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识明珠不识君-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请他务必要向宫中的公主提亲。但冠军侯连续两次都婉拒了。最后,她又去求了太子朱原显做说客,太子在内阁议事中当众询问崔悯,问他是否愿意尚公主做驸马?崔悯又一次当众拒绝了。三次婉拒,满京皆知!之后他就接受了其他官宦们的提亲,另外寻了门亲事。这难道是崔悯没给她机会吗?难道是崔悯没有明确拒绝过她吗?”

    “但凡崔悯想娶她,早在数年前先帝元熹在位时就开口求亲了,怎么会等到现在。但凡一个男人喜欢上一个女人,早就恨不得娶回家里、放在屋里、捧在手心里百般呵护。哪儿会让女子先开口提亲?!他心里不愿意就是了!这婚姻情爱之事是天底下最勉强不得的事。益阳明知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还是硬生生把人逼到绝境,还做出了大闹婚堂破坏婚事的样子。若不是庞七卫强行拦住她架回皇宫,不就成了大明史上最大的笑话了。”

    “多大脸!干得出这种惊世骇俗的事?!”董太后重重地把茶盏摔出去,砰得落在地上。骇得董文贤悚然跳起,后退了几步。“这哪儿像一位大明王朝的金枝玉叶长公主的所做作为?用刀架在男人脖子上逼着他娶你吗!无耻!简直丢尽了朱家和她自己的脸。如果她不想活了,就不用活了。三尺白绫,一杯鸩酒我随她心意的赏给她!”

    王太后神色大变,险些吓昏了。水榭旁边的益阳公主撑着快累晕的身体,还眼巴巴地望着这边,盼望着母亲能劝住太后的大怒。她脸色倔强,梗着脖子朝向这厢的正殿,看似还是不服。

    董太后早命人堵住了益阳公主的嘴,不容她分辨。她听厌了夸夸其谈、自有道理的朱益阳了。王太后隔着门滑落在地,还在苦求着:“董姐姐,你就饶她一次吧。这孩子是个痴人。她只是用情太深,对崔悯情有独钟啊。”

    董太后的秀眉蹙着,心里愤懑。脸上却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好一个‘用情太深、情有独钟’。她喜欢了一个人,就非得逼着人家也喜欢她不成?她到底是金枝玉叶的皇家公主,还是占山为王的女寨主?这么霸道无匹。罢了。你母女二人听不进我的话,我也不管闲事了。”

    她挑起眉眼,提声喝道:“庞七卫。你来劝劝太后罢。”

    “是!”庞公公毕恭毕敬地跪在殿门外的长廊上,王太后身旁,挺直腰板,高声说道:“那老臣就厚着脸皮劝说了。太后和公主都暂且听听吧。依老臣之见,公主早就不该有嫁崔悯的心思了。一是崔悯三次婉言谢绝了尚公主。他这般坚持,强扭的瓜也不甜啊。公主嫁了也不会开心的。二是公主早就自己许过婚事了。怎么能一女多嫁呢?”

    庞七卫的声音不大,却震得王太后和女官们直打寒战。连被架到了宫殿前,被迫听劝的益阳公主也勃然大怒地瞪着庞公公。她的嘴巴被堵着,手被捆缚着,说不出话来。但漆黑的眼睛恶狠狠地瞪着庞公公。她是被元熹帝强迫嫁给鞑靼国南院大王的!她从没有愿意过。

