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本着良心活下去-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辈的,即使是降级降品,也还能传好几代呢!”

    皇帝陛下和许忠一起坐在了书房龙桌龙椅之下,双手油腻腻地啃着鸡肉,喝着小酒,两杯下去,很快就聊开了,特别是许忠的大嘴巴,根本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看到这样,皇帝陛下将他根本还没有儿子的话收回肚子里,就不嘲笑他了!

    “不过也有好处,我的闺女将来享用的,就不是她爷爷、曾爷爷给她挣的东西了,而是她老子我挣的!”许忠的酒量明显就不怎么的好,皇帝已经见到他满脸通红,眼神迷糊了:“国公好是好,可是他爷爷的,顶着那么一个头衔,我从小就被封为师侄,待在京城,动弹不得,看着老头带着老三东西南北都跑遍了,我却窝在京城”

    看到皇帝那挪揄的眼神,许忠不得不吐出口里的骨头:“好吧,我是陪着老头去过外面几遭,自己也偷偷摸摸的溜过,可是,这种束手束脚的感觉,憋屈啊!”

    “老久老子就想出去闯荡一下了!就像我家的老三那样!为了去东面,就直接娶了人家的女儿!每年都打着带妻子回去看父母的口号,总是往外溜!”

    “我说,我和老三可是瞄准了海外好久了,有三媳妇家的关系,我们可是有的是门路,可是,都只敢偷偷来,有兴趣不,有人手不,咱们先偷偷的赚那么一大笔,再交给国家怎么样?”

    走私?

    刷新三观的皇帝陛下:

    现在的海外货物,几乎都是走内陆的。

    不是大历海禁,前朝可是外族入侵建立的,才过去多久,他们还不至于如此夜郎自大。

    而是因为沿海经过的几个大国,正在打的乱七八糟。

    大历商人有大历朝在背后撑腰,经过这些地方还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是被多方的打劫勒索则免不了的。

    一趟风险大的海运,九死一生之后得来的收获,竟然只够辛苦费,渐渐地,就很少商人走这条海路了。

    除了许家三弟媳家的土司,他们在那一带,混的很好,大历所有关于海外的消息,都是他们提供的。

    大历朝虽然有水军,可是国库紧缩,勉强维护着绵长的海岸线,防备海外那群野心大到不行的小国,已经有些疲惫了,向外发展有些困难。

    所以说,那是走私也不为过。

    “你是说,我们先偷偷的赚一票,再给国家赚?”

    第一次被教育公然撬国家的墙,小和帝,有些接受不能。

    许忠一副你傻不傻的表情:“我说,小和,你可真老实,可惜,你的手下可不怎么老实,如果那群是我的手下,我就动手削一顿,狠狠收拾一顿,不安分的就埋了,可是那是你的手下”摇摇头,很诚实的说出了他心中的感想:“国库从来钱不够,想从国库拿钱,套路多到我都头痛,你的手下,一有事情就哭穷,明明没有少往自己袋子里面扒拉,还能厚脸皮的问你拿,都在盯着你的私库,你老子给你攒下的私库,被打劫多少轮了?”

    “啧啧他们就是怕你有钱,不把你兜里的钱都扒光,他们是不会让国库富有起来的!”

    皇帝陛下无言以对。

    这些他都知道,可是,这个国家是他的,他还能怎么样呢?

    许忠大舌头继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你没钱没权,就一个名号的时候,你以为谁会听你的?你曾爷爷的位置,也是从别人家手上抢来的!所以,该硬的时候,就得硬,什么仁义道德,是你成为赢家之后再讲的东西!”

    皇帝翻白眼,一脸不认同:“歪理!”

    要是真的是这样,你将国家当作什么了!

    “对,就是歪理,可是这是我们武将说的道理,拳头大,兵马钱粮足,就是道理!哪里像那些文官那样,唧唧歪歪个没完,每天上朝,我都头大!反正,我不管,我和老三是要出海的,你要来不来!”

    皇帝扔给他一个鸡骨头:“你们都跑了,我京城谁来帮忙守?你以为你的国公位置我想给你?(想说粗口,还是矜持地没有说出来),帮我看门的,几乎全都是跟过你大伯上过战场,和你爹是好兄弟的人,你说我不敢给你国公之位?”

    书生造反,三年不成,手上有兵权,他不怕他们,在不让国家动乱的前提下,慢慢收拾,才是上策!

    你这种只会当将军的人怎么会懂?

