍珠是条佛链,由一百零八颗有名的合蒲珍珠串成,是罕见的深紫红色珍珠,每颗同样大小,深粉色中还夹带着少许的深紫深红色,在阳光下放出深浅不一的红彤彤光辉,极华贵稀少。每隔一段珍珠还缀着一枚鸽卵大的绿宝石,宝石晶莹璀璨宝光灿烂。这一盘珍珠宝石佛珠价值连城。除了珍珠宝石外,中间还悬挂着一块寸许长的白玉玉牌。
明前好奇地翻过来,发现温润的小白玉牌上篆刻着精美图案。一面是莲花枝缠团花的图案,另一面是四个红纹纂字:“悲天悯人”。
——悲天悯人。
明前的心微微沉下去了。觉得有些不太好。
这是崔悯随身携带的珍珠宝石串。一百零八粒红珍珠可做念珠用,白玉玉牌上还有“悲天悯人”的字样,可能是崔悯的重要信物。也许是家传宝珠,也许是长辈所赐,是他的名字由来?不论是什么,都是绝对不能送人的信物。他敢拿出来去赌,就是确定他能赢贩马商人的,没想到一失手难怪益阳公主虎视眈眈得盯着它脸色都变了。明前立刻决定了找个机会还给崔悯。
珍珠佛链价值连城,明前还不想惹麻烦。她的小命更重要。自从十岁时经历了锦衣卫审劫案的生死关头,她就知道世上万物都比不上性命更重要。金钱、地位、权势什么的也比不上活着重要。所以她惜命如金。这也是她父亲范勉和老师于秀姑所不能理解的。
悲天悯人?呵呵,明前的眼睛扫过了四个小纂字,心中晒笑。
那个人名为悯,却是一幅明哲保身,冷眼看人间,为达到目地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样子。外表如温良恭俭让的大家公子,内心却冰凉冷硬如铁。跟“悲天悯人”四字毫无关系,也没有一丝“悲天悯人”的情怀。
——悲天悯人是指一个人心肠慈悲,同情时世的艰难,怜惜平民的痛苦,对这个国家和庶民的疾苦抱以最深切的最悲愤不平的大无畏大同情的情怀。
如果有人刻玉牌,给他起名“悯”字,希望他“悲天普世,怜惜世人”,那就真真地令他们失望了。他不像是那种好人。
想到这儿,明前的心渐渐烦燥起来了。觉得自己可能太武断了,他才刚刚帮过她,她就这样想他,是不是有些偏激了?难道他真的是一个“悲天悯人”的人吗?她暗自摇摇头,觉得自己想多了,这个人是不是好人与她有什么关系呢。一路北行有尽头,一个月后他就与她各奔东西永不相见。管他是不是好人,是不是“悲天悯人”,又跟她范明前有何相干呢。
只是,手里拿着这块玉牌,心里却像火般的灼烫,心神都轻飘飘得飞上了天,半晌落不下地了。
***
明前手拿着珍珠佛链陷入了沉思,雨前走过来想帮她收起明珠。明前摇摇头,亲自把珠链收在小荷包里,挂在裙旁。雨前强忍着心里别扭走了出去。
自从从青枫山回来后,两个人的关系就有点微妙了。事后雨前哭着向明前道歉,说自己没保护好她。明前则大度得说是自己不小心落水的,与她无关。这件事就算是揭过去了。一切如常,小姐对养妹还像以前般的关爱,丫环对养姐也像以前般的殷勤体贴。
只是话好说,事难过。青枫山后的两个人关系有些变了。明前的饮食进出总是让别的丫环和养娘来侍候,不让雨前沾手,也尽量避开和她单独面对。偶尔言谈举动间,那份小心和提防是怎么也隐不住的。雨前也沉住了气。没有试图去讨好解释争宠,静悄悄地避开了。她知道她提高了警觉,也就顺从得避开她避开嫌疑。让时间去化解这份尴尬。
而且她也怕自己看多了她,会压抑不住内心蓬勃的怒意。这股怒气越来越盛了。她的运气可真好!连跟路人说句话,也能赢了一万两银子和崔悯的珍珠宝石链。可是这种运气不就是抢了她的吗?如果她是范丞相小姐,那些势力的公主、高官、侍卫奴仆们,也都会像众星捧月般的对待她吧?她的好运气就是抢她的,怎么还能坦然自若得继续鸠占鹊巢呢?
雨前觉得心里积蓄得对明前的恨意越来越多,像大潮般的冲上了顶峰。崔悯警告过她,不准她下手害她。那么他呢?崔悯呢!那位大名鼎鼎的锦衣卫同知还在等什么?为什么还不出手查案?她越来越焦急了。而且她最近还惊讶地发现,明前对崔同知的态度好像转变了。他们偶然私下面对时,她竟然对他微笑了。雨前真感到吃惊了,她知道明前一向讨厌崔悯,这些年她对他有一种偏激的恶感。可是现在她居然对他微笑了。她也发现了崔悯的好处吗?
雨前气得几乎要疯了。这个范明前真是她命中的克星啊。抢她的身份,地位,未婚夫,现在连她想讨好的男人也抢,她就不怕天打雷劈吗?
而她对他微笑,他就心软了吗?
第四十六章变脸()
晚间,公主又照例邀请了车队众人共进晚膳。这一路上,光是每天赐宴这种繁琐礼仪就令人们应接不暇了。崔悯、李执山和小天师都说有事没来,只有明前不好推辞来了。
宴席上静悄悄的,益阳公主言笑如常,好像没把今天凤凰林的事放在心上。几名女官也像平常似的围着她逗趣说笑。魏女官神色淡淡的,一双锐利的眼睛扫视着全室,她递给明前一碟桃花酥,客气地问:“范小姐食欲不佳,可是有心事?”