    庞七卫满脸皱纹,花白的眉毛都耷拉下来,眼神浑浊无神,声音却尖利如刀:“公主殿下从北疆回京城的路上,历经了一年多时间。这期间,同逃的关公公重伤而死。公主是假扮着一位在北疆路遇匪徒而落难的富家女身份独身回京的。一路上,她被小梁王的追捕,包裹丢失,走错了路,逃跑得很辛苦。她在路途上遇到了两次有意思的事。头一次,她遇到了一对从北疆搬回关内求学的孤儿寡母。公主为了使母子二人帮助自己进关,自称是遇到匪徒的官员之女,许之以利,动之以情,恳求这对母子带她一起回中原。年轻学子对她有好感,愿意。寡母却不依。她为了取悦寡母,便暗示自已找回了大官父亲后就会下嫁学子,帮助学子参加科考为官。母子二人才都心动。后来母子二人带着她回到了河南省境内,就因故不能南下了。寡母提出想与公主先成亲,公主就偷偷从书生家逃走了。接着,她又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小商队南下京城。公主再度求助商人之子。说自已是被继母强迫嫁出的女儿,见商人之子聪明健壮,生了好感。愿意以身相许嫁给他,请他帮忙送自己京城找到舅舅。商人之子看中了公主的美貌气派,愿意娶公主为妻。公主也给了其珠花做为定婚信物。随后,商人少年就殷勤地备好车马,派了奴婢,一路上照顾周全地送她到了京城。到京城后,公主与金陵府尹搭上线,就立刻反目。称商人之子对她图谋不诡。金陵衙门抓捕了商队诸人投下大牢。这就是益阳长公主从北疆回返京城,一路上亲口连许了两桩婚事的过程。”

    一时间,大殿里外静默如海。人人都不敢喘一口大气,生怕激起了董太后的雷霆大怒。暴发在自己头上。王太后吓得花容失色差点晕倒。朱益阳也跪在地上,脸皮抽搐,眼眸睁大,险些骇晕过去。

    董太后出乎意料地没发火,冷冰冰地一笑:“除去被元熹许婚鞑靼国大王,益阳还自己亲口许了两家婚事。还说什么‘情有独钟’呢?”

    她的怒火蓬勃而出:“怎么回事?!都是一样的人,你与那个叫明前的劫匪女,都曾经千金落难流落在民间。明前流落北疆两年,你也逃婚流落民间一年多。怎么做法如此不同呢。我听说那个明前在小山村里不露出王妃身份,安贫守困得做针线活养活自己,不卑不亢,谨言慎行地过了两年。而你却好逸恶劳,一路上处处以美/色/诱/惑男人帮你,以婚事许诺人家帮你。让你好吃好喝舒服无忧得进京。你怎么和她这么不同!”

    她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我念你一路上历尽坎坷飘零民间,不忍心苛责你。也不在意你一路上的逢场作戏,替你遮下了所有过错,厚着颜面请了甘兰寺高僧做样子送你入京,还替你圆了所有搂不圆的谎话。甚至还把范明前代嫁敌营的功劳也抢过来安在你头上!封你做护国公主。盼着你苦尽甘来,找一个品性纯良的勋贵人家嫁了,过上好日子。没成想,你倒敢把我这位太后的脸撕下来往脚下踩,去威胁拒绝你的冠军侯娶你,还要闹出更大的是非!女大不中留,再留下去就留出了祸害。看看你干的好事。”

    益阳公主满眼是泪匍匐在地。不停地摇头,想辩解嘴巴却被堵住说不出话。王太后也惊得头晕乎乎的,不知道董太后为什么要揭出往事。

    董太后心灰意冷地道:“好,你们不教我管,我也不管了。庞七卫。”

    庞七卫忙推开殿门听差。

    “把那个商人之子叫张福乡的年青人从我的庄院里放出来,带他去刑部衙门和三法司!让他把前年遭遇到假小姐一路上骗婚骗钱又蒙冤下狱的事都一字不漏地呈给衙门。你既然不要脸了,我也不用替你遮掩了,就让天下人都看看你这位大明长公主的德性。”

    益阳公主脸色煞白,活生生地吓晕了。

    “不!”王太后失声惊叫:“这不行啊!这样公主会身败名裂的。这万万使不得。”王太后膝行几步,扑进门里,紧紧抓住董太后的裙子连声道:“姐姐息怒。我知道错了。我这就劝说她,让她放下执念,再也不去骚扰冠军侯夫妇了,我以命担保!”