    许勇一副看智障的眼神:“小和帝,我一直以为你是笑面虎,没想到,你是笑面猫啊!你觉得那群没有酒肉不出场的家伙,是拥护我们许国公府?”

    皇帝陛下第一次见到有人这么玩笑的取笑他,不过看在老太太的龙头杖和打手板的面上,他忍住怒火的点点头。

    “哈哈哈哈让我笑一会”许忠不顾形象的倒在地上捂着肚子翻滚:“好久没有听过这样的笑话了,哈哈哈”

    生气,记仇!

    很生气,很记仇!

    非常生气,非常记仇!

    就在皇帝陛下决定让御林军进来将这个混球扔出去的时候,这位前许国公终于不笑了,重新趴回来,垂涎满足的自倒一杯酒,巴喳巴喳的品尝完毕:“小和帝,告诉你吧,你说的那种,死心塌地的跟着我们许国公府的不是没有,不过那一部分,都是因为他们和我们家,有着比较重要的利益关系链,所以,他们希望我们继续当国公,其中,真心的不为名利,要为我们许家舍身效忠的,一个巴掌的都没有!”

    “他们之所以会支持我许家,其实就是因为,我们许家,一向秉承着按规矩分配!”

    “该给他们的,许家在一天,绝对不会让别人贪昧了,但是如果他们朝不该伸手的伸手了,我们许家,也是第一个将他们的手剁下来的人!”

    都说到这里,许忠也不隐瞒了:“许家,是他们目前最适合的领头人,仅仅如此而已,如果你抛出,让其他人替代许家的诱饵,跳出来咬饵的蠢鱼绝对是扎堆的!你就是太瞻前顾后了!”

    那温吞的换上自己人手的方法,看得他都心火急躁了!

    皇帝陛下不雅的翻白眼,懒得和这个没有见识的人一般见识。

    不过已经醉醺醺的许忠不知道,油腻腻的爪子豪爽地拍在了皇帝陛下的肩膀上,印出隐约的指印:“不过,以你的年纪,在那群千年狐狸面前,已经做得很好了,不怕,只要你相信我们三兄弟,我敢保证,那群猴子绝对蹦?不起来,说真,我真的闷坏了,笑着阴人,还是我家二弟,和他媳妇比较厉害,我不行!所以,让他给你看家,更合适!给我两百人,我可以给你扫出一片海域!我说,你可不要就把眼神都放在这土地上,海也是地方啊,就是为了给闺女们弄些珍珠做弹珠,我们也得先去占了!”

    皇帝陛下看着肩膀上的油印,估计这件龙袍可以报废了,于是高喊一声:“御林军何在”

    磅

    大门打开了:“末将等在”

    皇帝侧身,将他们两人又酒又肉的环境漏出来,还有肩膀上那个明显的油掌印:“把这个混账给我绑了。”

    许忠也没有反抗,乖乖的让绑,不过绑完之后,就耍赖的躺下打滚,就是不配合:“陛下,陛下我末将刚刚说的,你考虑得怎么样?给个答复呗!我要去,我就要去陛下,英明神武的陛下”

    皇帝陛下挑眉,看来即使是醉了,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最起码,还是知道,在有人的地方,该怎么做个臣:“你来这里,除了和我说这个,”

    醉鬼许忠装傻的滚了两圈,非常不愿意的说:“老太太老祖宗叫我来了!”

    “她老人家还好吗?什么事情,是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忙吗?”和帝的态度立马就不同了,声音急切的问候:“难不成,是我派过去的官员,不合老太太心意?”

    叹气,皇帝的态度,许忠虽然觉得妒忌,可是,又觉得理所当然。

    自家的老祖宗,就是本能的能和皇家相处结缘的人。

    应该说,老祖宗就是能无间隙的和正常三观的人相处的人!

    好懂,没坏心,有自己的一条线。

    “老祖宗说,让你将那群整天比苍蝇还烦的什么鬼人,全都叫回来,她一点都不想参加什么鬼祭天敬神她一个老太太就是会种地,而且那些种子还是,太|祖武帝陛下,和文帝陛下留给她的,不是她的功劳,她就把种子种出来而已,不用参加什么神神鬼鬼的东西,她一身老骨头,禁不起折腾!”

    皇帝弯腰

    弯到一半,顿了一顿,神色不变的捡起一块骨头,朝躺在地上撒泼的许忠扔去,正中,完美!