“没有。魏女官见笑了。”明前忙道谢。
魏女官抿着嘴笑了:“是不是今天在凤凰林里遇到的贩马商人,令范小姐心神不宁?”
旁边的宫女噗嗤笑了:“是呀。那贩马小商人英俊无比,令人一见就忘不了了。”
明前猛得激灵灵的打了个寒战,浑身发冷。这是什么话?太孟浪了。这已经不是开玩笑而是一种诬蔑了。诬蔑范明前对马贩有情,行为不端,之后就以此为借口教训她吗?这是公主的意思?
益阳公主没有一点阻止魏女官等人说话的意思。她面色端庄,低垂得眉眼看着白玉瓷盘,嘴角衔着一抹莫名的笑。宫女们均是眼含冷意,斜睨着明前,继续嘻嘻哈哈地说笑着。
好,你即不仁,别怪我不义。明前提起心劲,含羞带怯地微笑了:“魏女官猜测得太离谱了。我可不是我倒觉得魏女官和宫女们古时有个笑话,说一高僧帮忙背着妇人过河,背过河就放下了妇人。而他的徒弟反而把这事记在心里,过了好久还追问着师父做的对不对。高僧说,他背妇人过河后就放下了,为什么徒弟却总是放不下呢?”
“这才是心里念念不忘,惦记着吧。今天,明前在凤凰林里偶遇到贩马客人,也吃惊于他的姿容和诈赌。但是见过一面后就忘了,心里也完全放下了。怎么魏女官和诸位女官姐姐,直到现在还念念不忘得记挂着贩马小商人呢?怕是你们才牢牢的记在心间了。”
她轻蔑地一笑:“这样可不行啊。记得久了,藏在了心里面,谁知道将来会惹出什么麻烦啊?嘴巴又太快了,说得顺溜了,传出去还让人误会是自己的想法不端呢。你们还是公主的近臣,说不定别人还会联想到了公主,觉得是公主行为不端呢。公主何其无辜,竟招惹了这样的麻烦,被败坏了清誉。”
众宫女神色大变,魏女官也脸色发青。好个伶牙俐齿的范明前,她竟然反唇相讥,还反倒打了一耙。
益阳公主勃然大怒了,黑目圆睁,抬手就狠狠得把手帕打向了女官们。大怒道:“一群贱/人!竟然破坏我的清誉。拉下去,给我狠狠地打!”
两宫女忙跪地求饶。关公公阴着脸,厉声喝令太监们拖下去重打。一时间正房里人们都吓得噤若寒蝉。
明前手握茶杯,眼睛扫向了魏女官,笑着说:“还有,这些小官女放肆说的话,也恐怕是有人揣摩了公主心思,教唆她们干的。像这种揣摩主君心思借题发挥,更是以下犯上要严惩不怠的。仆不严,主之过,仆出错,主之祸。只有从上到下都管得严点,才能免得铸成大错。”
人们的眼光通通看向了魏女官。魏女官是管教公主身旁女官和宫女的人,善于调/教下人,深得公主宠爱。这才是罪魁祸首吗?益阳公主又横眉立目地扫去,魏女官忙跪下请罪。
“打!”公主从齿缝里挤出了一个字。
几名太监架起魏女官拖出正屋,就在院子里痛打起三女。
真是场飞天横祸。正房里公主发怒,明前肃立,所有女官们抖衣战栗。院子里太监们痛打着三人。大板子一下下地打着,伴随着惨叫求饶声,真如鬼哭狼嚎一般。不长一会儿,外面的杖责和惨呼声就越来越小了,好像要活活打死人了。
人们脸色煞白,明前也神色不好,心里急速得转着念头。女官们说她与马贩子的闲话,明显是公主授意的,被她反驳后,就要发怒打死她们吗?那么她不就成了逼公主打死女官的恶女了?真是好算计啊。她认了这个闲话,就是不守规矩的荡/妇。她不认这闲话,就是逼公主打死身旁女官的冷血女子。看来益阳公主是真恨住她了。她对她这一阵子的为养妹改名;在凤凰林出风头;与崔悯缓和关系;甚至得到了那串珍珠佛链都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
这时候明前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她以前看着公主总觉得不对劲了原来益阳公主是个貌似“温柔敦厚”,实则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凶顽之人。她的端庄贤淑都是假的,是精心练就出来的。一旦犯了她的忌讳,就会毫不留情地变脸谋害对手。这种貌似温良的人比明摆的坏人更坏。因为她隐藏住本性不使人提防,一旦下手就会一击击中。果然是诡谲的宫庭长大的,她比从小经历过两种不同生活的明前还性格多变。明前的心凉透了。
门外传来了重重地责打声,惨呼声越来越弱,两名宫女和魏女官快被打死了。没有人敢求情。益阳公主端庄地望着正房外,面无表情。几名太监也虎视眈眈得瞪着众女,仿佛在择人而噬。
明前暗叹一声,这是在逼着她求情啊。这些宫女们死定了。
她的脸很惶恐,脸上还维持镇定,身体却吓得直颤。走出来跪下求情:“公主息怒。宫女们虽然有错,教训她们一下也就行了。这么打下去会出人命的,请公主开恩饶了她们吧。”
公主黑渗渗的眼睛瞪着她,一脸的端庄肃穆,皮笑肉不笑地说:“明前,你这话可不对了。我一向最重视礼仪规矩,也最喜欢听话懂规矩的女孩,对那些不守规矩的人不会轻饶。这些人在背后乱说闲话影响我的清誉,我于情于理都不能饶恕她们。你来求情也不行。你刚说过上下都要管紧点,现在你求情,是盼着我放了她们,让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