    王太后的眼泪如珍珠般的落下,抓住董太后的衣袖苦苦哀求着:“先帝去后,我只剩下这么一个小冤家了,求董姐姐开恩!益阳年龄大了,也该嫁人了。我马上操办她的婚事,不让姐姐烦心。就嫁”她迟疑了下:“就嫁那个孤儿寡母的穷书生吧。”

    董太后脸色不变,眼现阴寒:“嫁书生,那书生连同后辈子孙三代不准参加科考、入朝为官。”

    王太后知道大势已去,不得已地痛哭着道:“那就嫁那个商人之子的年轻人吧。他们有缘相遇,公主又自愿定下婚约,就是老天赐的姻缘啊。我让他们即刻成亲,然后远远的打发到南边两广地带,再也不准回京。”

第三百章柳暗花明又一春(下)() 
一场混乱就此散去,慈安宫前恢复了平静。董文贤看着这一幕震惊得楞在原地了。他向来憨直有余,机敏不足,如今亲眼看到宫里头剑拔弩张的内斗,惊得瞠目结舌了。

    董太后面容平静,像是随手处理了一件小事似的。她抬眼看透了侄子的心事,嘴角翘起,眼角露出了细密的皱纹:“文贤觉得惊讶吗?奇怪我为什么这样处置益阳公主,帮了冠军侯夫妇?”

    董文贤遥望着太监女官架起益阳公主退出花园。有些尴尬地说:“是有点惊讶。姑母,你为了一个劫匪女,与王太后反目,逐走了益阳公主。我从收到你的密信让我去豫北陇西府收明前做干女儿时就很吃惊。”

    董太后淡漠地摇头,面沉如水地道:“不,我没有帮她。这世上,没有人会帮别人。我自从二十岁时死了未出世的皇子后,就在这个宫廷里学会了明哲保身。我发过毒誓,再也不信任任何人,也不帮任何人,也不指望别人帮我。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寻找出路。”

    “这次事,我最重要的目的是赶走了一些令我厌恶的苍蝇飞蛾而已,才顺便的提携了她一把。王太后把一对儿女养成了这种脾性,男的懦弱自大,女的狂妄自私,险些祸害了大明江山。早就令人嫌恶透顶了。我借着帮明前逐走王太后母女揽回了后宫大权。是个最好的借口。另外我也想好好观察她是个什么人”

    董文贤有些不明白。

    董太后的脸藏在阴影里,显得黑暗森然,只露出了一双眼瞳在暗处放光:“我有点惊奇,这个姑娘很奇怪。我从十五岁入宫至今五十年余。在这个富贵险恶的深宫里打转了大半辈子。见识过世间最美貌,灵动,机巧睿智的女子。却没有见过这种人。”

    “这个宫庭,是一个竟争的生死场修罗场。每个人都必须在这片土地上忍辱负重、攀高踩低、竞相爬到最高处,才能赢。才能高枕无忧得活命。我也是如此。一辈子都在这个修罗场里修炼、打转、挣扎、沉沦。才侥幸得适应了这里活到了最后。所有不适应这儿的女人都败了、死了、被放逐了。连代宗的母亲刘妃当年也是在争斗中失败,带着四皇子流放到边疆的。这个深宫,是大千世界的缩影,却又比大千世界更险恶凶残诡谲多变。所有的丑恶、危险、私欲、贪婪、杀机都放大了百倍千倍。人们为了站在最顶端就必须忘了内心的某些东西,如仁义、良心、善良、恩情之类的东西,冷血无情得往上爬,才能赢下去活下去。不论你初始多么清高淡泊,在这个环境也会被感染同化,渐渐得忘记了初心,变成了一个最凶残恐怖的人。”

    文贤悚然而惊。

    “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姑娘时,就觉得她与众不同。她有种勇往直前的闯劲,也有敢争斗的心机头脑。我一眼望过去,还以为她也是属于这个地方的。能攀到最高赢到最后。但是通过这个案子和一月多时间,我发现她拼命向前冲的方向,不是这座人间显贵的宫廷,而是一个更遥远的地方。她的目的与我们不同。所以她竭尽全力地从罪犯那儿得到了真相,达到了内心的目的。就舍弃了四百万两银子和太子妃身份,承认了自已是个劫匪女,并接受惩罚离开了这儿。在这个人人奋勇争先争夺利益的京城皇宫,她没有被表面的浮华迷住了眼,没有忘记初心,冷静得追寻到了真心所在,就果决不留恋得从‘泥潭中’拨出脚,洒脱离去。”