    只要忽视骨头砸中的某人,那一脸看小白脸的眼神,瞄准他的腰。

    真的,那天的农活,后遗症虽然不明显了,可是酸痛还在,和帝总算明白,为什么自家父亲会每次农活都偷懒了,这真的不是人干的事情。

    比起皇宫之中的那些面子工程式务农,老太太家的,实在太辛苦了。

    可是,就是辛苦,才显得真实。

    “这是你自说的话吧,老太太原话是什么?”

    为了感谢老太太的维护,皇帝陛下准备举行一个祭天仪式之后,就将在老太太家里收获的良种,广发天下。

    这种仪式,当然少不了那位神奇的老太太了。

    既是出于感谢,也是出于维护。

    这次祭天之后,老太太的地位就无可动摇了。

    就是,皇帝陛下没有想到还会出现状况的。

    许忠往上翻白眼,活灵活现的学着老太太的腔调说着:“忠娃子,滚过来,叫小和帝将这群只会吃白饭的请走,一把年纪了,竟然连种地都不知道怎么种,还想指导老太太行礼感谢天地?呸!天神地神才懒得管你地里出息些什么呢!人家又不需要吃饭!老太太我两脚一伸,立马就可以去见阎王的,什么事情没有见识过。天神地神吃风饮露的,要吃粮食的都是人!这群就是一群想忽悠小和帝粮食的人!忠娃,你给我放手,不能阻止我,看我不将这群专门盯着孤儿寡母家粮食的黑心肝打了!让你们看小我老太太”

    皇帝陛下:

    “老太太她还好?”

    老祖宗倒是好得不能再好了,来之前,簪儿她们还哄着吃了两大碗的米饭和半只鸡,一碗汤呢!

    可怜的是那群礼部的老古董,现在估计还在太医院呢!

    他进来的时候,顺路将那群被老太太怼到心闷发痛、头晕眼花、呼吸不畅的老大人,都送进了太医院。

    许忠借着酒意演上瘾了:“忠娃,将这群人给我拖走,不然我就泼粪,我告诉你,去给小和帝好好说道!这几年风调雨顺,是天神地神们心情好,吃得好睡的好!不要听那群傻子说,什么拜祭的,没有这种道理,再多粮食都不是这么浪费的!他可是有一大家子养的!嗷”

    一本奏折砸过来,打断了许忠的表演:“你的意思是!”

    皇帝陛下居高临下,一副看透他的样子。

    许忠嘿嘿的笑:“老祖宗今年八十有三了,我们只想老人家过的舒心,这些繁文缛节,就不要打扰到她老人家了,就将这件事定性为太|祖显灵就好。反正我们家的种子,也的确是从太|祖那时候,一直择优种,种植下来的!”

    皇帝陛下:

    难怪这家伙,一进来就给他说那么多,感情就是想用这个换他刚刚说的那些事情!

    该说不愧是国公之后?

    这算盘打得特响。

    “可以,将郡主和你闺女留下就好,老太太似乎比较喜欢小孩!”特别是那天年长的那个,不像赵家的闺女,更像许家的闺女:“你三弟,媳妇可以带走,同样,闺女必须留下!”

    许忠:

    总觉得,这位小和帝,比他想象中还要黑心!

    不带老婆和女儿,那他出去玩,还有什么劲!

    “我呜呜”

    没错,许忠刚刚说的冠冕堂皇的,其实主要目的,都是带着妻女,一起出京城玩!

    次要想做的就是,帮三弟妹的父亲搭桥搭路,让皇帝和土司他们自己商量个宰人方式。

    他那个辛苦费就好。

    别小看这点辛苦费,在这种可以上升到国家的交易,即使是辛苦费,也足够他垂涎的了!

    皇帝看穿了这一切,一挥手,训练有素的御林军就将他的嘴捂住了。

    许忠惊恐的听到皇帝说:“将他给我扔到太夫人那里去,告诉太夫人,他欺负不对。说你欺负我,老太太肯定会很生气,老人家经常剧怒不好,你们就说,他偷了老太太的鸡来这里诱惑我,骗了我的酒不说,还没有给我吃!”

    御林军:

    皇帝陛下,你这是开玩笑的吧!

    不过,看到皇帝陛下没有改口的意思,御林军就训练有素的将人抬起,行礼退出去了。

    许忠:“呜呜呜”

    不,你不能这么做的!