    她下了结论:“她不是我们的同类人。”

    ——这年月,前进很易,退后很难。追求权势富贵容易,从富贵名利场抽身不易。

    “我不会介意一个心不在宫廷的人。我也似常人,会警戒一个会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同类人,但不会斩尽杀绝一个走其他道路的女人。也就愿意从洪流里随手捞出一个快颠覆的小船,给它个机会,乘风破浪地走向自己的江河路。”

    董文贤似懂非懂地听着,好像有点明白了,又不明白。

    董太后嘲讽地笑了:“其二,是有人与我交换了她。”她心机如海深,却没有对自己这在世上的最坚强后盾,平庸却稳重的娘家亲侄子面前隐藏。

    “有人换了一个天下给我。”她轻声细语,面容诡诞眼光莫测:“在元熹帝被俘前的虎敕关,有人冒死从北疆万里快马地给我送了封密信。信中对我讲述了元熹北行的不靠谱和不容乐观的被围困局势,经过多方面分析,向我提出了一条锦囊妙计。假如朱元熹在北疆被敌国俘虏击杀,他请我临危出面,压制住那些私心压于国家之上的清流大臣们,勾连住九门提督和五大营等武将,集结全国之力,也不能投降鞑靼。以免造成前宋的靖康之帝的悲剧。立刻选最有武力威慑力的藩王上位,如梁亲王朱堪直。他能力挽狂澜于危局中,能解救天下苍生,也能使我重出冷宫掌握后宫。我那时表面风光,实际上外强中干,被驱离后宫之主的位置很多年了。如果新帝上位,将来的胜利果实中会有我的一席之地。”

    文贤张大嘴,真的惊呆了。

    董太后脸色阴诲不明地说:“是伍怀德。他在虎敕关被围困前,就看透局势,知道自己和元熹帝都丧失了对局势的掌控。预见了大明兵败皇帝将俘将死的最坏结局。他密信于我,让我早做准备。我当时大惊。我和靠朱元熹和王太后母子上位的掌印大太监之间素无瓜葛,他为什么会向我这个自闭深宫,心灰意冷的太后施恩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人生事也只能蒙头盖眼得往前冲了。果然,事情就按最坏的结果发生了,我在京城最混乱的局势里一举掌控并说服了九门提督和五大营大将等人,扭转了场面。我又成了大权在握的皇太后。连代宗夫妇也得感激我当初力推他上位之恩。杨皇后主动推让了管理后宫的权利,我仍是后宫之主。”

    “伍怀德在信尾处,提到了他的义子。说他苦恋着小梁王已订婚的未婚妻范瑛。伍大太监请我在自认为最合适的时候帮他一把。看看能否在这桩铜墙铁壁般的婚事里找到一丝使义子娶到佳人的契机。他请我私下出手。”

    董文贤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姑母才出面阻止婚事,还让我事后去豫北收养了明前。”

    “不。”董太后莞尔笑了,有些无奈地看着憨直的侄子,带着上位者特有的冷酷铁血道:“我没有打算遵守约定。伍大太监已死,密信早烧,我已上位,死无对证。我怎么会帮一个死人得罪北疆来的新帝和太子,抢走太子的未婚妻呢。”

    “这”

    “是那个明前自己使我自己改变了想法。她志不在后宫,对我没有威胁。还充满了奇异的魅力魄力。一个追寻到对自己不利的真相却坦然公布;拿出了四百万重金买下了女老师的性命;在最惨的境地也倔强得不接受他人施舍的金钱要以役代刑;宁可当劫匪女也不去当皇后的人使我这个冷血无情的人,对她也有了一分新奇和善意。这女子与我认识的人截然不同。她似乎有种天生的吸引力,使人不由自主得为她心折,为她怜惜,为她欢喜为她忧她太光明了,孩子气的光明正直,孩子气的高洁骄傲,使心里再阴暗偏激的人都不愿意看她落入凡尘。都情不自禁地想伸手帮她一把。”

    “更重要的是我厌倦了利欲熏心的益阳,如毒藤般缠人的王太后,正好借助帮她的名目驱逐她们。帮明前就是一个最妥当的借口;我也不想让北疆来的代宗父子小窥我,让他们看看我翻云覆雨的手段震摄下他们;也想拉拢崔悯一/起/打/击那些死死抱成团的尾大不掉的清流们!”

    “而且一个人不能没有弱点。”最后,董太后诡秘怪异得阴冷笑了:“我也不能没有弱点啊。一个冷酷铁血地历经三代的皇太后会使朝廷和新皇很警惕和提防的。即使我帮过代宗登基,也会使他们对我渐生提防之意。而一个还会为清高少女的悲惨遭遇而感动,心怀善意得出手帮她一把的老太后,就表示了她还有一份人性、善意和良心,也就有一分弱点。会使代宗和朝廷都通通放下心。认为我不是一个像毒蜘蛛似的满身毒刺、心如毒蝎得随时暗算攻击人的恶老太婆。人做人处事不能太周全无误,太冷静无破绽了,得学会自污而随大流,使敌人麻痹放心。否则会被全天下和皇上朝廷合而围击的。我用救这个小女孩来证明我还有软弱处。”

    “这样对我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人,我为什么不出手帮她呢?所以我决定破一回例,出手,救她。”

    “——一个小小蝼蚁的性命,帮就帮了,不足以改变朝廷格局千秋万代。”

    “人的身份算什么?”董太后的眼神充满了喋血冷酷的道:“对我们这种权势地位的人来说,‘身份’已成了最不重要的东西。她的人本身能力、个性、心机与魅力才是最重要的,能改变天地乾坤!可笑那个小雨前至死都在纠缠着身份问题。她不知道她最大的错误是什么,不是身份,是与一个最有魅力的对手为敌。明前比她有魅力,得到的帮助也最多,她输在了个人资质上。”

    ***

    “那么你呢?文贤。你接到我的密信。我还以为以你的梗直性子,该急急忙忙地派出人马再进京问清楚才敢去呢。我却听说你收到密信,就毫不迟疑地去豫北了。”

    董文贤恍了下神,想了想前程后事,有些吞吞吐吐地说:“他认出我了。”

    “什么!”董太后微微惊神。

    董文贤面露苦笑,望着姑母道:“我到达豫北小陇县大青山接明前时,崔悯认出我了!”

    一轮明月笼罩着苍茫的大青山,几间简陋的泥石房屋被陌生人群包围了。人们拍门,院门被打开了。院子外面是一位身着黑色锦袍,头戴着圆顶毡帽的人领着百余名戒装侍卫。院门里,一位白衣美少年提着长刀缓步走出了木门,幽黑的双眸像冰雪般的冷冰冰地望着众人。

    他与董文贤在月下相望。两个人都停在了原地。

    时光猛然回到了十多年前。

    那是个寒冬深夜。一个漂亮的像个小女孩的六岁小男孩站在低矮的草棚屋门口,也像现在这样的满脸警惕,满身戒备得瞪视着前方。眼前,贫民窟的街角空地上,明亮的月光下,一位穿黑色锦袍,脸上蒙着厚实黑布的壮实男子带领着几十名侍卫,包围了草棚。为首气宇轩昂的男子望着衣衫破旧的小男孩,右手高举着一块碧绿玉佩:“崔小候爷,你好!敝姓董,是你的祖父冠军侯崔盈的好友。你祖父曾经委托我家族长照顾你。我现在就来接你去川中,去过好日子。彻底忘了这个京城和冤案。你愿意跟我走吗?”

    六岁的崔悯认出了那枚祖父的私物,漆黑的眼睛深沉极了,只问了两句话:“我跟你们走了,就必须要改掉名字忘了这案子吗?”、“我可以带着义父伍公子一起走吗?”