    反抗无能的许忠,一脸惊恐的希望皇帝陛下收回成命,可是,直到最后他被扔到老祖宗面前,都没有收回。

    赵簪她们在老祖宗的大炕上睡醒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老太太抡起龙头杖,正朝趴在地上,捆成粽子,话都说不出的大舅舅,嗯的屁股,狠狠的打着。

    许忠:嘤嘤嘤

第172章 第十一章() 
许忠最后还是千求万磨的让皇帝批准带着媳妇跑走了。

    带着许珊、许勇和他媳妇;还有一堆皇帝给的人手,作为代表;踏上了前去海上之路的旅程。

    许珊是自荐的。

    她有她的考量。

    提前爆发虽然是爽快了,可是她的两个女儿与父亲断绝关系也是事实。

    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三纲五常变成条律的男权社会;即使她的做法是有因有据,可是也不能改变自家闺女的亲事绝对会低人一等的后果。

    国内许珊无论做什么都会束手束脚,可是,各种风俗都自由许多的蛮夷之地,能给她施展的地方。

    为了忍耐,在赵家那些年里,她的身手从来没有丢掉过。

    面对赵家那一伙人;圣人都会有火的。

    不能对着真人撒火;只能另辟蹊径。

    没有什么是揍一顿沙包忍不下去的事情,如果有,那就再揍一顿?

    在二嫂、郡主没有入门之前,负责她教育的;可是老太太和许狼。

    咳咳国公府的教育;不怎么计较性别。

    她的身手可是不为人知的很厉害

    反正皇帝陛下就被这位自荐的,轻松打倒五十多个御林军的女中豪杰那豪放的风采折服,加上她手上收集的一大堆他都不知道的官员“秘辛”还有遍布京城的“地下党”势力,爽快的给了一个封号,就将她放行了。

    这样的人才,屈于后宅,太浪费了。

    上至老太太;到许家三兄弟,现在还有这位曾经名冠京华的才女让皇帝陛下清晰的知道,许家的人,都是人才啊!

    几兄弟缺乏的从政智商,其实都被这位大姐给占去了吧!

    文武双全,可惜是女孩子。

    以及,赵家人能活到现在,绝对是奇迹。

    还是老太太比较和蔼,她生气,最多将人气晕还外加打一顿。

    但是得罪了其他人,后果就不是那么好玩了。

    还有据说很厉害却有点内向的许诚,不过上任半过月,就给他秘密的递上一份武官关系性格分析奏折,顺便折腾了一份军队改革建议。

    “内向内敛”的许勇很光棍的表示,皇帝陛下,咱们商量商量一下,怎么巩固彼此的合作关系。

    你家军队的漏洞比我家的狗洞都要大!

    让皇帝惊吓之余,刚刚升起对许家的怀疑和忌惮都消去了。

    人家真的对他的龙椅没有兴趣。

    如果不是这份奏折,他还不知道,原来即使是京城的守卫,还有那么多的空子可以专,他一直以为,守卫军还是值得信任的。

    没想到已经被腐朽到军规军容全都没有了的程度。

    真是细思极恐。

    总之,拿到许勇的奏折,准备亲自盯着折腾京城守卫军的和帝大手一挥,准了许家一群人的外出。

    等到他按照许勇提议的方法,将整个京城的守卫军都握彻底握在手里的时候,勉强训练出一点气势的时候,他收到了老太太和曾孙女们一起做的大量年货。

    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无所不包。

    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半年了。

    因为官员落马罢免的太多,他以感怀先祖们,赐下良种为由,表示连续三年都会开恩科。

    不过新任的科举成员,不再是当初的只要考四书五经了,增加了一科官科,考考生们的为官素质。

    值得玩味的是,这科官科在这三年的恩科中,还是光明正大的避开了四书五经,在地方面前所有百姓开考,和科举一样,通过了之后,可以直接任命七品、八品、九品的正式低阶官员。

    也和科举一样,优秀者都要到京城之中进行集中考试。

    地方推举的人才多少,直接关系到官员的职评,让所有地方官员都不敢马虎应护。

    这种恩科,立马将和帝的声望提到了最高,大历人都觉得他们的陛下绝对是英明之主,才会有赵丞相和李丞相这种骨干贤臣前来帮衬。

    一时间,皇室声望拔高拔高的!

    赵丞相和李丞相看似声望也不差,可是从两人头发没有少掉,甚至跪求皇帝陛下派人守卫他和他的家人,就知道,他们的处境堪忧了。

    幸亏,皇帝陛下虽然很想给他们小鞋穿,但是也看到了他们的用处,没有放弃他们,让被他盯着勉强训练出来的御林军,分批前去两位丞相家里“练兵”。

    某种程度来说,京城护卫军的实力能提升得那么快,两位丞相贡献不少。

    有两位“合作无间”的,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保持自己权利地位的小人丞相,皇帝还是舍不得两位没节操能集火能背锅的官员死掉。

    皇帝陛下吃着老太太亲手做的年货,摸着又胖了一圈的肚腩,想着如今莫名的顺利的大改革,脑袋莫名的冒出了一个奇葩的脑洞:难不成,历朝历代中,各种大改革都没有成功的原因是,那些皇帝用的都是君子能臣,而不是小人佞臣?