    风吹起了蒙面男子的黑布,锦衣男人安慰似的对他点头微笑着。

    这时候,喝得醉熏熏的伍公子冲出了草棚,紧紧地抱住崔悯,不允许他走。醉汉大声地喊道:“不,不能走!你是冠军侯崔盈的长子嫡孙,你是候门公子。如果你现在更名改姓地走了,就再也不能为你祖父父亲平冤昭雪了。世人会忘了冠军侯的奇冤,你也会泯然众人里,不再是候门公子,变成了一个普通庶民!”

    伍公子大吼大叫着,惊动了贫民窟的邻居们。那些人无奈地离去。小小的崔悯只得目送着这伙神秘的黑衣人走了。这是在清河崔氏灭门时,唯一一次对他们伸出援手试图营救他们的人。

    十多年后,这位壮实的男子董文贤又一次出现了豫北小陇县山乡的蓬门荜户前,崔悯和明前面前。崔悯陡然间就一眼认出他了。月光下,白衣的美少年向他绽放出了最动人的微笑。月光如银沙般得笼罩着荒凉大青山。

    ——世间无人知晓,昔日冠军侯崔盈的最知已故友是皇宫的董贵妃。

    十多年前,冠军侯阖家灭门,崔盈蒙冤而死,一位久居深宫的女子无力回天。只能在事后,冒着绝大风险派族人去接好友的血脉带往内地教养。却遭到了伍公子的拒绝。冷静如铁的董贵妃立刻明智地放弃了救援,并斩断了这层关系,免得惹祸上身。却未想到,崔悯当年便牢牢记住了董文贤的长相,伍公子却因醉酒没有记住他的模样,无法知晓这层深宫的关系。得到这位最有力的盟友。十多年后,文贤因他事再次领命前来,解救没有身份陷入困境的不能与心爱之人常相守的她与他。

    月光下的美少年对他深深地微笑着,满怀欣慰和感激。挽着心爱的少女一起走出跪下:“董叔父,请受我一拜!多谢您两次相救。我知道你们迟早会来的。”

    ***

    一场渊源一场梦。

    文贤深深地叹息着。

    董太后神情震撼,面容抽搐,浑身都在不由自主地打着寒战。多年前的渊源往事仿佛如刀割般的到今天还在刺着她的心。使她失态地几乎惊叫出来。她强行镇定着战栗的身体,握紧了颤抖的双手,使自己务必镇定下来。

    数条线索齐聚于一点,原来她命中注定领了崔家的恩情就必须伸出援手还报。

    董太后的黑眼睛深沉尖锐得变成了一点。震惊过后,就急速得权衡着全局。半晌,她颓丧地道:“原来崔悯知道了你的身份,也知道了咱家会在最艰难时援助他的。才顺水推舟地让明前做了劫匪女,又胸有成竹地带她走,还领了冠军侯之职。不,不对,他不可能早知道,肯定是做了锦衣卫同知后,有资格查阅天下各大官宦世族的档案和官员名录,能调查多年前的人与案子。我那时也大意地让你出山做官。他才发现你了。进而知道了我与崔盈有关系。伍怀德也不一定知道这重关系!否则他当年进宫做太监时就直接来依附我往上爬了,也会在最后的密信里直接点明我们的渊源,向我求援了。这是崔悯三年前去北疆前才发现的!他没有告诉伍太监,也未联系我,是感激我当年不顾自身安危得救他,不想再连累我进入政治漩涡。这一切,都是阴差阳错。他们父子二人都瞒着对方,找到了我。”

    文贤羞愧地说:“都是我当年做事毛糙。被一个六岁小孩子认了出来,连累了姑母。”

    “不,不,这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啊。是老天在提醒我还报恩情。幸好,我为了明前的心性感动,主动地派你去帮她。才这么体面地报还了昔日之义。我若不去救她,即丧失了对伍怀德的诺言,又辜负了昔日对崔盈的知己恩情。真是太惊险了”

    董太后冷汗淋漓,竟有些后怕了。如果她没有主动去帮她,待崔悯找上门,这份情份也就没了,也就恩情变仇敌了。

    “可是如此说来,这个真假相女的谜团就不对了。明前知道有退路,也许就选择了不是真相,而是她想要的结果。现在她嫁给崔悯的大结局确实是最‘绝地逢生、剑走偏锋’的高招。”

    文贤真的吃惊了:“姑母,你的意思是明前可能不是劫匪女,是范勉之女!这个结果是崔悯和明前合计好的?他们知道我们最后会来救,才选了这个结局?我们被他们利用了?”