    毕竟比起心怀天下的君子能臣,被套上圈,头顶立着砍头刀的小人,后者反而更加能体会上意以及惜命。

    “东南前线疾报陛下,三位许将军,将吕宋打下来了!”

    许珊因为临走的时候的彪悍表现,皇帝封了她一个将军。

    “咳咳咳”和帝差点没有被噎死!

    开玩笑的吧!

    没有幻听吧!

    然而,八百里加急快报表明,这还真不是。

    吕宋的确已经被归划到了大历的版图了,

    以许珊为智囊的许家人,联合了他给的人手势力,在土司的帮助之下,打着帮着友邦“驱逐”外族的口号,借助当地被剥削得非常厉害的百姓,将入侵的外国之人,全部赶出了吕宋,成功的扞卫了主权,而国王一脉的子孙却不幸被丧心病狂的“外族”灭掉了。

    皇帝和群臣:

    不不不,我们还是不相信,这怎么可能。

    他们虽然不知道海外的情况,但是这个历朝历代都非常有存在感的吕宋,他们还是知道的,那里虽然是落后一些,论地盘,可不是一个小地方!

    但是看到慢了报信者一步的许家几位寄回来的各种“实料”,以及各种求人手,他们不得不相信。

    特别是看到许家赠与吕宋一批良种之后,吕宋当地的归顺的百姓“送”给了大历五船金子后,他们都心肝颤抖了!

    五船金子啊,足足够大历三年国库的收入啊!

    金钱是推动人疯狂的动力。

    就连皇帝陛下看到许家送来的,一共十二船金子,土司要了一船,许家以及前线人手还有偷偷帮忙的海军瓜分了一船,国库五船,剩下都进了他的私库之后,他都心动了!

    可怕的暴利。

    等后续陆续偷偷运回来的,他们默契瓜分的各种珍宝木材,他直接行动了。

    给了好几个水军大将下了明旨,扩建水军!

    他要以吕宋为基点,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原来还迂腐的想反对的官员们,看到那惊人的利润之后,都默契的闭嘴了,变成了各个部门打鸡血的动起来。

    因为皇帝陛下说:“各位卿家,朕有意让海军精锐出使海外,准备凑建一支船队试水,爱卿们可想凑凑份子?”

    群臣:陛下,第一次发现,你是这样的陛下!

    “陛下英明!”

    于是,不论是官员改革还是军队改革,在这个巨大的诱惑下,开始冒出的一些不平的声音,都勉强安奈下去了。

    毕竟谁都不会和钱过不去。

    你说水师密报的,许家带着一群兵马,伪装成为东夷人,将那群舔着外敌生存,还想背叛大历的国王全部诛灭?

    有这件事吗?

    没有的,即使有,也被“意外”烧掉了。

    留下的则是一份关于东夷的情报的密折,以及东夷人丧心病狂的偷袭灭绝了吕宋皇室的“明面”奏折,看在密报上,东夷岛上隐藏的白花花的银矿之后,默契地商量如何为吕宋皇室讨回公道!

    如果正常情况下,这种打劫的行为是为官者都不耻的。

    可是,谁叫在位的是没有什么节操的和帝还有小人属性的两位丞相呢。

    这种举着光明正大旗号,打劫别家的行为,这三位完全没有任何的羞耻感。

    领头人是这种德行了,在确实有利益落到袋子的情况下,下面的人还能说什么?

    种种安排下去,一年之后,不论是东夷还是吕宋的两条短途的船队带回的收获,也让全大历的人都沸腾了,不仅是上层,还有基层,因为出船的一万人,几乎都是一夜暴富了。

    从这批人回馈的信息得知:“海外啊,好东西不少,就是那些人还没有开化,不识好东西,你能想象,那群土人,竟然将上百年的沉香木当作柴烧的糟蹋行为吗?我们还发现了一大片天然的金丝楠木林呢。”

    沉香木啊,那是!

    堪比金子的东西!

    金丝楠木更是,那是皇家御用啊!

    于是改革的压力立马没有了。

    因为,想要发展海外的一切,没有人手可是不行。

    改改改,必修该!

    作为老太太的林岚知道这一切之后,默默的在心里总结了一句:这是将国内的矛盾直接转化成国外矛盾啊!没想到,这个小皇帝的手段也很厉害。

    不过林岚作为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太太,绝对没有这种见识,她只会伺候田地。

    自从被皇帝五花大绑的扔回许国公府(皇帝陛下特意下旨,老太太还在,这个牌匾可以继续悬挂),老太太(林岚)抓住机会亲手将他揍了一顿爽快的,她就再也没有理会过这些东西了。

    许忠被前来的许珊劝救下之后,几兄妹商量了一下许家发展规划之后,老太太(林岚)就成为了孩子头,专门带着留守儿童们,一起过活。

    没有办法,许国公府的情况就是那样,成年的一个闺女还有两个男丁和他们的儿媳都去外面拼搏了,留守的许勇和他家媳妇,需要在后面总领大堆事务,管家都重新交回给老国公夫人了,那剩下带娃的人,只能是老太太了。

    老太太对于第四代的娃,发挥的就是霸道式的宠宠宠的行为。

    简直就是要星星不给月亮的。

    金银玉器,绫罗绸缎,除了金之外,几乎是成箱成箱的送的。

    这些东西,老太太的库房中,铺尘的有好几大箱子,都是她一辈子收到的礼。

    用老太太的话就是,他们家的娃,都是好娃,根正苗红,长不歪。

    看最年长的两个懂事的姐姐,就知道,在赵家那样的烂泥土中,还能长得端正,更何况在许家!

    见识过赵簪和赵瓒两位榜样姐姐的教育之后,老太太就更加放心了。

    有她们两个做榜样,孩子们歪不了。

    送给了狼儿媳妇几大箱的银子,让她转交给太后,帮忙挑选适合娃们的老师之后,她就彻底的放开手了。

    老太太信奉的是全能发展。

    除了琴棋书画女红厨艺外,只要是孙女想学的东西,她都不拦着。就连骑射雕刻、经商管理、抑或是种花种菜,只要娃们有兴趣,她都全力支持。

    当然,对于最后喜欢那一项的孙女们,她是最喜欢的。

    因为这个老师就是她。

    好为人师的老太太高兴得很呢,因为她用了五年的时间,教出了七个高明的徒弟,没错,老太太的七个曾孙女,都喜欢和她一起种田种地,简直没有比这个更加让她高兴的事情了。

    看着娃们在她的教养下,越长越好,老太太的心情是骄傲的,满意的。

    可是,老太太没有想到,自家长好的白菜,居然被一只猪盯上了。

    而看上白菜的“猪”,小和帝,此时正在和唯一留在京城的男丁,许诚联络感情。

    没法,看上了人家的闺女,总是得低三下气一下。

    他也想好好娶个婆娘生个娃了。

    没错,这么多年来,皇帝陛下的膝下依然还是空虚,如果不是后宫时不时有人怀孕,都有人怀疑皇帝陛下是不是出问题了。

    只是,可惜的是,和帝的孩子,没有一个能顺利出生的,可见他后宫的争斗有多可怕了。

    当然,其中有太后和他,在没有波及到自身并且局势能控制的前提下,都没有下狠手管的关系。

    可是,空闲下来之后,想要考虑人生大事的时候,他才发现,一个孩子都没有的他,是该时候整顿一下后宫了。

    已经乱到一定程度的后宫,却太后和皇帝都有些无从下手了。

    当年为了维护政权,做出妥协广纳后宫的后遗症冒出来了。

    每位妃嫔身后都代表着一派的实力,虽然他已经大权在握了,可是痛快的一刀切的话,后果也很严重。

    特别是现在各方面都在稳步发展,皇帝除了总领之外就没有任何事情的时候,后宫看准时机争宠,就更乱了。

    皇后借助贤良淑德的风范,拉的一手好仇恨,而其他的妃嫔也不是什么好货色,合纵连横之下,后宫大戏每天都上演,简直让太后和他目不接暇。

    这种残酷的互相伤害之后,现在后宫还能生孩子的妃嫔,几乎没有了。

    终于发现事情大发的太后和皇帝:

    皇帝看上的不是别人,正是许家第四代的长者赵簪。

    她的母亲现在可是不得了,出海五年,混的最好的就是这位女中豪杰了,她现在已经是?国的皇后了,总领一国所有军政,手上有着一支十万人数的精锐海军。

    和她的新丈夫,爱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