    “不,也不一定。崔悯和明前没时间在京城私下算计此事。我和代宗都派了太监女官日夜监视。他们没有机会私下盘算好的。只可能是,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往这个结局努力,一个是希望得到劫匪女身份,进而自主婚姻。一个是拼命寻找着像我这样能最后抄底翻盘的底牌。才得到了这个最玄妙的结局吧。”

    文贤楞了半响,忽然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话:“姑母,我觉得崔悯和明前一定很相爱吧。才这般千回百转得破除一切阻碍的想在一起。虽然他们玩了心机,您,您也别怪罪他们。”

    董太后疲倦的一笑,觉得有种浓重的倦怠感涌上心头。她忽然觉得自己真的老了:“不会。我愿赌伏输。真的错失了一着。没想到崔悯早就知道了我认识崔盈。哼,自古玩弄心机权术的人莫过如此。不是你算计了别人,就是别人算计了你。或是你自以为算计了别人,最后才发现全在别人的套中。原来我还是没有他们想得更深透些。这次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过关了。我也算是被逼迫着完成了诺言。看来我注定不能辜负昔日与崔盈的故友情啊,躲也躲不去,斩断了所有关系也不成啊。”

    她悠悠地长出了口气:“这可真是我这半辈子遇到的最纠结无望的婚事了。竟然就这样的成了!真是老天厚爱,也得多谢他们二人能自己坚守到底了。”

第三百零一章与子携手完结章() 
董文贤楞住那里,半晌没有说出话,不知该如何去想了。只觉得这件事从头到尾都透着稀奇古怪,匪夷所思。处处是权谋济变,智谋深略,似乎到处都是绝壁断崖没有了退路,却又能绝处逢生化险为夷,得到了这样一个敞亮、如意、苦尽甘来的结局。像跳崖般惊险。假如有一处没有恰巧地转折,及时地接力,便成了最惨痛的结局。太惊险了。

    只是董文贤停了半响讷讷说:“虽说他们好不容易才得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可是明前真的是范丞相之女的话,故意把名字让给了雨前,也未免太绝情了。她这一生再也不能认范勉做生父,也不能进范家宗祠拜祭父母,在族谱留名。也算是付出太大的代价了吧?侄子愚钝,还是觉得有点对不起父母。纵然与意中人举案齐眉,心里还是‘意难平’啊。”

    董太后满脸倦意,脸上现出了深深的皱纹和老态。对侄子直摇头:“唉,你还是太憨直了。事情不像你想像的那样,她即然这么做,就肯定有了能回旋的余地。你还是没看透吗?”

    文贤面露愧色。

    董太后收敛了方才被震撼失态的心情,收拾起了沮丧颓唐。恢复了大明皇太后的精明:“小梁王对那个‘真范瑛’如何?”

    “这,据说送进了碧云观忏悔思过五年。太子殿下好像很厌恶她。”

    “那我来推测一下吧。五年是一个女子最青春貌美最珍贵的时光。她却在道观里虚渡了,将来五年后能否顺利地回宫,这是一个难题。回宫后能否得到太子册封、得宠、生子还是一个难题。后宫女人失去了君王的恩宠,就是一条死路。她这辈子就是出道观、进冷宫、独守空惟尝遍世态炎凉的命。过得几年,受不得煎熬,郁郁早亡了。这下子,昔日为国战死的清流丞相范勉的唯一女儿没留下子嗣就亡故了。太子殿下肯定于心不忍。怎么能让烈臣绝后呢?这不是让天下的忠臣烈士寒心吗。他的儿女是龙子龙孙,不能替范贵妃尽孝。太子就会在满朝文武中选中一位忠良之臣的后代过继给范勉,接续范家的门庭,替‘范瑛’尽孝。他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